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26.00 KB
- 文档页数:64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和繁殖等。
2. 教学内容:生物的分类、生物的特征及其表现。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第二节:生物的分类1. 教学目标: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2. 教学内容: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分类的等级。
3. 教学方法:采用对比法、实物观察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三节:生物圈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意义。
2. 教学内容:生物圈的定义、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的意义。
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四节:生态系统1. 教学目标: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的组成。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五节:食物链和食物网1. 教学目标: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教学内容:食物链的定义、食物网的概念、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应用。
3. 教学方法:采用实物观察法、模拟实验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第一节:人类的起源1. 教学目标: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教学内容:人类的起源、人类的发展历程。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图片展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第二节:人类的进化1. 教学目标:掌握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和证据。
2. 教学内容:人类进化的历程、人类进化的证据。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三节:人类的生殖和发育1. 教学目标:了解人类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2. 教学内容:人类的生殖方式、人类的发育过程。
3. 教学方法:采用实物观察法、模拟实验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四节:人类的行为1. 教学目标:掌握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2. 教学内容:人类行为的类型、人类行为的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走进生物世界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2. 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及实例3. 第三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生殖方式动植物的发育过程4.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遗传的概念和现象变异的概念和原因5. 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原因6. 第六章:生物与环境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认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了解生物的生殖、发育、遗传、变异和进化现象;掌握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方法;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模型、挂图、实物等;实验器材、显微镜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实验报告、调查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讨论,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
2. 教学新课:讲解新课内容,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利用教具、学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
3. 例题讲解:精选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练习题;及时反馈、指导,巩固所学知识。
强调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2. 内容:知识点框架;重点、难点提示;关键词、图示。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特征,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特征2.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3. 生物的生活环境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2. 基因的多样性3.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多样性。
2. 教学难点: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六、第四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概念与分类2. 细胞的基本结构3. 细胞膜的功能4. 细胞质与细胞核5. 细胞的能量转换器七、第五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遗传与变异的概念2. 基因与DNA的关系3. 遗传信息的传递4.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5.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八、第六章:生物的进化的原因1. 生物进化的概念2. 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3. 遗传与变异在进化中的作用4. 生物进化的证据5. 生物进化的历程九、第七章: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的概念与方法2. 生物的分类单位3. 生物分类的依据4. 生物分类的系统5. 生物分类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十、第八章: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分类2. 生态系统的组成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补充和说明:生物的特征包括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教案一: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的概念和意义。
2.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等。
3. 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科学探究的步骤。
【教学难点】1. 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2. 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教案二:生物和生物圈【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特征和生物圈的概念。
2. 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内容】1. 生物的特征:生命活动、生长、繁殖、应激性、遗传和变异等。
2. 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重点】1. 生物的特征。
2. 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教学难点】1.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理解。
教案三: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
2. 掌握植物细胞的主要功能。
【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
2. 植物细胞的主要功能:保护、控制物质进出、能量转换、遗传等。
【教学重点】1. 植物细胞的结构。
2. 植物细胞的功能。
【教学难点】1. 植物细胞结构的识记。
2. 植物细胞功能的理解。
教案四: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掌握植物生长的原因。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植物开花结果等。
2. 植物生长的原因: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教学重点】1. 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植物生长的原因。
【教学难点】1. 植物生长过程的描述。
2. 植物生长原因的理解。
教案五: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目标】1. 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掌握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其原因。
【教学内容】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第一章教案:生物和生物圈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内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和生物圈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生物的特征。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等。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物的特征,并展示他们的发现。
4. 作业:让学生绘制生物的特征表格,并写一篇关于他们最喜欢的生物的小短文。
第二节生物的分类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分类系统,能识别不同种类的生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2. 教学内容生物的分类系统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等级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生物标本,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分类。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的分类系统和分类等级,如植物界、动物界等。
练习:让学生进行生物分类练习,使用生物分类索引进行查找和归类。
4. 作业:让学生制作生物分类卡片,并写一篇关于某个生物类群的介绍文章。
第二章教案:生物的细胞结构第三节植物细胞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 教学内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的特殊结构,如叶绿体、液泡等。
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细胞图像,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细胞的特点。
讲解:详细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等。
实验:让学生进行植物细胞切片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4. 作业:让学生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并写一篇关于植物细胞功能的短文。
第四节动物细胞1. 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物细胞的特殊结构,如中心体、溶酶体等。
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动物细胞图像,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细胞的特点。
讲解:详细讲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如细胞膜、细胞核、中心体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生物科学2. 生物的基本特征3. 生物的营养4. 生物的呼吸5. 生物的排泄6. 生物的感应7. 生物的生长与繁殖8.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9. 生物的进化10.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
2. 使学生掌握生物的营养、呼吸、排泄、感应、生长与繁殖等基本生命活动。
3.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的进化。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生命活动、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幻灯片、生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生物实验器材、实验材料、学习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例如: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学新课:(1)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认识生物。
(2)介绍生物的营养、呼吸、排泄、感应、生长与繁殖等生命活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讲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的进化,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发展。
3. 例题讲解:(1)选择题:判断下列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简答题:简述生物的营养、呼吸、排泄、感应、生长与繁殖等生命活动。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身边的生物,并分析它们的基本特征。
(2)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的生命活动3.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4. 生物的进化5.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五种生物,并描述它们的基本特征。
(2)简述生物的营养、呼吸、排泄、感应、生长与繁殖等生命活动。
2. 答案:(1)答案示例:①人类:具有细胞结构、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繁殖后代等基本特征。
②植物:具有细胞结构、能进行光合作用、能繁殖后代等基本特征。
(2)答案示例:生物的营养:生物通过摄取食物,获取能量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的特征,认识生物的分类单位及分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物的特征。
2. 生物的分类单位及分类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生物的特征的内涵。
2. 生物的分类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生物标本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生物的特征。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物的特征。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物的特征,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的定义。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生物的分类方法。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生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认识细胞的各种细胞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的细胞器及其功能。
三、教学难点:1. 细胞器的功能。
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则。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细胞模型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模型,引导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认识细胞的各种细胞器。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器的作用。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器的作用。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的生殖系统,认识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第二节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2. 第二章植物的生命周期第一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第二节植物的生殖3. 第三章动物的生命周期第一节动物的生长发育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4.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一节遗传的概念和规律第二节变异的概念和类型5. 第五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生长发育和生殖。
3.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
4.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以及它们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生长发育和生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引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点讲解:使用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2. 第二章植物的生命周期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生殖3. 第三章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生长发育动物的生殖和发育4.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概念和规律变异的概念和类型5. 第五章生物与环境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作业题目:列举出五种生物的基本特征。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第一课时: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教学目标-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掌握常见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教学内容1.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组成结构- 生物的营养方式- 生物的生长繁殖方式- 生物的运动方式2. 生物的分类方法- 按营养方式的分类- 按生长繁殖方式的分类- 按运动方式的分类3. 常见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植物界: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 动物界: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的概念。
2. 分组讨论,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出具有不同特征的生物,并进行简单分类。
3. 结合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4. 组织学生进行小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将指定的生物进行分类。
5. 展示学生的分类结果,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6.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资源- PowerPoint课件- 实物图片- 生物分类表课堂互动1. 提问学生:根据生物的组成结构,生物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部分?2. 分组讨论:学生自由讨论出不同特征的生物,并写在黑板上。
3.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学生回答所观察生物的营养方式、生长繁殖方式和运动方式。
4. 小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指定的生物进行分类。
课后作业1. 回家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写出他们的分类特征。
2.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做好课后复。
参考资料1.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2. 七年级生物课件第一课。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
教学内容:生物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1.2 生物圈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认识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教学内容: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分类2.1 生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三个层次。
2.2 生物的分类教学目标:学习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了解生物的分类单位,如种、属、科、目、纲、门、界等。
教学内容: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分类单位。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3.1 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发现过程和细胞学说的建立,认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教学内容:细胞的发现过程、细胞学说的建立和细胞的重要性。
3.2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了解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教学内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人体的生理活动4.1 人体生理活动的概述教学目标:了解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特点,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
教学内容: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特点。
4.2 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系统教学目标:学习人体主要生理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了解各系统的功能。
教学内容:人体主要生理系统的功能。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5.1 生物的生殖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生殖方式,如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认识不同生物的生殖特点。
教学内容:生物的生殖方式及其特点。
5.2 生物的发育教学目标:学习生物的发育过程,如胚胎发育、生长发育等,了解生物发育的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生物的发育过程和规律。
5.3 生物的遗传教学目标: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如基因、遗传物质等,认识遗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2)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认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的特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探究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3)观察和分析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树立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物的特征和分类第1课:生物的特征第2课:生物的分类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3课:细胞的结构第4课:细胞的功能第三单元: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6课:生物的发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 教学难点:(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2. 利用实验、显微镜观察等方法,直观展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深入理解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生物特征、细胞结构和功能、生物生殖和发育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能力。
4. 单元测试:全面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第四单元: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第7课:植物细胞的结构第9课:植物的营养器官第10课:植物的生殖器官七、第五单元: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第11课:动物细胞的结构第12课:动物的组织第13课:动物的营养方式第14课: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八、第六单元:细菌和真菌第15课:细菌的结构和生活第16课:真菌的结构和生活第17课: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第18课:人类与细菌和真菌的关系九、第七单元:人体的结构层次第19课:人体的结构层次第20课:人体的主要系统十、教学评价:6.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植物、动物、细菌、真菌、人体结构层次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及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2. 第二章:学习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 第三章:探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分析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的方式。
4. 第四章:研究绿色植物的特点、分类、生理功能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5. 第五章:了解人体的结构、生理功能及健康生活方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认识绿色植物和人体的特点及功能。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生物多样性,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绿色植物的生理功能、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2. 教学重点:生物学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绿色植物和人体的特点及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模型、实物、挂图、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生物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学习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本章主要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3.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生物学知识,穿插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指导解题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及时反馈。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本章重点、难点,体现知识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列举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描述人体的主要生理功能。
2. 答案:(1)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功能包括合成物质、储存能量、传递遗传信息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教案章节一: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2. 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的基本步骤。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PPT课件。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科学知识,引出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2. 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3. 通过PPT课件展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4. 进行课堂实验,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5.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探究心得。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案章节二:生物和生物圈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3. 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生物的定义和特征、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教学难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PPT课件、生物标本。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生物的定义和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繁殖等。
3. 展示生物标本,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
4. 讲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如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5.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如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等。
6.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物和生物圈的理解。
7.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案章节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掌握细胞的功能,如物质交换、遗传信息的传递等。
3. 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教学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教学准备:PPT课件、细胞模型。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生物学2. 生物科学研究的方法3.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4. 细胞与细胞工程5. 生物的营养6. 呼吸与排泄7.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8.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2. 教学重点: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营养与呼吸、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模型、挂图、实物等。
2. 学具:实验器材、实验材料、学习笔记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 教学新课:(1)讲解生物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2)介绍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讲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让学生掌握生物体的组成。
(4)详细讲解细胞结构与功能,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单位。
(5)阐述生物的营养、呼吸与排泄,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生理功能。
(6)讲述生物的生殖与发育,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的繁衍与成长。
(7)探讨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3. 随堂练习:设置典型题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生物学2. 生物科学研究方法3.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4. 细胞与细胞工程5. 生物的营养、呼吸与排泄6.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7.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学的定义及其研究方法。
(2)解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论述生物的营养、呼吸与排泄。
2. 答案:(1)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方法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准备:预习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相关内容。
3. 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生物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讲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生物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特点和区别。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型、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尊重。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植物细胞的特点和区别。
2. 教学难点: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细胞结构的功能和特点。
八、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细胞模型和显微镜观察,帮助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生物科学生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2.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器官与系统的功能3.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生物的生殖方式生物的发育过程4. 生物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生物分类方法,了解生物科学的研究意义。
2. 掌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器官与系统的相互关系。
3. 了解生物的生殖方式与发育过程,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实物模型、挂图、PPT等。
2. 学具:生物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学习手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特征与多样性。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与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
4. 例题讲解:讲解器官与系统的功能,引导学生掌握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生物分类与细胞结构的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新课导入:介绍生物的生殖方式与发育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生物科学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2.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器官与系统的功能3.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生殖方式发育过程4. 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细胞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功能。
列举三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并简要描述其发育过程。
2. 答案: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
细胞结构图及功能:细胞膜(保护与交换物质)、细胞核(控制细胞活动)、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等。
生殖方式与发育过程:有性生殖(如:种子繁殖)、无性生殖(如:孢子繁殖)、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蚊子)、完全变态发育(如:蝴蝶)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关系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细胞结构植物的组织与器官3.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动物的运动系统动物的行为分类与特点4.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基本组织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2. 掌握植物的结构与功能,了解植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3. 了解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特点,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4. 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关注人体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器官系统。
2.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动物的行为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挂图、实物模型、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生物实验器材、学习资料、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生物现象,引出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以植物的生长过程为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观察动物的行为,探讨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结合生活实际,介绍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2. 例题讲解分析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明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讲解动物的运动系统及行为特点。
介绍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3. 随堂练习判断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观察植物细胞,绘制细胞结构图。
观察动物行为,分析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认识人体器官,描述其功能及相互关系。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2.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3.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4.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并说明各部分功能。
描述一种动物的行为特点,分析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介绍人体器官系统,并说明其功能。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提高课堂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七年级上生物教案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培养学生观察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教学难点: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提问:什么是生物?生物有哪些特征?二、探究生物的特征3.教学实例:展示动植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生物,并说明判断依据。
三、讲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1.教师讲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强调生物的特征。
2.学生举例说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四、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生物的特征。
2.强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什么是生物?生物有哪些特征?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讲解生物的分类1.教师讲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展示生物分类图表。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生物分类,了解不同类群的生物特点。
三、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教学实例:展示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如沙漠植物、极地动物等。
四、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生物的分类方法有哪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什么?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实践活动:观察身边的生物1.学生分组,选择身边的生物进行观察。
2.各组记录观察到的生物特征,如形态、颜色、生活习性等。
三、交流观察成果2.学生分享观察过程中的趣事,激发学习兴趣。
四、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观察到的生物特征。
2.强调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分类。
2.培养学生观察生物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分类。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1.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2.课件:生物基本特征、生物分类、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3.实物:一些常见的生物样本(如动植物、微生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展示一些生物的图片,如动植物、微生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对这些生物有什么了解?”二、学习生物基本特征1.通过课件展示生物的基本特征,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共同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物需要营养?为什么生物能进行呼吸?为什么生物能生长和繁殖?3.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答案并分享。
三、学习生物分类1.介绍生物分类的意义和依据,如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
2.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类别的生物,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3.学生分组讨论,对一些生物样本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四、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通过课件展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关系?3.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答案并分享。
五、案例分析1.向学生展示一个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案例,如“沙漠中的生命”。
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如何适应环境。
3.学生分享分析结果。
六、课堂小结2.强调生物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课后作业1.请学生结合教材,列举一些生物的基本特征。
2.请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了解了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分类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设计作业: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5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2012.9.22教学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④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难点和重点①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7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012.9.25教学目标①会查阅资料以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并进行交流。
②能选取多方事例来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③发展收集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④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
难点和重点重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而这种习惯的养成更要从小培养,因此学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学生逐个认识各个生态系统,难以从这个认知过程飞跃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因此学生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9 第二单元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2012.9.27教学目标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设计作业:教学反思:第二节植物细胞2012.9.29教学目标①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②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尝试改革实验,意识到实验方法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难点: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胆大心细”是成就一切实验的素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尊重事实是生物绘图的前提)。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设计作业:教学反思:第三节动物细胞2012.10.9教学目标①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②提高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③设计实验、改革实验,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和方法是不断发展的;继续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在“模拟制作”活动中,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重点: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首次观察自己身体上的细胞,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好奇,取材关系到实验效果)细胞结构的观察(与植物细胞相比不易观察,略有难度);设计实验(应用以往的学习经验,是较高层次的学习)。
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设计作业: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12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新授课教学目标①学生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②学生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③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重点和难点重点:①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②学生能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难点: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学生对于微观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难于理解。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结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13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新授课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2012.10.20 教学目标①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②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③说出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
④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难点:①生物体的长大除了靠细胞体积的增大,主要靠细胞数目的增加。
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教学方法:讨论阅读法教学设计作业: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15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2012.10.23 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能概述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学生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装片。
4.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和难点重点:1.学生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形成完整认识。
难点:学生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难以理解(因这是一个微观的动态过程,学生由于缺乏感性知识,认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设计作业:教学反思: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2012.10.25 教学目标2.概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会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3.在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提高。
4.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和难点重点:1.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提高。
难点: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
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设计:作业:教学反思:第三节单细胞生物2012.11.3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学生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3.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和实验,提高自身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4.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5.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体验生命存在的美。
创新点和实践点: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电脑网络等工具自主学习。
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难点: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设计作业: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20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2012.11.10 教学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重点和难点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教学过程作业:教学反思:第二节种子植物 2012.11.13 教学目标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4.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
重点和难点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方法:实验总结法教学过程作业: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22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新授课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2012.11.15 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5.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设计作业:教学反思: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2012.11.22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他人交流,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4.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5.通过学生亲手培育根尖和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1.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3.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过程引言:你播下的种子都萌发成幼苗了吗?一株小小的幼苗是怎样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呢?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了问题的情景,导入了新课。
第一部分: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首先由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描述此实验设计的方案、实验的过程并把探究的结果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取一只试管,把吸水纸围在试管的内壁上,取几粒菜豆种子,放在吸水纸与试管壁之间,管内注入清水,使吸水纸的一部分及种于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放在温暖的地方,等幼苗长到一定长度时,选择其中的两株幼根长的比较直的幼苗,切去其中一株的根尖,几天后发现,被切去根尖的幼根不向前生长,另一株幼根却伸得很长。
取一支试管,把几粒菜豆种子放在湿润的吸水纸与试管壁之间,置于温暖处,等幼根长到一定长度时,选择长的比较直的两株幼苗,用毛笔分别在根上画上4条等距离的横线,几天后,会观察到横线的距离不相等了,而且越靠近根尖的地方,横线的距离越大。
此时生物课外小组的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教师引导全班的其他同学对其中一些不清楚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展开讨论,并得出结论:根是靠根尖向前生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