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太平洋沿岸森林1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美国地理位置位于北半球、西半球,领土位于大洋洲和北美洲上,美国本土东临大西洋、西邻太平洋,阿拉斯加州北临北冰洋,美国本土和加拿大和墨西哥相邻美国气候分布特点美国的气候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气温适宜、降水丰富。
由于本土范围辽阔、地形多样,气候变化比较复杂。
佛罗里达半岛南端属热带。
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纬60至70度之间,属北极圈内的寒冷气候区;夏威夷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气候。
美国东北部沿海属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
因受拉布拉多寒流和北方冷空气的影响,冬季寒冷,1月份平均温度为-6℃左右,夏季温和多雨,7月份平均温度为16℃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
美国东南部和墨西哥湾沿岸地带属亚热带森林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繁茂。
因受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气候温暖美国地形分布的特点:美国本土的地形特征是东西两侧高,中间低,没有东西走向的山脉。
本土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地形区。
1.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大西洋沿岸低地阿巴拉契亚山脉长约3000公里,其最高峰为密契尔山,海拔2037米。
它与大西洋海岸间有狭窄的山麓高原和沿海低下的平原,被称为大西洋沿岸低地,一般宽几十公里至350公里,海拔在200米以下。
该低地与阿巴拉契亚山脉交界处地势高低悬殊,河流从山地倾入平原,形成许多瀑布和急流,被称为瀑布线。
大西洋沿岸低地沿海一带多沙嘴、泻湖和沼泽地,美国最大的半岛佛罗里达半岛就位于此,它南北长600多公里,东西最宽200多公里,一般海拔在30-90米。
大西洋沿岸地区是美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2.西部属科迪勒拉山系它纵贯北美洲西部,在美国境内宽1700公里。
该山系由东部的落基山脉、西部的喀斯喀特山脉、内华达山脉和太平洋沿岸的海岸山脉组成。
落基山脉北起加拿大的育空高原,向南伸延到墨西哥境内。
它是北美最大的分水岭,山脉以东的河流注入大西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
美国所有的大河盖发源于此。
喀斯喀特山脉拥有许多山湖和小瀑布,帮名“喀斯喀特”(意即小瀑布)。
2022届中考地理重难点专题练习重难点15 澳大利亚【知识梳理】一、领土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一些小岛。
二、三大地形分布地形东部山地,大分水岭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西部低矮的高原三、气候:热带面积广大,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四、称号1.“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2.“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丰富,出口额大。
3.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动物具有独特性、古老性,国徽上的动物是袋鼠、鸸鹋。
五、人口、城市的分布:人口和城市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如悉尼。
【点睛】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长期隔离,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生物进化较慢,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故能生存至今。
【限时检测】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国人口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1.人口密度大于 100 人/平方千米的地区,主要集中在()A.热带地区B.内陆地区C.西北地区D.沿海地区2.该国中部地区人口稀疏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森林广布B.气候干燥C.潮湿闷热D.河流众多3.该国生活着许多古老的动物,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是因为()A.地广人稀,畜牧业发达B.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C.独占一块大陆,长期孤立,生物进化缓慢D.有世界上最大的大自流盆地【答案】1.D 2.B 3.C【分析】1.读图,该图是澳大利亚轮廓图,人口密度大于100 人/平方千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南部的沿海地区,而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广大的内陆地区和西北地区,人口密度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澳大利亚中部为面积广大的沙漠气候区,气候干燥,人口稀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3.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长期孤立南半球的海洋当中,自然环境单一,生物进化缓慢,古老的动物众多,和当地的地广人稀,畜牧业发达、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有世界上最大的大自流盆地没有关系,故C符合题意。
红杉树国家公园红杉树国家公园,所属美国北美洲。
红杉树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西北的太平洋沿岸,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红杉树国家公园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红杉树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上最高大的植物-可长到350英尺的红杉树常青原始森林。
国家公园内有世界上现存面积最大的红杉树林,其中百年以上的老林区有170多平方公里。
这里靠近海洋,气候温和湿润,为红杉的生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名称:美国红杉树国家公园英文名称:RedwoodNationalPark类别:世界遗产批准年号:1980年遗产原属: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部海岸,从圣弗兰西斯科往西北直达俄勒冈州界。
遗产现状:位于加州海岸,近海处是大面积的海岸红杉,向内陆延伸后则以山脉红杉为主。
红杉树国家公园,位于加州海岸,近海处是大面积的海岸红杉,向内陆延伸后则以山脉红杉为主。
公园南北绵延近600千米。
成熟的红杉树树干高大,可达70-120米,树龄800-3000年。
是世界上罕见的植物景观。
此外公园内还有多种珍稀的动植物。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部海岸,从圣弗兰西斯科往西北直达俄勒冈州界,绵亘400多英里的狭长地带,拥有明媚的海滨,幽静的河谷,特别是那片片挺拔壮观的红杉树林,一座座红杉公园,使这个地区名播全球。
红杉又名美洲杉。
生长在加利福尼亚州和俄勒冈州的红杉品种是海岸红杉和山脉红杉。
海岸红杉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海岸山脉,海拔1000米的山坡上,适应温暖湿润的气候,而山脉红杉分布在海岸山脉南段内侧的内华达山脉,海拔1600-2700米的山坡上,适应寒冷干燥气候。
红杉树皮厚可有30厘米,枝短叶尖,叶子能常呈深绿色,有时亦呈淡黄色。
海岸红杉的树龄为800-1500年,山脉红杉更高达2000-3000年。
成熟的红杉树可高达70-120米。
由于红杉树皮厚,且含脂量小,树身有如海绵般的强吸水性能,所以它具有很强的抗病和防火能力。
红杉树生命力特强,生长神速,成活率高,甚至把它的树根切成碎片也能长出新树来,所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
《日本》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日本四大岛屿中,纬度最低的是A、四国岛B、九州岛C、北海道岛D、本州岛2、日本四大岛屿中,面积最大的是A、四国岛B、九州岛C、北海道岛D、本州岛3、日本的主要民族是A、汉族B、大和民族C、朝鲜族D、布依族4、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的国家B、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C、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D、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5、日本的国花是A、梅花B、菊花C、樱花D、桃花6、有关日本人口叙述正确的是A、日本人口分布北多南少B、日本人口众多,但人口总数不到1亿C、日本2000年人口数达到1.27亿,地狭人稠D、日本人口分布较为均匀7、有关富士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富士山顶终年积雪,风景宜人B、富士山是一座火山C、富士山为日本最高的山峰D、富士山位于日本的关东平原上8、下列日本火山地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B、日本处于两大海洋板块的交界处,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C、日本有大量的活火山D、由于火山活动频繁,所以日本地热资源丰富9、下列工业原料中,日本需要100%进口的是A、天然气B、石油C、煤炭D、铁矿石10、日本的外汇储备居世界的位次是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11、下列有关日本自然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来源:学科网]A、地形以平原为主B、多火山、地震C、矿产资源贫乏D、森林覆盖率较高12、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A、海岸线曲折,多海湾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C、岛国,多海湾,海上运输便利D、矿产资源贫乏13、日本的首都东京和富士山都位于A、四国岛B、九州岛C、本州岛D、北海道岛14、日本的经济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A、经济增长速度太快B、原料靠进口,工业产品靠进口C、劳动力充足,但技术水平低D、工业发达,农业落后15、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A、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B、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C、九州岛和太平洋沿岸D、北海沿岸和日本海沿岸16、日本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A、森林资源贫乏,森林覆盖率低B、木材加工业是日本主要工业部门C、注重保护本国环境D、木材需求量大17、下列不是日本主要海外投资对象的是A、美国B、东南亚C、东亚D、东欧18、日本最大的平原是A、北海道平原B、关东平原C、四国平原D、阪神平原19、日本进口的石油最主要来自于A、西亚海湾地区B、东南亚C、中国D、非洲20、关于日本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A、多火山是因为日本处在板块交界处B、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C、火山爆发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D、矿产资源丰富二、读图填图题21、读日本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岛屿为A 、B 、C 、D 。
【赢在中考·黄金八卷】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全真模拟卷(广东专用)第二模拟(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I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2年1月15日,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发生猛烈喷发,多个卫星捕捉到火山喷发的瞬间:海面大面积“炸开”,巨大波纹向外迅速扩散,火山灰柱层顶高度约17000米,此次火山喷发引发了越洋海啸,影响整个太平洋沿岸地区,图1为汤加地理位置图,图2为二分二至日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汤加的经纬度最接近( )A .(18°N,175°W )B .(18°S,175°E )C .(18°N,175°E )D .(18°S,175°W )2.汤加火山喷发当天,地球公转在( )A .①轨道上B .①轨道上C .①轨道上D .①轨道上 3.有关汤加火山喷发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有关B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有关C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有关D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有关白鹤秋季迁来中国南方越冬的时间在11月初至11月中旬,春季离开中国越冬地的时间在3月末至4月初,东部种群的迁徙路线从雅库特向南迁飞到鄱阳湖越冬。
读白鹤在我国境内的主要栖息地和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白鹤南迁路线的终点在我国境内的地形区是( )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成都平原D .长江中下游平原5.白鹤的越冬地属于( )A .草原B .森林C .湿地D .沙漠2022年2月北京一张家口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运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冬奥会举办时,下列地理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 .此时太阳光直射在北半球B .比赛时赛场上刮偏北的冬季风C .图中滑雪场地是建在高原地形上D .比赛期间白昼时间长于夜晚7.据图中信息可知( )A .L1、L2赛道坡度最和缓B .L3和L4赛道建在山脊C .赛道起终点落差大于400米D .高速公路位于服务大厅的正南方农作物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读图“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收割顺序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日本(含详解)读“甲、乙两岛屿轮廓图”。
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岛屿气候的相同之处是()A.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B.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C.受海洋影响,降水较丰富D.受暖流影响,最冷月均温高于0℃2.有关乙岛所属国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科技发达,产品多出口国外B.矿产资源缺乏,森林覆盖率高C.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D.河流短小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左图表示日本略图,右图为日本某城市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关于日本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领土由四大岛组成,九州岛是最大的岛屿B.各大河流注入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C.渔业发达,以捕捞业为主,养殖业不发达D.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4.图示气候资料对应的城市是()A.F B.M C.Q D.X5.1月0℃等温线在日本的纬度比中国东部的纬度高,该事实说明()A.日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B.日本水田种植的分布纬度比中国东部低C.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D.日本雨季持续时间比中国长读“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
回答下面各题。
6.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A.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B.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C.各大河流注入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D.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7.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因为主要是( )A.日本是个群岛国家B.日本位于在板块交界处C.日本东临太平洋D.日本处在中低纬度地区8.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A.渔业发达,但以捕捞业为主,养殖业不发达B.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肥,单产高C.人口稠密,投入劳动力多,精耕细作D.水果、蔬菜为主要出口农产品9.日本的大城市多为港口城市,这说明( )A.城市的繁荣依赖于交通运输的发展B.港湾水深的沿岸地势平坦开阔,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C.沿海地区更适宜人们的居住与生活D.港口的建设为城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扩大城市规模富良野,每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薰衣草大面积盛开,被誉为“东方的普罗旺斯(5°27′E,43°31′N)”。
《东亚》学案1、东亚概述(1)范围(2)位置①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带。
②海陆位置:位于洲东部,洋西岸。
(3)地形①地势;②地形多种多样:西部内陆地形以为主。
东部沿海地形以为主,东部半岛、岛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4)气候①季风气候显著:成因:海陆势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特点:冬季风:势力强大,受其影响,寒冷干燥;夏季风:势力较弱,受其影响,暖热多雨。
②主要气候类型:A、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一月均温在00C以上;B、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日本和朝鲜半岛北部。
特点: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月均温在00C以下;C、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中国西北部、蒙古;特点: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
③东西部气候差异:西部气候大陆性明显,向东大陆性减弱,性增强。
(5)经济特征①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地区之一。
②东西差异明显: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一向是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主产区;日本是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韩国是新兴的工业国;中国东部沿海、台湾、香港等成为新兴工业区;西部内陆(经济发展):中国西北部、蒙古的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工业在经济中居重要地位,矿产在开发利用之中。
1、填空题答案:(1)中国蒙古蒙古族为主日本东京朝鲜韩国(2)北温亚太平(3)西高东低高原和山地平原丘陵(4)海洋2、东亚内陆与沿海地区经济的差异比较项目西部内陆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海陆位置和交通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交通不便临海,有优良港口,交通条件优越地形和土地资源多高原、山地、草原广阔多平原、丘陵、耕地数量多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科技力量较薄弱较强经济上的差异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中,人口稀少是世界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主要产区,出现了不少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区;人口稠密《日本》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填图,明确日本地理的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中美地峡》简介一、包括国家中美地峡,地处南美洲和北美洲大陆的连接地带,除巴拿马的巴拿马运河以东部分外,都在北美洲。
它东北临加勒比海,西南濒太平洋。
长81.3公里的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地峡历来就是南北美洲之间各国联系的桥梁,因而在世界海陆交通上具有重要地位。
该地区有7个国家,即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
总面积约54万平方公里。
包括7个国家: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伯利兹。
面积52.3万平方公里,人口2879多万。
大部分为印欧混血人,其次为印第安人和黑种人、白种人。
居民多信天主教。
伯利兹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其它六国均为西班牙语。
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为科迪勒拉山系中段沿太平洋沿岸的延伸,多火山、地震;平原狭窄,分布在东北部及沿海。
除山地外,气候炎热,年均气温23~28℃。
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加勒比海侧山麓年降水2000~3000毫米,太平洋沿岸和内陆盆地年降水500~1000毫米。
河流多而短。
是联系北美大陆与南美大陆的陆桥,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是两大洋及沿岸国家联系交往的捷径,地理位置重要。
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要经济部门,盛产香蕉、咖啡、甘蔗、棉花、剑麻、可可及烟草、谷物。
森林广布,畜牧业也较重要。
工业以轻工食品业为主,多小型企业。
为玛雅文化的发祥地,曾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二、自然条件科迪勒拉山系自北美大陆向东南延伸,在中美地峡统称中美山地。
中美地峡西北部是海拔1000~2500米的中山,东南部是海拔1000米左右的低山。
沿海平原比较狭窄,宽度一般在20~100公里之间。
各国地形多以山地、丘陵为主,间有盆地与谷地。
尼加拉瓜湖是中美最大的湖泊。
中美地形西侧属太平洋沿岸火山地带。
危地马拉境内有火山30多座。
萨尔瓦多90%的土地处于火山地带,向有“火山国”之称。
中美地峡有多处地层陷落带,较大的是尼加拉瓜陷落带和巴拿马陷落带。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三个温度带(夏威夷州位于大洋洲);主体部分 位于北温带。
北极圈穿过阿拉斯加州 ,北回归线穿过夏威夷州。
(2)海陆位置:主体部分东临大西洋 ,西临太平洋 ,北邻加拿大 ,西南邻墨西哥。
2.领土组成:本土和 2 个海外州。
3.自然环境 (1)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 ,平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
耕地广大 ,约占世界耕地 总面积的 10%。
西部:世界上最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主要山脉是落基山脉;高频必考·备战中考精品资源·备战中考中部:中央大平原;东部: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东南沿海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西部沿海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在西部山地还有高原山地气候 ,靠近墨西哥的西南部地区有热带沙漠气候。
(3)河湖①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 ,也是美国第一长河。
②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各湖湖水有水道相通 ,并通过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
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4.移民国家(1)人种: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主要人种是白种人。
(2)华人华侨:分布广泛 ,主要集中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
5.农业生产(1)特点:机械化、专业化。
(2)农业带:有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混合农业区、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等。
6.工业发展(1)特点: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 ,产品种类齐全 ,产量大 ,技术先进 ,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2)主要工业区及主要工业城市。
工业区主要工业城市东北部工业区纽约、芝加哥、华盛顿南部工业区休斯顿西部工业区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3)高新技术产业: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 ,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 心。
(4)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 放国。
高频必考·备战中考速记口诀 美国 自由女神把手挥 ,各国移民赴老美; 三面临海寒温热 ,光热水土最优越; 东南降水很丰沛 ,越往内地水越贵; 太平洋水被阻挡 ,落基山脉把风背; 密西西比五大湖 ,中部平原土地肥; 农业地区专业化 ,机械作业产量大; 玉米大豆双第一 ,棉麦肉蛋奶富足; 工业高度机械化 ,产值世界数它大; 分布主要三大区 ,东北资本最早发; 煤铁丰富工业便 ,交通水运条件佳; 联国总部在纽约 ,大西洋岸首屈它; 首都位于华盛顿 ,中部工交在芝加; 南部工业属新兴 ,休敦字航和石化; 西部工业集沿岸 ,加州经济最发达; 旧金山洛两大港 好坞影视世皆夸。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四章第二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同步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主要有()①使所经过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②向秘鲁沿岸输送大量热量③扰乱了常规海流模式,使气候反常④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
②④解析:厄尔尼诺现象是某些年份秘鲁沿海洋流发生异常,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和局部地区天气发生剧烈变化的一种自然现象。
它使秘鲁沿岸水温升高,破坏了南太平洋正常的大洋环流,进而打乱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原有规律,形成了严重的气象灾害。
答案:B2。
“厄尔尼诺”期间赤道太平洋西部地区出现干旱少雨天气,产生森林大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
上升气流代替了下沉气流B.下沉气流代替了上升气流C。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D.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解析:赤道太平洋西部地区,沃克环流的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被下沉气流代替,气候由湿润多雨转变成干旱少雨,引发旱灾,产生森林大火.答案: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沃克环流在大西洋也有存在B.“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相应的沃克环流就会增强C。
“拉尼娜”现象发生后,相应的沃克环流就会减弱D.“拉尼娜”造成的自然灾害损失往往要高于“厄尔尼诺”解析:大西洋和太平洋都存在沃克环流,且方向相同。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的东西部海面的温度差缩小,相应的沃克环流会减弱;相反,当“拉尼娜”现象发生后,相应的沃克环流就会增强.“拉尼娜”造成的损失相对较轻。
答案:A4。
目前人类为减少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所带来的损失采取的主要措施有()A。
人工降雨B。
监测和治理C.国际合作D。
控制和疏导解析:加强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监测和预报,加强地区与国际的合作,研究并预测其影响,是人类当前为减少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所带来的损失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C5。
许多科学家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东北信风的减弱B。
东南信风的减弱C。
秭归一中高二《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导学案第7讲美洲地区主备:董长运审定:地理组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北美地形特点和气候分布特点;2.美国和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3.美国工农业的生产特点、主要农业带和工业区的分布;4.拉丁美洲地形和矿产资源;5.巴西农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6.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生态功能、存在问题和保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地图册等资料掌握美洲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类型分布、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2.结合《必修1、2》知识原理,利用掌握的美洲地形与大气环流形势分析北美与拉美的气候特点;3.分析并归纳本区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特点;4.通过横向比较,了解本区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差别。
教学重、难点1.美洲地区的自然与人文概况; 2.用《必修1、2》知识原理分析气候、河流特征、人口分布、工农业发展特点等; 3.比较学习法的应用。
学法指导一、北美地区(一)概述1、以英语为主的美洲国家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临洋,西临洋,东临洋;范围:;2、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区:由一系列山脉和山间盆地、峡谷、高原相间分布组成。
山是主体,西侧还有山脉和山脉;科罗拉多河侵蚀形成大峡谷,是美国水能蕴藏量最丰富的河流;高大山脉是板块和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中部平原:北起沿岸,南止,平原贯穿大陆南北。
北部平原地面波状起伏,冰川作用典型;南部平原主要由河冲积形成;西部平原由于降水减少形成大草原。
东部高原山地区:加拿大东部是高原,顶圆坡缓;美国东部是山脉,地势较低,呈走向,有丰富的资源。
3、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美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度带),因跨纬度广,各地气候深受地形影响,差异较大,共有种气候类型,其中气候分布面积最广。
北极圈内:冰雪世界,气候;西部地区:沿海狭长地带为气候和气候;部分海拔较高的山地形成气候;落基山脉和海岸山脉间的高原盆地,降水稀少,成为气候区;南部美墨边界周围:气候;东南地区:由于海陆面积对比不如亚洲东部,因而季风势力不强,加上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挡,夏季风只能影响北美的东南沿海地区而形成气候,分布不广;中部地区:气候。
初三地理日本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每空1分,共10分)⑴图中甲、乙两国,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都属于国家。
图中甲国工业主要分布于。
两国工业发展的条件最主要的差异是。
⑵甲国农业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农业机械以小型农机具为主,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从两国自然环境特点分析两国农业生产特点形成的原因。
(2分)⑶右图是“沿30°地形剖面图”,它与甲、乙两国中的国的地势起伏相符合,该国的地势特点是。
⑷甲国位于火山地震带,多火山地震,日本居民观赏樱花的时间从南到北推迟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原因是,澳大利亚最大城市和港口。
【答案】(1)发达太平洋沿岸甲国矿产资源不足,是世界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国,而乙国矿产资源丰富,是重要的铁矿出口国(2)甲国国土面积狭小,且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耕地少,适宜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而乙国平原面积广阔,热量充足,草场分布广,且有地下水适合牲畜饮用,适宜发展机械化的农牧业(3)乙东西高,中部低(4)环太平洋日本领土南北狭长,跨纬度广悉尼【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国为日本,乙国为澳大利亚,两国都属于发达国家,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2)澳大利亚国是世界上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典型代表,影响该国四个不同农牧业区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是地形和气候;该国的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原因是因为东南沿海的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开发较早。
(3)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个大岛以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日本的海岸线长约3万千米,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澳大利亚地势特点是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4)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日本南部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导致日本樱花从南向北推迟开放,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第三章检测B(高考体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021·山东高考)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完成第1~2题。
ab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削减D.地表径流削减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受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解析:第1题,在流域开发过程中,植被削减,蒸发量削减,植被涵养水源的力气下降,下渗会削减,地表径流会增加。
故选C项。
第2题,该流域的三个阶段中,植被渐渐削减,植被涵养水源的力气渐渐下降,在经受相同的暴雨过程中,洪水汇合的时间渐渐缩短,故阶段Ⅰ对应曲线③,阶段Ⅱ对应曲线②,阶段Ⅲ对应曲线①。
答案:1.C 2.C(2021·全国高考)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
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
据此完成第3~4题。
3.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C.降水集中于7、8月份D.位于半干旱地区4.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由于其流域()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解析:第3题,甲、乙两水库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水库的上游流域处于华北地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降水集中在7、8月份;位于半潮湿地区。
故C选项符合题意。
第4题,据题意,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的上游流域也应有降水,但无入库水量,主要是其流域人工拦截径流所造成的。
答案:3.C 4.D 5.(2021·重庆高考)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比图,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含沙量高B.流程较短C.春、夏汛明显D.冰川补给为主解析:依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积雪融水形成的春汛和夏季降水形成的夏汛明显。
一、西半球的国家选择题1.图示意美国本土农业(区)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美国的首都是()A. 旧金山B. 洛杉矶C. 华盛顿D. 纽约(2)美国的水果和灌溉农业区主要分布在()A. 太平洋沿岸B. 大西洋沿岸C. 五大湖沿岸D. 墨西哥湾沿岸(3)美国两个小麦区自然条件的主要差异是()A. 地形B. 水源C. 土壤D. 热量【答案】(1)C(2)A(3)D【解析】【分析】(1)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和墨西哥,北临加拿大,其首都是华盛顿。
(2)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机械化和专门化,从图中可知,美国的水果和灌溉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3)美国两个小麦区北侧的是春小麦种植区,纬度较高,积温不足,所以形成一年一熟的作物种植制度,南侧的是冬小麦种植区,积温条件较好,冬季温度较高,种植冬小麦,故美国两个小麦区自然条件的主要差异是热量。
故答案为:(1)C;(2)A;(3)D。
【点评】(1)美国主要的城市有华盛顿、纽约、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及休斯敦等。
华盛顿为美国首都,是美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2)美国农业主产区为广阔的中央大平原,农业生产显著特征为地域专门化。
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为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农业发达。
农业生产过程高度机械化、电气化,生产效率高。
农业地区生产的专门化为美国农业的另一大特点,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挥地区优势,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管理。
(3)小麦区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和灌溉水源,适合小麦生长。
一块在美国北部与加拿大交界处,是春小麦区(春天播种),一块在中部,是冬小麦区(冬天播种),中间有玉米带隔开。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暖湿润(有来自墨西哥湾的水汽),冬季寒冷干燥。
2.读美国洛杉矶、硅谷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受气候影响,洛杉矶附近山区易发森林火灾……推测森林火灾多发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硅谷位于旧金山附近,是全球最大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心,最重要的条件是()A. 气候高温多雨B. 自然资源丰富C. 靠近沿海,方便原料运输D. 高等院校多,科技力量雄厚【答案】(1)B(2)D【解析】【分析】(1)洛杉矶附近山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炎热干燥的夏季容易发生森林火灾。
美国太平洋沿岸森林
罗辑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610041)北美(美国和加拿大)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最大的林产品出口地区。
北美森林覆盖率达40%,森林以针叶林为主。
美国森林多分布在东、西两侧,中部为大草原。
美国东部雨量适中,气温季节变化较大,针阔叶分布均匀,以阔叶林外主;美国太平洋沿岸主要主要分布的是针叶林,阔叶林较少。
针叶林是北美重要的森林,并且是欧亚大陆广泛分布的泰加林的主要组成成分,形成地带性植被。
北半球针叶林在北方是连续分布,向南将逐渐转为间断分布。
针叶林作为地带性植被在我国多为山地垂直带的森林,其分布面积大,蓄积高,是我国最主要的用材林,青藏高原的横断山脉暗针叶林的主要产地。
气候的变化以及冰期和间冰期冰川的进退曾经是影响美国太平洋沿岸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全新世的中期,距今约4000~4500年开始美国太平洋沿岸地区北段的气候逐渐变为凉爽、冬季潮湿,形成了现在植被分布格局。
在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部分地区分布的针叶林是世界上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最高的森林类型之一,以致于被称为“温带雨林”,俄勒冈州的木材产量约就占美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在美国太平洋沿岸广泛分布的被美国森工局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树种,美国三分之一软质木材产至这一树种。
针叶林中的建群种的生长可以达到其最大寿命,林木的材积非常高,其遗传性状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针叶林中的美国花柏和北美香柏树高可超过60米,加利福尼亚海岸分布的红杉树最高的树达110米,著名的巨杉就分布于内华达山脉中部,巨杉直径一般为4米左右,最大可达8米。
这两年我在美国对这些大树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看到了魁梧的巨杉,并有幸住上了以一个掏空的树干作的客房,还去过一个掏空的树干中开的小商店,并购买了记念品哩!由于森林十分茂密,树体高大,林中光线很暗,十分遗憾没有获得满意的照片。
历史上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十分有限,美国建国后,森林被大量采伐,在美国西北部造成森林景观破碎,蓄积量急剧下降,一些野生动物濒于灭绝,自然保护区因岛状效应而功能减弱。
196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森林的多种利用及永续生产条例”,将游憩、放牧、生产木材、保护流域和保护野生动物5个方面确定为森林经营目标,1985年Franklin 通过在美国西北部40年的试验结果,针对美国的森林经营策略,提出了“新林业”理论。
Franklin认为森林的经营必须将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结合起来,注意生物多样性和林
分结构的复杂性,否则将会导致森林健康状况恶化,生产力下降,生态服务功能减弱。
新林业经营的总目标是形成森林相嵌体数量多,分布合理,能持续提供多种林产品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美国西北部森林覆盖率很高,林地类型较多,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新林业理论在我国早已引起关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已开始指导我国的一些地区的林业实践。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必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具有丰富的生境条件,在同一景观内,需要注意斑块的数目、大小、形状、位置以及斑块之间的关系,在立地水平上,需要注意保留倒木、残根和枯立,保护不同的生境。
老龄林和老龄林木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
其实,森林生态系统中部分林木的正常死亡是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在我们构建生物个体、生态系统的发展和进化理论时也需要多考虑这一方面。
景观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其必须依赖其它的景观而存在,景观之间有机体交流通畅是十分重要的,认识特殊种群之间的关系对其景观以及其周围的景观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在美国太平洋沿岸,近年来已将采伐剩余物保留下来,并保留部分老树和死树,成为小动物的活动场所和通道;伐区相邻配置,减少了森林破碎化程度。
美国太平洋沿岸约有1200万公顷森林,其中超过一半归国家所有。
国有林地在政府部门的管理下,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私人林地管理差异很大,有的达到了国有林地的管理水平,有人为了经济利益,对森林实施了皆伐,破坏了景观生态。
历史上火山爆发也曾对森林造成了灾滥,1980年Helens火山爆发就毁坏了5万公顷林地。
现在对美国太平洋沿岸森林干扰最大的是每年夏季的森林火灾,特别是近两年气候变化导致冬季降雨明显减少,造成夏季的森林火灾的范围大、频度高。
由于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态系统的胁迫增强。
大气温室气体升高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严重影响人类和其赖以存的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光合作用效率,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以有机物的形式将二氧化碳中碳固定在体内,森林碳贮存量占地球植物总量的90%,所以森林被认为是“二氧化碳贮存库”,当森林遭到破坏和采伐时,它不仅失去了应有的功能,还将贮存在体内和土壤中的碳向大气中放出,这时森林就变为“二氧化碳释放源”。
目前,热带雨林的碳损失量最大,因森林采伐或退化导致碳损失最多的国家是巴西,而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的森林恢复、保护和管理的较好,森林真正发挥着二氧化碳贮存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