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员工奖惩管理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7.48 KB
- 文档页数:4
单位员工奖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严明纪律,奖惩分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本着公平竞争、公正管理的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行会奖惩制度本着“奖惩结合,有功必奖,有过必罚”的原则,与员工岗位职责挂钩,与行会经济效益相结合。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行会所有员工。
第二章 员工奖励
第四条 奖励的种类分为,大会表扬、奖金奖励、晋升提级。
第五条 有下列表现的员工应给予相应的奖励:
(一)工作认真勤奋,恪尽职守,圆满完成有较大难度的工作或超额完成行会交办的任务;
(二)保护行会财产安全、预防或消除事故隐患,使行会免受或为行会挽回重大损失者;
(三)积极向行会提出合理化建议,且其建议被行会所采纳者;
(四)给行会赢得较大社会荣誉者;
(五)适时处理意外事件或重大变故,使行会免遭严重损失者;
(六)遇有灾难或事故勇于负责,处理得当,维护了行会财产安全或重大利益,使行会免受或减少损失者;
(七)举报并及时制止损害行会利益或声誉行为者;
(八)执行行会重大紧急任务圆满完成者;
(九)有其它重大功绩者。
第三章 员工处罚
第六条对犯有过失行为的员工,视情节严重,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第七条 下列行为为禁止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根据情况予以相应处罚(一)利用职权对员工打击报复或包庇员工违纪行为;
(二)挑拨是非、恶意诽谤,损害他人名誉和领导威信行为;
(三)弄虚作假,骗取行会奖励、福利者,需全额返还行会财物;
(四)发现其他员工严重违反行会规章制度给行会造成重大损失而有意包庇,;
(五)虚报、隐瞒、伪造个人信息,致使行会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
(六)擅离职守导致发生事故使行会蒙受较大经济损失的事件隐瞒不报、擅自处理的行为;
(七)故意泄密行会秘密,使行会蒙受严重损失,或擅自翻看、抄录、存储、拍摄或复制行会秘密资料及相关信息行为;
(八)伪造或盗用行会印章,私开介绍信,仿冒他人签名,致使行会利益受损;
(九)经查实偷窃、贪污、侵占、挪用行会财物行为;
(十)在行会内打闹、斗殴给行会经营或员工造成不良后果;
(十一)在公共场所聚众闹事,散播谣言、破坏团结,煽动他人消极怠工妨碍正常秩序不听劝阻。
第八条 事故大小及经济损失分类:
(一)轻微(事故)损失:小于2000元;
(二)一般(事故)损失:大于2000元(含2000元),小于1万元;
(三)较大(事故)损失:大于1万元(含1万元),但小于10万元;
(四)重大(事故)损失:大于10万元(含10万元),但小于100万元;
(五)特大(事故)损失:大于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
)
第九条 经济损失处罚、赔偿标准:
经济处罚分级:(1)当月绩效奖金降级;
(2)当月绩效奖金*50%;
(3)当月免除绩效奖金;
(4)免除2-3个月绩效奖金;
(5)本人绩效工资及绩效奖金降一档;
(6)本人绩效工资及绩效奖金降二档;
第十条 员工给行会造成经济损失需要赔偿的,赔偿金可以一次性交清,也可以从该员工当月工资收入减去最低工资标准后的余额中扣除,可分月扣除。
第十一条 因事故原因调查等原因跨月处理的,事故发生当月绩效奖金照发,事故处理月份扣发经济赔偿和经济处罚部分。
第十二条 被处分人对正常处理程序不满而对上级领导进行诋毁;或出于个人感情对被处分者进行包庇的人员,行会将从严予以处理。
第十三条 给予员工处罚,应当慎重决定,必须弄清事实,取得证据,经过一定会议讨论,并允许受处罚人进行申辩。
第十四条 员工对所受处罚存异议者,应于处分决定形成后3日内陈述理由申辩,并以申辩后核定作为最后决定,当事者不得再存异议。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五条 行会奖惩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所列各项情形,如有本制度所列情形之外的,相关部门根据行为性质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十六条 本制度经行会秘书长批准后,于 年 月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