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样表第2节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1章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
在初中阶段,学生通常都是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来观察细胞,本节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生物材料,让学生用高倍镜去观察、比较,可以增加对细胞多样性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中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材通过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介绍,使学生对细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但它们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只是细胞核不同,这两类不同的细胞具有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资料分析;再现了人类认识生命体统一于细胞的最初的一段科学史,是一则很好的生物科学史教育的素材。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联系。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能力目标:(1)思维训练:训练归纳对比的学习方法。
(2)自主学习: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认同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3.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难点:1.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四、学情分析本节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细胞,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服务的。
课前可安排学生从不同的渠道收集细胞形态结构的资料,结合教材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上课时让学生分组介绍自己整理的资料,最后使全体学生达成共识: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体会生命的奇妙五、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回顾上一课时用显微镜观察的各种细胞。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六、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1.学生上节实验课的作业。
2.辅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第2节波的描述[学习目标]1.知道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能正确区分波动图像与振动图像.(重点) 2.能从波动图像中读取相关信息来解决问题.3.会根据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难点) 4.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含义.(重点)5.掌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式,并能应用v=λT=fλ解答有关问题.(重点)知识点1波的图像1.波的图像的作法(1)建立坐标系: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2)选取正方向:规定位移的方向向上时y取正值,向下时y取负值.(3)描点:把平衡时各质点的位置画在坐标系里.(4)连线:用平滑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这一时刻波的图像,波的图像有时也称波形图.2.简谐波(1)定义:如果波的图像是正弦曲线,这样的波叫作正弦波,也叫简谐波.(2)简谐波图像的物理意义:表示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3)质点振动图像的物理意义:表示介质中“某一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判一判]1.(1)波的图像描述了某一时刻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情况.()(2)只有横波才能画出波的图像.()提示:(1)√(2)×知识点2波长、频率和波速1.波长(1)定义:在波动的传播方向上,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2)特征: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两个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相邻疏部或两个相邻密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2.周期、频率(1)规律: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是相同的,它们都等于波源的振动周期或频率.(2)决定因素:波的周期或频率由波源的周期或频率决定.(3)时空的对应性: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4)周期与频率关系:周期T与频率f互为倒数,即f=1 T.3.波速(1)定义:振动传播的距离与传播时间之比.(2)定义式:v=λT=λf.(3)决定因素: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在不同的介质中,波速一般不同.[判一判]2.(1)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2)两个密部(或疏部)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3)振动在介质中传播一个波长的时间是一个周期.()(4)同一列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不变的量是频率.()提示:(1)×(2)×(3)√(4)√[想一想](1)简谐波介质中的一个质点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吗?(2)有人认为:“由公式v=λf知,波的频率越高,波速越大.”这种说法正确吗?提示:(1)不等于.简谐波介质中的质点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四个振幅,与波长的大小无关.(2)不正确.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波的频率无关.1.(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关于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波的图像反映出很多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B.通过波的图像可以找出任一质点在任一时刻的位移C.从振动图像可以找出很多质点在任一时刻的位移D.两种图像的纵坐标都表示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解析:选 D.波的图像表示的是连续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振动图像表示的是某一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2.(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图,分别判断它们属于何种图像()A.甲是振动图像,乙是波的图像B.甲是波的图像,乙是振动图像C.都是波的图像D.都是振动图像解析:选 B.波的图像的横坐标为各质点的平衡位置;振动图像中横坐标为时间.3.(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乙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0时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大B.t=0时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小C.图乙可以表示质点a的振动D.图乙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解析:选D.质点在平衡位置处的振动速度是最大的,所以在零时刻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A错误;而质点偏离平衡位置越远加速度越大,则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B错误;根据波的图像“同侧法”可以判断在零时刻,b在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D正确,C错误.4.(波长和波速)机械波在给定的介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快B.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慢C.在一个周期内,振动质点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D.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解析:选D.根据波速公式v=λT或v=λf,说明波的传播速度与振幅无关,A、B错误;质点振动一个周期,波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C错误;频率越高,即周期越小,因而波传播一个波长所用时间就越短,D正确.探究一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对比【问题导引】1.怎样从图形上区分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2.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的物理意义有什么不同?提示:1.振动图像的横坐标轴是时间,波动图像的横坐标轴是各质点的平衡位置.2.振动图像表示一个质点在各个不同时刻的位移变化情况,波动图像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移.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比较振动图像波动图像不同点物理意义表示一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表示某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移研究对象一个振动质点所有质点研究内容一个质点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分布规律图像不同点图像变化随时间延伸随时间推移比喻单人舞的录像抓拍的集体舞照片相同点及联系图像形状正弦曲线可获得的信息质点振动的振幅、位移、加速度的方向联系质点的振动是组成波动的基本要素【例1】在均匀介质中,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其波源O在第一周期内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该波在第一个周期末的波形图是() [解析]根据振动图像可知波源O在第一个周期末向y轴负方向振动,结合波的传播方向可知A、C错误;波的前沿质点振动情况与波源开始振动情况相同,B错误,D正确.[答案] D[针对训练1](多选)如图甲所示的y-x图线表示一列简谐波在沿x轴方向传播时的波形图,若以图甲所示情况为计时起点,那么图乙所示y-t图线表示的是()A.当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是表示a质点的振动图像B.当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是表示a质点的振动图像C.当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是表示b质点的振动图像D.当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是表示b质点的振动图像解析:选AD.根据波的传播方向,确定质点的振动方向,进而画出该点的振动图像.如果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点应向上运动,b点应向下运动,这样图乙表示的是a质点的振动图像;如果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a点应向下运动,b点应向上运动,图乙表示的是b质点的振动图像;故A、D正确.探究二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互判【问题导引】如图所示的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A点、C点、D点的振动方向各是怎样的?提示: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所以A点向上振动,C点向下振动,D点向下振动.已知质点的振动方向来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或已知波的传播方向来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时,依据的基本规律是横波的形成与传播的特点,常用方法有:1.上下坡法沿坡的传播方向看,“上坡”的点向下运动,“下坡”的点向上运动,简称“上坡下,下坡上”.如图所示.2.微平移法原理:波向前传播,波形也向前平移.方法:作出经微小时间Δt后的波形,就知道了各质点经过Δt时间到达的位置,此刻质点振动方向也就知道了,如图所示.3.同侧法在波的图像上的某一点,沿竖直方向画出一个箭头表示质点运动方向,并在同一点沿水平方向画一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那么这两个箭头总是在曲线的同侧,如图所示.若波向右传播,则P向下运动.4.带动法原理:先振动的质点带动邻近的后振动的质点.方法:在质点P与波源之间的图像上靠近P点另找一点P′,若P′在P上方,则P向上运动,若P′在P下方,则P向下运动,如图所示.【例2】(多选)(2022·山东师范大学附中一模)如图所示,图甲为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波的波速为2 m/sB.该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C.t=0到t=9 s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0.9 mD.t=0到t=2 s时间内,质点P的位移为0,路程为0.2 m[解析]由题图甲可知简谐横波的波长λ=2 m,由题图乙可知,周期T=4 s,该波的波速v=λ=0.5 m/s,A错误;由题图可知,该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T向,B错误;t=0到t=9 s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s=0.1 m×9=0.9 m,C正确;t=0到t=2 s时间内,质点P从平衡位置回到平衡位置,位移为0,路程为0.2 m,D正确.[答案]CD[针对训练2]一列简谐横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如图所示是某时刻波的图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各质点的振幅均为2 cmB.a、c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C.b质点具有正向最大速度D.d质点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解析:选B.各质点振幅均相同,A正确;由“上、下坡法”或“同侧法”可判断a向下,b、c向上运动,b的正向速度最大,d的速度为零,但正向加速度最大,所以C、D正确,B错误.探究三波长、波速的理解和计算【问题导引】1.某时刻,两个相邻的、位移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吗?2.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长、频率和波速哪个物理量保持不变?提示:1.不一定.某时刻两质点位移相等,间距却不一定等于波长.2.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保持不变,波长和波速会发生变化.1.关于波长的定义:“振动相位总是相同”和“相邻两质点”是波长定义的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在波的图像中,无论从什么位置开始,一个完整的正(余)弦曲线对应的水平距离为一个波长.2.波的空间周期性(1)相隔距离为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的两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且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振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也“总是”相同,因而波长显示了波的空间周期性.(2)相隔距离为半波长的奇数倍的两质点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反,即在任何时刻它们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速度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会同时一个在波峰、一个在波谷或同时从相反方向经过平衡位置.3.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外一种介质,波源没变,波的频率不会发生变化;介质的变化导致了波速和波长的改变.4.波速和波长、频率的决定因素及关系物理量决定因素关系周期和频率取决于波源,而与v、λ无关v=λf或v=λT波长波长λ则只取决于v和T(或f),只要v、T(或f)其中一个发生变化,λ值必然发生变化波速取决于介质的物理性质.它与T、λ无直接关系【例3】用手握住较长软绳的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绳上a、b两质点均处于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B.a、b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半个周期C.b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a点多一次D.b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a点少一次[解析]波的图像中两个相邻波峰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且振动开始时刻相差一个周期,所以A、B错误;质点b开始振动的时刻比质点a晚一个周期,因此质点b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比质点a少一次,所以D正确,C错误.[答案] D【例4】(多选)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 s时的波形图,图(b)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x=1.5 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P是平衡位置为x=2 m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速为0.5 m/sB.波的传播方向向右C.0~2 s时间内,P运动的路程为8 cmD.0~2 s时间内,P向y轴正方向运动[解析]由题图(a)读出波长λ=2.0 m,由题图(b)读出周期T=4 s,则v=λT =0.5 m/s,A正确;题图(a)是t=2 s 时的波形图,题图(b)是x=1.5 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所以该质点在t=2 s时向下振动,所以波向左传播,B错误;在0~2 s 内质点P由波峰向波谷振动,通过的路程s=2A=8 cm,C正确,D错误.[答案]AC[针对训练3](多选)下列关于波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振动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就是一个波长B.在波形图上位移相同的相邻两质点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C.在波形图上速度最大且相同的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D.在波形图上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解析:选AC.机械振动的质点在一个周期内向远处传播一个完整的波形,故A正确;由波形图可知,在一个完整波形上,位移相同的相邻质点之间距离不一定等于一个波长,故B错误;速度最大且相同的质点,在波形图上的平衡位置上,如果相邻,那么正好是一个完整波形的两个端点,故C正确;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两质点间的距离是波长的整数倍,故D错误.[针对训练4](多选)原点处有一简谐横波波源,t=0时波源开始振动,形成沿x轴正向传播的机械波,当t=0.6 s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刚好开始振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10 m/sB.t=0.7 s时质点b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C.再经过0.1 s质点a通过的路程小于10 cmD.此时质点a与质点b运动方向相反解析:选ACD.由题意知,机械波的波速v=xt=60.6m/s=10 m/s,故A正确;由题图读出波长λ=4 m,则周期T=λv=410s=0.4 s,t=0.6 s时的波形图如题图所示,质点b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t=0.7 s 时,即再经过T4,质点b运动方向仍沿y轴负方向,故B错误;t=0.6 s 时质点a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再经过0.1 s质点a的速度先减小到0再增大,则其通过的路程小于10 cm,故C正确;由同侧法可知,此刻质点a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质点b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D正确.探究四波传播的多解问题1.波的周期性造成多解(1)时间的周期性: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2)空间的周期性:波的传播距离Δx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2.传播方向的双向性造成多解(1)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2)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3.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注意事项(1)质点到达最大位移处,则有正向和负向最大位移两种可能.(2)质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则有起振方向相反的两种可能.(3)当题目中有限制条件时,多解可能变为有限个解或单解.【例5】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t1=0和t2=0.005 s时的波形图线如图所示.(1)求波的振幅A和波长λ;(2)如果波向右传播,求波速的可能值;(3)如果波的周期为4×10-3 s,则波向哪个方向传播?[解析](1)由题图可知,波的振幅A=20 cm,波长λ=8 m.(2)如果波向右传播,波速的可能值v=nλ+14λΔt=8n+20.005m/s=400(4n+1) m/s其中n=0、1、2、3、….(3)如果波的周期为4×10-3 s,因为0.005 s=114T,则波向右传播.[答案](1)20 cm8 m(2)400(4n+1) m/s(n=0、1、2、3、…)(3)右(建议用时:30分钟)[基础巩固练]1.(多选)如图所示的是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对于图中A、B、C、D、E、F、G、H、I 9个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C、E、F、H具有相同的位移B.A、C位移相同,H、F位移方向相反C.B、I振幅相同D.A、B振幅相同解析:选BCD.在波的图像中纵坐标y表示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故A错误,B正确;在简谐波中各质点都做简谐运动,振幅都等于波源的振幅,故C、D正确.2.(多选)对机械波,关于公式v=λf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λf适用于一切波B.由v=λf知,f增大,则波速v也增大C.v、λ、f三个量中,对同一列波来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保持不变的只有fD.由v=λf知,波长是4 m的声波为波长是2 m的声波传播速度的2倍解析:选AC.公式v=λf适用于一切波,无论是机械波还是电磁波,A正确;机械波的波速仅由介质决定,与λ、f无关,B、D错误;对同一列波,其频率由振源决定,与介质无关,C正确.3.(2022·上海南汇中学期末)一列简谐波的图像如实线所示,当这列波进入到其他介质中时,该波的图像如虚线所示,则该波的波速和原来相比(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解析:选A.依据v =λf ,波的图像由实线变成虚线,那么波长变长,频率不变,则波速变大.4.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某时刻该列波上正好经过平衡位置的两质点相距6 m ,且这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则该简谐波可能的波长为( )A .4 m 、6 m 和8 mB .6 m 、8 m 和12 mC .4 m 、6 m 和12 mD .4 m 、8 m 和12 m解析:选C.根据题意,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可能情况有:12λ=6 m ,λ=12 m ;λ=6 m ;32λ=6 m ,λ=4 m ,故C 正确.5.如图所示,一列波长大于3 m 的横波沿着x 轴正方向传播,处在x 1=1.5 m 和x 2=4.5 m 的两质点A 、B ,当B 点的位移为正的最大值时,A 点位移恰为零,且向上运动,从此时开始计时,经1.0 s 后A 点的位移处于正的最大值,由此可知( )A .2 s 末A 点的振动速度大于B 点的振动速度B .1 s 末A 、B 两质点的位移相同C .波长为12 mD .波速一定为1 m/s解析:选A.λ>3 m ,故34λ=x 2-x 1=3 m ,λ=4 m ,C 错误;由14T +nT =1 s得T =44n +1 s ,由v =λT 知D 错误;1 s 末A 在正向最大位移处,B 在平衡位置,位移不相等,B 错误;2 s 末A 在平衡位置,B 在最低点,A 正确.6.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 、b 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a =2 m 和x b =6 m ,图乙为质点b 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1 m/sB.质点a经4 s振动的路程为4 mC.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D.质点a在t=2 s时速度为零解析:选D.由题图乙可知,简谐横波的周期T=8 s,且t=0 时质点b沿+y方向运动,根据振动和波动的关系,波沿-x方向传播,质点a沿-y方向运动,A、C错误;质点a经过4 s 振动的路程s=tT·4A=1 m,B错误;质点a在t=2s 时,处于负向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D正确.[综合提升练]7.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15 s时的波形图,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传播的速度为v=10 m/s,则质点a的振动图像是下列图中的()解析:选D.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质点a在0.15 s时,由平衡位置向负的最大位移处运动,由波的图像可知,波长λ=2 m,波的周期T=λv=210s=0.2 s,由图可知A、B、C错误,D正确.8.在某一均匀介质中由x=0处的波源发出的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其波速为5 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P 、Q 两质点运动方向相反B .再经过0.5 s ,质点N 刚好在(-5 m ,20 cm)位置C .波的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无关D .波速由波源和介质的性质共同决定解析:选B.波同时向两侧传播,根据对称性可知,此时P (-2 m ,0)、Q (2 m ,0)两点运动方向相同,故A 错误;由图可知,N 到波的前沿的距离为2 m ,波传播到N 的时间:t 1=0.4 s ,由图知波长λ=2 m ,周期为T =0.4 s ,则经过0.5 s 质点N 刚好到达波峰位置,其坐标为(-5 m ,20 cm),故B 正确;波在传播过程中是受迫振动,波的频率和波源的频率一致,故C 错误;波速只与介质有关,同种介质中波速相同,故D 错误.9.(多选)如图所示,有一列传播的简谐横波,x =0与x =1 cm处的两个质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则这列波的( )A .波长一定是4 cmB .周期一定是4 sC .振幅一定是2 cmD .传播速度一定是1 cm/s解析:选BC.由图可知波的振幅、周期和质点振动的振幅、周期相同,分别为2 cm 和4 s ,B 、C 正确;再根据x =0与x =1 cm 处的两个质点的振动图像可知两质点振动时间相差14T +nT ,距离相差14λ+nλ,因此波长是一系列解,A 错误;根据v =λT 可得,波速也应该是一系列解,D 错误.10.(多选)如图甲所示,O 点为振源,OP 距离为s .t =0时,O 点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下(负方向)振动,产生向右沿直线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为P 点的振动图像(从t 1时刻开始振动).则( )甲 乙A .该波的频率为1t 2-t 1B .t 2时刻P 点的速度最大,方向沿y 轴正方向C .这列波的波长为s (t 2-t 1)t 1D .若t 2时刻O 点处于负最大位移处,则s 可能是波长的34解析:选AC.由题图乙知T =t 2-t 1,而T =1f ,故f =1t 2-t 1,A 正确;由题图乙知,t 2时刻P 点处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方向沿y 轴负方向,B 错误;由题图甲知,波动由O 传到P 距离是s ,由题图乙知波动由O 到P 的时间为t 1,故波速v =s t 1,则λ=v T =s t 1(t 2-t 1),C 正确;若t 2时刻O 点处于负最大位移处,则波形可能如图所示,可见OP 间的距离为s =kλ+λ4=4k +14λ,D 错误.11.(2022·上海市金山中学期中)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4 m/s ,某时刻刚好传到x =2 m 处的P 点,波形如图所示,从此时刻开始计时,设为t =0时刻.(1)P 点开始振动以后,振动的频率为多少?(2)求波传到x =8 m 处的M 点所需时间及此过程中P 点通过的路程;(3)请在图中画出t =1.25 s 时刻的波形图;(4)请用铅笔与尺作图,画出M 点从t =0到t =2 s 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解析:(1)由题图读出波长为2 m ,根据公式v =λT =λf解得f =v λ=2 Hz.(2)波传到x =8 m 处的M 点所需时间为t =Δx v =1.5 s周期为0.5 s ,所以此过程中P 点通过的路程为s =1.50.5×4A =0.36 m. (3)t =1.25 s 时刻,波向前传播的距离为x =v t =5 m所以此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4)波传播到M 点所需的时间为1.5 s ,则t =0到t =2 s 时间内M 点振动了0.5 s ,即一个周期.因为波沿x 轴正向传播,所以M 点的起振方向向上,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答案:(1)2 Hz (2)1.5 s 0.36 m (3)见解析图甲(4)见解析图乙。
高中课标上具体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能够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能尝试建构真核细胞模型。
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及成分组成;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特点3、了解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4、了解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能力目标:尝试建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通过对材料的选取和对结构的分析构建提高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培养一种在合理范围内大胆推测、严谨推理,再进一步验证和完善的科学探究态度。
2、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
3、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教学重点: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内容2、历代科学家对生物膜的探究历程和实验内容教学难点:1、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特点及实例。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内容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这个阶段的学生刚经历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从之前的具体形象思维正慢慢向更深一层的抽象思维过渡。
另外了解到学生在之前的教学内容中已经有了自己制作模型的经历,这个特点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合作制作模型的教学策略可行。
另外,学生之前对细胞膜的成分和细胞膜运输实例的学习也为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基础,引发学生思考生物膜功能与结构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共性问题。
但是高中学生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虽然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但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领会课后制作教师提供材料:制作生物膜模型的废旧物品(包裹中药丸的球形蜡壳、电线、解剖针、泡沫塑料等)学生分组制作模型,并派代表上台进行演示讲解。
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和提问强化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第2节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实验观察和分析,学生能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2、合上课本,学生能描绘根尖的结构,说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3、综合探究实验和课本信息,学生能阐明根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及根吸收水分过程。
水平目标1、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水平和小组合作的水平。
2、尝试探究实验,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参与实验设计和操作,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2、使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烧苗,盐碱地为何不适合种庄稼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功的自豪感,渗透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尝试实验和观察,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根尖的结构、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以及根吸收水分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尝试实验和观察,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根对水分吸收的原理,根尖的结构。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实验用具:有刻度的烧杯、玻棒、刀片、尺、放大镜、培养皿、载玻片、木制试管夹、滴管、酒精灯、火柴、清水、浓盐水、萝卜条、食盐、发芽的小麦种子等。
学生准备:上课前一星期指导学生把三株大小相似的青菜分别放入蒸馏水、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液中培养,给予光照并即时补充培养液。
布置学生查找无土栽培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来自土壤中的养料。
第2 课时,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四、教学设计植物没有土壤能够生长吗?请同学们观察:(展示PPT)水槽里的植物离开了土壤为什么也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让我们来实行实验探究1、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⑴、观察课前准备的分别培养在蒸馏水、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营养液中的三株大小相似的青菜,它们的生长情况如何?三株青菜出现生长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展示PPT)⑵、促动植物生长的是什么物质?我们能够做进一步的检验。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97页实验方法并实行实验。
5.3 内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内能的含义。
(2)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3)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关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感受比较、归纳、综合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索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实验中,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激发探索热情;(2)通过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激发自身的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难点: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三、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铜丝、气球、等。
2.演示实验器材:空气压缩引火仪、火柴头、半瓶水等。
3. 自制摹拟演示 PPT 幻灯片四、教学过程引入1.复习份子动理论里相关概念(1)物体是由份子组成的;组成物体的份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份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是什么?(3)温度越高,份子的运动越剧烈。
新课2.份子动能(1)演示实验小球的运动。
(2)问题运动着的小球具有什么?(3)类比运动着的份子具有什么?结论:份子因为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叫份子动能。
(4)份子动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温度越高,份子运动越剧烈,即份子运动速度越大,份子动能就越大。
3.份子势能(1)图片压缩(或者伸展)的弹簧。
(2)问题压缩(或者伸展)的弹簧各部相互排斥(或者吸引)具有什么?(3)类比存在相互排斥(或者吸引)的份子之间存在什么?结论:份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做份子势能。
(4)份子势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份子间距离发生变化,即宏观上物体的体积、状态发生变化,份子势能发生变化。
4.内能(1)问题份子因为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叫份子动能,由于份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做份子势能。
物体内有大量的份子,宏观上只研究一个份子的能量没有实际价值,我们类比机械能用一个新的物理量来表示所有份子的能量。
物体内所有份子动能和份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
内能也是能的一种形式。
(2)单位:焦耳(3)判断与讨论物体的温度为 0℃,它的内能为零吗?物体的机械能为零了,内能为零吗?(4)结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的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共含18篇),欢迎阅读!篇1: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二节,主要讨论了亲代的基因如何传递给子代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基因的位置和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途径。
从教材安排的位置上看,本节内容既是上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自然延续,又是下一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
二、学情分析:1、学生有细胞核、染色体、DNA等知识做基础,但终因基因这类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在思维认知能力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可通过回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基因的确切位置。
2、学生对人类生殖非常感兴趣,也知道精子、卵细胞的存在,但对于基因和精子、卵细胞的关系以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知识知之甚少,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视频资料,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2)学会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体验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亲代的基因怎样传递给子代。
五、课前准备:学生:长条带2条,短纸带若干,乒乓球,双面胶带。
教师:(1)视频: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2)挂图:人的正常染色体图、异常染色体图(3)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动画课件。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表演小品《认亲》提出问题,引入主题。
《第二节元素》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化学元素的概念还是模糊的。
教学的起点定位于通过对元素概念的发展史的简单介绍和对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基本性”的讨论,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元素的科学概念。
然后,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通过地壳里元素的分别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元素的含义,初步学习用元素表示物质的组成。
学习元素符号,掌握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并引导学生对常见元素符号进行练习和记忆。
最终通过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形成本节课要求的基本观念,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具体实施如下:二、教学目标:1.通过拆分分子模型,能说出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2.通过观察食品包装袋的标签,能说出课本中常见元素的符号与名称,初步表达元素符号写法和所表示的意义;3.通过观察C、H、O元素组成的物质,初步形成对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的分类观;4.通过拆分分子的模型,交流讨论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基本性质,形成元素概念,认识元素符号;5.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符号表征的认识。
三、教学设计方案:创设导入:观看有关“点石能成金吗”的视频,帮助学生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初步形成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改变,尽管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美好的,但是从化学角度难以实现,为什么呢?通过学习本节课-第二节元素来了解其中的奥秘,教师进行板书,并引导学生观看“追本溯源”的相关材料。
活动一:自主探究,交流共享-------元素概念【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拆分大屏幕展示的二氧化碳分子、一氧化碳分子、氧分子模型,并分类。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讲解其中的原理帮助学生从原子的结构上获取所有碳原子的共性特征--质子数相同。
使学生明白自然界存在的不同种碳原子,它们的质子数是一样的,我们把这样的一类碳原子归为碳元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拆分分子模型的这个教学活动,能够体会到原子是分为不同种类的,结合自主预习的相关知识认识到每一类原子隶属于一种元素,从而初步形成元素的概念,再通过图片展示感知原子与元素的关系,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从而较好的突破了元素概念这一学习难点。
第2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一、学习者分析初一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怀着对初中生活的憧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里,对每样事物都充满着好奇,都想去探个究竟。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越来越迅速,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学生的家中都有了计算机,但对计算机的认识可能仅仅局限于上网与打游戏,对于计算机系统也只能从自己可以看到的来理解,认识比较片面,通过学习本节内容,系统地认识计算机系统。
二、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的主机内容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要求学生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为下一节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打下基础,它是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很多专业术语,这些术语都是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可能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使之逐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的知识。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各主要部件的作用,存储器的单位及其换算。
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3、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关系;(2)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份及其作用;(3)知道存储器的分类、内存RAM与ROM的区别及其作用,以及存储的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
(4)了解软件的分类,知道常见的软件的类别。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了解计算机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并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本课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多专业述语、名词和概念,其中很多与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内容不一致。
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和建构主义理论,设计教学情境和活动,通过展示计算机实物和观察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体验,认识所学内容,掌握专业词汇,理解概念,自主归纳总结出系统结构图,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下册第2节《基本体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基本体操》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一年级下册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体操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一些简单的队列队形变化、基本体操动作和简单的体操组合。
这些内容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好动,善于模仿。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体操动作,对队列队形的变换也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体操动作和队列队形的变换方法,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基本体操动作的掌握和队列队形的变换方法。
2.教学难点:体操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以及队列队形的变换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亲自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体操动作和队列队形的变换方法。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自己的动作质量。
3.游戏法: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进行游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纠正错误,提高动作质量。
六. 教学准备1.物质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体操音乐、队列队形的变化图示和体操动作的示范视频等教学资源。
2.场地准备:教室需要布置成一个宽敞的体操场地,以便学生进行练习和表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2节【第二课时】解决问题(列表法)》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2节《解决问题(列表法)》,主要让学生通过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多样的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列表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和问题解决,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列表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学会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运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发现列表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并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和活动。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今天要学习的问题:小明有苹果、香蕉和橙子三种水果,每种水果有若干个,问小明一共有多少个水果?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发现可以用列表法来解决问题。
教师讲解列表法的步骤,并示范如何列出三种水果的数量。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例如:小华有铅笔、橡皮和尺子三种文具,每种文具有若干个,问小华一共有多少件文具?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例如:班级里有男生和女生,分别记录男生和女生的数量,然后问班级一共有多少名学生?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列表法解决?让学生举例说明,并互相交流。
《录制和编辑声音》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声音文件的录制方法,包括应用麦克风等设备。
2. 学会应用音频编辑软件对声音文件进行基本的编辑操作。
3. 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声音文件的录制方法和音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2. 难点:对声音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需要学生多实践、多尝试。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所需的麦克风、录音软件、音频编辑软件等设备。
2. 准备一些常见的音频编辑软件,如Audacity、Adobe Audition等。
3. 设计好教案和操作演示文档,以便于教室教学。
4. 确保网络环境良好,可以顺畅地下载和安装相关软件。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们学习录制和编辑声音的相关知识,教学目标包括了解录音设备、掌握录音软件的应用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声音编辑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通过以下五个步骤进行:1. 导入新课:起首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引入录音和编辑声音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录音设备(麦克风、声卡等)的功能和应用方法,讲解录音软件(如Windows自带录音机、Audacity等)的应用方法,并进行操作演示。
3. 示范操作:教师进行一个完备的录音和编辑声音的示范操作,让学生了解整个过程,并强调注意事项。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操作,自己动手录制和编辑一段简单的声音,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 评判反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经验和技巧,教师给予评判和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等,以增进学生的学习。
同时,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
2.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4. 及时反馈和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学习建议。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主动运输的观点和重要性。
2. 掌握主动运输的过程和机制。
3. 理解胞吞和胞吐的观点和作用。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主动运输的关键步骤和影响因素。
2. 胞吞和胞吐的过程和机制。
3.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的干系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动画和相关案例。
2. 准备相关实验器械和试剂。
3. 准备案例资料,包括真实病例和虚构案例。
4. 提前安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做好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来引出主动运输的观点,例如,为什么我们喝下的水能够从肠道重新回到血液中?为什么我们吃下的药物能够被吸收进入血液?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就是主动运输。
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的干系介绍主动运输过程中涉及到的胞吞和胞吐过程,说明这两种过程是主动运输的必要补充。
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种过程。
3. 主动运输的分类介绍主动运输的分类,包括简单主动运输和帮忙主动运输,并说明帮忙主动运输中涉及到的物质转运蛋白。
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主动运输。
4. 实验探究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不同条件对主动运输的影响。
例如,探究温度、离子浓度、药物等因素对主动运输的影响。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机制。
5. 胞吞和胞吐的实例介绍一些常见的胞吞和胞吐实例,例如细胞摄取营养物质、分泌蛋白的分泌等。
通过这些实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胞吞和胞吐的过程和意义。
6. 总结与思考总结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的干系,以及主动运输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鼓励学生思考主动运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调控主动运输来治疗某些疾病。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主动运输的观点和原理。
2. 掌握胞吞、胞吐的过程和作用。
3. 能够运用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的知识诠释生命活动中的现象。
第2节欧姆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关系推导出欧姆定律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与论证过程提高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2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推导和理解【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计算【教具准备】电池组、电阻(5Ω、10Ω、15Ω)多个、开关、导线若干、电流表、电压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课时教学设计【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上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各组的探究结论,可以再讲讲吗生1: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生2: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生3: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师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首先是被德国的科学家欧姆发现的,所以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欧姆定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进行新课】知识点1 欧姆定律师 由上节课的结论可知: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我们把它综合起来,用一句话表示就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就是欧姆定律板书: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如果用U 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R 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I 表示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如下公式: I=R U 式中的I 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 );U 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 );R 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公式的物理意义:当导体的电阻R 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I ∝U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这反映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I ∝1/R 公式I=U/R 完整地表达了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表达式I=R U 及其变形式U=IR 、R=IU 是电学计算的基本公式,应注意以下四点:(1)适用范围: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的导电情况,对非纯电阻电路,如含电动机的电路,欧姆定律不再适用(2)同一性:I=R U 中的电流、电压、电阻是指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中的各量,三者要一一对应,在解题中,习惯上把同一个导体的各个物理量符号的角标用同一数字表示,如图所示的电路,通过电阻R1的电流111R U I =,通过电阻R2的电流222R U I =,电路的总电流I=UR ,当电路发生变化时,电路中的总电流可以表示为RU I ''=' (3)同时性:欧姆定律中三个物理量间具有同时性,即在同一部分电路上,由于开关的闭合或断开以及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的移动,都将引起电路的变化,从而导致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因而公式I=U/、U 、R 随意混用(4)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即I 的单位是安培,U 的单位是伏特,R 的单位是欧姆例题1(多媒体展示)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V 电源两端,灯丝电阻为30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学生读题,根据题意老师板演,画好电路图说明某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的图示法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解:由题可知U =12V ,R L =30Ω,根据欧姆定律I =U/R=12V/30Ω=教师归纳:(用多媒体展示)(1)解物理题的一般步骤:①题中找已知条件;②注意写出原始公式;③公式中物理单位要统一,对物理符号尽量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④代入的数值要带单位;⑤最后说明所求的物理量,不必写答(2)解电学题审题的一般思路:①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②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未知量的符号;③利用相应公式进行求解例题2(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 ,电流表的示数为,求电阻R 的阻值教师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按例题1的要求解答,并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演算过程学生板演解题过程解:电阻R 两端的电压U =6V ,通过电阻R 的电流I =所以R =I U =A3.0V 6=20Ω 学生板演完毕,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讨论、分析正误例题3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练习册中对应题目,并针对性地讲解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①电路图及解题过程要符合规范要求②答题叙述要完整③解释U=IR 的意义:公式U=IR ,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该导体电阻的乘积但要注意,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电流为零,但导体电阻依然存在因此不能认为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跟电阻也成正比④解释R=U/I 的物理意义:对同一段导体来说,由于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比值是一定的对于不同的导体,的比值反映了导体电阻的大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U/I 表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由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中的电流也等于零,而这个导体的电阻值是不变的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知识点2 运用欧姆定律分析图象中电阻的大小师 在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图象中电阻大小的题目,下面我们就试着分析一个电学I-U 图象的例题例题4 (多媒体展示)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元件甲的电阻是 Ω,将元件甲接在电压为2V 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甲的电流是 A ,将乙接在电压为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乙的电流是 A ,此时元件乙的电阻是 Ω解析:如图所示为导体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但我们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来求得电阻,观察元件甲的I -U 图象可知,电阻甲的电阻是固定不变的(不受温度或电压大小的影响),可从甲上任找一对应点,然后利用其电压、电流值计算出电阻,如当加在元件甲两端的电压为1V 时,通过甲的电流为,由欧姆定律可得A 2.0V 1==甲甲甲I U R =的电源两端,I-U 图象上对应的电流为,则通过元件甲的电流为(也可利用欧姆定律求得Ω==5V 2I R U =观察乙的I-U 的图象可知,元件乙的电阻随着电压的增大逐渐增大,猜想可能是受温度的影响,当将乙接在电压为的电源两端,此时对应的电流值为,则此时,元件乙的电阻为A5.0V 5.2==乙乙乙I U R =5Ω 答案:5 5注意:教师在讲解该题时,速度尽量放慢,在分析乙的I -U 图象的变化情况时,教师要详细讲解,特别是要让学生理解乙元件电阻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电压增加时,使得乙电阻的温度变化了,图象的题目时,一定要搞清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从图象中找出相关的有用信息,然后利用相应的规律进行求解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教师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欧姆定律的公式,并尝试利用欧姆定律进行了简单的电学计算,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谢谢!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教学反思1在讲授欧姆定律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欧姆定律并不是两个实验结论简单地综合而成的,同时要强调欧姆定律应用时必须符合“同一性”和“同时性”在讲解欧姆定律的公式I=U/R和变形公式R=U/I、U=IR时,要将它们的含义区别开来,从物理意义上划清界限,这样可让学生从中加深对欧姆定律的认识和理解在解题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2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本课的内容可自行调节,讲得适中才好,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我认为还是多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步子还是放慢一些,多举例多让他们上黑板板书演算过程,在众多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失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板书设计。
第2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本课时的内容是第二节《离子反应》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电解质的基本概念,能够判断典型的电解质(酸、碱、盐),能够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盐的电离方程式,也能够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明确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状态存在。
而离子反应是整个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之一,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地书写离子方程式,为必修课程后续章节以及选修中有关“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学习打好根基。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并能够从微观上明确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就是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反应。
通过实验探究与理论思考建立离子观,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宏观化学现象,进一步发展宏观现象与微观变化之间的联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基本模型,能够利用该模型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分析推理等一系列科学研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体会在离子反应的研究中体现的科学方法。
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的将化学反应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
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酸碱盐的反应,复习初中盐的溶解性表,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用具。
【引入】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理解了将所有的化合物分为两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下面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将氯化钾和硝酸钠的固体分别溶于水,得到两者的溶液,再将两个溶液混合,最后将混合后的溶液蒸干,我们将得到什么固体呢【讲解】通过初中的学习,同学们可以理解氯化钾与硝酸钠是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那么将上面的混合溶液蒸干不就应该得到氯化钾和硝酸钠的固体吗但是实际实验的结果是得到氯化钠、氯化钾、硝酸钠、硝酸钾四种盐的混合固体(具体物质的多少由溶解度决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实验结果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来,我们来开始这节课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