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第十至十一周教案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89
2011年第一学期六年级上册 2011-2012 年第一学期六年级上册 语文教学计划制定计划人:淑里小学——王明贵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 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以此为教学设计的主体理念,在分析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学 期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 30 人,男生 20 人,女生 10 人。
从整体来看,我班学生学习热 情较高,但基本功不够较扎实,本学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色进行有效的教 学,让学生都能认真、细心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三、教材分析 1、内容和编排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 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 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 歌的大门”。
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 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2、本册要求会写 120 个字。
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 的形式排列。
教材后附生字表。
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 文之后设“词语盘点”。
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 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 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三、教学措施 、 1. 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 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2.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 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第十一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第1~2页内容。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5个12是多少?用加法算:12+12+12+12+12 用乘法算:12×5问:12×5算式的意义是什么?被乘数和乘数各表示什么? 2、计算: =++636261 =++103103103 问:103103103++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计算? 3、小结:(1) 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被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的个数 。
(2) 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是分子相加作分子,分母不变。
二、新授 教学例1。
出示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92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用加法算:32969222929292==++=++(块) 用乘法算:32969329222929292392==⨯=++=++=⨯ (块) 问:这里为什么用乘法?乘数表示什么意思? 得出: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的和的简便运算。
学生齐读一遍。
练习:说一说下面式子各表示什么意思?(做一做第3题。
)问:那么分数乘以整数方法应该是怎样算?(通过观察例1,得出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三、巩固练习。
1.第2页做一做。
2.练习一353⨯353⨯5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页,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具准备:第4页例2的插图。
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二、新课。
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人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一个数乘以分数) 1.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主要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模拟试题】例1、(运用转化的策略巧算周长)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单位:厘米)例2、(将复杂的图形转化成简单的图形后计算面积)如图1是一块长方形草地,长方形的长是16米,宽是10米。
中间有两条道路,一条是长方形,一条是平行四边形。
草地部分的面积有多大?例3、(辨析)下面图形的周长可以转化成长15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来计算,即周长是(15 + 9)× 2 = 48(厘米)。
例4、(已知两个量之间的分率关系与它们的和,求这两个量)学校图书馆购进的科技书的册数是故事书的73,购进的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1500册。
购进科技书多少册?例5、(辨析)红花的朵数比蓝花多72,蓝花的朵数就比红花少72。
蓝花:红花:例6、(综合题)小明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是未读页数的23。
他再读30页,这时已读的页数是未读页数的37。
这本书共多少页?例7、(综合题)六(1)班原来女生占全班人数的94,新学期转出了4名女生,这时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2。
六(1)班现在有女生多少人?【模拟试题】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单位:厘米)图1 图22、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6米,宽8米。
菜地中间留了两条2米宽的路,把菜地平均分成4块,每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单位:米)3、填空。
(1)六年级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2,那么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2)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少61,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黑兔的只数比白兔多()(),黑兔的只数占兔子总数的()()。
(3)一杯果汁,已经喝了52,喝掉的是剩下的()(),剩下的是喝掉的()()。
4、白兔和黑兔共有40只,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53,黑兔有多少只?5、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73,还有48页没有看。
小明已经看了多少页?6、修一条长30千米的路,已经修的占剩下的32,已经修了多少千米?7、山羊有120只,比绵羊少61,绵羊有多少只?8、六年级(1)班的男生占全班人数的52,女生有18人。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22篇)六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初步学会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师:你们回想近3个月深圳的下雨情况。
生:9月只下过一、两场雨雨量不大。
生:7、8月雨量较多,还有台风。
师:同学们很注意观察事物。
深圳的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也。
2、回顾旧知出示xxxx年的甲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师问: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这些原始数据?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师:选用那种方法?生:折线统计图。
师:制成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好处?生:易于看清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怎样制作?生:先描点,还应标数,数不会标错。
生:画线要用尺子。
3、引出新知老师又提供了xxxx年的乙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这时你们又会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雨量呢?好,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思考,现在到小组里将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形成共识。
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二、全班交流,形成方法1、学生交流:(1)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2)这种统计方式有什么好处(3)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将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的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
从中说明两者的关系与功能。
2、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制作成条形或折线统计图,并由两位学生板演并进行分析。
3、教师对学生在黑板上的统计图进行讲解。
(1)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主要要解决图例问题。
为了能清晰的表示两个量,我们可以用实线与虚线来表示。
一、本周主要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本周学习目标1、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想到转化,并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知识进行图形的等积,等周长的变形。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转化的含义和应用的手段,感受转化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价值。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转化”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考点分析转化能把新颖的问题变成已经认识、已能解决的问题,从而创造性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典型例题】例1、(运用转化的策略巧算周长)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单位:厘米)分析与解: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就是求围成这个图形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和。
图中有的线段的长度不知道,可以将其中的4条线段进行平移(如下图),平移之后形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和原来图形的周长是相等的。
因此求原来图形周长的问题就转化成了求下图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解答:(20 + 7 +3)× 2 = 60(厘米)点评:通过相等面积的代换转化,把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容易判断的图形,这就是转化的优点,在解答时要灵活运用。
例2、(将复杂的图形转化成简单的图形后计算面积)如图1是一块长方形草地,长方形的长是16米,宽是10米。
中间有两条道路,一条是长方形,一条是平行四边形。
草地部分的面积有多大?图1 图2分析与解:求草地部分的面积,可以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两条道路的面积,但要考虑两条道路的重叠部分,因此计算比较复杂。
可以将图1转化成图2,两条道路转化到了长方形草地的边上,很明显,图2草地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图1相等,现在求草地的面积转化成了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比较简单。
解答:(16 - 2 )×(10 - 2) = 112(平方米)答:草地部分的面积是112平方米。
例3、(辨析)下面图形的周长可以转化成长15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来计算,即周长是(15 + 9)× 2 = 48(厘米)。
分析与解:如下图,将长2厘米的线段移到上面,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但还多两条3厘米的线段。
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通用13篇)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1 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宗旨,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整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指导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合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2.能在理解体积含义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一单元圆一、圆的认识与圆的周长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常见的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圆和球形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P2~15.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及应用。
教学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知道是轴对称图形,会用工具画圆。
2.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3.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求圆的周长。
2.教学难点:对圆周率“π”的真正理解;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3.教学关键:能真正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一些主要的计算公式。
二、圆的面积教材内容分析: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是常用的思想方法,而“化曲为直”是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基本思想,教材注重这些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用这个思想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节水型灌溉”的生活情境,呈现了一个旋转喷水器喷水的情境,喷水区域形成一个圆,并提出一个问题“喷水头转动一周可以浇灌多大的面积”,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体会计算圆的面积的必要性,并引发研究圆面积的兴趣。
教学时,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情境,如可以让学生讨论“喷头旋转一周,喷到的地方形成什么图形”“圆的面积是指哪一部分”“圆的半径是多少”等。
估一估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面积度量的含义,感受“化曲为直”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教材采用了方格纸估算圆面积的方法,呈现了一个10×10的正方形(每个方格代表1米2),并把半径5米的圆置于其中。
教材呈现了两种估计方法:第一种是利用正多边形的面积进行估计。
圆的面积比圆外切正方形的面积小,比圆内接正方形的面积大。
圆外切正方形的面积是100米2,圆内接正方形的面积是50米2,所以圆的面积大于50米2、小于100米2。
第二种是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估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欣赏由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并了解图案的排列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3.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图形的美,会用基本的几何图形设计有规律排列的图案。
教学难点:发现图案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方格纸、水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展示一件衣服师: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衣服上有学过平面图形。
2.出示平面图形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设计由这些平面图形组成的漂亮图案。
出示课题:欣赏与设计二、欣赏图案1.欣赏课本上的6幅图案师:老师收集了一些图案,请看。
漂亮吗?请仔细欣赏,选一幅你较喜欢的,和你同桌说说它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用了什么颜色?2.交流汇报(1)由2名学生选择喜欢的图案回答。
(2)教师指定一幅图案学生回答。
师:喜欢第5幅的同学请举手。
这幅图案用了什么图形?(三角形、六边形)红色的六边形由几个三角形组成?(6个)在红色六边形的周围你还发现了什么?这幅图案像什么?三、生活中的图案师:这些漂亮的图案都是来自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你在哪里见过像这些一样由平面图形组成的,有漂亮颜色的图案呢?学生回答:地板砖、衣服、广场等。
四、找规律师:咱们学校新建的厕所还没有合适的地板瓷砖图案,校长想请全校的同学都来出谋献策。
淘气已经设计了一幅,大家请看。
(课件出示方格图案)1.在这幅图案上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有正方形,还有4种颜色。
2.观察这4种颜色的排列规律。
①第一行第5个正方形是( )色,第一行第8个正方形是( )色。
第11个呢?你是怎样想的?有没有好办法能很快算出来?可以互相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横着看图案的颜色排列规律。
②第一列第6个正方形是( )色?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出,竖着看图案的排列规律。
3.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4.想象一下,如果继续画下去,会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展示画下去的图案)五、设计图案1.师:刚才这幅图案是淘气设计的学校厕所瓷砖图案的效果图,你觉得怎么样?为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材分析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
在前二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
在总复习里重点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一.“数与代数”领域:比例的有关知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解决问题的策略。
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时,要着重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作出相应的判断。
根据《标准》的精神,教材适当加强了正比例关系图像的教学,不再安排解答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应用题。
比例的知识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
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用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策略里,教学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转化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能把未知的内容变成已知的内容。
所以,转化是重要的认知策略,也是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
对于转化思想,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较丰富的体验。
本册教材继续教学转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应用,通过具体的转化活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确定位置等内容。
圆柱与圆锥是本册教材的又一个重点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及计算方法等知识。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小学数学新增加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图形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发生大小变换。
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三单元里,结合比例的知识进行教学。
确定位置也是新增的教学内容,在初步认识方向的基础上,用“北偏东几度”“南偏西几度”的形式量化描述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还要联系比例尺的知识,用“距离多少”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材严格遵照《标准》的要求,精选传统小学数学里有关形体的知识,增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空间知识,让学生在获得必需的数学事实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电子版(优秀8篇)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电子版篇1教学内容:第十一册106页例8教学目标:1、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能利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税收问题。
2、通过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纳税观,懂得纳税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会计算纳税额.教学难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同学们,你们打过出租车吗?付钱之后你或你的家人曾经主动向的士司机要发票了吗?有人人打车要发票,有的人不要,谁能说说要发票有什么好处?刚才有同学提到了纳税,你们想了解有关税收的知识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课题。
2、各行各业都收,国家收的税都用到哪些地方了呢?小结:同学们,道路改造,城市绿化,教育投入,国防建设等都离不开税收,我们国家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倘若大家都不按章纳税,我们的城市能这么美丽吗?国家的建设能飞速发展吗?二、营业税的理解与应用1、现在老师就来和大家一起算一笔帐。
出示:“一辆出租车每天的营业额大约是600元,按国家规定要缴纳5%的营业税”。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5%是谁的5%?(板书营业额)国家按一定的百分率来收税,这个百分率称作税率。
谁能提出个一个问题呢?(每天要交多少的税我们也给它个名称叫应纳税额,板书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怎样算?题目要求每天要交多少的税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600×5%=30(元)600,5%,30各表示什么?2、南京市有许多出租车,如果我们每个人打车都不要发票,猜一猜,国家一个月就会有多大损失呢?出示教师调查的数据和推算的结果。
(720万元)现在还有很多边远地区的孩子没有学校上学。
建一所希望小学大约要20万元,用这些钱可以建多少所得希望小学呢?720÷20=36(所)看到这些数据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呀?3、昨天王老师到麦当劳宁海路店进行了调查,请看屏幕。
“麦当劳宁海路店十一月份交5%的营业税9.2万元,该店十一月份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三、个人所得税的理解与应用刚才讲的都是营业税,其实税的种类是很多的。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十一册教学计划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十一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精神,坚持以“育人为本,养成为先,质量立校”为目标,更新教学观念,把“以人为本”溶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改进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科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为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使每一个孩子都学有所长。
二、本学期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和任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
2、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4、掌握圆和扇形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认真负责、工作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能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内容有: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圆的周长和面积、百分数。
这一册的的教学是在前册己有的基础上重点教学分数四则运算,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开始认识曲线图形---圆,认识轴对称图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开始教学百分数及其应用;结合所学数学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二)、具体措施根据两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册教材的特点,拟定措施如下:1.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上继续使用“激励竞争,及时评定”的教学方式,并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多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数学学习活动创设成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面的旋转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P2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1、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2、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与其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与其特点。
教学用具:各种面、圆柱和圆锥模型教法:引导法学法: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如图: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在后车车条上系上彩带。
转动后车轮,观察并思考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学生根据发现的现象(彩带随着车轮的转动形成了圆)说明自己的想法,并体验:点动成线二、活动二观察下面各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风筝的每一个节连起来看,形成了一个长方形;雨刷器扫过后形成一个半圆形,旋转门转动后形成圆柱。
学生体验:线动成面三、活动三如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的旋转小棒,观察并想象旋转后形成的图形,再连一连。
1、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然后根据想象的图形连线1——1(圆柱)2——3(球)3——4(圆锥)4——2(圆台)2、介绍:圆柱、圆锥、球的名称。
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
指名学生说。
小结: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的圆柱、圆锥和球也是立体图形,只是与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围成的图形上可能有曲面。
四、找一找请你找一找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五、说一说圆柱与圆锥有什么特点?(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有另一个面是曲面。
圆锥:它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
六、认一认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六(上)第二、四、五章综合复习周末教案(第十一周课时21)【习题精练】1、要统计小红身高的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A.折线B.扇形C.条形2、比16的多5的数是()。
A.4B.5C.93、甲数是10的,乙数的是6,丙数是6个,则()。
A.甲数>乙数>丙数B.乙数>丙数>甲数C.甲数>丙数>乙数D.乙数>甲数>丙数4、明明将25克糖溶入100克水中,配制成第一杯糖水;将15克糖溶入50克水中,配制成第二杯糖水,哪一杯甜?()。
A.第一杯B.第二杯C.一样甜D.无法比较5、今年5月,李叔叔将结余的5万元人民币存入工商银行,定期3年,年利率4.25%,到期后李叔叔可得利息()元.A.5100B.6375C.55100D.563756、在一组数据中()数能较好的反应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A.较大的数 B.中间的数 C.平均数7、如图表示4块花圃,阴影部分种植玫瑰花,种玫瑰花面积占百分比最大的是()。
A.B.C.D.8、0.5米铁丝的与米木棒的30%一样长。
9、甲、乙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如果甲数的恰好是乙数的,甲、乙两数和是34,那么甲、乙两数的差是。
10、28吨增加它的后是吨,再减少吨后是吨。
11、据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统计,2014年5月份,我市空气质量达到“优”的有4天,达到“良”的有26天,空气质量的优良率是%。
(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12、李伯伯种了100棵松树,成活率是97%,他又种了3棵,都成活了,那么成活率就达到了100%。
(判断对错)13、一种商品打五折销售正好保本,如果不打折销售,则可获得50%的利润。
(判断对错)14、计算题①()×24②1÷15、列式计算(15题)16、下面是林场育苗基地树苗情况统计图。
(1)柳树有3500棵,这些树苗的总数是多少棵?(2)松树和柏树分别有多少棵?(3)杨树比槐树多百分之几?(16题)17、商品甲的定价打九折后和商品乙的定价相等.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六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第一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1 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学会计算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3. 能够应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2 教学内容1. 分数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分数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题。
1.3 教学步骤1. 引入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讲解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计算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4. 解决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几何图形的认识2.1 教学目标1. 认识和理解常见几何图形。
2. 学会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几何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内容1. 常见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特征。
2. 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3. 几何图形的应用题。
2.3 教学步骤1. 介绍常见几何图形的特征。
2. 讲解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4. 解决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整数的乘法和除法3.1 教学目标1. 理解整数乘法和除法的概念。
2. 学会计算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3. 能够应用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1. 整数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整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整数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
3.3 教学步骤1. 引入整数乘法和除法的概念。
2. 讲解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计算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4. 解决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和处理1. 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
2. 学会整理和展示数据。
3. 能够应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1. 数据收集的方法和工具。
2. 数据整理和展示的方法。
3. 数据应用题。
4.3 教学步骤1. 介绍数据收集的方法和工具。
2. 讲解数据整理和展示的方法。
3. 练习收集和处理数据。
4. 解决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解决问题的策略5.1 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不同的策略解决数学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正比例和反比例(11)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您呈现一份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正比例和反比例。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第十一章“正比例和反比例”。
本章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如何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1. 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 能够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3. 能够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如何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白板、黑板擦、粉笔、教学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将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如果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它行驶120公里需要多少时间?”让学生认识到两种相关联的量。
2. 讲解概念:我将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3. 例题讲解:我将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4. 随堂练习:我将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以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六、板书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我将设计一些简洁、直观的板书,包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定义、性质和特点等。
七、作业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我设计了一些作业题目,包括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的题目,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题目。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示例(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位置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导入:
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新授:
教学例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
(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小结例1:
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练习:
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迅速用数对表示该同学的位置,并进行交流。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质量,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工作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差,学生的基础知识、概念、定义掌握不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差,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
少部分学生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他们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特别感兴趣。
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十个单元,其中“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乘法”以及“分数的除法” 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基本教学内容,最后一个单元是“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和展开图,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在现实中理解比的意义及比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求比值及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能解决有关比的实际问题(按比例分配)。
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1、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3、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4、加强计算教学。
尤其是有关分数的计算,这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表扬先进,鼓励差生,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全班平衡发展。
6、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学进度表教 材 分 析一、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本册教材力求体现整套教材的基本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的发展;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和死套题型地进行操练。
具体1.在数与代数中,重视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比的过程及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在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探索中,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统计的学习中,注重结合现实素材认识复式统计图,并从图中尽可能获取更多信息。
4.学生在从事专题性的活动时,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一).数与代数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进度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
:
结合乘法算式问: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一)意义
1/4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 = ×
+×××
(+
×(×5 )
5×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的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①二月份修了全长的。
②血液里含有
二月份修了全长的
,人步行每小时比汽车慢多少千米?
“慢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元,乙的钱数是甲的
元,丙的钱数是乙的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元,甲的钱数是乙的
)山羊的只数相当于绵羊的
“慢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 1×
×
×××
××
××
挖了
千米,挖了计划多挖
计划多挖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汇报交流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汇报交流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出示课件:
同学们,在2008年9月25这天,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
船“神州七号”顺利升空,这是继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
会后又一盛事。
看这是宇航员杨利伟手舞国旗在太空行走
的照片。
出示课件:(出示第二张幻灯片)
长15厘米 宽10厘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然后写出一大一小两面旗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比:
10 180:120
师问:这两个比,数据大小悬殊,很难看出它们之间有什问:这两个比,是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呢?如何才能把它
六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圆
16
展开。
(
找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