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_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长度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9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厘米的字母表示法,初步学会用尺子量比较短的物体(限整厘米长)的长度。
2、在实际的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的观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1、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厘米的字母表示法。
2、学会用尺子量比较短的物体(限整厘米长)的长度。
3、加强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活动。
教学准备:学生用尺、小棒、米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师:孩子们,大拇指和中指张开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一拃。
今天我们用拤来量一量课桌的长度。
(师生用拃量同一课桌的长度。
)师:课桌的长度都是一样的,为什么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生:因为老师的一拃和同学的一拃长度不同,所以量得的结果就不一师:你的这个发现很有价值。
因为我们手的大小不一样,所以测量得到的数据也不一样,这给我们带来不便,看来有必要统一测量工具。
2、揭示部分课题:量长度二、合作探究,发现新知:(一)认识直尺师:生活中有很多测量长度的工具,你都认识哪些工具呢?师:(出示米尺)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
教师手拿学生用尺问:这是什么?生:尺子。
师:对。
这是直尺,它是米尺的一部分,也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拿出你们手中的直尺,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小黑板出示米尺的部分)生:尺子上有一些长线和短线,还有数字和cm。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谁知道这些长长短短的线叫什么吗?生:叫刻度线。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对,这些线叫刻度线。
找一找,直尺上都有哪些数字?生:有0.1.2.3.....师:你知道直尺上的0表示什么吗?这些数字和刻度线都是怎样排列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我们把这条对着0的刻度线叫做0刻度线。
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长度”的概念,熟悉厘米单位。
2.能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用厘米做单位量度。
3.通过游戏、实物、图片等形式,激发学生对长度的兴趣。
4.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测量和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耐心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学会使用直尺测量长度,熟悉厘米单位。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厘米和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在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和使用单位的时候掌握正确的方法。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主要集中在情境模拟和游戏互动等方面,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讲解厘米单位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故事情节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厘米单位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教学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可以通过游戏形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和实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识1.在学生之间进行一个小小的活动。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手机或钱包等,测量它的长度,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
2.通过介绍厘米单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长度和尺寸大小的不同。
同时通过图片等实际形式,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使用厘米单位来量度长度的实际应用。
游戏互动1.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铅笔、书、草地、树干等等,并让学生围成一个小组,通过测量和计算来确认每件物品的长度。
2.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究厘米单位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从而推导并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整理在教学结束时,可以通过复习和总结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提出一些实际场景中常见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同时,也可以通过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意见,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检测和评估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些长度,看谁画得最准确;或者进行班级竞赛,看谁最先完成测量和计算等任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51-53页的例1、例2,课堂活动及练习十三第1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操作活动中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学习中培养观察水平、操作水平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水平,感受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具准备:直尺、小棒(1厘米的5根、5厘米的1根)、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直尺、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一、测量物体的长度,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提问:孩子们,咱们来看看这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幻灯出现几个小朋友在测量课桌长度的情境。
)2.提问:(1)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呀?(他们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2)遇到了什么问题呢?(他们测量的结果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所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3.提问:哦!老师明白了,因为他们选用了不同的测量工具,如书本、铅笔……等,所以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用同样的测量工具)追问:用同样的测量工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统一的长度单位)4.小结: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首先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板书:统一长度单位)二、理解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1.感受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1)假如要测量我们黑板面的长,你觉得用多长的长度作单位比较适宜呢?(用手比一比)(2)(教师拿出一根小棒)那假如是测量这根小棒的长度呢,又该选择多长的长度单位呢?(厘米)追问:你认为1厘米有多长呢?(用手比一比)(3)是的,测量较短物体,我们用“厘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板书完整的课题)2.理解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1)到底1厘米有多长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理解它。
请小朋友打开学具袋,拿出最短的1根小棒。
公开课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学校班级二年级一班执教教师梁德霞授课日期2012.10.11一、教材内容分析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既是学生学习测量长度的开始,也是学生初次认识长度单位,同时它还为后面学习用米作单位量长度做好准备。
二、学生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是生活、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已经有一些实际的感受和体验,且学习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情趣和亲切感,能激起学生产生愿学、想学的心理需要。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认识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厘米的字母表示法,初步学会用尺子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的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测量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在实际的观察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厘米的字母表示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尺子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以发现教学法为主,辅以情景教学法、演示法等。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例如:在体会建方统一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引导学生用手比、用笔或用书比不同的方法对课桌的长进行测量,得出不同的测量结果,学生会发现得到的数量是不同的,因此切实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学生尺、米尺、纸条、1厘米的小棒、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教师出示两支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
问:这两支笔哪支长些,哪支短些?师:小朋友们,课桌是你们在学校天天相伴的好朋友,你知道它有多长吗?你能借助身边的工具或物体去比一比吗?师:现在用你选的工具去比一比,开始。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小学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能力。
(3)能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实际长度的测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厘米单位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
(2)能够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2. 教学难点:(1)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实际长度的测量。
(2)理解厘米与实际长度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尺子、直尺、卷尺、厘米卡片等。
2. 学具准备:学生尺子、练习本、画图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长度单位,如衣服的长度、桌子的高度等。
(2)提问:我们平时是如何量长度的?引入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
2. 自主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特点。
(2)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教学示范:(1)教师用尺子或卷尺量一段长度,展示如何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量长度,体会厘米单位的使用。
4.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长度测量实践活动,如测量教室的长度、桌子的长度等。
(2)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交流分享。
5.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能力。
2. 观察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尝试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掌握情况。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白泥:陈珊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厘米的字母表示法。
3、在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握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用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课桌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那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师:那我们可以借助身边哪些工具去比一比课桌的长度呢?师:现在就用你选的工具去比一比课桌的长度吧。
〔生操作,师巡视〕师: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用的工具是什么,测量的结果是多少?师:为什么同样长的桌子,量出的结果却不同呢?师:对,因为大家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结果的单位也不同。
为了让我们测量出来的结果一致,我们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板书课题〕二、观察体验,探索方法〔一〕认识直尺和厘米1、认识直尺师:生活中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米尺,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是什么?〔出示米尺〕师:这个呢?〔出示直尺〕师:直尺是米尺的一局部,是我们的测量工具。
〔板书:测量工具:直尺〕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直尺,仔细观察你手中的直尺,你能发现什么?学生独立观察,课件出示一块直尺。
师:说一说,你发现直尺上有些什么?师:这些长长短短的线叫做刻度线。
师:直尺上的数字叫做刻度,最前面的数是0,0所对的这条刻度线叫做0刻度,0刻度是直尺上刻度的起点。
〔课件闪动0刻度线,显示“0刻度线〞几个字〕师:直尺上还有字母cm,cm是厘米,是长度单位。
〔板书:长度单位:厘米cm〕2、认识厘米师:1cm到底有多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演示:闪动0刻度线和1所对的刻度线,再闪动0—1间的1厘米长的线段。
〕师:从0刻度线到1所对的刻度线之间的这一段是1厘米。
师:直尺上0-1这一段是1厘米,1-2这一段也是1厘米。
现在在你的尺子上找到这两段。
1、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53页的内容,第53页课堂活动第1,2题。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提示1.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情感教育)2.加强观察和操作活动。
根据学习需要,突出观察和操作需要。
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厘米、分泌、米的含义,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
激发参与操作动机、人人动起来,体验学习的愉悦,把观察操作和思考探索结合。
重视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与人合作的意识和人际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过程与方法: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积累测量经验,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裁缝”的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听。
小裁缝遇到了什么问题?认真想一想,你能帮助他吗?从故事中,你能明白什么道理?(有一天,裁缝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要做一件衣服,小裁缝热情地接待了客人。
紧接着,裁缝师傅认真的量出了衣服的长是3拃,小裁缝也认真的在布料上拃了3拃,裁出了衣服,并缝制好了。
过了几天,客人来取衣服了,穿在身上一试,新衣服太小了。
这时师傅走过来,用手量了一下,生气地对小裁缝说:“告诉你身长3拃,怎么做成了两拃。
”小裁缝心里想:“我明明量的是3拃,怎么变成了2拃?这是怎么回事?”)2.教师:同学们,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1)学生独立思考(2)指名回答:师傅用自己的大手量的衣服是3拃,小师傅是用自己的小手量的3拃,不一样大......(3)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并同时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的一拃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