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不断提升对腐败的制度遏制力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7
浅谈腐败案件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摘要】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也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反腐败工作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出现了新型的犯罪形式,仍在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加强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仍然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腐败;原因;防治措施一、滋生腐败的主要原因当前,腐败案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呈易发多发态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以及监督管理存在漏洞等方面的问题是亟需解决的症结所在。
(一)思想教育不到位,法制观念淡薄,是腐败案件发生的主观原因有的领导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逐渐失去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的领导干部主观上放任自流,生活作风腐化堕落,从而陷入腐败的泥潭;有的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淡薄,贪占欲望无限膨胀,为获得部门利益和满足个人私欲铤而走险,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制度缺失或不健全,制度执行力差,是经常发生漏洞的主要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内部管理混乱,无章可循。
有的单位缺乏统一的行为规范和约束机制,给少数违纪者可乘之机。
二是制度陈旧、不成系统。
有的单位制度多年不变,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和管理需要。
三是制度管理走形式,执行力差。
个别单位把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抛在脑后,不去执行或难以执行。
(三)监督机制不完善,权力缺乏监督,是腐败案件发生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内部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
监督部门的监督权、监督地位和监督力量得不到保证,难以到位。
二是监督只注重形式,没有实效。
一些单位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只是走过场,不注重实效。
三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缺乏保障性。
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难以形成合力。
二、国外预防腐败的经验借鉴(一)新加坡新加坡重视对公民的廉洁教育,在任何领域违纪违法的不良行为都记录在案,并与就业和升职等挂钩。
其次,新加坡公务员薪酬与企业人员薪酬对等,与职责任务匹配,与行为表现挂钩。
第三,及时了解公务员财产变动情况。
对反腐败的思考与认识摘要建设和谐社会,廉政是前提。
如果没有反腐败的强烈呼声和反腐败的法制体系环境做保障,要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体现和谐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公平、公正、公开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廉政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前提谈和谐就是本末倒置。
因此,腐败还必须反,只是应该给反腐败注入新的活力,研讨新机制,制定新法律,这样才能减少反腐败的审美疲劳症。
十五大以来,党和政府开始重视从源头、从体制上预防腐败,通过深化改革和建章立制,初步建立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反腐败制度体系,使反腐败收到了初步成效,但腐败之风并未得到根本遏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在反腐败认识上面思路不太清晰,往往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为此,我们就要创新反腐理念,把过去一些不太正确的做法改正过来,对反腐败进行重新思考和认识,以反腐败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关键词:反腐败思考认识反腐败不就是查办贪官污吏吗?这是很多人的想法。
不错,反腐败就是要将那些“蛀虫”、“巨蠹”、“硕鼠”、“大鳄”揪出来,将那些贪污公款、收受贿赂者绳之以法。
但是,反腐败工作何止于此?每年一度部署全国反腐败工作的中纪委全会,将反腐败工作规范为三个方面,查办案件仅仅是其中的一项,其他两项分别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
可见,将反腐败仅仅归结为查办贪官污吏是片面的。
一、重刑未必能反腐。
芬兰、新西兰等排名靠前的国家,对于财产犯罪都没有死刑,不杀而能达成廉洁的目的,甚至建成了当代最廉洁的社会,极有法治意义。
透明国际认为腐败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现存的制度有漏洞。
我们不能将制度缺陷所造成的恶果由一个人来承担,因为贪污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于经济转型制度不健全造成的。
因此,建立人们难以逾越的腐败障碍,使腐败行为根本不可能,才是当代反腐败的主题。
反之,重刑多了,不但会使真正需要的反腐败的制度建设受到忽视,而且反腐败的结果并不理想。
所谓“前赴后继”式的制度性的系统腐败就是这样产生的。
强化制度意识,增强制度执行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描绘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行动落实到全会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是全党一项重要的政治和战略任务。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进入新时代,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继续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制度建设的分量更重、任务更加艰巨。
深刻把握时与势,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必须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教育宣传,坚定制度自信。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来之不易,在许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必须倍加珍惜、坚持和不断完善。
我们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把握长期的历史遗产,把握党和人民在我国国体和国家治理中走的道路、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更加成熟定型。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于执行。
只有把共同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转化为思想和行动的自觉,才能增强和显示执行力。
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领导干部要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执行制度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
完善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杜绝做选择、做更改、打折扣的现象,不断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使制度有效运行。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因素。
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要把提高执政能力作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
通过加强思想培训、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培训,促进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提高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作者:王勇来源:《学习活页文选》2016年第69期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提出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和队伍纯洁。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着力在筑牢思想基础、强化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一、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意义十分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反腐倡廉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经常抓、反复抓,一刻也不能放松。
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要靠思想教育,也要靠制度防范,实现教育和制度的有机结合,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
(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要求。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回顾建党95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其根本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发生深刻变化,党面临的“四大考验”长期而复杂,面临的“四大危险”尖锐而严峻,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实现长期执政,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不断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
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通过制度建设,巩固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使管党治党不断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切实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加强纪检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纪检制度建设是现代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加强纪检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才能够保证社会的公正、廉洁和有序。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步骤阐述。
第一步,强化制度意识。
强化制度意识是加强纪检制度建设的前提。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纪检干部,要牢固树立制度意识,时刻铭记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发挥好制度的指导作用,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确保制度执行的严谨和有效。
第二步,加强制度宣传。
要加强制度宣传,让法律法规、制度和纪律不仅仅在文件中存在,更要落实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要采取多种方式和形式,广泛宣传制度条款和规定,加大对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让大家牢固树立制度意识、自觉遵守纪律规定,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
第三步,完善制度体系。
要完善制度体系,不断增强制度执行力。
通过制定、修订、废止不适用的制度,不断调整、完善并规范各项纪律规定,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执行机制。
规定严格的制度条款、流程和程序,加强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进一步加强制度执行的效果和实施力。
第四步,严格制度执行。
大力推行量化考核、制度问责、廉政问责和纪律惩戒等一系列制度执法手段,规范行为规则和行为过程,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类员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制度约束的作用,做到严格执行制度、严格遵守纪律、严格制定规章。
这样才能在工作中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从根本上遏制有害行为,保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加强纪检制度建设和提高制度执行力的过程中,需要全党全社会加强共识、提高认识,一步步推进制度建设重点,克服现行制度不足和执行不力的种种问题,建立一套严密完备的制度体系和执行机制,不断确保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执行,保障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正。
浅谈遏制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几点对策选人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也是一切腐败之源。
整治选人用人腐败,就是从源头上整治腐败现象。
源潮同志曾经指出:要以最坚决的态度同用人上不正之风进行战斗,确保实现十七大提出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目标。
“战斗”二字,充分表明了我党的立场、态度和决心。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歪风邪气仍然屡禁不止,用人不公、监督不力、查处不严等现象仍然不断出现。
长此以往,将严重损害我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甚至动摇我党的执政地位。
选人用人腐败,既有教育缺失和制度缺失的原因,也有监管缺失的原因。
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实现“两个明显提高”目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强教育引导,从源头上抵制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先知法而后守法,先懂法而后依法。
扎扎实实的学习和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项规定,是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重要基础。
当前形势下需要大力强化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宣传教育,不断加强面向全党全社会的宣传引导,以期形成预防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强大合力。
当前全省市、县、乡三级党委换届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应大力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专题教育培训。
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育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筑强有力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要坚持政策法规培训。
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对领导干部进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法规和人事纪律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培训,使领导干部增强法规意识,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能力。
三要加强经常性警示教育。
充分利用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经常组织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讨论,以举行座谈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引导领导干部进行深刻反思,做到警钟长鸣。
四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进一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从政道德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引导和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自觉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坚决从源头上抵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如何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制度执行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度建设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更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
良好的制度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行动,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竞争能力,推进经济发展。
为了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本文提出以下的建议:一、强化法制意识法律是制度建设的基础。
在加强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原则,加强对法律的学习和理解,增强法制意识,更加严格、认真地贯彻执行法律法规。
二、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的前提。
要发挥制度的约束和引导作用,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能够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
同时要倡导启示式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履行的可操作性和透明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规范、约束和激励等制度的履行作用。
三、加强制度执行力制度的执行是制度建设的重点。
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入掌握制度内容,严格执行制度,确保制度的有力实施。
通过制度执行检查机制的建立,加大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管力度,对于制度中存在的漏洞与瑕疵应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及时纠正。
四、加强对制度实施的监管加强对制度实施的监管,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把制度执行作为工作绩效的重要评价标准。
尤其注重对重要制度和难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对于好的执行者要予以表彰,对于不认真执行的要加强培训、严格考核。
同时,加大对制度落实情况的公开透明,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让社会公众更加了解和信任制度。
五、加强制度质量的评估不断评估制度的实施情况与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更改不适宜、不正确的设定。
加强四处反馈的机制,吸引有才能、创新精神的青年人才到制度工作中来,争取改善制度,更好地满足各种需求。
以上就是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制度执行力的建议,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硬仗,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学习研究、不断改进完善,不断完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提高制度执行力的目标。
如何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制度执行力一、充分认识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意义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加强企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构建惩防体系的基础工程,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本质要求,是促进企业有序、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制度执行力的几个突出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高,执行难以到位。
一方而是一些领导干部对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廉政与业务工作结合不好,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抓反腐倡廉工作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发文件上,存在重业务建设,轻党风廉政建设现象。
另一方而是在廉洁教育制度和方式上针对性、说服力、感染力还不强,还不能让广大干部职工达到教育的效果,少数人员理想信念动摇,白我控制不严,个人的私欲、贪婪和侥幸心理膨胀。
其二是少数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敷衍塞责,加上法制观念淡薄,在办事中注重“人情”“关系”,将法律法规和企业制度、程序抛与脑后,导致了腐败现象的产生。
二是制度不完善,执行难以到位。
一方而是制度针对性不强,管理制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有针对性越好,能够规避“问题”的管理制度,才是好制度。
另一方而是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一些制度存在内容空洞、要求笼统、难于操作的问题,看似健全,实质无从执行,只能成为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落实不到行动上、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达不到实用、可用、管用的要求。
其二是结合度不够,在制定反腐倡廉各项制度规定时,没有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相配合与衔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易发生腐败问题的关键环节以及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还存在避重就轻的现象。
三是监督制约机制作用没发挥,执行难以到位。
一方而是上级监督“太远”,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及时全而地了解和掌握下级单位的情况和问题,难以实施有效监督。
另一方而是本单位监督“太软”,习惯于运用年度考核、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述职评议等时机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疏于对他们进行及时、经常性监督,往往无法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作者:————————————————————————————————日期:2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要取得工作成效,必须在制度执行力方面加以提高。
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抓好制度执行,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制度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这些年来,消防部队在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不断探索,推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但在制度执行力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只有针对制度执行力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才能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
一、当前存在问题:一是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针对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初步开展,反腐倡廉制度的各方面还存在问题。
第一,制度的可行性的不强。
制度的设置必须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对制度执行力的各个方面提出根本的、实质性的要求,而不是空洞化的要求,看似健全,却无从执行。
这不但使制度的执行难以进行,而且制度的权威也受到藐视。
第二,制度的设置没有从全局性、长期性进行考虑。
制度在执行时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制度的执行。
因此,制度的设置不但要从当前的问题出发,还要建立一系列的评价标准来反馈制度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从各个方面使制度得以完善。
第三,制度的责任主体缺位。
制度对制度执行者的问题往往集中于制度执行者这一方面,忽略了对制度的制定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等各个方面的考虑,从而使其他各方不能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第四,制度责任的追究不到位。
制度在对责任的追究往往存在一定的“弹性”,不能很好的体现制度的威信,使制度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二是制度执行者的力度不强。
制度的执行者在执行反腐倡廉制度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执行制度不到位的现象。
强化制度执行促进廉洁自律廉洁自律是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优良品格,也是党强化自身建设,克服消极因素的重要举措。
廉洁勤政、自警自律、拒腐防变,是对企业管理者提出的具体行为规范,也是对企业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具体要求。
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着力解决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促进党员干部带头廉洁自律,每个共产党员,都从自己做起,坚持廉洁自律,反对腐败,以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号召力,服务于行业中心工作,树立行业良好社会形象。
一、提高制度执行力,严守制度是基础廉洁自律是作为企业管理层的党员干部必备素质,因此,从严治企,反腐倡廉,从党员干部抓起,就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加强检查与监督,这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当前行业的改革与建设工作中,党员干部要起表率作用,要正确对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要始终保持廉洁勤政,就必须遵守制度,实现制度执行与行业中心工作的有机结合。
党员干部如对制度执行的认识有误区的话,就会对制度产生不支持、不配合的思想,这是影响上级重大决策的贯彻,进而制约行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一是基层党员干部对制度执行力建设认识不足。
认为制度执行力建设是上级领导的事,基层只是做一些具体工作,而且权力也不大,不会也难以违反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没有必要针对基层;其二是认为多事。
“明示与承诺制度执行”、“办事公开民主管理”等工作在基层是装门面、无关大局的事,基层营销管理工作已很辛苦了,何必多事、自我刁难,加强制度执行只会给自己套“紧箍咒”,不利于基层工作的开展,影响目标任务的完成;其三是抵触情绪。
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存在“我行我素”的现象,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沿袭老一套,置制度规定于不顾,出了问题就推卸责任,或是口头虚以应付,明里表明改正,暗中进行抵触。
二、提高制度执行力,严密制度是前提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和约束党员干部的企业经营管理行为,是构建行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
核算中心廉政风险排查专项工作总结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廉政风险百日排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我中心在加强核算中心权力运行监督和推进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按照惩防并举、重在建设的要求,牢固树立“预警在先,防范在前”和“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工作理念,通过风险教育、风险排查、风险防范和风险化解四个环节,前移预防关口,建立健全融教育、制度、监督于一体的有效防控廉政风险新机制,取得较好成效。
(一)积极准备,强化领导突出“全力”一是传达精神体现一个“早”字。
在省卫生计生委布置后,我们立即召开了全体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召开“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内控机制”工作动员会议,使全体同志都清醒认识到,中心每个岗位、每项职责都能涉及到相应的风险,凡有报销的事宜就存在着廉政风险。
二是成立机构凸现一个“强”字。
成立了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担任组长,中心职工都是成员。
三是注重真查体现一个“实”字。
在领导方面,投入的精力多;在操作方面,投入的人力多。
(二)加强学习,深化认识突出“全员”我中心召开全体会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全体职工对腐败风险的认识。
将全体职工都纳入参与对象。
开展腐败风险预防工作,组织职工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做到参与对象一个不漏掉。
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内控机制”,让大家深刻体会到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即将带来巨大的震撼力和冲击力。
三是全角度诠释腐败风险内涵外延,让大家明白因职生权,因权生风险;让大家明白风险无时不有,风险无处不在。
(三)结合实际,细化步骤突出“全面”在风险排查阶段,我们边查找边摸索,做好“三个到位”。
一是清理权力项项到位。
我中心根据内设机构对业务处置的实际情况,对工作流程进行确认。
明确岗位职责,比较准确地将岗位职责进行定位,明确职责不模糊。
绘制工作权力流程图,涉及主任、会计、出纳各个岗位,涵盖了中心财务工作的主要环节。
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要取得工作成效,必须在制度执行力方面加以提高。
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抓好制度执行,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制度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这些年来,消防部队在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不断探索,推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但在制度执行力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只有针对制度执行力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才能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
一、当前存在问题:一是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针对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初步开展,反腐倡廉制度的各方面还存在问题。
第一,制度的可行性的不强。
制度的设置必须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对制度执行力的各个方面提出根本的、实质性的要求,而不是空洞化的要求,看似健全,却无从执行。
这不但使制度的执行难以进行,而且制度的权威也受到藐视。
第二,制度的设置没有从全局性、长期性进行考虑。
制度在执行时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制度的执行。
因此,制度的设置不但要从当前的问题出发,还要建立一系列的评价标准来反馈制度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从各个方面使制度得以完善。
第三,制度的责任主体缺位。
制度对制度执行者的问题往往集中于制度执行者这一方面,忽略了对制度的制定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等各个方面的考虑,从而使其他各方不能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第四,制度责任的追究不到位。
制度在对责任的追究往往存在一定的“弹性”,不能很好的体现制度的威信,使制度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二是制度执行者的力度不强。
制度的执行者在执行反腐倡廉制度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执行制度不到位的现象。
第一,是由于一些干部的“特权”思想在作怪。
他们认为对制度的执行是对自己权利的削弱,只是在正式场合下表现自己对制度的执行和拥护,然而在平时却对自己执行的制度视而不见,自行其是。
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的策略研究【摘要】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一些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呈现出违规违纪手段越来越隐蔽、不廉洁行为领域越来越扩大、贪腐集团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查处难度越来越增大的发展态势,严重影响着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反腐倡廉;腐败;利益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中鲜明指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始终“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党和人民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最基本要求,是端正党风、政风和民风的关键,是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坚强保障,本文就当前我国腐败案件新特点、成因及如何加大制度反腐力度作些研究。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当前,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总结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规律性的认识,以科学理论指导反腐倡廉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反腐倡廉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一是要制度规范。
在认识规律和推进创新中形成科学体制、机制、制度,不断增强制度体系的严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是要建立健全适应我国党情、国情的制度。
要科学分析和判断我国墓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对反腐倡廉建设的影响;党的队伍状况变化对反腐倡廉建设的影响;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对反腐倡廉建设的影响,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管用的制度,把反腐倡廉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法制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解决好。
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自查报告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自查报告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部署自查工作我局历来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自查工作,在收到通知后,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执行情况自查领导小组,明确工作重点和责任分工,安排专人对系统近年来反腐倡廉制度及执行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归类,着力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整改完善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二、精心组织,认真梳理,扎实开展自查工作对照自查内容,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开展自查:(一)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一是能够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交通运输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任务细化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把责任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人。
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反腐倡廉中的主要任务和责任,形成了人人肩上有压力,个个身上有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
二是建立健全预防机制。
一方面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涉及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都通过相关的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另一方面深入推进风险防控管理,印发了《__县交通运输系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分析本部门廉政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深入排查岗位风险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初步构筑起覆盖全系统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体系。
三是加强行风建设。
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活动,聘请了9名同志作为交通运输系统政风行风监督员,对全系统政风行风工作进行明察暗访,及时反馈,促进了基层工作作风的改进。
(二)开展廉政教育情况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基础工作。
一是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机关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二是结合学党章、守纪律集中教育活动和正风肃纪、勤政为民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收看系列反腐倡廉影片、参观反腐倡廉图片展、组织知识测试等形式,积极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进一步筑牢了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
国有企业腐败现象发生的特点及对策淮南矿业集团纪委近年来,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在各级部门和领导的重视、支持和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监督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干部队伍风气更加严实。
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国有企业中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出现了少数企业领导人员违法违纪、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问题,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带来了不良影响。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反腐倡廉工作”上升到“反腐倡廉建设”,这也是我们党对反腐败工作的新思考、新定位、新阐释,表明党中央对反腐败规律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因此,探讨国有企业腐败现象发生的特点,寻求治本之策,是摆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国有企业腐败现象发生的特点国有企业作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组织,其腐败现象不同于政府部门和其他行业,具有其自身的特点:1、从违法违纪行为的主体看,法人犯罪呈上升趋势。
由于目前针对法人的自律机制、监督机制尚不健全,一些法人受小团体利益的驱动,从事违法违纪活动,搞权钱交易。
这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群体性违法违纪行为比个人腐败现象造成的危害要大得多。
2、从腐败行为的严重性看,大案要案窝案急剧增多,涉案金额越来越大。
过去贪污受贿数万元可称为大案,而现在涉案金额在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屡屡出现,且多数违法违纪主体是共同性的,有的一案涉及几十人。
3、从腐败行为的手段看,更具投机性和隐蔽性。
一是利用企业生产经营和对外经济交往中管理上的漏洞、政策上的空子及法规的不健全,打“擦边球”。
二是一些腐败行为往往混杂在合法的执行职务权力中,作案隐蔽,使得评判这种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准更加难以把握,增加了调查、取证、立案和查处的难度。
三是腐败主体大多是权力人物,他们社会关系广,活动能力强,并且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善于利用职权掩盖罪行。
四是一些犯罪行为与其他犯罪交织在一起,案中有案,犯罪者相互联系,互相包容,使其犯罪事实更加难于察觉。
国有企业腐败现象发生的特点及对策淮南矿业集团纪委近年来,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在各级部门和领导的重视、支持和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监督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干部队伍风气更加严实。
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国有企业中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出现了少数企业领导人员违法违纪、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问题,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带来了不良影响。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反腐倡廉工作”上升到“反腐倡廉建设”,这也是我们党对反腐败工作的新思考、新定位、新阐释,表明党中央对反腐败规律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因此,探讨国有企业腐败现象发生的特点,寻求治本之策,是摆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国有企业腐败现象发生的特点国有企业作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组织,其腐败现象不同于政府部门和其他行业,具有其自身的特点:1、从违法违纪行为的主体看,法人犯罪呈上升趋势。
由于目前针对法人的自律机制、监督机制尚不健全,一些法人受小团体利益的驱动,从事违法违纪活动,搞权钱交易。
这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群体性违法违纪行为比个人腐败现象造成的危害要大得多。
2、从腐败行为的严重性看,大案要案窝案急剧增多,涉案金额越来越大。
过去贪污受贿数万元可称为大案,而现在涉案金额在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屡屡出现,且多数违法违纪主体是共同性的,有的一案涉及几十人。
3、从腐败行为的手段看,更具投机性和隐蔽性。
一是利用企业生产经营和对外经济交往中管理上的漏洞、政策上的空子及法规的不健全,打“擦边球”。
二是一些腐败行为往往混杂在合法的执行职务权力中,作案隐蔽,使得评判这种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准更加难以把握,增加了调查、取证、立案和查处的难度。
三是腐败主体大多是权力人物,他们社会关系广,活动能力强,并且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善于利用职权掩盖罪行。
四是一些犯罪行为与其他犯罪交织在一起,案中有案,犯罪者相互联系,互相包容,使其犯罪事实更加难于察觉。
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不断提升对腐败的制度遏制力本人十分荣幸参加了德国学习培训班。
在学习培训阶段,走访了柏林警察局、勃兰登堡州内政部、杜塞尔多夫律师公会、纳税人联盟会、北威州议会、伯恩市检察院、诺伊斯城工商会、法兰克福机场公司等单位,听取他们关于德国反腐倡廉的做法和经验介绍。
此外,请洪堡大学的教授讲授欧洲反腐败工作情况。
通过对中德两国的反腐机制、政策措施、方法手段加以比较,对德国反腐败工作尤其是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的情况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制度建设在反腐败工作中的治本作用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德国反腐败工作的主要做法通过实地培训了解德国的反贪机构、反贪群众组织和反贪的力量、思路、精神及其现状,我深刻地体会到德国反腐败注重实际的原则和辩证的思维方式、注重对具体事物的深刻把握、注重对法治的不断追求。
德国反腐败工作最大的特点是“厚积薄发”,坚持以预防为主,注重潜移默化。
其主要做法归纳起来有四个机制:1、以人格力量为基础的自律机制。
德国十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养成了严肃认真、遵守纪律、善于服从和不感情用事的传统美德。
德国政府机关录用公务员,坚持忠实可靠、待人诚实、勤劳认真的标准。
除政府不断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外,公务员都把廉洁自律和勤政廉政作为一种内在的自觉行为,每一位新加入公务员队伍的公民都要举行宣誓仪式,同时,每年公务员要与所在单位签订一份廉政合约,承诺廉洁奉公。
出现这种浓厚的廉洁自律氛围,从根本上讲,就是公务员自身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严格自律的廉政理念。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务人员有稳定的相当社会中等水平的收入和社会保险,没有后顾之忧,只要不犯错误,可以终身奉职,而且政界精英分子会受到社会尊重和称羡,因此,在公务员队伍中违纪违法者的比例很小。
2、以规范公务员行为为重点的权力约束机制。
为防止腐败,在公务员权力领域,德国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规范。
第一,办事“四个眼睛”的原则。
对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财政相关的支出、警察执行公务都必须坚持两个人以上把关和同行,不能个人单独行动,暗箱操作。
第二,岗位风险分析和轮流的原则。
对如工程建设等极易受到腐败行为威胁的工作领域进行风险分析,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审查是否应对机构设臵、工作流程或人员归属作出更动。
凡属在极易受到腐败行为威胁的领域供职的工作人员的,其任用时间原则上应定有期限。
第三,收受礼品的规定。
各联邦州都对公务员收受礼品作了严格规定,部门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只准接受价值5到20欧元不等以内的礼物,而且必须向上司报告,绝对不准收受现金。
3、以法制健全为保障的惩治机制。
德国惩治腐败体现了三个并重的原则。
一是精神处罚和经济处罚并重。
法律明确规定对贪污受贿和渎职的腐败者可以判1天至10年的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或赔偿经济损失;对公务员违反纪律的处分,既给予行政警告或开除处分,也给予罚款和赔偿经济损失的处理。
二是对受贿者处罚和行贿者处罚并重。
不仅强调对受贿者严惩,对行贿者也给予严厉惩处。
三是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和违法中介组织的处罚并重。
只要违反了法律都要严肃处理,企业的行贿行为或者中介组织违法行为,除了追究法人代表的刑事责任外,还要将该企业或中介组织的名单公布于众,并纳入政府“黑名单”。
同时,通过行业公会,对违纪违规者在行业中给予限期停止业务活动和罚款处理。
4、以舆论媒体为主导的监督机制。
舆论媒体监督是防止腐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
德国的舆论监督力量非常大,被称为“第四种权力”。
德国的舆论媒体不是掌握在政府手里,它们大多是独资和合资的股份制企业,都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享有高度的自由。
为了占有读者,它们一般都有自身的新闻采集团队,专门收集政府要员和公务员的政治丑闻和绯闻。
政府官员和公务员丑闻和绯闻一旦曝光,就得引咎辞职。
与此同时,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的政党监督、社会公众监督、司法监督和上司对部下的监督体系也相当完备,形成了全社会多视角监督的网络。
2006年的西门子丑闻正是在德国媒体的持续报道下被曝光的,从而引发出一系列连锁案件。
二、德国反腐败工作的启示目前,在国际透明组织的清廉指数排名中,德国排名16位,位于前列。
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成绩,归纳其原因,主要是德国形成了较完善的廉政法律体系和监督制约机制,从而把整个国家的腐败程度降到了一个较低水平。
虽然中、德两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以及意识形态方面有着根本的差异,但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廉政建设、建立高效政府是相同的任务。
观察、思考、比较、分析,洋为中用,提高自己,这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因此,吸取他们的有益经验,借鉴他们一些好的做法,提高我们的工作成效是非常必要的。
从总体上来看,德国反腐败工作特别是在制度建设当中有几点值得学习借鉴:一是对制度的敬畏和尊重。
这次德国学习考察,我印象最深的是德国人对制度的敬畏和尊重,这一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对德国的反腐机制有着重要影响。
在德国,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公民,都有很强的制度意识,不敢甚至是不愿去违反制度,德国人把用规则看守的世界称为天堂,深信严格遵守制度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对于预防腐败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制度环境因素。
二是制度的执行重于制度的设臵。
德国目前在反腐败体系中主要有三项制度,即“四只眼睛”原则、岗位轮换制、收受礼品规定,这与我国名目繁多、内容齐全的制度体系相比较,显得十分简单。
但从学习考察的情况来看,德国对这三项制度的执行相当坚决,充分运用了教育、监督、查处等方式综合推进制度的执行,即便是难度较大的岗位轮换制,也一直在坚持推进,从而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三是充分强调制度执行部门的独立性。
德国没有统一的反腐败机构。
各州的检察院、警察署、审计署、税务局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密切配合,共同打击各种腐败行为。
同时,各机构也十分强调独立性。
比如州议会的主控官由州长直接任命,审计署只对议会负责,审计署与反腐败案件清理中心联手获取重要案件线索没有限制,各部门检查小组还有临时处理案件调查及问题的权力,检查小组可以对有关项目进行突击检查,还可以将案件调查情况直接报告州长。
三、对自身工作的借鉴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一项好的制度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执行力来保证才能发挥其对腐败的遏制力。
因此,在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同时,必须增强制度的执行力,以此来提升对腐败的遏制力。
1、要增强制度的可行性。
汉朝桓宽曾说过,“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可行之法”。
法规制度固有的特性和反腐倡廉新形势,要求我们在构建惩防体系进行制度建设时,一定要周密思考,既要注意全面创建,不留空白和死角;更要注重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要依据市场经济原则和反腐倡廉要求,加大对腐败现象新情况新特点的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通过科学系统分析论证,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和制衡权力运行的保障机制,防止权力滥用的监督机制,以及发生问题后的责任追究机制。
制度设计一定要科学、严密、操作性强,尽可能减少单位或个人自由裁量的空间。
理想的目标是,通过以预防为取向的科学制度设计,最终使人不想腐败,不敢腐败,也不能腐败。
2、要增强制度的强制性和权威性。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霍布斯说过“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
创建反腐倡廉制度是构建法制“防火墙”,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党和政府防腐治腐的坚强决心,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若没有强制性和威慑性,就会变成“稻草人”或不带电的“高压线”,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效力。
因此,在制度设计上,一定要增加执行制度的硬性措施或要求,给“高压线”通上电,给“捕鼠夹”装上弹簧。
某些具体规定还可设量化限度标准。
制度一旦建立,就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谁触线就触电,谁吃饵就被夹;执行制度不力或落实不到位,就要承担责任,受到追究。
要坚决消除制度执行上的随意性,更不允许蓄意变通行为发生。
3、要努力增强执行者的自觉性。
制度在深层次上讲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反映,体现的是一种制度精神,即内在的道德说服力。
在实践中,制度只有在具备这种精神力量才能取得干部群众的认同,更好地发挥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制度看成是一些条条框框的机械组合,不是篱笆墙那样扎起来就看到成效,而更要看成是一种文化。
要充分认识到制度是靠人能动执行的,广大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则直接决定了制度执行的效果。
因此,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尤其各级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和法规教育,不断提高其素养是一项根本性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扎实开展,常抓不懈,达到入脑入心,以期强化法规观念,进而提高贯彻执行法规制度自觉性。
4、要强化执行制度的监督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开展监督检查是落实制度的保证,反之制度就易流于形式失去生命力。
各级组织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为制度的认真贯彻执行提供坚强保证。
既要建立和完善保证制度落实的奖惩措施与机制,又要加大对执行制度情况监督检查的力度。
要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保证和促使各级组织和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廉政制度。
对执行有力、成效明显者,要给予肯定和激励;反之,对执行不力、马虎应付者,及时诫勉警告或调整岗位;对轻视法纪,践踏制度者,则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决不迁就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