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判断题一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8
教育心理学判断题教育心理学判断题一、 1.教育心理学诚然是一门应用科学,但它必定拥有自己独立的系统和研究方法学。
2.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确立人,对此西方各国学者不存在什么争议。
3.教育心理学不但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科学内容。
4.在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是第一个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
5.教育心理学在西方也称“学校心理学”。
6.从科学心理学发展历史来看,学习的科学研究先于授课的科学研究。
7.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
8.教育社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中较晚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
1.正确;2.正确;3.错误;4.错误;5.错误;6.正确;7.错误;8.正确二、 1.学习是能够用经验或练习来解说的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2.学习与表现 (performance)之间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3.心理学家把“学习”看作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
4.二年级少儿学会用学具拼搭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这是动作技术学习。
5.六年级少儿在学习圆看法时,学会用圆规画圆,这是智力技术学习。
6.某中学生13 岁开始学跳高,当时身高 1.6 米,跳高成绩为 1.7 米。
两年后身高 1.75 米,经过训练,跳高成绩达 2.00 米。
他所提高的成绩是经过练习产生的行为变化,因此,能够用学习来解说。
1.错误;2.正确;3.正确;4.错误;5.正确;6.错误三、 1.记忆电话号码是一种配对联想学习过程。
2.刺激取代是操作条件反响形式。
3.在操作条件反响作用中,增强物出现在反响从前,并引起反响。
4.桑代克的“试误学习”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响的形成在本质上没有差异。
5.认知学习观的共同特点是重申学习的内部体系或内部过程。
6.早期格式塔的顿悟说没有重申过去经验在顿悟中的作用。
7.尽管早期学习论有好多缺点,但其大部分结论能够用于解说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
1.错误;2.错误;3.错误;4.正确;5.正确;6.正确;7.错误四、 1.两个命题经过表示关系的箭头联系起来。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你认为对的在表中打“√”,反之打“×”)(10%)1、1914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大纲》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桑代克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研究证明,没有环境的刺激和学习活动,正常的成熟是不可能的。
(√)3、学习动机就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
学习动机包括学习自觉性和认识性兴趣两种主要的心理成分。
(×)4、理解是阅读的基础,因而近年来对阅读策略研究较多的是理解策略,自我提问策略和总结策略是两种最主要的理解策略。
(×)5、小学生创新心理的发展提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就要研究如何促进二者和谐发展,切忌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6、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早于皮亚杰、晚于科尔伯格的研究结果。
(×)7、研究证明,小学生在道德品质上,言与行脱节的情况是很普遍的,而且年龄越小越不一致。
(×)8、“独自一个人不敢做的事,在群体中就敢做了”属于去个性化现象。
(×)9、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慢、精确性高。
(√)10、主要着眼于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策略设计,往往以某一教学内容为主导策略,来解决教学组织形式等等核心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10%)1、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属于(AA、道德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2、研究中会处于被动地位,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的研究方法是(B)A、观察法B、问卷法C、自然实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3、(A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各年龄的学习者都能理解的知识结构,并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
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4、变式是指(B)使学生逐渐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V”
错误的划“X”,并改正错误。
21、正式学生群体可称之为学生集体。
(对)
22、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对)布鲁姆掌握学习
23、阿Q精神是投射作用的一个典型。
(对)认同作用
24、测试效度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性、可靠性的指标。
(错)信度
25、学习积极性可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情绪状态和意志状态三方面加以考察,(错)注意状态
2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序列是学与教而不是教与学. ( 对)
22.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错) 奥苏贝尔
23.非正式学生群体可称之为学生集体. ( 错)
24.测验信度是指测验的真实性|、正确性. ( 错) 测试效度
25.阿Q精神是认同作用的一个典型. ( 对)
学校教育心理学以教师的教学过程的研究为核心。
错学生的学习过程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深受皮亚杰《儿童的道德评判》一书的影响。
对。
《教育心理学》判断题汇总一、判断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错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错3,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错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错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错6,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的是应用心理学.错7,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错8,心理学是对人进行研究的,而人是社会性的,所以心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错9,辨证唯物主义哲学为心理学提供了依据.错10,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11,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能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本身的发展.错12,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一旦有观察机会,观察时间应尽可能长.错13,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造条件,对由此引起的或改变的被试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对14,在实验室研究中,引起变化的因素是因变量.错15,用观察法研究心理现象时,不必借用仪器.错16,个案研究法把个体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行的研究,不可以以群体为单位.错17,调查法是直接对研究总体的全体进行调查.错18,调查法的研究对象可来源于志愿者.错19,调查法中只有保证总体中每一个人被抽到的机会相等,才能使样本情况代表总体情况.对20,内省法是依靠对自己或他人的意识经验的反省,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的答案的方法.错21,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对22,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具有重要作用.错23,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错24,洛克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错25,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错26,行为主义的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强调人已有知识结构在其自身行为过程与认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错27,精神分析学派的兴起被称为第一次革命.错28,人本主义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错29,实验法是在消除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研究因变量和自变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错30,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对31,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对32,绝对阈限是衡量感受器灵敏性的唯一指标.错33,阈限越低表明感受性越差.错34,阈下刺激对人没有丝毫作用.错35,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错36,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对37,心理学家用直接测量的方式来研究内隐记忆.错38,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称倒摄抑制.对39,在问题解决中,发现具体的解决方法是在明朗期.对40,对于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对41,特殊能力是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错42,在心理学中的个性或人格是同一概念.对43,主题统觉测验属于完成法的投射测验.错44,画人测验属于表达法的投射测验.对45,儿童统觉测验适用于4岁以下的儿童.错46,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对47,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错48,智力年龄的概念是比纳创造的.对49,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包括语言与操作两个部分.对50,良好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对51,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对52,同一心理机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对53,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对54,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先天遗传起决定作用.错55,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后天环境起决定作用.错56,逻辑决定论是皮亚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57,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慧只停留在动作水平.对58,皮亚杰认为认知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对59,皮亚杰理论的唯一缺憾是太过思辩,缺少量化的实验证据.对60,传统的智力理论一般都强调先天遗传的因素.对61,提出“成功智力”概念的是梅耶.错62,在《心理结构》一书中提出七种智力的是加德纳.对63,智力的PASS模型是戴斯提出的.对64,心理学将对自身认知活动有所意识的能力称为元认知.对65,记忆是一个被动保持信息的系统.错66,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方面最明显的变化表现在记忆广度的增加.对67,概念和分类是构建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石.对68,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学龄前是不能真正掌握数的概念的.对69,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对70,儿童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具备就是儿童语言的获得与发展.对71,语言的发展进程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对72,语言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对73,儿童和成年人一样,主要通过内部语言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对74,面部表情受生物遗传的因素影响很大.对75,生理上的成熟是依恋必不可少的条件.对76,18个月大的儿童可以服从延迟满足的要求.错77,学生的起始状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知识背景等.对78,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对79,情感教学是一个连续的内化过程,教师应积极的促成情感教育的“积累效应”.对80,现代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对81,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进教学设计质量.对82,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分类受年龄与内容局限.错83,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对84,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对85,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对86,程序教学能很好的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错8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对88,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对89,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对90,皮亚杰认为认知本质上是一种建构过程,认知依赖于个体已有的知识和自我的组织.对91,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度是学习与教学心理学的一次革命.错92,教师培训与教师自我的专业发展应该采用整齐划一的模式.错93,皮亚杰认为,儿童只有达到自律的水平才可能具有真正的道德品质.对94,“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主要方法.对95,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错96,“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对97,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对98,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错99,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错100,物种的先天倾向和由集体成熟引起的变化也是学习.错101,学习的意义是人和动物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102,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对103,塞伦是首先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对104,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对105,“认知策略”是布鲁纳于1950年提出的.错106,最能体现桑代克联结理论的经典实验是他通过迷笼对狗的实验研究.错107,负强化就是惩罚.错108,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对109,加涅被公认为将行为主义学习论与认知主义学习论相结合的代表.对110,联结的增强和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调节和心理准备.对111,准备是指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对112,准备是指学习前的知识准备或成熟方面的准备.错113,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学习心理学的创始人.对114,冯特曾经宣布不能对高级心理过程进行研究.对115,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对116,根据外部表情来识别和判断他人的情绪情感时,首先依赖于认知者的年龄.对117,如果一个人利用自己的外貌去犯罪,漂亮可能会减轻处罚.错118,父母对子女婚姻干涉的程度,与他们之间的相爱程度呈显著负相关.错119,在社会测量法测量中,得分越高,群体对于选择者的吸引力越大.对120,通过参照测量法最后可以发现群体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权威人物.对121,如果要帮助一个人需要花费很大的体力,男性较女性容易产生利他行为.对122,就被帮助者而言,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得到他人帮助.对123,穿着,举止古怪的人容易得到帮助.错124,攻击性强的人比安分守己的人容易产生侵犯性行为.对125,家长具有很强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对126,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对127,模仿说明模仿者对被模仿者的肯定.对128,群体决策的极端化总使决策具有冒险性.错129,心理健康的定义之一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对130,心理健康的非病状态是指按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看不能认定某人有心理疾病或症状.对131,心理治疗原则上不主张多用药.对132,心理治疗的对象可以是一般人,目的在于助人成长.错133,心理咨询中的“咨询”有“顾问”的意思.对13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改善了原先心理咨询较为变动的工作方式.对135,文化模式正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趋势.对136,朋辈咨询适合大学生或初高中混合的中学.对137,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内容分,可将问题分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管理问题,自我发展问题等.对138,生活管理问题对一些贫困学生是特别重要的自我管理问题.错139,自我发展问题是典型的发展型咨询关注的问题.对140,自我发展的问题更多的可以通过团体为形式的辅导小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课程来给学生提供帮助.对141,有一半的自杀者有精神疾病.错142,对于有一次自杀经历的人,我们应该充分估计其再度自杀的可能性.对143,如果有学生目睹了其他学生自杀,我们应该通过个别或集体咨询形式对他们进行危机干预.对144,自杀事件发生后,往往会出现谣言等失真信息的传播,教师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向有关学生及时公布详细的事实真相,尤其对于中学生.错145,压力感受具有主观性.对146,心理健康的良好适应标准由于具有主观性,常常会有差异乃至引发争议.错147,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对148,严重的精神障碍必须交精神科医生处理.对149,大学规定有精神分裂症病史的学生不得入学是毫无道理的.错。
1.世间存在的一切现象都有它的道理(规律).由此可知,成功必有规律,失败必有原因.√3. 高创造性者的特征是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 √4.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5. 心理活动是人所特有的.6.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我们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心理现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自己,他人与整个世界. √7. 心理是客观现实在脑中的反映,脑是产生心理现象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8. 人类的动机都是有意识的动机.9. 引起动机必须有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 √10. 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称为诱因. √11. 人类动机对活动具有引发,指引和激励的功能.需要是由动机转化来的.12.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 √13.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14.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 √15. 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16.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对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7. 百度集团总裁李彦宏说:"百度成功的关键在于,员工们都非常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说明,只要我们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即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我们就能获得成功.18. 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19. 幻想可以分为理想与空想.空想是不符合客观规律,毫无实现可能的想象,理想则反之.20. 理想中的奋斗目标是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基础,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因此是可以实现的。
判断题专项训练一、教育心理学判断题1.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2、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对立的过程,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
( )3、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是符合法则,也可能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4、班杜拉的观点和行为主义的基本论调是:未来行为的出现并非直接取决于当前行为的结果,而是由于人认识到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产生了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
这种期望是对结果的期望,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5、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阻碍作用。
()6、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内容丰富,并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7、机械学习的实质是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8、细微型操作技能靠小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一般不需激烈的大运动,着重于比较狭窄的空间领域进行手、脚、眼的巧妙的协调动作,或者是配合默契的动作等。
例如,打字、弹钢琴、举重、标枪等,就属于这类技能。
()9、态度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能力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例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由态度决定的。
()10、奥苏贝尔认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因此,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11、中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这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判断题题库1、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2、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布卢姆。
()3、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4、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5、阶段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6、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7、法国思想家卢梭是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代表人物。
()8、建立学生档案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9、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1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有发现教学、情景教学等。
()12、微格教学最重要的特点是反馈准确及时。
()13、学生座位的安排不会影响课堂教学和学习。
()14、特定性原则是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
()15、教学方法一旦形成,不会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变化。
()16、课堂练习时,专家型教师要求学生作业时安静,并把这看作课堂中最重要的事情。
()17、强化法是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8、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这否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19、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爱弥儿》集中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理想。
()20、学习者如果把学习成败归因于自身内在因素,则学习结果不会对其自我意象产生影响。
()21、要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22、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23、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课程。
()24、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一个有不同发展阶段的非连续的过程。
【判断题】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内部心理活动规律,不关注个体的外在行为【答案】错【判断题】教育心理学只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不研究个体差异【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了心理学是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双重性质的科学【答案】对【判断题】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答案】错【判断题】吃过糖后再吃橘子,会觉得橘子更酸,这是感觉的对比作用导致的【答案】对【判断题】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答案】对【判断题】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有好坏之分【答案】对【判断题】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德国哲学家、生理学教授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答案】对【判断题】个性心理特征影响着个性倾向性及其它心理活动【答案】对【判断题】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发生变化,这种现象是感觉的适应现象【答案】对【判断题】能力和知识、技能都属于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答案】错【判断题】气质与性格一样,都有好坏之分【答案】错【判断题】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答案】对【判断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答案】对【判断题】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答案】错【判断题】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无意识现象的研究,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来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答案】对【判断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性本恶,因此需要进行教育和矫正【答案】错【判断题】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要求,编制一定的问题或表格让被试者回答,从而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答案】错【判断题】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和表情),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答案】对【判断题】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习规律的科学【答案】错【判断题】由生理成熟而引起的心理变化称为心理发展【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发展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身心连续又稳定的变化【答案】对【判断题】一个正常个体的发展总是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速度上、最终到达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是千差万别的【答案】对【判断题】人类某种行为和能力的发展错过关键期,发展这种行为和能力的可能性就不会存在了【答案】错【判断题】目前较为公认的看法是:心理发展只是数量上的变化,即发展是连续性,儿童只不过是成人的缩影【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发展不仅指向前推进、增强的过程,也指衰退、减弱的变化【答案】对【判断题】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答案】对【判断题】环境和教育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答案】对【判断题】大学时期是人性格发展和成型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促进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完善和成熟,是非常重要的【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形式逻辑已趋完善,辩证逻辑思维达到成熟水平【答案】错【判断题】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宣泄,如体育运动等来调节不良情绪【答案】对【判断题】某大学生经常考试作弊,但用别人都在作弊来原谅自己,这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退化作用【答案】错【判断题】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答案】对【判断题】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都是绝对的【答案】错【判断题】先行组织者的实质是利用已经具有的先前知识获取知识的教学组织形式【答案】对【判断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现象反映的是刺激泛化作用【答案】对【判断题】惩罚属于消极强化【答案】错【判断题】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答案】对【判断题】直觉思维是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时,从错误调整到正确的认知过程【答案】错【判断题】只要是有意义的材料,学生都会采用意义学习,而不是采用机械学习【答案】错【判断题】动作表征出现在个体成长的早期,随年龄增加而不再使用动作表征【答案】错【判断题】根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发现学习只有在具有结构性的学习情境下才会产生【答案】对【判断题】为了达到意义学习,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可以是机械的和人为的联系【答案】错【判断题】在测验时,先做简单的题目再做难题,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策略【答案】错【判断题】认知结构变量对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先行组织者"而实现的【答案】对【判断题】认知结构迁移观主要关注的是程序性知识的迁移问题【答案】错【判断题】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与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是相同的【答案】错【判断题】程序性知识主要是指由概念、规则及原理构成的知识系统【答案】错【判断题】陈述性知识主要通过理解和记忆而获得,其教与学的形式均以语言为基本载体【答案】对【判断题】产生式系统的迁移观主要针对的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迁移问题【答案】错【判断题】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答案】对【判断题】将学业成败的原因归为自己的责任,如努力不足,这属于一种较为积极的归因【答案】对【判断题】将学业失败的原因归为外在的因素,如运气不好,可以降低失败带来的挫折感,因此这种归因属于一种积极的归因【答案】错【判断题】如果学习者把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败的期望【答案】错【判断题】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集中学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答案】错【判断题】自我强化指的是个人按照他人的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答案】错【判断题】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达到某一行为水平的能力的评判【答案】对【判断题】在强化学习中,强化物来自外部环境,即只存在外部强化一种形式【答案】错【判断题】韦纳的自我归因理论试图寻求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而卡芬顿的自我价值论重在解释学生为什么缺乏学习动机的问题【答案】对【判断题】学习动机是唤起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该行为朝向教师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答案】对【判断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动机的激活功能出现中断的表现【答案】错【判断题】"头脑风暴法"有助于促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答案】对【判断题】高智商的个体一定具有高创造力【答案】错【判断题】人们一般认为,孩子更具有想象力,因此可以认为,创造性与知识之间没有太大联系【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的社会知觉,就是大学生对社会客体的感知和认识过程,包括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和人际知觉【答案】对【判断题】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起较大作用;而与熟人交往时,则首因效应有较大影响【答案】错【判断题】自我观念和社会身份是印象管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答案】对【判断题】社会心理通常是通过社会行为表现出来的【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人际冲突发生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沟通不畅【答案】对【判断题】"远亲不如近邻"指的是人际关系受距离因素的影响【答案】对【判断题】人际沟通可以满足个体的心理需求、消除孤独感【答案】对【判断题】人际冲突是人际关系双方互不接纳、互不相容的紧张状态或者对抗状态【答案】对【判断题】伤害他人的行为都称为"侵犯行为",不论其动机和意图是什么【答案】错【判断题】"合群"是大学生人际吸引的较高层次【答案】错【判断题】人的亲和行为会受到外貌、距离、熟悉性和相似性等的影响【答案】对【判断题】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即人际交往【答案】对【判断题】集群行为一般都有自发、短暂、无组织、情绪化、极易受暗示等特点【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从众行为只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应及时加以制止【答案】错【判断题】校园中的"随大流"就是从众行为的表现【答案】对【判断题】从众行为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愿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倾向【答案】对【判断题】斯滕伯格认为爱情包括亲密、激情和承诺三种成分【答案】对【判断题】品德具有稳定性,所以,品德一旦形成,就不会再改变【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品德的形成是辅导员的任务,与学科教师无关【答案】错【判断题】社会学习理论表明观察学习在品德形成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大学的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榜样的作用【答案】对【判断题】品德是个体先天的秉赋,不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活动获得的【答案】错【判断题】一般认为,在具有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情况下,道德行为的产生取决于道德意志【答案】对【判断题】品德表现在道德行为之中,所有的道德行为都是品德的表现【答案】错【判断题】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外在具体表现,是品德的最重要标志【答案】对【判断题】从品德心理结构的视角看,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一般要经过醒悟、转变与巩固和稳定三个阶段【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辩证统一【答案】对【判断题】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与其逻辑思维发展水平无关,因此道德推理发展阶段可以超越逻辑思维发展阶段【答案】错【判断题】成熟的道德判断是成熟的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答案】对【判断题】良好的品德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在社会与学校对大学生不断地教育和训练,和大学生自身不懈地锻炼和修养中形成的【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个人特质的变化一般不会影响到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已属成年人,其思想与心理基本定型,可塑性很少【答案】错【判断题】自觉性是品德修养的最先特征【答案】对【判断题】品德修养是品德养成的核心【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贵在自觉、难在自律、重在常修【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品德修养的自律性特点在于强调从"独处"、"微处"和"隐处"进行修养【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重在常修,常修就是要突出终身性、经常性和持久性【答案】对【判断题】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一种完好状态【答案】对【判断题】在使用提问技术进行心理辅导时,使用开放式提问比使用封闭式提问更有效果【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强调预防和矫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行为偏差或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答案】错【判断题】生涯规划和择业目标不恰当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答案】对【判断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其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矫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健康教育的防治性目标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潜能,提高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素质,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答案】错【判断题】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答案】对【判断题】开放式提问是建立在建立良好咨访关系为目的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窥探学生的隐私【答案】对【判断题】倾听技术是心理辅导的核心任务之一【答案】对【判断题】倾听技术是指心理教师全神贯注聆听来访者叙述,对于其含糊而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的叙述【答案】错【判断题】正向的自我表露是指心理辅导教师提出自己的优点和正向经验【答案】对【判断题】学会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前提条件【答案】对【判断题】团体心理辅导对辅导教师的要求与个别心理辅导对辅导教师的要求是相同的【答案】错【判断题】团体心理辅导是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最佳途径【答案】对【判断题】共情又叫做同感或同理心,是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感觉、需要、情绪与想法的一种个人特质【答案】对【判断题】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并使其增值【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最主要的目标包括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职业生涯的决定【答案】对【判断题】大学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效性的特点,但同时也具有短效性的特征【答案】错【判断题】示范性是教师劳动区别于其他劳动的重要特点【答案】对【判断题】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是教师意志品质的体现【答案】对【判断题】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应包括学术研究者的角色【答案】对【判断题】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人格基础【答案】对【判断题】现在大学里分工非常明确,有班主任与辅导员专门负责管理学生,因而上课教师已经不再担负起师生人际关系协调者的角色【答案】错【判断题】教师的威信主要是靠客观条件的改善,否则主观上再努力也无济于事【答案】错【判断题】大学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劳动【答案】对【判断题】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只需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答案】错【判断题】教师劳动的根本目的是创造新人【答案】对【判断题】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情感基础【答案】对【判断题】教师的一般能力在高校中并不是特别的重要,因为它并不是构成教师教学能力的前提【答案】错【判断题】教师威信的发展和维护,关键在于教师本身的自我塑造【答案】对【判断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答案】对【判断题】教学反思必须在教学活动后进行,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效果的反思【答案】错【判断题】大学教师的激励手段必须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才能奏效【答案】对【判断题】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化的人是尽善尽美的"完人"【答案】错。
【判断题】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内部心理活动规律,不关注个体的外在行为【答案】错【判断题】教育心理学只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不研究个体差异【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了心理学是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双重性质的科学【答案】对【判断题】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答案】错【判断题】吃过糖后再吃橘子,会觉得橘子更酸,这是感觉的对比作用导致的【答案】对【判断题】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答案】对【判断题】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有好坏之分【答案】对【判断题】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德国哲学家、生理学教授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答案】对【判断题】个性心理特征影响着个性倾向性及其它心理活动【答案】对【判断题】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发生变化,这种现象是感觉的适应现象【答案】对【判断题】能力和知识、技能都属于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答案】错【判断题】气质与性格一样,都有好坏之分【答案】错【判断题】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答案】对【判断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答案】对【判断题】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答案】错【判断题】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无意识现象的研究,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来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答案】对【判断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性本恶,因此需要进行教育和矫正【答案】错【判断题】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要求,编制一定的问题或表格让被试者回答,从而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答案】错【判断题】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和表情),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答案】对【判断题】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习规律的科学【答案】错【判断题】由生理成熟而引起的心理变化称为心理发展【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发展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身心连续又稳定的变化【答案】对【判断题】一个正常个体的发展总是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速度上、最终到达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是千差万别的【答案】对【判断题】人类某种行为和能力的发展错过关键期,发展这种行为和能力的可能性就不会存在了【答案】错【判断题】目前较为公认的看法是:心理发展只是数量上的变化,即发展是连续性,儿童只不过是成人的缩影【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发展不仅指向前推进、增强的过程,也指衰退、减弱的变化【答案】对【判断题】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答案】对【判断题】环境和教育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答案】对【判断题】大学时期是人性格发展和成型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促进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完善和成熟,是非常重要的【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形式逻辑已趋完善,辩证逻辑思维达到成熟水平【答案】错【判断题】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宣泄,如体育运动等来调节不良情绪【答案】对【判断题】某大学生经常考试作弊,但用别人都在作弊来原谅自己,这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退化作用【答案】错【判断题】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答案】对【判断题】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都是绝对的【答案】错【判断题】先行组织者的实质是利用已经具有的先前知识获取知识的教学组织形式【答案】对【判断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现象反映的是刺激泛化作用【答案】对【判断题】惩罚属于消极强化【答案】错【判断题】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答案】对【判断题】直觉思维是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时,从错误调整到正确的认知过程【答案】错【判断题】只要是有意义的材料,学生都会采用意义学习,而不是采用机械学习【答案】错【判断题】动作表征出现在个体成长的早期,随年龄增加而不再使用动作表征【答案】错【判断题】根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发现学习只有在具有结构性的学习情境下才会产生【答案】对【判断题】为了达到意义学习,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可以是机械的和人为的联系【答案】错【判断题】在测验时,先做简单的题目再做难题,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策略【答案】错【判断题】认知结构变量对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先行组织者"而实现的【答案】对【判断题】认知结构迁移观主要关注的是程序性知识的迁移问题【答案】错【判断题】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与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是相同的【答案】错【判断题】程序性知识主要是指由概念、规则及原理构成的知识系统【答案】错【判断题】陈述性知识主要通过理解和记忆而获得,其教与学的形式均以语言为基本载体【答案】对【判断题】产生式系统的迁移观主要针对的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迁移问题【答案】错【判断题】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答案】对【判断题】将学业成败的原因归为自己的责任,如努力不足,这属于一种较为积极的归因【答案】对【判断题】将学业失败的原因归为外在的因素,如运气不好,可以降低失败带来的挫折感,因此这种归因属于一种积极的归因【答案】错【判断题】如果学习者把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败的期望【答案】错【判断题】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集中学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答案】错【判断题】自我强化指的是个人按照他人的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答案】错【判断题】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达到某一行为水平的能力的评判【答案】对【判断题】在强化学习中,强化物来自外部环境,即只存在外部强化一种形式【答案】错【判断题】韦纳的自我归因理论试图寻求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而卡芬顿的自我价值论重在解释学生为什么缺乏学习动机的问题【答案】对【判断题】学习动机是唤起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该行为朝向教师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答案】对【判断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动机的激活功能出现中断的表现【答案】错【判断题】"头脑风暴法"有助于促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答案】对【判断题】高智商的个体一定具有高创造力【答案】错【判断题】人们一般认为,孩子更具有想象力,因此可以认为,创造性与知识之间没有太大联系【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的社会知觉,就是大学生对社会客体的感知和认识过程,包括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和人际知觉【答案】对【判断题】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起较大作用;而与熟人交往时,则首因效应有较大影响【答案】错【判断题】自我观念和社会身份是印象管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答案】对【判断题】社会心理通常是通过社会行为表现出来的【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人际冲突发生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沟通不畅【答案】对【判断题】"远亲不如近邻"指的是人际关系受距离因素的影响【答案】对【判断题】人际沟通可以满足个体的心理需求、消除孤独感【答案】对【判断题】人际冲突是人际关系双方互不接纳、互不相容的紧张状态或者对抗状态【答案】对【判断题】伤害他人的行为都称为"侵犯行为",不论其动机和意图是什么【答案】错【判断题】"合群"是大学生人际吸引的较高层次【答案】错【判断题】人的亲和行为会受到外貌、距离、熟悉性和相似性等的影响【答案】对【判断题】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即人际交往【答案】对【判断题】集群行为一般都有自发、短暂、无组织、情绪化、极易受暗示等特点【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从众行为只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应及时加以制止【答案】错【判断题】校园中的"随大流"就是从众行为的表现【答案】对【判断题】从众行为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愿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倾向【答案】对【判断题】斯滕伯格认为爱情包括亲密、激情和承诺三种成分【答案】对【判断题】品德具有稳定性,所以,品德一旦形成,就不会再改变【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品德的形成是辅导员的任务,与学科教师无关【答案】错【判断题】社会学习理论表明观察学习在品德形成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大学的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榜样的作用【答案】对【判断题】品德是个体先天的秉赋,不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活动获得的【答案】错【判断题】一般认为,在具有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情况下,道德行为的产生取决于道德意志【答案】对【判断题】品德表现在道德行为之中,所有的道德行为都是品德的表现【答案】错【判断题】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外在具体表现,是品德的最重要标志【答案】对【判断题】从品德心理结构的视角看,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一般要经过醒悟、转变与巩固和稳定三个阶段【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辩证统一【答案】对【判断题】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与其逻辑思维发展水平无关,因此道德推理发展阶段可以超越逻辑思维发展阶段【答案】错【判断题】成熟的道德判断是成熟的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答案】对【判断题】良好的品德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在社会与学校对大学生不断地教育和训练,和大学生自身不懈地锻炼和修养中形成的【判断题】大学生个人特质的变化一般不会影响到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已属成年人,其思想与心理基本定型,可塑性很少【答案】错【判断题】自觉性是品德修养的最先特征【答案】对【判断题】品德修养是品德养成的核心【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贵在自觉、难在自律、重在常修【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品德修养的自律性特点在于强调从"独处"、"微处"和"隐处"进行修养【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重在常修,常修就是要突出终身性、经常性和持久性【答案】对【判断题】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一种完好状态【答案】对【判断题】在使用提问技术进行心理辅导时,使用开放式提问比使用封闭式提问更有效果【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强调预防和矫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行为偏差或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答案】错【判断题】生涯规划和择业目标不恰当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答案】对【判断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其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矫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判断题】心理健康教育的防治性目标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潜能,提高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素质,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答案】错【判断题】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答案】对【判断题】开放式提问是建立在建立良好咨访关系为目的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窥探学生的隐私【答案】对【判断题】倾听技术是心理辅导的核心任务之一【答案】对【判断题】倾听技术是指心理教师全神贯注聆听来访者叙述,对于其含糊而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的叙述【答案】错【判断题】正向的自我表露是指心理辅导教师提出自己的优点和正向经验【答案】对【判断题】学会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前提条件【答案】对【判断题】团体心理辅导对辅导教师的要求与个别心理辅导对辅导教师的要求是相同的【答案】错【判断题】团体心理辅导是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最佳途径【答案】对【判断题】共情又叫做同感或同理心,是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感觉、需要、情绪与想法的一种个人特质【答案】对【判断题】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并使其增值【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最主要的目标包括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职业生涯的决定【答案】对【判断题】大学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效性的特点,但同时也具有短效性的特征【答案】错【判断题】示范性是教师劳动区别于其他劳动的重要特点【答案】对【判断题】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是教师意志品质的体现【答案】对【判断题】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应包括学术研究者的角色【答案】对【判断题】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人格基础【答案】对【判断题】现在大学里分工非常明确,有班主任与辅导员专门负责管理学生,因而上课教师已经不再担负起师生人际关系协调者的角色【答案】错【判断题】教师的威信主要是靠客观条件的改善,否则主观上再努力也无济于事【答案】错【判断题】大学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劳动【答案】对【判断题】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只需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答案】错【判断题】教师劳动的根本目的是创造新人【答案】对【判断题】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情感基础【答案】对【判断题】教师的一般能力在高校中并不是特别的重要,因为它并不是构成教师教学能力的前提【答案】错【判断题】教师威信的发展和维护,关键在于教师本身的自我塑造【答案】对【判断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答案】对【判断题】教学反思必须在教学活动后进行,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效果的反思【答案】错【判断题】大学教师的激励手段必须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才能奏效【答案】对【判断题】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化的人是尽善尽美的"完人"【答案】错。
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1.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由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这两个过程交织在一起。
答:错误。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个系统过程,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个过程交织在一起。
2.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
缺乏这一起点,学生只能习得一些空洞的概念、原理,或者曲解概念和原理。
因此,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答:错误。
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
缺乏这一起点,学生只能习得一些空洞的概念、原理,或者曲解概念和原理。
当然,肯定直观为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并非意味着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3.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
其中,爱国主义情感、责任感和自尊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
答:错误。
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
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缺乏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也就无所谓品德的发展。
4.所谓需要的满足是指绝对的满足,一般说来,低级需要只有充分满足后,较高的需要才有可能出现,人的动机才有可能受新的需要支配。
答:错误。
所谓需要的满足不是指绝对的满足,而是从相对意义上说的。
一般说来,低级需要只要有部分满足,较高的需要就有可能出现,人的动机就有可能受新的需要支配。
5.相同要素说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答:错误。
概括说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判断题专项训练一、教育心理学判断题1、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 )2、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对立的过程, 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
3、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是符合法则,也可能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 )4、班杜拉的观点和行为主义的基本论调是:未来行为的出现并非直接取决于当前行为的结果,而是由于人认识到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产生了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
这种期望是对结果的期望,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 )5、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阻碍作用。
( )6、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内容丰富,并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7、机械学习的实质是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 )8、细微型操作技能靠小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一般不需激烈的大运动,着重于比较狭窄的空间领域进行手、脚、眼的巧妙的协调动作,或者是配合默契的动作等。
例如,打字、弹钢琴、举重、标枪等,就属于这类技能。
( )9、态度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能力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例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由态度决定的。
( )10、奥苏贝尔认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因此,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 )11、中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这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试卷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抱负水平的高低与个体是否从事某项活动的动机无关。
( )2.确定教学目标属于教学的微观设计。
( )3.按照成就动机理论,一个人成功地完成任务的可能性越大,成功的诱因价值也就越大。
( )4.贾德强调概括化的经验在学习迁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 )5.先行组织者只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观念有关,与新的学习无关。
( )6.奥苏贝尔认为,接受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
( )7.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积极强化的目的在于增加某一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消极强化的目的则在于降低某一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 )8.皮亚杰认为,处于他律阶段的儿童,倾向于依据行为的动机意向来对行为做出道德判断。
( )9.表象性思维是前运算阶段儿童的特点。
( )10.布鲁姆认为,当学生实际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达不到其学习所需要的时间时,其学习程度便达不到掌握水平。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按照布鲁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A.综合B.运用C.评价D. 领会2.代币制经济的课堂管理方法最适合于哪类学生团体? ( )A.优秀生团体B.后进生团体C.中等水平学生团体D.超常和低常学生团体3.引导个体的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A.内驱力B.需要C.期望D. 诱因4.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 运气5.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A.共同的要素说B.概括原理说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6.组块的概念是由于1956年在关于短时记忆容量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的。
( )A.曼德勒B.里奇C.米勒D.巴特利特7.知识的具体化过程的核心环节是:( )A.审题B.联想C.解析D.类化8.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A.布鲁纳B.奥苏贝尔C.斯金纳D.加涅9.消极强化的实例是:( )A.老板为出色雇员增加薪水B.老板对迟到的雇员扣发奖金C.学生上课扮怪相而无人理睬D.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10.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彪勒B.马斯洛C.华生D. 皮亚杰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随机化现场实验的特点是:()A.在实验室里进行B.实验时间较长C.外部效度较高D.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其目的是评价某种教学程序或其它教育措施的效果2.解题技能是一种()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运动技能D.智力技能3.在以下行为中,属于本能行为的有:()A.鸭子游水B.蜜蜂酿蜜C.小孩怕黑暗D.女人爱干净4.学习策略的获得与运用受制于()A.个体的发展水平B.能力差异C.动机差异D.性别差异5.对动物的随意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有:()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布鲁纳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头”,这是前苏联心理学家_________的著名观点。
1.学生的控制点主要通过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而影响学生的学习()2.一般来说,场依存性强的学生的学业成绩要比场独立性强的学生差()3.“理解别人”是教师的良好个性品质,这其中最核心的是客观性()4.学习策略比认知策略所包容的范围更广()5.学生在某一学科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的成绩波动很大,说明测验的信度很低()6.新旧知识的相互干扰是影响有意义习得的和机械习得的知识遗忘的最重要原因()7.学生每天早上做广播操是一种学习现象()8.情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习者能在新的情境中应用学过的知识为特征的。
()9.高创造性的学生一般都是适应良好的学生()10.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11.观察学习是与条件反应完全无关的学习形式()12.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的结论()13.教育心理学可以为有效的学与教提供一般原理和建议,但它不能给特定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处方()14.将无逻辑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以便于记忆,这也是有意义学习的形式之一15.用心理学术语来说,“触类旁通”指的是概念与规则获得后在新情境中的运用,这也是学习迁移现象()16.社会文化期待是造成男女学生成就差异的主要原因。
()17.试误式解决问题是动物解决问题的特征,而顿悟式解决问题则是人类解决问题的特征()18.掌握概念的行为指标是能区分概念的正反例()19.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20.在有意义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关键作用()21.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22.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来解释的可观察的行为变化()23.刺激替代是操作条件反应形式()24.在下位学习中,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会导致原有认知结构的实质性变化。
()25.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论,符合认识发展的辩证运动规律()26.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也称弱方法()27.根据概念的定义,天安门.地球等都是概念()28.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用于问题表征的时间一般多于专家()29.从思维过程看,真创造与类创造无实质性区别()30.对运动技能的解释,习惯论优于认知论()31.情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习者能在新的情境中应用学过的知识为特征的()32.仅仅对别人有利的行为还不属于道德的行为()33.记忆中的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不是学习中的迁移现象()34.一切有意义学习中都包含知识的迁移,在机械学习中没有迁移()35.布鲁纳与皮亚杰都同意教育对认知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36.留级和跳级都能缩小班级中学生能力的差距,但留级的效果往往不好()37.斯金纳将动机与学习作了区分,认为学习可以用强化解释,而动机不能用强化解释()38.在学校教学中,教师指导的程度越小,则学生发现的程度就越大,其效果也越好()39.教师的不同领导方式对学生同化成人的价值观念有重要的影响()40.测验的信度越高,其效度也会越高()41.语文课上,学生学习一篇新课文前,教师介绍课文的作者生平和写作时代背景,实际上这样的介绍材料便是奥苏贝尔所说的“组织者”。
【判断题】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内部心理活动规律,不关注个体的外在行为【答案】错【判断题】教育心理学只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不研究个体差异【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了心理学是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双重性质的科学【答案】对【判断题】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答案】错【判断题】吃过糖后再吃橘子,会觉得橘子更酸,这是感觉的对比作用导致的【答案】对【判断题】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答案】对【判断题】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有好坏之分【答案】对【判断题】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德国哲学家、生理学教授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答案】对【判断题】个性心理特征影响着个性倾向性及其它心理活动【答案】对【判断题】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发生变化,这种现象是感觉的适应现象【答案】对【判断题】能力和知识、技能都属于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答案】错【判断题】气质与性格一样,都有好坏之分【答案】错【判断题】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答案】对【判断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答案】对【判断题】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答案】错【判断题】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无意识现象的研究,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来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答案】对【判断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性本恶,因此需要进行教育和矫正【答案】错【判断题】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要求,编制一定的问题或表格让被试者回答,从而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答案】错【判断题】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和表情),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答案】对【判断题】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习规律的科学【答案】错【判断题】由生理成熟而引起的心理变化称为心理发展【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发展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身心连续又稳定的变化【答案】对【判断题】一个正常个体的发展总是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速度上、最终到达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是千差万别的【答案】对【判断题】人类某种行为和能力的发展错过关键期,发展这种行为和能力的可能性就不会存在了【答案】错【判断题】目前较为公认的看法是:心理发展只是数量上的变化,即发展是连续性,儿童只不过是成人的缩影【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发展不仅指向前推进、增强的过程,也指衰退、减弱的变化【答案】对【判断题】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答案】对【判断题】环境和教育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答案】对【判断题】大学时期是人性格发展和成型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促进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完善和成熟,是非常重要的【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形式逻辑已趋完善,辩证逻辑思维达到成熟水平【答案】错【判断题】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宣泄,如体育运动等来调节不良情绪【答案】对【判断题】某大学生经常考试作弊,但用别人都在作弊来原谅自己,这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退化作用【答案】错【判断题】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答案】对【判断题】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都是绝对的【答案】错【判断题】先行组织者的实质是利用已经具有的先前知识获取知识的教学组织形式【答案】对【判断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现象反映的是刺激泛化作用【答案】对【判断题】惩罚属于消极强化【答案】错【判断题】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答案】对【判断题】直觉思维是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时,从错误调整到正确的认知过程【答案】错【判断题】只要是有意义的材料,学生都会采用意义学习,而不是采用机械学习【答案】错【判断题】动作表征出现在个体成长的早期,随年龄增加而不再使用动作表征【答案】错【判断题】根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发现学习只有在具有结构性的学习情境下才会产生【答案】对【判断题】为了达到意义学习,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可以是机械的和人为的联系【答案】错【判断题】在测验时,先做简单的题目再做难题,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策略【答案】错【判断题】认知结构变量对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先行组织者”而实现的【答案】对【判断题】认知结构迁移观主要关注的是程序性知识的迁移问题【答案】错【判断题】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与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是相同的【答案】错【判断题】程序性知识主要是指由概念、规则及原理构成的知识系统【答案】错【判断题】陈述性知识主要通过理解和记忆而获得,其教与学的形式均以语言为基本载体【答案】对【判断题】产生式系统的迁移观主要针对的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迁移问题【答案】错【判断题】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答案】对【判断题】将学业成败的原因归为自己的责任,如努力不足,这属于一种较为积极的归因【答案】对【判断题】将学业失败的原因归为外在的因素,如运气不好,可以降低失败带来的挫折感,因此这种归因属于一种积极的归因【答案】错【判断题】如果学习者把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败的期望【答案】错【判断题】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集中学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答案】错【判断题】自我强化指的是个人按照他人的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答案】错【判断题】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达到某一行为水平的能力的评判【答案】对【判断题】在强化学习中,强化物来自外部环境,即只存在外部强化一种形式【答案】错【判断题】韦纳的自我归因理论试图寻求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而卡芬顿的自我价值论重在解释学生为什么缺乏学习动机的问题【答案】对【判断题】学习动机是唤起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该行为朝向教师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答案】对【判断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动机的激活功能出现中断的表现【答案】错【判断题】"头脑风暴法"有助于促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答案】对【判断题】高智商的个体一定具有高创造力【答案】错【判断题】人们一般认为,孩子更具有想象力,因此可以认为,创造性与知识之间没有太大联系【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的社会知觉,就是大学生对社会客体的感知和认识过程,包括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和人际知觉【答案】对【判断题】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起较大作用;而与熟人交往时,则首因效应有较大影响【答案】错【判断题】自我观念和社会身份是印象管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答案】对【判断题】社会心理通常是通过社会行为表现出来的【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人际冲突发生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沟通不畅【答案】对【判断题】”远亲不如近邻"指的是人际关系受距离因素的影响【答案】对【判断题】人际沟通可以满足个体的心理需求、消除孤独感【答案】对【判断题】人际冲突是人际关系双方互不接纳、互不相容的紧张状态或者对抗状态【答案】对【判断题】伤害他人的行为都称为”侵犯行为”,不论其动机和意图是什么【答案】错【判断题】"合群”是大学生人际吸引的较高层次【答案】错【判断题】人的亲和行为会受到外貌、距离、熟悉性和相似性等的影响【答案】对【判断题】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即人际交往【答案】对【判断题】集群行为一般都有自发、短暂、无组织、情绪化、极易受暗示等特点【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从众行为只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应及时加以制止【答案】错【判断题】校园中的"随大流"就是从众行为的表现【答案】对【判断题】从众行为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愿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倾向【答案】对【判断题】斯滕伯格认为爱情包括亲密、激情和承诺三种成分【答案】对【判断题】品德具有稳定性,所以,品德一旦形成,就不会再改变【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品德的形成是辅导员的任务,与学科教师无关【答案】错【判断题】社会学习理论表明观察学习在品德形成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大学的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榜样的作用【答案】对【判断题】品德是个体先天的秉赋,不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活动获得的【答案】错【判断题】一般认为,在具有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情况下,道德行为的产生取决于道德意志【答案】对【判断题】品德表现在道德行为之中,所有的道德行为都是品德的表现【答案】错【判断题】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外在具体表现,是品德的最重要标志【答案】对【判断题】从品德心理结构的视角看,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一般要经过醒悟、转变与巩固和稳定三个阶段【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辩证统一【答案】对【判断题】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与其逻辑思维发展水平无关,因此道德推理发展阶段可以超越逻辑思维发展阶段【答案】错【判断题】成熟的道德判断是成熟的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答案】对【判断题】良好的品德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在社会与学校对大学生不断地教育和训练,和大学生自身不懈地锻炼和修养中形成的【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个人特质的变化一般不会影响到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已属成年人,其思想与心理基本定型,可塑性很少【答案】错【判断题】自觉性是品德修养的最先特征【答案】对【判断题】品德修养是品德养成的核心【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贵在自觉、难在自律、重在常修【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品德修养的自律性特点在于强调从"独处"、"微处"和"隐处”进行修养【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重在常修,常修就是要突出终身性、经常性和持久性【答案】对【判断题】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一种完好状态【答案】对【判断题】在使用提问技术进行心理辅导时,使用开放式提问比使用封闭式提问更有效果【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强调预防和矫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行为偏差或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答案】错【判断题】生涯规划和择业目标不恰当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答案】对【判断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其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矫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健康教育的防治性目标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潜能,提高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素质,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答案】错【判断题】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答案】对【判断题】开放式提问是建立在建立良好咨访关系为目的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窥探学生的隐私【答案】对【判断题】倾听技术是心理辅导的核心任务之一【答案】对【判断题】倾听技术是指心理教师全神贯注聆听来访者叙述,对于其含糊而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的叙述【答案】错【判断题】正向的自我表露是指心理辅导教师提出自己的优点和正向经验【答案】对【判断题】学会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前提条件【答案】对【判断题】团体心理辅导对辅导教师的要求与个别心理辅导对辅导教师的要求是相同的【答案】错【判断题】团体心理辅导是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最佳途径【答案】对【判断题】共情又叫做同感或同理心,是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感觉、需要、情绪与想法的一种个人特质【答案】对【判断题】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并使其增值【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最主要的目标包括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职业生涯的决定【答案】对【判断题】大学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效性的特点,但同时也具有短效性的特征【答案】错【判断题】示范性是教师劳动区别于其他劳动的重要特点【答案】对【判断题】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是教师意志品质的体现【答案】对【判断题】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应包括学术研究者的角色【答案】对【判断题】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人格基础【答案】对【判断题】现在大学里分工非常明确,有班主任与辅导员专门负责管理学生,因而上课教师已经不再担负起师生人际关系协调者的角色【答案】错【判断题】教师的威信主要是靠客观条件的改善,否则主观上再努力也无济于事【答案】错【判断题】大学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劳动【答案】对【判断题】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只需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答案】错【判断题】教师劳动的根本目的是创造新人【答案】对【判断题】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情感基础【答案】对【判断题】教师的一般能力在高校中并不是特别的重要,因为它并不是构成教师教学能力的前提【答案】错【判断题】教师威信的发展和维护,关键在于教师本身的自我塑造【答案】对【判断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答案】对【判断题】教学反思必须在教学活动后进行,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效果的反思【答案】错【判断题】大学教师的激励手段必须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才能奏效【答案】对【判断题】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化的人是尽善尽美的"完人"【答案】错。
练习册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综合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与解析:选B。
2.答案与解析:选A。
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这一专著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所以,答案选A。
3.答案与解析:选C。
教育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它不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它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
因此,答案选C。
4.答案与解析:选A。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5.答案与解析:选B。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6.答案与解析:选D。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因此,答案选D。
7.答案与解析:选C。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时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A初创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以前,B发展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D完善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
选C。
8.答案与解析:选A。
《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1908年由房东岳译成中文,它是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
《教育心理学》是廖世承编写的我国第一本教科书。
因此,答案为A9.答案与解析:选C。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分为:①感知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②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③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④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
判断题(一)1、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
(×)通常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
即在中等强度动机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
(×)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创造力是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能力。
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
智力高的人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
创造力还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兴趣等的影响。
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
3、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再次,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4、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
5、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6、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7、学校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8、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会几乎垄断了学校教育。
(√)9、《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10、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11、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资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教育心理学常见判断题集锦(一)1。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2。
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具有重要作用。
(×)3.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4.洛克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5.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6。
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的是应用心理学。
(×)7。
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
(×)8。
心理学是对人进行研究的,而人是社会性的,所以心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
(×)9辨证唯物主义哲学为心理学提供了依据。
(×)10.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1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
(×)13.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14。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
(×)15。
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16.个案研究法把个体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行的研究,不可以以群体为单位。
(×)17.调查法是直接对研究总体的全体进行调查。
(×)18.调查法的研究对象可来源于志愿者。
(×)19。
调查法中只有保证总体中每一个人被抽到的机会相等,才能使样本情况代表总体情况.(√)20.内省法是依靠对自己或他人的意识经验的反省,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的答案的方法。
判断题一1、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
()4、早期研究影响迁移相似性主要关注迁移中所需的内在心理特性的相似性()5、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
()6、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7、学习时利用的图形不包括系统结构图和网络关系图()。
8、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用于问题表征的时间一般多于专家()9、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上,桑代克认为教育心理学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
()10、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1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有直接关系,学习动机越强则学习效果越好。
()12、遗忘的发展是均衡的。
()13、学习目标和学习期待密切相关,两者可以等同()。
14.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开始形成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最早心理发展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
()15.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动相比,附属内驱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降低。
()16.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通过研究发展,力求成功者更容易选择非常容易的任务。
()17.一般迁移是指学习者所掌握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学习态度的迁移。
()18.负强化与惩罚是两个不同含义的概念。
()19.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20、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21、研究证明,没有环境的刺激和学习活动,正常的成熟是不可能的。
()22、学习动机就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
学习动机包括学习自觉性和认识性兴趣两种主要的心理成分。
()23、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慢、精确性高。
()24、青年初期智力接近成熟,辩证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25、在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的直接影响下,“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风靡全球,成为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
()26、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内驱力和学习期待。
()27、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由维纳最早提出。
()28、1879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9、学习准备是固定不变的。
()30、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生命早期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起影响很小或几乎没有影响,这一时期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敏感期。
()31、心理学研究认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艺术的关键期。
()32、维果斯基在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33、形式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34、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35、最近发展区这个概念是由前苏联学者巴甫洛夫提出来的。
()36、埃里克森在人格发展理论中提出儿童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四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37、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自我同一性是在青春期才出现的。
()38、鲍姆宁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成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等三种教养模式。
()39、奥苏伯尔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40、感觉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7±2个组块。
()41、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能背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研究表明,过度学习越多,则记忆效果越好。
()42、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调节和控制作用。
( )43、巴甫洛夫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 )44、成败归因理论认为个体都有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华、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
( )45、批评与表扬一样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46、迁移广泛存在于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
但迁移只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而不存在于不同的经验之间。
( )47、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 )48、在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实物直观一般比模象直观效果好。
( )49、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发展的结果()50、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监视策略()。
判断题二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
()3.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4.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5、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不能进行惩罚。
6、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
对7、发现学习一定优于接受学习。
8、态度与品德实质相同,没有区别。
9、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能产生相应的效应。
10、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
11、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计划策略。
12、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是无心理疾病。
13、学生在某一学科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的成绩波动很大,说明测验的信度很低()14、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15、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用于问题表征的时间一般多于专家()16、从思维过程看,真创造与类创造无实质性区别()17、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动作方式。
18、操作技能具有内潜性。
19、加里培林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成三个阶段。
20、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而使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21、功能固着和定势完全不同。
22、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
23、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
24、程序化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25、教育心理学可以为有效的学与教提供一般原理和建议,但它不能给特定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处方()26、仅仅对别人有利的行为还不属于道德的行为()27、在学校教学中,教师指导的程度越小,则学生发现的程度就越大,其效果也越好()28、做笔记、列提纲、制表格等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29、问题解决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30、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31、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道德情感是个体品德的核心成分。
()32、道德认识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33、皮亚杰认为儿童在6岁以前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34、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年龄和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而且是完全对应的。
()35、在认同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
()36、替代强化是一种直接的强化方式。
()37、自我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了强化一样。
()38、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39、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系统脱敏法等。
()40、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成绩。
()41、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层次。
()42、情境教学是一种个别化教学。
()43、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为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行为规范的过程。
()44、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而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客观的描述。
()45、效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
()46、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47、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的发展阶段是不连续的,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可以改变的。
()48、“身教重于言教”是替代性强化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49、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只要个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保持良好的心境,就可以认为是心理健康的。
()50、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 )判断题三1、语文课上,学生学习一篇新课文前,教师介绍课文的作者生平和写作时代背景,实际上这样的介绍材料便是奥苏贝尔所说的“先行组织者”。
()2、高创造性的学生一般都是适应良好的学生。
()3、在上位学习中,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总是导致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发生实质性变化()4、某同学背一首诗,读5遍刚好成诵,要想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朗诵5遍()5、无论在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学习情景中,我们都一致地强调动机.焦虑和竞争应保持中等水平,才能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充分发挥。
()6、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7、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所以“组织者”一定呈现在要学习的材料之前。
()8、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不能进行惩罚。
()9、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
()10、发现学习一定优于接受学习。
()11、无论在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学习情景中,我们都一致地强调动机、焦虑和竞争应保持中等水平,才能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充分发挥。
()12、试误式解决问题是动物解决问题的特征,而顿悟式解决问题则是人类解决问题的特征。
()13、一切有意义学习中都包含知识的迁移,在机械学习中没有迁移。
()14、给定信息与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叫问题。
()15、态度与品德实质相同,没有区别。
()16、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能产生相应的效应。
()17、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8、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
()19、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是无心理疾病。
()20、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开始形成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最早心理发展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
()21、高智商者必有高创造性,低智商也可能具有创造性,低创造性者必有低智商,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
()22、批评与表扬一样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3、记忆一份材料时,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优于开始和末尾部分,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24、一般来说,场依存性强的学生的学业成绩要比场独立性强的学生差()25、社会文化期待是造成男女学生成就差异的主要原因。
()26、情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习者能在新的情境中应用学过的知识为特征的()27、一切有意义学习中都包含知识的迁移,在机械学习中没有迁移()28、在下位学习中,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会导致原有认知结构的实质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