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气和胃汤治疗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32例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30.92 KB
- 文档页数:3
益气养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作者:欧广平黄博运马斌任凯晶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7年第09期[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胃汤治疗脾胃虚弱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分析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患者治疗的病例资料。
结果: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患者采用益气养胃汤治疗,效果良好的为43例,总有效率89.6%,并且治疗过程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益气养胃汤治疗脾胃虚弱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治疗过程安全可靠,基本没有不良反应,是非常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的中医治疗方式。
[关键词]益气养胃汤;中医治疗脾胃虚弱;辨证而治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一旦脾胃出现问题,则可能引起人体很多器官的不适,严重者还可能引起病变。
脾胃虚弱就是一种很常见的病状,现代人日常生活中感觉到头晕乏力、胃腹冷痛、厌食挑食、消化不良等,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脾胃虚弱引起的。
对于脾胃虚弱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在本文研究中,从中医药物治疗入手,结合实际病例治疗的情况,对益气养胃汤治疗脾胃虚弱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7年的门诊患者,其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在35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6岁,患病时间在6-15之间年。
所选取的病例具备一般性观察检测的标准。
1.2诊断标准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很多,而且不同的人会产生差异较大的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出科学、合理的诊断,对于治疗疾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研究中,对于脾胃虚弱型胃病的诊断,是参照权威专家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而进行的诊断。
该诊断标准认为,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有灼痛感,患者在进食后,容易感觉钝痛或胀满、痞闷。
另外或者的食量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恶心的次数增多,带有经常性的腹泻、腹痛和便秘等症状。
通过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是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没有其他并发症。
1.3治疗方法本文在研究中,对于上述案例资料的患者,采用的是中医益气养胃汤进行治疗,具体药方为:黄连、枳实各9g,乌梅、炙甘草各12g,黄芪、党参、石斛、白术、延胡索各15g,白花蛇舌草30g。
中医健脾和胃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研究进展邹世昌(广西柳城县人民医院,广西柳城545200)[关键词] 健脾和胃法;糖尿病性胃轻瘫[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49(2010)18-2330-04 糖尿病性胃轻瘫(DGP)又称糖尿病胃麻痹,是糖尿病常见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是指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
它的主要特点是胃动力下降、胃排空迟缓、胃节律紊乱而导致胃潴留。
除具有糖尿病本身固有症状外,还有早饱、餐后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嗳气等。
本病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影响患者原发病的治疗,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健脾和胃法治疗DGP的报道较多,现对中医健脾和胃法治疗DGP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1 中医病因、病机DGP的中医病名没有统一,临床多依据其证候归入“胃缓”、“胃胀”、“痞满”、“呕吐”“反胃”等进行辨治。
枟脾胃论枠中曰:“呕吐哕皆属脾胃虚弱,或寒热所伤,或饮食所伤,致气上逆而食不得下。
”精辟地论述了脾胃升降乖戾,胃不受纳降浊,脾不磨化升清,水谷不化,上逆则吐的发病机制。
DGP的基本病机以中气虚弱、脾胃升降失调为主,脾气虚弱、运化无力为本,气滞、血瘀、食积等引起胃失和降为标,为虚实夹杂之证[1]。
由于消渴日久,耗伤脾胃之气,脾胃虚弱,运化失职,聚湿生痰,阻遏气机,升降失常,故临床可见脘腹胀满、厌食、恶心、呕吐、苔白腻、脉滑,治宜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理气宽中[2]。
消渴日久阴损气耗,致中气虚弱,脾胃升降失调为主,脾气虚弱、运化无力为本,气滞、血瘀、湿阻、痰浊、食积、湿热等引起胃失和降为标,为虚实夹杂之证[3]。
2 健脾和胃法治疗DGP临床观察王德伟等[1]用健脾和胃法中药汤剂(党参15g,炒白术10g,黄芪20g,制半夏10g,神曲10g,丹参20g,枳实10g,木香6g,柴胡9g,桃仁10g)治疗DGP60例。
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周卫惠【摘要】@@ 糖尿病胃轻瘫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全胃肠道动力障碍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神经病变[1]、高血糖[2]、Cajal间质细胞变性[3]、胃肠激素[4]有关,另外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生长抑素等对糖尿病胃动力也有影响[5].多年来,许多中医药工作者针对糖尿病胃轻瘫进行了大量的治疗研究,现就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14)002【总页数】2页(P50-51)【关键词】胃轻瘫;中医药疗法;综述【作者】周卫惠【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糖尿病胃轻瘫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全胃肠道动力障碍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
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神经病变[1]、高血糖[2]、Cajal间质细胞变性[3]、胃肠激素[4]有关,另外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生长抑素等对糖尿病胃动力也有影响[5]。
多年来,许多中医药工作者针对糖尿病胃轻瘫进行了大量的治疗研究,现就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 辨证论治主要分为肝胃气滞型、痰湿内阻型、脾胃虚弱型、胃阴虚型等证型,分别给予辨证论治。
刘香红[6]将糖尿病胃轻瘫分为肝胃气滞型、痰湿内阻型、脾胃虚弱型治疗。
肝胃气滞型药用柴胡、白芍、枳壳、枳实、香附等;痰湿内阻型药用半夏、陈皮、枳实、瓜蒌、杏仁等;脾胃虚弱型药用太子参、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等。
治疗55例,总有效率94.5%。
刘旭[7]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分气虚型和阴虚型治疗,气虚型药用党参、炒白术、茯苓、白芍、白蔻仁等;阴虚型药用太子参、天花粉、百合、山茱萸、山药等,并配合加斯清片口服,结果疗效显著。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体会【摘要】目的探究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就诊我院内科的128例糖尿病胃轻瘫的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中医中药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治愈率和控制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改善上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中医中药通过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辨证对症治疗有显著的诊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有效率高,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胃轻瘫(dgp)的概念由kassander于1958年首次提出[1],dgp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在发病学上与糖尿病相关、以胃排空延迟为主要特征、不伴有机械性梗阻的胃动力障碍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高血糖症、血清胃肠激素失调、微血管及平滑肌病变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厌食、早饱、嗳气、餐后症状加重[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糖尿病的控制。
西医治疗多用促进胃动力药,如胃复安、吗丁啉、西沙必利等,效果不确切,且不良反应多,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显著,现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就诊我院内科的128例糖尿病胃轻瘫的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人,男30例,女34例,年龄43-65岁,平均年龄(55±3.26)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1.71)年,合并末梢神经炎30例,视网膜病变10例,糖尿病肾病24例;观察组64人,男28例,女36例,年龄41-63岁,平均年龄(52±1.33)岁,病程2.5-9年,平均病程(5±2.09)年,合并末梢神经炎34例,视网膜病变9例,糖尿病肾病1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并发症等方面对比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28例均接受严格饮食控制和降糖药的系统治疗,血糖控制在<6.1mmol/l,①符合1985年wt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伴有胃轻瘫症状,早饱、厌食、餐后上腹饱胀、嗳气、恶心、恶心、呕吐、上腹不适或疼痛;③胃十二指肠钡餐:胃扩张,蠕动减弱或消失,十二指肠球部无张力,饭后十二小时仍有食物在胃内滞留;④胃镜、b超检查排除有消化性溃疡及肝、胰腺器质性病变。
益气健脾和胃汤合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益气健脾和胃汤;多潘立酮;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影响患者营养状况、血糖调节,使患者糖尿病及诸多并发症加重和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笔者在采用口服多潘立酮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和胃汤治疗48例,并与单用多潘立酮治疗的42例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者为本院住院2型DM患者,共9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34~71岁,平均(54.5±7.4)岁;DM病程7~29年,平均(16.84±5.75)年;DGP病程0.4~1.3年,平均(1.05±0.43)年。
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35~73岁,平均(55.6±8.2)岁;DM病程7~28年,平均(16.27±6.15)年;DGP病程0.3~1.3年,平均(1.04±0.44)年。
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DM诊断标准,经临床确诊为2型DM,DGP诊断参照文献[1],并符合以下条件:①DM病程大于5年;②出现早饱、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嗳气、纳少、便秘等症状,且持续4周以上;③4周内经B超、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以及生化检查,除外肝、胆、胰、胃、十二指肠器质性病变,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情况;④排除其他可能引起上述症状的疾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体重,降血脂,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等治疗的同时,口服多潘立酮片,1O mg/次,每日3次,餐前0.5 h服用。
中药益气和胃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李智滨;杨露梅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
【年(卷),期】2011(33)2
【摘要】@@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 paresis,DGP)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又称糖尿病胃麻痹或糖尿病胃潴留,临床表现为上腹饱胀感、纳呆、恶心,重者可有呕吐,其他症状有上腹部不适,烧灼感或疼痛、早饱、嗳气及体重下降.【总页数】2页(P288-289)
【作者】李智滨;杨露梅
【作者单位】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益气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4例临床观察 [J], 杜金玲
2.益气健脾和胃汤合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 [J], 陈茜;王卫群
3.中药健脾益气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78例疗效观察 [J], 安丰华
4.健脾益气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6例临床观察 [J], 王莹;严东标;虞成毕
5.益气消痞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6例临床观察 [J], 张妍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