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课题系列成果之案例选-自主学习篇-以读促写以情导行-汤愉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结题文件附件1、附件2
附件1:
一、“基于语文实践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项目
二、“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实践研究”项目
附件2:
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结题鉴定表
课题名称
课题编号
主持人
所在单位
电子邮箱
办公电话移动电话
邮编:地址
填报时间年月日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制一、基本情况
二、研究成果简介及自我评价(可附页)
三、材料目录
四、所在地教研部门意见
五、专家组鉴定意见(专家组成员3-5名):
六、课题主管部门审定意见。
温教研高〔2014〕63号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关于公布温州市高中“促进有效学习”优秀课
例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市局直属各高中:为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市教研院举行了全市高中“促进有效学习”优秀课例评选活动,这次活动共收到参评优秀课例594篇。
经组织评审,共评出一等57篇,二等奖115篇,三等奖175篇。
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布。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2014年5月13日
抄送:市教育局。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办公室2014年5月13日印发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一等奖(9篇)
高中政治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通用技术
专题教育与选修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课例研究》方案课题提出的背景: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叶圣陶认为“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
”从此,“以读促写”的观点占据了作文教学理论的主导地位。
它把阅读作为写作学习的基础或前提,通过阅读教学来促进写作教学。
本课题通过课例研究,旨在探索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整合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目前的阅读教学存在着“学课文”的现象,教师不能很好地挖掘课文中的语文训练点,导致学生不会运用语言文字。
不少学生习作时不会选择材料、组织语言,每学年的16次课内习作,学生远远不能达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找准读写结合点是必要的,也是有其价值的。
课题概念的界定:1.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3.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件教学事件的描述,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4.小学教学读写结合的课例研究:本课题通过课例研究,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整合点,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以便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阅读教学“读写结合”训练点的确定(挖掘训练点)。
2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的实施(设计有效教学环节)。
3.以“课例研究”的方式评价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有效性(实施教学评价)。
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提供了“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课例和经验。
实践意义:一是通过课例研究记录、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经研究、反思,选择适合学生的读写整合点,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第二,教师在研究中对学生学习过程获得的认识,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第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以“读”促思,提升语文学科的思维能力发布时间:2021-06-18T10:48:12.400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7月下作者:霍春英辛宝建[导读] 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应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策略应抓住“读”,以“读”促“思”。
真正地语文课堂应当是有声有色的,首先应当充满读书声,书声琅琅才有语文味。
读是基础,提升语文学科的思维能力才是目标。
霍春英辛宝建山东省宁津一中【摘要】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应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策略应抓住“读”,以“读”促“思”。
真正地语文课堂应当是有声有色的,首先应当充满读书声,书声琅琅才有语文味。
读是基础,提升语文学科的思维能力才是目标。
【关键词】读;思维能力;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7-206-01从教十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怎样才能打造高效课堂?怎样的老师才无愧于语文教师这个称号?我觉得真正地语文课堂应当是有声有色的,首先应当充满读书声,书声琅琅才有语文味。
汉语的音乐性强,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决定着汉语教学必须以朗读为主,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积淀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要想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就要从提升学生的思维水评抓起读是基础,提升语文学科的思维能力才是目标。
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要“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快速发展,教育必须跟上步伐。
发展的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未来社会合格公民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语文人思考。
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维,这是21世纪未来社会向学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潮流。
新高考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培养时代需要的会思考有思想有能力的睿智人才。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兴趣行动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榆中县张家寺小学李永联在本次返岗实践活动中,我进行了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兴趣行动研究。
兴趣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教学实践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会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以一种“我想学”的学习热情不断去获取知识,从而愉快的学习,主动去发展。
为此,我在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做了以下尝试:一、提高学生识字兴趣。
低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单凭教师的讲述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
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
例如教学“蛋”字时,先出示鸡蛋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形状,然后再出示生字卡进行学习,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而且兴趣盎然。
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直观的东西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运用多媒体设备,能让复杂、抽象的内容变得简单化、具体化。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课件,使学生对识字产生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投入到积极思维的状态中去。
学生可以通过课件上生字的笔画、笔顺、部首、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同时跟随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例如:教学生字“冰”,课件生动地演示水凝成冰,学生更易记住字形与字义。
1.画幅画儿来识记。
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涵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
一些象形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仍保存了造字之初的事物(图画)的某些特点。
而且低年级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恰当的结合图画与汉字的联系中识字,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如教学象形字“日、月、水、火、”等;教师画出简笔画,再过渡到字型,让学生在图形和字形之间产生联想记忆,很容易就掌握了所要识记的汉字。
2.编句顺口溜。
识字教学中适当编顺口溜,可对学生识字、辨字、记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教学“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
“国”字:盖起一半房,玉器里面藏,害怕人偷去,又垒一堵墙;“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算”字:上边用笔算,中间用眼看,下边不要弄错了;“藏”字:一臣被追杀,兵戈身后扎;躲进草屋里,钻进床底下;“烟”字:“因为起火,才会有烟”。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语文新课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校于2021年10月20日开展了语文新课标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深入理解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明确教学目标。
2. 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3. 分享优秀教学经验,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三、活动过程1. 专题讲座首先,由我校语文教研组长张老师为大家作专题讲座。
张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入解读:(1)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张老师强调,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目标的调整张老师指出,新课标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
(3)教学方法的改进张老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 教学案例分享接下来,由三位优秀教师分享他们的教学案例。
他们分别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三个方面,展示了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的要求。
(1)阅读教学案例王老师以《红楼梦》为例,分享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写作教学案例李老师以《我的妈妈》为例,分享了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李老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刘老师以《我的家乡》为例,分享了如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刘老师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 教师讨论在三位优秀教师分享教学案例后,全体教师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市属初中、小学“聚集新课程”优秀教学案例评比结果小学组一等奖语文猜猜哪句话吸引了老师昌安实验学校孙敏霞纠正错位的“纽扣”东浦镇校虞婷娟原来还有这么多学问灵芝镇中心小学王萍未曾预约的精彩稽山小学沈林强课堂上跟着学生一起“放飞”柯灵小学骆海燕一份意外的收获马山镇中心小学王雅芳感悟生活绽放生活东浦镇中心校田鲁萍数学方便的“尺子”东浦镇三川小学许慧芳让学生主动成为数学知识的建构者柯灵小学倪志娣创造性地教探索性地学马山镇三星小学周美英《交换律》教学案例灵芝完小张华春由“一题多解”想到的……鹤池苑小学夏建梅在现实里学数学灵芝镇潞家庄小学金亚琴英语当学生反驳我时鹤池苑小学赵骐思品在反思中“成长”灵芝镇校应爱忠让思品课在生活中鲜活起来稽山小学水萍发现家庭的美,培养美的情感斗门镇柯灵小学董英英科学一颗久未出土的黄豆芽东浦镇中心校虞婷娟让猜想点燃智慧东浦镇中心校金国琴音乐拔动音乐的琴弦,让生命快乐地飞扬斗门镇袍谷分校盛红霞品味“音乐餐”稽山小学宋晓楠体育让缺萼的花朵同样绽放鹤池苑小学陈卡佳美术在美术学习中健全人格稽山小学许建国美的遗憾热诚学校徐文英二等奖语文一石击起千层浪稽山小学俞金爱多一些生命的触动灵芝镇曲屯小学蔡凌燕尝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创设新型语文课堂鹤池苑小学金建芳一年级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潜力秀水小学钱燕群及时质疑精彩生成昌安实验学校吴淼峰拨起孩子心灵的诗弦东浦镇中心校何小芬让师生珍惜鲜活的课程资源斗门镇辨志小学阮源个性张扬精彩无限马山镇中心小学周晓英课堂,如何体现教师的价值马山镇中心校葛龙玲课堂因学生的互动而精彩灵芝镇潞家庄小学金红娣数学让新理念在老教材中体现东浦镇中心校林华美课堂,师生个性张扬的天空马山镇豆姜分校章盈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昌安实验学校刘云娟求知欲就这样点燃稽山小学赵晓军课堂,师生个性飞扬的天空灵芝镇中心校李招娣引领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稽山小学安华在自探中感悟在应用中提高马山镇中心小学屠芝娟让数学走向生活马山镇中心小学杨文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案例东浦镇中心校朱瑛英语对一堂课中几个教学步骤的教学反思稽山小学王继人延伸课外创新实践激发兴趣秀水小学丁美娟“空白作业本”灵芝镇嘉会小学吴菲娜思品活动性开放性社会性生活性稽山小学王建英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章玲萍遵循学生身心重视实践体验马山镇来有小学陈爱玉“我也是这样的人”马山镇中心小学陈英科学你闻到苹果的香味了吗?东浦镇中心校许芳芳蜗牛:多角度亲密接触东浦镇三川小学许慧芳“让学生会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马山镇中心小学阮华英音乐谈发现式学习的魅力马山镇安城分校金彩婷让旧内容焕发出新活力柯灵小学张娟快乐的小青娃东浦镇三川小学许慧芳体育老师,他们为什么在升旗时流泪秀水小学许珍斐愉快的一堂课昌安学校陶家鑫运用唱游形式进行体育教学灵芝镇校钱检成美术教学机智的闪光稽山小学池芳让生活走进美术课堂东浦镇校赵红莲美术活动课后的感想灵芝镇校朱芬娟三等奖语文培养学生的主角意识马山镇安城分校金彩婷放开手,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斗门镇里谷社小学顾惠娥《小英雄雨来》教学案例灵芝小学叶永华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南洋中锐学校孙德玲朗读,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桥梁稽山小学王建英想说就说昌安实验学校郭飞驹尽情赞美吧! 东浦镇热诚学校许芳芳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东浦镇中心校徐亚芳《荷花》教学案例东浦镇鲁东小学田爱利让课堂的生成充满活力柯灵小学董燕萍激发热情体验感悟马山镇豆姜分校朱洪“互动”让课堂充满生命力马山镇储墅小学张剑随机采访趣化课堂生命活力得以释放马山镇三星小学傅仁英情境促体验朗读促感悟马山镇中心小学陶云娥火花来自学生的口误体验唤起满堂的精彩马山镇中心小学韩红娟老歌新唱灵芝镇嘉会小学金国泉数学在生活中体验,在开放中拓展灵芝镇央茶湖小学王新林《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案例南洋中锐学校王云云鼓励学生发表“创见”鹤池苑小学高玲娣《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案例秀水小学俞国娟在体验探究中成长灵芝镇央茶湖小学徐剑锋主动参与探究学习东浦镇三川小学于良奕激趣探索运用东浦镇后社完小胡江卫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马山镇中心小学胡小华经历学习过程成为学习主人灵芝镇校金白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案例斗门镇辨志小学朱莉萍《平面图形的特征与计算复习》教学案例秀水小学冯海良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斗门镇敬敷小学吴慧明设计情境教学需防牵强附会马山镇王家埭小学杨秀娟在新课程理念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马山镇王家埭小学童佳让课堂源于生活,归于生活马山镇王家埭小学章慧铭《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灵芝镇蛟里小学罗海明英语学中激趣,悟中求理稽山小学王广平英语学习乐趣多东浦镇热诚学校张丹红B o o k4U n i t5 A L e t’t a l k 斗门镇柯灵小学朱菊根让孩子带着“兴趣”飞翔马山镇豆姜分校许芳思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感悟昌安实验学校王玉娟让学生关爱身边的残疾人马山镇豆姜分校徐爱玉《孝敬父母》教学案例鹤池苑小学章兰花走进学生的生活秀水小学金伟娟“提倡孝道从小做起”的探究活动东浦镇中心校鉴湖分校王国锋林美娟他们需要帮助灵芝镇嘉会小学高卢燕科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灵芝镇校金白莉新科学是探究过程的简约复现——争做一个优秀的儿童探究激发者稽山小学谢勇敢家庭支出问题的探究昌安实验学校诸永兴自主探究勇于创新柯灵小学金强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平台马山镇中心小学章建红音乐自主感受体验,合作创编表现东浦镇中心校徐宝佳“巧巧手”教学实践与反思灵芝镇犭央犭茶湖小学宋青“趣·活·情”音乐课堂教学的新元素马山镇东安小学周柏莉流行歌曲进入课堂马山镇豆姜分校王缀设置情景自主学习强化审美秀水小学葛香娣体育体育游戏《钻山洞》东浦镇校严尧江如何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性马山镇校张敏插上兴趣的翅膀,做学习的主人马山镇校陈建民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学得更主动灵芝镇校王国根“快乐体育”----从体育课准备活动游戏化开始灵芝镇校朱正元美术旧衣改装秀水小学马圣红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昌安学校黄国泉变废为宝斗门镇校王松劲一堂邮票设计课引发的思考马山镇校陈小刚初中组一等奖语文追寻真实的阅读文澜中学赵卓青让课堂充满智慧和乐趣一中初中部陈安灵感,在震撼中涌动建功中学朱红这就是我建功中学项磊“栽花”与“开花”文理学院附中钟珺红数学三张纸片引出一堂课文理学院附中余江“三十二”与“一十三”引发的问题与思考文澜中学滕建娥对地板铺设的教学设计建功中学周洁“数学实验”,初中数学新课堂上的灵韵之笔绍兴三中高首慧英语让学生愉悦在活动交流中一中初中部张文琴学生是一张白纸吗?一中初中部徐凤娟《U n i t26pe a p l e a n d w o r k L s104》案例元培中学张开雅思想政治由一则案例说起元培中学顾碧俊教师----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建功中学钱旦阳历史与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选择》教学片段及反思文理学院附中陈藕仙一次有趣的“对抗”锡麟中学许志伟扮演社会舞台上的不同角色长城中学张剑虹科学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昌安实验学校金华新让学生充分的地体验树人中学钱永茂凸显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建功中学张秋生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怎样的有效支持绍兴三中宋华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学案例元培中学林国星音乐音乐课中的另类声音一中初中部祝国梁美术让学习·生活与艺术同在锡麟中学沈慧涛二等奖语文一石激起千层浪灵芝中学杨月萍摘记与心灵驿站一中初中部康顺虹如何进行教学中的“二度设计”元培中学叶莉敏浅入深出文澜中学黄湘茵体验,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南洋中锐学校姜佳忠戏曲大舞台绍兴三中陈萍一字之局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建功中学李江数学“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教学情景片断与评析袍江中学王文海合理设计问题平台,探究问题本质元培中学王一杰三角形的外角和建功中学葛延锋多边形的内角和灵芝中学陈桂君合作学习,创设课堂亮点文理学院附中俞菊妃给学生一个空间建功中学陈珏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吗?文澜中学何娟英语新课堂标准下一个老教材新教法的教学案例昌安实验中学赵琴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一中初中部方璐打破学生讲英语的“心理围墙”一中初中部俞莉莉你一定行!元培中学黄芳思想政治一次青少年上网问题的教学尝试文澜中学王芳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文澜中学祝兆根让思想政治课走进学生心灵-文理学院附中任晓红用心灵呼唤诚信建功中学钱盟历史与社会教师,你常与学生对话吗?建功中学高珺新课改下不一样的师生树人中学王彩琴当现代挑战传统时文澜中学谢玲芳太湖美与绍兴的水灵芝中学余雄关《学习改变命运》案例绍兴三中屠燕科学点燃探究过程中的星星之火一中初中部罗志定聚集新课程建功中学龚亮走进凸透镜成像的世界文理学院附中唐亚平姚国明《植物的一生》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文澜中学刘生艳让探究走进科学课堂中锐学校孙淑萍与孩子们一起探究光的颜色之谜文理学院附中王珺华观察太空文理学院附中杨毅生气——只因一错再错一中初中部陈建英劳技开拓课程实践提高创新能力锡麟中学胡庆云体育我的一堂篮球课长城中学丁明超体验—挑战—创新绍兴三中冯浩跳蝇的妙用锡麟中学刘建云让学生体验成功与欢乐一中初中部刘青云音乐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文理学院附中丁刚琴自主探索立足创新昌安实验中学王澜美术我为校园添风采一中初中部沈安伟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袍江中学黄柏芳美术欣赏教学的误区及对策文澜中学赵蕴靖三等奖语文《皇帝的新装》案例建功中学周精炼珍视课堂中的“错误”长城中学张王芳让音乐回响语文课上文理学院附中陈肖蕾天光云影共徘徊元培中学高兴娟一堂作文评改课元培中学康伟央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马山镇中钟国娟“马的世界”综合活动案例建功中学陈丽萍语文小课堂这样链接天下大事情长城中学铁春燕《两小儿辩》教学案例昌安中学骆红我强,我说,我写;我颂,我忧元培中学郑黎盐作业成了标准答案之后文澜中学朱秋华真情相拥,从容为文一中初中部孟国焕数学“镶边与剪纸”案例片段一中初中部孔荣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元培中学孙皓绝对值南洋学校潘素珍动起来——《生活的轴对称》教学案例锡麟中学陈洁敏《等腰三角形的识别》教学案例长城中学詹永宝统计鱼塘中几条鱼的教学案例昌安学校夏香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的情趣一中初中部潘耀强还学生“自主权”一中初中部朱景华图形的镶嵌建功中学田明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课堂实录建功中学冯梅英语使每个学生学好英语文澜中学水青翚感受快乐建功中学李艳华把学生当人文理学院附中俞萍任务型教学的课外延伸A R e s e ar c h on绍兴三中俞红霞K F CJ u n i o r B o ok I L e ss o n117 锡麟中学蒋志勤一分钟竞赛文理学院附中吴桂芳J u n i o r B o okⅡL e ss o n78灵芝中学甘吉星加强语言意识,巧妙运用教材长城中学阮海燕思想政治以小见大,注重道德细节一中初中部舒乐飞在提问中发现问题文澜中学萧华琴《消费者权益》教学案例及反思绍兴三中季力寻觅绍兴先贤足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功中学朱刚旧教材与新理念之我见绍兴三中杨正康历史与社会让生活走进课堂文澜中学张国鈺让活泼的空气流畅在社会课堂上文澜中学宋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尝试——《来自家乡的报告》案例建功中学李瓯正确处理好个体和集体合作的关系马山镇中倪锐寻找鉴湖流城的水上人家绍兴三中王尧娟沟通与理解长城中学骆望强让合作学习融入课堂一中初中部杨宝珍我是社会小主人元培中学马天乐科学新课程的课堂是生成的袍江中学钟伟金一堂沸腾的课元培中学屠秀强在概念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袍江中学胡兴娥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长城中学陈利娟学生的一次实验设计树人中学徐燕炜学生的内心世界零距离接触马山镇中张南方探究性教学案例《平面镜成像》灵芝中学俞长亮科学探究锡麟中学严小利科学设计实验提高探究效率长城中学曹海娟科学探究引发的探究活动文澜中学郭巧巧劳技问题终于出现了文澜中学杨艳颜谈谈“任务驱动式”教学元培中学徐志军音乐我让流行歌曲进课堂元培中学蒋秋凤激趣----课堂的活力剂马山镇中李芳娟春的旋律袍江中学张静体育谁来领操树人中学董水军让学生体验成功与欢乐锡麟中学陈淑英耐久跑后的最佳放松方法----慢走一中初中部孟观荣一堂失败的耐久跑测试课文澜中学周兆水美术激发兴趣发展想象昌安学校陈莉萍卡通画文理学院附中范军都市畅想绍兴三中王国明。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案例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为拓宽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本学期我以《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为课题进行研究。
现将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小结如下:一、读书方面(一)课内指导学生读好课文(潜移默化中逐步教会读书方法)在学习教材中的课文时,我们要求学生按三个层次来读:(1)读得正确;(2)读得流利;(3)读得有感情。
教学中,我们为了避免学生唱读、拖读、抢读、用嚷来代替朗读等现象,关键时候实验教师一句一句地为孩子做示范,理解一句朗读一句,让孩子学会听,学会读,引导孩子根据文章的内容,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语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从目前学生反应出来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读好文章的技巧和方法。
(二)借助课外书拓展知识面,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高年级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为增大孩子的阅读量,拓宽知识面,我们对学生严格要求,从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情况看,大部分孩子能利用好课余时间大量阅读。
近一年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1、要求学生利用早晨和中午早到时间和课间在教室内阅读老师推荐的或自己喜欢的好书。
2、每天都布置适量的读书作业。
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天我们都布置适量的读书作业,并要求“吃不饱”的同学可继续增加“营养”,阅读更多的好书。
习惯成自然,现在大部分学生都从书中找到了乐趣,并爱上了书这位好朋友。
3、充分利用每周的阅读课。
学生非常喜欢每周的阅读课,因为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读的好文章,并且能把好书相互推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4、为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在读完书后把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讲给家长听,让家长评价,让学生从中体会读书的乐趣。
刚开始,家长反映孩子讲起来很费力。
但是没过一个月,家长就高兴地告诉我们孩子的进步很快。
通过这样的训练,一学年快结束了,在我们班学生的读书笔记中经常会读到一些有血有肉丰满的语句,他们还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要想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先要把这个例子——教材吃透,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很精彩,有很多东西值得学生去借鉴。
例如:题材的选取,体材的安排,布局谋篇等无不匠心独运,使学生阅读和习作的典范。
读与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读写结合既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还能强化语言形式,促进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因此,我确立了《读中学写。
读写结合》这个校本小课题。
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坚持贯彻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课堂教学实践作保证,以反思小结促提升,努力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落实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使课题研究工作得以扎实、有序、稳步推进。
历时两个月多的教学实验,感受颇深。
(一)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培养1、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乐于习作学生怕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跟我们教师对作文的重视程度和引导方法有关。
按教材安排中高年级学生一学期只需完成八篇大作文,再加上八次小练笔,一学期充其量才中有16次习作的机会,语文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阅读教学上的。
这样从客观上无意识地造成了语文教学重“读”轻“写”的局面,学生的作文兴趣自然得不到激发和培养。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的读写结合训练”的研究课题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地一起,做到立足于“读”,着眼于“写”。
为了将“写”的训练目标落实好,教师必须熟读课文,以独特的视角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写”的因素,并以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阅读,在学生读通、读透,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的迁移。
由于是有所借鉴、有所感悟和体会,此时的学生对“作文”也能“夸夸其谈”,也能“下笔有神”,也能感受作文所带来的自信与快乐。
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也就养成了。
此外,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既是本课题的一个目标,也是一个策略。
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求教师通过语言激励、通过情境创设、通过美文品读、通过活动开展、通过成果表彰等手段,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以情促读,以读促悟——>教学案例我们认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感性的、鲜活的,所以这一学期,针对我们的学科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我们二年级语文组在关注学生、关注日常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从课堂的真实性、实用性出发,确立了我们的研究主题——“以情促读,以读促悟”。
这里的“情”可以说是“情感”也可以说是“情趣”。
我们力图通过充分发挥“情”的无穷魅力,去打动、感染、激励学生,使他们乐于学、乐于读、乐于悟,从而使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变得多彩化,并能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去进行学习。
我们选定了苏教版第三册>为课例,执教教师为曹瑞华。
之所以选这篇文章,主要基于这种考虑:禹这位古代传说中顶天立地的英雄,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千辛万苦,并三过家门而不入,他身上具有的这种顽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折服。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来说,他的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是很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并为之发扬光大的。
可这个故事发生在远古时代,课文的内容选材相对与《青蛙看海》、《云房子》、《小动物过冬》等这一类较为形象、生动的课文来言,可读性就没有那么强了,二年级的学生们往往不太喜欢,可以说课堂的参与性也不会太高涨。
但我们组的老师们认为结合我们的研究主题,这样的课文应该更有研究的价值,我们更想在这方面进行一下有益的尝试。
为此我们进行了三次授课,使我们的课例不断地呈现精品化。
第一次授课经过一番认真地准备,曹老师在12月3日选用二、八班的学生进行了她的第一次授课。
一、课堂上的呈现及出现的问题:学生参与的热情不高涨,显得课堂气氛有些沉闷,很多时间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费力地讲授,学生们在被动地接受着。
二、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1、出现在备学生这个环节上,备课时对学生了解不够充分。
比如在学习第一段时,学生们还没有和文本接触呢,曹老师一上来就请学生先来看插图,提问:面对着这滔滔的洪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接着学习第一段,应答者寥寥无几。
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情感培养与课题组成果体现[5篇材料]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情感培养与课题组成果体现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情感培养与课题组成果体现小学阶段是儿童接受教育的最佳阶段,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期。
为了有针对性的加强语文教学,真正发挥小学语文的情感教育,激发同学们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形成健康个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语文情感教育。
通过调查情况统计分析,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
一、注重培养学生情感。
(一)以教师情感感染学生情感作为人的内心体验,它具有自我投入的性质。
每个人必须经过自己的体验、建构、创造,才能形成自己的内在的情感世界。
,情感教育应该是一种唤醒教育。
情感教育过程是连续不断的生命唤醒。
这就要求要以教师情感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整个人都要投入学习活动中。
首先,教师要善于调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引发学生的情感。
其次,教师要善于营构良好的师生人际氛围。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唤醒学生的情感,而且能借助情境深化学生的认知。
一般来讲,与情感教育密切关联的阅读情境的创设方法主要有三种,即以语言描绘情境、以多媒体展现情境、以体态模拟情境。
以语言描绘情境是指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或描绘,或抒情,或议论,以铺陈渲染、述感追思、评价点拨,把学生带入与文本相适应的特定情境中去。
由于不受时空、物质、内容等条件的限制,借助语言描绘情境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简捷、最方便、最经济、最基本的一种情境创设方法。
以多媒体展现情境是指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录音等,为学生再现具体可感的情境。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举、视听结合、信息丰富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直接生动的感知,能迅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以生动的具象接通学生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内心情感。
以体态模拟情境主要是指教师借助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等人体语言将文本中的某一特定的情境演示出来。
语文组“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课题成果(5篇材料)第一篇:语文组“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课题成果语文组“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研究的的实践成果“主问题”设计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构建主体参与式的课堂。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要实现优质的“‘主问题’的设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优化策略之一——深入解读文本,优化主问题设计1.树立“教学文本”意识。
教师的解读不仅要关注“写了什么”,还要理解“写得怎样”,更重要的是梳理出学生能学习“言语形式”——“如何写的”。
这三者了解了、理解了、掌握了,才算解读“深”了。
当然不同的学段、不同的教科书要求学生关注、理解、学习“教学文本”“写了什么”、“写得怎样”、“如何写的”的侧重点也有差异。
2.“主问题”设计要浅出。
文本解读是教学设计的开始,问题设计是解读成果呈现的形式。
教师对“教学文本”的解读要尽可能地深入,兼顾其“公众性”和“教学性”,但有助于“引爆”、“牵引”学生正确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的“主问题”设计的表现形式要简单明了,便于学生清晰把握。
(二)优化策略之二——提高课程意识,优化“主问题”设计课程意识,指主体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蕴涵着主体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等几方面。
处于教学课题研究的反思在有效“主问题”设计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还有以下问题值得反思:(一)学什么与怎么学——如何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的课题成果过于注重教师的“设计”,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努力不够。
今后将继续探讨如何使学生从被动走向自主;使学生从接受走向体验;使课堂从对白走向对话。
(二)教什么与怎么教——教师要深入思考,努力钻研文本“主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如树上苹果的高度,对学生而言,不能遥不可及也不能唾手可得。
教师在“主问题”的设计、选择和呈现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用能够带动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精神提升的问题去取代似是而非的伪问题,要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艺术去替代看似学生主体实则教师主角的课堂教学技术,以此来不断提升语文课堂的品质,最终促成学生的生命质量的提升。
以读促写以情导行
——浅议有效读写整合方式的探索和实践
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汤愉
一、案例背景
为配合《自主悦读方式的养成教育》这一课题的探索研究,我特意在12月上旬为学生上了一节阅读欣赏课《爱心树》。
阅读欣赏课的开设,旨在探索自主悦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即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字背后蕴藏的深意。
而选择《爱心树》,是因为这篇童话曾经作为班级的推荐书,但是当学生拿到这本绘本时,却认为内容浅显,情感贫乏,似乎是低幼读本,没有老师推荐时说的让人深思、回味无穷。
学生说的似乎也有道理,这本曾荣获2004年美国十佳童书的经典绘本,讲述的仅是一棵树和一个小男孩之间发生的故事。
男孩无数次索取,不断地从大树身上拿走了苹果、树枝、树干,然而孤独的大树总是无私奉献,即使最终只剩下一棵老树墩,也尽力挺直身躯,让漂泊归来的男孩舒服地坐下来……全文仅几百字,却有大量的绘图,而有的页也甚至只有一副图,而没有一个字,翻阅这样一本书,也许只要5、6分钟,学生认为简单不无道理。
但这恰恰是这本书的魅力,没有复杂的情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没有生动的描述,却埋藏着深深的情感,它蕴藏着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奉献。
然而囫囵吞枣的阅读是不会有所感悟的。
学会阅读欣赏,学会挖掘文本的情感,学会从文本的语言和绘图里分析揣摩作者的意图,并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成为这节阅读欣赏课开设的重要原因。
然而当这节课上完后,师生收获的不仅是对这本书内涵的挖掘和情感的认同,更是以读促写,以写激情,以情导行的的更多收获。
下面试述一二。
二、案例描述
当下课铃声响起时,配合《爱心树》内容的委婉的音乐还在教室里低低回旋,孩子们的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孩子们和我还沉浸在文本带来的悲伤和沉重中。
虽然已经宣布下课了,可他们还围在我的四周:“老师,要不是后面有听课的老师,我们肯定会哭得稀里哗啦。
”“老师,我自己读这本书时,怎么没什么感觉,可今天你给我们一分析,却这么感动?”“老师,这棵爱心树真可怜,如果我是那男孩,绝对不会贪婪索取,而让大树伤心难过。
”……孩子们意犹未
尽,纷纷簇拥在我身边发表着上课时来不及说的感想。
看着那一双双泪眼,听着他们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真诚的话语,我不禁为孩子们的善良感动。
此时,猛然想起这周正要进行的读后感的指导写作。
何不借此契机,在学生对《爱心树》已有感悟的基础上,顺水推舟完成《爱心树》的读后感写作。
主意一定,和孩子们一说,他们纷纷赞成:“老师,这篇读后感我们肯定能写好,因为上课时同学们说了很多感受。
”“老师,我们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很深,不怕没东西写。
”“太好了,老师,我正好有许多话要说呢,上课时都来不及说。
”
于是,在第二天的写作指导课上,上课伊始,我便出示了《爱心树》读后感的写作任务。
在指导环节,展示了一篇学生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后感例文逐一分析,在指导旁注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了读后感的写作要点和步骤: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亮出自己观点。
三、结合文章内容摆事实讲道理。
四、结合生活实际深入分析。
了解了读后感的基本写作方式后,我又让学生谈谈对《爱心树》中小男孩和爱心树的行为的分析,他们有的对小男孩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同时联系自己平时生活中和他相似的地方,表示了内疚和后悔,有的赞同爱心树的无私奉献,同时联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无私的爱,有的却质疑爱心树一味的奉献,是否是真正的爱……这种达到思考层的阅读感悟,已经远远不是一般的阅读感受了。
当学生的感受有了一定的深度,议论有了一定的层次后,我顺势让学生在接下来的一节课上进行了读后感的写作。
“情动而辞发”,果然,孩子们的写作不仅符合了读后感的写作要求,而且颇有独到而深刻的感悟。
之后,我又让学生将读后感带回家,让父母长辈参与点评谈感受,这样的亲子合作的写作评价方式让阅读和写作的内在价值达到了最优化,不仅延伸和拓展了一节阅读欣赏课的外延和内涵,更让父母深思该怎样奉献“爱”,让学生懂得该怎样享受“爱”。
三、案例反思
推荐《爱心树》,只是因为非常欣赏美国作家谢尔.费尔弗斯坦的绘本,觉得虽然画面简单,但想象丰富,含义深远,因此班级图书架上专门收集了他的丛书,而欣赏课的由来,一方面是学生对绘本中所表现的深刻主题不甚明白,更是班中有一些学生对父母长辈的关爱不懂得回报,不耐烦甚至恶语相向的原因。
希望能通过阅读文本,对这些学生的行为有一点启示和约束。
而上完欣赏课后,让学生进行读写整合的读后感写作也只是水到渠成,未曾想却一举多得。
(一)以读促悟,有感可抒
上课时,围绕“大树很快乐”这句话的反复出现,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读,
扮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感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爱心树所表现的无私而永恒的爱,纷纷发表感想:“这颗爱心树实在太伟大了,为了男孩的快乐,它付出了一切。
”“这其实就是我们父母的化身,他们就像这棵爱心树,对我们无私的奉献,却从不要求我们的回报。
”“老师,这棵爱心树让我们想起了一句古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老师,我奶奶曾经说过一句话,我想用在这里应该非常恰当。
‘父母养儿女路那样长,儿女养父母扁担那样短。
’”……一句句精辟的点评来自内心的感悟。
既是独特的,又是深刻。
这种师生、生生合作讨论中的情感点拨和抒发,为学生写作中素材的积累和情感的激发做了铺垫,使得阅读的体会与后续的写作训练整合了起来,为最终达到读写整合的无缝对接状态埋下了伏笔。
(二)以悟学写,有法可依
因文设法,顺学而导。
在学生对文本的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对读后感的写作没有畏难情绪时,教给必要的写作技巧相当重要,因此,在随后的作文指导课上,出示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后感的例文,让学生逐一对照分析读后感的四部曲写作方式,对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步骤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有法可依的写作技巧指导,不可缺少。
这样的指导犹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向学生传递了写作的步骤和方式,能让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根据步骤模仿写作,也能让写作能力出色的学生不拘泥于常规,尝试独创。
(三)以写激情,以情导行
“文章不是无情物。
”“言为心声”的写作方式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呼之欲出”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将学生当堂写就的读后感挑选典型进行评讲,学生大都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习作中针对自己平时对待长辈的行为,表达了深深的反省和自责之情。
而将习作带回家让父母点评的设想,亲子重温经典的《爱心树》的故事,再次感悟其中的深刻哲理,将文本的内在价值扩展和深入。
学生的读后感评价承载着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心声。
心与心的交流拉近了家人的距离,加强了彼此的了解。
让孩子拥有感恩的心,让父母反思奉献的方式,让爷爷奶奶收获孝顺的深情,这是当初设计这堂阅读欣赏课不曾想到的效果。
因此,尽力改变“推土机”式浅层表面的阅读教学方式,思考“挖掘机”式的深层探入,紧紧抓住课堂,紧紧依托文本,思考读写整合的最佳方式,使文本的内在价值达到最优化,便是这堂课的后续——读写整合方式的探索给予我的深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