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经济法论文,1,绝对,法律,行为]论绝对法律行为
- 格式:docx
- 大小:15.18 KB
- 文档页数:8
关于经济法的小论文范文篇1浅析中小企业保护经济法一、中小企业的基本理论1、中小企业的定义2、中小企业的特征尽管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段对中小企业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但是中小企业存在本质的一致性。
(1)抗风险弱。
中小企业市场份额小,且在管理水平、技术创新、人员素质、经营规模等和大型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处于明显的劣势。
(2)数量众多。
经济的发展是集中的过程,但是中小企业在大型化、集中化的浪潮中不断涌现,且在各国经济总数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
(3)经营机制灵活。
中小企业应变能力强,且中小企业涉足的领域对资本技术的要求低,容易进入或退出。
二、中小企业现状及困境解析(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中小企业的优势和劣势都起源于其规模上的小。
优势在于可发挥大企业无法发挥的作用,而其劣势在于在资金、人才、管理、技术等方面远远逊于大企业。
中小企业在为经济、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融资难成为当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金融数据显示,正规金融对大型企业的资金供给大约在92%,而中小企业资金满足度不足15%。
(二)中小企业困境解析1、金融体制惯性金融体制惯性阻碍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
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落后于欧美国家。
融资水平仍停留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结构。
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内在要求是金融服务的多元化。
我国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必须要求金融服务的多元化。
而一个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需要众多充满活力的中小金融机构来支持。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信贷融资制度实际是以国有股份制银行垄断的信贷融资制度。
2、金融市场失衡金融市场非均衡发展影响对中小企业资金的供给。
大多数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小,内部积累非常有限,导致内源性融资不足。
而外源性融资又受到我国整体金融环境的影响,导致中小企业难以得到正规金融的资助。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除了因为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文化和管理体制致使间接融资渠道不畅,缺少竞争外,还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建立类似于西方国家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缺少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融资贷款的金融体系。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工商行政管理概论》姓名:王志栓学号:201004729469专业:工商行政管理培养层次:高起专入学批次:1003学习中心:江苏扬州邗江电大奥鹏学习中心[31]评定成绩评语:浅论中国经济法学中国的经济法学从诞生至今,经历了从缺乏理论支持的一哄而上,到理论日渐成熟的深刻反思,再到基础理论上停滞不前的低迷时期,中国经济法学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对这段历程进行全面的回顾,深入的反思,客观的评判,认真的总结,这有利于经济法学鉴往知来,发展深化。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经济法学及其研究对象。
经济法学是研究经济法的现象、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经济法与社会经济生活、其他部门法等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经济法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经济法,经济法同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关系,经济法与经济生活之间的关系,经济法与政治、文化、道德、民俗习惯、科学技术等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经济法学本身。
20世纪70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目标,以解放束缚了多年的生产力,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使生产关系能够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这也就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法律制度,从法律上加以保障。
对经济运行的机制从法律上加以研究成了当时法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对经济运行法律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经济法学的雏形。
在经济法学中,经济法是这门学科里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了解法和经济法。
从动态的角度看,法是通过调控一定主体的行为,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最终达到建立和维护一定社会秩序、实现其价值理念的目的。
就某一部门法而言,对主体行为的调控主要是通过确定主体范围和设定行为模式两方面完成的,具体地说,就是该部门法明确调整哪些主体的行为,并运用哪些权利义务的组合来规范主体的法律行为。
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建立具体的法律关系,并最终将这种法律关系转化为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现实行为,使法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实现。
经济法论文范文5000字(必备12篇)摘要: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国际组织以及不同国家的法人与个人之间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国际经济法自产生以来,对国际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有关国际经济实体产生了巨大影响。
笔者拟在对其概念的界定基础上,对国际经济法的历史进行相关的梳理,并对其思想做出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论文一、国际经济法的一般价值国际经济法是各种规范的总称,主要是调整跨国的贸易、投资、税收和运输关系。
国际经济法运用自身的调整角度、调整范围、规则模式以及运作机制,让这些价值具有新的特定的意义,就是要达到秩序、自由、正义、效率的目的。
(一)秩序在确立国际经济法的时候以及在确认国际经济法秩序方面的时候这其中的好处便体现在国际经济法的秩序价值上。
秩序的体现是体现在国际交往中的不同层面,拿各国的关系来讲,国家之间的力量比较、竞争与合作便是一种秩序;就国家对个人的管制来看,该国的涉外经济秩序是由独立的政府管制变演变而成的。
(二)自由追求自由是人类一直向往的。
在国际经济法的范畴里,对自由的定义主要包括了国家赋予个人的交易行为和国家本身的经济自由。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国际法上,制定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自由的含义主要是体现在国家主权的经济领域原则上。
2.在现代拥有主权的国家不单单对涉及本国的经济活动的管制上给予自由,还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维护本国的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
3.商人的作用便是完成跨国经济活动。
国家赋予了商人们自由交易的权利,商人们追逐着自己的经济利益的同时,还使得国家有关产业得以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国家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三)正义经济公平和经济正义是国际经济法正义价值的两个分支。
公平是一种利益分配的算术平均或者是几何平均。
正义便是法律使强者和弱者之间有所缓和,并且起到保护弱者的地位和实现生态正义的目的。
(四)效率就国际经济法的起源及国际经济法的内容来讲,这其中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国际经济和其他资源的最优配置,在国际经济的效益方面使其大大提高。
经济法学的毕业论文(2)经济法学的毕业论文篇2论拆迁法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城市房屋拆迁的相关法律关系(一)城市房屋拆迁行政法律关系房屋拆迁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与拆迁当事人因拆迁行使行政权力而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是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主要包括:拆迁许可决定形成的行政机关与申请许可人之间的关系;行政裁决形成的裁决机关与申请人、被申请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强制拆迁及拆迁中的行政责任。
在拆迁行为中,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作为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来从事房地产管理,行政决定是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发生拆迁补偿安置民事关系的基础。
根据《条例》及相关政策中的规定,政府部门实施行政许可、行政裁决、强制拆迁、行政处罚等明显的行政行为要依法严格实行拆迁许可证制度,严把拆迁许可证审查关,严厉查处未取得拆迁许可证擅自拆迁的违法行为,从源头上把好拆迁关,防止拆迁的随意性。
在房屋拆迁行政法律关系中,比较典型的还有拆迁裁决法律关系。
拆迁裁决法律关系是拆迁法律规范在调整房屋拆迁裁决部门和拆迁当事人之间在拆迁裁决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拆迁裁决是一种行政裁决,必须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作出,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其主体是拆迁当事人即拆迁人、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和房屋拆迁裁决部门,其客体则是因房屋拆迁所引起拆迁人、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之间的拆迁补偿和安置事宜。
拆迁裁决的前提条件是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拆迁裁决是国家机关处理拆迁当事人因房屋拆迁而产生的拆迁补偿安置争议唯一的法定方式。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八条的规定,拆迁裁决是房屋拆迁裁决部门对平等主体之间民事法律争议作出的处理决定,不属于行政复议的范围。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拆迁当事人不服拆迁裁决,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经济法毕业论文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客观趋势和法律要求,昭示着法律文明的进步。
下面是本文库为大家整理的经济法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经济法毕业论文范文一:高等院校涉农专业经济法分层教学摘要:高等院校涉农专业经济法教学目标建构应契合涉农专业特点,同时需要拓展传达法律规范这一目标,通过结合法源、法律精神及不同法系等内容深究法律规范产生及变动的原因;并且有责任提出法律规范效用发挥的前置命题,即法律信仰、经济法律思维、和法律操作技艺等法学培养目标。
这些目标需借助以能力测试为核心的多元考核方式来实现。
关键词:经济法;法律精神;法律思维1经济法教学目标的专业限定性传统法律观点指出,法律规则体系的存在形式是独立的,若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即可解决复杂社会问题。
于是,中国法学教育较多地遵循法条+法律解释+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
经济法教学亦多数如此。
教师对于经济法的教授,重视传达法律规范本身,忽视挖掘法律规范产生及变动的原因、忽视锻炼规范的思维意识,更不会涉及寻找规范不足的深度。
美国法学家庞德提出,法学教育目的不在于教授法学知识,而应在于涵养法律思维,因为无论教授了多少实定法知识,总也无法赶上法律的制定、修改和废除等的变化。
所以传达规范本身,是经济法教学的第一层目标;挖掘规范产生及变动原因是经济法教学的第二层目标;强化规范思维意识是第三层目标,寻找规范的真空地带是第四层目标。
第一层目标层次最低,教授最为普遍,也最为容易达到。
这在法学专业和非法学专业区别不大,但鉴于学时及培养目标的差异,二者学习范围存在差异。
第四层目标是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但不限定于法学专业。
第二、三层目标在经济法教学中应该合理设置,并且能够通过教师适度引导和学生的积极探索,予以实现。
针对第一层目标,由于经济法课程涉及法律、法规众多,教学中不能全部覆盖。
因此必须立足涉农专业特点,思索其对经济法律知识的个性需求,有选择地设置教学内容。
关于经济法的论文(2)关于经济法的论文篇2浅析经济法的社会责任原则现阶段,我国社会逐渐向和谐、法治、稳定的方向发展,但社会矛盾方面依然存在阶段性突发、群发以及高发的问题,社会矛盾种类繁多、形式各样,需要不断强化社会管理水平。
经济法的社会责任本位原则应该作为现阶段社会管理的基础指导理念,促进社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同时,社会责任本位原则要贯穿于整个经济法理论体系中,作为经济法学科的定位思想及价值取向。
经济法的社会责任本位原则能够从根本上体现出经济法的特有作用和规律,还能进一步体现经济法的自身原则。
经济法作为社会责任的本位法律之一,其最高准则要符合社会责任原则的要求。
不管国家、企业还是个人要求要对社会负一定的责任。
不同的个体在履行自身责任的基础上,协调并处理好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
社会责任本位原则是经济法的出发点及最终归宿。
一、社会责任原则的法理基础以及价值取向社会责任又称企业的社会责任,指的是一个企业应当按照对社会发展有益的模式进行自身的管理及经营活动,在实现企业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同时顾及企业员工、产品使用者以及企业所在地等相关者的利益,企业的社会责任把企业自身的运营目的由纯粹的营利目的转化为多元化目标。
社会责任理论最早在20世纪初被提出,现阶段,不同的企业关于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以及理念有所区别,不过在社会责任多元化目标方面的理念近乎达成一致认识。
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措施的实施,很多国家和地区先后对本国的公司法进行修订,加入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规定。
社会责任理理念也向不同的领域逐渐扩张,已然变为了决策者依据的重要理论。
我国的经济法自诞生开始,就把社会责任设定成为学科的基本定位,经济法注重社会的整体、长期发展,同时兼顾国家、组织与企业以及个人利益。
经济法的社会责任理念已经超越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其提倡以客观经济规律为依据,通过多方协调的方法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同时注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社会关系的调整,使经济与社会能够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
经济法的论⽂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进⾏整体、系统、全⾯、综合调整的⼀个法律部门。
在现阶段,它主要调整社会⽣产和再⽣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
经济法的论⽂1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法逐渐成为中⾼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在⽣活中发挥的作⽤也越来越⼤。
因此,提⾼经济法教学质量是当前中⾼职院校的主要任务。
⽽在经济法教学中案例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成为培养创新型⼈才的重要⼿段之⼀。
本⽂浅谈了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应⽤案例教学。
关键词:经济法案例教学必要性有效应⽤ ⼀、经济法和案例教学的认知 经济法是中⾼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之⼀,具有较强的社会应⽤性和实践性。
它的社会应⽤性体现在经济法调整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管理关系,它的实践性则是体现在经济法的实施、经济法对实践的指导以及经济法的社会效果等⽅⾯。
基于这两⼤特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法满⾜课程的教学需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为主体,采⽤“满堂灌”式的教学⽅法,教师⼀味地讲授,学⽣被动地接受与存储,不能⾃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思维被限制在教材上,⼀旦在实际⼯作或科学研究中遇到与课本上不相符的事例,往往⼿⾜⽆措,⼀筹莫展。
案例教学,是⼀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式,案例本质上是提出⼀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励学⽣积极参与讨论。
教师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作中的⼀些场景,让学⽣把⾃⼰纳⼊案例场景,在教学中通过让学⽣运⽤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分析、判断并解决现实⼯作情境中发⽣的事件和问题,从中抽象出某些⼀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让学⽣通过⾃⼰的思考或者他⼈的思考来拓宽⾃⼰的视野,从⽽促进学⽣进⾏知识技能迁移,提⾼他们解决问题的能⼒。
⼆、经济法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案例教学有助于提⾼课堂的可感性。
法律行为的附条件的概念
法律行为的附条件是指在法律行为中约定的一项条件,其发生与否将决定相应的权利义务产生、变更或终止。
附条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 相对效力附条件:相对效力附条件是指法律行为的效力取决于附条件的实现或不实现。
如果附条件未实现,法律行为即使形成,也不会产生效力。
例如,一份合同约定在某一特定事件发生之后才生效,那么当这个事件发生之前,该合同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2. 绝对效力附条件:绝对效力附条件是指法律行为的效力不受附条件的影响,无论附条件是否实现,法律行为都会发生效力。
但是,如果附条件未实现,可能会导致法律行为的其他后果。
例如,一份合同约定在某一特定事件发生之后,当事人需要履行某项义务,但即使这个事件没发生,合同本身仍然有效,只是当事人无需履行该项义务。
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对于当事人的权益和义务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制定或解释法律行为时,必须对附条件进行准确的约定和判断。
附条件的实现或不实现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可能会导致法律行为的无效或产生其他法律后果。
摘 要 动机是一种主观观念或者设想,法律行为的动机是在法律行为的意思形成阶段,当事人一方对他方或标的物所具有的内心观念,是内在意思决定过程中,形成意思决定的原因。
法律行为的动机作为一种观念或设想,在一般情况下是隐藏的,不具有公示性,其本身并不是意思表示的内容。
虽然法律行为的动机本身不是意思表示的内容,但并不表示法律行为的动机对法律行为的效力没有任何的影响。
基于法律上的公平正义以及对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和交易安全等价值的考量,法律往往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给予救济。
第一,动机出现错误并具有决定性意义,对当事人影响重大之时,法律允许表意人寻求法律上的救济。
第二,当动机成为法律行为的原因时,其将成为法律调控的目标,如其违法或违反善良风俗,法律行为趋向无效。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章,法律视野下的动机,在对法律行为的动机进行初步的界定基础上,论述了动机在民法中的意义以及法律考量动机的因由。
第二章,动机错误,首先对单方动机错误和双方动机错误做了比较法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动机错误的范围界定,法律后果等,并对我国的相关立法做出了分析评述。
第三章,不法动机,通过对不同国家规制模式的考察,分析不法动机的界定标准和法律后果,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司法实践和相关立法进行了分析评述。
关键词:动机;法律行为;动机错误;不法动机Abstract Motivation is an subjective state of mind towards the other party or the object in the process of juridical act. In most instances it is hidden and is not the the component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tention. Although it is not the component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tention, it does not mean it has no influence on the validity of juridical act.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th e rules of justice, good faith, l'ordre et la morale and transaction security in civil law, the law gives remedies in the following two situations:First, in the case that there is mistake in the motivation and it has desicive impact on the results of the juridical act; second, if the motivation becomes the reason of the juridical acts and if the motivation is illegal or violates the rule of l'ordre et la morale. There are three parts in the paper,In the first chapter I define the moti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ivil law and explain the reason why its rules should be explored.In the second chapter I introduce the mistake in motivation and analyze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mistake in the compatitive law. Then I define the mistake in motivation and its legal effects. At last I analyze the relevant Chinese law.In the third chapter I introduce the illegal motivation and analyze it in the compatitive law. Then I define the illegal motivation in motivation and its legal effects. At last I analyze the relevant Chinese law.Key words:motivation ;juridical act; motivation mistake; illegal motivation烟台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经济法之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引言民事法律行为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个人、组织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在经济法领域中,对民事法律行为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索经济法中的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分析其基本概念、要素和效力等方面的内容。
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概念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依法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行为,主要通过合同、侵权行为等方式表现出来。
它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实现法律目的的主体行为,并受到法律保护。
民事法律行为的实施,是经济交往和社会生活中产生权利义务的基本方式。
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素1. 行为主体行为主体是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等。
法律规定了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和约束。
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不同性质,行为主体也有所不同,但都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能够自主决策和承担责任。
2. 客体客体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的对象,它可以是物品、财产权利、人身权利等。
行为主体通过与客体的交互作用,实现其法律目的。
客体具有物质、有形或无形等不同的属性,具备经济价值,是经济法领域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3. 意思表示民事法律行为要求行为主体对其意愿进行明确的表示,以表达其希望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
这种意思表示可以是书面形式的合同、口头的承诺,也可以是行为上的表示。
法律对于意思表示的要求十分严格,它必须是真实、合法、真实和完整的。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与其合法性和真实性紧密相关。
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要素,并经过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民事法律行为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否则,该行为将被视为无效。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效民事法律行为在满足法定条件后,即刻生效。
对于合同来说,比较常见的生效方式有签约、交付、接受等。
在生效之后,该行为可以产生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
2. 变更和解除民事法律行为的一方如果希望改变或终止已经成立的法律关系,需要经过另一方的同意或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变更或解除。
第1篇摘要:本文从行为学的视角出发,以一起盗窃案件为案例,分析了行为学在法律案例分析中的应用。
通过对案件背景、行为动机、行为过程和行为后果的分析,揭示了行为学在法律案例分析中的重要性,为法律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行为学;法律分析;盗窃案件;案例分析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行为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理论和方法在法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以一起盗窃案件为例,探讨行为学在法律案例分析中的应用。
二、案例背景某市某小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件。
被害人报案称,家中被盗现金若干。
经调查,盗窃嫌疑人甲为小区居民,曾因盗窃罪被判刑。
此次盗窃行为发生在凌晨,嫌疑人甲利用被害人夜间休息的时间,翻墙进入被害人家中实施盗窃。
三、行为动机分析1. 犯罪心理:嫌疑人甲曾因盗窃罪被判刑,但并未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释放后,他仍然保持着犯罪心理,认为盗窃是一种快速获得财富的手段。
2. 经济压力:嫌疑人甲在释放后,因无稳定收入,生活陷入困境。
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他选择再次盗窃。
3. 侥幸心理:嫌疑人甲认为自己的作案手段隐蔽,不会被警方抓获。
因此,他抱着侥幸心理,多次实施盗窃行为。
四、行为过程分析1. 观察与选择目标:嫌疑人甲在小区内观察一段时间,选择夜间无人看管的被害人家为盗窃目标。
2. 实施盗窃:嫌疑人甲利用凌晨时分,翻墙进入被害人家中,盗窃现金若干。
3. 逃离现场:嫌疑人甲在盗窃过程中,尽量减少噪音,避免引起他人注意。
盗窃完成后,迅速逃离现场。
五、行为后果分析1. 物质损失:被害人遭受了经济损失,家庭财产受到侵害。
2. 心理创伤:被害人因盗窃事件而产生了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
3. 社会秩序:盗窃行为破坏了社会秩序,影响了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
4. 刑事责任:嫌疑人甲因盗窃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六、行为学视角下的法律分析1. 行为学理论在案件分析中的应用:通过行为学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嫌疑人甲的犯罪动机、行为过程和后果,为法律分析提供依据。
论经济法的理念发布日期:2004-05-28 文章来源:互联网引言秉承了大陆法系传统,从“无法无天”时代一路走来的中国,曾几何时,由对法的渴求、向往,演化为法的形式崇拜:似乎法即法条、立法,“形式正义”、“法律真实”至上而置实质正义、客观真实于不顾,将公法与私法、民事与行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截然对立,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在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中表现尤甚。
诸如在法庭设置中令民事和行政严格分野、非“民”及“行”,导致土地、国企、商标等亦公亦私的纷争无从适当司法;一个政府采购合同分拆为两个诉讼,无奈一方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胜诉、却在民事诉讼中败诉,两个判决冲突,无以执行,在同一案子中都做不到“法制统一”;又有法院在侵权纠纷案中判决一方当事人胜诉,却声称产品不合标准的事属政府主管,法院不能责令他方当事人停止侵权行为,只好让其继续贻害他人和社会;在公司法、物权法等的修订或起草中,总有学者无视社会现实,希望推开或绕过国有财产管理经营问题,将其弄成纯粹的民法或商法,等等。
这些,已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难以愈合的伤害。
这一切,皆可归结为缺乏适当的理念之故。
缺乏公平、衡平、正义、诚信的理念,就没有法和法治,徒有其表的立法、法条、法袍何益之有。
缺乏公私交融,官民一致打拼又要反腐败、反利益(角色)冲突和舞弊,在交易关系中内在地顾及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在公的经济活动和管理中有机地考虑成本、效益要求,以及责权利相一致等理念,就没有现代市场经济及其法治。
大陆法系历来是公私法分野,经济法及其理念因应经济的日益社会化,在传统的重压下破土而出、艰难地生长着;英美法却阴差阳错、歪打正着,在混沌中很好地适应了社会化市场经济的要求,可谓没有“经济法”而不需要经济法,或者说有“经济法”而不需要经济法。
[①]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从未有过法治,缺乏法的精神和法治氛围,改革开放以来则对一、二百年前法典时代的大陆法如获至宝,加以经院学究式的发挥,说了20余年的经济法,经济法的理念还是残缺不全,更有人欲将经济法扼杀于朦胧之中而后快,经济法治的形势严峻。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
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2000字法学论文。
经济法给市场带来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对市场的具体作用分为组织、调节、监督三方面的作用,基于以上作用其为一门特有的法律部门已经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
在我国当前存在的市场经济运行下,最为不利的因素是政府不能很好的把控市场以及市场的调节能力失效。
为了防范上述两方面的因素产生,经济法必须做好制度上的准备,经济法既鼓励经济个体的积极性,又维护着公权的权威和利益。
民法自产生开始便具有自己的特定原则,它同经济法具有与生俱来的冲突,同时还会给政府行使法律权力造成严重干涉。
行政法则与民法截然不同,它不存在对经济法的否定或者干涉,从这一方面讲,经济法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从经济法的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诸多经济学家寻找其与民法、行政法之间的联系,但是均无果而终,经过一代又一代经济学家的努力,最终确定了经济法的独特性,从而将其从其它法律之中分离出来,具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
从体系方面来说,共识经济法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划法。
从责任反面来说,共识经济法拥有着本身特定的处理事情的形式,通过发展可以为传统的处理问题方式进行补充和优化。
大陆法系国家以成文法作为主要的法律渊源,并倾向于制定统一的法典,将成文法系统化、体系化,我国的民法、刑法等部门法也是以此作为发展方向的。
但是经济法作为市场经济下的法律支撑,不可能具有亘古不变的模式,它是应市场的变化而相应的做出改变,从而更好的为市场经济进行服务,如此,在设立经济法时,它属于单一模式的设立,很难形成统一的经济法典。
这也决定了本文的论述逻辑。
由于上述原因,通过整体来谈经济法的作用和在生活中的体现或许较为空洞,笔者仅仅结合在商业银行工作的一些经历,试图从日常工作的逻辑中出发,找寻经济法的作用和价值,并试图找寻其中存在的问题,而商业银行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商业中的经济往来进行督查;可以促使银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业务;将客户所具有的合法权益扩大化,从而更好的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论绝对法律行为》论文民事权利有绝对权与相对权之分,民事法律关系有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之别,法学界普遍承认绝对权和绝对法律关系存在的客观性,但目前还没有见到任何关于绝对法律行为和相对法律行为的论述。
事实上绝对法律行为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它对法律行为理论、民法制度设计和法学思考方法均有重大影响,法学研究中不应该忽视这个盲点。
法学界普遍承认绝对权和相对权的存在,也承认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的客观性,却无人研究绝对法律行为和相对法律行为。
对于绝对法律行为这个理论研究的盲点,本文将首先从逻辑上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其次将对绝对法律行为制度的可操作性进行考察,最后再对绝对法律行为存在的价值予以评析。
一、绝对法律行为的逻辑论证(一)关于绝对权与相对权的通说绝对权与相对权的概念渊源于罗马法的对物诉讼(actions in rem)与对人诉讼(actions in personam)。
如果一项权利可以相对于每一个人产生效力,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尊重此项权利,这种权利便是绝对权,所有权就是典型的绝对权。
在另一方面,一项权利也有可能仅仅相对于某个特定的人产生效力,这种权利便是相对权,债权就是典型的相对权。
关于绝对权和相对权的划分,在许多著名学者的论著中均不难见到,例如:史尚宽先生认为,基于权利效力所及之范围,可以将私权分为绝对权与相对权。
绝对权(droit absolut)有谓之为对抗一般人之权利,而相对权(droit relatit)为对抗特定人之权利。
郑玉波先生认为,私权以其效力为标准,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两种。
所谓“绝对权”者乃请求一般人不为一定行为之权利也。
“相对权”者乃请求特定人为一定行为或不行为之权利也。
梁慧星先生认为,以效力所及的范围为标准,可以将权利分为绝对权与相对权。
所谓绝对权,指得对一切人主张的权利,又称对世权。
所谓相对权,指仅得对特定人主张的权利,又称对人权。
王利明先生认为,根据对抗权利人的义务人的范围,民事权利可以分为绝对权与相对权。
经济法期末论文题目:浅析一次性消毒餐具收费问题系别:班级:学号:B**************指导老师:***浅析一次性消毒餐具收费问题摘要:随着餐饮行业的发展,消毒餐具行业也发展起来,越来越来的酒店、饭店以及小餐馆等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成本,方便顾客就餐而向顾客提供一次性消毒餐具。
然而在一次性消毒餐具的收费问题上却引发了很多的争议。
然而从法律上来讲,对一次性消毒餐具进行强制收费是不合理的。
关键词:一次性消毒餐具;强制收费;格式化条款;一、一次性消毒餐具一次性消毒餐具是指用塑料薄膜密封的消毒餐具,通常包括饭碗、汤碗、汤匙、茶杯、菜盘以及筷子等。
消毒餐具行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一次性消毒餐具目前在餐饮业使用非常普遍。
对于饭店来讲,一套一次性消毒餐具的进价大约在六、七毛左右,在餐馆的售价一般为一元钱,使用一次性可以为其节省很多的成本(主要包括洗碗工的工资、餐具的损耗、清洗和储存餐具的水电费用),又可以利用一次性消毒餐具的收费,获取额外的利润。
这也是现下许多餐饮服务经营者热衷于向顾客提供一次性消毒餐具并收取费用的原因。
二、一次性消毒餐具收费问题的争议1、消毒餐具行业和部分餐饮业业内人士认为,一次性消毒餐具是一种独立的商品,销售商品的目的在于就在于收取利润。
所以对于一次性消毒餐具进行收费是合理的,2、广大消费者认为一次性消毒餐具是不应该收取费用的,因为去饭店消费,饭店本身就应该提供消毒餐具的。
饭店是提供一次性消毒餐具还是饭店自己进行清洗消毒的消毒餐具是饭店的选择,无论提供哪一种餐具都是不应该收费的。
3、从法律角度来讲,应辩证看待一次性消毒餐具的收费问题,如果构成强制收费,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也是不合理的。
如果不构成强制收费,则是可以接受的。
三、一次性消毒餐具收费的法律论点在法律上来讲,对一次性消毒餐具进行强制收费是不合理的。
构成强制收费的条件:餐饮服务的提供者没有提前告知该餐厅只提供一次性消毒餐具或强制消费者选择一次性消毒餐具,在消费者消费以后进行强行收费。
法律行为论法律行为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人们之间的意思表示和行为。
它是人们自主意愿的表达和行为,通过法律规定和规范,使其具有约束力和保护力。
法律行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法律行为是人们在自由意志的基础上进行的。
法律行为是人们经过理性思考和自主决策后进行的,不受任何强制或威胁。
它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尊严,是人们自由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重要方式。
只有在自由意志的基础上进行的法律行为才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
其次,法律行为是人们之间达成协议和约定的重要方式。
在法律行为中,人们通过互相表达意愿和达成共识,来达成一致的决策。
这种协议和约定是双方自愿的,旨在维护双方的权益和利益。
法律行为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使得社会能够有序运行。
法律行为也是人们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重要方式。
通过法律行为,人们能够行使各种权利,比如财产权、合同权、知识产权等。
同时,他们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比如履行合同、遵守法律法规等。
法律行为旨在保护人们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正和正义。
此外,法律行为还具有确立和变更法律关系的重要功能。
通过法律行为,人们可以建立各种法律关系,比如婚姻、合作、雇佣等。
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法律行为来变更或解除已经确立的法律关系。
法律行为的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在社会中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和调整各种关系。
然而,法律行为也有一定的限制和约束。
首先,法律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否则将被认为是无效的。
其次,法律行为必须符合公序良俗和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法律行为必须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能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进行。
综上所述,法律行为是人们在自由意志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和行为。
它是人们自主意愿的表达和行为,通过法律规定和规范,使其具有约束力和保护力。
法律行为既是人们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基本方式,又是确立和变更法律关系的重要手段。
论法律行为的规范性引言法律行为是法律制度下的人们以法律形式表明意思并产生法律后果的意思表示。
在社会生活中,法律行为起着规范和约束作用。
法律行为的规范性是指法律对行为的要求和限制。
本文将从法律行为的定义、规范性的意义以及实现法律行为规范性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法律行为的定义法律行为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基石,是指个人或组织以意思表示方式,依法产生、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行为。
法律行为需要具备意思表示、法定事由、法律效力等要素。
例如,签订合同、赠与财产、订立婚姻等行为都属于法律行为范畴。
法律行为规范性的意义维护社会秩序法律行为规范性可以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规定了民众的行为准则和界限,促使人们遵守法律。
通过规范法律行为,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和稳定。
保护当事人权益法律行为规范性有助于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法律对行为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和限制,以确保其权益不受侵害。
例如,在签订合同时法律规定了双方权利义务,保护了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经济发展法律行为规范性在经济领域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规范经济主体之间的合同行为、竞争行为等,促进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法律行为规范性能够提高经济主体之间的信任度,推动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
实现法律行为规范性的途径法律教育和宣传加强法律教育和宣传是实现法律行为规范性的基础。
通过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遵守法律。
政府、学校和社区等组织可以加强法律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
健全法律体系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实现法律行为规范性的保障。
法律应当准确明确地规定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行为的约束范围和后果。
同时,应当完善法律的执行机制,确保法律行为的有效实施。
严格执法和司法独立严格执法和司法独立是实现法律行为规范性的重要保证。
执法机关应当依法行使职权,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同时,司法机关应当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依法对纠纷进行判决和裁决。
论绝对法律行为_经济法论文(1)内容论文摘要:民事权利有绝对权与相对权之分,民事法律关系有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之别,法学界普遍承认绝对权和绝对法律关系存在的客观性,但目前还没有见到任何关于绝对法律行为和相对法律行为的论述。
事实上绝对法律行为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它对法律行为理论、民法制度设计和法学思考方法均有重大影响,法学研究中不应该忽视这个盲点。
论文关键词:绝对权绝对法律关系绝对法律行为相对法律行为法学界普遍承认绝对权和相对权的存在,也承认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的客观性,却无人研究绝对法律行为和相对法律行为。
对于绝对法律行为这个理论研究的盲点,本文将首先从逻辑上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其次将对绝对法律行为制度的可操作性进行考察,最后再对绝对法律行为存在的价值予以评析。
一、绝对法律行为的逻辑论证(一)关于绝对权与相对权的通说绝对权与相对权的概念渊源于罗马法的对物诉讼(acti ons in rem)与对人诉讼(actions in personam)。
如果一项权利可以相对于每一个人产生效力,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尊重此项权利,这种权利便是绝对权,所有权就是典型的绝对权。
在另一方面,一项权利也有可能仅仅相对于某个特定的人产生效力,这种权利便是相对权,债权就是典型的相对权。
关于绝对权和相对权的划分,在许多著名学者的论著中均不难见到,例如:史尚宽先生认为,基于权利效力所及之范围,可以将私权分为绝对权与相对权。
绝对权(droit absolut)有谓之为对抗一般人之权利,而相对权(droit rel atit)为对抗特定人之权利。
郑玉波先生认为,私权以其效力为标准,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两种。
所谓“绝对权”者乃请求一般人不为一定行为之权利也。
“相对权”者乃请求特定人为一定行为或不行为之权利也。
梁慧星先生认为,以效力所及的范围为标准,可以将权利分为绝对权与相对权。
所谓绝对权,指得对一切人主张的权利,又称对世权。
所谓相对权,指仅得对特定人主张的权利,又称对人权。
王利明先生认为,根据对抗权利人的义务人的范围,民事权利可以分为绝对权与相对权。
绝对权是指义务人不确定、权利人无须经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即可实现的权利。
相对权是指义务人是特定人的权利。
这种权利的权利人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才能实现其权利。
德国学者迪特尔· 梅迪库斯认为,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权利作区分。
绝对权和相对权就是其中的一种。
一项权利可以相对于每一个人产生效力,即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尊重此项权利。
这种权利就是绝对权(absolutes Recht)。
在另一方面,一项权利也有可能仅仅相对于某个特定的人产生效力。
由此可见,绝对权和相对权的划分几乎成为法学界的定论。
(二)关于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的通说与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划分相对应,按照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的范围,可以把法律关系分为相对法律关系和绝对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的划分也已经为法学界所普遍认可。
例如:佟柔先生认为,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的范围,民事法律关系可以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在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是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不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是具体的即特定的人的法律关系。
王利明先生认为,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的范围,民事法律关系可以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所谓绝对法律关系,在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是权利人以外的一切第三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所谓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是具体的即特定的人的法律关系。
张佩霖先生认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有特定主体和不特定主体之分。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一方或承担义务一方都是明确、具体的当事人,即称为特定主体。
凡不能具体肯定的则称为不特定主体。
郭明瑞先生认为,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的范围,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不特定,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为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三)关于法律行为分类的通说民事权利有绝对权与相对权之分,民事法律关系有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之别,那么就引起法律关系的法律行为而言,是否也存在绝对法律行为和相对法律行为呢?学者们对此至今无人提及,例如:史尚宽先生认为,法律行为可以分为一方行为、契约与合同行为。
郑玉波先生认为,法律行为以“是否由当事人一方之意思表示即可成立”为标准,可分为一方行为与多方行为两种。
[12]梁慧星老师认为,以法律行为之行为人为标准,分为双方行为、单方行为和多方行为。
[13] 王利明先生认为,根据当事人作出意思表示的形式,可以将法律行为分为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
[14]德国学者迪特尔· 梅迪库斯认为,法律行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予以分类,最简单的分类是依据法律行为成立所必需的意思表示的数量所作的划分,可以划分为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和决议。
[15]检索的结果发现,目前立法、司法和法学研究中根本没有绝对法律行为和相对法律行为的概念。
(四)盲点:绝对法律行为和相对法律行为就当前法律行为理论观之,法学界在对法律行为根据“是否由当事人一方之意思表示即可成立”为标准进行划分时,几乎一致将法律行为划分为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
所有的研究资料都没有论及是否存在这种特定权利人和不特定义务人之间的法律行为。
目前的法学论著中也没有见到关于绝对法律行为和相对法律行为的论述,也没有关于特定人与不特定人之间存在绝对法律行为的观点。
承认绝对权和相对权、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却无人研究绝对法律行为和相对法律行为,这恰恰是我们法学研究中的理论盲点!就法律行为、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权利义务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言,法律行为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而民事法律关系的建立使当事人之间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
通过以上对绝对权和相对权、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的论述,我们可以得知,法学界普遍承认绝对权的存在,也都明示或者默示地承认绝对法律关系存在的客观性。
由于绝对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权利人,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一切人,与之相适应,绝对法律关系是特定权利主体和不特定义务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鉴于目前立法、司法和法学研究中根本没有绝对法律行为和相对法律行为的概念,我们姑且将这种引起特定权利人和不特定义务人之间绝对权变动的法律行为称为绝对法律行为,将这种引起特定权利人和特定义务人之间相对权变动的法律行为称为相对法律行为。
基于私权自治原则,法律关系的主体就应当是法律行为中作出意思表示的民事主体,那么自然而然的逻辑结果就是:如果一项绝对法律关系的变动是基于法律行为而引起的,那么在这种法律行为中作出意思表示的民事主体理所当然就是特定的权利人和不特定的义务人。
简言之,如果绝对权和相对权是存在的,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是存在的,那么我们当然可以得出的逻辑结论就是:绝对法律行为和相对法律行为同样也是存在的!二、绝对法律行为的制度构建仅仅从逻辑推理上认为绝对法律行为应该是存在的,这并不意味着绝对法律行为就在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
尤其突出的问题是,如果绝对法律行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话,这就意味着特定权利人和不特定义务人之间存在一个创立、变更或终止绝对权的意思表示,那么这种意思表示如何完成呢?这种说法乍一听来似乎不可思议,而且在实务操作中似乎也无法完成其制度构建。
让我们从不特定人在绝对权变动中的法律地位入手逐步进行分析。
(一)不特定人在绝对权变动中的法律地位排他性效力为绝对权的鲜明特点,因此绝对权的变动不仅对特定人深有影响,而且也有可能与不特定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如果在绝对权的变动中没有不特定人进行意思表示的空间,仅凭特定人的意思就可以产生对不特定人具有约束力之法律关系,纯粹从理论上讲就难谓周全。
事实上,绝对权的变动要给予不特定人意思表示的空间,并非纯粹是一个逻辑游戏,它更有自己的现实需要。
为表达的直观,我们可以举出几个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案例:案例一:甲有一套房产,因登记机关的错误,登记为乙所有,乙明知甲在发现登记错误后会限制乙的转让行为并办理更正登记,乙为了获得这笔财产,便决定将房屋出售变现,当乙与丙通过买卖合同登记转让之际,甲作为真正的权利人,根本无法获得乙与丙交易的信息,法律也没有给予甲救济的机会和手段。
当甲获悉丙已经取得所有权时,此时根据公示公信原则,作为善意受让人的丙均已经取得了完满的所有权。
案例二:甲有一套房屋,乙和丙为其子女,甲年老,先于1999年通过公证遗嘱指定其全部房产由乙单独继承,后来又改变注意,于2000年重新立下了一个新的公证遗嘱,将全部房产指定由丙单独继承。
20 01年甲病故,乙随后根据自己的公证遗嘱向房地产登记机关办理了移转登记。
当丙申请登记时,才获悉该笔房产已经登记给乙,并已经由乙再次转让给了善意之丁。
案例三:张三为房屋所有权人,李四为房屋承租人,在承租过程中乙了解了张三的身份证信息。
随后,李四伪造了张三的身份证,向王五谎称自己名叫张三,是房屋的所有人,因急需现金被迫将房屋卖掉,王五信以为真,订立了买卖合同。
李四利用伪造的身份证申请办理登记,登记人员在登记过程中并未发觉李四使用的身份证是伪造的,结果登记手续遂顺利完成。
王五在支付清房价,住进房屋以后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张三要求王五立即搬出房屋,而此时李四已经携款潜逃。
我们的制度设计往往关注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可是我们所说的善意第三人均是指交易完成以后,从具有权利瑕疵的出让人处不知情而获得权利的善意受让人,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交易的安全。
然而,我们却忽视了在交易完成以前对与交易息息相关的利害关系人的保护,这无异于我们在构建交易的秩序和安全的同时却忽视了交易的公正。
千万不要忘记,此时,利害关系人正处在交易以外,虽然交易损害了他的权利,但法律上却将其视为是负有不作为义务的不特定人中的一员。
如果制度设计上不给予不特定人进行意思表示的空间,真正权利人根本不知道绝对权变动的情况,也没有提出权利主张的机会,而绝对权一旦在变动后转让给善意受让人,真正权利人根本不可能恢复其物权,而只能请求损害赔偿,这对真正权利人明显不利。
以上述案件为例,如果在物权变动发生前,就对交易当事人之间试图发生的物权变动给予不特定人进行意思表示的机会(在不动产所在地发布不动产变动的公告,并征求异议),那么这种损害真正权利人的情形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先就可以获得保护,而不仅仅是在丧失物权以后获得的并不充分的救济。
由此观之,在绝对权的变动中,不给不特定人一个表达意思的空间,就无异于漠视真正权利人的利益。
显然,在我们目前的制度设计中我们对不特定人在绝对权变动中的利益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