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1、《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天全县城区一小孙学琼《一去二三里》是我们一年级学生学的第一篇课文,它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饮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的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本课还配了两幅插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大胆地学习新知识。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图习惯,培养说话能力,感受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在此铺垫上再引导学生诵读诗歌,然后学习生字,最后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在指导学生熟读成诵的时候,我一边教学生朗诵,一边配以动作,“一”就伸出一根手指头,“去”就把手指向远方,如此类推,把整首童谣都配以动作来帮助学生记忆,课堂上,孩子们一个个翩翩起舞,兴趣盎然,动用了多个感官,记忆效果特别好。
因为我在设计教学时考虑表演课文内容的成分多了一些,因此识字教学的力度就稍微差了一些,识字效果也就不够好。一部分孩子早会读,甚至会背了,所以读诗时显得洋洋得意,眼睛根本没去注意文字,从而,错过了如此好的识字机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注意把课文内容的教学和识字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力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2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