河南省省情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7
公职考试必备资料河南省情省貌1、河南行政区域全省有18个省辖市,159个县(市、区)(其中县88个、县级市20个、市辖区51个),已形成以省会郑州为中心的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平顶山、许昌、漯河和济源在内的中原城市群。
10个省直管试点县(市):巩义市、兰考县、汝州市、滑县、长垣县、邓州市、永城市、固始县、鹿邑县、新蔡县。
2、河南地理位置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微、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接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
因古时为豫州,故简称豫。
河南境内有豫西北的太行山系,豫西的伏牛山系,豫南的桐柏山系和大别山系等四大山系。
3、河南气候特点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
河南省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度性特征。
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正好贯穿境内的伏牛山脊和淮河沿岸,此线以南的信阳、南阳及驻马店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
此线以北河南大部分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风多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春、秋相对较短。
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期间常有暴雨。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784mm。
全省多年年均气温为12.8摄氏度~15.5摄氏度。
7月最热,1月最冷。
全省无霜期大致在190天~230天之间,一般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
河南地处中原,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季风气候特别明显,虽然四季分明,但也容易造成旱、涝和干旱风、大风、沙尘暴、冰雹以及霜冻等多种自然灾害。
4、河南土地资源概况河南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73%;其中耕地面积7179.2万公顷。
公职考试必备资料河南省情省貌1.河南矿产资源丰富。
截止2010年底,已发现矿种127种。
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16种。
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
2.河南辖17个省辖市,济源1个省直管市,88个县,20个县级市,其中省直管县试点县(市)10个,即巩义.兰考.汝州.滑县.长垣.邓州.永城.固始.鹿邑.新蔡;50个市辖区,1878个乡镇,其中中编办批准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2个,即安阳市安阳县水冶镇.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493个街道办事处,4085个居民委员会,47781个村委会。
3.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4.河南古为“豫州”,故简称豫,又有“中原”.“中州”之称。
5.河南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3%,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
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
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6.河南耕地面积11889.6万亩,人均耕地1.20亩,连续多年保持粮食总产占全国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
截止2010年底,全省粮食总产量达1087亿斤,连续五年超千亿斤,连续七年创历史新高,连续十一年居全国首位。
食品工业是全省工业第一支柱产业,也是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7.河南省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2009年末总人口9967万。
8.河南省有56个民族。
除汉族外,有少数民族55个,人口138.9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6%。
9.河南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200多个皇帝在此执政。
河南省1、面积及管辖: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3﹪,全国第17位;17个地级市,1个省直管市2、河南人口:10489万(截止到2011年底),户籍人口全国第一;常住人口9388万,全国第3位。
3、省花:牡丹、蜡梅5、河南交通:(1)民航:新郑、南阳、洛阳、商丘、信阳明港共5个民航机场(2)铁路:三纵四横(3)公路:2011年底高速公里通车里程达到5142公里,居全国第一位(4)国道:五纵四横6、世界文化遗产3处:洛阳龙门石窟(2000年)、安阳殷墟(2006年)、登封嵩山“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2010年,共8处11项:观星台(最早的天文建筑)、中岳庙(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东汉三阙(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会善寺、嵩阳书院(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7、5A级景区11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殷墟、清园、神农山、青天河、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景区、洛阳栾川老君山、鸡冠洞8、世界地质公园4个:嵩山、云台山、伏牛山、王屋山--黛眉山9、古都4个:十三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五朝古都郑州,七朝古都安阳10、历史文化名城8个:洛阳、开封、郑州、安阳、商丘、南阳、濮阳、浚县11、中国书法名城2个:开封、安阳12、中国民间文化之乡:23个13、国家森林城市2个:新乡、许昌14、河南旅游名片:焦作现象、栾川模式、西峡经验(统称为“河南现象”)15、河南旅游宣传口号:文化河南、壮美中原郑州市1、位置:郑州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东面是古都开封市,西面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市,南面是许昌市,北面为焦作市和新乡市。
郑州市横跨中国二、三级地貌台阶。
郑州最高点位于登封市的少室山;最低点位于中牟县韩寺镇胡辛庄。
郑州地处国家地理中心,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国家级战略“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2、面积:7446.2平方公里,市区1010.3平方公里,第17大城市3、人口:常住人口910万,市区约425万(2012年)。
河南的风土人情简介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地处黄河中下游。
因河南地处中原,古称“中州”、“中原”,简称“豫”。
河南省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东临江苏、山东,西接陕西、山西,南依长江、淮河,北依燕山、太行山。
面积87020平方公里,人口8347万人。
河南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西、北两面环山,东南面濒临黄淮平原。
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
夏商时期,河南境内先后出现了2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权;西周时期建立了6个大国和9个小国;春秋战国时期建立了20多个诸侯国。
秦朝时在今河南境内设18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省级行政区;西汉时在今河南境内设9郡,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省级行政区;东汉时在今河南境内设13郡;三国时期在今河南境内设10郡;西晋时期在今河南境内设18郡;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在今河南境内设21郡;隋朝在今河南境内设10州、1县、3郡和3县。
—— 1 —1 —。
河南省省情常考知识点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它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在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地位。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 167 万平方千米。
全省下辖 17 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市,21 个县级市、83 个县、53 个市辖区。
河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京广、陇海、京九等铁路干线在此交汇,高速公路网络密集,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国内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
二、历史文化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从夏朝到北宋,先后有20 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就有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四个。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如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思想家,以及岳飞、张仲景等英雄豪杰和文化巨匠。
同时,河南还留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如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自然资源河南自然资源丰富。
在矿产资源方面,已发现的矿种达 144 种,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储量较为丰富。
在水资源方面,虽然河南总体上属于缺水地区,但通过南水北调等工程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河南是农业大省,耕地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四、经济发展近年来,河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
工业方面,形成了以装备制造、食品、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特别是郑州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
农业方面,河南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改革,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河南省省情常考知识点河南省,地处中国中部,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各类考试中,关于河南省省情的知识点常常被涉及。
以下就为大家梳理一些河南省省情的常考内容。
首先,从地理位置来看,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
因其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
它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河南的地形地貌丰富多样。
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境内有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多种地形类型。
气候方面,河南属于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
在自然资源方面,河南的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
已发现的矿种 142 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 109 种。
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天然碱、盐矿、耐火粘土、蓝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七大非金属矿产”。
河南也是农业大省,是中国的粮食生产核心区。
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产品产量丰富。
河南用全国1/16 的耕地,生产了全国 1/10 的粮食、1/4 的小麦,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文化是河南的一张璀璨名片。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从古老的殷商文化到辉煌的北宋文化,河南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洛阳、开封、安阳、郑州等古都见证了朝代的更替和历史的变迁。
河南还是少林武术和太极拳的发源地,武术文化源远流长。
在经济发展方面,近年来,河南的经济发展迅速。
工业方面,形成了以装备制造、食品工业、新型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的建设,为河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河南省省情常考知识点河南省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作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省份,河南省在经济、科技、农业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了解河南省的省情常考知识点,对于提高综合素质和应对各类考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地理与气候河南省地处中华腹地,位于中国大陆的中部,东邻安徽、江苏,南接湖北,西北和陕西交界,北部与山西、河北相接。
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人口1.12亿,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
河南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全年平均温度为14℃左右,最高温度出现在夏季,最低温度则在冬季。
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平均在700-1000毫米左右。
二、历史文化河南省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境内保存有许多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古迹、名胜和文化遗产,如郑州商代遗址、洛阳龙门石窟、开封大相国寺、登封嵩山少林寺等。
河南省还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之一,拥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节庆活动。
如河南省是中国春晚的发源地,每年春节期间都会举办隋唐城灯会、开封蒲节等盛大的节庆活动。
三、经济发展河南省位于中国大陆的中部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内地地域中心。
近年来,河南省在经济、科技、农业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河南省的主导产业主要包括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
农业作为河南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以粮食、油料和烟叶为主要种植品种。
制造业主要以机械、电子、钢铁和化工等为主要发展方向。
服务业则主要以旅游、餐饮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发展为目标。
四、教育文化河南省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著名的高校和中小学校。
其中,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等都是河南省知名高校。
河南省的中小学教育也得到了重视,各级政府陆续推出了多项教育改革措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政策保障。
河南省也是中国文化事业的重要推动者。
全省拥有多个文化机构和文化活动中心,如洛阳博物馆、郑州博物馆、河南图书馆等。
河南省省情简介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河南历来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物产资源,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条件,所为中国的重要省份。
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之一,河南对华夏民族的发展和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历经沧桑世变,焕发出勃勃生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在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
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200多个皇帝在此执政。
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和商城郑州。
悠久的历史为河南留下了极为珍贵和丰富的文物古迹,河南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
这里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吴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有闻名中外的相国寺等等。
河南博物院是全国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其馆藏文物都出自河南本地。
洛阳、开封、安阳、南阳、商丘、郑州、浚县、濮阳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
近年来,海内外华人来豫录根者络绎不绝,可以说,河南是所有中华儿女心灵上的故乡。
河南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总人口达9918万人。
自古以来,中原大地上孕育的风流人物灿若群星,光耀史册的中原名人不胜枚举,如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苏秦、张良、岳飞,科学家张衡,医学家张仲景,名相诸葛亮,文学家、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司马光、褚遂良、吴道子,佛学家玄奘等,还有现当代史上的抗日英雄吉鸿昌、杨靖宇,革命先辈邓颖超、许世友等。
这里是中国河南知识点中国河南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它的省会是郑州市,也是中国的中原地区和黄河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河南省历史悠久,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下是关于河南的一些知识点。
河南的地理位置河南位于中国的中部,东经111°21'到116°39',北纬31°23'到36°22'之间。
东邻安徽省,南接湖北省,西部与陕西省相连,北部与河北省和山西省相邻。
河南地势南高北低,整体呈东西走向,自北而南逐渐升高。
河南也是中国的黄河中游地区,黄河贯穿省境,为河南带来了丰盈的水资源。
河南的历史河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河南就有人类在这个地区生活和繁衍。
河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九州之一,属于中原地区。
整个中原文明的形成和演化,都与河南密不可分。
河南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同时也是中国农业的重要发源地。
河南的经济河南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省份之一,河南的经济发展迅速。
其中,工业是河南的支柱产业,涵盖了冶金、石化、机械制造、电力等领域。
河南还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拥有大量的煤炭和铀矿资源。
农业也是河南的重要部分,以种植水稻、小麦、棉花和油料作为主要农作物。
旅游业也在河南的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河南的文化河南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而闻名。
河南是中国豫剧的发源地,豫剧被誉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瑰宝之一、河南还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包括嵩山少林寺等著名的武术学院和组织。
河南还有许多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遗址,如洛阳的龙门石窟、郑州的少林寺等。
此外,河南还是中国的佛教圣地,有着丰富的佛教文化。
河南的旅游资源河南拥有许多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的艺术宝库。
河南省情河南地处我国中部、黄河中下游,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
全省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3%;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平原和盆地占总面积的55.7%;耕地面积1.18亿亩,人均耕地1.2亩。
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15.7~12.1℃,年均降水量1380.6~532.5毫米,年均日照1848.0~2488.7小时,全年无霜期189~240天,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全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5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127种,探明储量的有75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86种。
河南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有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四个,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处,其中安阳殷墟和洛阳龙门石窟均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还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轩辕丘、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等著名古迹。
百家姓中有73个姓氏起源于此。
河南现辖18个省辖(直管)市,158个县(市、区),1892个乡镇,47556个行政村。
全省总人口986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6480万人,占总人口的65.7%。
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5058亿元、居全国第五位; 200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7508.3亿元,居全国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达到1959.6亿元,居全国第4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61.5亿元、居全国第八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68.4亿元,居全国第五位;公路通车总里程23.8万公里(含村道),其中高速公路4556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发电装机容量4100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
第一节河南概况一、基本概况河南省,位于中囯中央,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
2000多年前,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
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处在东经110°21′ ~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与冀、晋、陕、鄂、皖、鲁6省毗邻,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
全省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
河南地理位置优越,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北距京津,南下武汉三镇,西至西安关中平原,东至沪宁杭,直线距离大都在600~800公里之间。
河南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全国经济社会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古时河南即为驿、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
今天,河南仍然全国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之一,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推进梯次发展的中间地带。
国家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
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
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二、河南人口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河南省总人口91,236,854人;郑州市6,656,759 开封市4,586,533 洛阳市6,227,665 平顶山市4,804,924 ;安阳市5,161,106 鹤壁市1,401,872 新乡市5407433 焦作市3,915,294 ;濮阳市3,458,332 许昌市4,124,086 漯河市2,262,404 三门峡市2,177,428 ;南阳市9,577,771 商丘市7,753,844 信阳市6,527,368 周口市9,741,283 ;驻马店市7,452,752 。
河南省省情常考知识点河南省,地处中国中部,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对于了解河南省的省情,以下是一些常考的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在河南均有分布。
二、气候特征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同时,河南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一般在 12℃至 16℃之间,年平均降水量约为 500 至 900 毫米。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
三、人口与民族河南是中国人口大省之一,人口众多。
截至_____,河南的常住人口数量庞大。
河南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回族、蒙古族、满族等 55 个少数民族。
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处,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四、历史文化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从远古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夏商周时期的二里头文化、殷商文化,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文化,河南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
洛阳、开封、安阳、郑州等古都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更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如洛阳的龙门石窟、白马寺,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大相国寺,安阳的殷墟等。
五、经济发展河南是中国的经济大省,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农业方面,河南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工业方面,形成了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同时,河南的服务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交通运输、物流、金融、旅游等行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河南省情介绍河南位于中国中部,因大部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历来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物产资源,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中国的重要省份。
河南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之一,对华夏民族的发展和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历经沧桑巨变而焕发出勃勃生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00年河南的GDP总值居全国第五位。
这其中利用外资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利用外资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引进了先进适用的技术,带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整体上升,培养了人才,扩大了就业,增加了税收,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
投资者也从中获得了良好的回报。
开放与发展河南,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优惠政策的逐步落实,河南将充分发挥市场、劳动力和资源优势,以日臻优化的投资环境和对投资者的优良服务,期待与海内外朋友的热忱合作。
我们诚挚地邀请海内外客商与我们一起共创河南新世纪的辉煌!河南农业资源介绍:林业:森林面积:河南省森林面积为292.99万公顷,活力木蓄积量11749万平方米,森林覆率为16.35%。
林木品种:河南西部的伏牛山区主要是栎类阔叶林;桐柏和大别山区以针叶用材林为多;平原地区主要是泡桐和白杨等速生树种。
经济林木:河南的经济林木中,除包括木本粮油树木外,还包括各种果树及特用经济林木。
木本油料树种有核桃、油桐、乌桕、油茶、黄楝等;主要木本粮食有大枣、板栗、柿子等;各种干鲜果品有山楂、苹果、猕猴桃、葡萄、柑桔、梨、杏、李子、石榴等;各种药用树种有山茱萸、辛夷、杜仲、厚朴、白果等;还有生漆、白蜡、单宁、橡壳等化工原料的林木。
种植业:耕地面积:河南省的耕地面积为687.1万公顷,仅次于黑龙江省,名列全国第二。
总播种面积达1207 万公顷,其中主要是种植粮食作物,是全国粮食产量超过3000万吨大关的三个省区之一。
2023年河南省情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第一题
问题:河南省人口数量在2020年是多少?
答案: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河南省人口数量在2020年为1.2亿人。
第二题
问题:河南省的省会是哪个城市?
答案:河南省的省会是郑州市。
第三题
问题:河南省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公里?
答案:河南省的面积是16.7万平方公里。
第四题
问题:河南省最长的河流是哪条?
答案:河南省最长的河流是黄河。
第五题
问题:河南省的首任省委书记是谁?
答案:河南省的首任省委书记是。
第六题
问题:河南省的经济特色是什么?
答案:河南省以农业和工业为主要经济特色。
第七题
问题:河南省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答案:河南省有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等著名旅游景点。
第八题
问题:河南省的特产是什么?
答案:河南省的特产有豫剧、宝丰瓷等。
第九题
问题:河南省有哪些知名高校?
答案:河南省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知名高校。
第十题
问题:河南省的省花是什么?
答案:河南省的省花是牡丹。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祝您取得优异的成绩!。
河南省九年级知识点在九年级这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学生们将接触到更加深入的知识点。
作为河南省的九年级学生,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重点掌握。
本文将列举几个重要的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一、地理1. 河南省的地理特点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
它是我国的内陆省份,东邻山东,南接安徽,西临陕西,北界河北。
河南省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既有华北平原的肥沃土地,又有众多的山区、丘陵和河流。
这使得河南省的农业、工业和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
2. 河南省的人文历史河南省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遗存。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河南省内有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和重要的历史遗迹,如洛阳龙门石窟、郑州大禹庙、开封府、商丘王屋山、登封少林寺等。
这些古迹和历史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原地区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
二、历史1. 河南省的历史沿革河南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河南是周朝、商朝、西周、东周等多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
近代,河南作为中国的中心省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近年来,河南省在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 中国近现代史九年级还将学习到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
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富变革性的时期,我们需要了解清晰地了解清朝末年的社会动荡,以及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一系列重要事件。
九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理解这些事件的背景和影响,以及对中国未来的意义。
三、数学1. 平面几何在九年级,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的知识。
包括面积计算、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相似三角形、圆的性质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对日常生活和其他科目的学习都非常有帮助。
2. 代数与方程代数与方程是数学的重要分支,也是九年级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将学习到二次根式、二次方程、一次函数、等比数列等知识。
这些知识点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非常重要。
四、语文1. 古诗文阅读在语文课上,学生将接触到更多的古代文学作品。
河南介绍讲稿1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
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和“中原”之称。
2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
全省土地面积1 6.7 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4%。
3 位于郑州职工路的城隍庙,是郑州市现存最大的明清建筑群4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5 洛阳牡丹花朵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
6目前,洛阳已拥有黑、红、黄、绿、白、紫等9大色系的牡丹品种1100多个,数量达4000多万株。
7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
8.国庆河南彩车“花开盛世”引人注目,牡丹仙子惊艳的表演不仅展现中原大地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诉说着一段段光辉的中原文化,体现出中原大地多彩而和谐的新面貌,也表现出河南人民对祖国未来的美好祝愿9位于洛阳市城南的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它是佛教艺术宝库,也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10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kān} 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
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11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的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中华武术的发源地和象征。
12 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刹13少林功夫是汉族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
14少林寺因武艺高超,享誉海内外,少林一词也成为汉族传统武术的象征之一。
15少林寺塔林现有232座塔,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个古塔建筑群。
16少林文化,人类遗产。
17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济源以南,被中外水利专家视为世界上最复杂的水利工程之一。
18黄河三峡峡谷内青山环绕,沟壑纵横,烟波浩渺,群山绵延,天地于山水浑然一体,景色宜人19坐落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的炎黄二帝巨型雕像是一处丰富的历史文化缩影。
河南中招省情教育材料介绍河南省的省情:(地理环境、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地理环境:是全国交通枢纽,如:陇海线、京广线、京深高速公路等经过河南。
河南承东启西、通南达北,在全国经济社会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就有3个,即: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
河南大地上孕育的千古风流人物灿若群星,如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程颐、程灏,政治家和军事家李斯、刘秀、岳飞,科学家和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文学家和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吴道子,以及近现代的李季、冯友兰、姚雪垠、李准等。
感动中国人物有洪战辉、魏青刚、任长霞、李灵等。
河南还是少林武术和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堪称中国功夫的故乡。
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河南旅游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
安阳殷墟被国家文物部门列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 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原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开封古朴巍峨的龙亭,造型古朴、宋代风韵的宋都故街,楼阁宏伟的大相国寺,还有嵩山少林寺,嵩阳书院,登封观星台、中岳庙,汤阴岳飞庙,汉三阙、开封铁塔、包公祠,南阳武侯祠,三门峡函谷关,淮阳太昊陵等一大批名胜古迹。
历史文物:商代的甲骨文、青铜器、宋代的清明上河图等。
红色旅游景点:郑州二七纪念塔、杨靖宇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林县红旗渠等。
自然环境:河南还有很多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
如气魄宏伟的中岳嵩山,怪石嶙峋的鸡公山,景色秀丽的云台山,异峰突起的石人山,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山水楼台交相辉映的百泉湖,烟波浩渺、富有南国旖旎风光的南湾湖,目前全省共有风景名胜区31个,总面积达0.17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岳嵩山、龙门山、鸡公山、云台山和王屋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地方级自然保护区22个;森林公园55处。
河南省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一、河南省概况河南省是中国中部省份,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
河南省是中国农业大省,也是中部地区的经济、交通枢纽。
二、地理位置河南省位于东经110°21'至116°39',北纬31°23'至36°22'之间。
东与山东、安徽接壤,南与湖北、湖南相连,西与陕西、山西为邻,北与河北相接。
河南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升高,主要由平原、丘陵和西部山区组成。
三、河流与湖泊黄河是河南省最重要的河流,流经河南省北部,对农业灌溉和水资源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洛河、汝河、颍河等也是河南省的重要支流。
河南省境内还有许多湖泊,如南湖、西湖等,为当地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
四、地形与气候河南省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北部平原、中部丘陵和西部山区。
北部平原地势较低,易于农业开发;中部丘陵地势较高,气候温和;西部山区地势崎岖,以黄河航运和旅游资源为主要特色。
河南省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雨水。
河南省地处黄淮海盆地,季风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约在14°C至17°C之间。
五、区域发展差异河南省经济地位重要,但区域发展不平衡。
北部平原地区经济相对较发达,工业与农业并重,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中部丘陵地区农业相对井然有序,以水果、蔬菜种植为主;西部山区地理条件艰苦,经济相对较落后,以旅游和矿产资源为发展重点。
六、旅游资源河南省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洛阳的龙门石窟、郑州的嵩山少林寺、开封的大相国寺都是中国著名的文化景点。
河南还以黄河三峡、云台山等自然景观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七、环境保护河南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行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河南省省情一、概况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
河南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
今天,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
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部署,更加凸显了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
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3%。
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
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二、行政区划河南省包括18个地级市。
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焦作市、鹤壁市、新乡市、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济源市。
郑州市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
辖12个县(市)、区,其中县1个、县级市5个、区6个。
据2005年的统计资料,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62平方公里;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7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24.1万人,乡村人口297.1万人。
非农业人口257.6万人。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雄峙中枢,控御险要”,为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国家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首。
三、自然地理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
全省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2℃~16℃之间,一月-3℃~3℃,七月24℃~29℃,大体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山地与平原间差异比较明显。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大,极端最低气温-21.7℃(1951年1月12日,安阳);极端最高气温44.2℃(1966年6月20日,洛阳)。
全年无霜期从北往南为180~240天。
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0~900毫米,南部及西部山地较多,大别山区可达1100毫米以上。
全年降水的50%集中在夏季,常有暴雨。
河南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地层齐全,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
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26种;探明储量的73种;已开发利用的85种。
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8种,居前3位的有19种。
河南横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
黄河横贯中部,境内干流711公里,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5。
省境中南部的淮河,支流众多,水量丰沛,干流长340公里,流域面积8.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2。
北部的卫河、漳河流入海河。
西南部的丹江、湍河、唐白河注入汉水。
全省水资源总量41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
河南水力资源蕴藏量490.5万千瓦,可供开发量315千瓦。
四、历史概况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至迟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
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这里就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到了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中晚期,中原进入了石、铜器并用时代,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进而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以后,商代的首都西亳、和殷均在河南境内。
在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秦王朝建立后,在今河南境内设置三川、南阳、颍川、河内、东郡、陈郡。
以后的两汉时期,河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仍处于全国前列。
东汉王朝建都洛阳,河南更成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东汉之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在三国以及两晋、南北朝时代,战乱连年,农业、手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从唐朝建立到北宋灭亡,河南的经济和文化达到鼎盛时期。
隋朝末年,在洛阳建立了东都,又以洛阳为中心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一直通航到北宋时代,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五、人口民族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
截至2007年底,全省总人口98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389万人,农村人口6480万人。
全省常住人口9360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1人。
河南是个多民族省份,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成分,人口1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6%。
其中回族人口116万人,居全国第3位。
六、河南经济河南既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第一劳动力输出大省,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大省、迅速发展的新兴工业大省,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第一粮食生产大省河南是全国农产品主产区之一,粮食、棉花、油料、肉类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200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049亿斤,连续2年超过1000亿斤、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新增粮食产量占全国增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全省各项惠农补贴达54.7亿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连续9年实现占补平衡,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亿亩以上;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24个产粮大县,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成效显著。
2.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农产品加工能力显著提高,2007年全年投入农业结构调整资金2.4亿元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918家,粮食、肉类、乳品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450万吨、578万吨和255万吨。
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747.9亿元,味精、面粉、方便面、挂面、面制速冻食品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涌现了双汇肉制品、莲花味精、三全凌汤圆、思念水饺、白象方便面等一批驰名中外的名牌产品,河南实现了由“卖原料”向“卖产品”、由“中国粮仓”向“国人厨房”的历史性转变。
3.第一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河南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坚持一手抓“凤出巢”、一手抓“凤还巢”,着力在“转”和“移”上下功夫,切实做好劳务经济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这篇大文章。
4.“林业生态省”战略河南明确提出建设“林业生态省”战略,编制并启动实施《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
坚持全省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全年完成人工造林264.16万亩,中幼林抚育181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762万亩,绿化通道4231公里;全省完成义务植树1.92亿株,参加义务植树4705万人次。
林业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林纸一体化进程积极推进。
全省林业生态县达到22个,郑州、许昌分别被国家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中原大地林茂、山青、水绿、天蓝、气爽,城乡秀美。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8718.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9%;农村用电量223.4亿千瓦小时,增长18.3%;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节水灌溉面积168万亩、118.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86平方公里,为农业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至2007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21.4万公里,居全国第一位。
累计解决了777.9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坚持集中资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投入12亿元推动80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任务,7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6.产业结构优化我们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紧紧抓住工业化这个牛鼻子,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重点培育壮大食品、有色金属、石油和煤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大力发展金融、旅游、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由慢变快;初步形成了聚集度高、配套完善、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7.全国新兴工业大省河南工业门类覆盖了国民经济行业的39个大类,形成了食品及饮料、机械、电力、建材、冶金、化工、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烟草等一批重点产业。
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200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7508.27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工业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2%。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438.06亿元、增长24.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947.17亿元、增长38.2%;实现利润总额1959.55亿元、增长68.5%。
原煤、铝、黄金、十种有色金属、平板玻璃、水泥、拖拉机、纱、化纤、机制纸及纸板、卷烟、家用电冰箱、速冻食品、方便面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8.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全省服务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
2007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411.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是近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
在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42.4亿元、增长5%,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669.38亿元、贷款余额9642.64亿元。
企业发行上市步伐大大加快,全省上市公司达到55家,累计募集资金442亿元。
全省各类保险公司分支机构4250家,是全国保险机构规模最大的省份之一,全年保费收入达到323.56亿元、增长28.2%。
9.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07年底,全身共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450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重点实验室40家,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7.7万人,长期在豫工作的“两院”院士15人。
省政府与科学技术部签订了《科学技术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并召开了省部工作会商第一次会议,在共同推进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会商。
10.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循环经济积极推进,鹤壁、义马等循环型城市和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进展顺利。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成效明显,关停小火电200万千瓦,累计完成火电机组脱硫改造1465.5万千瓦,淘汰水泥、钢铁、造纸落后产能分别为2234万吨、226万吨和4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