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应试教学误区,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而如何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每个语文老师都要努力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享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一、调动学生的情感要想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首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读书、听故事等方式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好奇心。
通过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让他们有话要说,有故事要讲,有情感要宣泄,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对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至关重要。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写作的魅力。
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关于写作的视频,或者邀请一些成功的作家来给学生分享写作经验,这些都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作文角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好地方。
在作文角,学生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作文作品,感受到他人对作品的欣赏和鼓励,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认真地对待写作,从而培养起写作的兴趣。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情境创设、图片故事、音乐故事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
老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四、注重写作技巧的教学要想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还需要注重写作技巧的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篇章结构、构思方法、句式运用等方式来指导学生写作。
老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加对写作的兴趣。
五、多样化的写作形式为了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老师可以多样化的写作形式进行教学。
除了传统的命题作文外,还可以尝试一些新颖的写作形式,比如写诗、记叙文、小品文等。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策略摘要:传统的作文教学效果不佳、效率不高、效益低下,主要原因是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厚、写作热情不高,没有体验到写作的乐趣。
本文主张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内驱力——即激发学生写热情,让学生乐写。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策略有:活动支撑,创设写作情境;走进生活,提供源头活水;注重发表,激活写作兴趣。
关键词:写作兴趣;活动支撑;走进生活;科创活动;注重发表语文核心素养提出,语言构建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语言经验。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把体验变成文字,逐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一、聚焦问题有一个现实是越到高年级,老师一讲写作文,学生叫苦不迭,各种怨言。
有人戏称,这不是作文,是在作孽啊。
其实教师付出很多:课内名篇范例,课外经典导航,好词佳句积累运用,凤头豹尾讲解到位。
可学生作文时候仍然感觉无米下锅,作文陷入“三无”境地,即“无招、无序、无物”。
再来看看作文教学课题研究,远远不如阅读教学来得热烈,个中原因是作文不仅难写,更难教。
可喜的是,很多学校很多教师已经非常重视作文问题,开始采取措施进行深入有效探究。
二、问题分析学生不喜欢写作,没有兴趣,原因何在?首先,研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中的写作目标,其中有这样的表述: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实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1、2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4年级)-----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5、6年级)。
不难看出,目标的层级是乐意写----自由写-----学会写,乐意写的核心是兴趣,是写作的内驱力。
作文教学效果不佳,究其根源,是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千金难买我乐意写,只要教师找到开启兴趣这个总开关,作文教学诸多问题迎刃而解。
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令人非常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广大中学生视写作为畏途,常常是迫于教师压力而敷衍成文、草率应付,为考试而作文,为完成作业而作文。
这种现状极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要治病,先得寻找病因“对症下药”。
关键词:激发兴趣生活纵观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结合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生活阅历浅当今中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生活在”三点一线”似的闭塞空间里,没有机会去欣赏外面的天地,”两耳难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太孤陋寡闻了!而”蚕不吃桑叶吐不出丝,蜂不采花朵酿不出蜜,创作人员不到生活中去,写不出好作品”,脱离了实际,单靠惊人的”想象力”写出的作文自然成了有肉无血的”四不像”。
二、观察不得法诗坛王子汪国真说过”不是生活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有限的生活空间里,如果能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关心,自然也可以找到一些写作素材。
偏偏我们的一些同学,粗枝大叶,对身边发生的人和事漠不关心或视而不见,观察不得要领。
发现不了生活的美,搜集不到作文的素材,”无米之炊”学生在这种窘境下又怎能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呢?三、读书看报少迫于应试教育的学习压力,许多家长、学校视课外书籍为洪水猛兽,视爱好课外书籍的学生为不务正业。
所带来的恶果是学生除了教科书还是教科书,与”罗贯中”“郭沫若”无关,与”雨果”“莫泊桑”绝缘。
读书看报少了,间接知识的积累和语言素材的积累也就少了,面对作文题目,学生无话可说,只能采用别人用过的老掉牙的事例,只有习惯的运用那些自己和别人都烂熟于胸的写作素材,这样的文章哪里还有鲜活的生命力?四、题目老套不知其旁人是否发现:学生写作中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教师统一命题的作文写得差而学生自由抒写的周记写得好。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命题不适合学生心理,或脱离实际,或大或空,或老调重弹或拾人牙慧。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做法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不仅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对个人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现实中很多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甚至有些人觉得写作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如何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成为了老师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做法。
一、提供多元化的写作题材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对写作题材缺乏兴趣。
老师们可以提供多元化的写作题材,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自由度。
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提供一些新颖有趣的题材,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的读后感,或者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一家餐厅的点评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乐趣。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写作氛围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创设轻松愉快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到愉快和放松。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轻松的活动来启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比如通过一些有趣的图画、视频或者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小组合作的写作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让学生们一起讨论一个话题,然后一起写一篇文章。
三、重视写作过程有些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写作是一件无聊的事情,而不是因为他们对写作本身没有兴趣。
老师们需要重视写作过程,而不是只重视结果。
老师可以在写作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老师还可以通过写作日记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更多的思考和反思,从而渐渐培养起对写作的兴趣。
四、鼓励学生多读多写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多读多写,才能培养出对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老师们需要鼓励学生多读多写,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写作素材和技巧,同时也可以通过多写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作品,比如名家的散文、小说、诗歌等,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启发,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老师还可以设立一些写作的任务和比赛,鼓励学生多写一些文章,比如写一篇周记、写一篇作文等等,从而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写作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下面是一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1.提供多样化的写作题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写作题材,包括日常生活、文
学作品、社会热点等。
通过多样的题材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他们在写作中找到乐趣。
2.鼓励自由创作: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让他们有机会发挥想象
力和创造力,写出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勇于表达。
3.提供写作范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写作范例,让学生在阅读他
人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4.创设轻松愉快的写作氛围: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写作中感
到轻松愉快。
比如,可以组织写作比赛、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作品,营造积极的写作氛围。
5.鼓励多种写作形式:除了传统的作文形式,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其他形式的写作,
比如诗歌、散文、日记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不同形式的写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和鼓励,引导他们在写作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写作中不断提高,培养出自己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第一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浅谈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摘要: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源于学生本身习作积极性的提高。
因此,有针对性地提高其习作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围绕激发习作兴趣、注重读写结合、在练习中感悟和加强作文评改等方面进行论述,强调如何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性问题。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这几年来,本人主要从事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一、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二、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三、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四、缺乏想象力;五、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兴趣,自我体验。
我认为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
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
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
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
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
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
”阅读是吸收,习作是表达,阅读是习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我们在习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写作水平的提高关键看学生有没有写作兴趣。
本文根据本人的教学工作实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出一点薄浅的看法。
[关键词]写作水平写作兴趣[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138-01“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
学生感到作文难,“没意思”。
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作文水平总是提不高,尤其当今教育发展的新潮流,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如何写作文,师生往往是望而生畏。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坚定的走出当前作文的误区,寻找一条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
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始。
1.走进生活,积累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所听、所想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
”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
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
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在当前作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只要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就能成功。
2.引导阅读,唤起兴趣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
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
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
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一一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而生活在广袤土地上的农村孩子,生活环境有别于城镇的孩子,因此,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也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农村或山区学生由于长年累月生活在偏远地区,对周围一切往往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作文时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
那么,如何紧密结合农村实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多年的山区语文教学实践,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一、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有激情,一切都有可能。
作文教学也同样,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
当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长期与家长、社会紧密配合。
把平时的思想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争取家长及村、组的配合,通过电视或多媒体播放农村风貌的电视节目,组织学生观看,同时从报刊上剪辑反映本地农业生产生活迅猛发展状况的新闻、图片,让学生饱览。
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浏览当地有名的景点,参观新农村示范村以及新兴的种植养殖业,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激发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念。
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学生有自信才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树立自信很关键。
其实在我看来,写作就是用自己的嘴说自己的心里话,用自己的眼睛看周围的一切事物,用自己的心感受生活;写作就是“用己之手写己之心”的过程。
每个学生都可以写出充满个性的文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内容发生兴趣时,他才能积极地、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去学,而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肯定、激励学生的写作,激发写作欲望对学生作文的长处、闪光点要给予热情表扬,积极鼓励,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给予积极的、向上的、富有激励的评价,让学生获得写作成就感。
浅谈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于是,近几年来本人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一、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
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
应该来说在自己的生活圈内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作为观察者应该对这些事、这些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这些人的思想状况;对这些事和人作出自我的判断和评价。
这样在你心中新鲜的事、生动活泼的人就多起来了。
现在学生中普遍有写随笔的兴趣,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
在随笔中反映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
同时,在写随笔时可以集中一个阶段写同一个主题(或话题),形成一个系列。
如“亲情系列”、“秋天的故事”、“往事如烟”……这样可以在同一主题下积累不同的素材,如果在考试中碰到某一类主题的文章就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提取认为最新鲜、最能表达该主题的材料来,加以构思写成文章,这样在考试中不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惘然,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
素材的积累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二、提倡学生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多阅报刊,以便有感而发。
学生要写好议论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故而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星期天在家里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
同时,我还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订的《中学生阅读》、《中学语文报》,学生个人订的《作文报》、《语文世界》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作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
如何在应试教育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应试教育下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破局与突围应试教育重在分数,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素养的培养可以被轻视。
事实上,扎实的语文素养是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和发展的最重要基石,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该如何在应试教育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挑战,也是必须我们深入思考和探寻的议题。
一、打破应试教育思维定式,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质应试教育下,语文教学很容易陷入“题海战术”和“应试技巧强化”的误区,忽略了语文教育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我们要打破应试教育思维定式,回归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立足教材,深度挖掘文本内涵,提升学生语文能力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的最重要载体。
教师要善于立足教材,深度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参与深刻思考和探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朗读文章、演讲、辩论等活动,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思想感情表达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清晰、生动活泼、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结构、解释文本逻辑、探究文本寓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精读、泛读、略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分析文本结构、把握文本主题,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4. 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训练、润色修改、写作交流等环节,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拓展思路、锤炼文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注重实践,创设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脱离实践,语文学习就容易变得枯燥乏味。
教师要强调实践,创设充满趣味的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1. 课堂互动:通过游戏、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堂活动,在互动中提升语文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说平时教师讲的有关作文的方法是“言传”的话,那么,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创作就是“身教”。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1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总是害怕写作文,提起作文就心烦,不爱写,不会写,写不好,没有兴趣。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改革作文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教师必须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克服以往作文中所表现出的望而生畏、退避三舍的心态以及思维不活、思想狭窄的困境,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也认为:“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早期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再看看我国现代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这样说:“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学与乐密不可分。
”从这几位先贤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兴趣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密切的。
在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成功机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人人都希望有成功的机会,天真烂漫的中学生更是渴望有成功的机会。
在引导中学生写作文时,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得到教师、同学的赏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发现自己的才能和价值,学生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写作的动力。
对中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鼓励学生“发表文章”是培养兴趣的最好手段,同时向各杂志社推荐学生的作品也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
相信“积于思而发于心”的作品一定会成功的。
如果校外不行可在校内,甚至在班级里的手抄报或黑板报上发表,这对学生来说也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激励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
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一、脱离实际盲目拔高教师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学生要求过高。
首先是主题先行。
要求作文有明确的中心固然不错,但主题应是蕴藏在学生的写作素材中的。
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在作文指导中不是积极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去提炼挖掘,而是主题先行,习惯从观念出发让学生作文。
另一方面则过于强调主题的所谓积极意义,甚至要求有“高大全”式的思想境界或是规范的行为准则或是模式化的价值标准等。
其实,主题是对思想认识的要求,提高认识说到底并不是作文教学特有的任务,我们又何必在“主题”上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上去苛求学生呢?其次是选材过严。
跟主题要求过高相关,在指导选材上又常常要求写新颖的甚至典型的材料。
倘若能这样当然好,但学生生活大多平平常常、普普通通,感受体验生活的水平又有限,哪有那么多新鲜别致的材料可写?这也难怪学生们胡编乱造了。
二、命题主观缺乏指导作文教学是一件投入多、费时长而收效却不一定十分显著的事。
因此,很多语文教师感到作文难教,初上讲台的教师更不知从何下手。
有些教师不了解学情,脱离学生实际命题,自认为学生有物可写,其实学生不很熟悉或很不熟悉,远离了其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
某语文教师要求七年级学生刚进校就写“走进新课程”这样的作文就属此类。
其结果就是泯灭学生个性,禁锢学生创造力,写出来的作文只是一篇篇言之无物,离情离感的文字罢了。
还有一些教师,由于缺少课程意识,对作文教学缺乏整体规划,计划性差,作文教学随意性强,有时为完成写作教学任务(每学期七次),干脆随手从什么参考书上找一个题目在黑板上一写了事,根本不进行指导,还美其名曰:“作文要靠学生自己去悟。
不进行指导,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广阔空间。
让他们有利条件去写放胆文、开放文,使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志趣、憧憬,从而体现出其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是有差异的主体,完全不进行指导,是有悖于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教育宗旨的。
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没有好处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是使用语言文字实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理解世界、理解自我、实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水平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达,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因为小学生在写作时,读书少,写作经验缺乏,所以写起作文来,一般都会遇到种种困难。
长期以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费时费力,收效甚微,所以如何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小学语文老师经常探讨的问题。
现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作文教学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写作兴趣是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擅长培养学生兴趣的人。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
小学生普遍感到写作困难,甚至有的学生谈“文”色变,产生厌学情绪。
学生厌恶写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
假如老师不即时引导学生,那么作文教学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应清除学生写作文时的畏难情绪,展开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乐于写,勤于写,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物,写自己最深、最真的感受,让他们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这精彩的世界,以此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所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
比方在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篇作文之前,我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
如:举行跳绳和拔河比赛等。
写作时,先在班上实行口头训练,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把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让他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讲出来,以此消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
在此基础上实行书面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作文,写作兴趣随之而来。
所以在实践性活动中应以活动本身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为学生提供信息,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就掌握了写作材料的过程。
培养兴趣以读促写【摘要】作文教学无定法,但我们语文老师必须转变观念,开阔视野,从应试教育的舞台中切实解放出来,多角度、多渠道开创作文教学新局面,引导学生活跃思路,勤于积累,读写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作文培养兴趣读写结合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考试的三大板块中,作文为一大板块,分值为50分。
因此,作文教学提到了教学日程上来了。
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常常局限于作文课上的八篇作文,因此学生的写作水平整体比较低。
作文是让许多老师和学生都头疼的事。
老师为了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多看多练多积累,但是这些方法对于学生好像无济于事。
学生写作文,总是抱着应付、交代差事的心态:要么就是拿出作文资料来抄,要么就是胡编乱造,有的学生绞尽脑汁也憋不出来。
怎样才能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使我们的作文教学如我们的生活般丰富多彩,使学生的作文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美好局面呢?1.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要学好一样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的一种自觉动机,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新课标要求,学生每学年练笔不少于一万字,这更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积极开展创造性工作,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充满热情地开展练笔活动。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1.1 在词语学习中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词语的学习,如何将近义词区别开来,如果仅仅通过讲解或死记硬背恐怕学生不会很好的掌握。
所以我常常通过写一段话来增强学生运用文字的能力,从中悟出词义,从而学会辨析近义词。
如:让学生用“乞讨”、“乞求”、“感激”、“感谢”四个词语写一段话。
有学生写到:“一天我去‘麦当劳’,路过天桥看到一个乞丐不停地向路人乞讨,有人给他钱,他就不停地点头像是表达感激之情。
走过他身边时,我看到一双乞求的眼睛,我就给了他十块钱,他的嘴动了一下,好像在说感谢的话。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聂家元孙继峰发布时间:2021-07-23T14:45:51.44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作者:聂家元孙继峰[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新课程改革逐渐普及到我国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
其中,在小学语文学习时,语文写作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和难点内容,一部分学生会对语文写作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
湖南省石门县太平镇完全小学聂家元孙继峰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新课程改革逐渐普及到我国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
其中,在小学语文学习时,语文写作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和难点内容,一部分学生会对语文写作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
因此,在如今我国小学语文作文写作实际教学时,更应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学习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写作;兴趣培养在过去,小学语文老师进行教学时通常会认为学生的写作技能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涨分较为缓慢,甚至有一部分语文老师认为学生写作能力高低与学生学习天分有关,在后期是很难培养的。
因此。
在小学生实际写作时,由于得不到正确教学方法的指导,学生通常会认为语文写作难度较大,对语文写作产生畏惧心理。
在语文考试时作文写作也一直是拉分较大的内容,对学生语文综合学习成绩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如今我国小学语文老师实际教学时,应该加强对语文写作的重视,使得学生逐渐爱上语文写作。
1.逐渐转变传统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新课程改革逐渐普及到我国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老师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在实际教学时只是一味注重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的讲解。
自身教学方法尚未改进,在实际教学时只是一味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点内容的讲解,并没有注重小学生对优美字词和优美句子的学习,进而使得小学生在后期实际写作时,经常会出现无话可说、无词可写的状况,小学生对语文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不到有效提高,大部分学生会对语文写作产生厌烦和畏难情绪,在考试时和练习时逃避作文写作。
走出应试教学误区,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写作一直是语文考试的重点,受多种评价因素的影响。
应试作文的教学更强调格式化和程序化,如:话题作文一定要拟定一个好标题;要开好头,结好尾;书写要规范,字数要充足;多用题记和小标题等等。
当然,这些要求有合理性,但如果变成了日常教学的口头禅。
就必然忽视了作文求本、求真的基本理念,也就抹杀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而随之也形成了写作课堂简单化的模式。
只见话题,不见情景;以讲代练,只练不讲;批语简单,要求苛刻。
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学生在没有任何的形象感知和情绪体验的过程,一头雾水的凭空想象,那么,学生写作的兴趣从何而来呢?更重要的是,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要靠平时的训练和积累,不能单靠应试技巧的说教。
当前,学校不注重读书文化的氛围的形成,教师一味单纯的说教,学生没有生活素材和语言的积累,很多新鲜的社会现象和焦点问题不能进入学生的视野,在学生的习作中,常常出现的“学生腔”、“空话、假话、套话、大话”等矫揉造作的失真现象,归根到底就是缺少生活这一创作的源泉。
无真实内容可写,无真情实感可发,写作兴趣自然无从说起
一、感悟生活,求真求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
除了缺少词汇外,缺少生活体验也是重要原因。
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
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
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打动了无数读者,其根本原因在于素材源自真实的生活,并注意了细致的观察。
“望父买橘”一段,作者把父亲的动作刻画的细致入微,真切的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关爱。
细致的描写往往最能打动人,而描写工夫最需要细致的观察。
学会了观察,有了真实的影像,写作自然就变得简单了。
二、学会积累,学会运用
现在有不少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
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
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
”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
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
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
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让学生学会读写结合,是相得益彰的好事情。
当然,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
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
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
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
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同时像演讲活动、讲故事等说话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
四、情景点拨,扬抑结合
在课堂作文教学中,不能简单的出一个题目或一个话题就让学生出写作,要善于设计特定情景即景创作,这样学生会在特定的氛围里展开思维的过程和情感的体验。
避免了无话可说,空谈空感。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即使是再差的文章,也要找出其中的闪光点。
并学会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
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
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同时作文的批语,无论褒贬都应该“一针见血”,不能不疼不痒,轻描淡写。
这样形成习惯,本身就影响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五、鼓励创作,推荐发表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
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文学小报,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加以宣传和表扬,并对优秀作文加以指导,向各级刊物投稿,通过这样的手段大大提高他
们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归根到底是源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的。
在施教的过程中,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有血有肉的东西,然后启发和引导学生投入到充满情感的生活中去,敢于抛弃一些应试教育下作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写作,并不断学会善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