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LBS捕捉移动互联网商机
- 格式:docx
- 大小:28.87 KB
- 文档页数:11
巧用LBS捕捉移动互联网商机
第一篇:巧用LBS捕捉移动互联网商机
巧用LBS捕捉移动互联网商机
一个关于LBS应用的著名段子是,老婆要求老公买下Iphone 4后,每两小时老公都得通过签到网站签到一次,这样一来,他就能知道他的全部行踪,可以预防出轨。
随着今年来智能手机的爆炸性增长,LBS已经开始广泛被使用并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下班后的朋友聚会,可以用大众点评网搜索附近500米内最好吃的餐馆;用Google地图寻找最快捷的路线和抵达方式;在街旁网站签到分享自己和朋友的照片;发一条新微博,顺手添上自己所在的位置;搞的导航可以轻松取代车载GPS,指引下一个聚会地。
白领李小姐每次路过公司附近的恒隆广场都不忘用手机上网签到一下,与过去不同的是,签到之后李小姐越来越频繁地收到有关高端品牌的推送信息,包括品牌的历史、文化介绍、门店详情以及眼下正在进行的活动等。
对于高端品牌的这般主动示好,李小姐倒也不觉得被打扰。
尽管对于刚毕业工作的她而言,目前的收入和不能支撑她频繁地消费奢侈品,但对奢侈品的向往让他们对这样的“提前教育”并不排斥,相反还增加了她对这些品牌的好感。
没错,过去那些高高在上的奢侈品牌如今也要想办法主动拉拢现有或者潜在的消费群体,他们不得不突破传统与保守,在移动互联网营销上花费心思拉近与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距离并主动示好。
在维基百科上,对LBS的简短定义是“通过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或外部定位方式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服务”。
“位置”是人类非常重要的社交属性之一。
人类除了在虚拟的网络上进行交流沟通外,还需要在真实的社交场所参与各类活动,因此,基于位置的社交服务就成了联结虚拟与现实的重要节点。
随着智能手机、互联网及社交网站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手机应用来完成各类社交活动。
Facebook和Twitter的
流行更是将LBS行业带入了高速成长期。
而在国内,人人网、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等社交应用的迅速发展,掀起了一阵“签到”狂潮,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跟大家分享其所处的位置,分享自己所在位置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其他朋友所处的位置,进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当普通智能手机用户在享受便捷、免费的移动服务时,事实上其地理位置信息无可避免地通过无线被存放到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里,并在那儿被不断地匹配与运算。
这只是LBS的第一步,接下来的事情才让世界变得更有趣。
对现实的商户来说,好处更为明显。
它能帮你实时统计店铺的客流量,每个人到店停留时间,甚至跟踪客户离开后的去向。
比如,如果你是一个成衣店,很多人在你这里逛完了都会跑到一个冰淇淋店里去,也许你就可以考虑一下怎么跟冰淇淋合作了,提高你的客户向冰淇淋的转化率,对谁都没有坏处还能提高用户体验。
从这个角度来看,智能手机和LBS让整个现实社会正在发生一种奇妙的转变:现实的商店,可以看成一个个网站;现实世界中的人的活动,则因为可被跟踪,变成了互联网中的流量;人们的现实活动和在互联网上从一个网站跳到另一个网站,似乎也没有太大区别。
传统的商家选地址,一般都有个说法叫“临街旺铺”,也就是找流量大的地方。
可是当一切都互联网化之后,这只能成为一个纬度,你海妖考虑旁边的流量入口的属性,以及他到你的商铺的流量转化率,大学校区和超市市场两种入口截然不同;当然如果可能,你更可以查阅某个地区周围人群更详细的职业、习惯、消费方式,甚至文化差异,当LBS与人连接,又可与线上这些人的信息整合后,他们的各种行为你都能知根知底。
由于手机的无处不在,以及经由传感器和应用产生的巨量数据,现在整个硅谷炙手可热的概念就是所谓的大数据。
当你把大规模的移动数据输入后,我们就可能用这些输入数据界定理解真实的生活现象,如个人特质、人的移动性,沟通和互动的模式,观察它的输出。
由于手机是所有人类发明的工具当中最时时刻刻跟着你走的,你走路的时候手机可以放在你的口袋里,你睡觉的时候可能在你伸手就
摸得到的地方,手机产生的数据可以记录你的活动、你和别人的交往、你的交易等。
所有的这些,我们说他记录的是你的生活本身。
根据调查,67%的LBS用户说他们使用LBS是为了获取信息,而43%的人则是为了和朋友见面。
如果你上周去了五次酒吧,而你暗恋的女孩却在图书馆泡了整整6天,那么显而易见,你们俩差距还挺大的。
分析LBS 使用原因大致如以下几种为常见:寻找餐厅、娱乐消遣场所、需找朋友、在所处地点拍照和在移动设备上定位、做为汽车导航系统在车上使用、了解最新的促销活动和优惠、预定服务等。
我们都知道在房地产和广告业非常明显的就是所谓的位置。
房地产的口号是“位置位置还是位置”“你在那里住”,对于房地产而言,位置非常重要。
在移动提供给我们数据以后,我们发现还有一些气体的金矿没有开采。
比如,一个人的位置在哪里的重要性不见得高过一个人总是去哪里,他去一个地方的次数越多,这个地方对个人就意味着重要。
你仅知道一个人经常关顾是不够的,你最好知道他下一步去哪里,这样赋予营销者一种动态的情境导向和对消费者的感知:这些消费者倾向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进而预见消费者可能的行为,也即他们将来会做什么,最重要的是懂得采取怎样的行动才能影响这些消费者。
LBS首先是与位置有关的服务,人和人、人和商店的联系,只要和位置有关,都是LBS。
商店可以在我们的地图上开电子商店,你一点开就可以直接和他们交流,商家也喜欢吸引附近的人。
如果用户出差旅行,一张图就能解决一切事情,吃饭、坐车、酒店、旅游景点,都和地图有关,我们把他们集中起来,在地图上进行导航、路径规划、完成程序,这些都可以解决。
速锐得刘国琼要告诉您的:就是一种盈利模式。
第二篇:如何捕捉商机浅谈
文章标题:如何捕捉商机浅谈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需要机遇,商机对于企业十分重要。
机遇就是目标,商机就是财富,谁能发现和把握商机,谁就能在商战中制胜。
虽然随着当前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商机越来越难觅,但在我
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蕴藏着无限的商机,许多商机就存在于我们眼皮底下和日常生活中,只有用敏锐的“嗅觉”去发现它,去开发它,去利用它,才不致于使市场机遇与你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一、从新闻事件中捕捉商机。
新闻蕴含商机无限。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每天播放的大量新闻信息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商机。
由于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它不可能从每个人的需求出发,进而分析某某新闻对哪些人可能带来什么好处,并提请人们赶快行动。
企业经营者如果能练就一双“新闻眼”,从新闻中看出“门道”来,对新闻产生的原因,对事件的发展趋势等有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和预测,做到未雨绸缪,抓住商机,方可捷足先登,来个“赚它没商量”。
洛杉矶奥运会开幕之前,美国一家电视台播放了一条新闻:中国的熊猫将去美国“作客”展览。
一位有心的商人根据这条信息当机立断联系服装生产厂家,赶制了印有熊猫图案的旅游帽和运动衫。
在熊猫馆开馆那天,洛杉矶骤然掀起了一股“熊猫热”,连老太太在看了熊猫之后也要喜孜孜地买一顶“熊猫旅游帽”戴在头上,年轻人以穿“熊猫衫”为时髦,生意格外兴隆。
于是,那位商人稳稳当当地发了一笔“熊猫财”。
二、从市场盲点中寻觅商机。
市场无热点,不等于市场没有“盲点”。
所谓市场盲点就是消费者需要而市场上没有或者很少见到的商品或服务项目。
由于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新的商机最初总以萌芽的形式出现在原有的市场缝隙之中,旧的经济缝隙填补了,新的经济缝隙又出现了,这些经济缝隙就是市场盲点。
在广阔的市场上,往往有其众多的“盲点”,隐藏着纵横交错的生财之道,等待着善于从“盲点”中捕捉商机的经营者。
只要我们拥有敏锐的眼光,肯动脑筋,“盲点”里蕴含着无尽的商机。
如: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商家瞄准城市人在节假日怕麻烦,不愿去菜市场的心理,将蔬菜开发成系列礼品,这种“蔬菜礼品”既价廉物美,投放市场后出现排队订购,预先付款的场面。
三、从解人烦恼中创造商机。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总会有许许多不方便的地方,让人生烦恼。
从帮助解决人们的烦人恼事出发,去开
动机器,潜心研究,虽然谈不上很大的发明创造,但因其生产经营者设身处地地为消费者考虑,时时想着如何让自己的产品达到“零缺陷”,在更大程度上使消费者爱用、好用,因而其产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甚至不用在广告上吹牛也会大大畅销,从而带来无限的商机。
日本的许多发明和设计就是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便之处着眼的,尽管有些困难人们已习以为常,但商品设计师想到并解决了,于是产生了令人大喜过望的效果。
比如:日本的城市建筑非常拥挤,道路狭窄,有时汽车开门都困难。
对此丰田公司就设计出了拉式的汽车门,减少了占地空间,方便了车主。
同时,丰田公司考虑到住宅区内一家挨一家的现状,夜间开车回家噪音不宜太大,就在改进引擎上下功夫。
这些解人烦恼的细微改进都是丰田汽车受到欢迎的原因。
四、从与人闲谈中发现商机。
人们在生活中免不了要与人交流闲谈,在交流闲谈中有不少值得挖掘的“潜在市场”,只要做有心人,其背后往往隐含着某种市场信息和经营胜机。
江苏某公司成功地开发出新型感冒药“白加黑”,就是该公司经理从一次偶然的闲谈中得到的产品开发灵感。
一位工程师访美归来,在和总经理的闲谈之中谈到美国的一种白天和晚上服用,组方成分不同的片剂药,说者无意,听者有意。
总经理顿时来了灵感:何不开发一种新型的感冒药呢?于是,他和他的智囊团研究决定,迅速开发这一创意产品,仅一年时间,“白加黑”就实现产品产值2亿多元,完成利税2000多万元,创造了我国医药史上的奇迹。
五、从顾客批评中把握商机。
生活中有的机遇不仅仅藏在他人带给我们的赞扬和激励中,有时候顾客的批评和指责中也蕴藏着成功的机遇。
批评就是宝贵意见,批评就是有用信息,善对批评,就会变批评压力为改进产品和工作的动力,批评就能助你拓宽市场。
反之,则会失去顾客,失去市场。
明智的企业家应该有一双善于捕捉的眼光和一颗善于发现并能化解批评的心灵,学会向顾客批评要市场。
有位顾客购买了松下电器公司的有线电熨斗,使用一年多后,发现该熨斗电线破皮漏电伤人。
于是该顾客以此为由指责松下公司产品有毛病,并要求赔偿。
对这一指责,松下公司本可以置之不理,但该公司却耐心
地听取了这一指责,并从中敏感地意识到无线电熨斗的潜在市场,研发成功投入市场后深受顾客青睐。
六、从“上帝”的创意中寻找商机。
日常生活中,消费者(上帝)常常有这样那样的创意或“妄想”,而这种创意或妄想其实就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愿望,往往也是市场的晴雨表和企业开发产品、打开销路的信号
第三篇:如何捕捉奥运商机
新申集团如何捕捉奥运商机
聚焦奥运商机
虽然,奥运题材的想象空间无限大,虽然百年奥运首次在自己的家门口举办,盛况空前,然而6500万美金的赞助门槛已经粉碎了众多企业的梦想,即使是最低级别的赞助费用也非一般企业能够承受。
一方面自己无缘奥运,另一方面竞争对手却幸运地成为北京奥运赞助的宠儿,在往后的一年多,企业用什么促销方式的影响效果能超得过北京奥运?往日的智慧在北京奥运的高山下显得非常微不足道,该怎么办?
一.运用独具创意的品牌形象广告,搭上奥运列车,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二.进行奥运主题的产品开发设计,吸引目标人群,提高企
业产品的附加价值。
三.围绕奥运展开大型的主题促销活动,是直接参与奥运营销的最好方式。
第四篇:马化腾:如何捕捉移动互联网的机会
如何捕捉移动互联网的机会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创业设投身到移动互联网里面,对于如何捕捉移动互联网的机会,马化腾表示在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浪潮中,创业者首先要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开放平台的体系,对于开发者来说,一定考虑盈利模式,因为如果产品受欢迎,用户要有一定方法付费,或者广告的收益,这些都是跟PC互联网比较接近的模式。
“但是,因为讲到了移动互联网是APP(应用)为王,PC互联网是
WEB为王的年代。
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中小企业或者是个人开发者,对于应用的关注,包括通过手机应用马上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分领域要特别关注。
当然这个竞争也很激烈”马化腾说道。
应用如何脱颖而出
应用市场中,大量同类的应用为什么有的会脱颖而出?“有时候往往并不是的功能,更多的是他的创意和交互设计,应用是否具有足够的创意才是重点的区别点”,马化腾说道,“如果五秒到十秒内抓不到用户最喜爱欢的这点迅速会被删掉,如果抓到了他会满意,很快的告诉朋友。
”
移动互联网最大的魅力
马化腾认为软件的普及过去PC年代是需要很长的,然而移动互联网可能就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内能做什么,先做什么至关重要,甚至决定生死。
所以他觉得很难用一句话去表达要在哪个方面发力,这些需要产品经理和公司最高经理深入思考,哪些是最核心、哪些是最适合发展的路子。
马化腾认为移动互联网最大的魅力在于可选择的不是千篇一律,不像PC互联网年代比较简单,但他也表示是移动互联网可以结合的特性特别多,有很多种玩法,到底哪一种最合适,没有人知道,要创业者自己去揣摩和探索。
第五篇:怎样捕捉餐饮商机
做大强势品牌
1万亿元的市场的确商机巨大,但有一点同样不能忽略:整个市场的行业集中度很低,显得庞大而分散。
同质化、低档次的小餐馆比比皆是,具有强势品牌的大型餐饮集团并不多。
2004年中国餐饮百强企业营业额合计536.86亿元,占当年餐饮行业营业额的比例不足8%。
在餐饮市场,品牌消费的习惯表现得更为明显。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就餐时认为知名度较重要的消费者占到了56%。
消费者就餐的品牌意识,必然使口碑好的餐饮连锁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要抓住商机就必须要做出品牌,这是商家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之选。
如何打造餐饮品牌?餐饮老字号的做法是创新,让旧有的品牌优
势浴火重生。
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姜俊贤说,“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企业的品牌。
”2005年,在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等对中国品牌价值评估中,全聚德品牌价值达到106.34亿元,获得“200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称号。
金字招牌带来了旺盛的人气,更让它掘到了滚滚财富。
今年“五一"期间,仅和平门单店的营业额就连续两天突破了110万元,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
全聚德打造品牌的第一步就是产品的标准化。
但是,中餐烹调有着先天的“软肋”,同一菜品由不同的厨师来做,味道就不一样,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全聚德的负责人说:“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精品烤鸭检验标准,全面推广了电脑控制烤鸭炉,还建立了配送中心统一配送鸭坯,在烤鸭的原料、配方、工艺、设备等方面基本实现了标准化。
同时,还对传统特色菜品做量化定标,现在已完成火燎鸭心等22个特色菜和7种调味品的标准,这些都为我们全面发展品牌奠定了技术基础。
”
姜俊贤说:“中国菜要发展,要想形成产业必须实行标准化。
只有建立严格的用料标准、操作工艺标准和质量验收标准,督导才可操作,规模才有可能。
全聚德组建集团后,借鉴麦当劳、肯德基发展的经验,引进了连锁经营的发展模式。
近年来下大力量建立和健全了包括无形资产管理体系、连锁开发管理体系、质量运营管理体系、统一配送管理体系等在内的发展连锁经营所必须的体系。
”正是这些硬件体系的建成,使全聚德的年营业额登上了7亿多元的高峰。
如今的中式正餐市场,除了焕发活力的老字号外,一批新品牌正在崛起。
陶然居、谭鱼头、俏江南等以富于新意的菜品、别致的店堂环境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有专家指出,餐饮业已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从个体经营、局部经营走向品牌化、规模化经营是大势所趋。
商家要抓住商机,就必须实现规模化、产业化。
连锁经营作为餐饮企业扩张的重要方式,需要商家进一步关注的是如何在连起规模之后锁住质量。
西餐
营造文化氛围
比起成熟的中式正餐市场,新兴的西餐市场“钱景”更为可观,发展更为迅速。
改革之初,北京的西餐厅只有“老莫”、大地、马克西姆等寥寥几家,现在已达到1600多家,而上海已近2000家,广州则逼近3000家。
西餐已悄然向全国各大中城市延伸。
西餐市场商机火爆,原因何在?
中国烹饪协会西餐专业委员会主任边疆说:“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异样的饮食文化,体验不同风格的西餐风味和服务,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有能力支付饮食的多样化消费。
同时,国家间的大量商务往来,也促进了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和居住,也增加了西餐的消费量,特别是开放城市西餐的需求更为明显。
”
面对这个日渐红火的市场,一部分商家的策略是固守地道西餐的传统策略。
北京巴黎马克西姆餐厅总经理贺广银说,马克西姆一直固守餐厅最初设定的目标————京城最纯正的法式餐厅,保留着正宗的法国大餐,它不可能也没有机会让所有消费者接受,但确有一部分顾客因为它的正宗永远不会舍弃。
而另一部分商家则是积极尝试“西餐本土化”,典型的是广州绿茵阁。
“绿茵阁的定位是‘风格化西餐’,也就是说我们是穿休闲西装的,而不是穿正统西装的。
”绿茵阁运营总监区锐强笑着说,“我们既有西式的牛排,也有广州风味的饭和汤。
菜品的研发上注重引入中餐的制作方法,根据中国口味进行调整。
我们还简化了西餐的服务程序。
绿茵阁走的是大众化路线,消费目标人群并不限定在年轻人,老人家也能找到喜欢吃的东西,人均消费只有40元左右。
”
不断创造新的菜品,以新鲜口味吸引消费者是绿茵阁的又一法宝。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每月我们都推出美食节,更新15种左右的菜品,顾客可以尝到美式、德式、泰式等多种新鲜口味,每次来就餐都有新意。
”区锐强说。
边疆认为,“西餐企业把握商机,首先要创造出与中餐不同的文化氛围,富于个性。
人们就餐越来越讲究情景消费,而这正是西餐的长项。
”在环境营造上,绿茵阁的做法别具新意。
区锐强说:“我们
的50家餐厅可以说是各自精彩,每家店的装修风格都是不一样的,怀旧风格、温馨风格、青少年的动感色彩都有。
每家店的环境都是结合不同的城市、商圈、氛围等专门设计,这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新鲜感,也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虽然每家店各具特色,但都遵循了统一的格调,亲切、时尚、舒服,是朋友式的环境。
”
“2008年奥运会将给西餐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增加人们对西餐的文化认知,提高整个行业的品质和标准。
”边疆说,“但是,目前这一商机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西餐业的本土企业家并不多。
他们不熟悉西餐的管理和文化,当然也和西餐前期的投资比较高有关。
应该看到,中餐市场已经竞争十分激烈,转向这个新的市场会得到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
“小餐饮”
树立鲜明个性
餐饮业的商机不仅闪现在大餐馆,别具特色的小店也是创富的热门。
最具个性化的产品是这部分商家制胜的诀窍。
在第8届中国特许展上,主打“鲜茶文化”的happy lemon展台分外抢眼。
液晶显示屏上,造型充满童趣的明黄色卡通娃娃边唱边跳,现场观看和品尝鲜茶机制作的奶茶、泡沫红茶的人络绎不绝,很多人在现场签下了加盟意向单。
“鲜茶”负责人吴建中告诉记者:“鲜茶饮料这种新产品和以往茶饮料不一样,它利用高压快速萃取原理和独特的预浸程序,可以在短时间内泡好,又保证营养不流失。
这个产品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带给他们不一样的喝茶感觉。
”
夏季气温越来越高,冷饮店的生意也越来越火。
三元梅园抓住消费者胃口的关键一招就是独特的奶酪。
曾消失多年的老北京风味奶酪被重新挖掘出来,酸甜冰凉、滑腻如脂,5元一杯的大众化价位,再加上多种多样的奶卷、奶饼等奶点心,虽然店面不大却也是人气很旺。
在中式快餐领域,商家们也不再停留在水饺、面条、盖浇饭等老口味上,阿牛嫂桂林米粉、桥香园过桥米线等风味小吃逐渐成为新重点。
同时,快餐的异国风味也愈来愈浓。
除了吉野家、面爱面等快餐外,韩国料理也开始亮相。
“帅清面屋”以韩国拌饭和冷面为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