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1. 主题:尊重他人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品德意识,学会礼貌待人,不歧视任何人。
教学内容:- 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展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 教授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 分组讨论有关尊重他人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如何尊重他人。
- 角色扮演,让学生互相演练尊重他人的场景,加深理解。
- 家庭作业:请学生与家人分享一次自己尊重他人的经历。
2. 主题:友善待人目标:培养学生友善待人的品德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教学内容:- 讲述友善待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友善的定义。
- 指导学生与同学交流、合作,培养友善的沟通能力。
- 分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友善的合作精神。
- 组织班级友谊日活动,让学生互相表达友善和感激之情。
- 家庭作业:请学生邀请一位朋友来家里玩,并记录友善的互动经历。
3. 主题:关爱弱势群体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学会同情和帮助他人。
教学内容:- 展示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和困难,引发学生的同情心。
- 分组研究某一弱势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境。
- 组织义工活动,学生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如捐款、捐物品等。
- 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弱势群体的生活,增加对他们的理解和关爱。
- 家庭作业:请学生与家人一起参与一项公益活动,体验关爱弱势群体的乐趣。
4. 主题:勇敢正义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正义的品德意识,学会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教学内容:- 协商解决冲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平等交流和争辩。
- 讲述正义的意义,鼓励学生勇敢说出不公平和不正义的事情。
- 分组讨论如何处理不公平和欺凌事件,培养学生勇敢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遇到不公平事件时的反应,培养勇敢的行动力。
- 家庭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正义的故事,并与同学分享。
5. 主题:责任感目标: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品德意识,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责任感的含义,并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1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1篇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所带班级共有学生100人,大部分学生懂礼貌,讲文明,看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育计划(含课时安排)简介本文档介绍了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生活教育计划,其中包括课时安排。
该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与生活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友善与分享- 主题:了解友善的重要性和如何与他人分享- 活动:小组合作绘画友善场景-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友善的意义,掌握分享的基本概念第二课时:守时与自律- 主题:培养守时和自律的惯- 活动:制定作息计划表,自我管理时间- 教学目标:学生意识到守时和自律的重要性,能够制定简单的时间管理计划第三课时:尊重与包容- 主题:了解尊重和包容的价值观- 活动:角色扮演尊重他人的情景- 教学目标:学生认识尊重和包容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观点第四课时:勇敢与坚持- 主题:培养勇敢面对困难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活动:小组合作解决难题- 教学目标:学生懂得勇敢面对困难,能够坚持努力达到目标第五课时:诚实与正直- 主题:理解诚实和正直的重要性- 活动:分享真实故事,讨论诚实的好处- 教学目标:学生明白诚实和正直的重要性,懂得言行一致的原则第六课时:环保与爱护- 主题:培养环保意识和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活动:观察身边环境,提出保护建议- 教学目标:学生了解环保的意义,培养环境保护的惯第七课时:公民责任与参与- 主题:认识公民责任和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重要性- 活动:模拟社区服务,体验参与感- 教学目标:学生明白公民责任和参与社区的重要性,懂得为社会贡献力量结束语通过该品德与生活教育计划,我们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成为有责任感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公民。
通过丰富的活动和互动,我们相信他们将受益匪浅。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精选5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
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
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教材分析:(一)目标的多维性本课程为综合课程,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标,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倾向,全面、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显性目标,还要关注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的隐性目标。
(二)活动的有效性教材的每一项活动都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去经历、体验而设计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了体现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明确每个活动的目的,要让全体学生真正走进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三)学生的主体性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要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
教学中要真正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考虑其兴趣,研究其需要,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
(四)教师的指导性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发展是本课程坚持的方向,也是任课教师的职责,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导的需要。
只有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教学中该导的不导,放任自流,不是课改的方向,教学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教师应注意对儿童课上生存的问题进行筛选,对学习的反馈进行指导,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
2024年第二学期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品行。
2. 增强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习惯培养- 认识居家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 培养整洁、卫生、有序的生活习惯。
- 培养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
- 培养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2. 社交礼仪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言行举止和礼仪意识。
- 学习友好相处和互助合作的方式。
-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宽容包容的品质。
-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安全教育- 培养学生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 学习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
- 学习交通规则和安全出行的知识。
- 学习急救常识和自救技能。
4. 美育教育-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 学习欣赏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 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体验。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方式增加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和积极参与的习惯。
4. 互动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步骤与安排:第一周:生活习惯培养- 学习整理书包、衣物等个人物品的方法。
- 了解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基本知识。
- 学习合理饮食和作息时间的安排。
- 进行校园环境整治和文明行为宣传活动。
第二周:社交礼仪教育- 学习问候和感谢的基本礼仪。
- 学习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言行规范。
- 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 举办班级文化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和展示。
第三周:安全教育- 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和火灾逃生方法。
- 学习地震应急避险知识和自救技巧。
新部编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精选9篇)1. 课程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培养二年级学生的品德与生活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本册教材的研究,学生将会:-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提高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培养环保意识和健康生活惯;- 培养家庭观念和友情意识。
2. 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选取了《新部编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中的9篇教材,内容涵盖了道德品质、自理能力、社交能力、环保意识、健康生活惯以及家庭观念等方面。
以下为精选的9篇教材:1. Unit 1 -《他在做什么?》2. Unit 2 -《亲近自然》3. Unit 3 -《乖巧的小红花》4. Unit 4 -《讲卫生》5. Unit 5 -《安全过马路》6. Unit 6 -《坚持不懈》7. Unit 7 -《养成良好惯》8. Unit 8 -《乐于助人》9. Unit 9 -《感恩父母》3.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通过场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与教材相关的情境,加深理解。
- 小组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研究,互相交流、分享观点和经验。
-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参与度。
- 视听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 教学评估本教学计划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能力发展,评估方式包括:- 学生表现观察记录- 课堂小测验- 作业评定- 课堂参与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教师将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反馈,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帮助。
二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2)二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2)精选3篇(一)主题:培养良好品德与生活习惯一、教学目标1.了解良好品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品德意识;2.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如卫生习惯、礼貌习惯等;3.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如整理书包、整理书桌等;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1.了解良好品德的表现形式,如诚实、守信、友善等;2.培养卫生习惯,如洗手、刷牙、整理卫生间等;3.培养整理书包、整理书桌等生活习惯;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3.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到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的具体表现形式;4.游戏与活动结合法:通过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
四、教学过程1.清明节主题活动(1周)- 通过讲解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的意识;- 组织学生参加扫墓活动,让学生体验行为端正的公共场合礼仪习惯;- 组织学生制作纸扎祭品,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习俗。
2.卫生习惯与健康教育(2周)- 教授正确洗手、刷牙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牙科诊所,了解防病常识;- 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制作卫生习惯宣传海报。
3.整理书包、书桌与自理能力培养(2周)- 教授整理书包、整理书桌的方法和要点,进行实践操作;- 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比赛整理书包、整理书桌的速度和规范程度;-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整理书包、整理书桌的重要性。
4.团队合作与互助精神(2周)- 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通过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五、教学评价1.通过抽查、小组合作活动和作业评估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评价;2.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对培养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的效果进行评估;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思,提高对自身品德和生活习惯的认识。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计划及教案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的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计划及教案,以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并提高学生的品德和生活素养。
计划安排1. 第一单元:友谊与合作- 目标:培养学生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
- 教学内容:- 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与支持- 合作游戏和团队活动- 教学重点:团队合作与友谊的重要性2. 第二单元:尊重与公平- 目标: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和公平竞争的意义。
- 教学内容:- 同学间的平等相待- 理解并尊重不同的观点和背景- 教学重点:学会尊重和平等的处事方式3. 第三单元:责任与奉献- 目标:激发学生具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 教学内容:- 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责任与奉献- 小组项目和志愿者活动的参与-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积极承担责任并乐于助人教案设计示例第一单元:友谊与合作课时1 - 团队合作游戏教学目标:通过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认识合作的重要性。
2. 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如传球、拔河等。
3. 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反思合作过程,总结合作的优势与困难。
课时2 - 学生间的相互帮助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相互帮助的意义,并促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步骤:1. 分发小卡片给每个学生,上面写有一个任务。
2. 学生间互相帮助,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帮助其他同学完成他们的任务。
3. 学生分享完成任务的感受,讨论相互帮助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尊重与公平课时1 - 同学间的平等相待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同学平等相待的意识和态度。
教学步骤:1.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平等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分发小卡片,上面写有一些情境,学生讨论在这些情境下如何平等相待。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平等相待的行为。
课时2 - 理解并尊重不同的观点和背景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观点和背景的能力。
教学步骤:1. 结合绘本或故事情节,让学生认识不同观点和背景的重要性。
2024年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和自律能力;2.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意识和能力;3.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珍爱生命的意识;5.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礼仪:包括正确使用餐具、整洁的仪容仪表、尊敬他人、友善待人等。
2. 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火灾逃生、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3. 爱护环境:包括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保护植物和动物等。
4. 健康生活: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规律的作息等。
5. 生活与社会: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方法: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观察学习法:通过观察真实生活中的事物和行为,引导学生理解和模仿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
2.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和感受正确的品德和生活行为。
3. 讨论和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4. 游戏和角色扮演: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品德和生活知识。
5. 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通过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和问题,让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步骤: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培养基本的生活礼仪和安全意识(2周)- 教学内容:正确使用餐具、整洁的仪容仪表、尊敬他人、友善待人、交通安全、火灾逃生等。
- 教学方法:观察学习法、情景教学法。
第二阶段:培养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意识(3周)- 教学内容: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保护植物和动物、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规律的作息等。
- 教学方法:观察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第三阶段:培养社会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3周)- 教学内容:珍爱生命、关心社会、正确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等。
2024年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帮助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好习惯和礼仪,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强沟通和合作意识。
4.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友谊1. 认识友谊的重要性,了解朋友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2. 培养学生分享、帮助和体谅他人的品质。
3. 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第二单元:守时1. 培养学生守时的习惯,认识迟到的影响。
2. 教授学生简单的时间概念和时间管理方法。
3. 组织学生参与时间观念培养活动,提高学生对时间的敏感性。
第三单元:习惯1.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讲卫生等。
2. 认识不良习惯对健康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3. 组织学生参与习惯培养活动,如制定习惯卡,督促学生养成好习惯。
第四单元:有礼貌1. 教授学生基本的礼仪常识,如问候、道歉、饭桌礼仪等。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有礼貌待人的行为习惯。
3.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场景练习,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第五单元:安全1.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教授学生常见的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火灾逃生等。
2. 组织学生参与安全演练活动,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 邀请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安全讲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第六单元:环保1.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2. 教授学生简单的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3.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行动,如校园清洁、植树造林等。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
2. 组织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礼仪素养。
3. 设计简单的测验,测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策略:1.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情境和角色扮演来引导学生学习。
2. 创设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范文(通用3篇)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各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我们的教育事业要想稳中求进,就要改革、创新、钻研、探索、积累,希望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教育质量和完善教师自身素质。
根据课程特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一、学情分析二(3)班已经打过一个学期的交道,对学生情况有了大体的了解。
学生活泼可爱,上进心、求知欲、对生活、学习兴趣都充满了激情,学生的主题作用能充分发挥,学习比较投入,师生配合默契,这些对提高教学质量都是良好的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需要加强培养,共同形成和谐、积极、热烈的学习氛围。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五个单元,有如下特点:1、教材在呈现形式上,从儿童视角出发,通过大量的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鲜活的样式,给孩子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儿童自身出发,运用儿童语言、对话、旁白、提示主题文字等形式,让儿童置身其中,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与启发性。
2、教材在知识结构上,每个单元下设若干二级主题、三级主题,各活动主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整体地为单元主题服务。
每个单元内容结构呈树状分布。
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3、教材在内容特点上,突出了学生的“生活性、活动性、启动性、开放性、”等特点。
4、教材在实现教育目标上,各单元设计既有各自比较明确的设计意图和侧重点,具有发散性,自我性,又按照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结构排列,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由近有远螺旋上升。
能够较好地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综合的课程目标。
5、在教材内容和组织形式上,注重了与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衔接,注意了与其他课程的相互配合。
三、教学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儿童已经懂得了如何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
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知识,培养了能力,并养成了一些好的行为习惯。
初步掌握了儿童与自我、与社会、与自然的基础知识和某些技能。
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的整理反思提高。
潜能生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体验生活,领悟生活。
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本册教学内容分5个单元主题:自己拿主意、献出我们的爱、我们去发现、你好,祖国妈妈、愉快的收获。
每个单元下设若干二级活动主题,有的二级主题下又分设了三级活动主题,各活动主题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整体地为单元主题服务。
每个单元内容结构呈树状分布。
各个单元的目标主要体现如下:能初步分辩是非,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体验帮助他人、给他人提供方便的快乐,有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人。
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能分辨是非,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2、乐于帮助他人。
3、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4、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格:1、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2、自信、诚实、求上进。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1、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把握课程的实质。
2、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
3、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4、确立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服务于学习方式。
5、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一.全册教学内容我爱我的班集体――本单元设计了集体生活真愉快班集体真温暖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我为集体添光彩四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一年多集体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体验老师同学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能够进一步意识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体验到共同生活的愉快;同时通过开展为集体做好事为班级做贡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我们的动物朋友——本单元设计了三个主题活动:我最喜欢的动物、可爱的小动物和我们的好朋友。
以引导学生注意通过实际的调查访问饲养等活动发展爱护动物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珍爱,并由此树立动物是人类好朋友的观念,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爱心和责任心。
纸张与环境保护——本单元围绕纸张问题设计了三个主题活动,以保护森林和节约纸张,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纸张的来源以及纸张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奇妙的光――本单元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影子的探索开始,引导学生获得有关影子的知识,探索和认识光的一般特性,激发学生对光的浓厚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单元设计了三个主题活动:一个大的家,一个华丽的家和我们的家在哪里。
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是一个大国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了解祖国主要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了解有关长江黄河的基本知识,并为此而感到自豪。
二、整卷的教学目标可以认识到他们的优势和劣势,理解课堂上学生的特点,对自己充满信心,与学生团结友好。
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的同时,认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从而主动地用实际行动为集体增光。
了解关于中国的基本知识,知道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并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而感到自豪。
能够注意到周围的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愿意以各种方式学习和探索,从而提高活动技能和能力,同时获得有用的知识和经验。
四具体内容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第一周集体生活真愉快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能够与老师同学共同学习劳动游戏,相处和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8篇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
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学生现状分析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
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
二、教材特征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
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
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
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
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
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5篇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一、班级分析:本班共有35个学生。
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有如下几个特点: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5、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三、教学具体目标: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一)情感态度方面:1、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惜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然、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方面:1、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4、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方面: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3、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方面:1、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四、教学措施: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的理念。
2、遵循教材开放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
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以《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
活用教材,凭借教材中的范例、话题,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引领学生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学习知识。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教材注意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与前两册相比,更加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增加了对自然、社会的认知。
教材选择了一些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着重培养探究习惯、探究方法,使学生品味到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所带来的快乐;同时将品德培养、行为习惯、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对自我、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感悟中,学会关心、学会爱、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为最终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措施及教学处理:新课标强调: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一)课前打基础——充分准备,参与活动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所限,二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积累相对较少,对于有些课文内容学生了解不多,甚至很陌生,这就给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带来一定的障碍。
根据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结构的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和当地的环境条件,课前让学生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丰富感性材料,将能更有效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活动是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搜集资料。
课前让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文字、数据、音响等资料,建立学生的多为认知表象,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文明理,增强感性体验。
2、实践活动。
上课前让学生深入生活,接触社会,亲身感受课文所讲内容,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激发情感,指导行为实践。
(二)课堂抓住关键——精选活动,自主学习。
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活动中来,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佳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富有启发性、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通过感知和直接体验,去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部编教材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研究的情感态度。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规则的惯。
3. 帮助学生认识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内容。
授课内容
1. 家庭和谐
- 理解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
- 发扬家庭美德
2. 学校生活
- 学校规则
- 与同学相处
3. 社会公共生活
- 公共设施的使用
- 环境卫生
教学重点
1. 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家庭和谐。
2. 掌握学校规则,养成良好的研究和生活惯。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社会公共生活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品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2. 观察法
3. 小组合作研究法
教学评价
1. 考试成绩评价
2. 行为表现评价
3. 课堂表现评价
教学时间安排
共6周,每周3节课,每节课45分钟。
教学资源
1. PPT课件
2. 各类教育游戏
教学反思
1. 需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强互动讨论。
2. 需要适当减少课堂讲解的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新课标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新学期,教师如何制定年级思品教学计划呢?下面是美文网收集整理的新课标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新课标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学识下册教学计划篇一一、工作理念:工作着是快乐的、幸福的。
工作中,一切从学生角度动身,以人为本,尊重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生命化教学。
教学中,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多种方式综合呈现呈现学习具体内容;寓品德教育于学习活动中同,注重体验和感悟;发挥整体育人功能,以学生直接参与的多样化的活动为主要呈现形式,力争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化,活动生活化;注重活动指导,寓评价于活动中,注重个性评价。
二、教育教学方面: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带着一颗爱心去组织工作,发挥学生的主体重要性,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一)、课程特点: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把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和内容标准四个方面的要求文本相互连系、互相贯通、整体呈现在主题单元中,体现综合性,注重生活性。
文本教学活动内容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其他空间。
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实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1)乐于助人,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方面的培养:(1)乐于参与有含义的活动。
(2)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1)、掌握掌控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以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4、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知识结构:(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剖析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教学措施: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捕食教育意义的文本,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023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以下是一个关于2023年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的教学计划,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教学资源等。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身边事物的价值,并能够主动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
3.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护能力和自理能力。
4.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爱的礼物: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能力,了解亲情、友情、师生情和社会公德等各种关系。
2.和谐共处: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和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意识。
3.尊重他人: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态度。
4.尊重环境: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5.自我保护: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其能够避免生活中的危险。
三、教学方法与评价1.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的组织和布置,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2)讨论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3)体验活动法: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活力和兴趣,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评价方法:(1)日常评价: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品德行为和学习态度。
(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活动,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1.教材:《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2.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展示和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
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
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
二、教材特征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
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
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
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
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
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第二,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
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三、课程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四、课程总目标与分类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五、单元各主题重点难点
本册共4个主题单元分别是《爱在我身边》、《保护自己》、《我是中国人》、《我长大了》。
第一单元《爱在我身边》共 3 课,定位在“与大师交朋友”,试图让大师成为儿童成长历程中亲切的朋友。
通过寻访大师的童年,了解大师成才的故事,找找身旁的大师等一系列围绕大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把在人们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师形象,变成有血有肉的、可以探究、可以学习的与儿童零距离的学习目标,
引导儿童把好奇、好问、好动脑的自然天性向有理想、有目标的积极探究、有创意地生活方面发展,并最终将关注点放在儿童现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中来。
第二单元《保护自己》是对一年级下学期《我在班级中》教学主题的延伸,通过美化教室,组织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评选班级的小明星,制作班级的黑板报等各种日常班级活动,感受班集体的可爱,进一步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让儿童“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第三单元教学主题是生命和环境教育,引导儿童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探究、评判、游戏、诵读欣赏、讨论、实践操作等各种学习方式,在与自然的充分互动中感受自然的美好与神奇、生命的美妙与神圣,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生活在自然中的乐趣;从而使“爱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使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内化为儿童自我的行为准则。
第四单元《我是中国人》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自己生活的社区、家乡,从社区的设施、社区人,家乡的食物、美景,家乡的变化出发,帮助儿童了解家乡,懂得邻里相处的道理,激发儿童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初步培养和发展儿童热爱生活、参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
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
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
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
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七、课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