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培训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189.00 KB
- 文档页数:38
2015年城管系统行政执法培训资料行政执法基本理论与实务李任三一行政执法概述1、行政执法的概念①广义的行政执法:是指国家机关执行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包括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②狭义的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的,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直接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和特定的行政事务采取措施,并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我们平常所说的行政执法指狭义的行政执法)。
2、行政执法的法律特征①行政执法行为具有执行性和法律从属性(一方面,行政执法行为是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法律的活动;一方面,行政执法行为必须以法律为依据)。
②行政执法的内容具有广泛性(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③行政执法具有单发性(行政执法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构成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执法不需要与行政相对人协商)。
④行政执法具有主动性(行政机关不得任意放弃或怠于行使其职权,否则为失职)。
⑤行政执法具有自由裁量权性。
⑥行政执法具有程序性。
⑦行政执法具有可诉性。
3、行政执法与相关概念的区别①行政执法与行政的区别。
②行政执法与执法的区别。
③行政执法与行政立法的区别。
④行政执法与行政司法的区别。
⑤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的区别。
4、行政执法的功能与作用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益方面的功能和作用:①行政执法对行政相对人实体权利的保护(主要包括: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劳动权、经营自主权、获得社会救助权等)。
②行政执法对行政相对人程序权利的保护。
主要包括:知情权、参与权、听证权、程序抵抗权、申请救济权(申诉、复议、诉讼)、申请执行权等。
构建和维护公共秩序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二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1、行政执法基本原则的概念:行政执法基本原是指在一个国家的行政执法中,指导和统帅具体行政执法、体现行政执法基本精神,所有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2、行政执法基本原则的法律特征:普遍性;特殊性;有效性;规范性;概括性;价值性;补充性。
城管行政执法培训讲义下面,就本人学习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特别是关于城管行政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方面的心得体会向大家作一汇报,共同交流、探讨。
今天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和法律文书和实务操作,如果时间允许再讲一下城管行政处罚案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城管行政执法主体无为城管行政执法局成立;要求提高即:1、集中行政处罚权(市容和环境卫生、城市绿化、市政设施、城市规划、工商无证商贩、公安交通;环保(环境污染小,直观判断,一次处罚,适用简易程序。
));2、执法主体性质改变,一级执法,省出台进一步加强城管工作的通知,提出三条红线(执法主体,执法人员,禁止摊派罚没款)。
执法人员性质改变,建设监察证-建设城市管理执法证-综合执法证,通过省政府法制办组织考试,符合三项条件,居巢区和市开发区报名,省政府法制办不给参考。
二、城管行政执法依据1、法的层次(立法权):宪法、基本法(民法通则)、一般法(水土保持法、固废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委规章、政府规章的概述。
2、法的层阶等次和效力。
3、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
我省仅有市容条例和市政设施管理条例,户外广告和绿化等方面没有。
4、“半个立法权”(我省的合肥市、淮南市可制定地方性法规,须报经省人大批准方生效),其他市、县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5、程序法及实体法。
6、行政管理的三大救济法。
三、城管行政处罚执法程序行政处罚法,体现了职能分离的指导思想。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程序可以分为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和执行程序,在决定程序中又可分为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一般程序中又有听证程序的特殊规定。
城管行政处罚案件标准(一)主体合法1、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具备法定资格。
机构(省批文;三定方案)。
行政处罚法基本原则:法定原则;公开公正;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监督和制约。
法定原则(依据法定,主体法定,程序法定)。
2、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行政执法培训讲义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知识第一节行政法的基本概念一、行政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是指公共行政。
行政法所研究的行政主要是公共行政中的国家行政,主要是研究作为国家机关的行政机关运用行政权的过程。
国家行政的主要特点是:1、职权法定性。
2、执行性。
3、公共性。
4、强制性。
公共行政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还有一些是非国家机关的社会公共组织。
社会公共组织在获得法律、法规授权的情况下,其地位与行政机关相同;在行政机关委托的情况下,其以行政机关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力。
二、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由于国家行政权的作用而发生的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行政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实现其行政职能的社会形式,是国家行政机关在实施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总称。
第二节行政法的法律渊源一、成文法在行政法法律渊源中的地位原则上,成文法是我国行政法的主要法律渊源,法律解释也是我国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而行政机关的行政惯例、法院的司法裁判以及学者的理论学说不能成为我国行政机关活动的法律根据,也不能成为评价行政活动合法性的准则。
二、行政法法律渊源的主要种类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规章,分为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7、国际条约和协定;8、法律解释。
第三节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一、合法行政原则合法行政是行政活动的基本准则。
行政决定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后果,取决于该行政决定与法律的一致性。
行政机关的职权和行使职权中产生的权利义务必须以法律规定为依据,行政机关的法律能力和行政职权应当来自于法律的授权。
具体说来,判断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按照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的要求,有五个方面的标准:1、不得超越职权;2、不得滥用职权;3、主要证据确凿;4、适用法律正确;5、符合法定程序。
一个具体行政行为只有全部符合这五个方面,才是一个合法的行政行为。
缺少其中一个,就是不合法的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