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件古诗《清明》
- 格式:ppt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7
幼儿园古诗教案《清明》
教学目标
•让幼儿通过诗歌感受到清明节的文化特征
•练习幼儿朗诵古诗的能力
•促进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感悟
教学重点
•让幼儿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感悟力
教学材料:
古诗《清明》
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可以先唱一首与清明节有关的儿歌,如《清明时节雨纷纷》等。
引导幼儿想起清明节是什么节日,并询问幼儿知道哪些活动与清明节有关。
欣赏
向幼儿朗诵古诗《清明》,并给幼儿分发诗歌,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朗读。
鼓励幼儿表达对诗歌的理解、感受。
分析
让幼儿讨论诗歌之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它是怎样表达的。
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引导幼儿对清明节有更多的认识。
创作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感悟,创作一首类似古诗《清明》的小诗歌,鼓励幼儿更加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结束
教学结束时,老师可以再次唱一遍儿歌《清明时节雨纷纷》,给幼儿留下一个温馨的清明节。
教学体会
通过这次教学,发现幼儿对诗歌有着强烈的感受力和表达欲望,也能对清明节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老师要尽量引领幼儿自主思考、自主表达,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注重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
[《清明》古诗杜牧]杜牧《清明》的全诗翻译及赏析七绝·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历代有踏青扫墓垢风俗。
纷纷:形容多。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受本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译诗]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
[简析]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
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雨”的特征(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下雨称为“泼火雨”)。
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
“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
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
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如何排遣愁绪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
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问谁,没有点明。
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
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
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赏析]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
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
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
contents •清明节简介•清明节与幼儿园教育•清明节相关诗词欣赏•清明节手工制作与创意表现•清明节饮食文化探究•清明节户外活动体验目录01清明节的起源与传说清明节的历史发展古代时期在古代,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人们会举行各种仪式和活动来庆祝春天的到来和祈求丰收。
同时,清明节也是祭祖的重要日子,人们会回到祖先的墓地扫墓、献花、添土等。
现代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清明节的庆祝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除了传统的祭祖和扫墓活动外,人们还会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如诗词朗诵、书法比赛、民间艺术表演等。
同时,清明节也成为了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好时机。
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期间的一项传统活动。
人们会在空旷的场地放飞五颜六色的风筝,寓意着放飞心情和希望。
祭祖扫墓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重要日子。
人们会回到祖先的墓地,献上鲜花、果品等祭品,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敬意。
同时,也会为墓地添土、除草、修整等。
踏青游玩清明节正值春天,万物复苏,景色宜人。
人们会走出家门,到公园、山野等地踏青游玩,欣赏春天的美景和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插柳戴柳在清明节期间,人们有插柳戴柳的习俗。
将柳枝插在门前或佩戴在身上,寓意着迎接春天的到来和祈求平安吉祥。
清明节的习俗与活动02清明节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意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过幼儿园教育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促进幼儿德育发展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重要日子,通过参与相关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尊敬长辈、感恩先人的良好品德。
丰富幼儿生活体验清明节期间有许多民俗活动,如放风筝、荡秋千等,可以让幼儿体验不同的生活乐趣,拓展视野。
1 2 3组织祭祖和扫墓活动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相关主题课程幼儿园如何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清明节活动中的安全教育防止火灾事故注意交通安全祭祖和扫墓活动中要注意用火安全,禁止在墓地附近燃放烟花爆竹等易燃物品,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加强幼儿看护03《寒食野望吟》这是唐代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描绘了寒食节时野外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精心整理《清明》【赏析】注解+译文_古诗大全《清明》朝代:唐代作者:杜牧原文:③借问:请问。
鉴赏作者:佚名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
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
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
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
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
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
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
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
这细雨,,正“断魂”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
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
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
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
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
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
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
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最要紧宾词??面”“遥”,字面意义是远。
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
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
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
关于清明的古诗:《清明》
导读:清明,总是伴着纷纷扰扰的细雨,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
那么,清明节最经典的诗是哪一首呢?跟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①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②欲断魂――形容愁苦极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③借问――请问。
赏析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
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
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
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
古诗《清明》杜牧打印
嘿,咱来说说杜牧的那首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哎呀呀,你想想看,那清明的时
候啊,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就好像老天爷也在为逝去的人伤心落
泪呢!路上的行人一个个神情哀伤,简直就像是丢了魂儿一样,这得
是多悲伤的场景啊!就好比你走在路上,突然看到大家都一脸哀愁,
你是不是也会被那种氛围感染呢?
然后呢,这人在悲伤之余,就想着喝点酒来解解愁吧!于是就问哪
里有酒家。
这时候,一个可爱的小牧童出现啦,他手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这画面,多有意思啊!就像你在迷茫的时候,突然有个小精灵冒
出来给你指引方向一样。
咱再仔细琢磨琢磨这首诗,杜牧可真厉害啊!他就用这么简简单单
的几句话,就把清明时节的那种氛围、人们的心情还有寻找酒家的情
景都给描绘得栩栩如生。
你说神奇不神奇?这诗就像一幅画一样,展
现在我们眼前。
而且啊,这首诗流传了这么多年,大家都还这么喜欢,为啥呀?不
就是因为它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嘛!不管啥时候读到它,都能让我们感
受到那种独特的情感。
我觉得啊,杜牧的这首真的是古诗里的经典之作,它让我们对清明
这个节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也让我们领略到了古诗的魅力!。
幼儿园古诗清明课件《清明》是四年级单元练习中的诗,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
一、设计意图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将如期而至了。
清明节是我国许多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
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阐释与表达系统,深入细致地融入民众生活。
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
清明扫墓不仅是人们从感情上与祖先相联系,也是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
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古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
作为一线的教师将清明传统与古诗巧妙地结合,使幼儿在诗情画意里感受由中华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体验清明的民族文化传统,使幼儿性情得以陶冶,真正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与传承。
二、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
三、活动准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四、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观察讲述,引起学诗兴趣。
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图片,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时候的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下雨)(二)观看VCD片,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2、教师小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
古时候,有一位杜牧的诗人,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问: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5、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雨纷纷”、“欲断魂”、“借问”、“遥指”,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