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_植物的无性生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20.18 KB
- 文档页数:5
植物的无性生殖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区别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列举常见的营养繁殖在生活中的应用,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
2.学生能够尝试完成一种植物的扦插、嫁接。
3.通过比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辩证地认识生命现象,并关注无性生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授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八年级)的学生。
他们学习生物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是同学们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所以该内容易于被学生接受和掌握。
但是要学生描述出无性生殖的具体概念及在实际中的应用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较多的直观材料,帮助其降低学习难度。
三.教学内容分析在植物生殖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简单地回忆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引出有性生殖以后,重点讲解植物的无性生殖。
我打算先用一张植物的PPT,让同学们先直观地区别一下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然后再由马铃薯的发芽,椒草的叶生殖来引出无性生殖,再进一步让同学们总结出由营养气管进行的生殖就是无性生殖。
再过渡到无性生殖在实际生产中的利用,嫁接和扦插。
最后再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进行比较,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植物的生殖。
这一节课的主要概念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学生不难接受。
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动手操作能力相结合,设计一些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然后总结出理论。
这不仅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还会使他们对生物的学习更加感兴趣。
①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②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
四.学习动机的唤起和保持课前让学生们自己进行土豆发芽的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部分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对此有一定的经历体验,学习的时候不会感到陌生。
在课堂开始时让学生对土豆发芽的培养进行成果汇报,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建立这部分知识的信心。
《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及应用,在我认为,这是一节复习性的一节课,与七年级上册《开花、结果》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对植物生殖的进一步深化,并且使学生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2)、观察、思考、讨论常见的生活中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尝试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3)、关注有性生殖中的传粉和受精,关注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注意生活环境的能力;(2)、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对花的观察、欣赏,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陶冶情操;(2)、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有性生殖的概念及过程;2、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区别;难点:1、有性生殖的概念;2、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区别;3、通过探究,理解嫁接、扦插成活的关键。
四、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及理解能力上都有所提高,加之,学生在七年级对本部分内容都有所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一定掌握的很好。
五、教学过程:我们学校采取五步十环节的模式,其过程无非分为下列五步:温故知新---自主学习---探究释疑---互助提高---梳理总结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一节植物的生殖有性生殖: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种子中的胚→新个体无性生殖: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及理解能力上都有所提高,加之,学生在七年级对本部分内容都有所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一定掌握的很好。
效果分析本次活动具有很好的意义,不仅加强了老师之间的互助作用,而且,师生、生生之间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现把我的感受书之余下;1.真正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起指导作用。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无性生殖的定义、特点和常见方式。
2. 使学生掌握植物无性生殖的生物学原理和实际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植物生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无性生殖的定义:植物通过非生殖细胞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2. 植物无性生殖的特点:快速、高效,能够保持母本性状的稳定。
3. 植物无性生殖的常见方式:a) 营养繁殖:植物通过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b) 孢子繁殖:植物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如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 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培养成新个体。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繁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繁殖的方式。
2. 讲解:介绍植物无性生殖的定义、特点和常见方式。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组讨论植物无性生殖的实际例子。
4.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或观察营养繁殖的过程。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植物无性生殖的理解程度。
2.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观察、操作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学生对植物无性生殖的知识。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植物繁殖的图片。
2. 视频素材:植物无性生殖的实际例子。
3. 实验材料:植物组织培养的器材和试剂。
4. 参考书籍:有关植物无性生殖的教科书和学术资料。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详细讲解植物无性生殖的生物学原理,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植物无性生殖的实例,如草莓、马铃薯的繁殖。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中的应用和优势。
七、教学难点:1. 植物无性生殖的生物学原理: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
2. 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中的应用和优势:如何运用植物无性生殖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无性生殖的生物学原理和实例。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优秀4篇)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篇一一、教材分析“植物的无性生殖”是第一章第七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植物的营养繁殖与植物的组织培养。
本节课所讲授的主要部分是“植物的营养繁殖”,主要讲解的内容有:让学生理解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该部分,最主要地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亲自实验操作学习嫁接技术。
除此之外,让学生了解组织培养,即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的有性生殖有了深入的了解,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
生活中,学生虽听说过“无心插柳柳成荫”,也见过一些利用嫁接培育的植物,但大多数学生对此没有实践经历。
所以本节课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尝试实验操作,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又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组织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现在许多高校都有组织培养实验室,网络上也有实验视频。
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形象地感知组织培养技术,同时亦可开展生物兴趣小组,让学生参观组织培养实验室。
从而让学生在学会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2、理解嫁接、扦插、压条实验技术。
3、认识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保底教学目标】其中1、2为保底教学目标,因其是本节的重点内容,考试所占比重较高,因此将其确定为保底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亲自实验操作嫁接、扦插与压条技术的能力。
【保底能力目标】此处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营养繁殖,同时亦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2、理解嫁接、扦插、压条实验技术。
3、认识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亲自实验操作嫁接、扦插与压条技术的能力。
五、教法教具材料的准备(1)准备蔷薇枝条、刀片、嫁接薄膜。
初中生物植物无性生殖教案
教学内容:植物无性生殖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习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如分株、匍匐茎、萌芽等;
3. 掌握植物无性生殖的优点和缺点;
4. 通过实例了解植物无性生殖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难点:植物无性生殖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老师向学生展示图片,引出植物无性生殖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尝试给出定义。
2. 引导学生探究植物无性生殖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讲解与讨论(15分钟)
1. 老师讲解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介绍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
2. 学生与老师一起讨论植物无性生殖的优点和缺点,思考为什么植物选择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1. 老师给学生展示一些植物无性生殖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
2. 学生根据案例讨论植物无性生殖在自然界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练习与检测(15分钟)
1. 学生进行一些植物无性生殖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检测他们的理解程度。
五、课堂总结(5分钟)
1.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植物无性生殖的重要性和意义。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思考和探索植物无性生殖方式。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和方式,培养学生观察、
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巩固学生的理解程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增加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
2024年《植物的生殖》教学反思8篇《植物的生殖》教学反思1本节在复习有性生殖的基础上,再学习无性生殖。
1生成概念:通过诗配画《草》全文导入新课。
每种生物都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灭绝,诗中描述的草考什么方式繁殖后代的?(根)七上生物所学的桃树的'生殖过程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回顾桃树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问:这两种生殖方式有何主要区别呢?由此引入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概念。
延伸拓展:我们所学生物的生殖方式哪些是有性生殖方式?(细菌、真菌、病毒、动物)2通过视资料介绍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两种主要方法:嫁接和扦插,并讨论操作过程中注意方法。
(如枝条切口方向,带芽数目等)3动手操作,增加生活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扦插和嫁接,并相互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引导和拓展,使教学过程符合认知规律。
不足之处有:过分依赖多媒体,板书较少;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足,引导不十分到位;学生实践操作时,活动秩序有些随意。
《植物的生殖》教学反思2本节在复习有性生殖的基础上,再学习无性生殖。
1生成概念:通过诗配画《草》全文导入新课。
每种生物都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灭绝,诗中描述的草考什么方式繁殖后代的?(根)七上生物所学的.桃树的生殖过程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回顾桃树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问:这两种生殖方式有何主要区别呢?由此引入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概念。
延伸拓展:我们所学生物的生殖方式哪些是有性生殖方式?(细菌、真菌、病毒、动物)2通过视资料介绍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两种主要方法:嫁接和扦插,并讨论操作过程中注意方法。
(如枝条切口方向,带芽数目等)3动手操作,增加生活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扦插和嫁接,并相互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引导和拓展,使教学过程符合认知规律。
不足之处有:过分依赖多媒体,板书较少;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足,引导不十分到位;学生实践操作时,活动秩序有些随意。
《植物的无性生殖》教学设计一、课标依据及学情分析课表依据: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
3、尝试植物的杆插或嫁接。
学情分析:初一学习过开花和结果,对植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只是还未形成概念,因此通过复习来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对于无性生殖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却知之甚少,因此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
二、学习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3、掌握杆插材料的处理方法。
4、关注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活动,掌握杆插材料的处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体验法为主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一、有性生殖两性生殖细胞-受精卵一新的植株二、无性生殖无两性生殖细胞-母体(根、茎或叶)一新的植株三、杆插和嫁接【学情分析】初一学习过开花和结果,对植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只是还未形成概念,因此通过复习来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对于无性生殖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见过甚多但却知之甚少。
因此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从熟悉的感性认识入手,总结规律,仿照有性生殖的概念,得出无性生殖概念,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与学生的实践活动作品及生活实例结合,让学生关注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并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杆插,提升实践能力是难点。
【效果分析】通过课堂多种多样的评价反馈,发现大部分学生可以很好的达成目标, 下节课的课前复习提问反馈多数学生不需要复习就可以描述概念并能举例说明,一部分同学需要温习后也可以掌握,达成了预期效果。
此外,课后学生询问了很多关于扦插和嫁接的方式来繁殖植物的问题,可见课堂内容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鲁科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中的部分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一节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无性繁殖。
体会到不同的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
(4)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
(3)能够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植物的无性繁殖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及在探究中发现解决问题,从探究实验事实中判断、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花的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2)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3)参与植物无性生殖的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及概念。
2.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
3.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难点:1.植物有性生殖的概念。
2.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3.通过探究,正确掌握无性生殖在农林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设计思路实物导入新课——观看微视频复习花的结构、传粉、受精和结果的相关知识——学生总结出有性生殖的概念以及特点——举例让学生辨别是否属于有性生殖——总结判断有性生殖的关键词——利用竹子引出无性生殖——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实物观察、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进行对比,得出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观看视频了解无性生殖的应用:嫁接、扦插和植物组织培养等——提供实物材料让学生直观了解在这些应用中的一些具体做法的意义——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繁殖一颗属于自己的植物——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反馈练习巩固知识——课后作业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照顾自己繁殖的植物,定期观察和拍照记录,一段时间后进行展览。
《生物的无性生殖》(第1课时)教材分析《生物的无性生殖》是初中生物课程十个一级主题之一---《生物生殖和发育》教学单元开篇第一课,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一生》一章中设计了《植物种子的萌发》和《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两节,学生对大多数植物的有性生殖有了初步的了解,七年级下册《人的生殖与发育》一章中学生又对人的新生命诞生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本节课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总结,又是对接下来四节教学内容的铺垫与延伸,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表述无性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等几个科学概念。
1.举例说出常见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2.举例说出生物的无性生殖方法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尝试植物嫁接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1.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聆听他人观点,学会分享他人成果。
2.感悟并认可生物的无性生殖方法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知识方面:1.初一上学期孩子们已经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一生》教学单元,知道大多数植物的一生是从一粒种子的萌发开始的。
2.初一下学期孩子们又学习了《人的生殖与发育》教学单元,知道人的一生是从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开始的。
3.孩子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很少接触嫁接等无性生殖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但家庭中盆栽植物的嫁接、扦插、分根栽培方法有些孩子还是见过的,有的甚至还动手参与过。
以上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储备为本节课的顺利学习做好了铺垫。
能力方面:1.从初一第一节课开始,我就采用以生为本的“自学-合学-展学”教学主线,经过一年的实践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展示交流能力已初步具备。
2.学生动手能力强,合作意识强,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尝试植物嫁接的一般方法提供了保障。
情感方面:孩子们普遍喜欢生物课,许多孩子参加了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昨天刚刚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植树造林活动,相信本节课孩子们的情绪更高,主动性更强。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无性生殖在生产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尝试植物嫁接的一般方法。
植物的无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属于初中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第一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生物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规定为了解水平。
因此,依据课标要求和本节具体内容,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2、举例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列举常见的营养繁殖现象;3、说出嫁接成功的关键;4、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能力目标:尝试完成一种植物的嫁接、扦插或压条繁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两大类生殖方式的特点,辩证的认识生命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处理方式】首先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依据自学问题让学生把重点识,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号,利用课件展示“扦插、压条、嫁接”等无性生殖过程,并与被子物的种子繁殖进行比较,请学生组内交流两种生殖方式的区別。
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展示,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把代表性的看法展示给大家进行交流、点评、引导,总结出无性生殖的特点,再引入无性生殖的应用。
难点:嫁接和组织培养的操作及原理。
【处理方式】在处理嫁接时,让学生结合课本实验操作,动手操作,在自己操作过程中体会嫁接的原理,即嫁接成功的关键;而组织培养是通过视频展示的方式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然后教师结合课件展示组织培养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根据以上学习目标,我的基本教学方法是;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也就是提出问题;其次,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小组分工完成一次枝接和芽接操作;并用视频展示组织培养的过程及应用,最后精讲、总结。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常用的种子繁殖,把种子种下去,里面的胚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又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受精卵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属于有性生殖,那除了用种子繁殖(也就是有性生殖)外,你还知道那些繁殖方式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环环相扣的得出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一种常见的繁殖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繁殖方式吗?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自然而然的导入本节课。
植物的无性生殖一、教学目标1、能描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并能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描述植物的无性生殖;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难点: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二、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展示植物开花结果的图片,回顾植物有性生殖的相关知识设疑过渡:植物还有其他的生殖方式吗?“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采用哪一种生殖方式来繁育柳树的?(二)植物的无性生殖观察与思考:展示图片(落地生根、番薯、马铃薯),思考这些植物是利用什么部位繁殖后代的?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引入“无性生殖”的概念内容:1、无性生殖的概念2、无性生殖的特性3、无性生殖的优点4、比较: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5、回忆并讨论:我们学习过哪些无性生殖的方式?巩固练习:6、下列繁殖方式是营养生殖的是( )A、播撒玉米种子种在土壤中B、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C、用土豆的芽发育成新植株D、埋下小麦种子后种子发芽7、许多植物既能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性生殖,这种特性有什么适应意义?(三)无性生殖的应用1、植物的扦插⑴扦插的注意事项具备的条件:健壮、茎端上有芽的枝条扦插枝条的处理过渡:展示蟹爪兰和仙人掌的嫁接图片,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花是仙人掌的花吗?蟹爪兰的花是怎么长到仙人掌上的呢?2、植物的嫁接⑴嫁接的概念⑵嫁接由哪两部分组成?⑶嫁接的类型(4)嫁接成功的关键是 :接穗和砧木的( )紧密结合在一起。
3、知识拓展:植物的组织培养(阅读课本第8页)播放相关的视频,使学生对组织培养技术有感性认识,理解这也是植物无性生殖的一种重要方式。
思考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有哪些?巩固练习1、为将一个老的品质较差的国光苹果园尽快地改造成优质的红富士苹果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红富士苹果的芽嫁接到国光的茎上。
嫁接后的芽长成的枝条上结出的( )A、 只有红富士 B、既有红富士又有国光苹果C、只有国光苹果D、同时具有两种口味的杂交苹果2、“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此话中柳树的繁殖方式为( )A、扦插B、芽接C、枝接D、压条3.要使一株桃树上结出几种不同品质的桃,应采取的方式是( )A.扦插B.种子繁殖C.组织培养D.嫁接4.植物园引进了一种稀有花卉,技术人员想在短时间内将其大量繁殖,比较理想的方法是( )A.种子繁殖B.组织培养C.扦插D.嫁接(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寻找身边的材料(比如富贵竹、绿萝、蟹爪兰等),自己尝试动手做一下扦插或嫁接,并记录实践的过程。
教学设计:植物的无性生殖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学科:生物学年级:八年级设计:课前准备:向日葵种子,椒草叶片长成的新植株,发芽的马铃薯块茎;每个小组准备好柳树的枝条、剪刀、花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知道无性生殖的特点,区别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⑵举例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列举常见的营养繁殖的现象。
⑶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
⑷描述组织培养的操作过程、原理及优势。
2、能力目标⑴尝试完成植物的扦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究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⑵通过学习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培养学生的对比归纳能力。
⑶通过导学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等。
3、情感价值目标⑴通过比较生殖方式的特点,辩证的认识生命现象⑵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巨大成就,教育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及应用,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
尝试完成植物的扦插。
难点:组织培养的操作、原理是本节的难点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出问题:绿色开花植物是怎样产生后代的呢?引导学生回顾绿色开花植物利用种子繁殖后代的过程。
进一步提出问题:想一想,植物除了进行种子繁殖以外,还有其他的繁殖方式吗?你见过哪些植物不通过种子而繁殖后代的现象?展示图片:甘薯利用根进行繁殖,马铃薯、草莓利用块茎繁殖,椒草(豆瓣绿)利用叶进行繁殖,从而总结出什么是营养繁殖,引出课题《植物的无性生殖》。
出示目标引导自学1:植物的营养繁殖出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课本40-42页。
⑴什么是嫁接?⑵嫁接的方式有哪些?⑶为什么接穗和砧木会长到一起?⑷嫁接成活的关键是什么?⑸哪些植物可以用嫁接的方式繁殖?⑹什么是扦插?⑺哪些植物可以用扦插的方法进行繁殖?⑻什么是压条?⑼哪些植物可以用压条的方法进行繁殖?分组讨论,学生回答每一个问题之后,教师播放相应的图片,进行点拨和总结。
如:扦插生出的根属于?压条时为什么要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去半圈?播放FLASH动画:植物的嫁接思考:嫁接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把两种果树嫁接在一起,结出的果实是接穗的还是砧木的?教师:同学们都听说过“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可以利用扦插的方法进行繁殖。
听评课记录冯老师:孟老师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后,找出三种营养繁殖方式的概念,通过课件及生活实例引出无性生殖的概念。
学生分组尝试嫁接实验,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教师再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理性认识。
孙老师:1、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
2、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3、很好运用了当堂达标教学模式。
赵老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通过各组学生的讨论,学生初步构建关于无性生殖的概念及特点。
另外通过观看两段视频,让学生清晰理解嫁接和组织培养技术。
李老师:孟老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构建知识体系,很好的掌握了本节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植物的无性生殖》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通过种子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
对无性生殖而言,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如:有的同学见过或亲自栽过蒜苗、有的养过水仙花、很多同学知道马铃薯存放时间长了会发芽,家里种草莓的同学可能了解到草莓要用压苗的方式进行繁殖。
学生一般都听说过“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所以学生对“扦插”并不陌生。
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解决。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尝试对植物进行嫁接;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关注植物的组织培养。
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对以上的生物学现象只是感性的认识,并没有上升到理性思维的角度去分析植物繁衍后代的方式。
另外“无性生殖”概念的构建要建立在对“有性生殖”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对于学生来说,组织培养是一项陌生、新奇的技术。
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学生通过亲自做嫁接的实验,以及观察图片和观看视频理解无性繁殖的概念、组织培养的操作与原理。
《植物的无性生殖》的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追求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时采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老师努力创设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自学、合作、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所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无性生殖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植物无性生殖的主要方式,如扦插、嫁接、压条等。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植物无性生殖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无性生殖的定义、特点和主要方式。
2. 教学难点:植物无性生殖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操作和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植物无性生殖的定义、特点、主要方式以及相关实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繁殖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物的无性生殖。
2. 讲解:教师利用PPT,详细讲解植物无性生殖的定义、特点和主要方式。
讲解过程中,结合实例进行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耐心解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周围植物的无性生殖现象。
每组选取一种植物,描述其无性生殖的方式和过程。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整理课堂笔记,加深对植物无性生殖的理解。
2. 观察身边的植物,找出它们的无性生殖现象,并加以描述。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学习新的知识点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植物无性生殖的定义、特点和主要方式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分析植物无性生殖现象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以及对周围植物无性生殖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植物学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无性生殖的科研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或植物研究所,观察和研究植物的无性生殖现象。
3. 开展校园植物调查,记录不同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八年级生物【植物的无性生殖】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标要求本节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
2.学情分析通过本章前六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生殖以及发育有了较为系统的认知,尤其是第二节传粉与受精,学习了植物的有性生殖,对两性生殖细胞、受精过程等知识比较熟悉。
生活中,学生对植物的营养繁殖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组织培养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帮助理解。
引导学生比较营养繁殖、组织培养和有性生殖的特点,使学生构建“无性生殖”的概念,认识无性生殖的优势。
通过七年级的培养,孩子们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能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对于部分难点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调动全班同学共同解决。
3.教材分析《植物的无性生殖》共需要1课时。
学习植物的营养繁殖,包括三种常见方式,组织培养等。
教材首先介绍植物的营养繁殖,通过数据和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好奇,然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营养繁殖现象。
随后通过蔷薇的嫁接、月季的扦插、桂花的压条引导出常见营养繁殖的方式,然后介绍了组织培养,最后归纳了无性生殖的优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过自学正确说出植物营养繁殖的概念并举出实例。
2.学生能够正确描述植物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的过程。
3.进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区分和比较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营养繁殖的概念及常用方法。
教学难点:组织培养的原理。
【课时安排】1课时四、训练环节(13分钟)三、当堂训练要求: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1.某果园的苹果树品质差、产量低,果农想尽快更换为优质高产苹果树,你的合理化建议是()A.种子繁殖B.幼苗换栽C.果枝扦插D.果枝嫁接2.进行压条时,要预先把枝条埋进土里的部分划破树皮,这样有利(),从而促进生根。
A.吸收水分B.吸收无机盐C.吸收营养D.积蓄有机养料3.植物园引进了一批稀有花卉,技术人员想在短时间内将其大量繁殖,比较理想的方法是()A.种子繁殖B.组织培养C.扦插D.压条4.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用带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殖B.用月季枝条扦插繁殖C.菜豆产生种子繁殖后代D.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胡萝卜5.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①是嫁接,是营养繁殖B.②是组织培养,植物繁殖的速度很快C.③中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胚芽D.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6.观察下图中的操作步骤示意图,分析回答:(1)图中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方法,其中A属于,B属于,A和B都属于繁殖。
植物的无性生殖教学目标:1.概述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是常见的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
2.比较芽接和枝接的异同,尝试植物的嫁接,认同嫁接成活的关键是形成层的紧密结合。
3.简单描述组织培养的过程、原理及优点。
4.区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总结无性生殖的优点。
教材分析:教材从常见的一些营养繁殖的植物入手,通过图片展示来学习植物的营养繁殖部分,使学生一目了然,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语言描述,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人类创造的又一种繁殖植物的新方法,安排这一内容既体现了当前生物科技飞速发展的形势,又打开了学生认识植物生殖的新视野,激发学生对生物科技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后一些实践活动,如嫁接的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学情分析:学生对植物的营养繁殖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也见过用嫁接方法培育植物。
对组织培养较陌生。
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扦插、嫁接与种子繁殖的不同,理解“营养繁殖概念”。
观察组织培养实验室和媒体视频,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7世纪,意大利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欧洲的“怪事”:佛罗伦萨有一棵橘树,所结的果实一半是柠檬,一半是橘子。
这种奇怪的橘树引起了当时的英国皇家学会的重视,但是科学家们对这一现象也提不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直到1927年,这一困扰人们250多年的疑团才被揭开。
这是有人利用植物的无性繁殖原理而进行的“移花接木”。
也就是现在的“嫁接”繁殖方式。
【新课学习】【探究一】植物的营养繁殖(一).营养繁殖1、植物用_____、_____、_____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
2、甘薯利用____繁殖;马铃薯利用_____繁殖;草莓利用____繁殖;落地生根用______繁殖3、你还能举出那些利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例子?4、营养繁殖常见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
(二)嫁接1、方法:把一个植物体的__________,接在另一个__________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__________。
植物的无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属于初中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第一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生物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规定为了解水平。
因此,依据课标要求和本节具体内容,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2、举例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列举常见的营养繁殖现象;3、说出嫁接成功的关键;4、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能力目标:尝试完成一种植物的嫁接、扦插或压条繁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两大类生殖方式的特点,辩证的认识生命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处理方式】首先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依据自学问题让学生把重点识,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号,利用课件展示“扦插、压条、嫁接”等无性生殖过程,并与被子物的种子繁殖进行比较,请学生组内交流两种生殖方式的区別。
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展示,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把代表性的看法展示给大家进行交流、点评、引导,总结出无性生殖的特点,再引入无性生殖的应用。
难点:嫁接和组织培养的操作及原理。
【处理方式】在处理嫁接时,让学生结合课本实验操作,动手操作,在自己操作过程中体会嫁接的原理,即嫁接成功的关键;而组织培养是通过视频展示的方式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然后教师结合课件展示组织培养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根据以上学习目标,我的基本教学方法是;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也就是提出问题;其次,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小组分工完成一次枝接和芽接操作;并用视频展示组织培养的过程及应用,最后精讲、总结。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常用的种子繁殖,把种子种下去,里面的胚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又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受精卵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属于有性生殖,那除了用种子繁殖(也就是有性生殖)外,你还知道那些繁殖方式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环环相扣的得出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一种常见的繁殖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繁殖方式吗?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自然而然的导入本节课。
(二)【新课】:1、扦插用多媒体展示“植树鸟”的小故事,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关键词,从而过渡到扦插。
通过学生结合问题自学扦插,找出相关知识点,并班级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提问、补充,学生从而获得相关的生物学概念。
2、压条用多媒体展示狂风暴雨后在土里长出新的植物体的生活现象,找一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其他省在聆听的的过程中找到关键词,从而过渡到压条。
通过学生结合问题自学扦插,找出相关知识点,并班级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提问、补充,学生从而获得相关的生物学概念。
3、嫁接用多媒体展示“史上最牛菊花”,学生觉得很不可思议:一株植物上居然开出了547朵花。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这些菊花是如何种出来的呢?从而过渡到嫁接。
通过学生结合问题自学嫁接,找出相关知识点,并班级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提问、补充。
通过提问接穗和砧木的概念,追问学生他们是怎样贴合在一起的呢?在这样的契机下让学生分组完成枝接和芽接。
【设计意图】本节的难点之一是嫁接的操作。
大纲要求尝试完成嫁接或扦插操作。
尝试完成属于模仿水平,也就是在具体示范和指导下完成操作。
但是如果我在讲台上操作嫁接的过程,中间和后边的同学根本看不见。
这里我冒了一次险,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操作过程,利用教师提供的枝条和实验工具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虽然难度很大,但是学生完成的很好,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
通过动手操作,达成本节课的能力目标,深刻体会嫁接成活的关键是------让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4、【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区别】学习了扦插、压条、嫁接等营养繁殖后,进行一次简单的归纳总结,扦插、压条、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从母本植物上获取的,这样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再出示表格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采用的是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
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追问,如有性生殖是受精卵发育来的,我们人也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在发育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可能父母都是双眼皮,而我们是单眼皮,为什么呢?发生了变异。
那无性生殖呢?比如嫁接表现出的是接穗的性状,因为它的性状好,我们用它做接穗,那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品种,不会产生变异。
那么无性生殖最大的优点就是保留了母本的优良性状。
追问时环环相扣,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通过以上我们发现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否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无性生殖的最大的优点是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设计意图】本知识点很抽象,难理解,但却是本节课的重点和理论根源,我用小组讨论法,谈话法,由浅及深,一步步达到理论的升华。
5、组织培养除了我们学习的营养繁殖,植物的繁殖技术还会从哪方面突破呢?从而过渡到无性生殖中的高科技--------组织培养。
然后通过学生结合问题自学组织培养,找出相关知识点。
由于组织培养比较抽象,学生仅仅依靠课本难以捕获较多的信息。
因此用播放视频flash的形式直观的获取知识。
教师在视频的基础上追问组织培养是选取一部分叶片,为什么一个叶片就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学生结合视频和课本能够回答出每一个细胞都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从而总结出组织培养的原理------细胞的全能性。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组织培养的过程,在梳理过程中,强调整个过程都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的,所以组织培养可以脱离植物病毒的危害。
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组织培养的优点。
然后再让学生想一种方案来帮助植物园的工作人员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将其大量繁殖稀有花卉,这样学生就把所学内容应用到了生产实际中,实现了用知识引领技术的成就感。
学生范银热烈。
(三)课堂小结给学生充足时间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再找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教师补充。
然后畅想植物繁殖技术的未来会怎样,就需要大家的努力去探究了。
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将来用知识振兴祖国的决心。
最后利用课件及时训练,增大课堂容量。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的有性生殖有了深入的了解,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
生活中,学生虽听说过“无心插柳柳成荫”,也见过一些利用嫁接培育的植物,但大多数学生对此没有实践经历。
所以本节课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尝试实验操作,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又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组织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现在许多高校都有组织培养实验室,网络上也有实验视频。
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形象地感知组织培养技术,同时亦可开展生物兴趣小组,让学生参观组织培养实验室。
从而让学生在学会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效果分析首先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依据自学问题让学生把重点识,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号,利用课件展示“扦插、压条、嫁接”等无性生殖过程,并与被子物的种子繁殖进行比较,请学生组内交流两种生殖方式的区別。
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展示,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把代表性的看法展示给大家进行交流、点评、引导,总结出无性生殖的特点,再引入无性生殖的应用,这样的处理学生掌握较好。
在处理嫁接时,让学生结合课本实验操作,动手操作,在自己操作过程中体会嫁接的原理,即嫁接成功的关键;而组织培养是通过视频展示的方式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然后教师结合课件展示组织培养的过程。
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组织培养。
教材分析《植物的无性生殖》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第一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中第七节植物的无性生殖,主要介绍了植物的营养繁殖与植物的组织培养。
本节课所讲授的主要部分是“植物的营养繁殖”,主要讲解的内容有:让学生理解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该部分,最主要地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亲自实验操作学习嫁接技术。
除此之外,让学生了解组织培养,即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课标分析《植物的无性生殖》一节教材主要阐释了“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繁殖过程和“种子→幼苗→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无性繁殖三个部分内容。
本节内容是对植物生殖这一主题的完善,符合新课程标准,介绍了嫁接、扦插、压条等营养繁殖的方式和组织培养技术,使学生能够明确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对于营养繁殖特别是扦插技术比较熟悉,并且常见一些嫁接的花卉,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如果结合所学“细胞核的功能”,可以帮助学生领会组织培养的内容。
这些有利于学生领悟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和联系。
评测学习1、园艺师将一株野生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的“塔菊”,采用的技术是( D )A.扦插B.种子繁殖C.压条D.嫁接2、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繁殖的最大优点( D )A.速度较快 B. 降低成本C. 较易培养D. 保持亲代优良性状3、嫁接是无性生殖的一种,嫁接成功的关键是( C )A.接穗和砧木要选择恰当B.接穗和砧木要保持湿润C.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D.嫁接的时间要选择恰当4、益阳是个竹子之乡。
竹子的地下部分有很多竹鞭,竹鞭上分节,节上的芽形成竹笋,由竹笋长成新的竹子,这样的生殖方式称为(C )A.有性生殖B.出芽生殖C.无性生殖D.孢子生殖5、有性生殖与营养繁殖的最大区别是( B )A.是否产生两性生殖细胞 B. 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C. 后代是否有性别区别D. 是否用茎繁殖教学反思存在问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个别学生表现不积极,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自信心差,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寻求解决方法。
通过教学,还使我认识到学生拥有知识的量和创造想象力超过我原来的想象,我们教师应该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做新课程教学中的“有心人”和“多心人”。
很遗憾的是没有更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一步评价和展示。
评价是学生相互学习,发现问题,必将使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全班同学都参与分组讨论,说明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较好的探究能力,正是他们积极思维的良好表现。
大部分组都迅速举手。
但在语言的描述上不够贴切,今后要对表述的专业化做训练。
总之,通过这节课进一步使我认识到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有待我们老师进一步挖掘,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也许一节课看不出效果,但坚持不懈地去做,总会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