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统计分析与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912.00 KB
- 文档页数:25
2011年高考文综地理质量分析翁桂源高考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我们经过沉淀和反思,逐步理清了2011年高考的得与失,也对今年的复习安排有了初步的构想,现根据教研室要求,对2011年的高考情况、得失之处作一总结1。
一、2011年高考试题分析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总体上延续了近几年的基本风格,试题具有“稳、变、新”的特点,无偏题怪题,无“超纲”内容。
试题结构较好,世界与中国,自然与人文,难与易,分值分配较合理。
1、重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今年的试题结合实际地区考查了国土整治,考查了地球运动、等值线及其相关知识,新型商业的有关内容,河流问题,气候问题,农业有关问题等。
这些知识是中学地理学科的基础、主干知识,考点均围绕地理学科的主脉和核心展开。
如37题:以地中海沿岸地区为背景,考察了地形、气候、农业的相关知识。
39题考察了自然地理中与河流相关的问题,这些内容永远是地理的主题。
2、试题设计以图为背景,注重能力考查。
试卷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地理图和文字材料等信息载体,重点考查学生从图文中获取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这也正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突出特色。
12个选择题中10个有图表,37、40题也是图文结合。
学生可以从图文中获取一些有用信息,但要想把题做好,还必须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综合解答才能答好,特别是选择题,有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
这也正体现出了高考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通过高考来选拔人才的目的。
3、以区域为载体,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试题以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为主。
选择题自然和人文并重,综合题以自然为主、兼顾人文。
在题目设计上,试题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特点,减少了纯知识性和记忆性的题目,更多是采用了以考查能力立意命题。
如第37题,要求考生从区域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地理规律和原理分析表达地理事象的原因、影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描述与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37题设问少(4问),赋分高,难度不大,考生易下手。
2011年高考山东卷地理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完成1-2题。
1.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 .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 .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2.下表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
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 .印度、日本、中国、泰国B .印度、泰国、中国、日本C .中国、泰国、印度、日本D .中国、日本、印度、泰国 图1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图例岩浆岩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4.图中I 、II 、III 、IV 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I 、IIB.III 、IVC .I 、IIID .II 、IV图2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
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处该船逆水航行B .②处风平浪静C .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D .④地森林密布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 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3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
读图回答7~8题。
甲城市 乙城市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B .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C .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8.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2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0MN3060距市中心距离(km )常住人口密度(人/k m 2)年1990年1982年楼高2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年1990年1982年楼高常住人口密度(人/k m 2)PQ51015距市中心距离(km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 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 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 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 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26.(2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 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2011年安徽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分析皖西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杨克军、谢登全2011年高考已落下帷幕,我们经过沉淀和反思,逐步理清了2011年高考的得与失;现根据教务处要求,对2011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情况、得失之处和启示作一总结,请领导和同事们批评指正。
一、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2011年的安徽省文科综合地理试卷,承接了2010年命卷的模式,整体上比较平稳,只是在综合题中的小题目的数量上和要求上作了一点微调。
地理试卷的题量不大,共计选择十题,两道综合题,但信息量很大,正所谓“小题量,大容量,高分值”,所考查知识点均为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尤其注重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考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发展的比例大约为45:25:30,区域发展这部分的内容增加不少,很好的体现了地理新课程的特点,难度适中,考生一般能够接受。
2011年的安徽省文科综合地理试卷特点总结如下:1.重视图表,凸显地理学科特点。
在2011安徽地理学科考试大纲说明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
今年高考的地理试题仍然继承了近几年来文综高考地理试题的命题趋势,今年地理试题一共有7幅图表,丰富多彩的地理图表凸显了地理学科的特点。
因而,注重考查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强调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内容也就成为文综高考地理试题命题的永恒主题。
如第27、28这道组题很新颖,图虽然简单,但信息量不少。
这幅图隐含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编码原理,把动态的土地利用过程在一副简图上面表现了出来。
这类题型不但考察了学生静态的地理知识,而且还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知识,同时也考核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答案:27-A,28-C。
2.求稳求新,侧重基础。
试卷中的地理试题,尽管大都是围绕着不同的区域展开的,但最终都落脚在中学地理的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之中,如综合题33题,结合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和大飞机项目,考核了城市功能区、工业的区位因素和产业的转移。
2011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分析(新课标)孟州一中刘祥红 2011.09 从整个今年文综地理的试题分析,都是平时常见考点,除1、10题易错外,8题较难,其它试题学生反映良好。
从试卷地理部分的组成情况看,试题侧重于对人文地理的考察;题目难度适中,但第8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综合题除3 6题第2问外,考点比较常见也相对简单,综合题学生较易得分。
今年文综地理试题的考点主要分布在工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等高线知识及其应用、气候特征、水文、地质灾害原因分析、湿地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交通线路建设、水资源问题、旅游区位条件分析等。
这些均属于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
一.本次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侧重于对人文地理的考察。
试题对人文地理的工、农业区位、城市区位及城市建设考察较多,涉及到近一半选择题(即1~5题计20分)和36、37题(其中36题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组合题,37题18分,为人文地理即工业城市区位题),主要考察了考纲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试题凸显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尤其是注重地图、地理图表的考查今年文综地理试题共有地理图表9幅,而且表现形式多样,涉及等高线地形图、景观图、区域图、统计图、示意图、统计表等。
选择题6-8题通过“等值线”图,9-11题通过“青藏铁路线图”,大题中选考题43题自然灾害,落实了考纲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等能力,特别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3.关注热点,注意联系实际。
试题未回避社会热点,选择题中1-3题就以日本地震为热点题材,引入工业的区位条件主干知识的考察。
试卷体现了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或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命题思想,体现了人文科学的社会功能。
由日本地震做为切入点,今年的文综地理更加侧重对人与社会,人与人等角度去考察地理知识,倾向于构造和谐社会的主题。
4.开放性设问的试题增多今年文综地理试题,考查能力的“活”题较多,开放性设问的试题增多。
2011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分析作为最后一年的大纲卷考试,今年的高考延续了以往考试的各种命题思路,试卷的总体结构、题型、题量和分值保持稳定,试题仍然遵循能力立意即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总原则,题目设置常规而又不缺乏新意。
突出呈现出几大特点:一.自然地理仍比重较大选择题11道题有7道是自然地理题,占28分;36题4道小题中有3道小题是自然地理题,占22分;39题20分中自然地理占12分。
总计:自然地理62分,人文地理38分。
二.更加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大多数题目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和表达能力,所涉及的基础知识有:地壳物质循环—岩石、城市和工业的区位因素、交通线路建设的区位选择、大气运动、区域地形和气候特征、工农业生产等活动的区位条件等。
都是考纲中最基础最主干的内容,不偏不怪。
除个别题目的设问稍嫌不当(如36题第3问)外,考生答起题来,还是比较顺畅的。
三.依然具有突出的“地理”特色——区域性和综合性选择题中的3——8题,综合题的36、39. 都是以地图和材料为载体,联系多个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和材料、析图和材料并运用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图作为信息的载体,突出了地理的特色,考核了学生快速准确的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的能力。
对于“理”即“因”的考查更好的区分了不同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拓性思路的建设,符合时代创新的趋势。
四.加强了学科间的融合39题形式上依然是政史地“拼盘”,但考查内容与答题思路融合的更多。
如第5小题应属政治题目,但其答题思路和表述语言都与地理极其相似。
这使有的考生很不适应,不知道该用那科的知识原理去解答题目,甚至考完后,好多老师也认为这是一道地理题。
但只要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强,这类题目还是很容易应对的。
五.不刻意追逐热点但也不回避热点今年的6----8题反映的就是中国高铁的建设,这是今年的热点问题;第36题考的是金砖五国之一的印度,中印关系应是去年我国外交上的一件大事,据报道,现在是中印关系史上最好的时候;第39题考的是西北地区的发展,今年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实施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所以,这也是一大热点问题。
精选全文完整版2011年高考山东卷地理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完成1-2题。
1.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 .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 .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2.下表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
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 .印度、日本、中国、泰国B .印度、泰国、中国、日本C .中国、泰国、印度、日本D .中国、日本、印度、泰国 图1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图例岩浆岩4.图中I 、II 、III 、IV 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I 、IIB .III 、IVC .I 、IIID .II 、IV 图2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
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该船逆水航行B .②处风平浪静C .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D .④地森林密布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 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
读图回答7~8题。
1234大西洋印度洋15°30°45°30°2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年1990年1982年楼高常住人口密度(人/k m 2)PQ51015距市中心距离(km )甲城市 乙城市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B .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C .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8.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 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 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 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 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26.(2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 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2011年新课标高考文综地理卷带来的思考2011年是河南实行新课改高考的第一年。
尽管高三文综组在学校的指导下,远赴宁夏考察,积极参加校内外一切与高考有关的讲座,老师们对课改区高考题及模拟题、考纲进行深入研究,但是和宁夏比学生人数相差甚远,竞争惨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没有丝毫降低,在摸索、忐忑和创新中完成了11届的教学任务。
今年高考虽然结束了,并且文科班的高考成绩还算可以,但是总是觉得应该对高中三年的教学有总结和反思。
一、2011年新课标高考文综地理卷特点分析1、地理试题结构稳定,题量适中,实现我省高考地理学科的平稳过渡。
文综卷地理部分结构稳定,试题题量适中,知识点分布合理,考生反应试题难度不很大,区分度不高。
知识抽样,突出主干,能力立意的命题特征在试卷中表现明显,新课改“题目灵活、注意能力”的要求体现较为明显,没有特别偏怪,不知道怎么入手的题目。
2、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工农业区位、交通区位、等值线、大气水文、地形地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均有体现,充分体现高考以考查学科主干知识为主,而不是面面俱到。
3、突出能力考查。
地理考试选材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很好的突出了能力考查,从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地考察了地理思维,强调了知识与思维的综合性。
一是重视对图像的考查。
区域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景观图在试卷中都有呈现。
试题从多角度考查了考生的读图、分析、提取信息,运用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综合考察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是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
36题和37题是主观题,以区域图为载体,考察考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试卷突出了新课改考纲对学生知识能力运通的考查要求。
4、贴近生产与生活,渗透新课改理念,注意题型创新。
今年的地理试题关注关系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问题,紧密联系实际,用所学理论解答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渗透新课改理念。
2011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评析——以全国卷、四川卷、重庆卷为例范永杰【专题名称】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专题号】G32【复印期号】2011年11期【原文出处】《地理教育》(重庆)2011年7/8期第79,83页【作者简介】范永杰,四川省成都市中和中学(610212)。
研究高考试卷特点、评价试卷得失、提出命题改进思路或教学建议,有利于反思中学地理教学现状,提高中学地理教学质量。
本文就2011年全国卷、四川卷、重庆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进行解读、评析,并对高三地理教学提出建议性意见。
一、考点分析统计1.地理知识板块统计(表1)2.专题设问角度统计(见下页表2)3.图表呈现形式统计(见下页表3)二、试题特点解析1.贴近生活,关注热点,突出人地关系地理学科兼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知识,自然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科的基石,而人文地理知识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体现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是我国现行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及热点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热点”包括“时下热点”和“长效热点”,也反映出诸多现实和社会中的重大地理事件。
因此,全局性、长效性、区域性的重大现实热点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近年高考地理命题的重要素材,并且强调地理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
2011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四川卷、重庆卷的地理试题,其命题素材都具有直面人类生活和社会热点的特点,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思想的时代特征和生活元素,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命题思路,也是这三套文综试卷地理试题的重要特点之一。
三套地理试题紧扣当今重大社会问题和长效热点问题进行考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教育测试价值,有利于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关心社会,关注生活。
例如,全国卷地理试题的选择题第6,8题选用高铁景观图片反映的是中国高铁的建设,近几年我国高铁发展举世瞩目;第39题内容为西北地区,今年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今年是吉林省新课程的第二次高考,试题依然延续了去年的试卷风格,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基础性、学科性的特点;纵观地理试题均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侧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设计具有浓厚的地理学科特色,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试题稳中求变,力求创新,保持连续性,体现过渡性,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总体要求。
一、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地理试题分析表:注:a获取和解读信息;b调动和运用知识;c描述和阐释事物;d论证和探讨问题二、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地理试题的主要特点1。
紧扣《考试说明》,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判读、气候、河流、地质作用、陆地自然资源、农业区位、工业区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地质灾害成因、湿地生态环境效益,所有考查的知识点都是主干知识点,地理试题没有出现超出考纲的偏题、怪题。
2。
地理特色显著,图形图标共8幅,一个表格。
需要考生对相关图像所反映的地理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后才能对涉及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再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对地理问题进行论证和探讨。
学科特征明显。
3。
注重知识的“活学活用”新课标力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这在我们的此次高考命题中也有所体现。
4。
依旧注重对课本活动案例、阅读、问题探究部分的考查。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以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的活动为基础,对气候、水资源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考查,今年新课标全国卷又以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问题探究为基础,对气候特征、水资源、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考查。
考试对课本这些内容的回归要求着我们的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对案例的设计与运用。
在第一时间分析此卷,我们发现,就地理部分而言:总体难度略有下降,考点分布均匀,自然地理部分考查量略高于人文地理部分。
2011年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分析杨建瑛2011年宁夏高考文综试卷仍采用全国新课标卷,除宁夏外,吉林、黑龙江、辽宁、山西、陕西、新疆、湖南、湖北、江西等九省区也使用本套试卷。
一、总体评价试卷与去年相比,整体难度有所降低,题目不偏不怪,无超纲内容。
“知识抽样、突出主干、能力立意”的命题特征在试卷中表现明显。
本套试题必考部分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气候特征、产业活动、区域定位及分析、水资源的利用、等值线图判读分析、地理景观图的阅读与分析等内容。
选考部分考查的主干知识主要有:旅游地优势条件分析、崩塌滑坡的成因、湿地的变化及影响。
题目灵活,注重能力,没有特别偏、怪、不知如何下手的题目。
总体来说,试题选材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很好的突出了能力考查,从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考查了地理思维,强调了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
二、2011年试题与2010年比较1、试题结构两年试题结构完全相同,即必答部分有选择题1 1道(44分),非选择题36、37题(共46分);选答题在选修模块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中任选一题作答,分值10分。
2、考查知识点与能力要求考查知识点为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但两年也有差别,具体见下表。
注:a获取和解读信息;b调动和运用知识;c描述和阐释事物;d论证和探讨问题(1)选择题从图表看出选择题都以四组组题出现,共同考查的知识点是工业区位和等高线图的判读。
不同的是今年考查了农业区位和交通区位及区域地理;去年的试题每组试题都有一幅图或表格,今年减少了两幅图,而且出现了景观图。
(2)非选择题不变的是重点考查学生的四项基本能力。
变化1:36、37题的分值稍有变化。
36题增加2分,37题减少2分。
变化2: 36题由纯自然地理题变为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并增加了开放性问题。
为该国提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办法。
37题由考查农业区位变为考查工业区位,也设计开放性试题。
500强制造业中心所在城市或区域让学生任选一个,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实际上本题也是在考查学生的对比与归纳能力,即在对比中找到所有研发中心形成的共同原因。
一.总体评价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地理部分试题,卷Ⅰ部分11个地理选择题,卷Ⅱ36题至37题为地理必考题,42至44题为地理选考题。
命题以《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为依据。
地理学科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继承了2010年新课程高考的要求,强调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原理考查,重点考查学生能力,突出了地理学科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
结合实际,创设情境,在选修考试试题中,考查了浙江的自驾车旅游,夏季暴雨后的崩塌、滑坡自然灾害,湿地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所考知识均属于主干,符合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
具体情况是:1、试题体现了能力立意试题通过文字资料和多种类型的地图给学生提供各种地理信息,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并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在信息和设问之间建立联系,通过运用相关知识,完成思维过程,构建答题思路,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2、突出学科主干知识考查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及区位选择、交通线的建设、气候特征、淡水资源等。
3、体现了地理学科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色区域特征、区域问题、区域发展,是考查的主要内容,只有地图信息的正确提取,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自然部分偏少,人文比重较大,导致试题整体难度不大。
二、试题分析1-2题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设零部件好整车厂命题意图:结合生活实际,日本某汽车公司在地震前后中国的生产情况,进行设问,需要学生正确提取信息。
解题思路:首先通过材料提取信息,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完成1题;思考灾害发生在日本,在中国的工厂为什么也被迫停产,缺少核心技术生产的零部件。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评析及复习建议作者:沈永民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1年第09期一、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评价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整体难度和去年相比有所降低,试题易、中、难比例适中,以中等难度的题目为主,题目不偏不怪。
本套地理试题必考部分考查的主干知识主要有:气候特征、产业活动、区域定位及分析、水资源利用、等值线判读分析、地理景观图的阅读与分析等内容;选考部分考查的主干知识有:旅游评价、崩塌滑坡的成因、湿地变化及其影响等。
试题设问的灵活性强、区分度大、开放度增强。
从考查内容上看,试题对人文地理部分的考查有所增加,并以区域为载体,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线,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问题,围绕一个内容,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论证地理问题的思维能力,体现了能力立意和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的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试题注重对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品质的考查,符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综合性强、区域性明显、实践性突出、图像语言丰富”等特点。
二、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解析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
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
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C.核心零部件厂D.整车厂解析:本组题从日本地震这一热点切入,考查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工业区位与产业转移等知识,考查考生解读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瓯海中学刘峰一 2011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题解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地理部分)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
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解析】这是今年高考地理的第一道题,是一道组合题。
学生考完,感觉良好,答案一出,骂声一片。
包括我自己也做错了,后来听说这道题目正确率只有百分之零点几,更加愤恨,于是认为这道题目是今年高考地理题中的一个败笔,命题者怎么会命出来这样一道没有水平的题目呢。
后来冷静下来仔细思考,难道高考命题者的水平比我还低吗,这好像不可能,难道他们没有考虑到会有这样的一个答题结果吗,我想也不会。
那么他们为什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呢,而且是放在第一题?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新课改,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学生要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老师没有教过并不代表他们就可以不会。
放在第一题是不是也在提醒我们教师,我们的知识是不是已经老化,我们的观念是不是已经落后,我们的题海战术是不是已经不适应高考,我们“以本为本”的理念是不是已经背离了新课程,这道题是不是也在给我们一些暗示呢?如果这道题放在以前的高考中,可以错,原因是题目超纲,而现在错了,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这这也许就是新课程的新理念吧。
当然这道题正确率如此之低,是不是过偏,值得商榷。
我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看到这样一个材料:由于受定式思维影响,大多数人以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人口比重较低,但是2010年世界统计年鉴显示,有众多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例很大。
如拉丁美洲的巴西(85%),阿根廷(92%)、古巴(65%)、委内瑞拉(93%)等,亚洲的伊朗(68%)、蒙古(57%)、土耳其(75%)、文莱(74%)、菲律宾(65%)、印尼(51%)、马来西亚(70%)等。
旅游地理部分一一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近三年北京高考统计分析与评析主干 考点 真题 旅游地理部分一一课标点对应 2011年全国考试真题具体题目 旅资的型分 一游源类与布旅游资 源的内 涵, 旅游资 源的多 样性海南地理 24 题:10分 衡山的优势 旅游资源 衡山蜿蜒分布于湘江西岸。
"祝融峰之高,水帘洞之奇,方广寺之深,藏 经殿之秀”,被称为“衡山四绝”。
古人乘船观赏衡山有“帆随湘转,望 衡九面”之说。
图10示意衡山中心景区。
阅读图文资料,简述衡山的优势旅游资源。
答案要点:历史名山,是五岳中的南岳;(2分)文化底蕴深厚(多古迹,寺庙);(2分)位于亚热带,降水丰富(多流泉飞瀑,多云雾),植被繁茂(观赏植物 种类多);(4分) 山地景观多样,风光壮丽。
(2分)圈10自然旅 游资源与人文 旅游资 源的区 别江苏地理 30 (1)问:2分海南岛的旅 游资源分类 及特点 (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旅游资 源类型中的▲ 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和 ▲ 价值。
(2分)(答案)自然 科学价值五描山•到访聿较高的眾区 »列访牢较低的景区 ・到访率低的最区 Un 三亚最区7J J旅 资 的 □Qvtl2006— 2007 年“五一”和“十 ④长城 图S 甲省棊盡滸罢区圭雯墨点分布示宜图黄山、皖南古村落是我国重点旅游景区,下图是 合所学知识,完成(1)下列选项中, ①黄山 A .②⑥答案:C_____ 步打踣| _____ 河54 *Htt o”假期两地客流量变化图。
读图并结0-UL LUL _LJ1 3 606年5丿]属于世界遗产的是(2分)②华山③皖南古村落 B .①②C .③④游 源 综 评价 ⑤丽江古城⑥衡山D .⑤⑥我国 浙江自选 11 “世界 (1): 2 分 文化与 读图,说出我 自然遗 国的“世界遗 产”及 产”其重要价值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中外著 天津12 ( 4):请概括图8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
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统计分析与评价一、高考地理试题概况(一)按地域类型分1.全国统一命题的省份有11个省区。
其中使用文科综合卷I的有河北、河南、山西、广西等4个省区;使用文科综合卷Ⅱ的有内蒙古、云南、贵州、甘肃、青海、西藏和新疆等7个省区。
2.自主命题的省份共有20个省级行政区。
其中新课标自主命题的省份有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浙江、安徽、辽宁、福建、天津、北京、湖南、吉林、陕西、黑龙江、上海等16个省区;大纲自主命题的省份有湖北、江西、四川、重庆等4个省区。
(二)按学科类别分1.使用文科综合试卷的有:湖北、湖南、陕西、福建、辽宁、江西、河北、河南、山西、广西、内蒙古、云南、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新疆、黑龙江、吉林、宁夏、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四川、天津、重庆、安徽和浙江等29个省级行政区。
2.使用地理单科试卷的有:江苏、海南和上海等3个省级行政区。
3.有些省区既有单科地理卷又有综合卷。
如上海,既有地理单科试卷又有文科使用的综合卷(满分150分。
第1卷为选择题共21道,每小题3分,共63分,其中地理部分有8道,共24分,比2009年多了一倍。
第Ⅱ卷中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共87分,其中地理部分占16分,比2009年多了2分)和理科使用的综合卷(满分150分。
第1卷为选择题共21道,每小题3分,共63分,其中地理部分有2道,共6分。
第Ⅱ卷中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共87分,其中地理部分占16分)。
另外,山东除了文科综合卷(满分240分,其中地理部分占78分)外,还有基本能力测试的试卷(满分100分,按60%计人总分),其中地理部分占12分(比2009年多2分)。
总体上与2009年相比的变化:(1)自主命题的省份越来越多,新课标自主命题的省份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多了5个(北京、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
(2)广东试卷由原来的多种设计(地理单科、理科基础、文科基础)变为只有一种设计(文科综合),这是今年的一大变化。
(3)新课标全国高考卷的出现也是另外一大变化,6个省份(黑龙江、吉林、宁夏、湖南、辽宁、陕西)共用一套全国命题文综试卷,能体现竞争的公平性、合理性。
(4)浙江还有一套自选模块卷,9科共18题,满分60分,考生在18道试题中任选6道题作答,多选无效。
其中地理部分有两道综合题(11题和12题),共占20分。
二、考点分布(一)按考点、图表呈现方式、考查能力统计(注:a获取和解读信息:b调动和运用知识:c描述和阐释事物:d论证和探讨问题) 1.自然地理(1)主干知识:行星地球④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主干知识:地球上的大气①考点:大气受热过程③考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④考点: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⑤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主干知识:地球上的水②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主干知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①考点:地壳的物质循环②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③考点: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5)主干知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②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人文地理(1)主干知识:人口与城市①考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②考点: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③考点: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④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城市区位)⑥考点: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2)主干知识: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②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④考点: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⑤考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3)主干知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②考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区域可持续发展(1)主干知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②考点:比较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2)主干知识:区域可持续发展②考点: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③考点: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④考点: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及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⑤考点: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主干知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②考点: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③考点: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④考点:数字地球的含义4.地球、地图和区域地理(1)主干知识:地球和地图①考点:地球仪、经纬网及地理意义②考点: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2)主干知识:世界地理①考点:世界海陆分布。
海底地形。
陆地地形③考点:一个大洲(如亚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以上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3)主干知识:中国地理①考点: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②考点: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及人口政策③考点: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主要山脉和地形区④考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⑤考点: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黄河治理.长江开发⑥考点:我国自然资源概况。
矿产资源、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⑦考点: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及因地制宜发展的必要性⑨考点: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⑩考点: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理单元的划分依据和界线,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区域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1考点:北京、香港和澳门、台湾、新疆、珠三角、海南岛、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环渤海地区等。
以上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区域自然特征。
区位发展条件(优势与不足)与措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联系与差异、主要自然灾害、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选考内容5.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主干知识: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2)主干知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①考点: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③考点: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危害(3)主干知识:自然灾害与环境考点: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4)主干知识:防灾与减灾考点: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6.选修3(旅游地理)(1)主干知识: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②考点:我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2)主干知识: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①考点:旅游资源的内涵。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②考点: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形成原因③考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3)主干知识: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①考点: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
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4)主干知识:旅游与区域规划考点: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7.选修6(环境保护)(1)主干知识: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考点: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主干知识: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考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3)主干知识:环境污染与防治①考点: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②考点:某些环境污染事件形成原因、过程及危害③考点:针对某类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8.选修2(海洋地理)(1)主干知识:海洋和海岸带①考点: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原因及其作用②考点: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
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2)主干知识:海洋开发①考点: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②考点: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9.选修4(城乡规划)(1)主干知识: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考点: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2)主干知识:城乡分布考点: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3)主干知识:城乡规划②考点: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三)试题情境问题统计上海卷(文科综合)海南卷(地理)江苏卷(地理)(一)试题基本特点1.试卷结构保持稳定,全国各地试卷结构不尽相同,总体上看都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1)文综卷①大部分省区综合题都是必做题,有的省区设置有必做部分和选做部分两大块。
如全国新课标卷第41一44题作为选考题。
②题目的数量不尽相同。
文科综合试题中大部分省区地理选择题为11道、综合题2道。
(2)地理单科卷除广东取消了单科卷外,江苏卷、海南卷和上海卷题型设置与2009年保持一致。
2.分值设定不尽相同(1)文综卷全国大部分省区的文科综合卷地理试题都是100分,而山东文科综合卷的地理部分为78分,每道选择题的分值为4分。
今年新出现的新课标卷地理试题也是100分,其中选择题11道,共44分;综合题中必做题两道共46分,必做题两道任选一道做答,分值是10分。
(2)地理单科卷广东取消了地理单科卷,江苏卷、海南卷和上海卷与2009年分数设置相同。
3.文科综合中综合题的“组合”程度不同(1)天津卷还是去年的特点,虽说是文科综合,其实政治、历史、地理各一张卷,三科同时下发,在规定的时间完成。
(2)山东卷、全国卷、重庆卷、四川卷、北京卷做得很好,山东卷综合题中第29题以及全国卷、重庆卷、四川卷、北京卷中的第39题都是在同一个背景材料下考查政史地的主干知识,真正体现了综合考查学生能力的目的。
(3)综合题只是把政史地三科分别单列来考查孤立的政史地知识,如新课标高考卷、福建卷、浙江卷、广东卷、安徽卷、海南卷(文综)。
)5.选修模块(1)试题结构及分值设定特点。
在高考形式上很多省区采用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的考查方式、分值也不尽相同:①选修模块单独设为选做内容,例如山东卷、福建卷、江苏卷、新课标卷等,大部分的分值是10分,而福建的分值为15分。
②某些试卷的选修模块是穿插在必做内容之中,例如北京卷第36题中有关旅游资源开发优势的考查(分值8分)、天津卷第12题中从旅游景区三要素简要评价在景区提供望远镜以及修建浮桥等的做法(分值9分),四川卷第39题第(1)问评价杭州作为现代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铁路交通条件(分值10分)。
③浙江高考自选模块试题,是另外一套试卷单独命题,分值是每题10分。
1.力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新课程标准的原则要求纵观2010年与地理有关的19套试卷,尤其是新课标的15套试卷,都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考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坚持知识考查、能力考查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统一,课改实验区的命题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导向作用。
而4套大纲试卷也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
不少试卷题目中发掘乡土地理资源,体现地方区域特色。
如山东卷第7—8题,黄河三角洲;北京文综第1~2题,八达岭长城;上海地理第(十五)“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安徽文综第23~24题,安徽气候变化,第33题,产业转移及人口迁移;天津文综第7~8题,天津滨海地区工业地域集聚及天津滨海地理景观;四川文综第1~2题,四川等四省能源生产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