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哈尔滨公交调整策略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10
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公交的方法及其线路优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交通需求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单纯依靠城市轨道交通无法满足所有居民的出行需求,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公交的设立和线路优化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公交的方法,讨论线路优化的策略和效果。
一、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公交的方法1. 公交站点设置城市轨道交通和公交车站通常相距一定距离,为了方便乘客的接驳,应在轨道交通出口附近设置公交车站。
这样一来,乘客可以方便地从轨道交通站出来,步行短距离即可到达公交车站,继续他们的行程。
2. 灵活调整公交线路为了更好地接驳轨道交通,公交线路需要灵活调整,使其能够覆盖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周边的居民区和商业区。
根据人口密度和出行需求,可以增开或调整公交线路,使其能够与轨道交通站点形成有效的衔接。
3. 优化公交运营时间和间隔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时间段内,公交车的发车间隔可以适当缩短,以便更好地满足乘客的接驳需求。
此外,根据轨道交通的高峰期和非高峰期,可以调整公交车的运营时间,确保乘客在任何时间都能够方便地接驳。
二、线路优化的策略和效果1. 调查乘客出行需求在进行线路优化之前,我们需要对乘客的出行需求进行详细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乘车人数统计等方式,了解不同区域的人口分布和出行特点,从而优化线路和发车间隔,提高接驳效率。
2. 增加公交站点数量为了提高乘客的出行便利性,可以适当增加公交站点的数量。
这样一来,乘客在接驳城市轨道交通时,不需要走太远的距离,能够更快捷地换乘公交车。
3. 优化线路布局通过分析乘客的出行路径和目的地,我们可以对公交线路进行布局调整。
将公交线路直接贴近人口密集区和主要商业区,减少不必要的转车和换乘,提高乘客的整体出行效率。
4. 密集供给车辆根据接驳需求,我们可以增加供给车辆的数量。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还能够保证公交车的空间充裕,乘客能够更加轻松地换乘和乘车。
公交车辆调度动态优化策略研究公交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量的乘客出行任务。
为了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和效率,公交车辆调度动态优化策略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公交车辆调度动态优化策略的研究现状、挑战与解决方案。
一、现状分析当前,公交车辆调度大多基于静态的时刻表安排,未能很好地适应乘客的需求变化和路况的影响。
在高峰期,乘客需求集中,公交车辆往往与乘客需求不匹配,导致拥挤和等待时间过长。
而在低峰期,公交车辆资源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挑战分析1. 乘客需求预测困难:乘客的出行需求难以准确预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季节、天气、学校、商业区等。
缺乏精准的乘客需求预测模型,给调度工作带来了困难。
2. 路况变化复杂多样:城市道路的交通状况随时在发生变化,拥堵、事故、修路等情况时有发生。
如何根据实时的路况信息调度车辆,提高出行效率成为一大挑战。
3. 调度策略短板:传统的车辆调度策略采用固定时刻表和固定线路,无法灵活应对实际情况。
如何构建动态调度策略,根据乘客需求和路况实时调整车辆运行计划,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方案探讨1. 乘客需求预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建立准确的乘客出行需求预测模型。
结合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将天气、节假日等因素纳入考虑,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同时,公交公司可以通过用户调查等方式获得更多的乘客需求信息,为调度决策提供依据。
2. 实时路况监测:利用现有的交通监控设备和智能手机数据,实时获取道路拥堵和事故信息。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路况信息与公交车辆调度系统进行整合,为调度员提供路况分析报告,从而及时做出调整。
3. 动态调度策略:基于乘客需求和路况信息,采用优化算法对车辆调度进行动态优化。
通过计算最短路径、最小换乘次数等指标,实现车辆的最优调度。
同时,考虑车辆数量、载客能力等限制条件,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
四、优化效果评估为了评估优化策略的效果,可以采用模拟仿真的方法进行实验。
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优化策略研究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轨道交通成为现代城市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轨道交通的运营和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运营效率和乘客满意度,需要制定合理的优化策略。
本文将探讨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的优化策略,并提出一些研究建议。
首先,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的优化策略之一是优化线路规划。
高效的线路规划可以减少换乘次数和行驶距离,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
通过对城市人口分布、交通流量及出行需求的分析,可以合理规划轨道交通线路,使得线网布局更加合理、覆盖面更广,并能够满足不同区域的乘客需求。
其次,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的优化策略之二是优化运营调度。
合理的运营调度是确保轨道交通运营高效有序的关键。
运营调度需要考虑列车的发车间隔、运行速度、停站时间等因素,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运营效率和减少拥堵。
同时,还需根据交通流量和高峰期的需求,灵活调整运营计划,增加运力,提高运营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第三,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的优化策略之三是提升乘客服务水平。
乘客体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轨道交通的形象和声誉。
为了提升乘客服务水平,可以加强车站的安全监控和设施管理,增加自动售票机、自助查询设备和无障碍通道等便利设施,提供更加智能和便捷的乘车体验。
同时,轨道交通公司还可以注重培训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提高乘客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来优化轨道交通的运营与管理。
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乘客出行需求,根据实时交通流量做出调整运营计划的决策,实现个性化的出行服务。
同时,可采用智能监控系统对列车、设备和乘客进行实时监测,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最后,为了更好地推进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本文建议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政策支持。
学术界可开展更多的研究,探索新的技术和理论,以推动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的创新。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支持力度,制定合理的政策,为轨道交通优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源保障。
城市公交线网优化与调整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城市交通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公交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交通方式,其线网的优化与调整对于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居民出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城市公交线网优化与调整进行研究,分析现有线网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城市公交线网的问题1. 线路重复与冗余在一些城市,由于历史原因或规划不当等因素,公交线路存在严重的重叠与冗余问题。
这不仅浪费了交通资源,还增加了乘客的等待时间和乘车时间。
2. 区域连接不畅部分城市存在一些与居住区、商业区或行政区接驳不畅的公交线路。
这导致了出行效率低下以及人口流动性不高,影响了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3. 末端服务不完善一些城市公交线网末端服务不完善,即公交站点覆盖率不高,乘客需要步行较长的距离才能到达公交站点,这对于老年人、残疾人和行李较多的乘客来说是不便利的。
二、城市公交线网优化与调整的方法1. 数据分析与评估公交线网优化与调整的第一步是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与评估。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可以了解城市交通的需求、拥挤度、载客量等各项指标,为优化与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2. 网络均衡与优化基于数据分析与评估的结果,可以针对城市公交线网的重叠与冗余问题进行削减与优化。
通过减少线路重叠,并合理规划公交站点,可以实现线网的均衡与优化。
同时,需要确保线路的全面覆盖,保证各个区域的互联互通。
3. 路线调整与拓展对于区域连接不畅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现有线路或拓展新的线路来解决。
根据人口分布、商业区、行政区等因素,合理划定线路,确保居民的出行畅通。
4. 末端服务改善为改善末端服务不完善的问题,可以增加公交站点的覆盖率,减少乘客步行的时间和距离。
同时,可以配备必要的无障碍设施,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乘车需求。
5. 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调度系统、公交APP等,可以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收稿日期:2020-02-19作者简介:辛漫桐(2001-),女,本科,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浅析哈尔滨市公共交通问题与对策辛漫桐,谭金林,刘 洋,李晓绅(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居民机动车拥有率急速上升,其公共交通出行率日益下降,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拥堵。
为此,本文对哈尔滨市的公共交通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并简要提出了解决对策,尤其是大力支持公交优先政策,为哈尔滨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基础,以缓解城市交通堵塞的现状。
为助力发展和完善哈尔滨的公共交通明确了方向。
关键词:公共交通 现状 问题 对策中图分类号:U491.1+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0402(2021)02-0098-031 哈尔滨城市公共交通现状1.1 哈尔滨市简况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东与佳木斯市,七台河市,牡丹江市接壤,西与大庆市毗邻,北与绥化市,伊春市相连,南与吉林省隔松花江,拉林河相望。
[1]哈尔滨市不仅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全国十大城市之一,被称为全省经济、文化、政治、交通的重要枢纽。
而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增长,哈尔滨市私家车数量也在急剧上升。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20年,哈尔滨机动车数量已经超过200万。
这也就导致哈尔滨市的交通堵塞状况愈发严重,道路交通供需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
1.2 公共交通四大出行方式现状1.2.1 公交截止2020年12月4日,根据全省最大的营运车辆监管体量的TOCC 日采集情景数据,汇聚了公交、出租、网约、客运、货运等行业数据150余类,展示出了对哈尔滨市现存车辆的准确数据,其拥有6591辆公交、4882辆网约车、44873辆重型货运车辆、16000辆出租车,总计72346台运输车辆的营运。
随着老城区的完善和新城区的发展,2019年陆续开始运营常规公交运营线路292条,机动车保有量182.6万,中心城区约150万辆,总里程也是突破5000千米,线路网密度达到2.5公里/每平方公里,平均每天运送客量达到367.63万人次,全年客运总量达到158633万人次。
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是当前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作为重要的城市交通方式,需要协同发展,提高整体交通运输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在我国,城市公交和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选择,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和竞争关系,如何促进二者合作共赢,实现优势互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对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协调发展机制和策略,对于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探讨二者的协调发展机制,研究协调发展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提出协调发展的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研究的意义在于优化城市交通体系,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提升城市居民出行体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公共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难题的重要途径。
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可以实现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利性,减少私家车出行,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城市交通资源的合理配置。
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还具有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公共交通的高效率运行和便捷服务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交通噪音也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加强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对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的协调发展,通过对现有状况的分析和机制的探讨,揭示其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以及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策略性建议。
我国大城市公交站点布局设计优化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庞 博 宋 岩 陈 鸥【摘要】目前,随着公交优先原则在我国的提出及逐步深入实施,公共汽车已成为各大城市最主要的居民出行方式。
由于大城市公交线路复杂,站点繁多,这就为城市公交站点的布局设计带来了挑战。
论文以哈尔滨市为例,通过对城市中心区范围内所有公交站点现状的详细调查,选取重复三站(含)以上站点作为代表(计290个),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对其现存问题进行分类研究,并针对所提出实际问题进行优化研究,提出了城市公交站点的布局设计方法,并针对哈尔滨作为寒地城市在公交站点布局设计问题上的特殊性作了探讨。
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因而论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对协调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指导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有着借鉴作用,同时试图为实施公交优先原则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有益研究。
【关键词】城市公交站点;公交优先;站点布局;站点设计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机动车数量尤其是私人汽车数量迅猛增长,导致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峻。
为适应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协调城市环境和用地并满足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必须建立和谐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
城市公交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实施公交优先原则,建立一个以轨道交通系统为骨架,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相互协调的综合交通体系,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鉴于我国地少人多且经济不够发达的现状,及城市公共汽车在运送能力、运输成本及所需道路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公共汽车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
目前我国大城市均拥有几十至几百条公交线路,按每条线路平均20个站点,重复系数2.5计算,每个城市也至少有上千个公交站点。
由此可见,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条件之一及城市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交站点,其布局的合理性及设计的可印象性对建设城市整体可印象性及和谐性具有极重要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需求分析及效率评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成为主要的公共交通方式。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换乘需求进行分析,并评价其效率。
首先,换乘需求是指乘客从一种交通方式转换到另一种交通方式的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之间的换乘需求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出行距离。
城市轨道交通因其高速、大容量的特点,适合长距离出行,而常规公交更适合短距离出行。
因此,在出行距离较长的情况下,乘客更倾向于选择城市轨道交通,而在出行距离较短的情况下,选择常规公交的可能性更大。
其次是出行时间。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其独立的专用线路和优先通行权,通常具有更高的运行速度和更短的停站时间,因此在时间敏感的情况下,乘客更愿意选择城市轨道交通。
而常规公交由于受到道路交通状况的影响,运行速度较慢,停站时间较长,因此在时间相对宽裕的情况下,乘客更可能选择常规公交。
此外,换乘需求还受到城市规划和交通网络的影响。
如果城市规划合理,交通网络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换乘节点布局合理,乘客换乘的便利程度将得到提高,换乘需求也会增加。
相反,如果城市规划不合理,交通网络不完善,换乘节点布局不合理,乘客换乘的便利程度将受到限制,换乘需求也会减少。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效率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运行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独立的线路和优先通行权,运行效率相对较高。
而常规公交受到道路交通状况的影响,运行效率相对较低。
因此,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相对于常规公交具有更高的效率。
其次是客流容量。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大的客流容量,可以满足更多乘客的需求。
而常规公交由于受到车辆容量和道路通行能力的限制,客流容量相对较小。
因此,在高峰期或客流密集区域,城市轨道交通相对于常规公交具有更高的效率。
最后是换乘便利度。
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换乘便利度受到换乘节点的布局、设施和服务水平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调整方法分析【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的行车调度调整是确保列车运行安全、高效的重要环节。
本文首先分析了调度调整的重要性,指出其对提高运行效率、缓解拥挤、保障乘客安全至关重要。
其次介绍了行车调度的基本原则,如保证列车之间的安全距离、合理安排运行时间等。
然后阐述了行车调度调整方法,包括调整列车运行间隔、优化车辆调度计划等。
接着讨论了设备升级与技术创新在行车调度中的重要性,如实时监控系统、智能预警技术等。
最后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对行车调度的影响,强调了培训人员、提高调度员素质的重要性。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调整方法的分析,有助于提高轨道交通运行效率,优化乘车体验,做好城市交通管理工作。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调度调整、重要性、基本原则、调度方法、设备升级、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1. 引言1.1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调整方法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行车调度工作的高效与精准直接影响着整个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行车调度调整方法是一个研究颇为复杂的课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保障车辆的安全运行和乘客的舒适出行。
本文旨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调整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重要性、基本原则、实际方法、设备升级与技术创新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借鉴,提升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
2. 正文2.1 调度调整的重要性调度调整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直接影响到列车的运行效率、运输能力以及乘客的出行体验。
调度调整能够有效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和频次,缩短乘客等待时间,提升整体运行效率。
通过合理的调度安排,可以避免列车之间的碰撞和拥堵,保障行车安全和乘客的安全。
调度调整还可以根据实时的客流情况,灵活调整列车运行计划,提高运输能力和满足乘客出行需求。
哈尔滨的城市交通规划与改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黑龙江省省会城市,哈尔滨面临着诸多交通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哈尔滨市政府积极推进城市交通规划和改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交通问题的现状与挑战哈尔滨市是一个发展较快的地级市,拥有庞大的人口和日益增长的车辆保有量。
这导致了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逐渐恶化。
与此同时,过去的城市规划和交通设计并不完善,导致许多道路狭窄、交叉口拥堵、公共交通不便等影响市民出行的难题。
因此,哈尔滨市政府迫切需要制定有效的交通规划和改善措施。
二、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城市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交通运行进行系统规划和整合,旨在建设安全、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
在哈尔滨这样一个庞大的城市中,城市交通规划不仅是提高市民出行质量的关键,也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三、哈尔滨的交通规划与改善措施1. 道路建设与扩容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哈尔滨市政府不断加大对道路建设和扩容的投入。
通过开辟新路和拓宽现有道路,增加道路通行能力,缓解道路瓶颈问题,并提高交通的流程和通行速度。
2. 公共交通优化哈尔滨市政府致力于提升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在公交线路上,逐步引入更多的环保型公交车辆,提高公交运营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同时,政府还加大对轨道交通的建设力度,以解决交通需求日益增长的问题。
3. 鼓励绿色出行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哈尔滨市政府积极鼓励市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如骑行、步行和电动车。
针对这一目标,政府加大了对自行车道、人行道和电动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供更加便利和安全的绿色出行环境。
4. 智能交通系统的推广为了提高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哈尔滨市政府引入了智能交通系统。
该系统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实现了交通信号灯优化管理、交通态势感知和交通数据分析等功能,有效提升了交通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改进优化设计摘要:为了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功能,想要达到和常规公交间的最优化接运换乘。
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现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的改进PSO算法优化设计思路,以最大化接运效率优化接运公交线路目标函数,在充分考虑线路长度和交通站点客流量、区段剩余通过量的情况下,建立改进PSO模型结合算例。
结果发现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可以实现最大化接运效率,创造最大的社会及乘客效益,证实了本文提出改进PSO模型的可用适用性,可以扩大轨道交通客流量覆盖范围,综合提升轨道交通整体吸引力。
关键词:轨道交通;接运公交;改进PSO算法城市公交系统包括了轨道交通、常规公交两种,二者衔接可以实现换乘时空结合,扩大常规公交的辐射吸引覆盖范围,并对中长运输距离情况下,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具备的快速、大运输量、少量占地、低能耗优势。
除此之外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交通方式、纾解道路系统的能力直接决定了集疏能力,如果未达到较强通达性,则无法提供优化运输服务[1]。
所以需要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二者之间功能合作共同发挥优势作用。
但是我国目前在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的优化设计研究中,仍然更多的集中于理论层面研究,有学者认为可以“逐条布设、优化成网”,这种思路能够有效解决二者接运问题,但是如何能够定量规划接运公交线路,提出可行接运线路优化方案提高效率[2-3],本文以达到接运效率最大化为目标,提出一种建立改进PSO算法的优化设计模型。
1建立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优化模型通过运用离散化思路处理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区域规划,运用栅格线对既定轨道接运区域分割处理,获得m×n个同等大小的方块,在2个邻近线相交点中,接运公交沿公交路线(栅格线)垂直或水平运动[4]。
假定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的单向行驶接运公交,那么公交行驶线路无论任何节点都只可以垂直或水平延伸,因此能够定义离散化计算公交线路所用参数如下:本文设计了最大化接运效率,设计目标函数计算公式如下:在优化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客流量、接运路线长这两个约束条件,一般情况下规定接运公交路线总长在6~7km,且对接运、路线效率要求较高,所以优化搜索范围排除接运客流竞争区域,总结4个模型约束条件分别如下[5-6]:式中:i轨道站始发F接运路线的效率用EFi表示;结点间距用W表示,轨道站点数用j表示,i、j之间剩余客流量用fij表示;i、j长度用lFiJ表示;轨道断面j、i剩余客流量用fji表示。
公交线路调整策略研究公交线路调整是城市公交运营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提高公交系统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使城市交通更加便捷和环保。
本文将探讨公交线路调整的策略研究,从运营效益、乘客需求和城市规划等方面进行分析。
1. 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交系统的运营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公交线路调整的目的是根据城市交通需求的变化和道路网络的调整,优化公交线路的布局和运行方式,以提高运营效益和乘客满意度。
2. 运营效益公交线路调整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是运营效益。
通过分析公交系统的运行数据,包括车辆运行速度、站点停留时间和运载量等指标,可以发现潜在的运营问题。
根据这些问题,可以针对性地调整线路,合理分配车辆数量和运行频次,以提高公交的准点率和载客率。
另外,运营效益也与线路布局有关。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新兴住宅区和商业中心常常出现。
通过合理评估人口流动和商业发展趋势,可以考虑调整线路以适应新的需求,避免过度拥挤和车辆闲置的情况。
3. 乘客需求公交线路调整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满足乘客需求。
人民出行方式的变化和出行需求的差异性,要求公交系统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通过调查问卷和乘客反馈,可以了解人们的出行偏好和建议,从而更加精确地调整线路和站点设置。
此外,公交线路调整还需要考虑到乘客的舒适度。
针对高峰期和拥挤线路,可以增加运力或缩短运行间隔,以减少乘客等待时间和拥挤情况。
此外,车辆的舒适性和设施的完善也是提高乘客出行体验的重要因素。
4. 城市规划公交线路调整必须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城市规划涉及土地利用、道路网络和人口分布等因素,对公交线路的规划和调整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与城市规划部门和交通规划师的紧密合作,可以确保公交线路的调整与城市发展的整体策略和长期规划相一致。
此外,城市规划对公交线路调整提供了机会。
例如,在中心城区的步行街,可以设置无车区域,优化周边公交线路,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
在新城区的规划中,可以预留公交站点和线路,以便未来的线网扩建和延伸。
哈尔滨西客站地铁联络线公交一体化研究
邓立红;李相宜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4(040)003
【摘要】针对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一体化研究,首先提出规划的意义,为研究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合理衔接,实现轨道交通与相关配套公交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开工、同步投入运营”的目标,探索了公交一体化规划思路及方法,为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指导.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邓立红;李相宜
【作者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规处,天津30025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91
【相关文献】
1.基于哈尔滨地铁一号线的常规公交线路调整 [J], 宋玥
2.北京地铁熊猫环岛联络线三联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J], 杨世武;韩占波
3.哈尔滨地铁1号线太平桥联络线应急监测的设计与实现 [J], 王建文;甄鑫强
4.哈尔滨市公交线路与地铁衔接布局方法的研究 [J], 张国强
5.哈尔滨地铁1号线三期开始最后联调联试年底试运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哈尔滨地铁一号线的常规公交线路调整宋玥【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常规公交的优势,切实提高哈尔滨公共交通运输效率,基于哈尔滨市目前正在建设的地铁1号线(哈尔滨南站─哈尔滨东站),分析哈尔滨市地铁1号线直接影响的常规公交线路的客流量分布、线路重复情况等现状,并采用四阶段法对地铁1号线的客流量进行预测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哈尔滨的实际交通状况,提出地铁1号线直接影响的常规公交线路的调整原则和调整方案建议,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线路调整后平均换乘时间、乘客换乘系数、营运协调程度、运能匹配程度、线路重复系数等指标均能达到标准参考值,其中平均换乘时间要大大高于参考值.【期刊名称】《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24)002【总页数】5页(P18-21,39)【关键词】地铁;常规公交;线网调整【作者】宋玥【作者单位】哈尔滨市交通规划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1211 概况至2008-09-28,哈尔滨地铁1号线工程已经正式开工建设,起点为哈尔滨南站,经学府路、东西大直街、太平桥,终点至哈尔滨东站。
站段全线长17.73 km,共设18座车站,其中:换乘站 6座,平均站间距1.014 km,最大站间距1.681 km(哈尔滨南站至农科院站),最小站间距0.706 km(龙江街站至烟厂站)。
预计将于2013年竣工通车。
车站位置如表1所示。
线位横贯市区东北至西南轴线,东北起于铁路枢纽“两辅”之一的哈尔滨东站,途经黑龙江工程学院、太平桥、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电子产品商圈)、龙江街(哈医大一院、秋林商圈)、博物馆(哈尔滨火车站、南岗商业区)、教化广场(哈工大)、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服装城、211医院)等大型客流集散点,经哈医大二院至终点哈尔滨南站,全线经过道外、南岗、动力、平房四区,是哈尔滨的主客流走廊,是连接哈尔滨市东北至西南并向南延伸的骨架。
该线路建成后将解决哈东站以东及哈南站地区居民的出行,带动老城区的改造和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哈尔滨公交调整策略研究作者:袁田来源:《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9年第05期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公交系统作为2种不同的交通方式,在城市中都有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如何使两者有机结合,发挥公共交通系统作用,提升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一直都是軌道交通与城市公交系统研究的重点。
文章基于哈尔滨市轨道交通网络骨架,对哈尔滨市既有地面公交走向特征和轨道交通沿线地面公交资源的情况进行梳理,明确现状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的相互关系,提出哈尔滨市公交调整的策略及方案。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公交规划;调整策略中图分类号:U1210 引言哈尔滨市地处我国东北北部,所处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多冰雪,霜冻期长达6个月,行车速度缓慢,虽然近年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公交系统,增加公交车辆,但居民出行时间长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更由于气候寒冷,候车等待已经称为一件令市民难以接受的事情,尤其是在早晚高峰乘车期间,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乘车便利性的降低使得以公交车为主导的现状公共交通吸引力不断下降,公共交通分担率已经由1999年调查的34.8%下降至29.6%,私人交通的发展,进一步导致道路的拥挤。
近年来,哈尔滨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系统,为乘客营造了良好、舒适的乘车环境,自2012年哈尔滨市轨道交通1号线通车以来,单线日均客流量最大可达约16.86万人次,单日最高客运量达30.97万人次,广受市民认可。
随着不久轨道交通2号、3号线的开通运营,哈尔滨市将形成“十字加一环”的轨道交通骨干网络。
在此基础上,如何保证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将是后续公共交通工作的重点。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既有公交线网和轨道交通线网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地面公交调整的策略,为后续公交调整提供指引。
1 地面公交网络现状分析根据对哈尔滨市既有公交线路进行统计分析,哈尔滨市共有公交线路292条,总里程约5 690 km,平均线路长度约19.5 km。
根据线路与市区的关系,可以将线路定义为3种类型,分别为市内公交、市郊线路及卫星城际线。
(1)市内公交。
市区内运行的公交线路,通常在5~20 km左右。
(2)市郊线路。
郊区往返市区的线路,通常距离较长,可达20~30 km。
(3)卫星城际线。
市区往返郊区卫星城的线路,距离更长,一般在30 km以上。
3种类型的线路数量以市内公交最多,卫星城际线路最少。
目前,由市区开往卫星城的线路主要是由主城区开往北部呼兰老城区的卫星城际线,以及由主城区开往东南部阿城区的卫星城际线(图1)。
各种类型线路的数量及特征统计见表1。
2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分析截至2018年9月,哈尔滨市已经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有1号线一、二期工程和3号线一期工程。
在建的线路有1号线三期工程(哈南—平房)、2号线一期工程(江北大学城—气象台)和3号线二期工程。
在建线路中,1号线三期工程计划于2019年初通车,2号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20年底通车,3号线二期工程分两段分别于2020年底和2022年底开通。
因此,在今后的2~3年内哈尔滨市将会形成轨道交通基本网络骨架。
见表2、图2。
3 现状问题、调整目标及对策3.1 现状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在于乘车及候车舒适度高,不受冰雪天气影响,旅行速度快,不受道路堵车的影响。
但相比地面公交,其在灵活性上有些不足,首先是客流走廊一旦建成后难以进行调整,其次是造价高昂,为了保障旅行速度设站间距不能过密,一般在市中心约1 km左右。
地面公交的运行情况取决于路面交通的情况,其优势在于站间距小,通常只有500~600 m,因此其覆盖的范围更广。
通过对哈尔滨市地面公交及轨道交通两者网络叠合发现,3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的骨架网络基本占据了主要的交通走廊,在这些重要的交通走廊上,原先分布的公交线路也较多,甚至存在一部分完全重叠的线路,两者在通道上难免会形成竞争的关系。
3.2 调整目标及对策城市轨道交通在不同发展时期应有不同的公交调整目标和对策,根据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的一致看法,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初步成型时期,应构成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短线接驳公交为支撑,出租车为补充的城市综合公共交通系统。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网络即将形成“十字加一环”的网络形态,整体网络已初步成型,因此由城市轨道交通加地面公交构成的综合公共交通形态应以上述内容为主。
城市轨道交通在为地面公交运营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地面公交的运营带来了机遇。
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的共线,虽然会分担走廊上的一部分客流,特别是与地面公交共线距离较长的线路,但随着轨道网络的形成,由其他交通方式转移的诱增客流又会为地面公交带来新的客源。
因此,地面公交调整的目标主要是做好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无缝衔接”,并在其走廊适当布置重叠公交线路,加密车站服务范围。
针对以上调整目标,需要根据公交线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将其分为重合线路、相交线路、接驳线路和其他线路。
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功能的线路采取不同的调整策略,从线位的协调、站点的协调和运营的协调综合考虑,从而减少两者之间不合理的竞争,加强协作配合,促进形成两网融合、共生共长的公共客运体系。
公交调整技术路线见图3。
针对不同定位的公交线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关系,应采用不同的调整策略,具体可按表3情况分类调整。
除针对线路本身外,还应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形成的重要枢纽节点,形成新的公交一体化的枢纽。
东京市轨道交通发展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其公交网络也在城市轨道交通基础上进行过多次调整,其都市副中心的新宿站就是典型的公交一体化枢纽,不仅便于居民的出行,还在其副中心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 公交调整方案分析4.1 市内线哈尔滨市内公交线路共172条,从公交线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关系来看主要以重合、相交和接驳线路为主,针对不同的线路有撤销、大范围调整和维持原状等调整策略。
以21路公交为例,该条线路起、终点分别为工部街和农业大学,整条线路全长约14.5 km,共设23座车站,主要沿经纬街、田地街、中山路、珠江路、公滨路走行。
就现状来看,该线走行的经纬街、中山路、珠江路和公滨路与哈尔滨市轨道交通2号线的服务范围完全重合,重合段线路长约9 km,为明显的市内相交线,见图4。
因此,可考虑予以撤销,但撤销的时机应掌握恰当,在2号线运营后,应予以一定的观察期,待客流转移后适时撤销。
4.2 市郊线路哈尔滨市郊线路共114条,从公交线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关系来看主要以重合、相交和接驳线路为主,针对不同的线路有维持原状、长线截断、端部延长和局部调整等调整策略。
以336路公交为例,该条线路起、终点分别为艺体街和哈尔滨火车站,整条线路全长约16 km,共设26座车站,主要沿哈双路、中兴大道、学府路、西大直街、海城街走行。
就现状来看,该线于哈双公路与3号线有1次交汇,后与1号线在学府路、西大直街段的服务范围完全重合,重合段线路长约7 km,为明显的市内相交线,见图5。
因此,可考虑采用长线截断加端部延长策略,即先将既有公交线路于1号线处断开,取消继续延伸至火车站段线路,后根据实际需求再由断开处向东进一步延伸。
336路公交调整前后与哈尔滨市轨道交通网络关系见图5。
4.3 卫星城际线哈尔滨市卫星城际线路共6条,从公交线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关系来看,6条线路有城际相交线和城际接驳线2种类型。
根据前述提及的公交调整策略,应选用长线截断的方式予以调整。
以呼兰区至主城区的551路为例,该条线路起、终点分别为铁路哈尔滨站南广场和呼兰亿兴小区,整条线路长约33 km,共设17座车站,主要沿哈肇公路、松北大道、安发街和邮政街走行。
就现状来看,该线除北端哈肇公路段无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外,进入松北大道后其与轨道交通网络骨架相交段的线路长约12 km,为明显的城际相交线。
根据卫星城际线的定位,其主要目的是为卫星城和主城提供长距离的交通出行作用。
因此,在哈尔滨市轨道交通网络骨架成型后,551路公交没有必要再进入江南主城区,可将551路终点站设置在2号线哈尔滨北站枢纽广场,既节约道路资源和公交资源,又方便旅客快速进入主城区。
551路公交调整前后与哈尔滨市轨道交通骨架网络关系见图6。
4.4 公交一体化枢纽——哈北站2号线是哈尔滨江北地区的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而铁路哈尔滨北站站是哈尔滨市北部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
从前期公交网络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公交经过哈尔滨北站或其周边后会继续往南至江南主城区。
在哈尔滨市轨道交通网络骨架形成后,可将哈北站北部扇形片区的客流吸引至哈北站,通过公交换乘城市轨道交通的方式到达江南主城区。
围绕哈尔滨北站形成一体化枢纽的公交调整见图7。
5 结束语哈尔滨市轨道交通网络骨架形成后,基本上已经覆盖主城区重要的客流集散点,如主城区中心的商圈、重要的铁路、公路枢纽等。
卫星城际线和远郊的线路宜尽可能的发展成为接驳线,取消大量的相交与重叠部分,充分利用城市轨道交通旅速快的优势进城,节约公交与道路资源。
利用公交调整的契机,形成新的一体化公交枢纽,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现状地面公交网络和轨道交通基本骨架网进行分析,提出了应先将线路进行功能定位划分,再将其与哈尔滨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关系进一步分类,针对不同功能定位条件下不同类型线路提出不同的调整策略。
期望本文为后续实际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1] 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哈尔滨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R].上海: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2010.[2]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R].上海: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2014.[3] 唐艺耕. 哈尔滨地铁1号线客流特性分析[J].科技风,2017(3).[4] 袁田,顾保南. 日本东京中心区道路公交线网布置的特点及启示[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4).[5] 王永清. 淺析厦门市轨道一号线沿线常规公交调整方法[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8(14).[6] 徐亚华,冯立光. 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现状及战略规划[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 (6).[7] 江志彬,费翔,滕靖. 常规道路公交与网络化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协作模式[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2).[8] 王良琴. 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衔接规划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7(3).[9] 覃煜,晏克非.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衔接系统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0(2).[10] 马超群,王玉萍,陈宽民.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竞争模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3).[11] 周昌标,王婷静,赖友兵. 基于道路公交与轨道交通布局模式的公交线网调整方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4).[12] 范海雁,杨晓光,夏晓梅,等. 基于轨道交通的常规公交线网调整方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4).[13] 刘超平. 大城市公交枢纽功能分类及设施规模分析方法[D].江苏南京:东南大学,2011.[14] 韩兵. 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网协调与调度方法研究[D].江苏南京:东南大学,2012.[15] 常星. 基于轨道交通的常规公交系统调整研究[D].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16] 石慧钰. 新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公交线路调整方法研究[D].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17] 陈彦瑾. 常规公交与城市轨道交通并线决策问题研究[D].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18] 方晓丽. 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公交线路布设及优化方法研究[D].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19] 秦莉. 轨道交通走廊常规公交线路调整方法研究[D].陕西西安:长安大学,2012.收稿日期 2019-02-21责任编辑朱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