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走出去必须考量的三大法则
- 格式:pdf
- 大小:678.38 KB
- 文档页数:2
企业管理三原则企业管理是指企业为达成既定目标,通过组织、领导、决策、协调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来进行合理资源配置、有效运作的过程。
在企业管理中,有三个重要的原则,即有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正当性原则。
1. 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是指企业管理应当追求目标的实现和工作的高效率。
在企业管理中,有效性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因为只有实现了预定的目标,企业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为了追求有效性,企业需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计划。
同时,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也是确保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
例如,领导者应当激励员工,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使他们充分发挥潜力,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及时反馈、评估和调整等管理手段也是确保有效性的必要措施。
2. 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企业管理应当追求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成本的最小化。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管理需要谨慎决策,选择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在不牺牲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
通过制定明确的预算、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监督机制,企业可以合理地运用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对于企业来说,经济性原则既包括财务方面的成本控制,也包括资源的优化利用。
例如,企业可以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3. 正当性原则正当性原则是指企业管理应当依法合规、遵循道德伦理,并充分尊重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职业道德,遵循商业道德规范。
同时,企业还应当充分考虑并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如员工、客户、股东、供应商等。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规章制度和合规监督机制,企业可以确保管理活动的正当合规性。
同时,通过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履行企业公民的角色,企业也可以赢得良好的声誉和信誉。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的三个原则包括有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正当性原则。
这些原则旨在引导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做出明智的决策,提高绩效,并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化走出去的管理思路和策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而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企业所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应对不同文化、不同制度、不同市场所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因此,一个成功的国际化战略必须具备一定的国际化管理思路和策略。
一、国际化管理思路1、本土化思路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企业要遵循“本土化”的思路。
这种思路包括了本土化的品牌策略、本土化的产品设计、本土化的市场营销以及本土化的企业文化等方面。
通过本土化的战略,企业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把握住当地市场的文化、社会经济背景和消费者行为等特点,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利润增长。
2、全球化思路“全球化”思路是指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要追求资本、文化、技术三个领域的全球一体化。
这一思路要求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要兼顾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平衡,要在本地化的基础上构建全球化的经营网络和全球化的品牌形象。
3、合作共赢思路在国际市场上,企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
因此,一个成功的国际化管理思路还要包括合作共赢的思路。
这种思路要求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法律法规,与当地企业开展合作、联盟和战略合作,共同分享市场、资源、技术和经验等,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二、国际化管理策略1、市场营销策略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
这包括了市场定位、产品定位、价格策略、渠道管理等各方面。
企业应该根据当地市场的特点,制定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定制化的产品设计,建立有效的渠道管理体系,提高产品竞争力。
2、文化管理策略在国际市场上,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挑战。
为了克服这些障碍,企业需要制定适合当地文化背景的文化管理策略。
这包括了在文化背景、价值观、信仰等方面对当地消费者进行深入研究,做好文化调研工作,理解当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并对企业的产品和营销策略进行适应性调整和改进。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中国企业不断地走出去,进行国际市场的拓展。
走出去有一些内在的原因,但也受着外部环境影响。
走出去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拓展国际市场,企业在国内市场的
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如果只依靠国内市场的的收入,往往不足以满足企业赢利的要求,拓展国际市场会有更大的机会。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聚焦。
企业涉及的产品多为市场规模较小或规模满足不
了企业发展需求的产品,突破这些产品的限制,企业可以把市场聚焦到更大的范围,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更加可持续。
此外,经济全球化的提升,也使得政府注重更多类别的全球化活动,以拓展企
业的国际空间,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
最后,中国的企业要想走向国际市场,还依赖于企业在市场技术、营销、产品
质量和货运技术等方面的积累。
首先,企业在市场规划上要重视科学性和理性性,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创新性;其次,企业要合理选择营销策略;最后,要着重商品和服务质量,以拓展企业的国际市场。
总而言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利用经济全球
化的带动,以更广的视野拓展国际市场,并重点加强企业市场营销、技术、质量和货运等方向的累积。
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把握机遇,不断地从中国的企业中获得发展的机会,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我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提出对策建议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企业走出去已经不再是个新鲜事儿了。
像是吃饭要有盐,企业想要发展,也得有点国际视野。
不过,走出去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就像爬山,没点准备可不行。
那么,咱们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走出去”呢?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1. 理清目标,明确方向1.1 确定市场首先,走出去之前得先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目标市场在哪里。
就好比你去旅行,得先想清楚想去哪个城市,才能开始收拾行李。
企业在选择市场时,可以考虑一些新兴市场,比如东南亚、非洲等,这些地方发展潜力大,机会多。
再者,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消费习惯,简直就像拿到了一张地图,心里有数,才能不走弯路。
1.2 设定战略明确目标后,接下来就得制定战略了。
这可是个技术活儿,得综合考虑市场规模、竞争环境和法规等等。
就像打麻将,不能只看手里的牌,还得注意对手的动作。
企业可以选择多种战略,比如合作、并购、或者独立运营。
每种方式都有它的利弊,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2. 加强品牌建设2.1 打造品牌形象品牌就像人的名片,出去在外,别人一看到你的品牌,就能联想到你的产品和服务。
想让品牌深入人心,得注重品牌的宣传和形象塑造。
利用社交媒体、线上营销等手段,可以让品牌更快地传达到目标受众手中。
这就好比你在聚会上主动介绍自己,别人才能更快记住你。
2.2 文化适应走出去,也意味着要学会适应当地的文化。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企业在推广产品时,得考虑这些差异。
比如说,某些国家对颜色有特别的禁忌,或者对某些产品的使用方式有自己的理解。
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时,适当调整,做到“因地制宜”,这可是成功的关键。
3. 建立本地化团队3.1 招募当地人才光靠总部的人可不行,建立本地化团队尤为重要。
就像烹饪一样,有了当地的食材,才能做出最地道的美味。
招聘当地人才,不仅能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市场,还能搭建与当地相关部门、客户的良好关系。
他们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也能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快速适应环境。
对我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出对策建议申论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走出去不仅是对求索、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选择,也是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
我国企业走出去有许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与国外市场的差距,包括经济、法律、技术、文化等,这些差距阻碍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改善企业竞争力。
一、加强基础研究,明确发展方向要想让企业走出去发展,就需要对自身实力进行研究和分析,确定企业发展方向。
企业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如市场营销、行业机构、技术资源、财政等,以便确定发展的方向。
例如,金融企业可以考虑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产品特点和客户需求,并结合国外多元化的投资环境,给出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抓住机遇,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企业走出去发展,应该开拓和抓住机遇,制定完善的战略,以实现发展目标。
企业需要坚持创新,开发出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以吸引更多国际客户。
此外,企业还要注意寻找商业机会,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参加国际会议、签署合作协议等方式来开拓国际市场。
三、加强培训,提高企业宣传能力走出去不仅需要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还要具备良好的宣传能力,企业需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宣传能力,掌握国际媒体、社交媒体等技术,对国际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以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企业还应在国内外筹划宣传活动,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国际市场宣传企业的专业能力和服务。
四、建立完善的法律管理机制企业在走出国门发展时,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律管理机制,包括反垄断法、外商投资法、税务法律、劳动法等,以确保企业可以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发展,充分发挥其竞争优势,降低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总结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走出去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要想让企业走出去发展,需要加强基础研究,抓住机遇,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加强培训,提高企业宣传能力,建立完善的法律管理机制。
企业转型的四项“基本原则”一个成功的企业转型,必须符合四项基本原则,即内外一致、上下协同、首尾相顾和快慢结合。
文/张仕臻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平均9%以上的增长率持续快速地增长了三十几年。
在创造了“经济奇迹”、成为GDP世界第二大国的同时,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财富》杂志公布的2012年度世界500强名单中,中国企业(包括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共有79家公司上榜,首次超过日本,成为除美国以外上榜公司数量最多的国家。
然而近几年,随着外贸的减少、内需的下降、投资的降温以及人力和资源成本的持续提高,中国的经济出现了明显的放缓趋势。
各大中型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从市场的强占和扩张上面转移到了企业自身的转型和能力提升上。
但是伴随着各种转型理论、观点、方法,如精益生产等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型失败或步履维艰。
这是因为很多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四个误区。
一是对自己对应的市场认识不足,过度关注内部成本的降低和效率提升,而忽视了对市场的应对,导致的转型方向不明确,甚至不正确;二是企业内部沟通和协调不足,导致转型迟缓甚至失败;三是在转型过程中市场、研发、生产、供应链等环节没有有效的衔接和保持一致,导致转型失效;四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转型流于表象,难以为继。
那么如何避开这些误区,成功转型呢?一个成功的企业转型,必须符合四项基本原则,即内外一致、上下协同、首尾相顾和快慢结合。
内外一致企业的转型首先要识别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以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为出发点,在转型的过程中,即关注内部的成本节约和效率提高,也重视对外部市场的快速应对。
且不能盲目的跟风,简单的跟随,甚至完全照搬其他较为成功企业的转型方向和方法。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精益生产作为转型的主题。
但是精益生产的来源是汽车行业,起始于以生产线为代表的大量生产模式精益生产的年代。
它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大多数理论和工具是在市场需求稳定,批量需求较大且稳定,员工相对稳定且有一定能力,供应链基础雄厚下产生的。
企业成功的八项原则第一个原则集中原则要集中在某一个行业,某一类户,而不要盲目最求多元化。
军事中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格兰仕的例子集中到微波炉市场。
无敌价格策略。
由价格导致销量的雪崩价格和价格背后的低成本的控制能力。
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能量,只有把能量集中起来才能成功。
世上没有奇迹,只有集中和聚焦所产生的能量。
小麻雀在大桥上的同一点上跳跃,可以把大桥振塌。
自我限定中成就大事—在窄的领域成为第一比在宽的领域成为第二要容易得多,要有效得多。
多元化发展是一个陷阱。
企业处于巅峰的时候就是企业最危险的时候,此时的企业面临投资的压力,最容易进入其他的业务领域,走多元化。
瑞星走多元化的失败教训,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全能。
一旦资源和精力分散,就什么事也做不好。
品牌价值最好的企业的前十名没有多元化的,如可口可乐、万宝路、麦当劳、迪斯尼、索尼、柯达、耐克因此,多元并不是做大的前提万科的例子:从94年开始做减法,把不属于房地产领域的业务全部减掉。
东方不亮西方亮的陷阱。
实际上东方不良的西方也不会亮。
协同效应的发生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协同效应也不是发展多元化的理由。
集中的企业是专业化企业,是质量的保证,客户对第一名有安全感,会被客户所首选,量的规模上去了后,就会有成本优势。
如果企业很集中,他的名字就是品牌。
隐藏冠军市场观:我是专家;我们集中在我们能做的地方;市场空缺;我们有一个很深、不宽的产品组合;不要多元化、一条小河中的大鱼。
集中:为某一类客户服务;在某个行业;某一些产品领域;解决某些永恒的长期问题做企业应该是把企业做强,不要把企业做大做企业的目标。
集中背后的自然规律:2/8原则2/8定律在工作效率中运用。
导致80%的质量问题是20%的原因。
成功的结果是让你很乐意去做事情。
通常的管理是没有时间把所有的问题完美的解决。
要有选择的去做,把事情分类,重要的事情自己做,不做要的事情放权,让员工达到锻炼。
一般人的想法是抓住每一个机会,80/20原则是多思考,把最重要的机会做好。
做生意成功的三大原则
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一路上顺风顺水的,其实做事业和做人一样,都要掌握一定的原则,天津猎头讲只要保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触犯这些原则,那么现在的困难,窘境都是暂时的,一定能够突出重围,获得新生。
原则一:遵守最基本的商业规则和做人的原则
这一条原则,无论何时何地,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能打破的,在商业环境中,不管竞争有多么的激烈,自己都不能违背最基本的诚实,守信,按照原定计划认真的完成既定的任务。
更不能因此而铤而走险,失去理智和底线,最终所换来的一定是惨痛的代价。
原则二:保持利他之心
当自己遭受到损失或者处于不利的境地时,除了想办法扭转局面之外,一定还要同时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保持利他之心不能退,多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从合作伙伴的角度出发,多考虑员工的利益,最后考虑的才是自己。
在危难当头的时候,切忌不顾一切,损人而利己,就算从表面上能暂时挽回一些损失,但从长远考虑,一定是得不偿失的。
原则三:自己的不断尝试,努力和磨练
不管前方有多大的障碍,多么不可逾越的困难,自己对自己的信心不能减退,尽可能的从多个方面,多角度想办法,去尝试解决问题。
往往这个时候,是最考验人的,一帆风顺的时候,我们不觉得,遇到苦难了才见真本事,方显真情,也许这就是自己突破的一次机会,抓住它,好好的磨练一下自己,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你的收获一定是满满的。
目录:第一原则:集中力量第二原则:找准焦点第三原则:寻求简单第四原则:重强避弱第五原则:无形资产导向第六原则:目标客户导向第七原则:时间原则第八原则:实验原则成功战略》的原则简单—复杂的都不实用实用—实用的都简单案例- 来自自身的经历和研究方法—简单、实用的工具透彻—深刻的原理和原则第一原则:集中力量第一条原则:集中原则做好一件事,比做好几件事更容易,也更容易成功企业:要集中,不要盲目多元化个人:一个专注的常人比一个精力分散的天才更有成就军事学的第一原则:“集中兵力”集中力量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某一种能量,能量只有集中起来才有力量世界上没有”奇迹“,只有集中和聚焦的力量物理学的一个极端例子:一个麻雀如果一再跳到一个大桥的同一点并保持节奏,则可以把大桥弄塌《成功战略》要人和企业一而再、再而三地冲击同一个中心问题,而不是把能量分散到新的领域、人事、功能或问题上不要:一千个问题解决得和竞争对手一样好,而要:一个问题解决得比对手好得多歌德:“谁想成就大事,必须振作精神。
从自我限定中看得出真正的大师”“同时想抓两只兔子的人最后一只也抓不到”品牌价值集中的效应专业化效果- 质量的提升市场领先者的效应价格效应名(字)牌效应营销利处心理优势:领先者拥有客户的信任和安全感隐藏的冠军:市场观“我是专家”。
“我们集中在我们能做的地方”。
“市场空缺!”“我们有一个很深,不宽的产品组合”.“不要多元化!"“一条小河中的大鱼"。
集中为某一类客户服务在某一个行业某一些产品领域解决某些永恒的长期问题80/20 原理Pareto 原则或Pareto的发现Vilfredo Pareto,1897,发现了所谓的Pareto - 法则:收入与财产的不均匀分配(一个国家20%人口占有其80%财产,10%占65%,5%占50%)其它的叫法:Pareto规律,80/20规律,最小努力原则,不对称原则J. M. Juran:“少数重要因素原则”用于质量管理,在日本引发质量管理革命,从而帮助日本在战后赶上并在部分领域超过美国Pareto原则80/20原则的运用:质量革命J. M. Juran,E。
中国企业走出去十大模式剖析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方式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内国外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大门已经完全敞开,外资可以大踏步地走进来,更多的国际跨国公司涌入中国,中国的市场更加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外改革开放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格局。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基本上是一个单项的开放,一直是引进来,还没有大踏步地走出去。
但是,21世纪的今天,更进一步,从更高更广的层面来说,我认为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其一个非常重要和显要的特征就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大踏步地走出去,走向国际市场。
我们老说狼来了,为什么不能说狼走出去如果说WTO以前的20多年间中国对外开放以招商引资为主,那么,进入WTO之后的中国,由于中国企业也开始享受WTO成员国的优惠待遇,中国的对外开放由单向型的招商引资转变为双向型的对外开放,即中国企业开始大踏步地走向国际市场,这是中国加入WTO的一个重要的新收获,也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一个新的时代转折和标志。
因此可以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第一个条件。
在2001年11月加入世贸组织后三年多的时间里,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世贸组织其他成员也随之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提供贸易投资便利,这将为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提供有利条件。
第二个条件: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对外贸易总量已居世界第三位,入世前的200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额达5100亿美元,而截至2004年底,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1547亿美元,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6000多亿美元。
这些都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必要保障。
中国企业走出去十大模式中国企业目前走出去形式多样,但归纳起来,我认为可以总结出十大模式。
1、海尔安营扎寨模式:海尔是国内企业较早走出去的企业,早在中国加入WTO之前。
这种模式是在中国企业在海外建立自己生产基地,直接建立和推广自己的品牌,树立当地企业形象,以便更好地更多地销售自己在当地和中国所生产的产品,避免更多的关税壁垒等,如海尔在美国、巴基斯坦等国所建立的生产基地。
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注意的文化差异问题中国企业在进行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文化差异。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历史、宗教、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企业在进军海外市场时必须要与当地文化相适应,否则很难取得成功。
下面将探讨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注意的文化差异问题,并提供一些建议。
首先,中国企业需要了解和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价值观。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企业不能将自己的文化观念强加于他国。
要学会尊重多元化,倾听当地人的意见和建议。
在产品设计、市场推广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
其次,中国企业需要重视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语言,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理解方式也存在差异。
企业需要培养员工的语言能力,并提供跨文化培训,使员工能够理解和适应当地的沟通方式。
此外,还需要了解当地的礼仪和商务礼仪,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解和冲突。
第三,中国企业需要关注当地法律和政策。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不同,企业需要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律和规定。
同时,还需要了解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以便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并与当地政府合作。
第四,中国企业需要在国际化过程中注重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融合本土文化和目标市场的文化,可以创造出更适合目标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还可以通过文化创新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第五,中国企业需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与国外合作伙伴和员工之间的粘合剂,也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
在国际化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目标市场的文化特点,适度调整和完善企业文化,以促进员工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最后,中国企业还需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的合作。
通过与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的合作,可以共享资源和经验,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合作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和商业环境,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在贯彻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方面,我国通过大胆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加快了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
并且相当一部分产业,企业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国内相对饱和的市场已不再满足它们的需求。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经济结构加快重组的新形势,因为只有实施“走出去”战略才能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发展开放经济。
关键词:对外投资国际竞争力国内市场战略实施一.发现问题: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背景㈠.国际背景分析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已形成了以知识为基础,以金融活动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跨国公司为依托的新格局。
到1998年为止,全球只有六万多家的跨国公司,它们在国外的五十多万个分支机构,总共占全球产值的25%。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和世界经济发生了影响深远的重大变化。
一是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格局重新“洗牌”,所有的国家都感受到了由此而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巨大压力。
各国政府不得不重新估量自己在新的世界大格局中的地位,认真思考如何在一个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更加市场化的世界中生存发展。
各国政府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课题:调整发展战略,变革体制,夺取新的战略主动权。
二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短缺经济的结束引发传统产业出现了普遍的过剩,开拓国内外市场,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随着入世谈判的进展,中国开放的大门进一步加快了开启的速度。
国界对国际竞争的屏蔽作用越来越小,国内企业不仅面临着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的危险,还面临着丧失本土生存空间的可能。
同时,就业的压力、资源保障以及生态环境的制约比以往更为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在当今全球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则都在提醒着我国企业应打开国门,做出去投资。
企业走出去必须考量的三大法则作者:暂无来源:《中国商界》 2015年第9期文/高峰(中国科学院教授、财经作家)近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不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赴海外寻找投资和业务拓展机会。
但是,中国企业长期以国内经营为主,缺乏海外投资经验,往往对风险估计不足,投资行为盲目莽撞,部分企业甚至目的都不明确,前景、风险都不了解,就轻率投资海外,影响了对外投资效果。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作为跨国投资的先行者和既得利益者,担忧自身利益受损,对后来者不择手段打压,加大了我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对“走出去”战略实施造成障碍。
面对这样的现实,无论政府推动“走出去”战略实施,还是企业开展海外投资,都需要讲究策略。
整体考量中国既不属“资金饱和型”国家,也不是技术创新领先国家,当前推出“走出去”战略旨在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弥补国内资源、市场和技术不足,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竞争,借以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以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从国家层面讲,实施“走出去”战略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必然选择。
对具体企业而言,是否进行跨国投资,则须以成本收益分析为基础,进行整体考量。
企业决定“走出去”之前,必须回答“以什么为投资目的,是否经济可行,如何选择目标区域,如何规避投资风险”,既要考虑跨国投资的长远战略意义和价值,也要关注中短期的投资收益和风险。
折衷理论认为企业跨国投资主要有三种收益回报,即获取资源、占领市场与获得非市场化的资产。
以获取资源为目标,投资者旨在通过投资东道国,以更便利地利用东道国及其周边廉价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寻求降低生产成本。
以占领市场为目标,投资者旨在通过投资东道国实现当地生产,以规避可能的贸易壁垒,降低运输成本,以更好开拓东道国及其周边市场。
以获得非市场化资产为目标的,投资者旨在通过投资东道国,获得无法通过市场进行转让,只存在于东道国本地文化制度环境下的资产。
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理念
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理念是指中国企业要将自身产品、技术和管理方法“走出去”,吸引外资“请进来”。
这一理念的核心是通过把企业产品、技术和管理方法“走出去”,使企业的实力得到国际认可,从而吸引外资“请进来”,并在国内形成品牌效应,促进中国企业的发展。
具体来说,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理念包括三个方面:
1、对外投资:把企业风险投资到国外,扩大国际市场,建立国际品牌,为企业带来新的蓝海市场,培养企业国际竞争力;
2、引入外资:吸引外资,把外资投资到国内,使企业实现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提高企业水平;
3、开放式发展:采用开放的经营模式,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做大国内市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一、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走出去”战略是与“引进来”战略(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商品和服务等)相对应而言的。
广义的“走出去”战略包括货物与服务出口、劳务输出、国际融资、国际旅游以及对外投资等企业跨国经营的各个方面。
狭义的“走出去”战略是指企业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而达到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本国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
“走出去”战略可以大体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商品输出层次,是指货物、服务、技术、管理等商品和要素的输出,主要涉及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以及工程承包等;第二个层次是资本输出层次,是指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涉及的是到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设店。
如果一家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发展到了第二层次,特别是海外投资到了一定规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企业)后,那么这家企业也就成为跨国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推进“引进来”战略是成功的,它为我们今天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条件,“走出去”战略是“引进来”战略的必然发展。
1.“走出去”战略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我国作为国际贸易大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14221.2亿美元,其中出口为7620亿美元,进口为6601.2亿美元,我国的贸易规模已占世界第三位,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达到6.5%。
然而,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以下难题。
其一,出口进一步扩张难度增大。
美、日、德等贸易大国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出口贸易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以后,增速将会放慢。
其二,国内产业保护余地缩小。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承诺的兑现,国内市场必须进一步开放,贸易壁垒将逐步消除,保护措施难以继续。
其三,贸易摩擦日益加剧。
中国由一个贸易小国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贸易大国,冲击了原有的全球贸易格局,触动了其他一些国家的贸易利益,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
国内外知名企业目标原则整理以下是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目标原则整理:一、市场导向原则:1. 追求市场领导地位:知名企业追求在所处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通过不断创新和提供卓越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以吸引更多客户并确保持续盈利。
2. 拓展全球市场:知名企业通常具备全球化的战略视野,通过拓展国际市场来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和增长。
二、创新原则:1. 持续创新:知名企业注重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并在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2. 投资研发:知名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巨大资源,加大对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资,以保持技术领先和产品卓越。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1. 社会责任:知名企业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提升企业形象。
2. 公平竞争:知名企业遵守公平竞争原则,坚持公正的商业道德和行为准则,通过公平竞争来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客户导向原则:1. 客户至上:知名企业始终将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改进产品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2. 客户体验:知名企业注重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以创造客户黏性和口碑效应。
五、管理原则:1. 人才培养:知名企业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吸引、培养和留住优秀人才。
2. 制度规范:知名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注重规范企业运作、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六、协作合作原则:1. 合作共赢:知名企业注重与合作伙伴的合作,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实现共同的利益最大化。
2. 开放创新:知名企业鼓励员工间的合作和交流,倡导开放的企业文化,促进创新和团队协作。
以上目标原则是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实践中积累总结出来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