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语文试卷B卷
- 格式:doc
- 大小:672.50 KB
- 文档页数:11
广东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语文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共4题;共32分)
1. (14分)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tuìqùshūmáo
蝉________面面相________________忽斑________
dǐng kuīwò chuòbǐ
人声________沸________甲________________谷
sui ruǐjídùjiàn_
脑________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赏
yíng qí
________系菜________
2. (8分) (2020九下·耒阳月考) 古诗文默写。
(1)《出师表》中表明“严明赏罚”的句子是“________,不宜异同”。
(2)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还是“__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的赤胆忠诚,都说明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滋养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3)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 。
(苏轼《定风波》)
(4)《马说》中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而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无言独上西楼,________。
________。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3. (6分)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日(________ ) 信(________ ) 2)道(________ ) 食( ________ ) (3)固(________ ) 以( ________ )
4. (4分) (2019八下·涡阳期末)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他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他还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书,就是《________》。
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傅聪,他是著名钢琴大师,次子傅敏,他是________。
(2)《________》这部书,讲述了________(填人名)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到成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再到双目失明却坚强不屈创作小说的故事。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5. (20分) (2019八下·义乌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母的心
(日本)川端康成
当轮船驶出濑户内海,航行于广阔的海面的时候,在甲板上的人群中,有一位风度极佳、引人注目、年纪四十岁左右的贵妇人。
女佣和打杂儿的片刻不离左右。
与此成对照的是,有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男人,他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在人群中也十分显眼。
他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男孩有七八岁。
孩子们长相都很聪明可爱,但是身上的衣服却相当破旧。
那位________的夫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位贫穷的父亲和他的孩子们。
她唤过一名女佣,低声吩咐了一番后,女佣便来到那位父亲的跟前说:“孩子这么多,真有福气啊!”
“谢谢。
他们下边还有一个吃奶的孩子呢。
像我们这样的穷人,因为有孩子日子就更苦。
说起来怪难为情的,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抚养这四个孩子了。
话虽这么说,但是决不会把他们扔了。
为了孩子们,我一家六口正要去北海道找活儿干呢。
”
“我倒有件事和你商量,我家主人是北海道函馆的大富翁,年过四十,可是没有孩子。
夫人让我跟你商量,是否能从你的孩子当中领养一个做她家的后嗣?如果行,会给你们一笔钱作酬谢。
”
“这可得谢谢啦……”那位父亲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脸上的表情却十分犹豫。
最后,他告诉女佣,这事得和孩子的妈妈商量之后才能决定。
那天傍晚,当轮船航行在相模滩的海面上的时候,那男人和他的妻子一起,带着他们的长子来到那位妇人的舱房。
他们说:“那就请您把这个小家伙收下吧!”
结果自然是按口头约定,对方付了一百元钱。
该是父母和儿子分手的时候了,这对父母眼含热泪,难割难舍地走出了舱房。
但是到了第二天早晨,船在绕着房总半岛转的时候,不知什么缘故,那位父亲牵着五岁的二儿子的手,无精打采地走进那位财主夫人的舱房。
他说:“昨晚上仔细地想了又想,大儿子嘛,不论怎么穷吧,也是我们家的接班人哪。
况且,把老大给别人按次序也不对,如果可能,我们想用老二换下老大。
”
“当然行!”财主夫人高高兴兴地同意了。
可是,当天傍晚,孩子母亲又带着三岁的女儿来了,她很不好意思地说:“简直没法跟您说,今天早晨给你送来的二儿子,从眉眼长相到说话的嗓门,都和我那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
我就实话跟您说吧,我这心里呀,就像把婆婆扔了一样不好受,再说也对不起我们当家的。
况且,他已经五岁了,我觉得他一定会永远地记着我们,想到这儿觉得他可怜得不得了。
能不能答应我们这个女孩子把他换下来?”
财主夫人一听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了。
事情到这儿还没完,第二天上午,船快要到北海道了,这回是两口子一齐来到财主夫人的舱房。
他们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竟然痛哭失声。
“怎么啦?”财主夫人赶忙问道。
“实在是太难为情了。
”两口子只说了这么一句就又哭了。
问了几次,那男的才哭着说:“本来是不应该这么随便说话的。
昨晚上我们两口子本来是商量好,说得一妥百妥,决不留恋孩子啦,可是,正因为她太小,所以总担
心她是不是会这样那样啦,结果是我们两口子一夜没睡。
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太冷酷无情。
您给的钱我们如数奉还,请把女儿还给我们吧。
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起六口饿死在一起好。
”
财主夫人听了这番话,不由得也跟着悲伤起来,她含着眼泪说:“是我不对,老实说,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慕你们。
孩子还给你们,钱呢,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
”
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
(1)通读故事,完成下图。
(2)品读下面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这可得谢谢啦……”那位父亲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脸上的表情却十分犹豫。
(结合划线的词语,揣摩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
)
(3)联系全文,请给第②段的划线处选一个合适的词语,并简述理由。
A.尊贵 B.高贵 C.高傲
(4)本文虽篇幅不长,但涵义博大。
请联系文中卖孩子和换孩子的理由,说说文中的“父母之心”有哪些丰富的含义?
6. (15分) (2017九上·丹阳月考)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有的作家仅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部几十万字的小说。
但是因为作家对生活的感悟不够,其故事生拼硬凑的痕迹十分浓重,作品语言也缺乏提炼。
这样的长篇小说,作家写来轻松,读者读来却很吃力。
材料二:长篇小说创作不仅需要作家具有足够的才情,更是对作家创作耐力的一种考验。
陈忠实的《白鹿原》能够成功,依靠的是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认真。
为了创作这部作品,他走出城市里的书斋,在西安平原的蓝田、长安、咸宁三个县做了一年多的人文调查,并且在文学、史学等方面做了精心准备,才开始动笔。
作品初稿完成后,他又作了反复的琢磨和修改,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最后改定,而从小说的构思到定稿,则历时长达五年。
材料三:当然,要让作家创作出优秀作品,文学刊物、出版社也有责任。
在今天,文学图书的出版已经市场化,这当然是一个必须肯定的方向,但随之而出现的却是文学刊物、出版社放弃了对作家的严格要求,我们见得多的是编辑为了抢稿而不断地催逼作家,却再也听不到编辑和作家一起打磨作品的“编辑部故事”。
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实际上也是在败坏长篇小说的声誉。
(1)依据材料,概括当前有的作家在长篇小说创作上有哪些误区。
(2)依据材料,说一说陈忠实为什么能创造出《白鹿原》这样的作品。
(3)依据材料,概括说明作家创作出优秀作品需要哪些条件。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7. (4分) (2016九上·崇仁期中)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①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②。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③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④何必独沾衣?
【注解】①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
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
齐山: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南。
②翠微:这里代指山。
③酩酊:大醉。
④牛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就是发生在这里。
(1)对这首诗歌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首联写重阳佳节,诗人和朋友携酒登山,由高往下看,空中一切景色,包括初飞的大雁,都映在碧波之中。
B . 颔联交代了诗人面对秋天的山光水色,不禁露出笑容,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菊花插在头上,来不负这次登高之行。
C . 颔联写出诗人认为应喝个大醉来酬答眼前的良辰佳景,而无需为夕阳落下这样的事情感慨怨恨。
D . “牛山何必独沾衣”是劝人也是劝自己,既然自古而今,像“登临恨落晖”,人生都无常,又何必为眼前的不顺畅而流泪呢?
(2)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
B . 颔联和颈联都用了对比,如尘世不乐与佳节尽情快乐的对比。
C . 以齐景公的反面的例子作结语,表现了这种旷怀的情怀中包含着一种苦涩之意。
D . 此诗通过记叙重阳登山远眺一事,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
8. (20分)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
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
白如雪。
抱投鼠屋,阖①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欲食之。
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跃下。
如此往复,不啻百次。
众咸谓猫怯,以为无能为者也。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齕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
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
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注释】①阖:关闭。
②逡巡:因顾忌而行动迟缓的样子。
(1)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
①虎大骇,远遁遁:________ ②驴不胜怒,蹄之蹄:________
③适异国来贡狮猫适:________ ④既而鼠跳掷渐迟既而:________
(2)下面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以为且噬己也
B . 放之山下然后知猫向之避
C . 然往来视之庞然大物也
D . 待其惰也益习其声
(3)翻译下面句子。
①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②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4)【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________”到“觉无异能者”,最后认为“________”。
【乙】文中“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可见鼠害之重。
(用文段中的原句填空)(5)从驴或猫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语言运用 (共2题;共10分)
9. (5分)在阅读方法交流活动中,小朵向同学们介绍了三位名人的阅读方法,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进行评价。
【莫言“耳朵”阅读法】作家莫言从小就喜欢听村里的老人讲故事,他还经常去听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民间戏曲,还仔细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诸如植物生长、动物鸣叫……
【华罗庚“默想”阅读法】数学家华罗庚拿到一篇数学论文时,往往先看题目,然后默想自己来写这篇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怎样收尾,想清楚后再读文章。
当看到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一致时,每每发出会心的微笑,然后浏览而过;当看到新颖的见解时,便细细阅读。
【毛泽东“四多”阅读法】伟人毛泽东读书主张“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
多读指读书的面要广,重要的书要多读几遍;多写就是摘抄妙语佳句,圈点眉批,写读书笔记;多想即反复思考书本知识在生活中如何应用;多问就是有了问题就要问。
10. (5分)(2016·仙桃) 作文:
请以“重拾好心情”为题写一篇作文。
温馨提示: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可用化名代替);③文章不得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④请不要抄袭。
参考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共4题;共32分)
1-1、
2-1、
2-2、
2-3、
2-4、
2-5、
3-1、
4-1、
4-2、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5-1、
5-2、
5-3、
5-4、
6-1、
6-2、
6-3、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7-1、
7-2、
8-1、
8-2、
8-3、
8-4、
8-5、
四、语言运用 (共2题;共10分)
9-1、
10-1、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