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基本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7
社会综合管理制度一、社会综合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1.社会综合管理制度的本质社会综合管理制度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其本质是在社会规范和法律框架下,采取多元化、协作性的方式,解决、规范社会问题,保障社会和谐发展。
它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多方面的利益和责任,要求各方共同参与、协商、协作,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2.社会综合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社会综合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政府治理、企业管理、社会组织、公民参与等方面。
在政府治理方面,要求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政府效能和治理能力;在企业管理方面,要求企业参与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组织方面,要求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在公民参与方面,要求强化公民权利和责任,促进公民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和监督。
3.社会综合管理制度的实施路径社会综合管理制度的实施路径是政府引导、市场导向、社会参与的一种分权、协商、协作的模式。
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秩序、监管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创新驱动等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社会在公益事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
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会综合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社会综合管理制度的构建实践1.政府治理政府是社会综合管理制度的核心部门,要求政府职能转变、服务意识提升、行政效率提高。
政府应当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管理流程,推动政府效能的提升。
政府要积极引导市场发展,促进企业竞争、激励创新,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政策环境。
2.企业管理企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当尊重劳动者权益,关注环境保护,促进科技创新,增加社会投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政府应当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打击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
3.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社会综合管理制度的重要支撑,要求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化的作用。
社会管理学概论复习(知识点)1、社会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及由他们组成的系统,社会管理的客体是社会系统。
巴纳德提出组织的三个要素;信息交流、做贡献的意愿、共同的目的。
2、社会管理的含义: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运用计划、沟通、协调、控制、指导等手段,使社会系统协调有序、良性运行的过程。
(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社会管理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3、社会管理主体(系统)的演化:社会管理系统从社会系统中分化出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人类社会早期,社会系统规模小,也不复杂;相应地,社会管理系统也很不发达,表现为氏族或部落的议事会机构。
随着社会系统的扩大,复杂程度也随之提高,社会管理采取了国家形式。
社会进入现代化大生产时期以后,社会管理系统不仅包括庞大而复杂的国家体系,而且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出现,这些社会组织发展呈现结构越来越发展、发展越来越迅速、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显著的趋势。
社会管理系统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一方面,它是社会系统“渐进机构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它本身也开始了新的“渐进机构化”的过程。
现代社会管理系统分为五个子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反馈系统、咨询系统。
4、社会管理群体(系统)的素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心理结构、职缘结构(学缘结构、人才原则、群体意识)(1)学缘结构:某个教育单位(多指高等院校中的系、教研室、研究所)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2)改善学缘结构的方法:一个人在某一学校授予单位获得学位(硕士)后,不得再行报考该单位;人事制度方面,原则上不留用,特殊情况留用应严格控制,人数最多不超过本单位总人数的1/5,多搞公平竞争,少搞“近水楼台”,多搞“五湖四海”,少搞感情投资,结构上杂为好;至于“在职”读学位的问题,应坚持,但要具体分析利弊。
社会管理服务知识点总结一、社会管理服务的意义和目标1. 保障社会稳定社会管理服务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保障社会的稳定。
通过对社会秩序的管理,处理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2. 改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服务的另一个目标是改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满足广大市民的基本需求。
3. 促进社会发展社会管理服务也旨在促进社会的稳步发展,为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4. 提高民生水平社会管理服务还要有改善民生水平的目标,通过提供基本保障,提高民生水平,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社会管理服务的内容和形式1. 政府管理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承担着对社会全局的管理和服务职责。
政府管理包括政策制定、法律法规的实施、公共安全的维护等方面。
2. 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指政府与社会的各种组织、团体和机构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包括社会矛盾的协调处理、社会组织的建设和社会管理体系的建设等。
3. 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社会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4.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服务的重要力量,包括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行业协会等,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
5. 网络管理服务随着信息化的进程,网络管理服务也成为了社会管理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网络安全、网络空间治理、网络信息服务等。
三、社会管理服务的原则和方法1. 服务对象至上社会管理服务的首要原则是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至上。
要充分尊重和关心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利益,为他们提供高效、及时、周到的服务。
2. 公开、公正、公平社会管理服务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到依法行政,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 整合资源、优化服务社会管理服务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服务的供给和管理体系,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 创新和包容社会管理服务要不断创新,采用符合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的管理和服务方式。
高考政治《中国的社会管理与服务》知识点概述中国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是高考政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社会管理与服务是指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服务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是现代社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从社会管理的含义、特点以及中国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形势与成就等方面进行概述。
一、社会管理的含义与特点社会管理是指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并实现社会目标,对社会进行有组织的管理和服务的活动。
社会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元性:社会管理涉及的主体众多,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个人等。
2. 综合性:社会管理的领域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3. 公益性:社会管理目的是为了全社会的利益和共同福祉。
二、中国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形势与成就1. 社会管理的形势中国社会管理与服务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分工的深化,社会矛盾与问题日益复杂化,治理的难度也增加。
同时,信息化发展也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2. 社会管理的成就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社会管理与服务,取得了一些成就。
首先,在社会治安方面,中国加强了公共安全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其次,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政府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再次,在社会组织发展方面,中国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促进了各类社会组织的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
三、中国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点领域1. 公共安全管理公共安全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保障公共安全是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首要任务。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保障公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教育管理与服务教育是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领域之一。
中国政府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同时,推动教育公平,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体系。
3. 医疗卫生管理与服务健康是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一、什么是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这既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要求,也是协调各种矛盾与冲突的必要前提。
社会管理主要是以行政强制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和约束,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继2月19日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专题研讨了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后,贵州省委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作出了进一步的安排部署。
二、什么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是我们党依据人民群众创造人类历史的根本唯物主义原理,宣传、发动、教育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从事共同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工作,是我们党依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长期性工作。
中国共产党在八十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不仅形成了从事群众工作的基本立场,而且也逐步形成了从事群众工作的基本观点。
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基本观点主要是:第一,人民群众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和武装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从事群众工作的基本方式。
第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从事群众工作的基本路线。
三、党的群众工作的内涵1、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的本质就是做人的工作。
其工作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其责任是既要宣传教育群众、组织动员群众,更要服务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谋利益。
因此,群众工作的内容既包括探索人的细想行为和活动规律,又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党的群众工作。
党的群众工作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为指导,通过各种适当的形式和方法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使广大群众正确理解并认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主张,并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心同德的为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实现党的纲领目标而努力奋斗。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基本知识一、基本内容(五个层面)1、领导体制——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
2、依靠力量——力量的综合:(1)政法部门的骨干作用;(2)各部门、各单位、人民群众参与。
3、工作手段——手段的综合: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4、工作范围——工作的综合:打击、防范、教育、管理、改造、建设。
5、奋斗目标——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建设和谐平安社会。
二、工作方针:打防结合、预防为主。
三、基本原则1、“谁主管、谁负责”;2、属地管理;3、群防群治。
四、工作机制1、目标管理责任制。
层层由党政主要领导签订责任书。
半年检查并下发情况通报。
年终考评并兑现奖惩(上年12月至当年11月为一个综治年度)。
2、领导责任制。
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一岗双责”;县、乡建立综治工作实绩档案(述职报告、履职情况鉴定表、奖惩情况登记表)。
3、一票否决权制。
县以上综治委行使,乡镇建议权。
责任查究形式包括:一票否决、黄牌警告、限期整改。
责任查究结果运用。
4、通报讲评制:月通报,季讲评。
5、要情报告制:零报告。
6、抄告督办制:对暴露的问题及时发出抄告单,限期改进。
7、工作例会制:县、乡镇综治委每季度一次,综治办每月一次。
总结工作,交流情况,解决问题,部署任务。
8、综治委成员单位挂点帮扶平安建设制度。
9、综治责任人述职报告、政绩档案和综治委成员单位履行综治职责报告制度。
五、基本要求1、综治机构建设。
乡镇综治办落实3-5名综治专干,其中一名为专职副主任,主任须由党委副书记兼任;村(居)委会增设综治工作室专职主任,享受村(居)干部同等待遇。
县直单位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综治领导小组,综治办主任由分管领导兼任,配备1-2名专干。
矛排室主任由分管领导担任,综治办副主任、行业纠纷承办科室负责人兼任副主任。
2、工作待遇。
乡镇综治办落实副科级专职副主任,综治干部参照“其他信访人员”落实岗位津贴,即130元。
社会管理制度一、概述社会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它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对于实现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主要内容1. 法律法规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法律法规制度。
通过建立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社会行为规范,约束公民和组织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例如,刑法、行政法、劳动法等。
2. 组织管理制度社会管理制度还包括组织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各级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实行科学合理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的效能和能力。
例如,建立社会治理综合协调机制,推动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协同作战。
3. 信息管理制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管理制度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信息收集、分析和利用的机制,及时掌握社会动态,提供决策支持,更好地管理社会。
例如,建立社会反馈机制,通过调查问卷、网络监测等方式,了解群众的诉求和意见,及时作出相应措施。
4. 救助保障制度社会管理制度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救助保障制度,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益。
例如,建立社会救助体系,提供对生活困难群众的救助和帮助。
三、重要意义社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提高社会管理的效能和能力,提供公共服务;能够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制度,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公民等。
只有通过合作协同,才能够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
四、总结社会管理制度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它包括法律法规制度、组织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和救助保障制度。
社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知识问答100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改善民生2、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4、政府、市场、社会服务和引导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5、依法行政、服务高效、公正公开、社会公认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职业道德个人品德7、权利意识责任意识8、信用记录及评级制度诚信信息平台信用联合奖惩机制9、行为准则 10、高校中职毕业生失地无业农民残疾人 11、实施公共租赁房 12、社会福利慈善事业 13、附着在户籍上的福利差异 14、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15、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 1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7、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18、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水平 19、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领导核心作用职能作用基层民主社会参与人民群众社会组织21、村民(代表)会议或议事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其它经济社会组织 22、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 23、公共服务准入制度政府公共服务社区自我服务市场化服务 24、还权赋能归位社区自治组织自治能力 25、应建必建应派必派 26、直接登记备案管理27、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 28、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费随事转” 29、城乡基层志愿服务网络 30、制定、实施、评估、监督公开征集意见 31、社会风险预评估 32、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33、监督、问责 34、社会建设工作 35、应对和处置二、单项选择题1、B2、A3、D4、C5、A6、D7、B8、A9、B 10、A 11、B 12、B 13、C 14、B 15、C 16、C 17、A 18、B19、A 20、D 21、B 22、A 23、D 24、B 25、C三、多项选择题1、ABCDEF2、BCDE3、ABCD4、ABCDE5、ABC6、ABCD7、ABC8、ABD9、ABC 10、A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E 16、BCD 17、ABCD 18、ABCDE 19、ABC20、ABCD 21、ABC 22、AC 23、ABCD 24、BCD四、简答题1、答:基本任务主要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初中政治社会管理知识点详解与归纳社会管理是指对人的行为进行调控和引导,以实现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一种管理方式。
在初中政治中,学习社会管理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解和归纳初中政治社会管理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社会管理的基本特征社会管理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目的性。
社会管理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保障公共利益。
2. 适应性。
社会管理需要根据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
3. 法制性。
社会管理依靠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指导,保障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
4. 组织性。
社会管理需要建立起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实现有效的管理和调控。
5. 政府性。
社会管理是政府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
二、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式1. 社会秩序管理:社会秩序管理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包括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和预防、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等。
要维护社会秩序,可以通过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等方式来实现。
2. 社会服务管理:社会服务管理是指通过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
社会服务管理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
政府应该加强对社会服务的规划和管理,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
3. 环境资源管理:环境资源管理是指对环境和资源进行调控和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提倡节约资源和环保行为。
4. 经济管理:经济管理是指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和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政府应该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节,维护市场秩序、防止垄断行为、促进公平竞争。
三、社会管理的重要机构和组织在社会管理中,有一些重要的机构和组织起着关键作用,如下所示:1. 政府: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负责领导和管理社会事务。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社会管理。
2. 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如社团组织、非营利组织等,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项目,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服务。
2023年度社会管理基本知识点2023年度社会管理基本知识点社会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务进行组织、调节、指导、监督和服务的一种综合性、跨学科的工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2023年度社会管理基本知识点。
一、社会管理理论1. 社会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内涵和特征。
2.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关系。
3. 公共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4. 社会管理活动的分类和特征。
5. 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 社会管理规律和发展趋势。
二、社会管理知识1. 政治制度与社会管理。
2. 社会管理体系的构建和优化。
3. 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管理。
4. 公共政策与社会管理。
5. 社会组织与社会管理。
6. 网络治理与社会管理。
7. 社会管理与法治建设。
8. 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
9. 公共安全与社会管理。
三、管理实践知识1. 公共部门管理的职能和工作流程。
2. 企业管理的运营和发展策略。
3. 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管理实践。
4. 基层政府的机构和职能。
5. 社区工作和社区管理。
6. 群众性团体和社会管理。
7. 环保、公共卫生、文化和教育领域的社会管理实践。
四、现代管理工具1. 信息与知识管理。
2. 现代营销技巧与管理。
3.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
4. 项目管理与预算管理。
5.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6. 组织变革与管理创新。
7. 团队协作与沟通管理。
五、法律法规知识1. 公共管理法律体系。
2. 公共部门法律制度。
3.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4. 知识产权与网络法律法规。
5.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6. 教育与文化法律法规。
7. 公共安全和突发事件管理法律法规。
以上是2023年度社会管理基本知识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社会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实践。
社会管理基本知识点一、社会管理的概念:社会管理,是指党委和政府以及其他社会主体,运用法律、法规、政策、道德、价值等社会规范体系,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不同领域和各个环节进行服务、协调、组织、监控的过程和活动,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
二、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1、协调社会关系。
2、规范社会行为。
3、解决社会问题。
4、化解社会矛盾。
5、促进社会公正。
6、应对社会风险。
7、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三、创新社会管理的概念:简言之,创新社会管理,就是对社会管理的创新;创新社会管理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
创新社会管理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1、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
2、社会管理如果搞不好,社会发展将受到制约和影响;过去取得的社会发展成果,也将受到侵蚀。
3、没有社会管理,就没有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1、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
2、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增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协调性,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地区发展,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才能落实科学发展的统筹兼顾的要求。
4、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初中政治社会管理知识点梳理社会管理是指在社会中对各种资源、人力、物力以及各种规则和规范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的过程。
初中政治课程中,社会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学生要通过学习了解社会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针对初中政治社会管理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社会管理的概念。
社会管理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对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进行有序管理和协调的一种社会活动。
它涉及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等不同主体的管理行为。
社会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社会管理的原则。
社会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公平公正、有序高效、科学规范和依法行政等。
公平公正是指社会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原则,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有序高效是指社会管理应当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提高管理效率;科学规范是指社会管理应当根据科学方法和规范制度进行管理;依法行政是指社会管理应当依法进行,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
接下来,我们将了解社会管理的方法。
社会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宏观管理是指对整个社会进行管理,包括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和指导,主要通过政策制定、规划、监督等手段实现;微观管理是指对社会中的个体和组织进行管理,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等,主要通过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手段实现。
此外,社会管理还需要了解一些管理工具和技巧。
管理工具主要包括统计分析、决策分析、项目管理等,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和管理项目。
管理技巧则包括沟通、团队合作、领导力等,它们是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些社会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
社会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管理主体不足、管理手段不完善、管理环境复杂等。
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管理者通过加强能力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能力等手段进行解决。
总之,初中政治社会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对社会管理的概念、原则、方法、工具和技巧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基层社会治理知识点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在社会治理体系中,以社区、村庄、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等基层组织为依托,通过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文化、自治等手段,解决和管理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基层社会治理的知识点:1.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政府主导、社区自治、公共服务、社会组织参与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特点,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治理格局。
2.社区组织: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单位。
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代表,负责协调社区内的事务、解决社区问题、维护社区秩序等。
3.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公司在小区、楼宇等居住区域起着重要角色,负责协调物业服务、维护小区环境、管理公共设施等,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4.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社区工作站等,可以承担社会公益服务、居民培训、文化活动等职能,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5.社会矛盾调解:基层社会治理重点关注社区内部的矛盾和纠纷的调解和化解。
通过建立健全的纠纷调解机制,采用调解、调查、仲裁等方式,妥善处理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6.公共安全管理:基层社会治理要重视公共安全管理,包括社区治安、消防安全、交通管理等。
通过加强巡逻、防范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7.公共服务提供:基层社会治理要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环境卫生等。
政府要加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8.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在居民、组织和企业之间建立信用档案,推动诚信行为,防止不良行为和失信行为的发生。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重要的是政府、社区、居民、社会组织等各方的密切合作和协调,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运行机制,并为改善社会治理提供思路和方法。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福祉。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社会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重视。
这篇文章将对考研相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基本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系列行政、法律、经济、社会等手段和措施,目的是通过统筹社会资源,解决社会各方面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1. 基层社会管理:基层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社区治理、村务管理等,旨在通过群众自治、政府引导和社会组织参与等方式解决基层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2. 公共安全管理:公共安全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公安管理、消防管理、安全生产等,通过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和处理各类灾害事故,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3. 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社会公平正义。
4. 文化与教育管理:文化与教育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
5. 法律与司法管理:法律与司法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基石,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和加强司法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
6. 环境资源管理:环境资源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通过加强环境监管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1. 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
社会组织管理基本知识题库1. 什么是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是指对各类社会组织(如非营利组织、慈善机构、社会团体等)进行规范、有效和高效的组织与运营管理的过程。
2. 社会组织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社会组织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组织的使命和目标,为社会公众提供符合其需求的服务,保证组织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 社会组织管理的重点包括哪些方面?社会组织管理的重点包括组织目标的确定与规划、组织结构与人员管理、资源(资金、物资、人力等)的筹集与调配、项目与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绩效评估与监督、沟通与合作等方面。
4. 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目标导向、科学决策、合作共赢、透明公开、激励约束、创新发展等原则。
5. 社会组织管理的方法有哪些?社会组织管理的方法包括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与规范,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培养和激励管理人员,加强内外部沟通与合作,运用信息技术等。
6. 社会组织管理的挑战有哪些?社会组织管理的挑战包括资源不足、依赖外部捐助的不可控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组织运营的复杂性和非营利性质的困境等。
7. 社会组织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是什么?社会组织管理对于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8. 社会组织管理的发展趋势有哪些?社会组织管理的发展趋势包括透明度的增加、专业化的加强、科技创新的应用、多元化的合作与发展、社会影响力的扩大等。
9. 社会组织管理的评估与监督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社会组织管理的评估与监督需要注意评估指标的科学性与全面性、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监督方式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反馈机制的及时性与公正性等问题。
10. 社会组织管理的意义是什么?社会组织管理的意义在于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升社会组织的能力和影响力,实现社会目标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管理基本知识点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
社会管理,是指党委和政府以及其他社会主体,运用法律、法规、政策、道德、价值等社会规范体系,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不同领域和各个环节进行服务、协调、组织、监控的过程和活动,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
二、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
1、协调社会关系。
2、规范社会行为。
3、解决社会问题。
4、化解社会矛盾。
5、促进社会公正。
6、应对社会风险。
7、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三、创新社会管理的概念:
简言之,创新社会管理,就是对社会管理的创新;创新社会管理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
创新社会管理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1、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
2、社会管理如果搞不好,社会发展将受到制约和影响;过去取得的社会发展成果,也将受到侵蚀。
3、没有社会管理,就没有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
1、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
2、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增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协调性,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地区发展,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才能落实科学发展的统筹兼顾的要求。
4、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六、“加强”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一)“加强”:
1、过去一些好的做法和传统优势,还能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要继续保持和发挥。
2、过去是正确的,还能适应,但是,被忽视和弱化了的,要重视并强化。
(二)“创新”:
1、过去有一些好的做法,有提升和改良需求和空间的,需要进一步创新。
2、因为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过去没有的社会管理,要创新,要尽快形成新的社会管理方法和机制。
(三)“加强”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1、“加强”为“创新”奠定了基础。
2、“创新”是过程,是方法,“加强”是目的。
3、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创新是核心,没有“创新”,就没有“加强”。
七、创新社会管理的六大方面:
(一)管理观念的创新:
要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决改变那些片面地认为社会管理就是单纯“管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借鉴和吸收中国行政法研究所所长莫于川教授讲的八种新观念:
1、树立以人为本、保障人权、尊重人格的观念;
2、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政府权力有限的观念;
3、树立行政民主、公众参与、共同治理的观念;
4、树立多元化、多样化、多依据的治理的观念;
5、树立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公共服务的观念;
6、树立政府诚信、社会诚信、官民互信的观念;
7、树立接受监督、责任到位、权利救济的观念;
8、树立辩证唯物、历史唯物的法治发展的观念。
(二)管理主体的创新:
要从单纯重视政府作用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
(三)管理方式的创新:
要从偏重管制控制向更加重视服务、重视协商协调转变,更多地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教育、协商、疏导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
(四)管理环节的创新:
要从偏重事后处置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使社会管理关口前移。
(五)管理手段的创新:
要从偏重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更多地运用法制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
(六)管理制度的创新:
要坚持加强源头治理体系建设、强化动态协调机制建设、推进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构建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规范、机制和制度体系。
八、创新社会管理的八大内容: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5、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6、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7、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8、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九、创新社会管理的五种常用方法:
(一)综合法或归纳法
(二)嫁接法
(三)类比法
(四)延伸法或类推法
(五)逆向思维法
十、创新社会管理应体现的主要特征:
胡锦涛指出: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成效的依据和标准,群众满意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向。
因此,创新社会管理,应具备以下主要特征:
1、创新的社会管理,要超过和好于过去的社会管理水平。
2、找到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关注和不满意的社会突出矛盾和共性社会管理难题。
3、解决好社会突出矛盾和社会管理中的共性难题的创新管理,形成规范和示范效应。
4、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分享创新社会管理的成果,满意创新社会管理。
5、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多元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