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博物馆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探析——以吉首大学黄永玉博物馆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2
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实践模式一、引言近年来,高校博物馆成为了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对于高校的文化传承、学生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高校博物馆的作用、实践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高校博物馆的作用2.1 促进高校文化传承高校博物馆是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展览文物、图书、图片、实物等方式,有助于高校文化的传承。
通过高校博物馆,不仅能让人们了解高校走过的历史,还能了解高校的文化底蕴。
2.2 服务学生教育高校博物馆通过常设展览、临时展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文化活动。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挖掘学生文化潜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
2.3 服务社会高校博物馆也可以为社会提供服务。
例如,为公众提供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举办文物鉴赏会等活动,提高公众文化素养,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三、高校博物馆的实践模式3.1 建设过程中的思考高校博物馆的建设需要考虑许多问题,例如:建设的目的、展览的内容、资金来源、技术支持等。
同时,高校博物馆的建设也受到场馆、设备、人员等条件的影响。
3.2 展览模式的设计高校博物馆的展览分为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
常设展览主要以高校历史和文化为主题,包括高校的发展历程、高校的荣誉和成就等;临时展览则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和主题进行展览。
3.3 与课程的结合高校博物馆也可以与课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
例如,为历史地理等课程提供文化背景,为实验室等课程提供相关实物展示。
四、总结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各种方式促进高校文化传承、服务学生教育、服务社会。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许多问题,建议增强与课程的结合,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
高校博物馆的实践模式不断丰富,在不同的条件下采取不同的方式,为高校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实践模式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实践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博物馆逐渐成为高校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校博物馆作为高校内部文化的特殊载体,其不仅可以为高校师生提供参观展览、科学普及的场所,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深入挖掘和传承高校的文化价值与精神财富,促进高校文化创新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一、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分析1.高校博物馆有利于深入挖掘和传承高校的文化价值与精神财富高校博物馆为高校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平台,使得高校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财富得以向师生们广泛展示,帮助大家加深对高校深层次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高校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览和相关活动宣传高校建校历史、人文精神、校园文化等方面的资源。
例如,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以一张张珍稀的老照片、一篇篇精彩的文章、一件件古老的文物等形式,向师生们展示了交大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
这些历史材料不仅有助于形成科学、理性和民主的文化氛围,同时也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爱国、敬业、诚信、友爱、勤俭、创新的校园文化。
2.高校博物馆有利于提高师生文化素质高校博物馆是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通过多种形式如展览、活动、学术讲座等提高师生的文化素质,增加师生研究、学习、创新的乐趣。
例如,山东大学博物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学术讲座、文物鉴赏、展览交流等,这些活动不仅仅是拓宽了师生的知识面,更是激发了师生参与传统文化研究和文化创新的积极性。
高校博物馆通过这样的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让在校师生从不同维度进行文化交流,有助于提高师生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
3.高校博物馆有利于普及和传播科学知识高校博物馆除了宣传高校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之外,还可以普及和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师生对科学的认识。
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通过介绍国家重点航空工程科技项目研究历程、研制中的惯性约束聚变装置等展品,增加了师生对于航空航天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师生的科技素养。
如何打造“博物馆式”校园文化作者:路光远来源:《教育》2015年第19期学校是优秀文化的传承地、先进文化的聚集地。
优秀的学校文化不仅可以凝聚与激励广大师生的精气神,熏陶与培育全面成长、和谐发展的新生代,还可以成为提升办学水平、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多年来,中光高级中学一直坚持“文化立校”理念,以“博物馆式”校园建设为载体,以“校园环境、校本课程、学校精神建设”为抓手,打造校园文化新景观,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加强环境建设,凸显校园特色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学校环境育人的文化要素。
学校一直把意蕴教育内涵的校园环境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把校园环境建设成为文化新景观,让学生在优秀的校园文化中得到熏陶。
因此,学校有意激励师生的主人翁精神,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策划,使校园环境融古典精华与现代文明为一体。
校园内象征“尊重、关爱、责任、宽容”的精神雕塑,对师生无声地传递着文明的信息。
特别是班级文化博物馆的创建,学生通过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形成了浓郁的“博物馆式”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还有意将环境建设与德育有机整合,让学生自主创建温馨的教室环境,身临环境教育中。
在环境视觉文化建设中,学校力求规范学校VI识别系统,统一标识学校文化用品,形成了《中光学校文化标识手册》。
把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育人目标寓于在校园主色调的选择上,绿化植被与小品雕塑的设计上和校园楼宇的命名上,通过环境文化陶冶性情、培育人格,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注重课程文化建设,提升文化素养在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课程文化建设,用课程来支撑文化的传播。
在每一处环境文化的背后开发出一门校本课程,建立符合校情的课程体系,是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的体现,它直接体现了学校对学生思想、人格、智能的塑造。
学校依据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规划设计学校的课程体系。
有意引导教师研发基于学校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有计划地开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践,着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吉首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浅析一、从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现代大学的文化内涵文化是大学的血脉,没有文化的大学就没有生命力。
什么是大学文化,如何建设大学文化,从目前大学文化建设实践看,还没有一致的说法。
在吉首大学看来,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历史的凝结,是其在办学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的总和。
大学文化个性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区别于其他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她熔铸在大学师生员工灵魂里,是大学师生员工办学实践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寄托。
只有将大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这一高度,才能找到大学文化的真谛,大学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大学建设发展的动力机制。
当前许多学者忧虑的大学文化的缺失正是这种大学文化个性的缺失。
大学文化的作用在于规范和引导大学的办学行为,是大学办学的内在支配力量,传统的优秀的大学文化将对大学师生员工的行为起着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一所大学如果形成自己的文化规范和文化个性,也就标志着这所大学走向成熟。
如果一所大学没有自己的文化,那么,她只能寄生在其他大学的阴影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因此,多年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吉首大学将自身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来培育,从学校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
二、以形象工程为主要载体,系统构建文化校园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吉首大学从多年办学实践的总结中对自身文化建设进行了理性的梳理和思考,从大学理念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大学识别文化及大学精神文化等方面加强建设。
1、凝炼大学理念文化。
大学理念是大学文化的顶层设计,经过多年的摸索,到20世纪90年代末,学校认识到,一所大学在遵循现代大学的普遍规律的同时,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对此,学校强化了作为地方大学的特殊历史使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当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初级阶段后,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学校党委、行政审时度势,提出了“平民大学”的办学理念,学校将自己的办学理念融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学校定位,其中将学校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湘西,面向湖南,辐射边区,服务基层。
博物馆与校园文化建设探讨一、博物馆是历史与文化的集合,校园文化建设是文化提炼的组合博物馆与校园文化建设均涉及城市或大学的软实力。
博物馆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大学文化建设是多元化的平台,如何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研究优势、馆藏优势、专业优势、教育资源优势,夯实文化育人之基,铺就文化育人之路,是很多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持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博物馆是大学的文明之窗,作为教育领域中的独特平台,其经历了多年历史与文化积淀,传递着大学的文脉,植根于大学的土壤,在塑造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博物馆与国内著名大学相联系,基于本身专业教育和研究优势,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彰显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其先从本校独特和优势专业教育入手,又逐渐步入校内文化建设的轨道,再融入城市与社会文化建设,发挥专业、文化、社会教育中的融合功能,这正是国内著名大学的优势所在。
粗略概览北京、上海、广州部分著名大学的博物馆,能够窥见其知识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累累硕果。
北京大学的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位于校园中的鸣鹤园,是国内高校中一流的考古类博物馆。
当前,馆藏品有出土、捐赠、筹集或其他途径获得的文物上万件,包括石器、甲骨、陶器、铜器、瓷器、碑帖、书画等。
清华大学的美术博物馆与艺术博物馆正在建设中。
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博物馆,地质矿石标本等藏品丰富,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在业内赫赫有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航空博物馆,藏有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北京一号”飞机。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不同类型的博物馆,都结合本校的专业教育和研究优势,与校园文化建设同步发展。
在上海,复旦大学的博物馆,体现中国教育发展的史脉,陈列历代教学书籍的标本和藏品,展出不同朝代的石、玉、竹简、铜、陶、瓷器等教育文具,其相关台湾高山族民俗文物藏量居内地之最。
上海交通大学的航运博物馆与钱学森图书馆,展出国内近现代航运与交通发展等文物。
论黄永玉博物馆馆藏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质与文化意蕴作者:王琦璐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23期摘要:黄永玉博物馆馆藏美术作品题材丰富,类型多样,包括绘画、雕塑、木刻插图等,以水墨为主,展现出独特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通过对所藏美术作品的考查及对其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归类,借助艺术、文化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深入探讨馆藏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及文化意蕴,从而彰显黄永玉博物馆馆藏美术品的价值,让人更了解黄永玉艺术馆,了解大学博物馆和湘西艺术与文化。
关键词:黄永玉博物馆美术作品类型艺术特质文化意蕴黄永玉博物馆坐落于湖南吉首大学校园内,2006年10月1日开馆。
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展厅面积2600平方米,分序厅、艺术人生、书画天地、收藏世界等厅,收藏黄永玉创作的部分书画作品、文稿及所收文物。
通过对黄永玉博物馆馆藏美术作品的考察和对其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归类,借助艺术、文化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深入探讨其馆藏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与文化意蕴,以馆藏美术作品的价值彰显黄永玉博物馆馆藏品的价值所在,让人更了解黄永玉艺术馆,了解吉首大学和湘西艺术与文化。
黄永玉艺术博物馆是吉首大学校园内“湘西文化博览园”五大展馆之一,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与修养。
一、黄永玉博物馆馆藏美术作品的类型博物馆收藏了黄永玉所创作的大量美术作品,题材丰富,包括绘画、雕塑、木刻插图,以水墨为主,展现出他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大致可将馆藏美术作品分为:自然景物画作。
《松风如涛》,为作者最大的风景画作;《荷花》、《荷风如水》等,描绘造型各具形态的荷花,亭亭玉立,风姿绰约。
有的还用特写镜头,如《玫瑰花》,特写玫瑰花与粗手。
《夏花》以精简的线条勾勒出夏天的花,包括荷花、百合花、菊花、栀子花等。
人物画像。
抓住人物的外形和内心世界,很生动传神,如周恩来总理的微笑,作曲家肖邦的思考,戏剧家夏衍的抽烟沉思,九十四岁老人齐白石的闲淡,小人物大满沈大夫的谦恭。
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与利用问题研究作者:刘芳来源:《科教导刊》2018年第06期摘要博物馆作为国家、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守护者和见证者,在时代发展的感召下,已经逐步完成了由收藏研究向教育服务的职能过渡,通过发挥其对国民的教育职能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并实现创新。
博物馆的教育是对人的终身教育和全面教育。
青少年是博物馆观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研究对象,在整个博物馆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民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实现这两种教育资源的有机融合,博物馆在构建和完善青少年教育体系的实践过程中,要以青少年学习需求为依据,从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人员和教育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突出博物馆教育的综合实践性,使博物馆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支持和补充,形成独立、完善又别具特色的青少年教育体系。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学校教育合作伙伴青少年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8.02.082Abstract As the guardians and witnesses of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of a national or an ethnic,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ra, museums' function has been gradually transited from collection and research to education and services. Through museums' national education function,human civilizations get the chance to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Museums' education is lifetime edu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Yout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useum audience, also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object in the museum education, 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whole museum education system.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he gradually established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museums and school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two kinds of education resources,in the process of the practice to build and perfect the teenagers’ education system, museums should take teenagers learn demand as the basis, from the education purpose, education method, education content, education personnel and education evaluation etc.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nd specific analysis, highlight its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feature to support the school education support and complement and to form independent, perfect and distinctive teenagers education system.Keywords museum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partner; teenagers; course system1 前言1.1 研究背景早在1910年,美国博物馆教育学家Kent就提出了博物馆应为学校教育服务,与学校建立伙伴关系的主张。
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本文探讨了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的重要性,介绍了博物馆文化在校园中的应用和展示方式。
同时还讨论了校园博物馆的建设和学生参与博物馆文化活动的经验与收获。
结论指出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推动了教育的多元发展,倡导了博物馆文化教育在校园中的广泛应用。
这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通过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拓展他们的思维视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推动教育事业朝着更加全面、多元、深入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博物馆文化、校园文化、交融、教育、展示方式、校园博物馆、学生参与、文化活动、传承、教育发展、综合素质、思路、路径。
1. 引言1.1 探讨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的重要性探讨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的重要性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教育的载体,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示着丰富多彩的文物和艺术品,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源。
将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真实的历史文化氛围,还能激发他们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博物馆中的展品和展览也可以成为学校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将博物馆文化融入校园教育中,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更多具有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的优秀人才。
探讨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介绍本文要讨论的主题本文将探讨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的实践与思考。
博物馆作为传承和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
而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观念。
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的实践与思考
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如何将博
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起来,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博物馆文化,也可以使博物馆文
化更深入人心,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首先,可以通过举办博物馆文化主题活动来促进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
比如说,在校内举办博物馆文化展览,邀请博物馆专家进行讲解或者联合开展一些博物馆文化
节日活动,如“博物馆日”等,让博物馆文化深入校园,让学生更加了解博物馆文化。
其次,可以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博物馆文化元素,增强学生对博物馆文化的认识。
比如,在历史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博物馆中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或者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
直接走进博物馆,感受真实的博物馆文化氛围。
最后,可以通过建立博物馆文化展示中心等实体形式,使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更加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互动与交流。
展示中心可以将各类文物展示于此,为师生提供详
尽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同时也为师生了解博物馆展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总的来说,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的实践一方面可以促进博物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强化校园文化内涵,使其更加丰富多彩和深入人心。
这种交融方式更
多是一种不断地互动和融合的过程,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实践中,能够将这两种文化形态完
美地结合在一起,让它们共同发挥更大的价值。
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的实践与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博物馆不再只是一种展示文物的场所,而是成为了人们了解历史文化、传承国家文化、培养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
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校园文化也承载着教育、人文关怀的功能。
如何将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为青少年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一个需求迫切的问题。
博物馆与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活动,以促进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在学校举办博物馆文化专题讲座,邀请博物馆专家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博物馆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参与文化活动,使学生切身体验到博物馆的魅力。
也可以在学校举办一些文化艺术展览,展示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于艺术的兴趣与热爱。
博物馆与学校可以共同推进校内艺术教育与实践活动。
博物馆可以向学校提供一些艺术资源,比如艺术品的复制品、艺术展览的设计方案等。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与博物馆文化相关的课程,比如美术、历史、文化艺术欣赏等,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和研究。
可以邀请博物馆的专业人员来学校进行讲解、指导,提升学生对艺术与文化的认知和创造能力。
博物馆还可以与学校共同组织一些社区文化活动,促进博物馆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
在学校附近的社区举办一些系列讲座、展览,邀请博物馆的文化艺术专家与社区居民进行交流与互动,达到传播博物馆文化的目的。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主动宣传和推广博物馆文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意识。
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学校和博物馆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学校应该加强对博物馆文化的学习与研究,了解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展览策划和教育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学校与博物馆要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和沟通机制,及时交流共享资源和信息。
学校和博物馆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批了解博物馆文化、具有教育责任感的教师,以及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热情的博物馆工作人员。
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实践工作。
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的实践与思考在当今社会,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博物馆是传承历史文化、展示人类智慧的重要场所,而校园则是培养未来人才、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
如何让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发挥各自的优势,成为了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实践与思考两方面展开,探讨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
一、实践在实践方面,博物馆与校园文化的交融已经有了一些案例。
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始将博物馆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了一系列交流与合作项目。
某高校在校园内开设了“校园博物馆”,并将这一项目纳入到学生的课程学习计划中。
通过参观博物馆、学习文物知识,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历史、传统文化,并且激发对科学、艺术的兴趣。
学校还邀请博物馆的专家学者来校园开展讲座,为师生们带来了更丰富的学术资源。
这些实践活动将博物馆文化和校园文化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为师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一些博物馆也在积极拓展与高校的合作关系。
某知名博物馆开设了“校园巡回展”,将精品展品带到各个学校进行展览。
博物馆还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高校师生参观博物馆并参与公共教育项目。
通过这些举措,博物馆不仅能够提高文物的传播效果,也能够为学校提供更多文化资源,促进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二、思考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是资源的匮乏。
目前,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将博物馆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但是由于经费和场地的限制,很多学校的校园博物馆规模较小,展品较少,无法满足师生的需求。
一些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侧重于艺术表演、体育竞赛等方面,对博物馆文化关注不够,导致博物馆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是文化沟通的缺失。
在一些高校中,博物馆文化和校园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学校管理者和博物馆馆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导致博物馆的展览、讲座等活动并没有得到充分推广,学生对博物馆的参观意愿不高,形成了一种“博物馆在校园”的孤立状态。
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的实践与思考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是两种具有独特特点的文化形态,它们的交融既蕴含着传统和历史,又具有创新和发展的潜力。
博物馆作为传承和弘扬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动力,同时校园文化也为博物馆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传播和展示平台。
在实践中,博物馆和学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通过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展览,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和文化。
学校可以与博物馆合作举办主题展览,选择与学生的学习内容相关的展品,通过展览的形式将历史和文化传递给学生。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参观和观察,深入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学校可以邀请博物馆的专家学者来学校开展讲座和讲解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艺术修养。
博物馆可以借助校园的优势资源,拓展自身的教育功能。
校园作为教育机构,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教育设施。
博物馆可以与学校合作,利用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实验室设备,举办实践课程和工作坊。
博物馆可以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设备,开展文物修复和保护的培训课程,让学生亲身参与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工作。
这种交叉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博物馆的研究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博物馆和学校可以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推动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学校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而博物馆则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藏品和展览空间。
博物馆可以将一部分展品和资源长期借给学校,供学生学习和欣赏。
学校可以为博物馆提供展览空间和举办活动的场地。
通过资源的共享和互利合作,博物馆文化和校园文化可以实现有机融合,为师生提供更为丰富和高品质的文化体验。
博物馆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交融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推动。
政府可以加大对博物馆和学校的扶持力度,提供相应的经费和政策支持,鼓励博物馆和学校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社会各界可以积极参与博物馆和学校的活动,提供专业支持和赞助,共同推动博物馆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 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 梅国英 1,路亚北 2 1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2 常州博物馆,江苏常 州 213022 摘要博物馆和高校都具有传播文化、传递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社会 责任。
两者以校园文化为媒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相互借力,共同 推进,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共同努力。
因此,研究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 现实意义。
关键词博物馆;校园文化互动;研究 博物馆是了解各类文化的窗口,其重要功能就是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提 供服务。
1974 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第 11 届国际博协会员大会上通过的博 物馆定义非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 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陈列有关人类和人 类生存环境的物证。
[1]高校是传播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基地,文化是高校发展的软实力, 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生命,是一个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砥砺着高校学 子的品行与人格,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为了培养大学生 高尚的个人品质,浓郁的文化素养,更应该坚持博物馆和高校文化建设的 有效互动,馆校合作不仅有助于双方在文化领域形成合力,拓展高校校外 文化基地,而且也有助于大学生充分运用博物馆文化资源来提升文化品位, 提高综合素养,全面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
一、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与文化属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博物馆作为一种公开的、非 营利性的文化载体,它的社会教育功能越来越彰显。
1990 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在解释博物馆的定义时,将教育与为公众服 务并列视为博物馆的核心要素。
美国博物馆协会的总经理和首席执行官小爱德华· 埃博, 认为博物馆第 一重要的是教育,事实上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服务的基石。
[2]而作为人群中最富有活力、 富有思想的当代青年———大学生来说, 受教育和影响的最为深刻,最具有迁移力。
黄永玉艺术博物馆解说词这些陶器,都是著名画家黄永玉过去的收藏文物,它们所属年代上自龙山、仰韶,下迄明清。
如何处理这些收藏多年的珍贵文物和他创作的艺术作品,曾经让黄永玉头疼不已,在他一位美国朋友的建议下,2006年,黄永玉无偿地把它们全部捐赠给了湖南吉首大学黄永玉艺术博物馆。
这一非凡之举,当时,不仅轰动了画坛,也轰动了整个文化界.青山似乎在缓缓退后,湖水似乎在尽力收敛。
在美丽的吉首大学校园风雨湖畔,黄永玉艺术博物馆肃然而立,仪态端然。
它点缀着山的思索,也陪伴着水的遐想……那一级级宽阔的石阶,从风雨湖畔层层攀升,一直延伸到大厦的腹地,如同神话中的天梯,既通向艺术的殿堂,也通向人生的新的境界……怀着敬慕的心情,走进艺术。
两位衣冠肃然的长者,不知疲倦地日夜伫立于博物馆的出入口,晚上它们守护着这里,白天它们迎接和护送着一批又一批的客人,并默默地向他们祝福。
这祝福犹如一泓清泉,轻轻荡去世俗的浮躁,让你心灵净化,心境超然。
黄永玉艺术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吉首大学风雨湖畔,它由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主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张永和教授领衔设计,整幢大楼古朴典雅,风格独特。
建筑面积为4200㎡,展厅面积为2600㎡,分为序厅、艺术人生、书画天地、收藏世界等四大展厅,共陈列黄永玉捐赠的收藏品200多件,美术作品100多件,它是全国唯一的陈列黄永玉艺术作品和收藏品的大型博物馆。
博物馆陈设高雅,与黄永玉的艺术作品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序厅迈入黄永玉艺术博物馆的序厅,长8米,宽3米的大型青铜浮雕《山鬼》赫然入目!青色的基调,凝重的画面,不免会让你感觉到有一股数千年的楚国雄风向你扑来,似乎正向你叙述着一个远古的浪漫传奇。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一首千年的沅湘民间情歌,从历史的深处悠悠飘来,把百转千回的思念,唱成永恒的心痛!“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这是屈原《离骚》中的诗句,也是黄永玉2006年6月,在吉首大学现场创作的巨幅画作。
参观吉首市吉首市博物馆的实习心得为使党校培训活动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把理论教育与增强学员的党性锻炼结合起来,并贯穿于学习的过程中,我参加了我们历史系组织的吉首市吉首市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
吉首市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有现代的节奏感。
在吉首市博物馆内,我们参观了八个展厅:隋唐瓷器厅、汉画像石厅、十二大名人厅、运河遗韵厅、宋代瓷器厅、书画厅规划厅、古相贵珍厅,分别展出淮北地区出土文物和征集的全国名人字画。
有造型奇妙、工艺精湛、纹饰华美的瓷器等,通过参观这些服饰、居室、生活用品、战争用品及丧葬用品,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了中国优秀古代文明,古人精益求精的精神与工匠们的伟大智慧。
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淮北的过去和现在。
通过这些陈列品,我们知道了淮北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存。
早在60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尔后,春秋宋国的别都,秦之泗水郡,西汉沛郡,东汉沛国的治所设于相城。
现已在相城地区发现、清理古墓葬、古文化遗址数百处,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以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地方特色为世人所瞩目。
隋唐两宋时期,由于大运河通济渠的开挖,淮北柳孜成为我国当时沟通南北经济的重镇。
这都是通过这些实物我所了解到的。
翔实的资料、生动的实物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领略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也激发我的爱国热情。
也可以看出,党的优良作风是在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直观的实践和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
此次实践让我的到了一定的锻炼。
我很高兴能够在这次实践中获得在专业的知识领域进行拓展和创新的宝贵机会。
我认为此次吉首市博物馆实践对于历史学专业的我来说特别有意义。
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用严谨的态度去做每一件事。
此次实践活动使我们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感,我们一定要继承先人们的精神,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与利用问题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如何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整合和有效利用,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与利用进行研究,可以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的潜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文旨在探讨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与利用问题,为今后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与利用问题,分析博物馆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比较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差异性,探讨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模式,以及研究整合利用博物馆资源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深入剖析和比较,旨在为教育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开拓教育教学的领域,促进学校教育的创新发展。
也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成果,推动博物馆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通过整合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与利用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与利用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教育体验。
与传统的学校教育相比,博物馆教育更注重亲身体验和情感共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实践中,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资源共享等方面。
通过将博物馆资源融入学校教育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也可以借助博物馆的展览和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外体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与利用,需要建立起双方合作机制,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课程计划,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
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实践模式本篇论文从配合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延伸校园文化育人的深度三方面探讨了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发挥高校博物馆载体作用,探索实践模式,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本篇论文从文化共享、文化传播、文化传承三方面探讨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模式。
标签:高校博物馆;校园文化;作用;实践模式高校博物馆的数量呈上升的态势,建设高质量的高校博物馆是大学内涵发展到新阶段面对的新问题,本文以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为例,探讨了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践行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中的应用模式,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大学文化内涵。
一、高校博物馆的发展现状1905年,张謇在南通建立南通博物苑,标志着我国第一座高校博物馆出现。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教兴国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实施,高校博物馆蓬勃发展,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高校博物馆已有300余座[1],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较快的一支新兴力量。
目前,高校博物馆大体上分为人文科学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和综合博物馆三大类型。
从类型上看,自然博物馆数量占了一半以上,综合博物馆较少,而且大多为新建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校博物馆这些年的发展趋势[2]。
2011年,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提出要将高校博物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高校博物馆迎来了全新发展机遇。
高校博物馆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教育学习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國(哈尔滨)森林博物馆是东北林业大学携手社会各界共同建设的,展陈面积约11 000平方米,自2013年6月试运行到2015年7月,两年间共接待69 593人,其中校内观众24 378人,占参观总人数35%。
东北林业大学现有师生25 000余人,平均每人参观一次森林博物馆。
二、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推动着高校博物馆的发展,高校博物馆通过收藏展品、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功能辅助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9年第5期边疆经济与文化
(总第185期)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No.5.2019 General.No.185
以博物馆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以吉首大学黄永玉博物馆为例
周帅
(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大学文化是大学的血脉,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完善是一个大学发展的根本。
博物馆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典型代表,承载着校园文化的精髓。
通过进行博物馆教育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童要的意义。
本文以吉首大学黄永玉博物馆为例,通过实践研究,探析怎样通过博物馆教育并结合名人效应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完善。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名人效应;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26;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409(2019)05-0084-02
一、国内外博物馆教育概况及发展
博物馆教育是以实物组成的陈列及其他辅助形式对观众进行的直观教育活动。
博物馆自出现以来逐渐成为重要的教育场所。
20世纪以后,国内外博物馆的教育职能都在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学生校外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要课堂,成为社会的又一个教育系统。
(一)中国博物馆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目前,博物馆已成为国民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阵地,而教育活动是博物馆履行教育这一首要职能的主要手段。
通过理论研究,中国学者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教育改革的趋势和要求以及博物馆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等方面,充分探讨了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博物馆是人们接受的一种教育形式,也是提高人民知识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
因此,博物馆是教育人民的有效机构。
在现阶段,我们应该利用现代技术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博物馆,不断扩大博物馆的宣传和教育功能,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二)国外研究概况及发展
1880年,美国学者詹金斯在其《博物馆之功能)一书中明确指出,博物馆应成为普通人的教育场所;初次赋予博物馆教育的功能。
1906年,美国博物馆协会成立时就宣言“博物馆应成为民众的大学”。
进一步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上升到法学教育的高等教育的程度;1990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在解释博物馆的定义时,将“教育”与“为公众服务”并列视为博物馆的核心要素。
国外学者不断地对博物馆教育进行研究,探讨了博物馆研究中的四个方面:培训、教育、研究和实践。
培训是将博物馆教师学员的教学经验作为一个教育领域,在适当的方法支持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多元智能技能;教育是采取新型的博物馆教学中的交互技术和学习策略进行博物馆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是通过在教育项目和展览中为学童、有孩子的家庭和其他博物馆观众进行实验和示范的各种方式,探讨了博物馆教育者身份与主体性建构中的知识的学习。
通过以上分析,其实国内外博物馆教育都面临创新未来结构调整的新增方向—
—观众拓展,希望可以通过与各种社会机构的合作加强联系,致力于吸引拥有不同背景和兴趣的各年龄段参观者。
要注重博物馆评估,更重要的是从教育活动视角和广度进行的实验性研究推进文化的建设。
二、名人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是人类历史和文化活态呈现的文化教育场所,担负着对社会公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的职责和使命。
(-)黄永玉博物馆基本概况
著名画家黄永玉老先生于2003年访问吉首大学,并将其毕生收藏的200多件文物和自己的一些
收稿日期:2019-04-15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文化教育场馆管理中心课题“以博物馆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以吉首大学黄永玉博物馆为例”(18SKWT46)
作者简介:周帅(1994—),女,陕西铜川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研究。
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年第5期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No.5,2019
绘画和手稿都捐赠给了家乡的吉首大学。
为了感谢黄永玉对家乡和家乡大学的热爱,吉首大学决定建立黄永玉博物馆,宣传和弘扬人类优秀的文化成就和智慧,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有益的贡献。
黄永玉博物馆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展览面积2600平方米,分序厅、艺术人生、书画天地、收藏世界等厅。
黄永玉博物馆就是名人博物馆的代表,它的建立对吉首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二)名人博物馆教育
名人博物馆,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名人的名义建立的博物馆。
名人博物馆往往融合了历史文化名人的思想文化精髓。
名人的思想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这也是学习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一方面,要深化对名人思想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名人,为名人思想的传播奠定基础。
以创新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传播名人思想,使名人思想得以丰富和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弘扬和展示当代价值。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文化和教育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
在这种新形势下,名人效应影响巨大、名人传播方便快捷。
将名人博物馆与学校历史文化教育相结合,实施以名人效应传播名人博物馆蕴含的文化思想,必将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拓宽其外延,实现校园文化多渠道、多层次传播,促进名人博物馆教育和校园文化的共同发展。
三、以博物馆教育丰富校园文化
高校博物馆教育可以通过配合校园文化教育活动,拓展校园文化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将黄永玉博物馆作为大学的特色文化进行宣传,树立其为大学的校园文化品牌。
黄永玉博物馆的文化特色就是著名画家黄永玉老先生的艺术作品和文人思想。
可以在校园里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建设,宣传黄永玉老先生的文化名人形象和精神,将可以体现其精神的作品展示通过各种方式展示给大家,引导大家参观黄永玉博物馆,学习黄永玉老先生的艺术精神。
让黄永玉艺术博物馆教育成为正能量的传播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校园文化活力,建立一个具有吉首大学校园文化特色的文化环境。
(二)建立博物馆教育实践基地
黄永玉博物馆就坐落在吉首大学内部,具体可以通过建设名人博物馆的教育实习基地的方式开展,对于提升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应注重以馆校双向互动为依托,开展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以社会实践调研项目为抓手,培养学生应用型科研能力。
具体通过两种方式展开:第一种方式以课程建为中心,加强馆校互动,可以专门开设一门研究黄永玉博物馆的选修课程;第二种方式以实践调研为入手点,通过有规律地组织学生们参观黄永玉博物馆、观看相关纪录影片以及其他的实践活动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学习理解黄永玉博物馆的文化内涵,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三)延伸校园文化深度,扩大校园文化影响力
高校博物馆是学校的文化景观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播者,又是传承本校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者,传递了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
将博物馆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进行深入的结合,可以延伸校园文化的深度。
首先,可以设立黄永玉博物馆校园文化宣传日,开展以黄永玉博物馆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宣传活动。
通过深入挖掘黄永玉博物馆及黄永玉本人的文化思想,引导大学生积极地深入学习黄永玉身上的文化精神。
其次,通过校园媒体等各种方式加强对黄永玉艺术博物馆的宣传,吸引更多的社会受众来黄永玉艺术博物馆参观学习,将黄永玉艺术博物馆人文精神与校园文化完美结合,使人们在参观的同时,直观地感受吉首大学的校园文化,通过黄永玉艺术博物馆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力。
四、结语
大学博物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对博物馆教育工作的深入了解,发掘其独特的文化教育价值,有利于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力。
高校博物馆已经成为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未来大学文化的建设完善离不开博物馆教育的支持,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戴扬,张堪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思考[J].新西部,2017(10).
[2]李慧竹.高校博物馆教育与文化功能探析[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6).
[责任编辑:李金辉]
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