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审计厅强化审计现场权力制约与监督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黑龙江审计厅强化审计现场权力制约与监督作者:
来源:《财会信报》2018年第15期
本报讯(记者唐碧)近日,黑龙江省审计厅制发了《加强审计现场权力制约监督若干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着力将廉政风险防控融入到审计业务流程之中,建立起全程可追溯的工作留痕机制,积极促进廉洁高效地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
《办法》强化了审计组长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廉政监督员工作职责。
要求审计组长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履行审计现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执行各项廉政纪律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大胆开展监督,自觉接受监督。
要求廉政监督员及时发现并报告审计组发生的违反审计纪律、廉政规定问题以及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或风险隐患。
要求在审计期间审计人员因个人原因外出、离开审计组驻地和审计现场的,须向审计组长报告和请假,并进行登记。
《辦法》强化了审计现场权力分解制约:一是要求审计组根据审计目标和任务制定审计实施方案;二是要求制定详实、具体、明确的审计任务清单;三是必须实行双人执法制;四是规定实行“双工程师制”、“复核制”;五是建立定期汇报和重大事项速报制度;六是完善审计现场会议制度。
《办法》要求严格执行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核实了解重要事项登记制度,保证与被审计单位接触的可追溯性。
二是规范沟通交流程序,对需要与问题相关当事人当面询问的,要由2人以上实施;审计机关正式发出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前,审计组可与被审计单位就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沟通,并根据情况可对存疑问题作进一步查证。
三是在工程(项目)审计结束时,要向审计组全体通报审计核查结果,参审工程技术人员要对自己所负责工程审计核查事项签字确认。
《办法》要求建立审计发现问题报告登记制度。
规定无论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汇总数据、发现问题、定性问题、运用法规和形成审计报告,除涉及保密或需要进一步核实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线索等特殊情况外,均应在组内公开,形成记录,以备查用。
《办法》就加强审计现场监督检查做出明确规定。
一是建立说情登记制度。
对审计机关内部或外部人员说情、打招呼等违纪违法行为,主动、及时、如实记录并逐级报告。
二是全面检查。
纪检监察组、机关纪委、人事教育处、办公室、法规审理处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深入审计现场,对审计组廉政作风、审计质量、工作纪律、保密工作等展开检查。
三是现场随访。
由审计机关负责人或纪检监察组长带队组成检查组,随机选择审计现场进行抽查。
四是审后回访。
审计项目结束后组织进行回访,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
《办法》明确对违反中央有关要求和审计法规,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中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违反廉政纪律规定、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说情抹事、耍特权等违纪违规行为,要坚决惩治,严肃问责,努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