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I)卷(新版)
- 格式:doc
- 大小:453.00 KB
- 文档页数:12
四川省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6七上·石门期中) 下面是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为()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好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用左眼注视目镜,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④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物镜接近装片为止
⑤左眼注视目镜,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⑥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A . ③②①④⑤⑥
B . ②①③④⑤⑥
C . ④①③②⑤⑥
D . ②③①④⑤⑥
2. (2分)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①洋葱表皮细胞中央有较大的液泡
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③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⑥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④⑥
C . ①③⑤⑥
D . ②③④⑤
3. (2分) (2015七上·泉港期中) 当转动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操作者的眼腈一定要看着()
A . 目镜
B . 物镜
C . 镜筒
D . 粗准焦螺旋
4. (2分)属于动物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叶绿体⑥液泡.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④⑤⑥
5. (2分) (2018七上·梅县期中) 分裂的细胞,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数目加倍发生在()
A . 细胞核分裂时
B . 细胞核分裂前
C . 细胞质分开时
D . 形成新细胞膜时
6. (2分) (2015七上·夏津期中) 受精卵最初分裂形成的细胞是球形的,而组成人体的细胞性状却是多种多样的,这是因为细胞发生了()
A . 生长
B . 分裂
C . 分化
D . 衰老
7. (2分) (2017七上·惠安月考) 海带生长在海洋中,它吸收水分、无机盐的结构是()
A . 根
B . 茎
C . 叶
D . 全身
8. (2分)下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所处的状态,由此可知该叶片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有()
A . 仅有光合作用
B . 仅有呼吸作用
C . 仅有蒸腾作用
D . 以上三者都有
9. (2分)(2020·江门模拟) 下表所列实验的相关操作与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10. (2分) (2016八上·抚宁期中) 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A . 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B . 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C . 对栽培的花卉适时松土
D . 选择阴雨天移栽植物
11. (2分) (2018七上·伊春期末) 植物蒸腾水分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A . 表皮
B . 叶脉
C . 叶肉
D . 气孔
12. (2分) (2017七上·徐州期中) 根据如图的光合作用示意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指的是氧气
B . ②指的是二氧化碳
C . 其中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D . 所需的水分主要从空气中吸收的
13. (2分) (2017八上·新华期中) 在碳循环中,使碳从大气中进入生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是()
A . 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摄食作用
D .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4. (2分) (2017八下·盐都开学考)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①表示动植物内能量流向植物
B . 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 . 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
D . 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5. (2分)(2017·湘潭模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运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讦多人养成了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下列锻炼方式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A . 清晨在公园树林里健身运动
B . 黄昏在大树下练太极
C . 傍晚在林荫小道上散步
D . 早晨在操场上跑步
16. (2分)(2018·和平模拟) 在下列关于农业生产的选项中,人们采取的相关措施与其解释不一致的是()
A . 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降低幼苗的蒸腾作用
B . 水淹后的农田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C . 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湿度
D . 合理密植﹣﹣提高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
17. (2分) (2016八上·邵东期中) 下面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B . 只有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 植物作为生产者,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 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了物质循环
18. (2分)一般在卧室里不能摆放过多的植物,这是因为
A . 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
B . 植物会消耗室内二氧化碳
C . 植物会释放过多的氧气
D . 植物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
19. (2分)当人踏入山林时,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
A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B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 . 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 . 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吸收作用
20. (2分) (2020八下·龙江期中) 绿色植物的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A . 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吸收作用
21. (2分)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A . 有机物和氧
B . 有机物和二氧化碳
C . 有机物和水
D . 无机物和二氧化碳
22. (2分) (2015七上·宁津月考) 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于()
A . 降低呼吸强度
B . 降低水分吸收
C . 促进果实成熟
D . 促进光合作用
23. (2分) (2016七上·常平期末) 在农业生产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移栽禾苗时要在阴天并且尽量带土移栽
B . 种庄稼不能过密也不要过稀,应该合理密植
C . 栽培大棚蔬菜一般要在白天适当升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
D . 为了使环境更卫生,提倡多施化肥,少用农家肥
24. (2分) (2017七上·端州期末) 养金鱼的人,常在鱼缸里放一些小草,如金鱼藻,其主要目的是()
A . 增加金鱼的食物
B . 增加水中的氧气
C . 消除水中的氧气
D . 美化鱼缸
25. (2分)(2013·盐城) 如图是花生的果实,据此可判断花生属于()
A . 藻类植物
B . 蕨类植物
C . 裸子植物
D . 被子植物
二、综合题 (共4题;共35分)
26. (8分) (2017七上·莆田期末) 如图是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填写图中数字):
(1)植物细胞模式是________ .图中E________是植物特有的.
(2)切西瓜会流出许多汁液,若图中有一个是西瓜细胞,则汁液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 .
(3)克隆羊“多莉”的出生与三只母羊有关:甲羊供去核卵细胞,乙羊供细胞核,丙羊是代孕母羊,“多莉”长得最像________羊,这说明遗传信息存在于图中结构【________】________ .
(4)海带体内含有丰富的碘元素,这种选择性吸收跟图中哪个结构有关?________ .
27. (10分)(2019·锦州) 请认真分析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用式子表示为________。
(2)乙装置可用来验证________,此装置必须放在________环境中。
(3)大棚种植农作物时,常通过延长________时间、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田生产多采取合理密植和间作套种来提高光照的利用率,增强________作用。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起重要作用。
(5)丙装置可用来验证________,现象是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通常在低温下贮藏蔬菜、水果和粮食,目的是抑制________作用。
(6)丁装置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则此装置有一个错误,应该怎样改进?________。
28. (11分)如图所示的是几种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________ 类植物,这类植物中的________ 是单细胞植物.
(2)只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根的是________ .
(3) A类植物已经出现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器官,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________ ,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4) B类植物和C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________ ,但B类植物的种子是________ 的,没有________ 包被.
(5)具有了根、茎、叶的植物有________ .
29. (6分)(2017·郯城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临沂市莒南汀水盛产西瓜,瓜肉肥厚,含糖量高、甜.深受消费者喜爱.现多采用温室大棚栽培,有经验的瓜农还会在大棚内放养蜜蜂,春末就上市(如图B、C).
材料二:多数西瓜的食用部分是果肉,但有一种特殊栽培种类﹣“瓜子西瓜”的种子特别大,适合用来制作瓜子(如图A)
材料三:科技人员将刚结出的圆形西瓜放进立方体的透明盒中让它继续生活,原本圆形的西瓜会被塑造成方形西瓜(如图D)这种方形西瓜很受某些人的喜爱.
(1)西瓜播种后通常采用地膜覆盖,其目的是提高地表________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2)我们平常吃的西瓜子是由西瓜植株中的________发育而成.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成长,则会结出________西瓜.
(3)从图C中可以看出,在大棚内放养蜜蜂可帮助西瓜________.
(4) A与B中种子的大小差别很大,是由于________不同造成的.
(5)如图E是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24小时,测得的温室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曲线AB段大幅度
上升的原因是植物进行________产生了大量氧气.
三、探究题 (共2题;共16分)
30. (5分) (2020八上·兖州期末) 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生态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B、C、D中放入等量的水藻;
③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
④把A、C、B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
(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________;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时间与________有关。
(3) 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_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31. (11分)(2016·青岛) “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得的光和热,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生物圈中已知得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其中种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类群,我们所熟悉的花生就是其一.
(1)(一)花生种子的主要结构是由________发育来的,其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由提供.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环境条件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据表分析:
培养瓶编号种子的数量(粒)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①10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20℃
②10培养瓶底部无水20℃
③10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0℃
④10A20℃
若选取①和③进行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若探究“空气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表中A处得操作应为________;若探究“水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需选取①和②为对照实验,请改正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________.
(2)(二)植物种子萌发成幼苗后,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a.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________.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结构________(填数字)的部分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________.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b.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
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_____移动;
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说明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综合题 (共4题;共35分) 26-1、
26-2、
26-3、
26-4、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8-1、
28-2、
28-3、
28-4、
28-5、
29-1、
29-2、
29-3、
29-4、
29-5、
三、探究题 (共2题;共16分) 30-1、
30-2、
30-3、
30-4、
31-1、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