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全传
- 格式:doc
- 大小:113.50 KB
- 文档页数:79
光武帝刘秀的生平简介刘秀,即汉光武帝,字文叔。
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光武帝刘秀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刘秀的生平简介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
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3-4] 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初五日,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
遗诏说:“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
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
”刘秀死后,其子明帝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初五日,葬刘秀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刘秀舂陵起兵西汉自汉元帝以来,朝政日益衰败。
到了汉成帝之时,成帝昏聩不堪,委政母族。
致使以太后王政君为首的王氏外戚集团独揽了朝政大权;又专宠赵氏姐妹,从而形成了“赵氏乱于内,外家擅于朝”的局面。
汉哀帝死后,王政君之侄王莽连立汉平帝、孺子婴两幼主,其地位历经“安汉公”、“摄皇帝”,表面上几乎就是昔日周公摄政的再次重演。
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废孺子婴(刘婴)为定安公,正式代汉登基称帝,建立了新朝,建元“始建国”,西汉在历经214年的统治后终于灭亡。
新莽末年,因其推行的改革盲目崇古,不切实际,又触动了上至豪强、下及平民的利益;加之水、旱等天灾不断,广袤中原赤地千里、哀鸿遍野。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简介汉光武帝刘秀前6—57字文叔,蔡阳人,汉景帝后裔。
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艰难奠定中兴之基。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前6—57年,汉族,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
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西汉皇族后裔刘秀与兄在家乡舂陵乘势起兵,与众英雄并争天下。
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建立了东汉王朝。
经过长达十数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绿林、赤眉、隗嚣、公孙述等诸多割据势力和为数达百万的大小农民起义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纷争战乱20余年的中华大地再次归于一统。
天下定后,刘秀推行“偃武修文”的国策,发展生产、大兴儒学,从而奠定了日后东汉王朝近两百年的基业。
汉光武帝刘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
刘秀是汉高祖九世孙,西汉景帝子长沙王刘发之子舂陵节侯刘买的后裔,其父为南顿令刘钦,母樊娴。
世代居住在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属地方豪族。
自幼钟情于阴丽华,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战争时期时值王莽当朝,天下大乱,赤眉军与绿林军起兵反王莽。
刘秀此时亦与其兄刘縯在舂陵今湖北枣阳县起兵,与绿林兵共同拥护更始帝刘玄。
23年,刘秀率绿林军3万以少胜多于昆阳灭王莽军42万,杀其主帅王寻,取得昆阳大捷。
此后刘縯兄弟威望大盛,遭到刘玄的猜忌。
刘秀有所察觉,但刘縯不以为意,终被刘玄借故杀死。
此时刘秀也处于危险之中,只得向刘玄谢罪,并不敢为哥哥服丧,饮食言笑如常。
后刘玄占据洛阳,派刘秀巡视黄河以北,刘秀始得脱离险境。
刘秀在河北积蓄力量,日益壮大,被刘玄封为萧王。
但刘秀手下不断劝进,终于在25年,刘秀于鄗城即皇帝位,改元建武,国号仍为汉,史称东汉。
次年迁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
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傀儡皇帝,击败刘玄,刘玄投降后被杀。
刘秀先后荡平赤眉、张步、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于建武十二年37年统一中国。
《刘秀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1)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
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
(2)六年春正月辛酉,诏曰:“往岁水、旱、蝗虫为灾,谷价腾跃,人用困乏。
朕惟百姓无以自赡,恻然愍之。
其命郡国有谷者,给禀《说文》:“禀,赐谷也。
”音笔锦反。
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如《律》。
”(3)七年春正月丙申,又诏曰:“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至于富者奢僣,贫者单财,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止,仓卒乃知其咎。
其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终之义。
”(4)二月戊戌,帝崩于南宫前殿,年六十二,在位三十三年,遗诏曰:“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
刺史、二千石长吏皆无离城郭,无遣吏及因邮奏。
”(5)初,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
自陇、蜀平后,非儆急,未尝复言军旅。
皇太子尝问攻战之事,帝曰:“昔卫灵公问陈,孔子不对,此非尔所及。
”每旦视朝,日仄乃罢。
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
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间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
”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虽身济大业,兢兢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
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节选自《后汉书卷一》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如《律》()(2)昔卫灵公问陈()(3)承间谏曰()(4)虽身济大业()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养于叔父良故燕王欲结于君B. 贫者单财今者项庄拔剑舞C.仓卒乃知其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 且知天下疲耗无不活,且硕茂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1)朕惟百姓无以自赡,恻然愍之(2)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20.光武帝如何推行他的殡葬改革措施。
(用自己的话概括。
关于刘秀的故事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的关于刘秀的故事,欢迎阅读!
刘秀重建汉王朝
昆阳大战以后,刘縯和刘秀名声越来越大。
有人劝更始帝把刘縯除掉。
更始帝借口刘縯违抗命令,把刘縯杀了。
刘秀一听到他哥哥被杀,自己知道力量敌不过更始帝,就立刻赶到宛城(今河南南阳市),向更始帝赔不是。
有人问起他昆阳大战的情形,他也一点不居功,说全是将士们的功劳。
他也不敢给他哥哥戴孝,照常吃饭喝酒,有说有笑,一点也不流露出他忧伤的心情。
更始帝以为刘秀不记他的仇,反倒有点过意不去,拜刘秀为破
虏大将军,但是毕竟不敢重用。
后来,长安攻下来了,王莽也给杀了。
更始帝到了洛阳,才给刘秀少数兵马,让他到河北去招抚河北郡县。
这时候,各地的豪强大族有了武器,有的自称将军,有的自称为王,也有自称皇帝的,各据一方。
更始帝派刘秀到河北去,正好让刘秀得到一个扩大势力的机会。
他废除王莽时期的一些苛刻法令,释放一些囚犯,一面消灭了一些割据势力,一面镇压河北各路农民起义军。
整个河北差不多全给刘秀占领了。
公元25年,刘秀和他的随从官员认为时机成熟,在鄗(音hào 今河北柏乡县北)自立为皇帝,这就是汉光武帝。
1。
刘秀的民间故事刘秀,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长子。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帮助下,建立了东汉王朝,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创了东汉王朝的繁荣时期。
刘秀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波折,但他始终坚定地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
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许多民间故事中都有关于刘秀的传说。
这些民间故事不仅反映了刘秀在历史上的形象,也展现了人们对刘秀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在民间故事中,刘秀被描述为一个有着高尚品德和智慧的人物。
他早年曾在河北一带流亡,期间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与这些朋友一起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在故事中,刘秀被描绘成一个忠诚、勇敢、仁爱的人,他不仅关心自己的朋友,还关心百姓的疾苦,常常为民众解决难题,受到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
另外,民间故事中还有关于刘秀与王莽斗智斗勇的传说。
王莽是东汉末年的权臣,他篡位称帝,导致了社会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在民间故事中,刘秀被描绘成一个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他与王莽斗智斗勇,最终成功地推翻了王莽的统治,为人民夺回了失去的和平与安宁。
此外,民间故事中还有许多关于刘秀的爱情故事。
刘秀与王莽之乱时期的女子阴丽华的爱情故事尤为著名。
在故事中,刘秀被描绘成一个有情有义的英雄,他与阴丽华相爱相敬,共同经历了许多磨难和考验,最终走到了一起,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情传奇。
总的来说,刘秀的民间故事反映了人们对他的崇敬和敬仰之情,也展现了他高尚的品德和智慧。
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也传承了人们对正义、勇敢、仁爱的向往和追求。
刘秀的一生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他的形象和精神依然历久弥新,激励着人们不断向前,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刘秀简介刘秀(5年—57年),字刘玄,沛国相县(今安徽省相山县)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自称汉光武帝(或称刘刘明帝),建立东汉,开创了东汉王朝的基业。
早年经历刘秀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中,但自幼聪明好学,对学问非常有兴趣。
他曾在当地的私塾接受教育,并展现出杰出的才华和领导能力。
在成年后,刘秀加入了一个籍贯沛县的义军,开始了他的革命活动。
农民起义和建立东汉公元23年,地方官员王莽篡夺了西汉王朝的政权,建立了新朝。
刘秀深受民众和地方豪强的支持,决定站出来反抗新朝政权的统治。
他发动了著名的赤眉起义,以农民军的形式推翻了新朝。
在赤眉军的领导下,刘秀迅速扩大了势力范围,吸引了大量原西汉官员的支持。
公元25年,刘秀击败了新朝军队,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并在位第三年,他正式称帝,定都雒阳,改国号为汉。
刘秀的政绩刘秀成为东汉王朝的创立者和第一位帝王后,开始了自己的统治。
他注重恢复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整顿官员,建立起了较为稳定的政权。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政治上实行儒家思想,并加强建设,改善人民的生活。
刘秀善于任用人才,他重用了一些杰出的官员,例如他的叔父汉光武帝刘秀、前任赤眉军将领钟繇、刘永等。
这些人对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保证了国家安定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此外,刘秀还提倡文化事业的发展,重视教育,设立太学以培养人才。
他还大力发展农业,重视农民的权益,减轻农民的负担,改善农村的经济状况,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晚年及遗产刘秀在位期间,使国家经济逐渐恢复,军队士气高昂,政局相对稳定,人民生活逐渐改善。
然而,刘秀的统治并不长久,他于公元57年去世,享年53岁。
刘秀去世后,他的儿子刘庄继位,成为东汉第二位皇帝。
然而,东汉王朝在刘秀世后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无力阻止各地地方势力的分裂和割据,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
刘秀作为东汉王朝的创始人和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推翻了新朝政权,建立了东汉王朝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昆阳大战》东汉王朝刘秀历史人物故事集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
东汉王朝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所以接下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下关于汉光帝刘秀的历史故事吧。
昆阳大战更始皇帝刘玄派王凤、王常、刘秀他们去进攻昆阳[在河南省叶县],派刘縯再去围攻宛县。
镇守宛县的将军叫岑彭[岑cén],十分厉害,刘縯没法儿打进去。
昆阳兵力薄弱,很快地就给王凤、王常、刘秀他们打下了。
接着,他们又打下了临近的定陵[在河南省郾城县西北]和郾城[就是河南省郾城县]两个县。
王莽听到了汉军立刘玄为皇帝,又打下了昆阳,围攻宛县,急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可还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
就在这么紧急的时候,他还搜罗天下美女,娶个小姑娘做皇后。
王莽已经六十八岁了,头发、胡子全都白了。
他把头发和胡子染黑,又做了新郎,还在搜罗来的美女当中挑选不少人做妃子。
后宫的大事办完了,他才派司徒王寻和司空王邑去各地征调兵马,到洛阳会齐,先去平定南阳这一头。
王寻、王邑集合了四十二万人马,号称一百万,浩浩荡荡直奔昆阳。
昆阳的汉军将士站在北门的城门楼子上往远处一望,只见没结没完的全是王莽的军队。
有的人害怕了,准备散伙。
刘秀对他们说:“这是最紧要的关头,必须顶得住。
咱们兵少粮少,全靠同心协力才行,要是见了敌人就散伙,那就什么都完了。
大丈夫,英雄汉,万万不能灭自己的志气。
”他把怎么到外面去调军队,怎么布阵怎么打,跟大伙儿说了一遍。
将士们这才安定下来,愿意听他的指挥。
昆阳城里当时只有八九千人,王寻、王邑的头一批人马就有十万。
刘秀请王凤和王常只守不战。
自己带着李轶他们十三个人骑上快马,趁着黑夜冲出南门,往定陵和郾城去调兵。
昆阳城虽然不大,城墙可又高又结实,王寻、王邑一时打不进去。
二这时候,刘縯已经把宛县打下来了。
刘秀可还没得到信儿。
他到了定陵和郾城,要把这两个地方的兵马都调到昆阳去,暂时放弃这两个城。
光武帝(刘秀)光武帝,名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在位33年,病死,终年63岁,葬于原陵(今河南省孟津县西长道社)。
东汉光武帝刘秀,生于西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
父刘钦,母樊氏。
刘秀排行第三,所以字叫文叔。
刘秀28岁起兵加入绿林起义军,30岁称皇帝,在位33年,卒于建武中元二年(5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很有作为的一个帝王。
一、出生不凡志向平平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
汉景帝的支系。
他的先世原居于春陵(春陵为乡名,地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北)。
后迁居南阳郡蔡阳县白水乡(地在今湖北省枣阳县南)。
不过,刘秀的出生地却是济阳(今河南兰考东北)。
当时他的父亲刘钦正担任济阳县令。
刘钦后来又担任南顿(今河南省项城西南)县令,刘秀随父生活在南顿。
刘秀九岁时,刘钦去世了,这样刘秀就返回家乡,由叔父刘良抚养长大。
年轻时的刘秀堂堂一表人才。
他喜欢务农,处事谨慎,讲信用,性情温和。
有一次他在新野(今属河南省),听说那里阴氏家中有个名叫丽华的女子长得漂亮,心中爱悦;到长安时见到执金吾(负责京师警卫的官员)出行的威严,就大为感慨地说:“仕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志愿不过如此。
这使刘秀和他的大哥刘演(字伯升)显得很不相同。
刘演性情刚毅,不事家业,刘氏皇族的意识特强,对新莽政权极端不满,破产散财,交结雄俊人物,颇有取天下的野心。
当年汉高祖刘邦喜好结交,不事家产,刘邦的二哥刘喜专心治理家业。
刘演就自比刘邦,以刘喜比刘秀,笑他胸无大志。
但最后当了皇帝的是刘秀,却不是刘演。
二、忍辱负重徐图大业新莽末期,连年灾荒,各地农民揭竿而起,天下已经大乱。
地皇三年(22年)十月,刘演在春陵、刘秀与李通的从弟李轶在宛城,同时起兵。
刘良听到消息,怒不可遏,把刘秀恨恨训斥了一顿,说:“你和你哥哥的志趣不同。
现在家产快完了,不治理家业,反而一起干这种事!”但事情已经闹起来,刘良也没法,只好顺从。
当刘演在春陵起事时,同族的许多人非常害怕,都说刘演要害了自己,纷纷逃跑;但当他们见到刘秀穿戴着红衣大冠的将军服装,率领起事人员回到春陵时,又说:“像刘秀那样谨慎厚重的人都造起反来了,还怕什么!”于是也就心安了。
东汉光武帝刘秀传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平定天下以及光武中兴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他高明的人才谋略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因。
下面是有东汉光武帝刘秀传,欢迎参阅。
东汉光武帝刘秀传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父钦曾任南顿令,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初五日,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
遗诏说:“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
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
”刘秀死后,其子明帝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初五日,葬刘秀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东汉光武帝刘秀人物生平早期经历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一脉,刘秀的先世,从王降为列侯,到他父亲刘钦这一辈,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
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刘秀出生于济阳县,他出生的时候,有赤光照耀整个房间,当年稻禾(嘉禾)一茎九穗,因此得名秀。
元始三年(公元3年),刘钦去世,年仅9岁的刘秀和兄妹成了孤儿,生活无依,只好回到祖籍枣阳舂陵白水村,依靠叔父刘良抚养,成了普通的平民。
由于刘秀勤于农事,而其兄刘縯好侠养士,经常取笑刘秀,将他比做刘邦的兄弟刘喜。
新朝天凤年间(公元14年―公元19年),刘秀到长安,学习《尚书》,略通大义。
舂陵起兵西汉自汉元帝以来,朝政日益衰败。
到了成帝之时,以太后王政君为首的王氏外戚集团独揽朝政大权,加之汉成帝昏聩不堪,极为宠信赵氏姐妹,从而形成了“赵氏乱于内,外家擅于朝”的局面。
新朝末期全国⼀⽚混乱,反莽起义⽆处不在。
公元17年,以铜马、绿林、⾚眉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在全国爆发。
起义过程中,地主阶级中的⼀部分⼈和豪强列霸,也乘机聚兵起事,攻城掠地,⼤闹天下,全国⼜处于⼀⽚互相残杀的混乱之中。
国破家亡,各民族之间互相残杀。
处在这种灾难之中的⼈民,他们⽇夜思念曾给他们带来幸福的⾼祖刘邦的西汉王朝。
就在这时,南阳⼤地主刘演、刘秀兄弟打出“复⾼祖之业”的旗帜,组织了⼀⽀七⼋千⼈的春陵军举兵反莽。
刘秀是汉⾼祖刘邦的后代。
刘秀⾃幼丧⽗,孤⼉寡母在叔叔刘良的照顾下⽣活,直到他长⼤。
年轻时的刘秀,⾝材⾼⼤,⼀表⼈才。
他为⼈讲究诚信,处世谨慎,性情温和善良。
他在绿林、⾚眉等农民起义的基础上,依靠地主阶级的“功⾂”、“良将”们,抗击群雄。
各地的起义军迅速发展到⼗余万⼈。
起义军将领们都主张拥⽴⼀个刘姓的皇帝,以此统⼀号令,顺应⼈⼼。
他们认为刘⽞懦弱,容易左右,因⽽于公元23年在宛城南⾯的洧⽔拥⽴刘⽞为皇帝。
刘⽞是春陵侯刘仁的曾孙,在平林军中,号称更始将军。
刘⽞当皇帝后,改元为更始元年,并封了⼀⼤批官,封刘演为⼤司徒,封刘秀为太常偏将军。
南阳⼀带的起义军严重威胁着王莽,王莽很快集结了43万⼈马,号称百万,命司空王⾢与司徒王寻讨伐起义军。
公元17年6⽉,王莽军队⾸先与刘秀相遇,刘秀的将领见敌多势盛,不敢作战,都跑回昆阳(今河南叶县)城中。
他们怀念家⼈,都想各⾃回本⼟⾃保。
刘秀向将领们分析了当前形势,⼝吻严厉:“我们的粮草不多,敌强我弱。
若我们齐⼼协⼒抗击敌⼈,还有战胜的希望;若我们⼈⼼涣散,必然被消灭。
我们现在要把宛城攻下,这样我们才会得到后⽅的援助。
现在怎么离⼼背德,只想看守⾃⼰的妻⼦和财物呢?”将领们受不了这些话,纷纷怒喝道:“刘将军怎么竟敢如此讲话!”恰好这时传来消息——王⾢、王寻的⼤军已到城北,队列绵延⼏百⾥。
将领们虽平常不看重刘秀,但如今事情紧急,⼜想不出办法,只好勉强说:“还是再请刘将军拿主意吧!”刘秀就向⼤家讲了他的主张和具体要求,结果将领们⼀致同意。
汉光武帝刘秀传
(前6~57年)
秀乃高祖九世孙,为南阳首富,系东汉王朝之创建者,史称光武帝。
地皇三年,秀与兄演率八千子弟兵反出南阳,旋入绿林军。
次岁,更始政权成立,演为大司徒,秀为太常偏将军,弟兄皆木秀于林。
昆阳一战,秀居首功,帝猜忌之心日甚,旋杀刘演,秀百般施计方摆脱监控,得以下河北经略一方。
更始元年,秀以军事进攻及分化瓦解为手段,相继镇压收编义军凡三十万余,河北遂定。
二年,樊崇大军陷长安,值更始政权覆亡之际,秀遂称帝,当年改元建武。
建武三年,赤眉军大势已去,遂降,建世政权亦亡。
三年以降,秀挥师西进,一举荡平公孙述等割据势力,十岁间终成统一大业。
天下既定,秀废除丞相一职,郡县长官直奏朝廷,将军国权力集于一身。
建武二年至十四年,秀六番下诏释放奴婢,阶级矛盾得到缓和。
六年,恢复景帝时三十税一制度,政权日益巩固。
秀以为官僚机构庞大乃武帝后民用匮乏之源,遂大力精兵简政,合并州县凡四百个,消减大批亢吏,又全面丈量土地、凡掠夺农民土地者皆严惩不贷,天下莫不称颂。
建武中元二年二月戊戌日,秀见罢东夷倭奴国来使,无疾而终,
年六十三。
帝二十八岁起兵、三十称帝,励精图治三十三载,光武一朝皇权得以加强巩固、经济文化发展迅猛、边境和平部族安宁,天下太平再现,是为“光武中兴”,于历史上影响甚大。
光武帝刘秀的故事汉光武帝刘秀,东汉时期的开国皇帝,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拨乱之主。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光武帝刘秀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光武帝刘秀的故事因遵行推恩令,刘秀之父只是一个小县令,又因为刘秀的父亲早亡,所以刘秀便被送到叔父身边,成为了一介平民。
后来,刘秀便前往长安,在太学中学习。
刘秀因为前朝宗室的身份,在太学之中备受排挤,令刘秀心灰意冷,回到了家乡,继续耕读。
而刘秀也因为学识渊博,而在家乡小有名气。
如果不是新朝末年,民不聊生,刘秀也许就会一直这么过下去,在做学问中渡过余生。
刘秀毕竟是西汉政权开创者刘邦的后代,他不会只甘于如此庸庸碌碌的度过一生。
新朝末年,王莽颁布了一系列错误的政策,再加上连年的天灾,百姓的生活无以为继,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讨伐王莽。
刘秀的性格颇为低调沉静,他以谨慎的态度,观察了天下的局势,终于决定和兄长一起举兵起义。
他们聚集了七八千人,在舂陵正式起义,这支军队因此得名舂陵军。
舂陵军的装备很差,刘秀一度骑着牛上战场厮杀。
为了改变兵寡,装备差的局面,刘秀兄弟决定与绿林军进行联合,以此来增强彼此间的力量,能在反莽的征途上走得更远。
刘秀在昆阳城中,与王莽的部队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但是由于地形和环境的不熟悉,而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就在军心动摇,士气低落之际,刘秀力挽狂澜,说服主要将领,稳定军心。
利用敌军盲目、轻敌的心理打败莽军。
莽军主力覆灭,王莽政权失去了支撑,终于倒塌。
王莽本人也在混战中被杀。
王莽政权被消灭了,接下来的,就是刘秀与更始政权之间的一场夺天下之战了。
王莽追刘秀的传说故事刘秀在推翻王莽政权之前,曾遭遇过王莽的追捕,历经了重重险阻,可谓是九死一生。
当初,刘秀逃难至石坦,眼看着王莽的追兵也就要来了,一时间刘秀的处境十分艰难。
紧急之下,刘秀只能逃到一座寺庙中去。
王莽的追兵早已打听到了刘秀的下落,不消片刻,就赶到了石坦。
追兵们将小小的石坦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搜寻了个遍,但就是遍寻不到刘秀的身影。
中外历史纲要上人物传记23刘秀编辑张书林汉光武帝刘秀(前6—57),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县西)白水乡(舂陵)人,系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六世孙。
刘秀的父亲刘钦曾经当过南顿(今河南项城县西)县令,“娶同郡樊重女,生三男三女,长男伯升(刘縯),次仲,次光武,长女黄,次元,次伯姬”。
刘秀九岁时,父亲病故,由叔父刘良抚养成人。
刘良任萧县(今江苏萧县西北)县令时,刘秀“随其叔父,在萧入小学”。
刘良罢官后,刘秀回转家乡,以农耕为业。
王莽天凤年间,刘秀到长安求学,“高才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
以才识过人,深受南阳士大夫们的器重。
不久,刘秀完成学业,从长安回到故乡。
那时,正面临王莽统治即将崩溃的时候。
刘秀是从参加绿林军起家的。
绿林军起义于地皇二年(公元21年)后,声势日益浩大。
次年,分为下江兵、新市兵、平林兵等队伍。
南阳豪族地主,也乘机起事。
特别是豪族中的刘氏,“自发舂陵子弟合七八千人”,他们怀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目的参加起义军。
刘秀族兄刘玄参加了起义军,刘秀长兄刘縯使邓晨和兄弟刘秀起兵响应。
当时刘秀正在宛城卖谷,遂与当地豪族李通、李轶等合谋,“乃市兵弩”,于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月起兵于宛城,时年二十八岁。
十一月,刘秀率领部众至舂陵,与刘縯会合。
以刘縯兄弟为首的这支地主武装,号称舂陵兵。
刘縯派族人刘嘉劝说新市兵首领王匡、平林兵首领陈牧与之“合军而进”。
从此,刘氏代表人物刘玄、刘縯、刘秀相继参加了绿林军。
地皇四年(公元23年)一月,绿林军诸部齐心同力,取得胜利,号刘玄为更始将军。
乘胜追奔逐北,又大败陈茂、严尤所部王莽大军于清阳(今河南南阳南),进围宛城。
绿林军各部兵力发展到十余万人。
这年二月,“诸将会议立刘氏以从人望。
豪杰咸归于伯升,而新市、平林将帅乐放纵,惮伯升威明,而贪圣公(刘玄)懦弱,先共定策立之,然后使骑召伯升,示其议。
”刘縯起兵舂陵,本欲自立,当然反对立刘玄为帝,他提出了暂缓的意见,说:等到“破莽,降赤眉,然后举尊号,亦未晚也”。
刘秀创造三十二成语刘秀是帝王中的成语大王,三十二个也打不住,这里选择32个来说明。
1.反侧自安语出: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五月甲辰,拔其城,诛王郎。
收文书,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
光武不省,会诸将军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
』2.乐此不疲语出: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间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
』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3.铁中铮铮4.庸中佼佼5.铮铮佼佼3-5语出: 《后汉书·刘盆子传》: 徐宣等叩头曰:「臣等出长安东都门,君臣计议,归命圣德。
百姓可与乐成,难与图始,故不告众耳。
今日得降,犹去虎口归慈母,诚欢诚喜,无所恨也。
」帝曰:「卿所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
」6.驽马铅刀7.旗鼓相当6~7语出: 《后汉书·隗嚣传》帝报以手书曰:「慕乐德义,思相结纳。
昔文王三分,犹服事殷。
但驽马铅刀,不可强扶。
数蒙伯乐一顾之价,而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绝群。
隔於盗贼,声问不数。
将军操执款款,扶倾救危,南距公孙之兵,北御羌胡之乱,是以冯异西征,得以数千百人踯躅三辅。
微将军之助,则咸阳已为他人禽矣。
今关东寇贼,往往屯聚,志务广远,多所不暇,未能观兵成都,与子阳角力。
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
傥肯如言,蒙天之福,即智士计功割地之秋也。
管仲曰:『生我者父母,成我者鲍子。
』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
」自是恩礼愈笃。
8.置之度外语出: 《后汉书·隗嚣传》六年,关东悉平。
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於度外耳。
』因数腾书陇、蜀,告示祸福。
9.北道主人语出:《后汉书·邓晨传》会王郎反,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於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
光武曰:『伟卿以一身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
』乃遣晨归郡。
《后汉书·耿弇传》光武指弇曰:『是我北道主人也。
刘秀民间故事
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光武皇帝。
关于他的民间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 刘秀走南阳:据说刘秀在起兵之初,曾经在南阳一带逃亡,当地有位老太太把他藏在自己的家中。
为了不暴露他,老太太把他当做女婿对待,并让女儿在他走后假装怀孕。
后来,刘秀建立东汉,感激老太太的救命之恩,封她为“新野君”。
2. 刘秀和卖小吃的:据说刘秀在位期间,非常关心百姓的生活。
有一次,他扮成平民去街上卖小吃,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
他发现有很多人因为物价高涨而买不起食物,于是采取措施稳定物价,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3. 刘秀和“老秤锤”:相传刘秀在一次逃亡中,遇到了一个卖油炸麻花的老人,老人用秤锤称麻花。
刘秀觉得这个秤锤非常特别,就借来一用,说如果有人能用手把这个秤锤提起来,他就要把这个秤锤送给他。
结果真的有人做到了,刘秀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以上只是一些关于刘秀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刘秀的英勇和智慧,也反映了人们对他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宋书—刘秀之传》“刘秀之,字道宝,东莞莒人”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秀之,字道宝,东莞莒人。
秀之少孤贫,有志操。
十许岁时,与诸儿戏于前渚,忽有大蛇来,势甚猛,莫不颠沛惊呼,秀之独不动,众并异焉。
东海何承天雅相知器,以女妻之。
景平二年,除驸马都尉。
后出为无锡、阳羡、乌程令,并著能名。
元嘉十六年,迁建康..令。
性纤密,善纠摘微隐,政甚有声。
吏部..镇襄阳,以为襄阳令。
..尚书沈演之每称之于太祖。
世祖襄阳有六门堰,良田数千顷,堰久决坏,公私废业。
世祖遣秀之修复,由是大丰。
二十五年,除梁州刺史。
时汉川饥俭,境内骚然,秀之善于为政,躬自俭约。
先是,汉川悉以绢为货,秀之限令用钱,百姓至今受其利。
氐贼杨高为寇,秀之讨之,斩高兄弟。
元凶弑逆,秀之闻问,即日起兵,求率众赴襄阳,司空南谯王义宣不许。
事宁,迁益州刺史。
益州土境丰富前后刺史莫不营聚蓄多者致万金所携宾僚并京邑贫士出为郡县皆以苟得自资秀之为治整肃,以身率下,远近安悦焉。
南谯王义宣据荆州为逆,遣参军王曜征兵于秀之,秀之即日斩曜戒严。
以起义功,封康乐县侯,食邑六百户。
大明元年,征为右卫将军。
明年,迁丹阳尹。
时秀之从叔..穆之赊市百姓物,不还钱,市道嗟怨。
秀之以为非宜,陈之甚切,虽纳其言,竟不从用。
广陵王诞为逆,秀之入守东城。
其年,迁尚书右仆射。
五年,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反,为土人所诛,遣秀之慰劳,分别善恶。
事毕还都,出为安北将军。
上车驾幸新亭视秀之发引,将征为左仆射,事未行,八年卒,时年六十八。
上甚痛惜之,赠侍中、司空,谥为忠成公。
上以其莅官清洁,家无余财,赐钱二十万,布三百匹。
(节选自《宋书·刘秀之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都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益州土境丰富/前后刺史/莫不营聚蓄/多者致万金/所携宾僚并京邑/贫士出为郡县/皆以苟得自资/B.益州土境丰富/前后刺史/莫不营聚/蓄多者致万金/所携宾僚/并京邑贫士/出为郡县/皆以苟得自资/C.益州土境丰富/前后刺史/莫不营聚/蓄多者致万金/所携宾僚/并京邑/贫士出为郡县/皆以苟得自资/D.益州土境丰富/前后刺史/莫不营聚蓄/多者致万金/所携宾僚/并京邑贫士/出为郡县/皆以苟得自资/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康,即现在的南京,是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朝六代京师之地。
一、豪语惊四座公元前6年,也就是中国历史上西汉王朝立国200年整,在南阳郡蔡阳乡(今湖北省枣阳县)的一个大地主家,新添了一个男孩子。
孩子的父亲是西汉景帝刘启的后裔,他的母亲姓樊,是湖阳一个大地主之女。
他们给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刘秀。
按照当地的说法,把庄稼吐出好穗叫作秀,而这一年,正是稻禾丰收之年,有许多稻谷竟有一茎九穗之多,他们希望孩子生在这样的好年份里,能够年长之后,有所成就。
刘秀有两个哥哥:刘縯、刘仲,还有两个姐姐:刘黄、刘元和一个妹妹刘伯姬。
由于刘家是皇亲,所以家里有封地,有奴婢,刘秀就在这样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里成长,到他稍微懂事一些的时候,他常常看到自己的父亲辛勤地处理各种家庭事务:家里的佃农逃跑啦,要收交田租啦,要征收户赋等等。
他也和其他有钱人家的子弟一样,到了该受教育的时候,也拜了老师学习读书识字。
刘秀9岁那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了。
他于是和几个哥哥寄居到叔父刘良家。
家庭环境的变化使他过去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叔父家,他常常喜欢站在窗前或者田埂上,看地里的农人们干活,听他们唱歌:天黑啦,天黑啦,为啥不回家?不为主子的事情,我哪会呀冒风露!天黑啦,天黑啦,为啥不回家?不为主子的贵体,我哪会呀陷泥里。
他虽然并不很懂歌词大意,但是有时他也学着哼两句,由于喜欢和农人们在一起,渐渐地,他对农业发生了兴趣,有时看着农人们干活高兴了,他也下到田里与农人们一道挽锄除草。
他的哥哥刘縯和他的志趣正相反,不喜农桑,好交朋友,为人慷慨,有时为了帮朋友解除困难,甚至于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外面卖掉换钱给朋友。
他常笑话自己的弟弟刘秀,认为他喜好稼禾,长大后无非是为人家帮佣而已。
这时候,西汉王朝已经行将就木了。
那时的广大农民阶级过着“衣牛马之衣,食犬豕之食”的生活,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当时的一个名叫鲍宣的大臣给皇帝上书说:农民有七种痛苦的折磨:一是水灾旱灾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二是朝廷横征暴敛;三是官吏假公济私,贪得无厌;四是豪强大姓,兼并不止;五是徭役繁多,农桑失时;六是主管乡里的人动不动鸣起鼓来,农民不分男女,都得抛弃作业,去出公事;七是盗贼四起,杀人掠货。
更有七条死路,一是官吏任意打死人;二是刑罚苛刻;三是冤狱陷害无辜人;四是盗贼光天化日,四处横行;五是报怨寻仇,互相杀戮无人管;六是饥饿无救;七是时疫流行。
七种折磨和七种死路使农民不得不卖妻鬻子,沦为地主的奴隶,广大农民在这种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中,不时揭竿而起,举行起义,威胁统治阶级的秩序。
但是这一切并不能使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有所收敛,他们大肆地兼并农民的土地,扩大庄园,收购奴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而皇帝面对不断动摇的统治基础也只能求神、求仙,希望神仙来维护自己统治。
公元前5年,当时的皇帝刘欣恢复前代已废的神祠七百多所,一年祭神三万七千多次,但是这一切都无济于事。
以大地主王莽为首的外戚集团,这时逐渐掌握了汉王朝的统治大权。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公元前1年,王莽做到了大司马录尚书事,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他首先大封官爵,取得大地主豪强的支持;其次,他扩太学,使当时的太学舍可容纳到一万八百人,得到了知识分子和太学生等无市籍地主阶级的拥护;他对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施行了一些宽松的政策。
他的二儿子王获杀死奴隶,他痛责儿子,并令他自杀偿命。
公元2年,全国发生旱灾和蝗灾,老百姓纷纷流亡,死了不少人,王莽献出自己的三十顷土地和一百万钱,救济灾民。
在王莽的带动下,有二百三十多个官员和贵族拿出自己的钱财救灾。
他还派了许多使者,到各郡国去催促老百姓捕捉蝗虫,老百姓把捕捉到的蝗虫交给官府,官府按照数量给老百姓酬劳。
还规定全国无灾地区财产不满二万钱的和灾区不满一万钱的贫民免纳租税。
受灾地区,凡是死了人的都发给安葬费,死亡六人以上的,每家发给五千钱;死亡四人以上的,每家发给四千钱;死亡两人以上者,每家发给二千钱,他的政策也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这时皇帝的名号虽然还在刘氏的头上,但是实际上已经成了王莽的傀儡。
刘氏一族自然不愿意失去刘氏的天下,公元6年,安众侯刘崇起兵反对王莽,公元7年,身居东郡的刘信也起兵反莽,他们先后被王莽镇压了。
公元8年,王莽终于废掉了汉皇帝,宣布由自己登天子位,国号为新,以王氏王朝取代了刘氏王朝。
这一年,刘秀14岁。
王莽废汉,使叔父刘良的特权地位不复存在,刘秀开始过起了老百姓的生活,亲身体尝到了农民的一些困苦。
刘秀处在这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他的思想日益地活跃起来,尤其是哥哥刘縯对他的影响最大。
自从王莽废汉以后,刘縯经常说一些要恢复汉王朝等“大逆不道”的话,这些使他在政治上日益地成熟,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家乡这个小世界,经常到附近的地区走走看看,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20多岁的时候,他决定去当时的首都长安求学。
他由荆入豫,再西行入关。
出了家门,他才觉得自己家乡的渺小,在长安,他拜了一个叫许子威的作老师。
在许子威那里,他学习了《尚书》等当时人视为经典的书籍,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基本上了解了《尚书》的内容。
这本书是中国春秋时期的大学问家孔丘编撰,主要内容是商周时期统治者发布的文告。
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个小同乡邓禹,两个人之间经常交谈一些对国事的看法,刘秀的一些见解,使邓禹既惊讶又佩服,很快两个人就成了好朋友。
不久,刘秀因为自己身边带的钱要用光了,只好返家。
这一次的远行,使刘秀对当时的社会有了一种更深的了解。
刘秀的姐姐刘元这时嫁给了新野人邓晨,邓晨喜好和当地的知识分子来往,对许多问题的看法都有与刘秀不同的见解,刘秀和自己的这个姐夫很能谈得来,又因二人是郎舅的关系,彼此常相来往。
有一次,邓晨和刘秀一道去拜访当时的名士蔡少公,这一天,恰好蔡家宾朋满堂,正在热烈地议论国事,邓晨和刘秀二人坐在众人的最后,听他们谈论。
蔡少公喜好当时流行的图谶(当时的一种迷信)之学,在一番高谈阔论之后,他说了近日来研究图谶的心得:“将来刘秀当为天子。
”座中有一人问道:“难道是国师刘秀吗?”国师刘秀是当时王莽手下的宠臣,原名叫作刘歆,他原来也是刘氏子孙,在当时以坚持古文经而名噪一时,后来在王莽篡汉的时候,他替王莽摇旗呐喊,深得王莽的赏识,王莽作了皇帝之后,封他为国师,因此有人有此一问。
座中的刘秀听到这里,按捺不住少年人的沸腾热血,站起来,大声地说:“怎么不见得就是我呢?”满堂的宾客闻言,循声瞧去,见说话的是一个唇须未浓的青年,禁不住哄堂大笑起来。
刘秀面对旁人的哄笑,并不争辩,扬头起身而去。
二、随兄起义刘秀虽然这时心中已经有了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和大哥刘縯相比,他显得沉默寡言,给人一种老实稳重的印象。
由于他去过远方,也算得上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乡里的人有了事情,都愿意去听一听他的意见,有一次他还为了一户姓侯的人家逃租的事情找过当地的地方长官严尤。
这时,王莽的新朝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王莽刚登上帝位的时候,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实行了一套“托古改制”的政策。
他首先宣布恢复古代的井田制,把全国的土地改名为“王田”,把奴婢改名为“私属”,规定“王田”和“私属”一律不得买卖,他还规定煮盐、冶铁、酿酒、铸钱和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全部由政府来掌握,老百姓到山川河泽地区打柴、打渔和采集野果、野菜等活动,也要向政府交纳十分之一的租税。
他还进行了四次货币改革,每次改革,他都是以新铸的劣质货币兑换质量较高的货币。
他的这些改革措施,侵犯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这些人逐渐转向了反对王莽的势力中去了。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他采取了大封公侯的方法,他大封公侯二千多人,但是由于财政困难,每人每月只能得到几千块钱,日子过得非常的穷困,有些所谓的公侯,有时甚至连这几千块钱也不能拿到手,只能替别人当雇工过日子,真是公侯不值钱。
为了转移国内的社会危机,王莽对外进行战争,企图以此转移国人的视线。
公元9年,对北方匈奴的战争爆发,他大募天下的囚徒、丁男、兵卒三十多万人,分十二路攻击匈奴,但是由于粮食一时难以筹集,大军只好逡巡边境,匈奴闻听王莽将来征讨,便起兵发难。
本来在汉宣帝以来,匈奴和汉族人民之间已经开始融合,接受汉族的文化,和边境地区的人民和睦相处,由于长期没有战争,边境地区日益地繁荣起来,但是现在匈奴兵纵横边境,大肆掳掠,一时间,边境狼烟四起,警报频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东方朝鲜和南方少数民族都相继起来构难,王莽政权顿时就有些焦头烂额。
公元17年,王莽下令没收官吏家财五分之四充公,允许下属告发长官,允许奴婢告发主人,他企图以打击豪强的办法来收拢民心。
但是,他新任命的官吏,由于国家财政紧张,都拿不到俸禄,只好任令他们上任之后,搜刮致富。
这一年,天下发生饥荒,尤其是荆州地区,灾情更重,饥民最初还可到野地掘草根度日,但是很快连草根都罗掘殆尽,饥民之间常常因为一块树皮而互相争夺打斗。
新市(今湖北京山地区)人王匡、王风经常为饥民调解讲和,很得饥民的拥戴,这时看到老百姓实在不能活下去了,便带领大家起事。
南阳人马武、颖川人王常、成丹等来归附,短短的几个月,起义的部队就增加到八千多人,起义军以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为根据地,所以他们的部队又被人们叫作绿林军。
公元18年,山东琅琊人樊崇率农民起义,聚集数百人进入泰山,附近的饥民纷纷来归,很快他的部队就达到了一万多人。
由于他们在作战的时候,把自己的眉毛用赤色涂染,所以人们把他的部队叫作赤眉军。
王莽面对农民起义,就派太师王匡和更始将军廉丹带十万大军来镇压起义军,王匡和廉丹的部队一路上征饷索械,抢劫掳掠,纵兵扰民,百姓受苦甚深。
于是人们便编了一首歌谣来表达对他们的怨恨:宁逢赤眉,莫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
这样的部队,失去了人心,自然不能消灭起义军,更始将军廉丹后来在一次战斗中被起义军杀死了。
公元22年,绿林山发生瘟疫,绿林军只好分成好几路离开绿林山,其中王匡、王风一路进入了刘秀的家乡南阳。
刘秀有一天进宛城(今河南南阳)卖稻谷,遇到了朋友李通和他的堂弟李轶,李通告诉刘秀,现在天下大乱,正是起事的时候,希望他能抓住时机。
刘秀早有起事的意思,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约定李通等人在宛城作内应,刘秀和李轶回舂陵募兵,然后率军前来,到时里应外合,一举占领宛城。
刘秀回家后,把与李通的约定告诉了大哥刘縯。
刘縯自从王莽废汉以来,早就对王莽政权不满,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他于是召集旧日结交的朋友,大约有一百多人,对他们说:“王莽暴虐,天下分崩离析,而今又枯旱连年,兵革并起,这是老天要灭亡王莽,现在正是我们起事恢复大汉的时机。
”他的朋友都拍手赞成。
他于是分遣亲朋四出,招募部队。
同乡子弟听说刘縯要起事,都说:“刘伯升(刘縯的字)造反,拉我们送死。
”都纷纷逃匿。
这时,刘秀披着深红色的衣服,戴着大帽子,一副戎装打扮,首先站出来。
同乡子弟看到他的那个样子,说:“他是有名的稳重老实人,这样的打扮,莫非真该起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