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要约收购制度研判与建构
- 格式:pdf
- 大小:278.83 KB
- 文档页数:8
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李灵康胡志洪来源:《报刊荟萃(上)》2017年第04期摘要:我国在证券市场发展初期便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可以采取要约收购的方式向该上市公司的股东购买其手中的股份。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制度存在,要约收购并没有很好地保护到中小股东的权益,所以投资方通常采取协议收购的方式对标的上市公司进行收购活动。
随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要约收购也将在国际大环境下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概念出发,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完善我国要约收购的制度。
关键词: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现状;对策一、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概念与规定所谓要约收购,是指当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定比例时,如果进行收购,则应向目标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部分股份的要约,并按收购要约收购目标公司股份的一种收购方式。
1.要约收购的内容与期限收购要约的内容主要是提出收购的条件与相关的安排,具体包括:收购人的名称、住所;收购人关于收购的决定;被收购上市公司名称;收购目的等。
关于收购的期限,《证券法》规定,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
2.要约收购的种类根据收购形式来划分,则可以分为主动要约和强制要约。
主动要约是当要约发出者在要约发出之前持有的标的公司股价不超过三成;强制要约则是指只要符合相应的条件,就必然引起收购要约的发出的要约行为。
根据收购数量来划分,则可以分为部分要约和全面要约。
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流通股份有着比例上的限制要求,因此要约发出者最终实际持有了该标的公司的全部股份,则极有可能引发标的上市公司的退市风险。
3.要约收购的触发条件与法律特性要约收购的触发条件——持股达到30%并继续进行收购。
《证券法》规定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中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研究一、引言“要约收购”这个名词对中国证券市场来说,可谓比较熟悉。
在证券市场成立之初《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之后的《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规章制度里,要约收购被多次提及,但直至《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面世,中国证券市场的要约收购才正式登陆舞台。
2003年4月9日,南钢联合公司发布公告拟对南钢股份进行要约收购,标志着国内第一起要约收购案的诞生,一年多来中国的证券市场已经历了9次上市公司收购案例。
《办法》于2002年9月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2002年12月1日起至执行,《办法》针对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定了详尽的、具体而具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对要约收购的规定多达31条,其中对要约收购的定价原则、可申请豁免要约收购义务等情况作了明确规定。
暨此,证券市场的要约收购行为得以有序、良性地展开。
时至今日距《办法》开始执行之日恰好两年,在此我们对所有发生的要约收购案例进行一次总结、分析。
二、我国要约收购历程要约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强化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要约制度的建立基于以下原因:1)由于股份转让导致目标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时,可能会造成该公司的经营者和经营策略的改变,而其他中小股东未必认可这种改变。
中小股东购买某公司的股票,主要是处于对该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能力和品质的信任,如果公司控制权转移,则小股东投资的依据就不存在了,此时虽然小股东无力影响公司控制权的转移,但也应该有公平的机会撤出投资,法律应保证小股东行使其选择权。
2)是基于公司股东平等的原则,在发生公司收购时,被收购公司股东应获得相同的对价。
在公司收购中,收购方为迅速获得公司控制权,往往愿意支付更高的对价给被收购公司的控股股东。
如果收购人购买的股份数量足以控制被收购公司时,收购人便不再向被收购公司的其他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或者以较低的价格发出要约,这就构成了对中、小股东的歧视,违背了各国公司法都普遍接受的“同股同权”原则。
基于新证券法的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优化封文丽郑孟燕(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石家庄050061)摘要: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是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如何切实保障要约收购过程中中小股东的利益一直都是各国证券立法和监管的重要任务。
自2020年3月1日实施的新证券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立法层面上的回应。
鉴于新证券法对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的修订和实施过程中的不足,该制度在未来的上法及修订过程中要注重区分持股目的,建立多层次的持股披露制度,适当约束要约义务豁免的权利并更加尊重收购双方的意愿。
关键词:证券法;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监管制度中图分类号:D922.2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73(2020)12-0027-06—、弓[言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新证券法”)叫其中,第四章专门对上市公司收购制度做出了详尽的安排与约束。
要约收购作为我国上市公司收购制度的一种主要收购方式,也是转移公司控制权的重要手段,其法律制度体系的规范对于收购双方、控股股东、中小股东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稳定都有重大影响。
新证券法在要约收购的信息披露、简化豁免程序、表决权差异安排以及加大惩处力度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完善,使得企业融资和并购重组更加便利高效、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受到最大保护。
二、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的变迁自1990年正式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到如今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股权分置到全流通、从审批制到注册制的跨越式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也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不断变迁和完善,笔者将这一变迁划分为两个阶段。
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对要约收购类别、性质以及审批程序的直接影响,笔者将关于我国要约收购制度的法律文件划分为两个阶段,如表1所示:(一)要约收购制度法律体系的确空我国最初实行的要约收购制度直接照搬了中国香港的规则,从而间接继承了英国要约收购制度的作者简介:封文丽(1967-),女,河北平山人,硕士生导师,教授,供职于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证券市场。
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探析作者:沈瑾来源:《经营者》2015年第05期摘要我国《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办法》规定投资者可以采取要约收购、协议收购及其他合法方式收购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是指收购方向目标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购买要约,表明收购方将以一定的价格在某一有效期内买入全部或一定比例的目标公司股票。
一直以来,我国的上市公司收购以协议收购为主,要约收购非常少,即使发生也主要以履行强制要约义务为主,流于形式。
关键词要约收购协议收购收购制度强制要约全面要约一、我国要约收购制度的特点(一)要约价格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前,允许针对上市交易股票和非上市股票采取不同价格,进行分类要约。
股改完成之后,不存在同股不同权的问题。
因此,要约收购采取的是同一价格,并对要约最低价格有所限制。
《收购办法》规定要约收购价格“不得低于要约收购提示性公告日前6个月内收购人取得该种股票所支付的最高价格”。
要约价格如果符合此条件,但却“低于提示性公告日前30个交易日该种股票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的,要聘请财务顾问对其价格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二)主动要约与强制要约根据法律对要约收购过程中收购人收购义务的差异,可将要约收购分为强制要约与主动要约。
只要收购者在之前持有目标公司股份不超过30%,此时发出的要约收购即属于主动要约收购。
而不同于美国的自愿性要约收购,我国的要约制度中加入了强制要约的要求,即一旦达到一定条件就会触发要约收购。
无论投资者是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交易,还是协议收购或间接收购,只要获得股份达30%,继续增持股份的,就应当采取要约收购。
(三)全面要约与部分要约根据收购人要约股票的数量,可以分为全面要约和部分要约。
全面要约是收购人收购目标公司全部股份的行为,而部分要约收购仅收购部分股份,当然部分要约收购完成后,目标公司的社会公众持股比例要符合《公司法》的要求,否则将有退市的风险。
即使是部分要约收购,预定收购的股份比例也不能低于目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
由此可见,上述收购要约对流通股东并不具备实质性意义,只是这两家收购方巧妙利用了现行制度,实现其高比例持有非流通股之目的。
如果他们不发出全面收购要约,则只能向证监会申请豁免,但收购方作为民营企业,不仅豁免的可能性很小,而且至少要花费3个月以上的时间;而采取要约收购方式,只要30天即可,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上述现象是否仅是一二家公司的特例呢?否。
从理论上说,只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上市公司均可能出现对流通股东无实质意义的要约收购:首先,该公司二级市场股价绝对值偏低;其次,该公司股本规模或上市公司净资产规模适中或偏小;再次,大盘整体走势平稳或呈牛市状态。
某一支股票的二级市场价格越低,其上升的空间就越大;规模越小的公司,资产重组的难度就越小,因此,只要被收购的上市公司同时具备上述条件,就随时可能成为一匹“重组黑马”,股价必将飞升。
一般投资者在经历了无数“重组神话”之后,一般不会放弃来之不易的“黑马”。
对此,收购方大概也是十分清楚的,收购方有理由相信,即使发布了对流通股的收购要约,流通股股东实际参与要约的可能性也极小。
从另一角度看,只要目前的市场监管思路不变,对于那些善于二级市场操作的收购方来说,即使被动持有了部分流通股,他们也不会担心,因为他们可以对被收购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注入优质资产或时髦概念,二级市场股价便可扶摇直上。
针对上述现象,不能简单谴责收购方缺乏诚信,或者提高要约价格的法定底线,使收购方无机可趁。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方面要全面反思现行要约收购制度的合理性,并及时修改完善,以维护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另外要寻求更加符合国内资本市场实际情况的投资者利益保护措施,在保护投资者合理利益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制度性缺陷后果显然,上述流通股要约收购的“游戏化”现象只是现行要约收购制度不合理部分的初步暴露,该制度的内在缺陷还可能包括如下方面:首先,不利于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市场化转移,容易诱发不规范的收购行为。
2011年2月(总第266期)法制与经济FAZHIYUJINGJINO.2,2011(Cumulatively,NO.266)[摘要]强制要约收购制度在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维护股东权平等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现行的强制要约收购立法在要约主体、触发点及要约的撤回和撤销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加以完善。
[关键词]收购;强制要约;完善由于上市公司收购在我国起步较晚以及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要约收购这一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收购方式在我国没有太多的应用。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最大的障碍已经消除,毫无疑问,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必将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热点。
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行为,从而更好地保护中少数股东的利益,尝试进行一些探索。
一、强制要约收购制度及其立法基础强制要约收购制度是指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达到一定比例时,有义务依照法律规定向该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公开要约收购,收购该公司的股份的法律制度。
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设计源自于对以下事实的考虑:一是强制要约收购制度赋予了非控股股东撤出公司的权利。
中小股东投资目标公司的股票是基于对该公司的管理层人员经营管理能力的信任,收购所导致的目标公司控制权的变化势必会造成中小股东当初的投资依据可能不复存在,但是如果集中地抛售股份必然会导致股价下跌,所以法律强制收购人提出公开收购的要约,确保这些股东有机会以公平的价格出售其股份,撤回投资。
二是设立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使所有的股东获得公平的待遇。
在收购过程中,大股东具有的较强议价能力使得收购方为迅速获得公司控制权,往往给予其以较高的溢价。
收购者购买的股份数足以控制目标公司时,便不再向目标公司的其他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或者以较低的价格发出要约,这就违背了公司法的股东平等原则。
因此,强制要约收购制度使得在收购者获得被收购公司股权达到一定比例时,必须以法定的价格向所有的股东发出要约,从而避免了公司股东之间的差别待遇。
我国要约收购定价机制研究要约收购是我国资本市场上收购制度的创新。
目前,我国要约收购在定价机制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
本文依据企业并购一般理论,探讨要约收购价格弹性区间合理确定的方法。
标签:要约收购协同效应价格弹性区间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最早产生于市场经济发达、现代企业制度较为完善的西方国家,当前已成为这些国家企业并购取得目标企业控制权的主要形式,但在我国,却是资本市场上收购制度的创新。
要约收购目的在于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存在较高的溢价支付风险,而对目标企业的过度支付是导致收购活动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将溢价的支付减少到最低程度,将收购成本、交易成本减至最小作为定价过程中遵循的首要原则。
从要约收购的价格流程看,要约收购最终成交价格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但是对于目标公司的价值估算是整个价格流程的基础,尤其在股市集中竞价收购阶段,因为无论是实行法定价格还是实行市场价格,此时的出价都将会影响未来的要约成交价格,因此在竞价收购阶段,公司需要研究要约收购出价的合理区间,避免给合并后的公司造成过大的溢价补偿压力。
本文根据企业并购定价的一般方法,提出合理界定要约收购价格弹性区间的思路。
一、收购价格最低临界点的估算要约收购的价格下限是目标企业所有者从收购交易活动中取得收益的临界点,使目标企业股东所能够接受最低极限价格,若收购方价格低于目标企业股东预期的临界点,致使股东价值受到损失,收购双方不易成交。
要约收购的价格下限为目标公司现有的资产价格的评估值,即对目标企业内在价值的估算。
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是在不发生收购活动,保持目前的经营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前提下,预期每年的现金流量的贴现净值。
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是目标企业市场价值的基础,因此对被收购企业的价值的評估是收购方出价决策的重要参考。
上市公司存量价值评估的主流方法有资产价值基础法、现金流量折现(DCF)法、相对比较乘数(Relative comparables multiple)法以及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实物期权定价法等。
简析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是指某个公司或个人通过公开发起一项要约,表示愿意以一定价格收购上市公司的股票。
这种收购行为常常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因其涉及到股权交易、公司治理等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收购背景、收购目的、收购方式和影响等角度简析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
首先,要了解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我们需要了解其背景。
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通常发生在目标公司有较高的市场价值或有优质的资产和业务,而购买方认为自己能够在目标公司投资中获得更高的回报。
此外,要约收购也可能是购买方为了控制目标公司而发起的,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背后的动机可能涉及到市场份额、技术能力、市场前景等多个因素。
其次,要素对于要约收购的目的进行分析。
购买方发起要约收购的目的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目的是获取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通过收购目标公司的股权,购买方可以获得对目标公司的决策权,进而实现在目标公司中的战略布局和资源整合。
此外,要约收购也可以用于改变目标公司的经营战略、重组资产或进行公司并购,以实现购买方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
再次,讨论要约收购的方式。
要约收购可以通过现金收购或以股份交换的方式进行。
现金收购是指购买方以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目标公司的股权,这种方式相对简单直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股东权益。
而以股份交换的方式进行要约收购,则是购买方以自己公司的股份交换目标公司的股权,这种方式更加复杂,受到投资者对购买方未来业绩的评估。
最后,要分析要约收购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首先,要约收购可能导致目标公司的所有权发生变动,一旦购买方获得控制权,可能会带来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策略的调整。
其次,要约收购可能引发公司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一些股东可能会对要约出售自己的股份,而另一些股东可能希望继续持有股份。
此外,要约收购公告往往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股价和市场表现,投资者会参考公告中的收购价格和条件进行决策。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是一种重要的市场行为,涉及到股权交易、公司治理和市场表现等多个方面。
浅析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作者:王月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从理论方面阐述了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是我国新《证券法》规定的收购上市公司的主要方式。
同时,对要约收购对象、程序进行分析研究,强调要约收购在程序上要公布收购信息。
提出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建议:收购要约面向目标公司所有股东发出;在要约条件的适用上给予所有股东平等待遇;实施强制收购剩余股票制度;实施持股枷锁制度。
【关键词】公司收购;要约;公开;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一、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概述上市公司的收购是投资者通过依法获取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而取得对该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行为。
上市公司收购作为一项重要的证券交易行为对于收购双方、公众投资者利益乃至证券市场的稳定都有重大影响。
所以上市公司的收购方式很受人们关注。
根据2006年《证券法》第85条的规定:“投资者可以采取要约收购、协议收购及其他合法方式收购上市公司”。
因为协议收购存在着信息不能有效公开这样的弊端,国外的立法多半禁止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收购,即使在我国证券法中也是限定了严格的条件。
[1]同时,即使是采用一般收购(其他收购方式)和协议收购的方式开始收购活动,当收购方持股比例达到目标公司股份的30%时,仍然需要采用要约收购的方式。
[2]依此看来,要约收购在上市公司收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为了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向所有的股票持有人发出购买该上市公司股份的收购要约,收购该上市公司的股份。
[3]这种收购方式常被使用在目标公司的股权较为分散,公司的控制权与股权分离度较高的情况下。
依据目标公司的收购行为是否出于法律强制义务,要约收购又可被分为自愿要约收购和强制要约收购。
自愿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在持有一家上市公司有表决权的股份没有达到法律规定比例的情况下,直接向目标公司所有的股东公开发出要约,邀请所有股东按此前所发出的要约规定的条件出售其股份,以取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探析【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的相关问题。
首先介绍了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我国要约收购制度的发展历程,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优势。
接着对国外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我国制度建设和完善的建议,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文章通过探析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旨在为我国股市监管和公司治理提供参考和建议,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我国、发展历程、问题、优势、国外比较研究、建设与完善、展望未来、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上市公司要约收购逐渐成为企业之间进行资本运作和战略合作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也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
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市场活跃、改善企业治理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和挑战,如信息披露不透明、监管缺位等。
对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进行深入探析,分析其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和优势,以及与国外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的比较研究,有助于为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概念和特点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是指一家公司或个人通过向上市公司的股东发出要约,以获取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要约收购通常是通过购买大量股份或发起公开收购来实现的。
在要约收购中,收购方通常会向股东提供一定价格的报价,并希望股东愿意出售其持有的股份。
1. 目的明确:要约收购的目的是获取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实现对公司的管理和决策权。
2. 行为公开:要约收购是通过公开发出的要约通知进行的,所有股东都有机会了解收购的情况并作出决策。
3. 法律监管:要约收购在我国受到法律的监管和规范,以保护股东的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健全我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的思考与建议公司并购指的是公司的兼并与收购的总称.公司的兼并与收购常被连在一起使用,但二者实际并非同一概念,其各自的内涵、外延及其规范法律也大有不同。
公司兼并是指经由转移公司所有权的形式,一个或多个公司的全部资产与责任都转移为另一公司所有,作为结果,其资产与责任都予以转让的公司不需经过清算而不复存在,而接受该公司全部资产与责任的另一公司仍然完全以该另一公司名义继续运行,这在传统的公司法关于公司合并的理论中被称为吸收合并。
(A+B+C+……=A)而公司收购则是指一个公司经由收买另一公司的股票或股份等方式,取得该另一公司的控制权或管理权。
该另一公司仍然存续而不必消灭。
(A+B=C)显而易见,公司兼并与收购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不可同日而语,更不可混淆、混用。
当然,兼并与收购也经常在许多情况下被并用,例如英国反映收购与兼并规范的伦敦守则等,为求实际,但又想准确地把握并表示兼并与收购毕竟不同,本文在总体上采用了兼并与收购的简称“并购”一词,但在需要对之加以区分的时候,则具体分别使用“收购"与“兼并”的概念来加以论述。
公司并购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优胜劣汰的机制,具有调节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公司实力与竞争力、推动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巨大积极作用。
但同时公司并购也可能因加速推动经济的集中从而形成垄断,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经济民主,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为有效防止公司并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尽可能减少公司并购中不规范现象的产生,各国无不通过一系列的立法来加以调整,我国也不例外。
我国现今意义上的公司并购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转变的交替时期,其一产生,便蓬勃兴起,在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内,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由于其产生于特定的历史交替时期,特定是体制转换都还在进行中,与公司并购有关的思想准备、概念转换都还不充分,尤其是许多相关的法律规定不完善或缺省,这就使公司并购这一原本就应置于一定的严格规则之下进行运做的行为处于无序状态。
健全我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的思考与建议【摘要】我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完善反垄断法规定、加强并购审查制度、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加强跨境并购监管等方面探讨了健全我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在分析了我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的现状、重要性和目的。
在具体阐述了如何完善反垄断法规定、加强并购审查制度、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加强跨境并购监管。
在提出了建议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升监管力度、加强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建议,可以为我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公司并购、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并购审查、公司治理、中小股东、跨境并购、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监管力度、信息披露制度、建议、思考、重要性、目的。
1. 引言1.1 我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现状当前我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的反垄断法规定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对于跨行业、跨领域的公司并购并未能给予充分的监管和限制。
现行的并购审查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不足,导致一些公司之间的并购活动可能存在法律风险和合规问题。
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并不够规范,一些公司内部存在着权力集中、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容易导致并购过程中的腐败和违规行为。
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还有待加强,他们在并购活动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容易受到股东大佬的操纵和侵害。
跨境并购监管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我国对外来企业的并购活动监管水平相对较低,容易造成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方面的风险。
我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现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1.2 重要性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公司并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并购成为企业拓展市场、跨越地域限制、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健全我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提升国内企业并购的效率和质量,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论上市公司强制要约收购制度在当今股权日益分散的情况下,大股东掌握着公司的多数股份,操纵着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在上市公司收购中,为了追求自己更大的利益,极可能损害中小股东权益。
因此,在上市公司收购中,中小股东的利益处于极不稳定的高风险状态。
为加强对其利益的保护,我国引入了源于英美法的强制要约收购制度,但是,制度总是一把双刃剑,强制要约收购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又损害了收购者的积极性,降低了公司收购的效率,所以,如何对这一制度进行完善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一、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概念及源起上市公司的强制要约收购制度是指,发起人以外的任何人直接或间接地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时,依法必须向该上市公司的其他所有股东发出全面收购要约。
我国《证券法》第81条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的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
但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免除发出要约的除外。
” 《管理办法》中第13条和第14条也规定,以协议收购方式进行上市公司收购时,收购人所持有、控制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时,继续增持股份或者增加控制的,或者收购人拟持有、控制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的,应当以要约收购方式向该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约。
这里的“已发行的股份的30%”,即为通常意义上的临界线,也称触及点。
强制要约制度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行为人持有的股份达到法定的比例,即依法必须发出全面收购要约,此外要约的价格和要求收购的股份比例也是由法律强制确定的。
二、强制要约收购制度面临的挑战强制要约收购制度作为一种制度,本身是一把双刃剑。
对于收购者来说,强制要约收购制度无疑会增加收购者的收购成本、加大收购者的收购风险、阻碍收购者发起收购,从而降低收购者进行公司收购的积极性。
[3]另一方面,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确实对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
我国证券法中上市公司收购法律规定之检讨公司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购并活动受到了企业家的广泛青睐,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公司收购是实现企业外部扩X的重要方式。
相对而言,公司收购在我国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推行和股票市场的建立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由于公司收购涉及的利益主体复杂多样,其自身又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操作性,因此,如何建立一套公正合理的法律制度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在?中华人民XX国证券法?公布之前,我国仅有一些零乱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及地方规章对其加以制约,这些法律规定散见于?中华人民XX国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那么〔试行〕?,以及XX、XX等地的地方规定之中,这种法律不统一的现象时有立法混乱、相互冲突的情况出现。
1998年12月29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并于1999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XX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作为管理证券发行与交易的根本法,用专章〔第四章〕17条〔第78条至第94条〕对上市公司收购加以规制。
其中的相关规X,为上市公司的收购提供了合理的运作空间,在收购主体、收购方式、收购价格诸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必将对推动上市公司收购、保护投资者利益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与先进国家的立法相比,该法仍失之于简陋、笼统、粗放,本文拟对英美国家关于公司收购立法的原那么及具体制度作一简单考察,结合我国的立法现状,对?证券法?的立法缺陷作一检讨。
需说明的是,由于英美国家公司收购的对象不区分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我国的?证券法?只对上市公司的收购作出规X,因此本文在论及英美国家时,使用“公司收购〞的概念涉及到我国的法律规定时,除非引用法律条文,否那么“公司收购〞即指我国的“上市公司收购〞。
一、公司收购立法的原那么公司收购涉及到收购者、目标公司、目标公司股东、目标公司管理层,甚或收购公司股东、目标公司的雇员、债权人、消费者、社区,各方当事人的利益相互穿插,错综复杂。
总第74期2004年6月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Journal of G ansu I 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 w G eneral N o.74Jun.,2004收稿日期:2004-1-16作者简介:王建文(1974—),男,安徽望江人,南京工业大学讲师、南京大学法学博士生,主要从事商法学、公司法学研究。
我国要约收购制度研判与建构王建文(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江苏南京 210009) 摘 要:要约收购作为一种高度市场化的上市公司收购制度,在我国不仅已经确立而且还有了三起实例,因而有必要对其加以评判与研究,从而为该制度及其实施监管的完善作理论准备。
我国要约收购实践中,在收购主体、价格形成机制、信息披露等许多方面都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都有待完善。
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实施也出现了流于形式的问题,如何取舍或完善该制度,也需要加强研究。
在如何使要约收购成为一项真正市场化的选择方面,也需要探讨。
关键词:要约收购;定价;强制要约收购;市场化中图分类号:DF41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8X (2004)0320051208The Study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T ender Offer Legal SystemWang Jianwen(Law and P olitics School ,Nanjing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Jiangsu ,210009)Abstract :As the highly marketability system of the acquisition of the listed com pany ,T ender offer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China and three cases has appeared ,s o it ’s necessary to research and examine this system s o that we can give the aca 2demic preparation for the perfect of the system and its regulation.In the practice of T ender offer of our country ,there are still flaws in many aspects ,including acquisition subject ,the price forming policy and in formation disclosure ,which re 2main to be perfected .The im plementation of obligatory T ender offer un fortunately failed ,s o the ways of perfecting the system als o need to be further researched.H ow to make the T ender offer the market choice als o requests study.K ey w ords :tender offer ;fixed price ;obligatory tender offer ;marketability从理论上讲,起源于西方资本市场的要约收购,无论是对形成公司的控制权市场、进而敦促上市公司管理层努力为股东创造价值,还是实现小股东风险自主判断和去留的公平选择权,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要约收购是美、英等国上市公司收购的普遍方式,在日本、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要约收购虽非主要的上市公司收购形式,但也是各国证券立法监管的核心范畴。
就我国而言,要约收购之于我国上市公司制度及证券市场的建设与完善,无疑具有积极的价值与功能,因此要约收购制度不仅应当成为我国证券法律制度的当然选择而且还应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收购制度的中心。
但是,一则由于相关制度及证券市场均不够完善,二则长期缺乏要约收购的实践无从检验并以之为基础加以完善,因而我国要约收购制度虽时经多年但仍处于基础建设状态,基本上可以说还只是一项制度而已。
现在,《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收购办法》)固然对要约收购制度作了实质性的完善,并且实践中也先后发生了数例要约收购案,但是这一切无疑还只是制度制定与认识、运用的开端,其完善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
因此,在具体的尤其是阶段性的立法政策上,我们还应作更加严密的论证,以便为我国的要约收购制度的设计提供更充分的论证。
一、我国要约收购制度的基本评价尽管直到2003年我国才开始出现要约收购的案例,但要约收购制度在《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股票条例》)、《证券法》及《收购办法》中均被作为上市公司收购的核心制度加以规定。
关于要约收购的制度价值,限于篇幅,在此就不予赘述了。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要约收购实践的考验与检验之下,思考一番我国逐渐完备起来的要约收购制度究竟应当给予怎样的评价?《收购办法》在2002年颁布之时,其多达30余条的有关要约收购的可操作性规定被市场炒得沸沸扬扬,市场热情地欢呼着一个市场化并购时代即将到来了。
尽管现实中的南钢股份(600282.SH)、成商集团(600828.SH)、江淮动力(000816.SZ)等三例要约收购案真实地告诉了我们,中国证券市场的要约收购,是在股权割裂、一股独大、壳价值难以放弃等背景下产生的,在这样一个根本不成熟的证券市场,是不应指望出现典型的要约收购的。
不过,重新研读关于要约收购的系列规定后,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处于过渡发展阶段的证券市场中,要约收购最大的效率在于:快速地打通了并购市场的运作脉络,从不同的层面激活控制权转让市场,赋予强者愈强的发展空间,也给弱者提供了扭转困境的时间。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份交易在客观上存在着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个市场,《收购办法》引入了类别股东的原则,对分类要约作出了规定,要求同一种类的股东得到同等待遇,对同一种类股份适用的要约条件应相同。
分类要约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考虑到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实际存在的价格差异,对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规定了不同的要约价格确定原则。
流通股的要约价格参考市价,非流通股的价格参考净资产和协议交易的价格。
监管部门则根据规定,可以豁免向部分股东发出收购要约,而只向特定种类的股东发出要约。
此即备受市场与理论界赞誉的“分类要约、分类定价”制度。
“分类要约”充分考虑了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股权割裂之下定价与转让程序的差异,“分类定价”则将要约人的收购成本限定于合理、公允的价格区间。
这一创造性的制度设计,使要约收购的成本大为降低,使多年来可以说根本无法实施的要约收购在具有了实施的客观基础。
此举也丰富了要约收购的实现方式,使之包括了因协议转让及二级市场竞价越线(30%)后的收购。
尤其是部分要约收购制度的明确规定,使收购人不至于因无法将公开市场收购推进到全面要约收购而全盘夭折。
这样,收购人在不超过30%的持股比例以内时,都可以主动发出预受股份不低于5%的收购要约。
并且,这种明显具有敌意要约收购性质的行为还会导致反收购和竞争性要约等要约收购制度的“一般产品”出现。
毫无疑问,分类要约是一种适应中国证券市场的过渡性规定,其目的在于创造性地解决证券市场的结构性分割问题。
随着市场的逐步全流通,这一制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规范的要约收购也可能会取代协议收购,成为证券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上市公司收购模式。
《收购办法》除明确规定了要约收购制度外,还界定了12种可以取得要约豁免的情形,包括了控制权未发生转移、被动增持股份及定向增发、挽救陷入财务危机企业的并购等。
全面要约豁免属于对收购人既有收购运作的保护。
该制度虽然有对不能豁免者不公平之嫌,但在绝大部分上市公司60%的股权为国有股与法人股以及国资改革的总体潮流之下,该制度却可谓推动股权流动、解决股性死滞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当然选择。
应当说,面对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公司质量均存在明显的甚至严重的缺陷的市场,这些颇具中医缓解疗法特点的豁免选择尚不失明智之举,只是在适用的时间与区间上应谨慎把握。
事实上,现在监管层对全面要约收购豁免的实际审批要求已比原先苛刻得多了,如果严格遵循这一原则,大部分收购都将以全面要约收购的方式进行。
实际上,全面要约收购的豁免和南钢股份零预受等要约收购“以失败告终”的两种情形,都维持了收购人既有并购的有效性,避免了要约收购所必须支付的高成本。
这些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现有市场环境并不偏执于选择要约收购,不管通过全面要约收购豁免还是实施全面要约收购,都属于借助既有并购推动股权流动的适宜之举,在当前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1]在信息披露方面,根据《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息披露的严格要求从要约收购的提示性公告开始到正式收购的结束都一直存在着;信息披露的主体要求具体揭示到实际控制人和一致行动人,收购目的、价格、牵涉的股权关系、支付方式等要约收购核心内容都必须充分而详细地披露。
这一规定为中小投资者判别收购动机和真相提供了基本依据,也有力抑制了虚假收购和市场操纵。
通过要约收购报告书,就可以将该例要约收购充分暴露在公众视线中了,这无疑是制度与市场的进步。
在受要约人接受要约的权利的法律保护方面,《收购办法》规定了以下几项制度。
其一,《收购办法》要求要约收购人在发出提示性公告时就必须交付履约保证,以现金进行支付的履约保证金为不少于收购总金额的20%,以依法可转让的证券进行支付的全部证券需要冻结。
其二,《收购办法》还规定,在强制要约收购中收购人应当购买全部预受股份;在自愿要约收购中预受股份数量不足收购人拟收购股份数量的,收购人应购买全部预受股份,预受股份数量超过收购人拟收购股份数量的,收购人应按比例购买全预受要约的股份;要约收购期满,当收购人持有目标公司的股份达到目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90%以上的,其余未接受要约的中小股东,有权以收购要约的同等条件出售其仍然持有的股票,避免股权过渡集中对该部分股权的不利影响。
有关要约收购人履约保证和购买预受股份的强制性规定,对要约收购人的实力和收购风险提出了强度很大的要求。
具体到南钢股份的要约收购案中,要约收购人南钢联合筹备的收购资金高达10亿元,如果有投资者宁肯蚀本接受要约,收购人购买该预受股份的支付也是根本不成问题的。
但是,如果投资者作此选择显然违背了利益最大化的投资宗旨,其行为就成为非市场化选择的了;而如果只是像江淮动力要约收购案中以区区10股预受的股民那样,则又根本无关大局,甚至完全不能对要约收购产生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