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支气管内插管麻醉诊疗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5
双腔支气管内插管麻醉诊疗规范
1、适应证:
绝对适应证:
(1)湿肺病人: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痰量较多时(24h 量50ml以上)等,防止脓液、感染源、血液流向健侧。
(2)支气管胸膜瘘与支气管皮肤瘘。
(3)单侧肺囊肿与肺大泡胞。
(4)主支气管破裂或创伤。
(5)肺灌洗。
(6)胸腔镜手术者。
相对适应证:
(1)食道手术。
(2)单侧肺或肺叶切除。
(3)胸主动脉瘤手术。
2、禁忌证:由于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及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Robershow管)的操作并不复杂,目前认为无绝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有:
(1)沿双腔导管通路上气管内存在着病变与损伤(如:气道狭窄、肿瘤、气管支气管断裂等),或气道外存在压迫(如纵隔肿瘤、主动脉弓动脉瘤)。
(2)需要量快速诱导插管的病人。
(3)饱胃等误吸危险性高的病人。
(4)某些重症病人,不能耐受插管操作时短暂的窒息或缺氧。
(5)估计不能在直视下气管插管的插管困难病例。
(6)支气管解剖异常,如插管前检查证明左主支气管呈帐篷式抬高,且与总气管呈90°以上角度者,左主支气管插管困难,而且容易损伤。
3、插管准备:
(1)双腔导管:Carlens管用于左侧支气管插管,White 管用于右侧支气管插管。
有F35、37、39、41四种型号,一
般成年男性用F39,成年女性用F37,体格矮小者用F35。
导管的小钩使导管位置易于固定,但插入难度增加。
Robershow 管没有小钩,插入较容易,但位置不易固定,有左右两种导管,分别用于左侧或右侧支气管内插管。
应检查导管纵隔、气囊完好无损,接头、吸痰管是否匹配,备用管芯、钳夹。
目前,尚无可用于小儿的双腔气管导管。
小儿病人需要单侧肺通气时可采用以下方法:单腔气管导管支气管内插管;插入Univent导管;在支气管镜引导下插入Fogarty或类似导管封堵一侧支气管等。
(2)其他准备同明视经口插管。
4、喉镜暴露声门后,导管尖端向上沿着会厌下面滑入声门,然后将导管旋转使小钩向上,进入声门,再将导管远端弯度向上继续推进到有阻力感,使导管叉位于隆突上,接上双腔导管接头,与麻醉机相连进行控制呼吸,左右气囊分别充气。
插入Robershow管的要领:导管尖端向上沿着会厌
下面滑入声门后,拔导管芯,然后根据左右管向左或向右旋转(90°),边转边向前缓慢推进至有明显阻力感为止。
5、确定导管位置:通过听诊、视诊,必要时在纤支镜协助下进行定位。
①置管过程顺利,推进导管过程中最后的隆突阻挡感明显;
②试行正压通气,双肺呼吸音正常,胸廓抬动一致,最重要的是右肺上叶呼吸音正常;
③初步确认导管位置正确后,阻断一侧通气以作鉴别:阻断侧不应听到呼吸音和无胸廓抬起动作;而通气侧的胸廓抬动明显,且呼吸音正常;如阻断侧仍有呼吸音,或通气侧的通气不够顺畅、呼吸音也异常,提示导管前端可能发生折屈,应稍退导管以作调整;
④听诊呼吸音的部位为双侧肺底部、肺中部和肺尖部,两侧相应部位的呼吸音应基本一致。
如右肺尖部听不到呼吸音,表示右肺上叶无通气,首先应放出套囊内气体、并慢慢
退出导管少许,每次约1cm,然后再充气,并逐次听诊,直至能够听到呼吸音为止;
⑤仅施行气管插管侧肺通气,同时将对侧导管口敞开于大气,应无任何气体漏出,表示主支气管导管的套囊密封良好;
⑥如果上述试验仍不能确定导管的正确位置,则需通过X线或纤支镜检查求证;
⑦摆好手术体位后再次听诊以确保导管位置良好,因体位变动可使导管前端移位,必须重新鉴别、调整。
6、吸除导管内分泌物时,必须关闭吸引侧气流,保持对侧肺膨胀。
吸引管要事先测量好深度,操作轻柔,以免损伤支气管。
7、单侧通气时,要加强氧合和通气监测,常规用脉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CO2监测,必要时进行血气分析,吸入纯氧,单侧通气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注意气道内压力变化,随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