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高考作文之“变”与“不变”
- 格式:docx
- 大小:24.08 KB
- 文档页数:8
当前位置: > > 正文
30年高考作文之“变”与“不变”
作者:时间:2017-06-03
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
从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开始,高考作文已走过了30年历程,30年的高考作文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总结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把握其发展规律,反思其存在的问题,预测其前进方向,对作文教学评价及作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
回首30年高考作文,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代高考作文的不同特点。
20世纪70年代,高考作文主要是命题作文和缩写、改写,关注意识形态,政治色彩浓烈,文体主要为记叙文。
比如1977年命题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8年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20世纪80年代,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为主,开始关注社会生活,强调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文体主要为议论文和记叙文。
如1984年,要求考生谈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1985年,要求考生写信呼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20世纪90年代,高考作文仍以材料作文为主,关注社会生活,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文体主要为议论文。
如1990年,就两位小姑娘对玫瑰花有刺的不同看法进行思考;1991年,就“近墨者黑”和“近墨者未必黑”展开辩论;1997年,就“乐于助人”和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悄悄走开”两个材料发表议论。
90年代后期开始关注自我发展,如1998年的“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21世纪,高考作文以话题作文为主,多种命题形式并存,各种形式的作文相互渗透,作文命题形式趋向多元、交融。
这一时期,“发展等级”概念出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相继推行,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高考作文文体开放,表达自由,更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彰显人文精神,鼓励考生写出有创见、对
问题有深层思考和辩证思考的作文;同时,寻求限制与非限制、开放与有序的和谐、感性与理性的交融、小我与大我的契合、言语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
30年高考作文在变化中也有不变的东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注社会热点。
文章天下事,高考作文“与时俱进”的思想一直没变,一直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思考社会矛盾,体验时代精神。
而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热点:20世纪70年代以社会政治为热点;80年代以社会生活为热点;90年代开始关注自我发展;21世纪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倡导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高考作文命题表面上回避社会热点,暗地里迎合社会需要、关注社会热点。
第二,强调哲理思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视哲理思辨可以说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较为稳定的格局。
关注理性和辩证性,作文命题所给的材料和话题需要考生对生活有更多的理性思考,要求考生掠去浮华,探求现象背后的实质,用辩证眼光去理解、分析和判断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像1986年的材料作文“树木·森林·气候”,1995年的材料作文“鸟的评说”,都要求考生正确、全面地分析材料,理性、辩证地看待问题。
2005年全国卷的话题作文“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忘记和铭记”,话题本身就充满思辨色彩。
2007年全国卷的漫画作文“摔了一跤”,也需要透过漫画表象,揭示理性内涵,写出深层意蕴。
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符合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思维发展的需要,也契合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培育科学理性精神”的写作教学目标。
第三,重视思想导向。
作文即做人,高考作文对世界观、价值观的关注一直没有削弱,注重考查学生的思想修养。
1979年的改写《第二次考试》,2001年的“诚信”,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2007
年的“关于‘帮助’”,等等,触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呼吁人间真情永驻。
1981年的“读《毁树容易种树?品格”“战胜脆弱”,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的“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2005年的“忘记与铭记”,等等,是对世界观的关注。
三
高考作文在“变”与“不变”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突出的有下面几点。
第一,内容方面限制过多。
历年的高考作文大都有明显的思想倾向,事先有价值取向问题,有较强的政治色彩、道德色彩,试图以此来检验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如2000年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而事实上“答案是唯一的”也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答案之一,但考生敢写吗?不敢写。
1997年的“‘乐于助人’与‘悄悄走开’”、1998年的“战胜脆弱”、2001年的“诚信”和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主题和立意限制性太强,都是别无选择的选择。
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是典型的崇尚理性,其主题先行的不当预设使几百万考生异口同声:为了有一个客观认识,必须排除感情因素,不能感情用事。
2005年的“忘记与铭记”,2007年的“关于‘帮助’”等,自主立意的余地也非常有限。
从这一层面看,多维是假象,单一是实质,潜规则是实质。
还有相当多的道德的东西在难着考生,相当多的学生不敢换角度去写。
高考作文考的是想象中的学生,不是真正的学生。
我们的高考还没有给考生一个真正开放的空间。
高考作文命题过分地限定了学生选择言说内容的权力,使学生失去了写作自由。
第二,语言表达重视不够。
在一定程度上说,写作就是语言的艺术。
高考作文对语言表达重视不够,特别是对规范化的语言表达重视不够。
过分强调发展等级,容易导致考生为得高分而追求形式,忽视内容需要,忽视基本表达。
一些考生基础的语言表达不过关,乱用标
点,滥用修辞,重复?唆,繁简不当,语言幼稚,语体不合,语句不通,表达不畅,词不达意,东拉西扯,书写不规范,逻辑不严密;一些考生为了“文采”,刻意地用排比、类比开头,用排比段举例,拼凑一些华丽的语句;一些考生为了“个性”,不惜“钟情”网络用语、西洋词汇、文言古语。
综合起来看,高考作文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弊病不可忽视。
第三,写作文体收放失度。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更多地提倡文体自选,在形式上给了考生更宽广自由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写作才情和个性魅力的充分展示。
因此,近年来高考作文呈现出了考场作文少有的文体繁荣景象。
但这却让不少考生误以为,越是另类的文体越能体现出创新的色彩,也就越容易得到高分。
于是不考虑表达需要和自身实际,动起笔来常常避熟就生。
于是,话剧、小品、日记、网络日志、就诊报告、文言文、会议纪要、导言、节目访谈、现场直播等外观别致而内容空泛的非常规文体层出不穷。
一味另类,盲目破格,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
第四,为创新而创新。
高考作文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和写作才华,但一些考生为了赢得发展等级的加分,陷入了创新的误区,为创新而创新,为求异而求异,没有处理好感情真挚与思想健康、见解独特与内容合度、形式创新与文体明确、个性化表达与规范化表达、想象虚构与真人真事、自选文体与规定文体等各种关系。
出现了不少“反常”而不“合道”的现象:立意刻意求新,牵强附会,故作惊人之语;内容胡编乱造,东拉西扯,缺乏生活底蕴和真情实感;语言过于花哨,矫揉造作,失去清新活泼之美。
为了展示个性,甚至不惜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搬用他人的文章,等等。
类似这样的作文,基础等级的要求都难以达到,更不要说新颖别致,体现出创新和个性了。
四
高考作文的“变”与“不变”及高考作文存在的问题,对高考作文改革和高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纵观30年高考作文出题的特点,
笔者认为在今后的高考命题及作文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第一,联系社会现实生活。
高考作文命题应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感悟生活。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让学生学会读报,坚持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及时获取有价值的社会热点信息,从社会热点信息中选择积累写作材料。
阅读教学也要注意和社会现实的关系,在课堂上引入时代活水。
要根据需要组织学生围绕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2007年全国卷I为漫画作文“摔了一跤”,有不少语文老师反映,好学生使不上劲,有能力发挥不出来,有差距体现不出来。
平时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根本没有关注社会,没有思考生活,更不可能对社会的现状和未来有深层的认识,自然会在写作时惊慌失措,“使不上劲”。
与此相反,有的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就曾组织学生进行过相关问题的讨论。
这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结果。
有了这样的日常关注,学生自然会在高考时左右逢源、思路畅通。
第二,提供开放的写作空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高考作文应给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更中性些,避免误导。
应打破潜规则,增加思维张力,出项度更宽广一些的文题,最好不以观点命题,不出有明显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的题。
最好选正反两方面都有话可说的文题,若能多方面展开论述则更好。
也可出一些突出地方特色的文题。
尽量不要设置审题障碍,要尽可能使大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让考生的实际水平得以发挥。
近年来我们一些地方性考题可以说实现了高考题目的多样化和多项度的思维空间。
如2007年江苏省的高考题“怀想天空”,2006年北京的高考题“北京的符号”,上海2003年以来的“杂”“忙”“我想握住你的手”等文题。
日常教学应重视发展创造性思维。
在具体操作中少一些限制,少一些僵化的指导,而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写作空间。
鼓励学生自主拟题。
指导学生从立意、题材、结
构、体裁、语言等不同角度展示创意,追求创意的多样化。
督促学生养成个性化阅读的习惯,以个性化阅读促进个性化写作。
激励学生尝试用新的形式、新的方法写创新文,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第三,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培育科学理性精神是高中语文“表达与交流”方面的重要目标。
恩格斯说过,一个没有理性思维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理性、思辨性恰恰是我们学生的弱项。
青少年学生容易偏激,思考浅尝辄止,不善于作更深入细致的分析,或喜欢讲大道理,不善于从小的角度切入。
从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轨迹看,其突出特点是关注理性。
要加强思维训练,培养科学认识观,尽可能让学生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平时应注重理性思辨能力的训练。
可在写作教学中进行专题训练,让学生针对某一话题、某个观点或某则材料作思考辨析,也可以挑选优秀文章让学生学习借鉴,还可以结合阅读教学进行。
同时,梳理和掌握政治课本中一些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有了理论的武装,有了辩证思维的深度,有了对人生深层次的内在反思,才能写出符合题意、深刻、有新意的作文。
第四,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2007年语文高考大纲将写作概括为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培养学生写作论述文、实用文的能力一向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倡导个性化、人本化教育的今天,文学教育已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拥有一席之地,文学作品写作与论述类、实用类文章写作在作文教学中并存已成为可能。
高中作文教学应处理好自选文体与规定文体的关系,平时作文应对各种体裁都进行练习,练好基本文体,并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兴趣,引导其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专长,实现写作的个性化。
可以以论述类写作为基础,同时,让文学类写作、实用类写作与论述类写作并行发展;以话题作文为主,与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多种作文形式共同训练。
第五,彰显语文学科特色。
高考作文首先应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应让大多数考生甚至所有考生都有话说,应更多地关注文章的
信、达、雅,引导学生表达得更充分、表达得生动而有活力。
语文学科性质最突出的应是其交际工具性,培养学生有效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是作文教学最主要最直接的目标。
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要从作文训练的自身规律入手,和课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在课文教学中运用“表达阅读法”,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课文学习和作文实践联系起来,把自己所想与课文作者所思进行比较,在对比反思中提升语言表达水平。
要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还必须广泛地阅读,多读名家名著,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积累文章结构模式,积累语感。
要重视语言的锤炼,力求做到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生动。
在日常的读写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作仿写练习,坚持练笔,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并在互评作文时了解他人作文中的毛病,并与之比较,使自己在以后的练习中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要使文章富有文采,就要使学生善于品味名家遣词造句之妙,感悟作家运用语言的规律和独到之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选用生动的词语、灵活的句式,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恰当引用诗词名句,并注意渗透真挚的情感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注重理性思辨、文字之美的同时,必须倡导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
文题上,应该以人为本,切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重视体验与个性,体现选择性和多元性,引导学生对人的生命、人的生存、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进行深刻的思考,弘扬中外文化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溯其源流,方能明其走向。
反思30年高考作文之“变”与“不变”,可以使我们更理性地看待高考作文,更理性地认识语文教学问题,也可以使高考作文更理智,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适应学生发展之需和语文学科发展之需。
纵观高考作文30年来的变迁,其变化趋势是:写作文体从封闭限制走向灵活开放;写作思路从单一集中走向多维多项;写作内容从聚焦政治走向关注社会生活,注重人的发展,追求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命题形式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各命题形式之间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
高考作文题的变化,折射出了社会的沧桑巨变,浓缩着主流价值观的与时俱进。
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和高中语文教
学评价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考作文题将更加多彩、更加科学,将朝着时代性、开放性、哲理性、言语性、人文性的方向不断发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