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连市高三双基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3月3日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辽宁省大连市2014年高三年级双基测试卷英语1高考英语2014-03-18 2155()辽宁省大连市2014年高三年级双基测试卷英语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将I卷和II卷的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共三部分,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2014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o we learn about the man’s bicycle?A.It’s very expensive.B.It’s a birthday gift.C.It’s still in good condition.2.How does the man feel at the news?A.Surprised. B.Disappointed. C.Uninterested.3.What do we learn about the man?A.He’s crazy about music.B.He didn’t sleep well last night.C.He had to take care of the neighbor’s boy.4.What’s the mo 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Classmates. B.Teacher andstudent. C.Boss and secretary.5.What’s the weather like now?A.Windy. B.Snowy. C.Sunny.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2014年大连市高三双基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3.B(理解分析有误。
说“将法和礼的关系处理得最为合理”,分析不恰当。
原文是“将法和礼的关系体现得最为完整”,而不是“处理得最为合理”。
再从原文“也是整个法律儒家化的浓缩和再现。
至此,法律已然完全伦理化”等文字来看,这部书是偏重于礼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C(因袭,承袭,继承)5.C(①是写杨察揭发坏人坏事的;⑤是说杨察在所谈之事的看法上与陈执中不合,触犯了上司,还不能就断定为表明杨察敢于直言的。
⑥是说杨察勤于政务的。
)【参考译文】杨察,表字隐甫。
他的祖先本是晋地的人,跟随唐僖宗入蜀,便居住在成都。
考中进士甲科,拜官将作监丞,出任颍州、寿州二州的知州,历任江南东路转运使。
属下官员因为杨察年轻,就轻视他。
等到他巡行所管辖的区域,多次揭发出隐蔽潜伏的坏人坏事,众人方才敬服。
杨察在官署,专门把检举官员作为当务之急。
人们中有的议论他,杨察说:“这是转运使督查地方官员的职责,如果指摘那些微末小事,那是普通官吏都能做得到的,何必用我去做呢!”征召入朝拜为右正言,暂时兼任礼部贡院官职。
当时上封奏事的人请求罢除有司糊名考士的方法,以及改变文章的风格,使考试的文章豪放不羁来因袭唐代的风格。
杨察认为:“防禁一旦突破,那么请托之风又会兴起。
况且文章无论今昔,只以其纲要作为根本,如果任由其放纵,也不是唐代科举选士之法。
”先前的议论于是搁置下来。
晏殊执掌朝政,因为要回避岳父,调为龙图阁待制。
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期满,授官翰林学士,并暂时代理开封府知府。
议论国事无所避讳。
适逢下诏推荐御史,杨察提议:“御史台的官员供奉殿中,巡查检举不法官员,一定是通古今治乱的正直之臣才行。
现在推荐的标准太细,因公务犯错误和发生一些不值得计较的小事,都弃置不加选用,恐怕才能卓越的人,或许要有所遗漏。
”御史何郯因为所揭发的事情没得到落实,中书省询问情况。
辽宁省大连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辽宁省大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起源的确切时代和起源的状况曾经那样模糊。
近六十年来,现代考古的谜一个个从地下被揭晓。
关于汉字的起源,也有了更多的考古资料显示了蛛丝马迹。
殷墟甲骨文产生在商代后期,约为公元前十四至前十一世纪。
这时的汉字已经是可以较好地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
这种汉字的实际面貌表明,它不但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积累,而且经过某种程度上的整理规范。
那么,在此之前的汉字是什么样子的呢?从商代后期再往前,推到商代前期。
考古学家认为,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中找到的被称作二里岗文化的商代文化,与殷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它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750至前1350年范围内,早于安阳小屯殷商文化三百多年。
在翻转的地面上,曾发现三件有字的骨,其中两件各有一字,另一件有十个字。
考古学家认为是为练习刻字而刻的,它的形制与般墟甲骨文差不多,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在使用甲骨文。
二里岗文化的陶器和陶片上也刻划符号,都是简单的刻文,刻在陶大口尊上。
河北藁城县台西商代遗址里也发现了一些刻在陶器上的符号,其中一部分比商代后期略早一些。
江西清江吴城遗址出土的陶器刻符,也早于殷墟四百年左右。
这三处的陶文,有的与汉字很相像。
近年来,对夏文化的探讨日渐热烈,一般认为夏代已经进入阶级社会,起码应该有一些原始文字,但是在夏代遗址的发掘中,却没有找到可以确证为文字的资料。
河南偃师县发掘的二里头文化,根据考古层位,是压在河南龙山文化层之上,又被二里岗文化所压住的。
它的时代约在公元前十九至前十五世纪,属夏文化,至少它的晚期已经进入了文明阶段。
在发掘的陶片上有的刻划记号,用意不清。
这些几何式的直纹,应当都与文字有关。
尽管商代早期和夏代文化中似乎没有更多的关于汉字的考古资料,但不能说明那时没有文字。
骨刻、金铸、陶绘的器物上得以保存文字,是因为它们的质地不易腐烂。
2014年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全卷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B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描述运动所需要的概念是伽利略首先建立的D .笛卡尔认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在竖直墙上P 点,另一端与A 相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B 对A 无摩擦力,则地面对B 也无摩擦力B .如果B 对A 有向右的摩擦力,则地面对B 有向左的摩擦力C .在P 点缓慢下移的过程中,B 对A 的支持力一定减小D. 在P 点缓慢下移的过程中,地面对B 的摩擦力一定减小3.在有雾霾的早晨,一辆小汽车以25m/s 的速度行驶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50m 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 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司机紧急刹车后小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前1.5s 内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第3s 末小汽车的速度会减到10m/sB .在t=3.5s 时两车会相撞C .由于刹车及时,两车不会相撞D .两车最近距离为30m4.如图所示,ACB 是一个半径为R 的半圆柱面的截面图,直径AB 水平,C 为面上的最低点,AC 间有一斜面.从A 点以不同大小的初速度v 1、v 2沿AB 方向水平抛出两个小球a 和b ,分别落在斜面AC 和圆弧面CB 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v 1可能大于v 2B .a 球的飞行时间可能比b 球长C .若v 2大小合适,可使b 球垂直撞击到圆弧面CB 上D .a 球接触斜面前的瞬间,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o5.相距很近的一对带等量异号电荷的平行金属板,它们之间的电场除边缘外,可看作匀强电场,所示.一个带电粒子沿图中轨迹穿过该电场,则从ad 的过程中( )A .粒子的速度一直在增大B .粒子的电势能一直在减小C .粒子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d 点低D .粒子的加速度先变大再不变后变小6.如右图所示,在边长为2L 的正方形区域内存在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一边长为L 的正方形线框在水平外力F 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匀速通过该磁场区域,速度方向与磁场垂直,t =0时导线框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则下列F -t 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7.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 ,两颗恒星的质量不相等,它们之间的距离为r ,引力常量为G .关于双星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颗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均为2rB .两颗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等C .双星中质量较大的恒星线速度大D .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为2324GTr 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从A 点冲上倾角为37o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g ,这个物体在斜面上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取sin37o=0.6,在这个过程中( )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B .物体的动能减少了mghC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mgh 31 D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随时间均匀减小9.如图所示,发电机内部线圈处于磁铁和圆柱形铁芯之间的径向磁场中,磁铁的N 、S 极间的过渡区域宽度很小,可忽略不计.线圈的匝数为N 、面积为S ,总电阻为r ,线圈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当线圈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额定A B C D光图乙1 02 0510cm电压为U 、电阻为R 的小灯泡在电路中恰能正常发光,则( ) A .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是NBS ω B .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是22NBS ω C .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是(1+r R)U D .转动过程中线圈中的磁通量始终为零10.如图所示,一束带电粒子从小孔O 1飘入水平加速电场区域Ⅰ,其初速度几乎为0,再通过小孔O 2射入相互正交的匀强电场、匀强磁场区域Ⅱ,进入小孔O 3的粒子在匀强磁场区域Ⅲ中偏转后,能打到照相底片PQ 上,三个小孔O 1、O 2和O 3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到达照相底片上同一位置的粒子质量一定相同B .粒子的质量越大,到达底片的位置距O 3越远C .到达照相底片上同一位置的粒子具有相同的速度D .到达照相底片上同一位置的粒子具有相同的比荷第Ⅱ卷 (必考题+选考题,共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1题~第1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2024年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隐私让渡主要指个人隐私因卷入公共利益,而依法予以必要让渡的情形。
它反映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可克减性,即“如果与隐私权相对的公共利益足够重要,则允许隐私权为公共利益让步”。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隐私让渡已不再局限于这种被动的让渡,它还涵盖了个体自主决定和选择的主动的隐私让渡。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物联网等革命性技术的冲击下,针对个体的自动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和算法渗透日益普遍,用户在追求高体验、高回报网络服务的过程中,或主动或被动地让渡了自身大量的隐私以及个人信息,使隐私保护面临无奈选择,这一现状与困境亟需突破。
“万物互联、万物皆媒与万物皆智”的环境演化,带来机器、算法与人类社会生活无缝交织的智能泛在化状态。
在这种人机共存的环境中,个人的隐私和数据彻底变为互联网企业和公共机构的‘美食”。
大数据技术本身的联动挖掘模式和商业利益的驱使会使得人们的身份隐私无处遁逃。
商业组织运用大数据关联分析技术,通过对简单数据进行分析,再实施复合运算,就能够有意或无意地对用户的隐私进行披露。
除了技术的渗透,隐私自主的个性化选择亦导致了隐私让渡。
人们通过与他人的关系定位与互动,掌握数据流动和隐私自我管理,以实现人们对私人空间较高程度的自主。
个体为了获取便利的网络服务、最新的媒介产品以及更好的用户体验,在个性化的选择中会让渡个人隐私,意图藉助私人信息的披露与分享,获取免费的网络产品、安全的网络空间和其他资源。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分数:150分卷Ⅰ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的“城管”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中国至少在夏商周的“三代”时期就有城市了,但和现代功能较为接近的城市,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如齐国的首都临淄,据《战国策〃齐策》记载,当时有7万户,仅以现代一户3口的最低标准来算,总人口也达到了21万。
城市大了,人口多了,治安、卫生、交通等一系列问题也就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古代城管应运而生。
从史料上看,古代城管除负责环卫、拆违章建筑、禁止占道经营外,还得“防火缉盗”,有的还有管理市场物价、维持公平交易和社会治安的义务,是真正的“综合执法”,权力也比现代城管大。
古代的城管队员叫法不少,或称“胥”,或称“卒”,还有称“市吏”“监市”等等。
但在事实上,古代并没有现代城管局这样的专职机构,自然也无城管队员一说。
古代早期城管常由士兵充当。
在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朝廷便设有相当于现代街道城管队的“街道司”,并相应成立了由500名兵士组成的执法队伍,以保持开封的正常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
明代的北京,由相当于今北京卫戍区或武装警察部队的“五城兵马司”来承担现代城管局的大部分职能。
清代的北京,还专设了“督理街道衙门”,主要负责外城的街道管理、民房修建等,破坏公用设施、侵占下水道等不良行为,都是督理街道衙门的执法对象。
到了晚清,西方的一套城管制度被引入中国,由警察承担起了现代城管的工作。
在古代,现代城管中的两大难题——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同样十分突出,且历代不绝。
古代城管也为此伤透脑筋。
在唐代的长安和洛阳,不少商户为了扩大经营面积,非要在门面(正铺)外多占一块(偏铺)。
在李显(唐中宗)当皇帝时的景龙年间,朝廷不得不以敕令的形式,发布了一则当时的最高“城管通知”:两京市场上各行业,凡自有正铺者,不得在铺前再建造偏铺。
宋代称占道经营为“侵街”,为了防止侵街行为的发生,宋代城管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标记出范围。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9分)1.(3分)C 2.(3分)B 3.(3分)B二、(36分)(一)(19分)4.(3分)A 5.(3分)A 6.(3分)B7.(10分)(1)(5分)盗贼张敌万在这中间建造巢穴,赵立坚决不跟他往来,所以楚州运粮的道路更加堵塞。
(2)(5分)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光世最终没有执行。
(二)(11分)8.(5分)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9.(6分)答案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悯怅之感。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惆怅之情。
答案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时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蘋香春在无人赴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三)(6分)10.(6分)(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骐骥一跃驽马十驾(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三、(25分)11.(25分)(1)(5分)AB(2)(6分)①女老板的两次“看看”,表明地已经知道数学家算错,但对是否说明真相有些犹豫,最终选择了偏向数学家,透露了对他的好感。
②数学家女友的两次“看看”,表明了她的不解和气愤,她觉得这两个人不可理喻,于是怒而离开。
(3)(6分)①使故事情节平中见奇,形成高潮;②使女老板和数学家的形象更加丰满;③进一步揭示人际交往中情商重要性的主题;④增添作品的情趣,让人回味。
(4)(8分)赢得爱情的原因:精于数学计算,为人耿直,乐于助人。
先去爱情的原因:性格偏执,与人交往中缺少理解和沟通。
启示:①处理问题要坚特原则与变通并重,与人相处要善于理解和沟通;②原则就是原则,这是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四、(25分)12.(25分)(1)(5分)AC(2)(6分)①作为一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北京等城市充满热爱;②侯仁之对榆林,承德,北京等许多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它们被埋没的历史;③侯仁之积极参与城市保护工作。
第10 页共14 页2014年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后一个小句的理解不当。
朱熹的话“不必多引外道理言语,却壅滞诗人话底意思也”,说的是“如果引外道理对诗进行分解,必然破坏作品的艺术生命,感受不到诗人的真正意思”,而不是“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2.D(理解错误,原文有“‘以意逆志’并非如某些论者所说的是一种具体的接受方式,而是贯穿于各种具体方式之中的一般接受原则”的说法。
)3.C(说“从而使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情感上达成一致”,分析不当。
从原文中看,“以意逆志”是接受者从自己主观感受出发,通过想象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而不是“与作者在思想情感上达成一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C(预:参与,干预。
)5.B(①是说蔡延庆善辨是非的,此事与军事无关;②是说蔡延庆以国事为重的,不涉及谋略;⑥是说蔡延庆善于治军的,不属于军事谋略。
)6.D(说“通过军事实践证明了吕惠卿谋划的不便利”,不符合文意。
原文中并没有“通过军事实践”的内容,只是说“条其不便”。
)7.(1)守卫边疆的小吏进入敌方的境内偷盗羊和马,蔡延庆抓到后就将他们处死在边境上,并且告诉夏国人。
(译出大意给2分;“攘”、“得”、“戮”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蔡延庆于是回归他的本宗,登记好家中的所有财产交付给蔡齐的儿子,没有一点留给自己,莱州人认为他很仁义。
(译出大意给2分;“籍”、“予”、“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蔡延庆,字仲远,考中进士。
授官明州通判。
神宗即位初,以集贤校理担任开封府推官。
在任时有卫士告发一个黄衣老卒拿着筒火入值刑狱,蔡延庆观察老卒的脸色和言辞,心存疑虑,仔细询问,果然是被人诬陷,便按诬告别人的罪名惩罚告状的人。
事情上闻,皇帝很看重他,加任蔡延庆入直史馆,任河中府知府。
又以应办熙河军需之功,进升龙图阁直学士。
王韶率师进军河州,被羌人断其归路。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绝密★启封前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2014年大连市高三一模测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对文意理解有误。
在二里岗的发掘中发现三件有字的骨,也不能推测汉字起源的年代,因为从原文“考古学家认为……当时已经在使用甲骨文”来看,汉字的起源的时代要早于这个时期。
) 2.B(对句意理解有误。
从原文中看,其次应该是“二里头文化”,处于最下层的是“龙山文化”。
) 3.D(分析有误。
不能说“弄清这些记号的年代”就能够“弄清汉字的起源”,因为从文章中看,“这些记号的年代”已基本清楚,但汉字的起源依然模糊。
)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A(依:依托,依靠。
) 5.C(①是表现荀勖有学识有才能的;⑤是说荀勖受到朝廷重用的;⑥此句说的是荀勖的前辈荀攸(字公达),不是荀勖。
) 6.B(说“他按照法律把孙佑免为庶人”错误,从原文中看,荀勖只是建议“用刑不可以喜怒为轻重那些不熟悉法令条例,不能解决疑难处理事务的人,。
解决疑难荀勖,能,不,能始终,颍川颍阴人,是汉司空荀爽的曾孙。
父亲。
荀勖寄托在舅父家里。
早熟,十几岁能写文章。
从外祖父魏太傅钟繇说:“将来会赶上他曾祖父。
”长大后学识渊博,有从政的本领。
在魏做官,被大将军曹爽征召为掾属。
曹爽被杀,他的门生故吏都不敢去收尸办丧,荀勖独自去处理丧事,其他人才敢跟着去。
提升为廷尉正,参与文帝大将军军事谋划。
高贵乡公,大将军掾属孙佐等守阊阖门。
文帝安阳侯司马干听说发生兵变,要进阊阖门,孙佑对司马干说:“还没有人进这个门,可从东掖门进去。
”司马干后,文帝说他来得太晚了,司马干将来迟的原因,文帝欲将孙佑处以灭族之罪。
荀勖进谏说:“孙佑不让安阳侯进门,确实应深受责备。
然而事情,用刑轻重不能以喜怒为转移。
”于是只免孙佑为庶人。
当时路遗请求作为刺客入蜀行刺,荀勖对文帝说:“明公您以至公之道治理天下,应举正义之师叛贼,,以德。
”文帝认为这个意见很好。
钟会在蜀谋反,没有得到确实消息,外人文帝平素待钟会,不相信他会谋反。
2010年高考大连市“双基”测试语文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说“他们的儒学的价值观还表现在……等方面”不正确,一是说“儒学的价值观还表现在……等方面”不符合文意,二是批评道教和佛教的是宋明时期的儒家学者,不是荀子、孟子。
)2.D(“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并非难事”、“即使像尧舜禹……人人都能做得到”,理解不当。
从原文看,孟子“强调道德修养的能动作用”“突出个人为善的主动性”并没有说“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并非难事”,且“人皆可以为尧舜”是有条件的,即“通过艰苦的长期的修养”。
) 3.C(原文:“仁”是“礼”的中心,是“礼”所赖以产生的价值目标。
可见儒学伦理教化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仁”。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C(比,与……相比。
)5.D(①是说虞世南安于贫困,有节操的;②是说虞世南对待兄长的深厚情谊的;⑤是说皇帝听从虞世南劝谏的。
)6.D(“此诗一传”,指皇帝写的宫体诗一旦传开,不是“自己唱和的诗”。
)7.(1)虞世南多次上表请求退休,皇帝不接受他的请求,并升任他为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坚决推辞,又改任秘书监。
(译出大意给2分,“乞骸骨”“听”“辞”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皇上认为他说的对,于是派遣使者赈济灾民,辨明而从宽处理讼案,大多予以赦免。
(译出大意给2分,“然”“赈”“狱”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虞世南,是越州余姚人。
他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他的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前后十多年,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甚至几十天不洗脸梳头。
他的文章委婉多彩,他很崇拜仆射徐陵的文章,徐陵也说虞世南的文风颇象自己,因此虞世南得以文章著名。
陈朝天嘉年间,他的父亲虞荔逝世,虞世南由于过分悲伤,损害了身体,几乎坚持不住。
陈文帝敬重虞荔的品德高尚,又了解到他的两个儿子都很博学,派人到他家里帮忙照顾,召任虞世南为建安王的法曹参军。
大连市高三基语文参考答案D(将子思的心性说作为唯心论,偷换了概念A(扩大了原文“很多情况下 4、B(缟素,名词动用,穿着丧服。
8、第一句写暴雨来临前的景象。
天上乌云翻滚,远处的山峦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
第二句写大雨倾盆的景象。
大风裹挟着白花花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
后两句写雨过天晴。
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远远望去,水天一色。
(3分) 从乌云压近、急雨骤降,写到狂风席卷,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让人目不暇接。
(2分) 9、任选两点作答即可,每点3分,共6分。
①有远有近:先写远处的山峦、翻滚的乌云;再写眼前的大雨,倾盆而下;最后放眼西湖,水天一色。
(3分) ②有动有静:乌云翻滚、大雨倾盆,水花四溅、狂风席卷,动感十足;远处的山峦、雨过天晴后风平浪静的西湖湖面,静美如画。
动静结合,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3分) ③有声有色:暴雨倾泻而下砸在船上,砰然有声,狂风席地而卷,仿佛在耳边鸣响;乌云、依稀可辨的绿色山峦、白花花的雨点、碧绿的湖水、万里晴空,写出了多变的色彩。
作者运用声色,从感官上描写所见之景。
(3分) ④有景有情:山雨欲来风满楼时的紧张、期待;大雨倾盆而下时的酣畅淋漓;雨过天晴、放眼水天一色时的轻松惬意,作者的心情随急剧变化的景物起伏跃动。
(3分) 10、(1)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 (2)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3)衣冠简朴古风存 拄杖无时夜叩门 11(1)E项3分,2分 ,B项1分 (A“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文中没有依据,理解偏误;B、老头的思想不是矛盾,他不支持去购买这样的幸福给女儿;内容上写出了家更娱乐消遣的经济能力,3分)情节上3分) (3)作为小说的标题,包含着的含意:们但这种向往现实而很难实现。
3分) 在作用上,它也*,发人深省2分) *对于小说的主题,从以下几个角度答皆可,要有。
2014年大连市高三双基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3.B(理解分析有误。
说“将法和礼的关系处理得最为合理”,分析不恰当。
原文是“将法和礼的关系体现得最为完整”,而不是“处理得最为合理”。
再从原文“也是整个法律儒家化的浓缩和再现。
至此,法律已然完全伦理化”等文字来看,这部书是偏重于礼的。
)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C(因袭,承袭,继承) 5.C(①是写杨察揭发坏人坏事的;⑤是说杨察在所谈之事的看法上与陈执中不合,触犯了上司,还不能就断定为表明杨察敢于直言的。
⑥是说杨察勤于政务的。
) 【参考译文】杨察,表字隐甫。
他的祖先本是晋地的人,跟随唐僖宗入蜀,便居住在成都。
考中进士甲科,拜官将作监丞,出任颍州、寿州二州的知州,历任江南东路转运使。
属下官员因为杨察年轻,就轻视他。
等到他巡行所管辖的区域,多次揭发出隐蔽潜伏的坏人坏事,众人方才敬服。
杨察在官署,专门把检举官员作为当务之急。
人们中有的议论他,杨察说:“这是转运使督查地方官员的职责,如果指摘那些微末小事,那是普通官吏都能做得到的,何必用我去做呢!”征召入朝拜为右正言,暂时兼任礼部贡院官职。
当时上封奏事的人请求罢除有司糊名考士的方法,以及改变文章的风格,使考试的文章豪放不羁来因袭唐代的风格。
杨察认为:“防禁一旦突破,那么请托之风又会兴起。
况且文章无论今昔,只以其纲要作为根本,如果任由其放纵,也不是唐代科举选士之法。
”先前的议论于是搁置下来。
晏殊执掌朝政,因为要回避岳父,调为龙图阁待制。
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期满,授官翰林学士,并暂时代理开封府知府。
议论国事无所避讳。
适逢下诏推荐御史,杨察提议:“御史台的官员供奉殿中,巡查检举不法官员,一定是通古今治乱的正直之臣才行。
现在推荐的标准太细,因公务犯错误和发生一些不值得计较的小事,都弃置不加选用,恐怕才能卓越的人 杨察有漂亮的风度仪表。
从小死去父亲,七岁才能够说话,他的母亲有一些文化,曾经自己教他。
大连市2013-2014学年高三语文第一次验收考试试卷及答案大连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学年第一次验收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受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徽派建筑的最大特点是规范化、系统化,具体表现为:一、聚族而居,杂姓不得混居。
即使同一村落,各族宗祠、民居亦界域分明。
二、无论宗族人丁多寡,象征宗法势力的祠堂,展现宗族荣耀的水口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三、讲究群体布局,即以封建“风水”术为理论依据,在封建族权的制约下强调宗族建筑整体轮廓必须像模像样。
如不符合要求,则须设法修改或弥补。
站远了看,徽派建筑总体布局与封建城池模式如出一辙:以祠堂为中心放射状散开的民居群类似于拱卫内城的外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水口类似于护城河,具有抵御外族入侵的防卫功能;被民居众星拱月般团团簇拥着的祠堂则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表明了宗法势力的至高无上,不容侵犯,也便于在此召集宗族成员议事、祠祭,公布村规民约,行使族权。
祠堂在徽派建筑中的地位也体现在其建筑规模上。
祠堂的外观形象、内部设施直接反映了一个宗族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经济实力,是宗族间相互攀比争雄的首要内容。
各族各姓对祠堂建设毫不含糊,尽力而为,从族产收入,挨家摊派到主动捐赠,族人有钱出钱,没钱交粮卖力,将祠堂修得高大雄伟,壮观亮堂。
囿于族权的约束,徽派民居的地势、规模均不得超过祠堂,且不能遮挡与其遥相辉映的山峰河流,影响风水,妨碍宗族的繁荣昌盛。
民居外廓大,住房多,却井然有序,有回廊彼此连通,按男女长幼,房系嫡庶有序排列,主人住正(厢)房,佃仆散居四周,缜密繁杂,等级森严,堪称封建王室寝宫位序结构的翻版。
水口是走官道进村的必经之地。
学子赶考,高官归省,巨贾还乡,族人在此迎来送往,举行欢庆仪式。
在显示族威荣耀、宗族凝聚力的同时,教育族中晚辈笃学敬业,勤勉执著,将来光宗耀祖。
宗族的荣誉和荫护使族人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对水口建设热情洋溢,不遗余力;功成名就的高官巨贾更是慷慨解囊,一掷千金,支持家乡的水口建设:育林、砌桥、修亭、刻碑、撰联……大力弘扬水口文化,以协调宗族内部关系,淡化阶级矛盾。
2014年大连市高三双基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3.B(理解分析有误。
说“将法和礼的关系处理得最为合理”,分析不恰当。
原文是“将法和礼的关系体现得最为完整”,而不是“处理得最为合理”。
再从原文“也是整个法律儒家化的浓缩和再现。
至此,法律已然完全伦理化”等文字来看,这部书是偏重于礼的。
)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C(因袭,承袭,继承) 5.C(①是写杨察揭发坏人坏事的;⑤是说杨察在所谈之事的看法上与陈执中不合,触犯了上司,还不能就断定为表明杨察敢于直言的。
⑥是说杨察勤于政务的。
) 【参考译文】杨察,表字隐甫。
他的祖先本是晋地的人,跟随唐僖宗入蜀,便居住在成都。
考中进士甲科,拜官将作监丞,出任颍州、寿州二州的知州,历任江南东路转运使。
属下官员因为杨察年轻,就轻视他。
等到他巡行所管辖的区域,多次揭发出隐蔽潜伏的坏人坏事,众人方才敬服。
杨察在官署,专门把检举官员作为当务之急。
人们中有的议论他,杨察说:“这是转运使督查地方官员的职责,如果指摘那些微末小事,那是普通官吏都能做得到的,何必用我去做呢!”征召入朝拜为右正言,暂时兼任礼部贡院官职。
当时上封奏事的人请求罢除有司糊名考士的方法,以及改变文章的风格,使考试的文章豪放不羁来因袭唐代的风格。
杨察认为:“防禁一旦突破,那么请托之风又会兴起。
况且文章无论今昔,只以其纲要作为根本,如果任由其放纵,也不是唐代科举选士之法。
”先前的议论于是搁置下来。
晏殊执掌朝政,因为要回避岳父,调为龙图阁待制。
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期满,授官翰林学士,并暂时代理开封府知府。
议论国事无所避讳。
适逢下诏推荐御史,杨察提议:“御史台的官员供奉殿中,巡查检举不法官员,一定是通古今治乱的正直之臣才行。
现在推荐的标准太细,因公务犯错误和发生一些不值得计较的小事,都弃置不加选用,恐怕才能卓越的人 杨察有漂亮的风度仪表。
从小死去父亲,七岁才能够说话,他的母亲有一些文化,曾经自己教他。
【恒心】辽宁省大连市2014届高三双基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辽宁省大连市2014届高三双基测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来是个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社会,中国古代的刑这一概念兼有法与罚两种含义。
秦王朝的“严刑峻法”使秦朝迅速灭亡,也使汉朝面临危机。
此时,XXX舒适应历史需要,以XXX思想为基础,吸收诸家学说,创造了一个新的儒家理论体系。
在法律方面,他提出“德主刑辅”的主张,用“软硬两手”代替“专制刑治”。
据此,XXX认为,官吏应该“据法听讼”和“依法刑人”,但他更侧重倡导“据义行法”和“春秋决狱”。
“春秋决狱”亦称“经义决狱”,其特点是司法者不是引用正式的法律条文断罪,而是凭借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来判案;被引用的儒家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尤其是XXX所辑的《春秋》最为常用,故名“春秋决狱”。
“春秋决狱”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最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它促动了法律儒家化的“礼法融合”。
其表现为法律适用中的礼法融合和审判方法上的礼法融合。
“春秋决狱”在法律适用上改变了以往依照客观情况“一刀切”的司法方式,采取根据不同案件情形区别对待;在审判方法上改变了秦以来客观主义审判方法,开始特别重视对行为人主观心理动机因素的衡量。
当法律与春秋决狱发生矛盾时,往往舍法律而取经义,并最终将经义法律化,即以礼入法。
但春秋决狱也有其弊端,即加大了司法的随意性。
“春秋决狱”之后,更加推动了人们引用儒家经义来注解法律的活动。
随着“引经注律”的不断发展,唐朝统治者在法律中渗透了大量的礼教的精神内容,即唐代不少的法律是根据礼义制定的。
特别是《唐律疏议》,成为我国古代文献中将法和礼的关系体现得最为完整而又较早的典型之作。
作为古代法典的代表,它集前代立法之大成。
它不仅是以经立法的结晶,也是整个法律儒家化的浓缩和再现。
至此,法律已然完全伦理化。
2014年大连市高三双基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答非所问。
这一项没有体现“礼法结合”。
从原文中看,董仲舒认为官吏应该“据法听讼”和“依法刑人”,只是体现了“法”这一思想,并没有涉及到“礼”。
)2.C(信息整合错误。
从原文中看,“但春秋决狱也有其弊端,即加大了司法的随意性”这句话单独成句,是另有所指。
只能说“当法律与春秋决狱发生矛盾时,往往舍法律而取经义”这一做法中可能有加大司法随意性的问题存在,但不能把“最终将经义法律化,即以礼入法”这些“春秋决狱”产生的影响也看作是弊端。
)3.B(理解分析有误。
说“将法和礼的关系处理得最为合理”,分析不恰当。
原文是“将法和礼的关系体现得最为完整”,而不是“处理得最为合理”。
再从原文“也是整个法律儒家化的浓缩和再现。
至此,法律已然完全伦理化”等文字来看,这部书是偏重于礼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C(因袭,承袭,继承)5.C(①是写杨察揭发坏人坏事的;⑤是说杨察在所谈之事的看法上与陈执中不合,触犯了上司,还不能就断定为表明杨察敢于直言的。
⑥是说杨察勤于政务的。
)6.A(概括和分析有误。
从原文看,“糊名”和“变文格”是两回事,“变文格”可以导致文章“放轶”,而“糊名”则是防止走门路。
)7.(1)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期满,授官翰林学士,并暂时代理开封府知府。
译出大意给2分;“忧”、“服除”、“权”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现在因在是与不是之间,就被责问,臣担心御史台的谏官会害怕获罪而沉默不语,这不是用来广开言路的做法。
译出大意给2分;“诘”、“缄默”、“广”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杨察,表字隐甫。
他的祖先本是晋地的人,跟随唐僖宗入蜀,便居住在成都。
考中进士甲科,拜官将作监丞,出任颍州、寿州二州的知州,历任江南东路转运使。
属下官员因为杨察年轻,就轻视他。
等到他巡行所管辖的区域,多次揭发出隐蔽潜伏的坏人坏事,众人方才敬服。
杨察在官署,专门把检举官员作为当务之急。
人们中有的议论他,杨察说:“这是转运使督查地方官员的职责,如果指摘那些微末小事,那是普通官吏都能做得到的,何必用我去做呢!”征召入朝拜为右正言,暂时兼任礼部贡院官职。
当时上封奏事的人请求罢除有司糊名考士的方法,以及改变文章的风格,使考试的文章豪放不羁来因袭唐代的风格。
杨察认为:“防禁一旦突破,那么请托之风又会兴起。
况且文章无论今昔,只以其纲要作为根本,如果任由其放纵,也不是唐代科举选士之法。
”先前的议论于是搁置下来。
晏殊执掌朝政,因为要回避岳父,调为龙图阁待制。
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期满,授官翰林学士,并暂时代理开封府知府。
议论国事无所避讳。
适逢下诏推荐御史,杨察提议:“御史台的官员供奉殿中,巡查检举不法官员,一定是通古今治乱的正直之臣才行。
现在推荐的标准太细,因公务犯错误和发生一些不值得计较的小事,都弃置不加选用,恐怕才能卓越的人,或许要有所遗漏。
”御史何郯因为所揭发的事情没得到落实,中书省询问情况。
杨察又说:“御史这一官职,先例允许根据传闻向上检举;即使所说的不恰当,自然由朝廷采纳选择。
现在因在是与不是之间,就被责问,臣担心御史台的谏官会害怕获罪而沉默不语,这不是用来广开言路的做法。
”又因为多次议论政事而触犯了宰相陈执中。
不久,三司户部判官杨仪因为走门路而被贬官,杨察也犯有先前在府中把重刑判为笞刑的过错,虽然革去官职,还是遣放到信州任知州。
后来又调任到扬州,两次升迁任礼部侍郎,又暂时掌管开封府,后又任职翰林学士,兼管三司使。
内侍杨永德在皇上面前诋毁杨察,主理刑狱的三司(御史大夫、中书、门下)有诉讼案件,讼辞中牵连到卫士,杨察因此请求辞去三司职务。
过了一年,又以本官担任三司使。
吃钟乳(中药名)超过了剂量,得毒疮病而死。
杨察有漂亮的风度仪表。
从小死去父亲,七岁才能够说话,他的母亲有一些文化,曾经自己教他。
写文章很敏捷,他写的制诰,开始好像没有下心思;等到稿子写成,文字都典雅得体,被当世人称道。
遇到事情明达有决断,处理政事勤奋,即使事情很多也高兴地处理而不厌烦。
毒疮刚发作时,还入朝应对,商量财物货利的事,回家后就十分疲惫,人们认为是他过于劳神的缘故。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前两联描写了一幅夔阁秋夜图。
夜晚露水凝结,天空高远,江水清澈;江两岸的山寂静如空。
江面上零星地闪烁着几点渔火;新月高悬于夜空之中。
(3分)景物描写呈现出一种凄清、空寂的氛围,为下四句的抒情做了铺垫。
(2分)9.表达了诗人流落他乡,病卧山城,无限悲凄的心境,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分)诗人“卧病”江边,因时局动乱,音书难至,孤独凄凉;诗人走到室外,在走廊上仰观星斗,由银河想到长安,思念故乡。
(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则芥为之舟水浅而舟大也(2)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B、说“拒绝女孩……替他交钱看电影”与原文情节不合,原文中是先拒绝,后“勉强答应了她”;再者说女孩“帮困救弱”,概括也不大准确,男孩虽然有困难的一面,但他不“弱”,男孩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学习上进的学生。
C、分析错误。
从原文主人公刘兵回答主持人的话中,可以看出,主要是因为女孩给了他温暖,成了他生命的动力。
D、说“这给男孩的心理上造成难以弥补的深深的伤痛”,分析错误。
从小说的情节上看,男孩并不知道女孩已经去世。
)(2)①这封信为主人公刘兵寻找当年的同桌画上了一个句号,使他的寻找有了回应。
②信中说明了他的同桌不见他的原因,为后文交代女孩的去世打下了伏笔。
③揭示了小说的主旨,对过去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应该放在心里珍惜保存。
(一点2分,意思表达出来即可)(3)①自尊心强:少年时拒绝接受同桌给予的帮助。
②学业、事业有成:成年后学业有成,经过打拼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
③重感情,知恩图报:看重和同桌之间的情意,对同桌的离开心里疼痛;对少年时同学给他的温暖念念不忘,想方设法寻找过去的同学,并希望需要的话对同桌能有所报答。
(一点2分,意思表达出来即可)(4)观点一: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表现小说的主旨。
①因为有了这个结尾的交代,读者才知道上面的信是主持人写的,而信的内容正是小说要表达的主旨。
②小说表现的是主人公刘兵对少年时同桌的一种难忘的情感,交代了同桌的去世,这份情感也就只能在主人公的心里永远保留,不会受到现实的打搅了。
观点二:这样的设计过于哀伤,不利于表达小说的主旨。
①小说要表达一种同桌间纯净美好的情感,而王丽晨的去世,便失去了交流情感的一方,使小说蒙上了一层哀伤的色彩。
②主人公希望见到同桌,并希望需要的话能有所报答,王丽晨的去世,使主人公的希望落空,给人一种好人未得好报的感觉,令人生叹。
③如果去掉这个结尾,会留给读者以更大的想象空间,就使信中所表达的情感成为女孩内心的真实表白,更有利于突出小说的主旨。
(观点明确,给2分;理由充分合理,给6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答E得3分,答A得2分,答B得1分,答C和D不得分。
(B、伏尔泰的被逐出巴黎,又被投入巴士底狱,直接的原因是他“看不惯摄政王奥尔良的放荡,出言讽刺了几句”,这与“他成为文化名人、其观点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共鸣”也许有联系,但不能把它作为入狱的直接原因。
C、理解不恰当,读者写这句话也是以幽默的方式和伏尔泰开玩笑,这从上下文可以看出。
D、伏尔泰的话是以幽默的方式和临终前在他身边的人开玩笑,并非是奚落谁。
)(2)①表现在对传统迷信说法的反抗上,他以“谁知道是不是真有地狱”,对有地狱这一传统说法发出了疑问;②表现在对国王的反抗上,当他看到邀请他到宫廷做事的普鲁士国王是个暴君时,便不愿意为他所用;③敢于对当时的柏林科学院院长提出挑战,对他的奇谈怪论进行犀利地抨击与嘲讽,因此不怕触怒国王,并自动离开王宫。
(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3)①伏尔泰对仆人儒塞夫的幽默,表现了他对做事不得体的仆人不直言指斥,而是以幽默的态度引导、令其思考的态度;②对于那位背后说他不是的大作家,伏尔泰用一句幽默的话来表明,他对批评自己的人有一种不以为意的坦然胸怀;③对临终时前来为他祈祷的牧师,伏尔泰以幽默的话对他进行讥刺,表现了伏尔泰坚信自己信仰的态度。
(一点2分,选其他的事,对处事态度分析恰当即可)(4)观点一:在伏尔泰身上,抗争与幽默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①抗争表现了伏尔泰作为一个反暴政,反宗教偏见,坚持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斗士的一种精神,而幽默则是这种大无畏精神下处事的一种表达方式;②幽默作为伏尔泰处事的一种表达风格,使他的反抗精神的表达也独具特色。
比如他对地狱、对牧师的不相信等就是以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的。
观点二:在伏尔泰身上,抗争与幽默两者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①抗争表现的是伏尔泰在反暴政、反宗教偏见,坚信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上的一种精神,而幽默则只是的一种表达习惯的体现;②幽默作为伏尔泰处事的一种表达方式,是随时随地体现在他的生活中的,这里既有对仆人的、对崇拜他的人的,也有对反对他的人和他反对的人的,多数情况下与他的反抗精神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关联。
(观点明确,给2分;理由充分,给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D(A、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这里用来修饰“参拜”,不恰当,可以用“丧心病狂”。
B、述而不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在句子中,明星们的“述”并不是阐述别人的学说。
用在这里属望文生义。
C、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
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
用在这里属误用贬义词。
D、离经叛道:指偏离或背叛正统的学说和学派。
)14.A(B、成分赘余,删掉“以”或“凭借”。
C、结构混乱,“《生死疲劳》”应该放在介词“自”的后面。
D、成分残缺,“全域城市化”后应加“为目标”。
)15.C(①句是对③的解释,说的是阅读心态,②⑤讲的是阅读方法,④讲读书对人的影响方式,⑥是阅读的结果。
同时,“熏染”紧承④中的“浸染和熏陶”。
)16.①而大部分孩子怕黑,宁愿就近取湿柴②敢于去山沟里取干柴的孩子逐渐增多③儿童在勇敢方面是有差异的(①句,1分;②③句,各2分)17.(示例)面对内心的烦恼,有的人神情沮丧,自甘沉沦,有的人重塑自我,意气焕发;面对友情的失落,有的人萎靡不振,意志消沉,有的人自我调节,精神振奋。
(每写出一句给3分,其中内容合理、对比鲜明2分,句式相同给1分。
)六、写作(60分)18.立意提示:从师傅的角度,可以谈人要有一颗平静之心,不夸饰,不炫耀地生活;可以谈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是光荣伟大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从徒弟的角度,可以谈过多地注重表扬,会把心思放在“别人怎么看我”上,容易滋长虚荣;可以谈自幼在赞扬声中长大,容易经受不住挫折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