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
- 格式:doc
- 大小:231.00 KB
- 文档页数:8
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课堂上,总是看见几个学生举手,读书和回答问题,另外一些学生甚至明知道答案,或不举手,或不敢举手,怕说错等原因,整堂课都在沉默。
总是看见几个“活跃分子”在表演,另一些同学只是充当“观众”。
我觉得老师们都有同感,这类问题真是屡见不鲜。
在我班何况不是如此。
开学初,有时一个举手的都没有。
为了使学生战胜自卑、羞怯的心理,树立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从实际出发,对他们说:“对自己充满自信,大胆展示自己的才能,作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上,我还创造一切机会,让他们走上讲台,说一说,演一演。
为此,我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了一些做法:
有的学生不举手,我就有意叫他,对他说:“你来试一试。
”他虽然读(回答)得不好,但也勉强读(回答)下来。
我接着对他说:“你读(回答)的还可以,能不能到前面来读(回答)。
”他说:“不敢。
”我微笑着说:“那就站在你的座位那再读(回答)一遍好吗?”
有的学生偶尔举一次手,我就赶紧抓住机会叫他读(回答),读(回答)完后,我说:“你很勇敢,读(回答)的也不错,来,到前面来读一读好吗?”
有的学生积极举手,读(回答)得也很好,我就对他说:“你读(回答)的非常好,能不能再加入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到前面来展示展示。
”起初,他们还有点不好意思,经过我的“强拉硬拽”,几次之后,就非常放的开了,也能做到“有声有色”了。
这样做,对深入的理解课文更有帮助。
经过应用这种方法之后,学生有了胆量,也有了自信。
举手现象大有进步,现在80%的学生能够积极举手,朗读水平在逐步上升,口语表达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了。
让课堂成为孩子们展示的舞台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逐渐凸显。
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使我们的课堂撞击着智慧火花,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的课堂应成为孩子们展示的舞台。
要想实现这些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让课堂富有情趣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采用直观演示法,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在学习第22课《蚂蚁和蝈蝈》时,我把蚂蚁和蝈蝈的图片分别贴到黑板上,让孩子们谈谈自己所了解的蚂蚁,自己所了解的蝈蝈,说得好的地方及时表扬,调动起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然后让他们观察:蚂蚁和蝈蝈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孩子们就看出这4个字都有“虫”字旁。
我问:“为什么呢?”孩子们意识到它们都是昆虫,因此都带有“虫”字旁。
从而引发了“这两只昆虫之间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的问题,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本读了起来。
当我看见孩子们读得那么认真,我感到教学的真正乐趣其实就在于此。
“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活动也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
教学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渐入课文佳境。
二、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1,学会倾听,是师生交流的最基本要求。
每个人都希望有人聆听自己的倾诉,但教师有时缺少真诚的、平等的民主意识,习惯于滔滔不绝地讲,把自己的主观意识灌输给学生,没有真正尊重学生。
因此,许多学生不肯轻易坦露自己的心迹,做一个旁观者,令我们的课堂教学陷入“窒息”。
其实,在课堂中我们不仅是一个长者、智者,更多的应是一个友者,做一个学生忠诚的倾听者,给学生一个表情达意畅所欲言的机会。
这不仅是一份理解,一种尊重,同时也是一种认可,一种期望,它点燃了学生的智慧之灯。
让课堂成为孩子表演的舞台安徽省阜阳市文峰中心校:朱亚敏小学语文是一门充满人为气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压抑沉闷。
如今,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感召下,语文已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的社会摄入语文课堂,再把学生拉入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做到真正的运用语文。
让语文教学与它的生命源头……生活连接起来,使学生能在自然的,充满活力的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
我认为,在实践的教学中,要让课堂教学更有活力,就应该让课堂成为孩子表演的舞台。
一.立足教材,借用文本习得语言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有创造性的使用好这个例子。
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打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语文课堂,又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去思考、去讨论、去创造、去实践,放飞孩子的思路,让孩子思维的火花得以碰撞、发光。
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四册《妈妈的爱》一课时,我先让孩子回忆妈妈每天曾为自己做过哪些事,孩子很快说出了出来,比如“妈妈在夏天为我扇扇子。
”“我生病了,妈妈的表现”……等。
这些生活细节几乎发生在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经历过。
但正因为司空见惯,成长中的孩子反而容易忽略。
这些都能体现妈妈对孩子的爱。
而孩子能否真正意识到自己正生活在深深的母爱之中呢?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就要让孩子懂得“妈妈的爱”和“我对妈妈的爱”是相互的,要让孩子懂得怎样去爱自己的妈妈。
作业的设计就是为妈妈作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第二天交流。
逐步培养孩子留意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真正体现“课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观。
二.注重体验,多方朗读感悟语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教坛新秀话题阐述一、关于“错误”英语教学就像一趟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迸发出意外的美丽。
这种美,可以是孩子们的妙语连珠,也可以是孩子们的精彩演绎,更可以是孩子们思维旁逸而斜射出的错误。
因为,错误本身也是一种“美”。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总会碰到学生这样那样的错误。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待学生的错误要采取宽容的态度,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恰当的方式进行处理。
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对待学生的错误通常采取以下的处理方式:首先,引导学生正视错误。
面对错误,不管教师也好学生也罢,我们总是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而忽视其本身所具有的正面价值。
一般情况下,错误产生的地方也正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
要鼓励学生敢于尝试,不怕出错,是错误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其次,引导学生剖析错误。
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错误,我们通过收集、整理和归纳可以发现,英语错误主要是由语际迁移、语内迁移、认知水平等因素引起的。
以语际迁移为例,由于受母语汉语的负迁移作用的影响,学生经常会犯与之相关的错误。
例如,学生在进行英语句子书写的过程中,由于受汉语语言知识的影响,总是将英语句号. 写成汉语句号。
这就是由于语际迁移而产生的错误的一种。
然后,引导学生整理错误。
在对错误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错误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以便学生进行记忆。
例如,在整理归纳动物单词时,要注意区分hot Dog,以免在答题时出错。
最后,引导学生分享错误。
大多数学生犯的错误,一般都具有非常的典型性。
我会让出错的学生来晒一晒自己的错误,谈一谈自己在做题时的想法,并进行自我纠错和同伴纠错。
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我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错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一张quiz,通过书面练习来进一步巩固知识,避免下次再次出错。
以上就是我对英语学习过程产生的错误进行的一点思考和行动,谢谢!二、关于“多学少教,教学生学”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以学为主体。
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成长的舞台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如何让课堂可以成为学生发展成长的舞台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通过探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发展、成长、主动参与、教学方法引言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成长。
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个性化发展的机会。
因此,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成长的舞台,是教育工作者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教师的角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承担着教授知识的责任,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角色意识:1.导演者:教师应该成为课堂中的导演者,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指导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通过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3.观察者:教师应该成为课堂中的观察者,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改进。
4.合作伙伴: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和学生一起探索和发现知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学生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中应该成为主体,扮演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角色。
他们不仅要接受教师的教导,还要主动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
为了让学生发挥更大的潜力和主动性,教师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兴趣培养: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合理设置课堂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个性发展: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3.自主学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合作学习: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合作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让课堂成为每位学生展示的舞台学校教育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关注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的发展。
为此,学困生转化成为学校的一大任务,同时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经过几年的探索,实施“学案导学,双主互动”教学模式为我校转化学困生提供了一条途径。
同时,“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研究”课题也为我们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关注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学案导学、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一)学案导学:“学案导学”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目前,我们基本上是以“自学——互学——辅导——检测”的四段式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三)合作探究包括个人独探、同伴互探、小组齐探、师生同探、全班共探等5个支点,教师需要着重考虑的是如何监控管理学生活动、如何分组、如何指导学困生。
(四)巩固测评。
经过严格训练,形成其能力。
“当堂训练”要保证训练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不得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学案导学、双主互动”教学的实施过程(一)自学。
上课前一天将“学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完成“预案”,即预习部分,并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二)课上。
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迅速回忆预习内容,激励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
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分小组交流。
(三)题型示例。
例题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莫过于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巩固知识;莫过于训练技能,培养能力。
(四)分层练习、分层测试、分层评价。
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的途径,练习教学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
让课堂成为学生演绎精彩的舞台作者:丁海英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19期丁海英(吉林省敦化职业技术学院吉林敦化 133700)摘要:教师要想吸引住学生,应设置新颖活泼的课堂形式吸引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中“淋漓尽致”地演、“随心所欲”地发挥,课堂才是学生真正成长的舞台。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体验学习”即学生要用自己的身体亲身去感受,用自己的心灵亲身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促进生命力成长的需要,学生只有亲自体验,才能快速成长和成熟,理智地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事。
关键词:课堂舞台体验学习成长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7(a)-0154-01“课堂就是舞台”,在课堂上,在学生面前,我们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和主持人,我们应要求自己像名牌主持人那样,“主持”好自己的每一分钟。
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扮演好各种角色,例如,语文学科可以扮演的角色有教师、主持人、秘书、记者、编辑、领导等,可以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爱好,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1 扮演教师教师——是每个人憧憬的职业。
教师朝气蓬勃,充满爱心,对学生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和课堂,甚至把教师作为终身理想,努力实现。
师生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课堂上,我和蔼可亲地善待每一个学生,营造热烈的求知气氛,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
这样,学生才会迸发出各种灵感,进而,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我教《劝学》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设计“你愿意教大家怎么热爱学习?”“谁来扮演教师,教教大家如何快速提高学习方法?”等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问题的本质,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
因为在每个孩子内心深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发现者和探索者。
2 扮演主持人所有美丽的女主持人都要把自己扮演成“天使”或“女神”,或活泼大方、清纯亮丽,或亲切温柔、韵味十足,而无论在生活中有多么泼辣、干练,不够美丽的也要在包装上下功夫,扮成独具魅力的艺术品。
让课堂成为学生真正的舞台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竹俐慧一、背景:多少年来,文言文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逐字逐句串讲,再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
这种被动学习,机械地死记硬背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
我在上初一年级的第一篇文言文《童趣》时,就是按原有的教法进行教学,读一句讲一句,还把重点词义写在黑板上。
整堂课上得死气沉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更令我大伤脑筋的是竟然有几位“差生”没把我认为的重点词义记下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我陷入了沉思:是不是我讲的太多了?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呢?下课后,我认真地学习了新课标理念并想尝试一下新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我试着上了《论语》十则的前五则。
二、过程:1.自主学习首先请同学们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把自己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划出来,做上记号,并及时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看谁帮助解决同学提出来的问题最多。
于是,有的同学翻起了工具书,有的同学翻起了参考书,全班同学都投入到紧张的自学中去了。
2.合作探究然后让同学们把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给四人小组讨论解决,每一小组选一位代表记录自己小组难以解决或有争议的问题。
于是,四人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甚至成绩较差的同学也问得很诚恳,听得很认真,以便来解决全班同学提出来的问题。
讨论结束后,每一小组派一位代表提出自己组的疑难问题,让其他组的同学来帮助解决。
出乎我的意料,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分量,每当一个问题提出时,立即就有同学举手来解答。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基本上的问题同学们能自己解决。
最后,我分别叫班里成绩最差的五位同学每人一则理解句意,基本上能翻译出来,偶尔也有几个词语理解有误并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但他也能及时改正并记录下来,这促使他下次更认真地自学。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摘要:新课程要求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自主发展服务。
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体会、思考、想象,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并让学生成为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演出自我,演出个性。
关键词:质疑;探究;感情共鸣;思考;想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总是教师讲得做得想得多,学生说得做得思得少,课堂就是教师的“舞台”。
新课程的实施使课堂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
新课程要求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要求减少教师课堂活动量,相应地增加学生自学和思考、读书和质疑、讨论和交流、练习和操作等方面的时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自主发展服务。
因此,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并让他们成为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演出自我,演出个性。
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做法尝试:一、教师引导提出质疑很多教师都觉得要学生主动发问比较困难,因为学生在思想上有各种束缚。
有的学生怕出丑,不好意思问;有的同学胆子小,不敢问;有的根本不知道要怎么问,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要学生自己主动提出质疑,就要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加以引导,使学生能丢下思想包袱,主动找出问题来发问。
对大胆提问的同学,无论问得好不好,教师都要加以鼓励;对问错的同学也不批评,而是启发引导其思考。
活跃主动的质疑过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意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所产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从而激发探究意识。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生活资源,创设一种身临其境、触物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其通过观察、求知、实践,激发学生学语文的欲望,进而开启创新之门。
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竞技的舞台作者:尹红梅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3年第10期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国家的建设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而教师作为人才培育的第一经手人,更是责无旁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天的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方面的能力.但就本校的课改现状来看,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出现了一种看似学生热火朝天、场面热闹非凡,但教学效果反而不如从前的状况.那么,如何更有效地既能让学生动起来,又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呢?本人经过一年多的不断摸索、反思、改进后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填鸭式地唱“独角戏”,也不能赶集似地“闹哄哄”.要明确教学模式再改也离不开教师这根“指挥棒”,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高效引导课堂、导演学生,要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竞技的舞台!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导航明确,磨刀不误砍柴功通过学校的教学改革来看,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按正常程序要完成原来一节课的内容大约需要55到60分钟的时间,而如果每节课都安排这么长的时间,那无疑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课前安排学生做恰当地复习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能力编排一份合理的预习案,把那些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掌握的内容先呈现给学生;再把课堂上要探究的实验,也通过问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实验思路、以及知道通过实验探究要解决哪些问题,打有准备之战必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从而减小课堂上的时间压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讲《重力力的示意图》这一节时,由于学生对力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笔者就在学案上安排了这样的自主预习问题:问题1思考为什么苹果离开树后竖直下落,衣服上的水总是向下滴,瀑布从高处向低处流,上抛的石子落回地面,他们共同的原因是什么?问题2什么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如何测量物体的重力大小?重力的方向如何?问题31个鸡蛋与10个鸡蛋相比质量大小如何,重力大小如何?那么你认为物体的重力的大小与质量存在什么关系呢?问题4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思考:1.实验中如何测量力和质量的大小?2.如果提供了弹簧测力计和一些质量相等的钩码,应当如何实验?4结论: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比.这样,学生利用这份预习案通过自己的预习,就能对本节课该掌握哪些内容,需要借助哪些工具,应进行哪些实验有一个很清醒的认识,还能够通过解决问题先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从而使教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分工明确,人人都要有事做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一个本质上的区别就是学习小组的建立,而分配小组成员时既要注意优生、中等生、学困生间的合理搭配,更重要的是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有明确的分工,要让他们人人都有事要做;有明确的任务要完成;有具体的问题要解决,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大家就都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己的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实验时一窝而上,有趣的大家都争着抢,“七手八脚、七嘴八舌”的造成教室乱哄哄的像个菜市场,实验探究的效果还达不到预期时的理想.所以,我在建立学习小组时一般都是每6人为一大组,按1到6号排列,且再以其中每两号为一小组,实验时,1、2两号负责动手实验操作,3、4两号主要负责监督,提醒实验操作人员的操作错误或实验不当的地方,5、6两号则主要负责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探究完成后整个小组成员立刻根据学案上的引领,通过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总结出规律或公式.而在下次实验时3、4号递推变为1、2号,其他也以此类推,每次实验学生任务都不一样,不偏向,更不歧视任何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实验的机会,都有能力发展的提高.解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负担,轻装上阵,使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通过探究学习都能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能够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探究效率,从而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3目标明确,人人都是排头兵大雁能顺利完成迁徙离不开它“人字形”的排列和“领头雁”的付出.而领头的位置因为承受空气阻力太大,是任何一只大雁都无法至始至终能独立完成的.因此,每一次成功的迁徙,“领头雁”都是每只大雁顺次地一个一个来担当的,正因为每只大雁都真正的参与、无私的付出才使整个迁徙任务得到顺利地完成.同样,现代教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而,在各个学习小组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对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孩子还缺乏自制力,课堂偶尔走神、做小动作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组长对提高小组成员间的凝聚力是尤为重要的.因而每个学习小组我都安排有两个组长:一个长期组长,由组内最优秀的成员担当,负责调剂组内所有事情,同时也是其他成员学习、竞争的榜样.另一个组长由组内每个孩子每天依次轮值,主要负责课内外学习时对本组成员纪律上的管理以及作业上的检查、批改与纠错.通过组长轮值制给每个孩子参与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领头雁”的不容易,体会到自己再给组长增加不必要的麻烦是多么的不应该.这样,下次他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加倍努力,更加积极地表现自己的.如此的课堂,教师只要再做恰当的引领与指导,对组长批改的作业适时地进行二次批改,掌握一线学情,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再做恰当的补充与强调,长期坚持,必然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4展示竞技,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竞争的桥梁;学校的教育必须满足学生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和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由于以往的教学,就是教师口干舌燥、苦口婆心的“传经授道”,课堂上学生只能是拼尽全力、满头大汗的“紧抄急记”,特别是多媒体的出现,更让教师课堂上大量的例题、海量的巩固练习变成手到擒来的小事一桩,所以,学生要抄的知识点、典型例题就更多了.课堂上学生唯一言语变成了“老师等一下,还没抄完”.学生既没有时间思考,也没有机会讨论、交流,又怎能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所以说,如果教师不能切实改变教育思想,高科技也只会让学生受到更加严厉的“迫害”.当代的教育,必须本着以育人为本的观念,顺着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放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能讲的题,我决不多说一句,稍加点拨就能解决的问题我只做必要的引导.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给学生必要的自由讨论,然后或点名、或自愿、或小组推荐学生上台展示,说出本组对某知识的理解,说出他们对题目的解决思路,其他学生有更好解题思路的再做补充.我还会利用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适当地开展各学员间的竞争、各学习小组间的竞争,再恰如其分地给予他们以表扬和鼓励,以激起他们更强的好胜心理和参与意愿.总之,我的课堂永远是学生自己的课堂,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角,一切都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来服务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将是我课堂上永远不变的主旋律!总之,高效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精准的引领,离不开学生热火朝天的参与.教师利用自己的智慧,多探索、勤思考,必然能让自己的教学成为精彩的舞剧、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竞技的舞台!。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作者:陆峰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86期摘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实践中掌握知识。
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他们是人,天生就具有思维的脑袋。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潜能出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他们构建认知过程,培养认知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
关键词:权利伙伴乐趣数学教学走进当前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讲和问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的读、思、议、练在时间上很难得到保证。
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学生收获极少,效率低下。
为此,要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我们一定要把课堂这片天地还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如何进行角色的转换?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使他们要学、会学、学会?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容忽视的课题。
我结合这些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树立“生本”的思想,即课堂中处处以学生为本。
其次课堂的每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因为“生本”并不是放手任凭学生走上讲台,而是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由学生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
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平时自主积累知识、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培养能力、发展创新意识的习惯,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的课堂。
因此我认为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把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有求知权,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的学习权利。
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主要体现在尊重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上。
我们应当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给他们创新的空间,给他们求知的权利,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添信心。
例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我让学生给大家介绍一千米的长度,学生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之后,其他同学提问:“一千米到底有多长,我想象不出来。
”我就说:“我们不如到操场上跑一千米吧。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让学生个性飞扬我们应该让课堂成为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的舞台,成为学生自由飞翔的天地。
学生的思维是灵动的,是丰富的,只要我们大胆放手、努力创设,给学生一个舞台,充分展示自己,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宣泄和释放,他们的智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
那么我们的学生就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即使是一些学习吃力的学生他们也能获得学习的信心。
因此,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
一、给学生“读”的舞台,让学生读出个性朗读是个性的演绎。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因为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不同,自然会存有差异。
我们可利用朗读来表达不同的观点,重音、语气、语调、停顿、感情等的不同,意味着学生理解的差异。
也就是说,相同的内容可以有多种把握形式,不同的把握形式往往代表着不同的理解。
因此,朗读就不仅仅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还是学生创造自己生命的过程。
1、给学生更多的读书时间老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读书的时间相对多些,教师解难、答疑、分析、总结等的时间可以适当少些。
让学生多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领悟语文的魅力,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的效益。
在新课伊始,可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使学生基本了解课文;再让学生迅速默读,把握课文;在分析重点段落时,可让学生通过个别读、自由读、齐读等形式,使学生深入课文,体味课文;……总之,读贯穿于整堂课的每一个环节,读声在课堂中飞翔。
2、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读书不必追求同一的语调,要珍重学生的个性,多让学生展示自己,读出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韵味,只要是学生的真情实感。
学生摇头晃脑地读,抑扬顿挫地读,咬文嚼字地读,甚至是带有表演和夸张地读,无一不是展示学生个性独特体验的亮点。
3、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朗读有多种形式:默读、齐读、分角色读、演读、联读、说读、朗诵等。
每一种形式的读都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默读易于思考,朗诵善于抒情,演读精于体验。
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
——学生“讲题”的尝试
定远中学徐玉珍
摘要:长期以为为了追求考绩评比、升学率,数学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堂言”,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是在大量的“题海战术”中被训练会,而不是主动的学会,更不用说会学。
改变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合作者、指导者、倾听者是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模式。
学生“讲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合作的有效性,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讲题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使他们从以往的“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为以后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讲题、选题、反思、点评、典型性、针对性。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为了追求升学率,数学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堂言”。
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不是教师的教服从服务于学生。
而是学生的学服从、服务于教师的教。
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学会,更不用说会学。
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多讲题,尽量缩短学生思考时间,讲课时有意忽略知识产生的过程,只讲算法不讲算理,不引导分析,归纳解题思路,解题实质,给学生灌输“数学解题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通过搞“题海战术”,反复刺激和训练,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学生和教师在数学的教和学都十分辛苦,长期下来,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反而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情绪,
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理念强调:“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活动,研讨获得知识。
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_____数学知识的教学。
”新课标的数学理念,就要求我们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改变课堂教学观念,让学生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
三、学生“讲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是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之一。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并且在活动中使用一些有效的方法,他们才有可能学好数学,而数学习题是数学教学的必要途径,也是考试中比较公正、合理的一种工具。
数学习题可以促进数学知识的了解,达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应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做了让学生讲题的尝试,让课堂成为他们发挥潜能的舞台,具体做法如下:
(一)选题:
选题就是学生准备好课堂上要讲的题目。
一开始可以有教师指定,组内讨论、查阅资料,上网搜索,对自己选择的题目在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规律上精心准备,选题的好与坏,决定了学生“讲题”的成与败,因此选题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选题要有针对性
要想通过选取题目的讲解,达到高效的训练目标,就要求选题时必须
满足教学目标、知识点、学习内容的进度、学生的学习现状等要求。
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节教学内容中,教学重点是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所以在讲题的选择上要求是与此性质应用相关的题型。
2、选题要有典型性
学生从典型例题中学习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是培养解题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讲题教学中,习题的选择不要贪多、贪全,但要注意到知识的覆盖面,让学生通过讲题者的讲解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
如选题时可以考虑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或问题的结论可以推广到各种情形,选题要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
例如《沪科版》八年级上册,习题16.3的第13题时,可就此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演变和引伸。
可从中得到一系列的变式训练(证明过程略)。
题目:
已知: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AN交CM于点E,BM交CN于点F。
求证:(1)CE=CF (2)EF ∥AB
若在线段AB的两侧分别作两个等边三角形,则有变式1:如图2,点C是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AN=BM
变式2,如图3,点C 是线段AB 上一点,△ACM ,△ABN 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CN=BM
上面的等边三角形,改为等腰三角形则有:
变式3,如图4,点C 是线段AB 上一点,△ACM ,△BCN 是等腰三角形,且AC=MC ,NC=BC 。
求证:∠1=∠2
若原题再增加条件
变式4,如图5,点C 是线段AB 上一点,△ACM ,△BCN 是等边三
1 2
角形,E 是AN 的中点,H 是BM 的中点。
求证:△CEH 是等边三角形
通过习题演变,得到图形各异,结构不同的变式训练,可以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
3、选题要有一定的梯度。
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讲题的选择和设计上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处理,既要创造舞台让优等生表演提升能力;又要重视给学困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
否则,将会使大批学生受“冷落”,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讲题
讲题是选题的延续,也是关键,讲题者要把自己选择的题目,讲解给全班其他同学听,让他们听懂,会做,让课堂变成自己发挥潜能的舞台。
讲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题不等于解题
讲题者不能只把自己的解题过程板演一遍,而要分析解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
例如:若关于X 的方程
12+x x —x
x m ++21=x x 1+有增根,求m 的值 解:去分母,得:2x 2-(m+1)=(x+1)2
2x2—m—1=x2+2x+1
m=x2—2x—2
∵x(x+1)=0 ∴x=0或x= —1
当x=0时,m= —2,当x= —1时,m=1
所以m=—2或m=1
这是解题而不是讲题。
讲题者应做分析:解分式方程时,为了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使最简公分为0的未知数的值就是增根。
因此,增根一定是分式方程转化所得整式方程的解。
并且增根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如果上面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增根可能是x=0或x=—1,它是原方程去分母后所化成的整式方程的解,所以应把m看成已知系数,将原方程变形为:2x2—(m+1)=(x+1)2
即m=x2-2x-2,再分别将x=0和x=-1代入上式从而求的m值。
2、讲题者要注意教态和语言。
讲题者不能只站在黑板一角不动,要根据自己的讲解和板书适当的调整自己的位置,不挡每一位同学的视线;另外声音要洪亮、语言要简练,快慢得当。
3、讲题时要注意学生的互动,不能让课堂变成讲题者一个人的表演,要有提问、有回答;有讨论、有交流。
(三)反思
正如波斯纳所言:“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课后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时候改进。
”讲题者要在课后自我反省,并及时获得同学的听课反馈,找出自己讲
题中的优点和不足,扬长避短,不断改进。
(四)点评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
教师是“过来人”,不能按自己的标准要求学生。
教师要抓住讲题者的“闪光点”给予表扬与鼓励,并委婉的指出他们的不足,并以探讨的语气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让他们能在下次讲题时做些改进,让他们看到希望。
四、学生“讲题”教学的收获
1、通过一学期的学生讲题教学的尝试,实验班的数学成绩比非实验班有了明显提高。
2、我感到开展学生讲题活动以来,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明显变化,许多同学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大多数学生都觉得自己在原有基础上有显著进步,做题时思路比以前清楚多了,学习数学轻松多了,自信心也增强了。
3、使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的意识增强,在班级形成了“人人帮我,我帮人人”的良好的学习互助氛围。
五、活动的局限性
开始时,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是很大,而且许多学生有畏惧心理,害怕自己讲的不好,学生笑话,只能选择一些优等生讲题,而不能在班级进行面向全体学生。
且讲题内容局限于习题,不包括课本新知。
以上是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点尝试,希望通过学生讲题活动,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成绩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上都能有
所提高。
并能在不断的实验中找到更适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讲题模式,不断完善,不断改进,最终能在所有班级得以推广。
[参考文献]
刘晓明的《学习理论与有效教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有效上课》
李树臣,《新课改下数学教学改革的若干特点》
[J],山东教育,2004(11)
数学教育研究小组《数学素质教育设计要点》(草案),[J]数学教师.1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