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锣鼓声声1教案 鄂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5
《锣鼓声声》教学设计罗田县义水学校徐泽芬背景与导读:《锣鼓声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8课的内容,本节课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声音的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研究各种发声的物体和发声的现象,让学生弄清楚“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能对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并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的结论。
3、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群体协作精神,增强团体意识。
教学重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鼓、橡皮筋、尺子、塑料小球、音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4分钟)上课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玩个小游戏。
请一位同学上来,背向大家,下面老师拍谁的肩,谁就大声说“猜猜我是谁”,上面的同学就猜说话的人是谁。
问:你怎么准确猜出的?生:听到声音师:同学们朝夕相处,熟悉的声音泄露了秘密。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我们就让她自己介绍一下吧。
(HI 大家好,我是声音小精灵哦,请朋友们闭上眼睛,我将带大家去动物王国看看,仔细听哦,边听边告诉我你听到的声音是哪种动物发出来的?师:同学们一定是热爱生活的好孩子。
那老师想问问大家你是怎么快速判断出来的?生:声音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些是大自然发出的,有些是我们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和我们如影随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声音的王国,共同来研究声音!(板书“锣鼓声声”)[设计意图:声音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尽快放松心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二、收集事实,初步验证(14分钟)师:那么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大胆的猜一猜!生:摩擦、敲打、拨动、闪动、晃动、振动……师:同学们都非常棒!猜出了很多可能的原因但是仅仅有猜测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
锣鼓声声-鄂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生要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声音是什么,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了解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基本原理;•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储藏并总结声音的基本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和发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探索声音产生的原理,了解振动是声音产生的基础;•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储藏并总结声音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激发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
五、教学过程1.热身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看看,问:你们看到什么了?2.导入教师展示一块磁铁,让学生拗着铁片,讨论铁片会震动的原因。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振动就是产生声音的基础。
3.体验教师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例如:钢琴琴键,木杆等),让学生敲打它们,听听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随着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产生声音的原因就是物体的振动。
4.实验4.1 实验1:橡皮球的音乐旋律•器材:橡皮球,桌子。
•实验步骤:将橡皮球摆在桌子上,敲打球观察和听音,敲打的次数、力度和位置会对音乐旋律的高低产生影响。
•结果: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打橡皮球的音乐旋律可以有不同的高低声音。
4.2 实验2:吹瓶口推盐的声音•器材:塑料瓶,盐,在瓶口放一个漏斗。
•实验步骤:将盐倒入漏斗,观察及听盐粒被吹到瓶内后的声音。
•结果:吹了两下,可以感觉到盐粒在瓶内四处乱跑,发出了有节奏的声音,也发现声音主要来源于盐粒的撞击。
5.总结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学生观察到了声音的产生和特点。
在实验的过程中,同时也能够发现一些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声音这一科学知识。
六、课堂作业1.学生们在回家的路上,观察自然界和人工环境中不同物体的振动并记录下来。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8课《锣鼓声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锣鼓的基本结构、分类和演奏方法;掌握观察、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观察和实践的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鉴赏锣鼓的声音特点、会欣赏锣鼓的演奏,并能和他人合作演奏。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觉辨别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电子白板、投影仪。
2.材料准备:录制好的锣鼓演奏音频。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约10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锣鼓演奏的视频,激发学生对锣鼓的兴趣。
2.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锣鼓的了解,饶有兴趣地听取他们的回答。
步骤二:了解锣鼓(约15分钟)1.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锣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了解不同种类锣鼓的名称。
2.分小组让学生共同观察一份锣鼓的图纸,了解锣鼓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步骤三:锣鼓音的辨别(约15分钟)1.播放预先准备好的不同锣鼓演奏的音频,让学生用耳朵辨别不同的锣鼓声音。
2.调整音频的播放顺序,让学生辨别的难度逐渐增加。
步骤四:观察演奏过程(约15分钟)1.展示一段专业鼓手演奏锣鼓的视频,让学生观察演奏的姿势、节奏和技巧。
2.学生进行模仿,用手指或小鼓来模拟鼓点的敲击,并一起跟着节奏演奏。
步骤五:合作演奏(约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锣鼓。
2.指导学生根据之前观察和模仿的经验,合作演奏一段简单的锣鼓乐曲。
3.让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
步骤六:总结(约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自主总结锣鼓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观察和合作演奏中的体会和收获。
五、课堂延伸1.邀请学习锣鼓的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实地讲解和演示。
2.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音乐活动,展示他们的锣鼓演奏成果。
《锣鼓声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发出声音的本质原因是物体在振动。
2、学会用实验操作与数据整理验证自己的猜测
3、培养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的求真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设计操作物体发声实验
教学难点:通过收集分析数据归纳出物体发生原因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器材如下小军鼓复写板橡皮筋音叉酒瓶子梳子水槽泡沫球带线的乒乓球记录单
教师准备如下锣镲课件ppt
教学流程:
一、发现并提出问题
用敲锣的形式提醒学生开始上课了,引导学生关注锣的发声,
发现敲击能让物体发出声音。
为什么敲击能让锣发出声音呢?
发出声音的物体都有什么特点呢?
二、设计操作实验
1、出示器材学生设计实验
2、提醒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实验
三、交流分析问题
1、小组代表交流实验实施过程与观察数据
2、根据交流数据的整理分析,归纳出物体发声的原因
四、解决延伸问题
1、出示生活中各种物体发声的事例,分析其发声的具体原
因。
2、提议继续研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振动都能发出声音
呢?请大家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继续研究。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8课《锣鼓声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锣鼓的简要历史和分类;2.掌握锣鼓的音响特点和形状特点;3.了解锣鼓的制作工艺和维护方法。
能力目标1.通过听觉和视觉得到锣鼓的音响和形状特点,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对锣鼓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2.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其尊重劳动,珍视劳动成果;3.引导学生注重卫生与环境保护。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锣鼓的基本知识;2.掌握基本的打击技巧;3.培养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手工制作锣鼓;2.学生的实际操作技术。
三、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制作锣鼓的材料、制作锣鼓的工具、PPT等;2.学生准备:学习材料、锣鼓制作材料、制作锣鼓的指导。
四、教学流程Step 1 自主探究(20分钟)提醒:在教学开始之前,学生应该准备好制作锣鼓的材料和工具。
1.教师通过看图、听音乐等适当的方式,让学生感性地认识锣鼓;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根据锣鼓的颜色、形状和声音,分类说出并记在黑板上;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本文字和图片,探究锣鼓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制作锣鼓锤让学生体验锣鼓的打击感觉;4.让学生探究哪种制作锣鼓的方法最优,提取最佳制作方法。
Step 2 精讲精练(25分钟)1.指导学生分组制作锣鼓,教师提供必要的制作材料和工具;2.向学生讲述如何使用打击锣鼓锤技巧,引导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敲击方法;3.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玩耍和表演锣鼓。
Step 3 展示分享(15分钟)教师邀请小组代表展示锣鼓和制作锣鼓的过程并分享他们的经验。
教师还需要介绍一些锣鼓的知识,如锣鼓的分类、锣鼓的制作方法和储存方法等。
Step 4 总结反思(10分钟)根据学生反馈,教师总结并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提出下一节课的部分内容和要求。
五、课后作业1.反思:学生记录本节课所盲目或不足之处。
第18课、锣鼓声声教学目标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知识:能对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并作出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结论。
情感: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群体协作精神,增强团体意见。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对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并作出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结论。
教学方法:实验与观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鼓、锣、小提琴等乐器。
2、小组准备:各种不同的乐器,自已认为可以发声的各种物体。
(本课的材料应围绕“能发声的物体”进行准备。
课前,教师应该布置学生把自己认为能够发出声音的东西都带来。
而实质上,所有的东西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出声音来。
所以,学生带什么材料来都不影响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六一儿童节,我们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
你们都听到了哪些美妙的声音?2、学生汇报:(歌声、乐器声……)3、提问: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4、学生进行简单猜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会联想到:与物件的振动有关。
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有各种丰富的想象,有时会出现不正确的假设。
针对这些不正确的假设,教师也不用急着否定,或者置之不理。
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做。
最后学生证明自己开始的想法是错误的,就正好体现了科学需要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设计实验,使一些乐器发声,并观察它们发声时的现象。
1、提问:鼓、锣、小提琴等乐器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怎样验证呢?2、学生讨论、汇报、设计实验。
3、小组实验、观察。
三、使更多的物体发声,并观察它们发声时的现象。
1、讨论分析:还有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声音,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又怎样使它们停止发声?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讨论、汇报。
3、小组实验、观察,并填写教材上的表格,按教材上的提示进行自我评价。
如何来做发声实验,教师可以完全放手,只要让物体发出声音,怎样做都行。
锣鼓声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
2、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摸、说等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鼓、镲、小提琴等乐器。
2、小组准备:各种不同的乐器,自已认为可以发声的各种物体。
一、导入新课1、谈话:佳节来临,我们都会举办文艺汇演,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声音?2、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二、设计实验,使一些物体发声,并观察它们发声时的现象。
1、科学的探索需要通过实验来研究,老师这儿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同学们先想办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但在实施研究之前,老师要给大家几点温馨提示:(实验一)使物体发出声音,观察发声时的现象?(课件标题)温馨提示:①、各小组组长想办法让你手中的物体发出声音。
②、小组同学认真听,仔细看:物体发出声音时,物体本身有什么现象?③、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你们观察的现象,并把看到的、听到的或感觉到的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2、现在请各组长先挑选两件物品,到你们小组去进行实验。
3、学生分组实验,交流、讨论。
老师巡查,指导。
(学生汇报,一个学生汇报,一个学生演示)(拨动、碰撞、摩擦、敲打、摇晃……让物体振动起来,它能发出声音;有声音发出的时候,物体都在动。
)4、小结: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物体在抖动、颤动、震动……,我们用科学的专业语言来说,就是物体在振动。
看来使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
三、使物体发声和停止发声,并观察它们不同的现象。
1、谈话: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呢?把手放在喉咙这儿,试一试说话时和不说话是的感觉。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学期《锣鼓声声》教案教学设计反思教学目标本次授课的科学教学目标有以下几方面:1.让学生了解各种乐器的名字和形状。
2.培养学生对乐器不同的声音和韵律的感知能力。
3.能够通过演奏简单的乐器,体验乐器带来的乐趣。
4.了解水的一些性质,掌握一些简单的常识。
教材分析本次授课的教材为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学期《锣鼓声声》一课。
本节课的教材主要是介绍了各种乐器的名字、形状、发声原理,以及简单演奏等内容。
教材设计灵活多样,既有学生的课前活动,也有教师的讲解,也有学生的自主表演等内容,全面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进行了一些小活动,如让学生自己拍打课桌,以了解不同的声音、韵律和强弱。
同时,我还使用了一些实物展示乐器的样子和发声原理,让学生对各种乐器的名字、形状、大小等信息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这之后,我进行了简单的乐器演奏,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不同乐器的声音、节奏和韵律。
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由表达,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了乐趣。
在教学过程的后半部分,我对水的一些常识进行了讲解,如水的颜色、形状、气味、温度等,让学生对水有了初步了解。
在最后的讨论环节中,我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体验,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成果,并进行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授课,我感觉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了与学生的互动和热情沟通,让学生对课程充满了兴趣和热情。
同时,我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乐器和水的特点。
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时间紧张、内容较多,有些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能不如预期。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会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反思和总结通过本课的教学实践,我从中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尽可能维持课堂的热情和活力,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学生的课后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优化教学方案和方法。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学期《锣鼓声声》教案教学设计反思这是一份针对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学期《锣鼓声声》教案的教学设计反思,下面将对该教案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与总结。
教案的优点1. 目标明确,意义明显:通过学习《锣鼓声声》,让学生了解鼓的种类和制作材料,了解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且能够自制简单的鼓。
同时,通过制作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学生能够锻炼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兴趣爱好和职业理念。
2. 形式多样,趣味性强:教案以多样的形式展现,例如课堂讲解、图片展示、视频演示、DIY制作等等。
同时,针对学生容易产生疲劳的情况,教师设置了合理的课堂活动,例如口语练习、听说配对、模仿演示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知识点丰富,知识层次分明:教案设计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兴趣,将学习重点放在鼓的种类、鼓的结构、鼓的应用、自制鼓等方面进行。
同时,教案的知识点层次清晰,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案的不足1. 实践环节不充分:教案中虽然设置了制作鼓的DIY环节,但是并没有具体明确学生制作的步骤和所需材料,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有些困难。
2. 考核方式单一:教案中的考核方式只有小测验,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不是很有帮助。
3. 跟踪辅导不到位:教案中未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跟踪辅导学生,对后续教学也没有提供指导。
在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可能会有困惑和挫败感。
总结综上所述,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学期《锣鼓声声》教案的优点是目标明确、形式多样、知识点丰富,但是存在实践环节不充分、考核方式单一、跟踪辅导不到位的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重视实践环节、多样化考核形式、及时跟踪辅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锣鼓声声-鄂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打击乐器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能够通过改变打击乐器的击打位置和力度,使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
3.能够通过排列打击乐器的顺序,演奏出小组合奏乐曲。
4.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打击不同的乐器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督促学生认真体验不同音乐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1.如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和设计属于自己的乐曲。
2.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帮助他们欣赏和表达音乐。
四、教学准备1.打击乐器,如铃鼓、钢片琴等。
2.班里的音乐器材。
3.班里的黑板和白纸。
4.能够用于演奏乐曲的现成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可以运用鼓励、游戏、图片等多种方法简单易懂地介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提出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同一种打击乐器可以发出什么不同的声音?”“不同的音乐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和意义?”等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和创新思维。
3. 展示示例老师可以唱歌或者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引导学生体验并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4. 组织集体创作老师做好思路准备和筹划,向学生介绍些基础的乐理知识,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由小组联手完成创作一首乐曲并进行表演。
5. 执教要点1.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了解学情,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认知级别等因素做出教学计划。
2.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创作。
3.针对学生未到的问题给出具体指导,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学习效果评估:–检查学生作品的质量并到每个组中给出评价。
–口头反馈2.教学方法评估:–课堂讲授情况记录–学习效果反馈分析3.课堂管理评估:–学生态度与行为评估–课程主题的设计、规划与投入使用情况。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资源。
在准备教案的同时,老师要考虑学生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并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8课《锣鼓声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指导文献: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8课《锣鼓声声》适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主要内容:音量和音高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音量和音高的概念和区别。
•理解不同力度敲击的产生的音量大小不同。
•体会不同型号的鼓的音高的区别。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听觉进行区分不同音高、音量的声音。
•能够学会敲不同力度的鼓,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音乐是一种美好的艺术形式。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大家庭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了解音量和音高的概念和区别。
•理解不同力度敲击的产生的音量大小不同。
•能够运用听觉进行区分不同音高、音量的声音。
四、教学难点•体会不同型号的鼓的音高的区别。
•能够学会敲不同力度的鼓,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五、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合作学习法•问答式教学法1. 导入环节1.向学生介绍教材《锣鼓声声》主题。
2.请学生听一段抖音配乐,引导学生们思考这首曲子有哪些特点。
3.利用提问的方式展开探究:锣鼓声音,为什么大小不同呢?不同的鼓声又为什么不同呢?2. 讲解环节1.教师让学生领会音量和音高的概念。
2.通过给不同的鼓敲击,演示音量大小的变化。
3.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型号鼓的区别,带领学生通过听辨声音的高低、明亮度、深浅度等多方面去分辨音高。
3. 实践活动环节1.学生们分组合作,摆弄着类鼓器,学会敲击出不同的音量和音高。
2.学生们进行野外考察,调查周围环境中不同噪声和声音的产生原因,并记录有关信息。
4. 总结环节1.教师引导学生们分享今天的收获。
2.教师强调音乐是一种美好的艺术表达,期望学生们对音乐有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七、板书设计界面一:声音大小浅深强大声沉重轻小声轻盈界面二:乐器名称难易度音色锣★低铜钹★★★高小波鼓★★中等大镲★★★★丰富1. 测评方式•课堂学习•家庭作业反馈•考查测验2. 测评内容•理解音量和音高的概念和区别。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学期《锣鼓声声》教案教学设计反思引言本文将对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学期《锣鼓声声》教案进行教学设计反思。
通过对教案的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探讨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师安排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依据。
在本教案中,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锣鼓的产生、分类及材质。
2.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学会制作简单的锣鼓。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器乐的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根据教学目标,可以看出该教案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了解锣鼓的基本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审美情感。
教学目标的设计合理,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锣鼓的产生、分类及材料,制作简单的锣鼓。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通过教学案例和实践操作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了解锣鼓的分类和制作材料,并帮助学生实践操作制作简单的锣鼓。
这种教学内容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式,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
本节课采用了讲授法、示范法和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讲授法,通过讲解课文的内容和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对锣鼓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教师还使用了示范法,展示锣鼓的制作过程和操作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制作锣鼓的技巧。
最后,教师采用了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锣鼓,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综合来看,本节课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导入、知识讲解、制作锣鼓、展示和反思。
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述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锣鼓的产生和意义进行思考和探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在知识讲解环节,教师通过课文讲解和图示展示的方式,介绍了锣鼓的分类和材料,帮助学生对锣鼓有更全面的了解。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锣鼓声声》教学设计恩施市实验小学陈锋一、导学分析:《锣鼓声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文艺汇演的第一个教学内容——声音的科学奥秘。
本课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舞台文艺汇演中歌声、乐器声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研究各种发声的物体和发声的现象,让学生弄清楚“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
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活动主要设计为三个活动过程,一是根据文艺汇演现象提出相应的科学问题,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猜想与假设;二是探究物体发出声音和停止发声时的一些现象,搜集大量的事实从中找到共同点建立与声音之间的联系;三是对搜集的实验事实进行讨论分析,找出声音产生的共同点,认知声音产生的原因。
二、导学目标:一)引导学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二)引导学生对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三)通过小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群体协作精神;三、学习目标:一)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二)会细致观察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能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三)体现团队意识与群体协作精神;四、导学重难点导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导学难点:实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五、导学准备:一)教师教具材料:鼓、小吉他、板琴、碰铃、三角铁、小喇叭、音叉等二)材料超市备选材料:小军鼓、绿豆、口哨、小吉他、塑料直尺、碰铃、梳子、橡皮筋、响板、小喇叭、音叉。
三)学生自主准备实验材料:自己认为可以发出声音的各种物体六、导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课前互动,感情沟通。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乐器,老师想秀一把,大家觉得怎么样?2)教师出示板琴、吉它并演奏。
2.情景导入,音乐共鸣。
1)师:为了弥补老师表演给大家带来的遗憾,我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音乐会,想欣赏吗?(想)不过老师要求大家边听边看边参与,能做到吗?2)微课视频欣赏:音乐会《拉德斯基进行曲》,鼓励大家参与拍手互动。
《锣鼓声声》教学设计
骆店乡中心小学闵磊
背景与导读:《锣鼓声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鄂教
版)四年级下册第18课的内容,本节课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研究各种发声的物体和发声的现象,让学生弄清楚“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能对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并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的结论。
3、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群体协作精神,增强团体意识。
教学重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鼓、锣、橡皮筋、尺子、大米、碎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
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几件礼物,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出示PPT2)
生:……
[设计意图:声音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这一环节,将学生带入了悦耳优美的声音中,让学生尽快放松心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
师:同学们真不错,都回答的非常正确!看来呀,同学们一定是热爱生活的好学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声音的王国,共同来研究声音!
1。
锣鼓声声教学目标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知识:能对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并作出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结论。
情感: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群体协作精神,增强团体意见。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对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并作出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结论。
教学方法:实验与观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鼓、锣、小提琴等乐器。
2、小组准备:各种不同的乐器,自已认为可以发声的各种物体。
(本课的材料应围绕“能发声的物体”进行准备。
课前,教师应该布置学生把自己认为能够发出声音的东西都带来。
而实质上,所有的东西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出声音来。
所以,学生带什么材料来都不影响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六一儿童节,我们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
你们都听到了哪些美妙的声音?2、学生汇报:(歌声、乐器声……)3、提问: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4、学生进行简单猜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会联想到:与物件的振动有关。
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有各种丰富的想象,有时会出现不正确的假设。
针对这些不正确的假设,教师也不用急着否定,或者置之不理。
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做。
最后学生证明自己开始的想法是错误的,就正好体现了科学需要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设计实验,使一些乐器发声,并观察它们发声时的现象。
1、提问:鼓、锣、小提琴等乐器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怎样验证呢?2、学生讨论、汇报、设计实验。
3、小组实验、观察。
三、使更多的物体发声,并观察它们发声时的现象。
1、讨论分析:还有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声音,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又怎样使它们停止发声?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讨论、汇报。
3、小组实验、观察,并填写教材上的表格,按教材上的提示进行自我评价。
如何来做发声实验,教师可以完全放手,只要让物体发出声音,怎样做都行。
《锣鼓声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文艺汇演是学校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活动,在文艺汇演时,孩子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
那么,在悠扬的歌声、美妙的音乐声中,有没有蕴含着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呢?这些美妙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本课就是主要引导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全课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
一台精彩的文艺汇演是要声情并茂的,这部分就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声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声音探索的兴趣。
由丰富的学校生活联想到实际的科学学习,提出本课的问题:“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在这里教材出示了一幅图,展示了文艺汇演的现场,并以学生的口吻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舞台上乐器的声音是怎样……”“为什么鼓、锣、琴的声音不一样?”当然,教学中学生的问题不仅仅是这些。
教材上只是作为提示,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做出更多的、有价值的提问。
在这里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假设和猜测。
第二部分:使乐器和其他物体发声,观察它们发出声音和停止发声时的一些现象。
首先,使我们在汇演中使用的一些乐器发出声音,如鼓、锣、琴。
教材上分别用5幅图来提示实验方法:1、使小提琴发出声音,观察小提琴的琴弦;2、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并观察发声现象;3、用手摸自己的喉咙,感觉唱歌说话时,我们声带的振动,停止唱歌时,振动的消失;4、一名同学敲锣,另一名同学用手按住锣面,感受发声时锣面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的时候,振动的消失;5、将几粒黄豆放在鼓面上。
敲击鼓面,黄豆跳动起来,停止敲鼓,黄豆也停止不动。
这里的实验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启发性,但还只是作为学生实验的参考和“引子”。
接着,使更多的物体发出声音,并记录实验现象。
教材并没有规定实验材料,而是给了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允许学生用自己身边的材料做各种发声实验。
教材这样编写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实验时,教师能放开手,学生的探究活动能够充分地、深入地展开。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的物体,可以发出声音的物体还有很多,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使更多的物体发出声音并观察现象。
教课目的研究:指引学生认识声音的产生是因为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知识:能对各样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行察看研究,并作出剖析概括,得出最后结论。
感情:经过小组实验,培育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加强集体建议。
教课要点:认识声音的产生是因为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课难点:对各样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行察看研究,并作出剖析概括,得出最后结论。
教课方法:实验与察看。
教课准备:1、教师准备:鼓、锣、 xx 等乐器。
2、小组准备:各样不一样的乐器,自已以为能够发声的各样物体。
(本课的资料应环绕“能发声的物体”进行准备。
课前,教师应当部署学生把自己以为能够发作声音的东西都带来。
而本质上,全部的东西在必定的条件下都能发作声音来。
因此,学生带什么资料来都不影响教课。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1、讲话:六一小孩节,我们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
你们都听到了哪些美好的声音?13、发问:那么,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4、学生进行简单猜想。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关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会联想到:与物品的振动相关。
在教课中,我们倡导学生有各样丰富的想象,有时会出现不正确的假定。
针对这些不正确的假定,教师也不用急着否认,或许充耳不闻。
能够让学生自己想方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考证,而后由学生自己去做。
最后学生证明自己开始的想法是错误的,就正好表现了科学需要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设计实验,使一些乐器发声,并察看它们发声时的现象。
1、发问:鼓、锣、小提琴等乐器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如何考证呢?2、学生议论、报告、设计实验。
3、小组实验、察看。
三、使更多的物体发声,并察看它们发声时的现象。
1、议论剖析:还有哪些物体能够发作声音,如何使它们发作声音?又如何使它们停止发声?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议论、报告。
3、小组实验、察看,并填写教材上的表格,按教材上的提示进行自我评价。
如何来做发声实验,教师能够完整松手,只需让物体发作声音,如何做都行。
学生要注意察看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现象产生,实验做完此后,把发现的现象进行沟通、汇总。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锣鼓声声教学设计《声音的产生》教学案例教材分析:《锣鼓声声》是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这一单元前三课都是探究声音的有关科学知识,《锣鼓声声》一课是这三课学习的基础。
这节课探究的本质是“声音产生的原理”,而这又是小学科学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声音的种类繁多,从表面上看,不同的声音产生的情况很不一样,为了寻找各种声音产生背后的原理,需要全班同学开展合作探究,在观察中发现现象,通过讨论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
学情分析:学生对“声音”既熟悉又陌生。
在本课学习前,他们会欣赏各种不同的声音,能分辨出声音中的美。
每个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对声音有着最为直观的感受,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们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声音的更多奥秘,所以要让他们说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他们都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但越是他们不知道的东西,他们越是兴趣浓厚。
整体设计:本课依据《科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科学学习的认知规律,教学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有关知识载体和学生可接受知识的实际情况经行合理的裁剪和组合。
设计为:欣赏优美声音,说说自己听到的声——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探究——整理实验现象——讨论归纳科学知识——拓展。
学习目标:1、在科学实验中发现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利用所学知识,对各种声音现象进行分析。
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和实验探究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在实验中发现声音产生的原理。
学习难点:能对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现象进行分析。
教、学具准备:塑料尺钢尺橡皮筋锣鼓音叉饭缸学习过程:一、听音激趣,导入新课1、多媒体播放泉水声、发动机声、风声、等。
2、师、听到这些声音那么有什么想法,想从中知道什么科学知识吗?3、提出问题: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锣鼓声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锣鼓声声1教案鄂教版
教学目标
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知识:能对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并作出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结论。
情感: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群体协作精神,增强团体意见。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对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并作出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结论。
教学方法:实验与观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鼓、锣、小提琴等乐器。
2.小组准备:各种不同的乐器,自已认为可以发声的各种物体。
(本课的材料应围绕“能发声的物体”进行准备。
课前,教师应该布置学生把自己认为能够发现声音的东西都带来。
而实质上,所有的东西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出声音来。
所以,学生带什么材料来都不影响教学。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六一儿童节,我们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
你们都听到了哪些美妙的声音?
2.学生汇报:(歌声、乐器声……)
3.提问: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4.学生进行简单猜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会联想到:与物件的振动有关。
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有各种丰富的想象,有时会出现不正确的假设。
针对这些不正确的假设,教师也不用急着否定,或者置之不理。
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做。
最后学生证明自己开始的想法是错误的,就正好体现了科学需要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设计实验,使一些乐器发声,并观察它们发声时的现象。
1.提问:鼓、锣、小提琴等乐器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怎样一一验证呢?
2.学生讨论、汇报、设计实验。
3.小组实验、观察。
三、使更多的物体发声,并观察它们发声时的现象。
1.讨论分析:还有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声音,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又怎样使它们停止发声?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讨论、汇报。
3.小组实验、观察,并填写教材上的表格,按教材上的提示进行自我评价。
如何来做发声实验,教师可以完全放手,只要让物体发出声音,怎样做都行。
学生要注意观察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现象产生,实验做完以后,把发现的现象进行交流、汇总。
此时,教师不能先人为主,只记录下与振动有关的现象,排除其他无关现象,而应该将所有的发现都记录下来。
找共同点也就是对所有的现象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教师可以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然而让学生去逐一进行分析。
四、根据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1.讨论:根据我们这节课做的实验,请你说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汇报、记录。
附送: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锣鼓声声教案鄂教版
教学目标
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知识:能对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并作出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结论。
情感: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群体协作精神,增强团体意见。
教学重点:
认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对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并作出分析归纳,得出最后结论。
教学方法:
实验与观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鼓、锣、小提琴等乐器。
2、小组准备:各种不同的乐器,自已认为可以发声的各种物体。
(本课的材料应围绕“能发声的物体”进行准备。
课前,教师应该布置学生把自己认为能够发出声音的东西都带来。
而实质上,所有的东西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出声音来。
所以,学生带什么材料来都不影响教学。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六一儿童节,我们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
你们都听到了哪些美妙的声音?
2、学生汇报:(歌声、乐器声……)
3、提问: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4、学生进行简单猜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会联想到:与物件的振动有关。
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有各种丰富的想象,有时会出现不正确的假设。
针对这些不正确的假设,教师也不用急着否定,或者置之不理。
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做。
最后学生证明自己开始的想法是错误的,就正好体现了科学需要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设计实验,使一些乐器发声,并观察它们发声时的现象。
1、提问:鼓、锣、小提琴等乐器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怎样验证呢?
2、学生讨论、汇报、设计实验。
3、小组实验、观察。
三、使更多的物体发声,并观察它们发声时的现象。
1、讨论分析:还有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声音,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又怎样使它们停止发声?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讨论、汇报。
3、小组实验、观察,并填写教材上的表格,按教材上的提示进行自我评价。
如何来做发声实验,教师可以完全放手,只要让物体发出声音,怎样做都行。
学生要注意观察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现象产生,实验做完以后,把发现的现象进行交流、汇总。
此时,教师不能先人为主,只记录下与振动有关的现象,排除其他无关现象,而应该将所有的发现都记录下来。
找共同点也就是对所有的现象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教师可以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然而让学生去逐一进行分析。
三、根据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1、讨论:根据我们这节课做的实验,请你说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汇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