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补充素材4游漓江西师大版
- 格式:docx
- 大小:39.39 KB
- 文档页数:7
4* 游漓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2.能通过课文中的形象描写、感受漓江山峰的形态特点、领略其独特与神奇.3.能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抄录下来.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激发学生对漓江的喜爱之情、并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难点:从课文的描写中领会漓江山峰的独特与神奇.教学准备:漓江的风光图片、文字资料、音像资料.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识漓江1.激趣导入:(PPT配乐播放图片)师简介: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让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水上吧.漓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猫儿山、全长437千米、是桂林人民的母亲河.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蜿蜒曲折.从桂林至阳朔一段、长83千米、两岸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兼有深潭、险滩、飞瀑、流泉.乘船游览其间、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故有“百里漓江、百里画廊”之说.孩子们、漓江美丽吗?是啊、简直是美不胜收!那今天我们就跟着林非先生好好地来欣赏欣赏漓江的奇山异水吧!2.(PPT显示课题:游漓江)请读课题:游漓江3.引导质疑:从课题、你读到了什么呢?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示引路、自读探究(PPT:(1)先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请作好记号.(2)再默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本文重点写了漓江的山还是水?在有关的句子下画上横线、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2.归纳回答刚才的问题:本文写了作者船游漓江看到的山水风光、但重点写的是漓江的山.所以本文主要描写的是漓江的山(PPT).二、品读正文、同游漓江1.找出句子品析漓江水的特点.(!)(PPT)“漓江确实是美、透过绿色的水波、能数得清江底的水藻和碎石.”(碧绿和清澈)(PPT). (2)(PPT)“一座座山峦的侧影,躺在淡淡的波纹里、轻轻地晃荡着.”【多美的意境、美的感受再来读一读···】(作者从水写到山、如此不露痕迹、过渡巧妙、浑然天成.)【下面让我们随作者的视线一起去看看两岸的小山峰···】2.学习第2段、概括漓江两面岸山峰的特点.【当作者看到漓江小山峰的第一印象···】惊讶、欣喜、喜爱A.(PPT):像一根根竹笋、一把把宝剑、一座座屏风、在青草丛中直挺挺地冒了出来.(直挺).B.(PPT):每一座小小的山、都像个硕大的盆景、也许少了点儿雄健的气魄、却蕴藏着许多的妩媚.(妩媚).C.赏析比喻的表达效果.(不仅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漓江山峰的特点、而且使文章语言也显得生动优美.)D.【让我们带着作者初见漓江山峰的惊讶、欣喜、喜爱感受再来读一读】E.【孩子们、作者这里写的山峰、具体指的哪座山峰?叫什么名字呢?嗯、是的、作者没有具体写哪座山峰、而是总写了漓江两岸山峰特点】(PPT:总写).3.赏析三座小山峰的特点.细细地阅读课文3——5段、跟作者一同去欣赏漓江山峰的神奇美景、喜欢的句子勾出来、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①象鼻山景点.A.PPT:一块长方形的岩石、在伸向江心时、中间像被谁挖去了整整齐齐的一大块、那剩在江水里的一根石柱、不正是大象的鼻子、插进漓江中尽情地吸水吗?(作者用贴切的联想、把静态的象鼻山完全写活了、写得富有了动感和灵性.)B.孩子们能把这奇特的画面画下来吗?动手画一画吧!C.美读这段文字.②斗鸡山景点.A.PPT:这隔江对峙着的两座小山、都向两旁张开了岩壁、活脱脱像两只公鸡正拍打着翅膀.那微微侧向江面的两座峰顶、就像是紧紧窥伺着对方的鸡头、正使出自己的气力想啄过去.(“张开”“拍打”“窥伺”“啄”这几个准确生动的动词化静为动、把两座静态的山写活了.)【看、就要开战了让我们带着紧张的气氛再来读一读了】.③画山景点.A. PPT :只见对面一座长方形的山峦、平平整整的、分明是高悬在江上的一幅图画.(从“分明是”、体会作者对这座山的喜爱.)B.美读这段文字.C.画上都画着些什么呢?(PPT:上边画着九匹骏马、有的默默地伫立、有的悠闲地嚼草、有的在扬蹄疾走、还有的在昂首嘶鸣.)据说:当年周恩来和朱德游览至此、周恩来慧眼识马、三分钟内一连看出了山上的这九匹姿态不一的骏马、而朱德最后只看出了七匹.在民间还有一首有趣的歌谣呢:“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见九匹状元郎”.孩子们、你们能看出几匹马呢?这些马都有些什么形态呢?除了马、你还可以把这些幻想成其它的吗?相信你们都有一双慧眼、请发挥想象、接着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写一段话吧.4.孩子们、如果我们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几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话、你会用什么呢?(独特神奇)5.前面我们学的《三峡之秋》一课、是按早晨——中午——下午——夜间的时间顺序来描写秋景的、那这一课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漓江山的呢?(本文根据作者游踪变化来写的、这种写景顺序叫:移步换景)(PPT).三、品读结尾质疑解惑1.现在作者乘着游船、移步来到了阳朔.那下面请孩子们再读读课文最末两段.思考一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为什么会成为自己心中一个美丽的悬念呢?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PPT:“桂林山水甲天下”而“阳朔山水甲桂林”、那意思就是说阳朔的风景会比本文写的景区还要美、祖国的江山到处有美景.虽然作者没能去到阳朔、不免有些遗憾、这成为作者心中一个美丽的悬念、其实也是读者心中的悬念.这样的结尾更能激起读者对桂林山水的向往、对阳朔山水的向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四、拓展延伸积累运用1.孩子们、这篇文章用优美精练的语言、丰富合理的想象、真挚充沛的情感向我们描绘了漓江两岸美丽神奇的山峰、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摘写下来吧、再把它记在脑海里、那一幅幅奇异美妙的图画就会永驻你心了(PPT).2.想象一下、你的头脑中也有这么熟悉的一处景点吗、思考它有怎样的特点、也试着像作者这样用形象的描写把这个景点写下来吧(PPT)3.好了、孩子们这节课学得很认真、很投入、刚才我们跟着林非先生一起神游欣赏了漓江奇丽的山峰、那最后老师要奖励大家、让我们再跟着这部短片、一起去领略桂林山水的无穷魅力吧!(PPT:桂林山水)孩子们、桂林美吗?漓江美吗?不妨我们抽个暑假、亲自去一趟吧!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板书设计:游漓江︱象鼻山︱千姿百态《山水风光》斗鸡山【热爱】神奇独特画山。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游漓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游漓江》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漓江的地理位置、特点、风景名胜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漓江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在我国风景名胜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漓江的特点及风景名胜的介绍。
教学重点: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提取关键信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地图、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漓江风光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漓江的地理位置、特点及风景名胜。
3. 讲解:教师针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对关键信息进行强调。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扮演小导游,介绍漓江的风景名胜。
5. 例题讲解:分析课后习题,指导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游漓江》2. 内容: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点:山水甲天下,碧水青山风景名胜:阳朔、九马画山、黄布倒影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漓江风光的手抄报。
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体现出漓江的地理位置、特点及风景名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漓江的文化背景和旅游景点,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漓江的美丽风光。
《游漓江》资料
林非
林非(1931-),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文学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家协会名誉会长。
出版著作有学术论著《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鲁迅小说论稿》、《现代六十九家散文札记》、《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治学沉思录》、《文学研究入门》、《鲁迅和中国文化》、《散文论》、《散文的使命》、《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鲁迅》、《林非论散文》等;
散文有《访美归来》、《绝对不是描写爱情的随笔及其他》、《西游记和东游记》、《林非散文选》、《林非游记选》、《令人神往》、《云游随笔》、《中外文化名人印象记》、《离别》、《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
林非卷》、《世事微言》、《人海沉思录》等;回忆录有《读书心态录》、《半个世纪的思索》。
迄今共出版30余部著作。
并主编《中国散文大词典》、《中国当代散文大系》等。
散文代表作:《话说知音》、《离别》、《询问司马迁》等。
理论代表作:《伟大的爱心》发表在《文艺报》2011年9月份。
其学术论著与散文创作均追求独创个性和文化内涵,海外学者对其评论颇多,有些论著和作品已被国外翻译出版或发表。
获奖情况
2009年荣获人民日报社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放歌60年”全国征文大奖。
林非简历
林非(1931-)江苏海门人,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历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文学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
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
中国散文学会会长;
中国散文家协会名誉会长;
2012年被选为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
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4.游漓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游漓江》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漓江的美景,品味作者的语言艺术。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为第四单元第2课,详细内容包括游览漓江的所见所感,以及对漓江山水特点的描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漓江的自然风光,提高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3. 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感受作者对漓江美景的赞美。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漓江山水特点的掌握,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漓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漓江的美景。
3.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漓江美景的描绘。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一幅漓江美景。
6. 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游漓江》2. 主要内容:漓江美景: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表达技巧:比喻、拟人、排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篇描绘家乡美景的短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关于漓江或其他风景名胜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武胜县飞龙镇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导学案游漓江学习内容能通过课文中的形象描写,感受漓江山峰的形态特点,领略其独特与神奇。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能通过课文中的形象描写,感受漓江山峰的形态特点,领略其独特与神奇。
3.能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抄录下来。
导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从课文的描写中,想象漓江山峰的形态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描写中领会漓江山峰的独特与神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学具漓江的风光图片,文字资料、音像资料。
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导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让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吧。
漓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猫儿山,全长437千米,是桂林人民的母亲河。
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蜿蜒曲折。
漓江从桂林至阳朔一段,长83千米,两岸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兼有深潭、险滩、飞瀑、流泉。
乘船游览其间,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故有“百里漓江,百里画廊”之说。
这样的美丽,同学们想去欣赏吗?好,咱们一起去游历漓江。
合作探究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达到识字和理解新词的目的。
3.同学交流,课文写了些什么内容。
检查反馈1.抽生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并正音。
2.全班交流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总写了漓江山峰的独特神奇,然后按乘船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象鼻山、斗鸡山、画山的独特景象。
1.天气情况,利用游船望两岸风景。
)2.教师点拨(1)读第二段,找出写漓江山峰独特特点的词语并画上横线。
(像……竹笋、宝剑、屏风,直挺挺地冒,像……盆景)(2)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出漓江山峰的什么特点?(没有斜坡,直挺挺地拔地而起。
)(3)作者这里写的山峰,具体指的哪座山峰?叫什么名字?读课文第一、二段,学后说一说。
(作者没有具体写哪座山峰,而是总写山峰特点。
)3.(1)指名学生分别读课文第3~5段。
(2)这三段,作者游历了哪几个具体的景点?(象鼻山、斗鸡山、画山。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4.游漓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游漓江》。
本篇文章描绘了漓江山水的美景,通过作者的游历经历,展现了漓江的山峰、江水、岩洞等自然景观的奇特与壮丽。
文章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富有诗意,旨在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培养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漓江山水的美景。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漓江的山峰、江水、岩洞等自然景观的特点。
3.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等词语造句。
4.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
难点:体会课文中作者对漓江山水美景的赞美之情,学会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等词语造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音效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字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漓江山水风光课件,让学生初步感受漓江的美景。
引导学生谈谈对漓江风光的印象,从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字典自主学习生字词。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课文中的难点知识,如“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同时,让学生谈谈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漓江山水美景的看法。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如:“请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等词语造句。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并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5分钟)7. 布置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等词语造句,并写一篇关于漓江山水美景的短文。
《游漓江》资料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世界自然遗产。
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围很广,项目繁多。
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石刻等等。
桂林山水中,又以漓江流经阳朔的那一段最为美丽,故而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美誉。
2014年6月23日,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桂林为首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项目申遗成功,正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桂林山水荣登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地理位置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
东、北与湖南省相邻。
湘桂铁路与漓江纵贯,贵广高速铁路横穿全境,有 321 、322 、323三条国道穿过。
东经109°36′至111°29′、北纬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 0米,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市、来宾市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3]双的喀斯特地貌。
地貌介绍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
石山——四周壁立拔地而起的奇峰林石山地形是以一座座石山拔地而起,四坡壁立峭峻为特征。
石山四周峭峻,是由于石灰岩体多被溶蚀而成向下透的通路,因此,石山坡面是以崩塌为主。
它和土山以流水冲刷坡面,并使山坡由急向和缓演化相反,石山山坡上无散流、暴流产生。
反之,山足多为地表水下透入地下地点。
因此,石山四周有不少山溪、小河和冲沟流入,因而使石山山足成为流水侵蚀、溶蚀地区,小河的侧向侵蚀,落水洞的形成,都会使石山山坡由和缓变为急陡。
例如在肇庆七星岩区,有个禾婆岩,它就是由西江支流蚀成,今天岩内还堆积着一层厚达2米的河床卵石层(鹅卵石),表示是河床相沉积。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4.游漓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游漓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作者背景介绍及漓江的相关知识。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美丽的大自然”中的第4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激发他们对我国风景名胜的热爱。
3.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漓江美景的描绘。
重点:课文的朗读、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漓江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漓江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指导朗读技巧。
详细过程: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点评,针对问题进行指导。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
详细过程:教师板书生字词,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组词造句。
4.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描绘手法。
详细过程:分析课文段落,解读作者描绘漓江的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详细过程:教师给出题目,学生现场写作,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游漓江》2. 生字词:重点字词、易错字词3. 课文结构:段落大意、描绘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描绘手法,写一段关于家乡美景的文字。
答案示例: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每当夕阳西下,整个河流都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美不胜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游漓江》,让学生领略了漓江的美,掌握了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
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其他风景名胜,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4.游漓江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游漓江》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美丽的祖国》中的第一节《游漓江》,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了解漓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漓江风光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同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生字词,通过查字典或与同学交流解决。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对生字词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设计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7. 朗读课文:组织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六、板书设计1. 《游漓江》2. 主要内容:生字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重点句子:…(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修辞手法:…(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漓江的美景。
仿写课文中的一个句子,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2. 答案:生字词答案略。
描述漓江美景的答案略。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第四课《游漓江》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第四课《游漓江》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漓江两岸山峰的独特与神奇;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并背下来。
过程与方法1、以读为主,品读优美句段感悟漓江两岸山峰的独特与神奇;2、遵循阅读课文教学的原则,放手自读;3、借助想象和图片等帮助学生漓江两岸山峰的独特与神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重难点重点:从课文的描写中,想象漓江山峰的形态及特点; 难点:从课文的描写中领会漓江山峰的独特与神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了解漓江1、桂林山水甲天下,阳塑山水甲桂林2、漓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猫儿山,全长437千米,是桂林人民的母亲河。
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蜿蜒曲折。
漓江从桂林至阳朔一段,长83千米,两岸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兼有深潭、飞瀑、流泉。
乘船游览期间,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故有“百里漓江,百里画廊之”说。
展示下载的漓江美景图。
3、根据图片和介绍,请同学们抒发自己的感受。
4、我们一起同林一飞去游漓江。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描写的顺序学生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词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漓江两岸山峰的独特与神奇。
读后带着问题思考、讨论,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描写顺序,对不懂的问题,进行质疑问难。
三、检查自学情况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描写的顺序。
3. 提出不懂的地方,由学生试着释疑。
学生不能解决的,放在后面重点讨论部分解决。
四、重点讨论1. 课文写游漓江,作者主要选取了哪些景物?重点描写了什么?2. 漓江两岸的山峰有什么独特与神奇之处?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读全文,教师可抓住一些重点词句做一些必要的指点,比如:描写漓江的水、漓江两岸的山的特点的几个句子。
五年级上语文补充素材-4游漓江西师大版2014漓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漓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华江乡猫儿山东北面海拔1732米(黄海基面)的老山界南侧。
漓江主源乌龟江在南流中西接龙塘江,东纳黑洞江,三江汇合后称六峒河,往南流至司门前与黄柏江、川江汇合称大溶江,至溶江镇附近与灵河汇合,始称漓江。
漓江经灵川县过桂林市在平乐县平乐镇北与恭城河汇合,漓江段全长164公里。
平乐镇以下称桂江。
河流继续南流至梧州汇入西江。
在兴安县境,自溶江镇河口,接古运河灵渠,为漓江起点(古代水文认为:灵渠为漓江的上源),接小溶江后出境。
在灵川县境,在小溶江村进入境。
漓江境内流域面积2173.29平方公里。
全长45公里,分两段:上段长33.5公里,河面平均宽度160米。
自小溶江村起,流经峡背、岩头、三街、富丘渡、渡头、双潭、崔家圩、三岔尾;先后纳白云江、潞江、淦江、瀑布水、三百源、甘棠江诸水,沿下秦至大面圩流入桂林市。
下段11.5公里,河面平均宽度220米,均卵石夹沙泥河底。
自大圩镇上力脚村再人县境,经敢兴、大圩镇至南村,纳黄沙河、涧沙河、潮田河3水,南流至清水潭受古东水,出桂林市郊、下阳朔县。
在桂林市区,漓江在灵川县秦家进入桂林市区,由北向南穿过城区,汇桃花江后至斗鸡山折向南流,过灵川大圩镇又蜿蜒向南,在草坪乡冠岩处入阳朔境,流经市区49.3公里。
在桂林水文站(穿山乡樟木村尾)处流域面积为2762平方公里,流域平均宽度39.2公里,干流长105公里。
流域形状为上、下游两头较窄,中间宽的长形多支流河系。
大溶江至桂林为岩溶峰林平原,河床比降为0.94‰,市区段河床平均比降为0.44‰。
在阳朔县境,自杨堤乡官岩村流入县境。
入本县境流经杨堤、兴坪、福利、阳朔镇、城关、普益、接纳山背河、土岭河、大源河、樟桂河、双月河、田家河、双桥河等支流,至普益乡马草坪入平乐县境,共长69公里,占漓江干流(通常称兴安至平乐河段为漓江,全长164公里) 的42%,为流经各县境最长的一段。
漓江上游的华江、川江、砚田、上洞、高寨一带是我国高值暴雨区之一,中心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达2600毫米, 3小时最大降水量达271.9毫米, 24小时最大降水量可达425毫米,是漓江洪水的主要发源地。
灵川三街、桂林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00毫米,流域降水量呈自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
漓江的地表径流来源于流域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在雨洪时地表水向地下水渗透。
低水和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槽,形成漓江的径流过程。
漓江在桂林水文站断面处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0.3亿立方米(1941~1990年),实测最大值为56.3亿立方米(1968年),实测最小值为23.3亿立方米(1963年)。
年内各月径流分配与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相似。
其中3~8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7.5%,5~6月占37.7%,为全年高值期,12月至翌年1月占4.5%,为径流量低值期。
高值期与低值期相差8.4倍。
据实测,漓江桂林水文站瞬时最高水位为147.43米(1952年),最大流量为5200立方米每秒(1952年) ,最低水位为140.18米(1989年),最小流量为3.8立方米每秒,1936~1990年平均水位为141.36米。
1941~1990年桂林市区平均径流深为1120毫米,年径流量为6.33亿立方米,入境水为38.8亿立方米,共计地表水资源为45.1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量1.0万立方米。
漓江的泥沙主要来自上游兴安、灵川及桃花江沿岸,由暴雨、洪水冲刷地面和河岸而形成,以悬沙为主。
含沙量的变化随暴雨、洪水而定,洪水期含沙量较大,桂林水文站断面实测最大值达10.3公斤每立方米(1977年),低水时含沙量较小。
每年1、2月和11、12月常接近零,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084公斤每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34.3万吨。
漓江上游河道流经山区,植被繁茂,覆盖率高,表土流失少,司门前以下河床主要由卵石、砂组成,泥质甚少,同时在它的河床上有一个又一个的深潭起着沉降泥沙、澄清水色的作用,造就了晶莹的江水,成为广西含沙量最小的河流,获“江作青罗带”的美誉。
具体到阳朔县段,又有如下特征:(一) 相对流量丰富。
据阳朔水文站资料,年最大径流模数为55.8立方分米/秒·平方公里,平均为38.8立方分米/秒·平方公里,仅次于柳江,高于红水河,郁江。
但1984、1985年比多年平均值偏小10%。
这与流域内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有关。
(二)夏涨冬枯,暴涨暴落。
据1967年至1985年的资料,漓江枯水期的最小流量和洪水期的最大流量相差514.6倍,为广西河流之冠,而居广西第二位的南流江仅相差240倍。
1974年最大流量为6330立方米/秒,而同年最小流量仅为13.1立方米/秒,且出现日期为11月30日,比各年都早。
1972年的最小流量只有12.3立方米/秒。
这是由予漓江流域河流深切,河道狭窄,河床比降大,每遇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水位急升;暴雨过后,河水消退,水位急降。
特别是桂林地区秋旱多,冬季雨水稀少,致使水位降到最低点,造成较大的水位差。
另外,流域内植被遭破坏关系也很大,如地处漓江流域的白沙镇古板村五十年代共有森林面积1万亩,四处有清流。
如今全村132个山头中,剃光头26个,砍成癞子头的83个,保留稍好的23个。
森林复盖率由原来的59.8%下降到30%,近5000亩森林遭破坏。
因此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小溪经常断流,到秋冬,有些地方的群众要到1里多远的地方去挑水吃。
(三)汛期较长。
由于夏季东南季风来得早,秋季又受台风影响,漓江雨季较长,区水文总站确定的汛期为3月1日至9月1日,长达半年。
(四)含沙量少。
1967年至1984年平均含沙量为0.131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为172万吨。
最低的1969年平均含沙量仅为0.053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为52.2万吨。
是广西比较清的河流。
但进入七十年代后含沙量均比1969年高一倍以上,最严重的1971年竟高达每立方米0.241公斤, 1984年也达每立方米0.15公斤。
主要是因流域内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另外过往游船形成的波浪冲击沿岸也带下泥沙。
1980年被冲刷的绿化地段为980米,到1987年却长达37206米,计有164处,其中最小的宽2米,最大的宽20米,一般的都有4—6米。
被冲刷移位的竹木有1856株(丛),被冲走的有2234株(丛),其中最大的竹丛有土方达50立方米的。
另外,还冲掉淹死新造幼林49120株。
水质:阳朔流断1980年除溶解氧、大肠杆菌数为二级标准外,其余指标均达到一级标准。
1981年镉浓度上升为二级,其余指标与1980年相同。
1982年溶解氧和镉浓度及其他指标均达一级,大肠杆菌为二级,水质有较大好转。
1983年与1982年的情况相同。
1984年大肠杆菌群数上升为三级,其余保持一级水平。
而1985年溶解氧上升到二级,大肠杆菌群数严重超过了三级标准,其余各项为一级。
可见,自1981年至1983年漓江水质有所好转,1984年和1985年水质又变差:大肠杆菌群数猛增,溶解氧降低。
这是由于受上游桂林市流断影响较大,小东江、良丰河、宁远河、南溪河等支流,1983年后污染程度加重。
加之杨堤—兴坪—阳朔沿江城镇的垃圾、粪便等没有进行妥善处理,下雨时冲刷入江。
旅游船的迅速增多,船只粪便、垃圾等排入江中,以及游船冲击江岸带入的悬浮物。
根据1985年的监测,杨堤至兴坪断面,溶解氧为二级,大肠杆菌为三级。
而阳朔大桥断面,大肠菌杆群数为三级标准的3至6倍。
为保护漓江水质,阳朔镇治理桂花沟工程已于1986年投入使用,县城污水经氧化塘净化后排入漓江。
另外在旅游船上设置垃圾、粪便收集设备,集中上岸定点处理。
1986年12月在阳朔漓江大桥断面采样化验的监测数据说明,漓江水质好转:大肠杆菌群数年平均基本上达三级标准,溶解氧年平均达一级,其余指标达到或优于一级。
据1988年4月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县城污水氧化塘监测的数据表明:1986年以来的年平均水平,化学耗氧量去除率85%,生化耗氧量去除率91%,菌落总数去除率58%,大肠杆菌去除率60%以上。
出水(即进入漓江)溶解氧达到4.70—7.66毫克/升,悬浮物去除率为67.2%。
[5]水利概况漓江曾是岭南与中原交往的水上重要通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文化的交流起过重要作用。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 ,秦监史禄在今兴安县境凿灵渠,沟通长江与珠江两水系。
元代至元二十四年 (1287) 镇南王托欢率师征交趾,设银江站于县东。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 ,于县境漓江分置千秋峡、白石潭、芦田市3巡检司。
20世纪30年代后,漓江航运地位与作用逐步为公路、铁路所取代。
据统计,解放前,漓江灵川境内河段共筑有堰坝17条,安装竹简水车176架,灌溉农田4078亩。
今为蓄水、引水、提水工程所代替。
漓江河沙蓄量丰富,为优质建材,尤以三街河沙为著。
[4]阳朔县境,沿途主要渡口有5处(双全、兴坪、阳朔、福利、普益) ,4个主要码头(杨堤、兴坪、阳朔、富安)。
[5]旅游开发漓江风光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胜”之誉。
从桂林至阳朔的83公里漓江河段,是漓江精华,还有“深潭、险滩、流泉、飞瀑”的佳景,是岩溶地形发育典型、丰富和集中地带,集中了桂林山水的精华,令人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
1982年11月“桂林漓江风景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要求重点保护。
1991年12月漓江风景区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名单中名列第二。
1996年11月漓江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江河之一。
1997年4月,桂林—阳朔航线被广西交通厅评为“广西水路运输文明航线”。
1998年5月,桂林--阳朔旅游航线获自治区“广西水路运输文明航线”。
1998年7月被确定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区旅游区示范点”。
1998年12月,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桂林至阳朔航线为“广西文明航线”。
2000年12月交通部授予桂林—阳朔航线为部级“文明航线”;授予磨盘山码头部级“一级文明客运站”,授予竹江码头部级“三级文明客运站”。
漓江游览景区由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点”。
2001年1月被誉为“黄金水道”的漓江航线,被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水路客运旅游管理委员会评定为“部级文明航线”。
2002年4月以桂林市交通局为管理主体的漓江旅游管理一举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保护管理体系、OHSASI8001职业健康安全三项国际管理体系认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