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 格式:docx
- 大小:36.49 KB
- 文档页数:3
原子结构演变的5个阶段
原子结构是材料科学重要的基础概念之一。从19世纪末到20世
纪初,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原子的结构。在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实验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原子结构的复杂性和演变历程。本文将介绍原子结
构演变的5个阶段。
第一阶段:罗瑟福的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
1909年,英国科学家罗瑟福通过研究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得出了
原子模型。这个模型认为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负电子组成,而电
子分布在原子核之外。这个模型为后来的原子核模型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卢瑟福-玻尔原子模型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研究氢原子光谱时提出了一个新的
原子模型,被称为卢瑟福-玻尔原子模型。这个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电
质子和不带电的中性粒子组成的。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每条轨道对
应不同的能量水平。
第三阶段:量子力学的发展
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原子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量子力学认为
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而不是连续分布的。通过研究原子的波函数
和能量状态,科学家们得出了原子的电子云结构,即一个原子中电子
分布的概率密度分布。这为化学分子和材料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原子核模型的发展
在量子力学理论基础上,原子核模型得到发展,并确定了元素周
期表。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质子数量不同的
原子称为不同的元素。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同位素。
第五阶段:超越原子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原子以外的更小、更基本的
粒子。通过加速器、探测器等尖端设备,科学家们研究了粒子物理学、核能等领域,揭示了一些重大问题,如弱相互作用、暗物质、暗能量等,为人类认识宇宙提供了新的契机。
物质结构与性质(鲁科版)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
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
一、原子结构认识的演变过程
1.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的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2. 汤姆逊原子模型(1903年):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3.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4. 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20世纪20年代中期):现代物质结构学说。
二、原子光谱和波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1.基态、激发态与原子光谱
(1)
(2)原子光谱形成原因: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波长的光。(3)氢原子光谱是最简单的光谱。
2.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1)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并且不辐射能量,所以原子是稳定的。
(2)只有电子在原子轨道间跃迁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并且以光的形式进行。
(3)在原子核外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而且能量是量子化的。玻尔只引入一个量子数n,n越大,轨道的能量越高,n取1、2、3、4…的正整数,所以原子核外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当电子在原子轨道间的跃迁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是不连续的。
三、电子层、能级、原子轨道
【关键提醒】(1)一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运动状态不同。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最重要的包括:
1. 原子不可分模型:古希腊的哲学家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分的粒子构成的。
2. 道尔顿原子模型:约翰•道尔顿是第一个提出原子理论的科学家。他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小球状的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会被分解或破坏。
3. 汤姆逊原子模型:汤姆逊用阴极射线管实验证明了原子是可分的,并发现了电子。他把原子看作是带有正电的球体,电子散布在球体内部。
4. 卢瑟福原子模型:卢瑟福利用金箔反射性实验证明了原子的核心是带有正电的,并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即核心像太阳一样,电子绕核心旋转。
5. 波尔原子模型:尼尔斯•波尔用量子理论解释了原子的行为,并提出了原子壳层模型,即电子只能在固定的能级上旋转。
6. 原子云模型:薛定谔用波动理论解释了原子的行为,提出了原子云模型,即电子在很多不同的能级上旋转,并且存在于原子的三维空间中。
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史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模型的演变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然而,这个理论没有得到科学实验的支持,直到19世纪才有了实验依据。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理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他还提出了混合物和化合物的概念,这些概念为后来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这是原子结构模型的重要突破。他提出了“葡萄干布丁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球体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这个模型解释了电子的存在和原子的电性质,但没有解释原子的核心。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金箔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组成的。他提出了“太阳系模型”,认为原子是由核心和绕核心运动的电子组成的。这个模型解释了原子的核心和电子的轨道,但没有解释电子的运动方式。
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了量子力学理论,解释了电子的运动方式。他提出了“波动力学模型”,认为电子是一种波动,存在于原子的空间中。这个模型解释了电子的运动方式和原子的光谱,但没有解释原子的核子。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这是原子结构模型的又一重要突破。他提出了“液滴模型”,认为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中性的中子组成的。这个模型解释了原子核的结构和稳定性,但没有解释电子的轨道。
现代原子结构模型是由量子力学和液滴模型组成的。它认为原子是由核心和绕核心运动的电子组成的,核心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中性的中子组成的。这个模型解释了原子的结构和性质,为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
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自古代以来就有,而现代形式的原子结构模型大致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提出了原子的概念,他认为物质是由微小的、不可分割的"无本体"原子构成的。1803年,朱熹在《说文解字》里提出了气态的概念,1808年,英国物理学家威廉·福特·哥伦比亚提出了原子的空间结构模型,认为原子内部有小球状电荷(即电子)。1890年以后,埃尔米特·波尔提出了电子在原子核周围运动的概念,此后,物理学家们基于实验数据,进一步建立了稳定原子核及电子运动轨道解释原子结构的模型。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
知识结构梳理:
(一)、原子结构的演变:
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古代原子学说→道尔顿原子模型→汤姆孙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
道尔顿原子模型:
1808年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的理论模型。他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原子都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汤姆生葡萄干布丁模型:
1904年汤姆生在发现电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汤姆生认为:
①电子是平均的分布在整个原子上的,就如同散布在一个均匀的正电荷的海洋之中,它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
②在受到激发时,电子会离开原子,产生阴极射线。
卢瑟福核式模型:
1911年以经典电磁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卢瑟福行星模型主要内容有:
①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②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③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进行绕核运动。
卢瑟福的原子结构理论遇到的问题: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和经典的电磁学观点,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电子一定会自动且连续地辐射能量,其光谱应是连续光谱而不应是线状光谱。那么,氢原子的光谱为什么是线性光谱而不是连续光谱呢?(氢原子从一个电子层跃迁到另一个电子层时,吸收或释放一定的能量,就会吸收或释放一定波长的光,所以得到线状光谱)
波尔的轨道模型:
1913年为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事实,玻尔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是:
1.3.1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对原子结构有个基本的认识。
过程方法:
采用学生自主讨论的方法,多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得出结论。多考虑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最新认识成果。
情感态度:
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设计
1.化学家已经发现和创造了2000多万种化学物质,这么多的化学物质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请同学们观察教材图1-24,分析金属铜、氯化钠、水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2.原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但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和探索已经历了2500多年的漫长历史。直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物体表面的原子,才对原子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展示图片:
图1 原硅晶体
图2 用隧道扫描显微镜观测到的硅晶体表面
图3 氦原子结构示意图
引入新课:
问“原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你有没有思考过下列问题?”
⑴原子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
⑵科学家眼里的原子是怎样的?
⑶科学家是怎样探索原子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教师引导:
欲了解这些内容,请同学们自学教材内容。
交流讨论:(师生一起)
整理归纳: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学生阅读教材,试着总结填写】
⒈德谟克利特的古代原子学说。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是奠基人,他认为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⒉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
英国科学家是的创始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同种原子的质量和性质都。
原子结构模型发展演变的历程
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以下是其发展演变的历程:
1. 道尔顿实心球模型(1803年):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实心小球。
2. 葡萄干蛋糕模型(1904年):约瑟夫·约翰·汤姆森在发现电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枣糕模型/西瓜模型),认为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镶嵌在里面。
总之,随着科学水平和实验条件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原子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推动了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和演变。
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
在科学的长河中,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最早的原子理论到现代的量子力学模型。本文将依次介绍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从经典的卢瑟福模型到最新的量子云模型,以及其中的重要贡献者和关键理论。
经典的卢瑟福模型是原子结构理论的起点。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提出了卢瑟福散射实验,通过对α粒子在金箔上的散射观察,发现了原子中存在着一个非常小而带正电的原子核。根据卢瑟福的实验结果,他提出了一个以原子核为中心,围绕着核运动的电子的轨道。这一模型奠定了后来原子结构理论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未能解释电子为什么不被核吸引而坠落。
为了解决卢瑟福模型中的问题,尼尔斯·玻尔于1913年提出了著名的玻尔模型。玻尔通过量子化的思想,将电子的能量量子化,并提出了电子仅能在规定的能级上运动,不会坠落入核内。这一模型解决了卢瑟福模型的困扰,并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谱线。玻尔模型的贡献在于引入了量子化概念,并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
随着量子力学理论的发展,原子结构模型也逐渐从经典的物体模型过渡到了现代的波粒二象性模型。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提出了薛定谔方程,该方程能描述微观粒子(如电子)的行为。薛定谔方程的解是一组波函数,通过对波函数的解析,可得到电子的能级和轨道分布的概率。
在薛定谔方程的基础上,沃纳·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了著名的海森
堡不确定性原理,进一步完善了原子结构模型。不确定性原理指出,
无法同时准确测量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这为后续量子力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