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农业体系路径选择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生态农业体系路径选择

摘要:当前我国由于人口的压力和不重视生态平衡,使资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我们要把建设生态农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要强化对高效生态农业基本知识的宣传普及,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生态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历程;意义;对策研究

有学者提出,21世纪是生态世纪,人类社会将从工业社会逐步迈向生态社会,下一轮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新型农业,它是对现代农业的扬弃,摒弃了“石油农业”的弊端,同时也吸取了我国传统有机农业的精华,是有机和无机相结合的农业。生态农业建设的目标是建立高功效的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为人类提供丰富产品和优美的生活环境。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偏少、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农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长期以来,由于人口的压力和不重视生态平衡,使资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面对这一现实,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具有自己特色的新路,要把建设生态农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当前,我们必须结合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现状和特点,审时度势,紧紧把握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扬长避短,把加速推进生态农业发展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抓手。

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生态农业是在农业环境出现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的情况下,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体系。其核心是:强调以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统一为目标,因地制宜,使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使物质多次循环得到有效利用,提高产出率和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1.农业产品优质化

一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以利益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先进性、实用性、效益性”原则,围绕“粮食、蔬菜、水果、花卉、中医药”等重点,大力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努力推动农业品种和技术的跨跃,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二是培育地方特色品牌。以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各种特色农产品,围绕优质桑蚕、有机蔬菜、绿色瓜菜、特色林果等主导品种,培优扶强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和专业村、专业乡镇,加快培育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区,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三是强抓源头治理。以县市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平台,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龙头市场提高质量检测水平,不断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产品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完善检测和管理手段,有针对性地改进生产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努力培育知名品牌。

2.农业产业规模化

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由传统走向特色、由粗放走向集约化、由分散走向规模型转变的必由之路。一是积极推行土地集约化经营。积极探索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有效途径,鼓励种粮大户和各种专业户把分散在农民手里的耕地集中起来,以承包租赁的方式进行规模化生产,通过土地整合,增加对土地的资本、技术投入,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节约用地,推动农业经营上规模、上水平的目的;二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断优化农业内部发展环境,引进与扩建并举,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并鼓励其到优势产区建立原料基地,密切与农户的经济联系,带动农业专业化生产基地规模的扩张,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大力发展各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有影响、有实力、信誉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经纪人、种植大户、营销大户,领办生产、加工、销售、资本、资产、技术、服务等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有效解决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中的矛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3.农业结构优良化

一是发挥比较优势。以“产量调增、质量调高、效益调好、经济调活、农民调富”为目标,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优质粮食、有机蔬菜、

绿色瓜菜、优质桑蚕、干鲜林果、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基地,全力打造特色经济产业带,使农业主导产业优势更优、强项更强;二是建设示范园区。选择地理条件较好、交通方便、有一定旅游资源的地区,积极开展绿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经验进行示范带动,促进高效农业和高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努力培育农业产业新格局;三是加速发展外向型农业。树立既为农民服务,也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的思想,从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对农民的带动力,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二、全面推进农业生态体系建设

建设农业生态体系,对于建设美丽家园、助推农业永续发展、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1.推行绿色生产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和治理,广泛推广绿色种植、养殖和加工,实现农作物的绿色生产,使农产品从种植到餐桌的全过程披上绿色外衣,确保产品安全。在绿色种殖领域,大力推广高新技术,实现绿色施肥、土壤改良、农作物病虫防治新技术,保护和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和资源。在绿色养殖方面,实现健康养殖,运用环保饲料,将牲畜养殖与农作物种植相结合,并最终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对于绿色加工行业,重视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包装、运输等技术的研究开发,慎用添加剂,切实保障农副产品在加工、运输、流通环节的安全性。

2.采用循环模式

循环农业是生态农业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一个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一般由众多的循环链构成。要切实根据本地区的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等情况,发挥优势资源,发展类型各异、优势突出的循环农业,一是补缺利用型,利用油菜—蚜虫—瓢虫的食物链关系,先播种油菜招引,繁殖瓢虫,然后转移到棉田,控制棉田蚜虫;二是多层利用型,如云南西双版纳的橡胶林—肉桂、萝芙木—大叶茶—砂仁组合的多层利用类型。三是综合利用型,如江苏省太湖地区农民根据不同地理、地貌状况采取不同形式的综合利用类型:湖荡洼地的“粮油、水产、蚕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