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消费信贷管理的启发
- 格式:docx
- 大小:18.65 KB
- 文档页数:7
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原因、补救措施及对经验启示一、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原因(一)银行业受地产泡沫破灭和巴塞尔资本要求影响,出现破产和信贷紧缩。
1.日本地产泡沫破灭。
日本土地价格从1991年开始下降,以抵押贷款业务为主的银行不良贷款资产开始上升。
在地产泡沫破灭之前,没有银行倒闭,日本的存款保险机构向银行提供财政援助几乎为零。
在地产泡沫破灭之后,虽然日本的存款保险机构提高财政援助以帮助该破产银行,但银行倒闭的数量仍然开始增加,并在这十年间达到了顶峰。
2.巴塞尔资本要求。
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规定,日本银行业开始减少贷款,使日本的中小企业和刚创立的企业难以从银行融资。
(二)财政政策效力减弱。
当日本经济缓慢复苏时,日本政府1990年希望通过公共投资帮助提振日本经济,但当时日本主要公路和桥梁已经修建完成,由于公共投资的乘数下降,新的基础设施投资未能帮助提振经济。
同时,由于大部分公共投资集中在农村地区,相比对工业和服务行业的公共投资效率较低,不仅增加了预算赤字,使得公共投资的效力被分散,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刺激作用很低。
表1:日本公共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期间(财政年度)1956-1960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直接影响0.696 0.737 0.638 0.508 0.359 0.275 间接影响(私人资本)0.453 0.553 0.488 0.418 0.304 0.226 间接影响(劳动力投入) 1.071 0.907 0.74 0.58 0.407 0.317 私人资本0.444 0.485 0.452 0.363 0.294 0.262期间(财政年度)1986-1990 1991-1995 1996-2000 2001-2005 2006-2010直接影响0.215 0.181 0.135 0.114 0.108间接影响(私人资本)0.195 0.162 0.122 0.1 0.1间接影响(劳动力投入)0.192 0.155 0.105 0.09 0.085私人资本0.272 0.242 0.219 0.202 0.194 从表1可以看出,公共和私人投资的回报率在下降。
日本金融市场的发展及启示日本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金融业发达的国家,日本的金融市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金融体系。
日本的金融体系明显具有传统金融体系的特征,更注重长期发展和回报率,而不是短期利润。
日本的金融体系分为四大板块,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财务公司,这些板块在互相协调、互相影响下,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体系。
而这种稳定的金融体系是由日本政府、日本银行、财政部、金融监管部门等机构共同合作达成的。
在整个金融体系中,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日本的银行数量虽然已经减少到160多家,但是它们依然掌握着金融业的核心资源。
日本的银行在严格的监管下,保持着高水平的经营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在推动金融体系的创新与变革。
证券市场在作为日本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证券市场提供了融资和投资的平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源。
日本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合作。
保险市场不仅提供了风险保障,也为整个金融系统提供了资金支持。
保险公司一般注重长期投资,相比于一些短期金融机构,其对投资回报率的要求较低,更强调风险控制和长期回报。
财務公司也是日本金融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板塊。
由於金融货币市场的开放,财政公司在经济中的影响力正在增加。
这种金融机构不仅为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还为现代服务行业、房地产业、小型制造业等行业提供融资和对外投资等金融支持。
除此之外,日本还有公共金融机构,比如股权合同、政府直接投资,社区投资等,这些形式都好比中国的国有企业,它们在政府、银行和市场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
对于中国,从日本的发展经验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由于中国金融市场曾经在改革开放后遭受到了诸多的风险和危机,为了规范金融市场、完善制度体系,中国通过引进国外经验和技术,通过于2015年推出的金改方案及之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渐提高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发展水平。
中国的金融市场目前缺乏多元化营收来源,银行几乎是绝对主导,同业竞争激烈,但市场内的信用风险仍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一、引言日本泡沫经济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并达到高峰后,突然崩溃的经济现象。
这场泡沫经济崩溃对日本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带来了启示。
本文将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探讨对我国的启示。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2.1 经济快速增长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日本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
2.2 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日本泡沫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资产价格的疯狂上涨。
房地产和股票市场都出现了高度的投机活动,推动了资产价格的不断上升。
很多人把大量资金投入到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形成了资产价格泡沫。
2.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宽松日本政府和央行采取了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了资金供应的过度扩张。
低利率和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信贷流动性过剩,资金流向了投机性的资产市场,加剧了泡沫经济的形成。
三、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3.1 资产价格崩溃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最终崩溃。
1989年,日本股市崩盘,股票价格迅速下跌。
随后,房地产市场也崩溃,房价急剧下跌。
3.2 银行业危机由于大量借贷资金流入投机性资产市场,许多银行放贷不当,资产质量恶化。
泡沫破灭后,许多银行面临巨大的坏账风险,引发银行业危机。
3.3 经济长期低迷泡沫经济的崩溃对日本经济产生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经济长期低迷,失业率上升,消费萎缩,投资缩减,通缩现象严重。
这种经济状况持续了十余年,被称为“失落的二十年”。
四、对我国的启示4.1 谨防资产价格泡沫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告诉我们,过度投机和资产价格的疯狂上涨最终会导致泡沫的破灭。
我国需要加强监管,防范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
4.2 健全金融体系泡沫破灭后,日本银行业面临巨大的危机,给整个经济带来了冲击。
我国应当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防范金融风险。
日本信托业发展及其启示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日本信托业概述•日本信托业的发展环境•日本信托业的主要业务类型•日本信托业的监管制度•日本信托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日本信托业对我国的启示日本信托业概述01信托业定义信托业是指从事信托、代理、租赁等业务的金融机构,它具有金融、服务、中介等多重功能。
信托业特点信托业具有灵活性、专业性和服务性等特点,它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财富增值和传承。
信托业的定义和特点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信托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服务于企业和政府机构。
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信托业也经历了严重的危机,但随后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
起步阶段日本信托业起源于19世纪末,当时主要是为个人提供财产管理和继承服务。
日本信托业由金融厅负责监管,金融厅对信托公司的设立、业务范围、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管。
监管机构日本信托业务主要分为个人信托、法人信托和公益信托三大类,其中个人信托占比最大。
业务分类日本信托公司的经营模式主要是通过发行信托产品,为客户提供投资和资产管理服务,同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和管理费。
经营模式日本信托业的发展环境02日本经济在战后迅速恢复,并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
这一时期,随着个人财富的积累,人们开始寻求更多的财富管理方式,信托业因此得到了发展。
经济增长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包括放松金融管制和推动金融创新。
这为信托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信托公司开始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信托产品和服务。
金融自由化经济环境日本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信托业的发展,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信托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例如,政府放宽了信托业的准入门槛,允许更多的机构和个人参与信托业务。
监管体系日本政府建立了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对信托业实施严格的监管。
这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稳定。
日本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扶持及启示◆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这是个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但日本中小企业却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与其政府的政策性扶持是分不开的。
本文分析了日本政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性扶持措施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措施整理2003年《日本中小企业白皮书》中的统计资料,可以发现:日本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1%,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总人数的80%以上,人们“衣”的80%、“食”的90%、“住”的30%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中小企业在日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回顾战后日本中小企业发展史,笔者发现它的发展是和日本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和扶植分不开的。
日本是世界发达国家中中小企业政策最主动、最稳定、最完善的国家之一,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特别是其在政策性融资扶持措施方面,更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国去学习和效仿。
日本政策性扶持措施的成功经验(一)完善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体系日本是世界上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体系最完善的国家,它不仅在通产省(现为经济产业省)设立了中小企业厅,还依据《中小企业基本法》设立了具有各种职能的审议会,包括中小企业政策审议会、中小企业经营领域调整审议会、中小企业现代化审议会、中小企业稳定审议会等。
它们作为总理大臣或省、厅首长的咨询机构,负责研究审议有关中小企业的政策和法律。
政府从财政预算中拿出大量资金,建立了一批自上而下的官助民办、官办民营或官民协办的遍及全国的管理机构网络,即由中小企业厅、中小企业厅派生机构、中小企业审议会、社会团体与企业联合会构成的管理组织体系。
与此体系并行的是遍及全国的中小企业情报网络,它们收集国内外与中小企业有关的各种经济、技术资讯,并通过中小企业地区情报中心和各地的中小企业局,将资讯提供给中小企业。
日本政策性金融体系发展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启示作者:杨爽来源:《北方经济》2013年第04期摘要:日本政策性金融曾在支持日本经济战后重建,推动日本经济实现赶超战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日本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原有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业务范围等均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日本政府为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政策性金融改革。
日本政策性金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革思路和措施,对深化我国正在进行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政策性金融改革启示日本政策性金融曾在支持战后重建、实施“赶超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型以及国内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原有政策性金融体系已显不适,弊病逐步暴露。
为此,日本政府于上个世纪90年代启动大规模的政策性金融改革,总体思路是回归政策性定位、坚持“官退民进”。
但是,日本政策性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已是积重难返,导致后续改革成本很高,本轮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延缓了改革进程。
本文对日本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改革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梳理,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一、日本政策性金融体系的特点(一)种类繁多“二战”后,日本政府为促进经济崛起而实施“赶超战略”,并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政策。
为配合产业政策,日本政府几乎在每一个需要扶持的领域都设立了对口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进出口、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及住宅、医疗、环境卫生、农林渔业、区域振兴开发,等等。
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形成了覆盖全面的“三行十库”政策性金融体系。
(二)规模较大政策性金融在日本金融市场中所占份额较大。
20世纪90年代初,政策性金融体系发放的信贷量约占日本国内信贷总量的1/3,仅次于城市银行。
1964年,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不足10%,2004年上升到18%,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美国5.4%,德国6.8%,法国8.7%)。
二、日本政策性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不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日本几乎每一个需要扶持的领域都对应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最终导致机构庞杂。
日本量化质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及原因分析日本量化质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QE)是指日本央行通过大规模购买政府债券和其他资产,以达到稳定物价、提振经济增长和打击通缩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它于2013年4月正式开始实施,是日本央行对抗长期经济低迷和通缩的一种措施。
QQE的主要效果之一是刺激经济增长。
通过购买债券等资产,日本央行大量注入流动性,提高了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这使得企业和个人可以得到更多的信贷资源,促进投资和消费,进而提振了经济活力。
货币政策宽松也使得企业借款成本降低,增加了企业投资的动力。
QQE还通过提振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表现,推动了财富效应。
随着央行大规模购买债券和其他资产,资金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推动了相关市场的上涨。
这使得个人和企业的财富增加,提升了他们的消费和投资意愿,从而带动了经济增长。
QQE对于通胀目标的达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日本央行设定了2%的通胀目标,通过大规模购买债券等资产,央行希望提高价格水平,抑制通缩现象。
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如人口老龄化、慢增长等,日本的通胀始终无法达到目标水平。
通过QQE政策的实施,通胀压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QQE政策的实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和通缩风险的存在是实施QQE的主要原因。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面临低增长和通缩挑战,导致了长期的经济停滞。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和打击通缩,央行采取了QQE政策。
日本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空间的限制是实行QQE政策的原因之一。
由于长期的低通胀压力和利率接近零的情况下,传统货币政策的效果被严重削弱。
为了克服货币政策空间的限制,央行不得不采取创新举措,如QQE。
日本政府和央行对于经济复苏的强烈愿望也是实施QQE政策的原因。
面对长期的低增长和通缩风险,政府和央行都希望通过刺激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他们采取了QQE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和打击通缩。
QQE政策通过刺激经济增长、提振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推动财富效应和缓解通胀压力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国外汽车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比较分析及启示一引言以零售购物所代表的终端消费是经济活动的逻辑起点,在经济增长和学术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从整体、宏观上把握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增长机制,其中以汽车消费为代表的家庭消费成为推动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构成。
在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指引下,中国政府鼓励金融机构向居民提供汽车消费的信贷支持,汽车消费金融创新对汽车领域消费增长意义重大。
可以预见,汽车消费信贷模式的创新,有助于缓解消费者在汽车消费上的流动性约束,实现消费者整个生命周期内汽车消费的跨期平衡。
但同样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对于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而言,汽车消费信贷仍属于创新型的金融服务,在金融信贷风险控制方面应该如何去防范与把控?粗略地归纳起来,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消费者行为的视角。
郑春艳、尹丽、杨鹏艳等学者认为,汽车消费信贷可降低消费者面临的流动性约束和交易成本,通过信贷手段或者财富效应提升消费水平,激发即期潜在的消费能力。
以此为前提的政策取向自然要通过分析消费者的消费信贷行为,以此作为汽车消费信贷风险防控的重要基础。
二是家庭资产组合的视角。
朱婷婷、王江、周骏等学者认为,家庭持有资产的多样性使每个家庭持有的资产组合不尽相同,所带来的风险和收益将影响家庭财富的增长,对家庭汽车消费需求及汽车消费信贷将产生重要影响。
以此为前提的政策取向应该是通过分析家庭资产配置和收益情况,分析消费者汽车消费信贷的偿债能力。
三是跨期消费均衡的视角。
韩立岩、杜春越等学者认为,汽车消费金融能推动即期汽车消费的增长,通过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则会进一步提高消费者收入,如此形成激发汽车消费增长和新一轮汽车消费金融需求的良性循环。
郝项超认为,提高汽车消费贷款规模可适当增加即期汽车消费水平,但会导致未来汽车消费信用水平和稳态经济水平双双下降。
这些研究成果使人们注意到,汽车消费金融可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跨期汽车消费选择,成为影响消费者汽车消费信贷的重要因素之一。
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摘要】日本泡沫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发生在日本的一场经济危机,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政府干预过度、金融松绑政策、资产价格泡沫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资产价格高涨、经济泡沫破裂,最终引发了经济崩溃。
对中国经济的启示是要避免政府过度干预、保持金融政策的稳健性和谨慎性,防范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
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告诉我们要警惕经济泡沫的出现,谨慎运用政策工具,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了确保中国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应该及时调整政策,提升监管力度,加强风险防范,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政府干预,金融松绑政策,资产价格泡沫,中国经济,启示,总结,发展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日本泡沫经济是指上世纪80年代日本发生的一场经济泡沫,这场泡沫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对日本经济长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政府干预过度、金融松绑政策、资产价格泡沫等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场经济危机给日本经济带来了许多教训,也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警示和启示。
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干预措施,推动了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政府干预过度导致了市场资源配置的失衡,产生了过剩产能和恶性竞争,最终加剧了经济泡沫的形成。
政府在金融领域的松绑政策也给泡沫经济埋下了隐患,金融机构大规模放贷、资金过度涌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使得资产价格迅速上涨,形成了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
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对中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政府需要警惕政府干预过度、金融松绑政策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等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类似的经济泡沫风险。
通过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日本泡沫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对于我们研究其形成原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日本农业金融政策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作者:暂无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17年第20期日本农业金融政策框架日本的农业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合作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农业信用基金协会为各类金融机构提供担保和风险补偿。
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在日本的农业金融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作性金融主要解决用于农业生产的短期流动资金需求(1年内),服务对象包括专业农户和兼业农户;政策性金融主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农机具购置等中长期资金需求(25年内),服务对象主要是经认证的专业农户。
合作性金融农协系统是日本支持农业发展的合作性金融机构,主要由综合农协、信用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农林中央金库三级组成。
三级机构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相互之间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上级组织为下一级组织提供信息以及在资金发生困难时提供支持。
综合农协是最基层的市町村一级。
综合农协以本地区农户为服务对象综合开展服务工作,除了提供农业生产方面的服务外,还可以提供信贷、保险方面服务。
农协共有450万会员和577万准会员,均可通过所属的综合农协办理存款、贷款、汇兑、支票转账、托收承付等金融业务。
2016年3月底,综合农协贷款余额20 6兆日元,占当年农协系统全部贷款余额的48.36%。
信用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c以下简称信农联)是中间层,即都道府县一级。
信农联在基层农协和农林中央金库之间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以基层农协为服务对象,吸收基层农协的剩余资金,并在基层农协需要时为其提供融资服务。
2016年3月底,信农联贷款余额5 1兆日元,占当年农协系统全部贷款余额的11.97%。
农林中央金库(以下简称农林中金)是农协系统的最高层机构,它在全国范围内对系统内资金进行融通、调剂、清算,并按国家法令营运资金。
同时,它还指导信农联的工作,并为它提供咨询。
农林中金可对会员办理存款、放款、汇兑业务,并且可代理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委托放款和粮食收购款。
可以说,农林中金起到系统总行的作用。
日本企业的营销理念及启示【摘要】日本企业在营销中注重品质与细节,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与口碑。
他们关注客户体验,不断改进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并倡导长期合作关系,与客户建立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
日本企业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保持竞争力。
这些经验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如重视品质和细节、关注客户体验、建立稳固合作关系、灵活适应市场变化等。
日本企业的营销理念强调以客户为中心,追求长期发展,这些理念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企业、营销理念、品质、细节、客户体验、长期合作关系、市场变化、灵活应对、总结、启示1. 引言1.1 日本企业的营销理念及启示日本企业的营销理念及启示,作为全球商业界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吸引了众多企业家和学者的深入研究和反思。
日本企业以其独特的文化和经营方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营销理念,为其他国家的企业提供了许多启示与借鉴。
在日本企业的营销理念中,注重品质与细节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日本企业对产品的品质有着严格的要求,追求完美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力求将产品做到最好。
这种注重品质与细节的理念,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与好评,也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日本企业还非常注重客户体验,将顾客的需求与反馈放在首位,积极改进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提供优质的客户体验,日本企业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忠实客户,提高了品牌忠诚度。
日本企业还倡导长期合作关系的理念,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利益。
这种长期合作关系不仅有利于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日本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能够灵活应对,及时调整策略,开拓新市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种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使日本企业能够稳定发展,保持领先优势。
日本企业的营销理念体现了品质、客户体验、合作和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等方面的特点,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日本经济受挫的教训是什么?——泡沫破灭前后的制度条款和经验总结摘要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历了泡沫经济的繁荣和泡沫破灭的严重衰退。
这个时期为日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关于制度条款和政策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回顾泡沫破灭前后的情况,总结了日本经济受挫的教训,包括金融制度的漏洞、房地产泡沫的形成、资产价格的飙升和政府应对措施的不足等方面,以帮助其他国家避免重复类似的经济危机。
1. 引言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和繁荣的时期,被称为泡沫经济。
然而,这个繁荣迅速瓦解,在1991年泡沫破灭后,日本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衰退。
这段经济历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教训,特别是关于制度条款和政策的重要性。
2. 金融制度漏洞日本泡沫经济的繁荣主要是由于宽松的信贷政策和金融体系的漏洞所致。
在泡沫破灭之前,许多日本银行对房地产和股票市场进行了过度融资,这导致了资金的浪费和不合理的投资。
同时,许多银行也存在监管漏洞和不良贷款的积累,这最终导致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
3. 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金融体系漏洞密切相关的是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在泡沫破灭前,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一些地区的房价甚至超过了美国的一线城市。
这是由于低利率政策和过度投资导致的供应过剩。
当泡沫破灭时,房地产市场崩溃,价格暴跌,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4. 资产价格的飙升除了房地产市场外,股票市场也出现了资产价格的飙升。
许多公司和个人借款用于投资股票,这进一步推高了股票价格。
当泡沫破灭时,股票市场也迅速崩溃,许多人因投资失败而陷入困境。
这表明了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对经济的危害性,同时也凸显了监管部门对投资行为的重要性。
5. 政府应对措施的不足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刺激经济复苏,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政府没有有效地处理金融系统的困境,也没有恰当地应对企业债务问题,这导致了经济衰退的延长和复苏的停滞。
大和银行案例原因和启示大和银行案例原因和启示背景介绍:大和银行是日本最早的银行之一,成立于1876年。
在其140多年的历史中,它曾经是日本最大的银行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之一。
然而,在2000年代初期,大和银行开始面临巨大的困境,并在2005年宣布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亏损。
原因分析:1. 长期低息率环境下的竞争压力长期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息率环境下。
这种环境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它使得贷款利润变得非常低。
为了保持业务增长和盈利能力,许多金融机构开始寻找其他方式来赚取收入。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机构也开始进入风险更高、收益更高的领域,并逐渐失去了对风险管理的控制。
2. 投资策略出现失误在2000年代初期,大和银行采取了一种名为“Project Sigma”的投资策略。
该策略旨在通过购买各种金融产品来实现高额收益。
然而,在2005年,大和银行宣布该策略已经导致了约1万亿日元的亏损。
这种投资失误不仅导致了巨额亏损,也让大和银行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3. 组织结构和文化问题大和银行在其14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保持着非常保守的文化和组织结构。
然而,在2000年代初期,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变革,而大和银行并没有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这种情况导致了许多机会被错过,并使得该银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启示:1. 需要注意市场环境对于业务影响在金融领域,市场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金融机构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并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以保持业务增长和盈利能力。
2. 风险管理至关重要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
机构需要确保其投资策略合理、风险可控,并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以保护自身和客户的利益。
3. 组织结构和文化需要不断调整金融领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金融机构需要不断调整其组织结构和文化,以适应市场变化。
机构需要保持灵活性,并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以保持竞争优势。
结论:大和银行的失败给金融机构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日本消费信贷管理的启发
一、日本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概况
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信贷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于是出现了以信用卡进行个人消费的形式,这种新型的消费工具彻底打破了传统消费的观念,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一大消费革命。
自此,日本个人消费信贷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个人消费信贷在日本已相当普遍,各大金融公司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所以,这时期的日本个人消费信贷更多的体现出增值的特点,消费者在进行消费信贷的同时,还可以获得额外的服务(医疗、就餐、酒店打折、车票预订),有的甚至可以免息消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赢得市场份额。
进入21世纪后,由于受到美国金融危机及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日本个人消费信贷的规模也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但经过日本政府、金融公司的不懈努力,其规模已超过英国、德国、法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个人消费信贷国家。
日本个人消费信贷虽然具有明显的风险特点,但更多的表现为大众参与,消费信贷不仅是高收入阶层人群的专利,而是更多的出现在占日本多数群体的中等收入阶层,他们大都奉行“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原则,使得个人消费信贷规模在日本迅速扩大。
二、日本个人消费信贷的科学管理
(一)市场管理
日本倡导政府主导型、行业辅助型的消费信贷市场管理模式,注重对个人消费信贷的市场管理。
在日本执行个人消费信贷的主管部门
被称为“金融厅”,统一负责管理消费者金融市场的名项事务,地方上被称为“财务局”,专门负责各地消费者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
不管是“金融厅”还是“财务局”都十分重视对消费者自身权益的保护,在金融公司与消费者签订信贷协议时,要求债权人就协议条款向消费者进行完整详细地解释说明,不得对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做其他隐私方面的调查,尽量要求借贷者能提供低利率,减轻市民的还款负担。
为了防止消费信贷过度发展,日本政府还规定,每家从事消费信贷的金融公司,应制定准确判断消费者是否存在过度信贷的标准,当消费者向金融公司申请消费信贷时,工作人员应仔细审查其还款能力,进行必要的询问确认资金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目的,不得将资金贷款给超过还款能力的消费者,更不得为了追求公司业绩主动向消费者诱导贷款。
一旦发生消费者违约无法在正常时间内还款的情况,政府也规定金融公司不得使用态度恶劣的语言进行威胁还款,不得进行人身攻击、恐吓等行为。
(二)不良债务管理
一旦消费者在消费信贷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发生违约对银行产生不良债务后,对消费者和银行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消费者会因为债务过多而失去还款能力,引起信用评级的下降,最终只能申请破产,而银行会因为不良债务导致内部坏账的增多影响其经营前景。
为此,日本对于不良债务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定。
一方面,银行和消费者对于多重债务可以约定时间进行协商,消费者确认自己所欠的借款余额,根据自身能力制定还款计划,每月负责还清本金加利息的金额,经债
权人同意后正式实施;另一方面,如果出现消费者已确实无力偿还的现象,则由法院立即起用破产制度对消费者进行救济保护,由消费者自行提出申请,填好表格,并出具相关债务证明,法院一般会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进行核实,最后由法院宣布该消费者破产。
消费者在破产受到保护以后虽然免除了债务负担,但也将会受到其他的影响和限制,例如,消费者将推动对其名下的不动资产的使用、支配和管理。
日本政府还规定,对这部分消费者实行10年内不得再次获得免责优惠的政策规定。
为此,日本政府在居民平时的生活中就开始消费信贷的教育工作,普及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内容,强化信用审查的制度,各金融公司为了防止消费信贷过度泛滥,制定出详细的规定并严格执行。
(三)个人信用管理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日本已逐渐形成了拥有自己特色的个人信用管理体系。
消费信贷依靠个人的信用进行偿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在日本,超过90%的人都认为市民应该坚持诚信原则提供个人信息并以此进行消费信贷。
首先,在个人信息征集的事前准备上,由市民本人通过申请信贷时自己填写,对于涉及到一些隐私的信息时,市民在填写表格时注明关于姓名、地址、电话、证件号等须征得本人同意后方可公开,而市民本人提供的信息仅限于进行消费信贷时使用。
对于发放信贷的机构来讲,在征集个人信息时,会主动查找该市民以往的消费信贷信用记录,以及进行消费过程中是否发生过因个人破产而消费中止的记录,以此来判断该市民的个人信用是否已恶化而遭到
限制。
其次,对于个人信息的保管上,日本有着严格的规定来保护消费者的个人隐私。
在收集个人信息时必须仅表明是进行消费信贷的目的,从政府到地方金融公司和个人信息管理机构都树立严格的保密观念,各行业协会都会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对责任人进行约束,在金融公司内部也会设立专门的个人信息管理机构,由专职人员对个人信息的使用情况进行逐一记录,不会向与消费信贷毫无关系的其他中介提供,充分保护消费者个人的隐私权。
(四)法制管理
日本政府为了针对个人消费信贷进行管理约束,专门制定了与消费信贷相关的法律,先后颁布实施了《分期付款销售法》、《贷金业规则法》、《电子商务销售法》等。
这三部法律对日本个人消费信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效地规范了日本消费信贷市场的秩序。
当日本经济处于快速腾飞的20世纪80年代时,许多日本家庭都通过信贷的方式进行购买住房、家电及汽车,为了实现消费者分期付款交易的正常运作,《分期付款销售法》特别针对经营者进行了严格的约束,不能附加带有任何保留性条款,充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为了限制消费信贷市场过度竞争给日本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贷金业规则法》规定所从事消费信贷的金融公司必须经日本金融厅严格考察审批后才能正式开展业务,每年应定期向地方财务局递交财务报表和每笔单子的最新追踪进展情况,并审核金融公司为消费者提供的利率、年限等是否合理,对不符合要求的金融公司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理,对极其严重不按照规则办理业务的公司给予停业整顿、吊销营
业执照的处罚,防止金融公司为了过度追求业绩展开恶性竞争,给日本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带来秩序混乱的局面。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出现了大量电子商务个人消费信贷交易的模式,由这种模式引发的网络安全在日本曾一度引起消费者的担忧,《电子商务销售法》的出台,及时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保证了个人消费信贷的安全和顺利开展。
三、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加强市场管理。
应使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快速发展,应在体制上加强合理的引导,在扩大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份额的同时,加强管理。
一是要借鉴日本广泛利用资本进行个人信贷的有效方法,逐渐打破我国消费信贷市场过度垄断集中的现象,考虑向一些民间的金融公司开放,使其合法化正常经营。
对民间资本加以健康有序的引导,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正常的途径建立合法的借贷机构开展业务;二是要加强对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管理力度,可以由央行制定相关管理条例,对于一些从事高利率借贷进行消费信贷的非法公司坚决加以查处,绝不姑息,维护国内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秩序。
第二,加大对金融机构的内部创新管理力度。
为了配合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个人消费信贷也理应加快内部创新管理。
一方面,当个人住房、私家车、家电等大件商品消费信贷已逐渐推广之时,可以创新个人消费信贷的品种,开发出旅游、家政、卫生保健等新的项目,逐渐把个人信贷从消费型向服务型的方向转变。
金融机构在扩大市场、创新消费需求方面不能“嫌贪爱富”,既要扩大城市居民的个人消费信
贷,还应适当加大开拓农村市场的个人消费信贷,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工作,打消农民消费信贷的担忧和恐慌;另一方面,作为个人消费信贷提供者,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内部管理,严格审查呆账、坏账,加强自律机制,从制度上避免为追求业绩将资金贷给明知还款能力欠佳的消费者。
学习日本严谨的做法,对每位消费者的年龄、职业、收入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对消费者的未来还款能力做出预判,加强对消费者信贷后的跟踪监控,一旦出现坏账,及时启用内部坏账系统进行风险化处理,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次给予消费信贷支持。
第三,加强个人消费信贷的信用管理。
在加快发展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同时,加强对个人消费信贷的信用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个人的信用级别直接决定着该消费者消费信贷的规模与范围。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消费信贷的个人信用网络系统,内容包括消费者的身份证明、财产证明、社会保险等。
并由政府出面建立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对消费者的资信进行全方面的评估,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资信调查结果,建立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信用预警机制。
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进行细分,对于高收入阶层,授信额度可以设置在较高水平,期限相对较长;对于中低收入者,授信额度应设置在较低水平,期限也相对较短。
第四,建立并完善个人消费信贷的法律法规。
面对目前我国个人消费信贷越来越快的发展速度,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显得相对滞后,如何利用完善的法律体系对个人消费信贷行为进行保驾护航成为我国刺激消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虽然我国已具有像《商业银行法》、
《担保法》等与个人消费信贷相关的法律,但一旦消费者在消费信贷过程中出现问题与纠纷往往无处投诉,各个机构相互推脱责任,而各大商业银行同时也经常抱怨消费者缺乏诚信,致使银行不良资产逐年增加。
所以有必要建立一部适用于个人消费信贷的独立法律,用于规范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的行为,例如:禁止诱惑性条款强加于消费者身上;杜绝信贷提供者的霸王条款;消费者信息不得私自转售给第三方;消费者有权进行申诉;确保消费者获得公平个人消费信贷机会的权利;明确个人破产的方式等等,用以保护消费者和金融机构双方的利益,在法律上明确消费信贷的责任主体,做到消费信贷的有法可依。
本文作者:王晓东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