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30
中级银行管理真题及解析:第10章内部控制、合规管理和审计1、单选: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下列关于员工岗位的内部控制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各分支机构和各部门的经营能力、管理水平、风险状况和业务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授权体系,明确各级机构、部门、岗位、人员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并实施动态调整B.商业银行应当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中所涉及的不相容岗位,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的岗位安排C.商业银行应当明确重要岗位,并制定重要岗位的内部控制要求,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轮岗或强制休假制度,不相容岗位人员之间不得同时轮岗D.商业银行应当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合理确定部门、岗位的职责及权限,形成规范的部门、岗位职责说明,明确相应的报告路线答案:C解析:商业银行要明确重要岗位,并制定重要岗位的内部控制要求,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轮岗或强制休假制度,原则上不相容岗位人员之间不得轮岗。
2、单选:根据《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商业银行应配备充足的内部审计人员,原则上不得少于员工总数的()。
A.3%B.5%C.1%D.2%答案:C解析:商业银行应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审查评价并督促改善商业银行经营活动、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效果,编制并落实中长期审计规划和年度审计计划,开展后续审计,评价整改情况,对审计项目的质量负责。
商业银行应配备充足的内部审计人员,原则上不得少于员工总数的1%。
3、单选:商业银行董事会应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原则上应由()担任。
A.部委董事B.独立董事C.外部监事D.股东董事答案:B解析:董事会应下设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成员不少于3人,多数成员应为独立董事。
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具有财务、审计和会计等与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原则上应由独立董事担任。
4、单选: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全面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独立性原则、融合发展原则B.全面性原则、审慎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独立性原则C.全覆盖原则、制衡性原则、审慎性原则、相匹配原则D.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答案:C解析: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都应遵循的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要求。
第10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管理1.什么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答:在以英美为主的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中,与我国中间业务概念相对应的是表外业务,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通行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会改变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
依据2001年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即能为商业银行带来货币收入,却不直接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
中间业务具有表外性、多样性和风险差异性三个特点。
2.中间业务的种类如何划分?答:(1)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对表外业务广义和狭义概念的区别,按照是否构成银行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可以将表外业务分为两类:①或有债权/债务类表外业务。
或有债权/债务类表外业务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表内资产或负债业务。
这类表外业务主要包括贷款承诺、担保和金融衍生工具类业务。
②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
银行通过这类业务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以收取手续费为目的,不承担任何资金损失的风险,因此不构成银行的或有债权/债务。
这类业务主要包括代理类、信托类、信息咨询类、结算支付类以及与贷款和进出口有关的服务等。
(2)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分类从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功能和形式角度,将中间业务分为九大类:①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
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是指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②银行卡业务。
银行卡是由经授权的金融机构(主要指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③代理类中间业务。
代理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
④担保类中间业务。
担保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客户的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
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等。
⑤承诺类中间业务。
承诺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接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主要指借款承诺,包括可撤销承诺和不可撤销承诺两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是为了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修正;根据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最新商业银行法全文包括总则、商业银行的设立和组织机构、对存款人的保护、贷款和其他业务的基本规则、财务会计、监督管理、接管和终止、法律责任、附则。
正文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第三条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一)吸收公众存款;(二)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三)办理国内外结算;(四)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五)发行金融债券;(六)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七)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八)从事同业拆借;(九)买卖、代理买卖外汇;(十)从事银行卡业务;(十一)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十二)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十三)提供保管箱服务;(十四)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经营范围由商业银行章程规定,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经营结汇、售汇业务。
第四条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第十章中央银行1.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之下,需要有中央银行?学习以下各篇之后对这个问题会有较多的理解,希望把它列在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之中。
答: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有中央银行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
在商业银行发展初期,各家都有发行银行券的权利。
因当时实行金本位制,各家银行只要保证自己所发行的银行券能随时换成金属货币,就可以稳妥经营。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银行经营的问题,商业银行可能无法保证自己所发银行券的兑现。
此外,因商业银行资金实力,经营范围的限制,其发行的银行券流通往往有很大限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个资金实力雄厚且具有权威性的银行来统一发行银行券并确保其兑现。
(2)票据交换、清算的需要。
随着商业银行间相互支付量的增加,每天收受的票据数量在扩大,由各银行自行轧差清算成为问题,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统一的票据交换和债权债务清算机构,为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提供服务。
(3)最后贷款人的需要。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与市场的扩张,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不断扩大,期限不断延长,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上升。
单个银行由于资金有限,支付能力不足而产生挤兑与破产事件。
为此,有必要集中各家银行的准备金,对某一银行的支付困难实施救助。
(4)金融监管的需要。
随着银行业与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活动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管理。
这种管理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很强,一般的政府机构很难胜任,要由专业性的机构来对全国的货币金融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
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来担负统一发行,票据清算,提供再贷款与金融管理任务。
这就是现代的中央银行。
2.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点是什么?试通过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说明其特定的职能。
答:(1)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央银行的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
获取利润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目标。
中央银行向政府和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和划拨清算等方面的业务时,也收取利息和费用,但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目标却不是获取利润,而是制定实施货币政策以确保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8年第6号——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9.26•【文号】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8年第6号•【施行日期】2018.09.26•【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8年第6号《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已经中国银保监会2018年第3次主席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主席郭树清2018年9月26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分类管理第三章业务规则与风险管理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督管理,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健康发展,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包括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投资者委托,按照与投资者事先约定的投资策略、风险承担和收益分配方式,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
本办法所称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投资者支付收益、不保证本金支付和收益水平的非保本理财产品。
第四条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财产独立于管理人、托管机构的自有资产,因理财产品财产的管理、运用、处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财产,均归入银行理财产品财产。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管理人、托管机构不得将银行理财产品财产归入其自有资产,因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等原因进行清算的,银行理财产品财产不属于其清算财产。
第五条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管理人管理、运用和处分理财产品财产所产生的债权,不得与管理人、托管机构因自有资产所产生的债务相抵销;管理人管理、运用和处分不同理财产品财产所产生的债权债务,不得相互抵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08年第3号颁布时间:2008-9-2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实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行为,明确行政许可事项、条件、适用操作流程和期限,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区、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农村资金互助社等。
第三条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照本办法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施行政许可。
第四条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以下事项须经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行政许可:机构设立,机构变更,机构终止,调整业务范围和增加业务品种,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等。
第五条申请人应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目录和格式要求》提交申请材料。
第二章法人机构设立第一节农村商业银行设立第六条设立县(市、区)农村商业银行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银监会规定的章程;(二)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及其联合社基础上以新设合并方式发起设立;(三)注册资本为实缴资本,最低限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四)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熟悉银行业务的合格从业人员;(五)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六)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第七条设立县(市、区)农村商业银行,还应当符合其他审慎性条件,至少包括:(一)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二)有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有效控制关联交易风险,最近1年未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三)有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四)具备有效的资本约束与资本补充机制;(五)没有地方人民政府财政资金入股;(六)不良贷款比例低于8%;(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考虑发起人拟缴纳的股本、中央银行票据置换因素后);(八)所有者权益大于等于股本,即经过清产核资与整体资产评估后(可考虑用中央银行票据置换不良资产及历年亏损挂账等因素),申请人辖内农村信用社合并计算所有者权益剔除股本后大于或等于零;(九)按规定提足贷款损失准备;(十)银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业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
第三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所承担的各类风险。
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考虑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审慎评估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防范跨境、跨业风险。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匹配性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适应,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二)全覆盖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覆盖各个业务条线,包括本外币、表内外、境内外业务;覆盖所有分支机构、附属机构,部门、岗位和人员;覆盖所有风险种类和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
(三)独立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赋予风险管理条线足够的授权、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报告渠道,与业务条线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四)有效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结果应用于经营管理,根据风险状况、市场和宏观经济情况评估资本和流动性的充足性,有效抵御所承担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
第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素:(一)风险治理架构;(二)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三)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四)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五)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
《金融机构管理规定》(1999-6-2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金融秩序稳定,规范金融机构管理,保障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是金融机构的主管机关,依法独立履行对各类金融机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审批职责,并负责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任何地方政府、任何单位、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审批或干预审批。
对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金融机构或经营金融业务的,各金融机构一律不得为其提供开户、信贷、结算及现金等服务。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金融机构是指下列在境内依法定程序设立、经营金融业务的机构:(一)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合作银行、城市或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或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及邮政储蓄网点;(二)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保险经纪人公司、保险代理人公司;(三)证券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证券交易中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登记公司;(四)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融资公司、融资中心、金融期货公司、信用担保公司、典当行、信用卡公司;(五)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
第四条金融业务是指存款、贷款、结算、保险、信托、金融租赁、票据贴现、融资担保、外汇买卖、金融期货、有价证券代理发行和交易,以及经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金融业务。
第五条金融机构应冠有本规定第三条所列金融机构专用名称,非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冠有上述名称或与其近似的名称。
第六条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实行许可证制度。
对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颁发《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对不具备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颁发《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
未取得许可证者,一律不得经营金融业务。
第二章金融机构设立的原则和条件第七条设立金融机构应依据下列原则:(一)符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二)符合金融发展的政策和方向;(三)符合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证券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四)符合金融机构合理布局、公平竞争的原则;(五)符合经济核算原则。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第十章的形考题及答案注意:选项(abcd)后面数字是一道题对这题的的评分,也就是答案,如果是0,是错误的,.就不要选择。
绿色为:单选题蓝色为:多选题紫色为:判断题top/第10章/单选题第十章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贸易融资的具体方式的应该是()。
A. 国际银团贷款100B. 进出口押汇0C. 票据贴现0D. 票据承兑0第十章单选题设在总行,它负责经营和管理银行所有国际业务的部门叫()。
A. 国外代理处0B. 国际业务部100C. 国外分行0D. 国外代表处0第十章单选题财务独立于总行的是()。
A. 国际业务部0B. 国外子银行100C. 国外分行0D. 国外代表处0第十章单选题()就是指进出口商进行交易时,出口商将汇票,连同提单、保单、发票等全套货运单据向银行抵押,借取汇票金额一定百分比的资金。
由银行凭全部货运单据向进口商收回贷款的本息。
A. 进出口押汇100B. 短期贸易贷款0C. 票据承兑0D. 保理0第十章单选题()是出口地银行在出口商备货过程中,因出口商头寸不足而向出口商提供的一种短期资金。
A. 进出口押汇0B. 短期贸易贷款100C. 票据承兑0D. 保理0第十章单选题()指是由政府支持,用以鼓励本国商品出口,加强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由本国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支持本国出口商扩大出口而提供较低利率优惠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
A. 打包放款0B. 出口信贷100C. 福费廷0D. 国际银团贷款0第十章单选题国际借贷按()标准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借贷三种。
A. 交易类型0B. 组织状况0C. 贷款期限100D. 贷款行0第十章单选题()是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之比。
A. .利息0B. 外汇0C. 汇价0D. 汇率100第十章单选题外汇市场按()标准可分为现货、期货、期权等市场。
A. 交易对象0B. 活动范围0C. 交易类型100D. 组织状况0第十章单选题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实现“三性”,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性”的是()。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业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
第三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所承担的各类风险。
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考虑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审慎评估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防范跨境、跨业风险。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匹配性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适应,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二)全覆盖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覆盖各个业务条线,包括本外币、表内外、境内外业务;覆盖所有分支机构、附属机构,部门、岗位和人员;覆盖所有风险种类和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
(三)独立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赋予风险管理条线足够的授权、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报告渠道,与业务条线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四)有效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结果应用于经营管理,根据风险状况、市场和宏观经济情况评估资本和流动性的充足性,有效抵御所承担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
第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素:(一)风险治理架构;(二)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三)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四)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五)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
第四节监管科技及其创新发展【本节知识点】【知识点】金融科技发展对金融监管的挑战【知识点】监管科技发展现状【知识点】监管科技对监管机构的影响【知识点】监管科技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金融科技发展对金融监管的挑战1.金融科技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科技的发展使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相互渗透,有效缓解单个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但将加剧系统性的信息不对称,强化风险的隐蔽性和系统性。
金融科技发展使金融业务的交叉性增强,风险的传染性加强,更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2.金融科技增加了监管套利风险监管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规范引导金融科技公司开展金融业务。
重视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避免金融科技引发的风险向监管更为薄弱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3.金融科技增加了传统金融的“脱媒”风险金融科技的发展使金融交易的便利性上升;资金体外循环,商业银行的重要金融中介地位相对降低,加剧金融交易脱离现有金融管制的问题。
4.金融科技增加了技术风险技术和交易平台系统选择的失误,可能给金融科技机构带来较大风险;技术滞后,可能使金融科技机构失去良好的交易机会;技术和交易平台系统如果与客户的软件版本不兼容甚至发生冲突,信息传输滞后或无法传输。
5.金融科技使数据风险与信息安全风险相互交织。
总述:数据真实性与数据信息安全是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
大数据也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风险:(1)金融科技基于大数据决策开展业务,若数据本身的真实性不足,就容易引发数据风险;(2)即使数据质量合格,大数据分析也可能落入“虚假关系”陷阱;(3)数据使用风险无法完全避免,数据使用不当和保护不力可能使数据风险演化为信息安全风险。
【知识点】监管科技发展现状1.监管科技的定义指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主要用于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实现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利等。
2.监管科技的内涵从合规和监管两个层次来理解:(1)金融机构将监管科技作为降低合规成本、适应监管、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此时的监管科技可以理解为“合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