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实验报告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10.00 KB
- 文档页数:15
学科教案人体生理实验学科教案:人体生理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进行一系列生理实验,了解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和机制。
实验材料:人体模型、心脏模型、血压仪、呼吸仪、体温计、显微镜等实验仪器。
实验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实验步骤:1. 使用心脏模型,观察心脏的结构和位置。
2. 用手指触摸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并记录触感和变化。
3. 使用心脏模型,模拟心脏的工作过程并观察其血液供应的效果。
4. 使用血压仪测量自己和同学的血压,了解心脏的血液循环功能。
5. 讨论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关联,并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二:呼吸的过程和机制实验步骤:1. 使用呼吸仪观察自己的呼吸过程,记录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2. 使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并通过呼气观察体温计的变化,了解呼气时体温的变化。
3. 运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中的气孔,了解气体的交换过程。
4. 讨论呼吸过程和机制的原理,并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三:神经系统的控制和协调功能实验步骤:1. 通过触摸不同部位的人体皮肤,了解感觉神经末梢的分布和敏感度。
2. 进行一项平衡实验,闭眼倒立或单脚站立,记录平衡感受和保持时间。
3. 进行一项反射实验,用锤子轻轻敲击同学的膝盖,观察膝腱反射的过程。
4. 讨论神经系统对身体活动的调控作用,并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四:消化系统的工作和营养吸收实验步骤:1. 使用人体模型,观察消化系统的结构和位置,并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运动过程。
2. 进行一项酶活性实验,将淀粉溶液和唾液混合,观察淀粉的消化过程。
3. 使用显微镜观察肠道壁上的绒毛结构,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4. 讨论消化系统的工作机制和营养吸收过程,并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五:肌肉运动和运动系统的协调实验步骤:1. 进行一项肌肉收缩实验,使用手指按压同学的手臂肌肉,观察肌肉的伸缩过程。
2. 进行一项运动协调实验,同学之间完成跳绳或球类运动,并记录协调程度和效果。
3. 观察并讨论肌肉和运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肌肉运动的控制和协调机制。
生医2012秋生理学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实验员:学号:联系方式:实验一骨骼肌的观察及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强直收缩【目标要求】1.掌握蛙类动物单毁髓的实验方法。
2.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方法。
3.学习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4.观察与分析肌肉单收缩的三个时相,分析骨骼肌收缩形式与刺激频率之间的关系。
【基本原理】蛙类动物的某些基本生命活动,如神经的生物电活动、肌肉收缩等与哺乳动物相似。
其离体组织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而且动物来源丰富,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常用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永和坐骨神经标本来观察组织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以及骨骼肌收缩的特点等。
肌肉受到一次阈上刺激而产生的一次收缩为单收缩,其过程可分为三个时相,即潜伏期、缩短期与舒张期。
肌肉收到连续的阈上刺激时,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相邻两单收缩的时相会出现融合,表现为强直收缩现象。
如果表现为每次收缩的开始发生在上次收缩的舒张期,称不完全强直收缩,如果表现为每次收缩的开始发生在上次收缩的缩短期,称完全强直收缩。
躯体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枢纽,由肌肉收缩产生动力完成的。
【材料与器械】蟾蜍或蛙,蛙类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金冠剪、毁髓针、玻璃针、固定针),蛙板,玻璃板,锌铜弓,小烧杯,滴管,纱布,细棉线,任氏液。
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或其他生理记录仪),张力换能器。
【实验步骤】1.双毁髓的方法一手握蟾蜍,食指按压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背部,令其背部向上,头向前俯;另一手持毁髓针在左右耳后腺之间,背部的凹陷处将毁髓针垂直刺入,然后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搅动以捣毁脑组织,此时的动物为单毁髓动物。
彻底捣毁脊髓时,可见蟾蜍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
如动物仍表现四肢肌肉紧张或活动自如,表明未毁坏脊髓,必须重新毁髓。
2.剥制后肢标本将双毁髓的蟾蜍背面向上放在蛙板上,一手持手术镊轻轻提起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另一手持手术剪横向剪开皮肤,暴露脊柱。
《生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帮助学生掌握人体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
3、培养学生运用生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细胞的基本生理功能,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包括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冲动的传导和突触传递。
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如心脏的泵血功能、血管生理和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2、难点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机制。
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过程和神经递质的作用。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
2、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的生理过程。
3、案例分析法:引入实际生活中的生理现象和疾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4、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心脏会不停地跳动?为什么我们在紧张的时候会心跳加速、手心出汗?为什么我们吃了东西会消化吸收,而不会一直留在肚子里?其实,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都隐藏着生理学的奥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理学的奇妙世界,去探索人体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
2、讲授新课(1)细胞的生理功能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细胞,它可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就像一个小小的工厂,有着各种各样的“车间”和“机器”,它们分工合作,完成着各种生理活动。
比如说,细胞膜就像工厂的围墙和大门,它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我们把这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叫做物质转运。
给大家讲个小例子,就说我们喝水吧。
当我们喝下一杯水,水分子就会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进入细胞内。
这就像是一个专门为水分子开的小门,水分子可以轻松地通过。
而像钠离子、钾离子这些带电的粒子,它们要通过细胞膜就没那么容易了,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搬运工”,这就是钠钾泵。
生理学实验教学设计
1. 引言
生理学实验课是医学生必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之一。
实验教学是医学
生获得实践经验和掌握相关技能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设计。
2.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1.理解心脏的构造和功能。
2.掌握心电图的检测方法和技巧。
3.了解不同心电波形的意义和临床应用。
3. 实验步骤和器材
实验步骤:
1.学生需事先准备知识,了解心脏结构和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2.实验前,每位学生需填写实验记录表格,标明个人信息和实验目的。
3.实验前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的讲解,以及仪器及设备的使用说明。
4.学生通过实验检测心电图,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5.学生分析结果,讨论实验结果,并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器材:
1.心电图仪
2.心电电极
3.记录纸
4.电极导线
1。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心脏解剖结构。
2. 掌握心脏生理功能实验方法。
3. 了解心脏搏动的基本原理。
4. 分析心脏功能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生理学实验室四、实验对象健康成年志愿者五、实验器材1. 心脏解剖模型2. 心电图机3. 动物心脏生理学实验装置4. 心电图记录纸5. 激光笔6. 计时器7. 记录本六、实验步骤1. 观察心脏解剖结构,了解心脏的四个腔室、瓣膜、冠状动脉等部位。
2. 在动物心脏生理学实验装置上,连接心电图机,记录心脏搏动情况。
3. 观察并记录心脏搏动的周期、频率、幅度等参数。
4. 通过调整实验装置上的旋钮,观察心脏搏动的变化,分析心脏功能与外界刺激的关系。
5. 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心脏搏动曲线。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解剖结构观察结果: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左右心房之间有房中隔,左右心室之间有室中隔。
心脏瓣膜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冠状动脉负责心脏的血液供应。
2. 心脏搏动观察结果:心脏搏动周期为0.8秒,频率为75次/分钟,幅度约为0.5V。
3. 调整实验装置观察结果:当调整实验装置上的旋钮,增加心脏搏动频率时,心脏搏动周期缩短,频率增加,幅度略有减小;当调整实验装置上的旋钮,降低心脏搏动频率时,心脏搏动周期延长,频率降低,幅度略有增加。
4. 心脏功能与外界刺激关系分析:心脏搏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等。
实验结果表明,心脏搏动与外界刺激密切相关,调整实验装置上的旋钮可以模拟外界刺激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八、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观察了心脏解剖结构和心脏搏动情况,掌握了心脏生理功能实验方法。
2.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解了心脏功能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识到心脏健康的重要性。
3. 本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九、实验讨论1. 心脏搏动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心脏搏动变化?2. 心脏功能与人体健康有何关系?如何保持心脏健康?3.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生理学学生实验报告[大全5篇]第一篇:生理学学生实验报告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实验报告(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实验一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实验目得1、学习机能学实验基本得组织分离技术;2、学习与掌握制备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得方法;3、了解刺激得种类。
[22] 实验原理蛙类得一些基本生命活动与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若将蛙得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可保持不变。
若给神经或肌肉一次适宜刺激,可在神经与肌肉上产生一个动作电位,肉眼可瞧到肌肉收缩与舒张一次,表明神经与肌肉产生了一次兴奋。
在机能学实验中常利用蛙得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研究神经、肌肉得兴奋、兴奋性,刺激与反应得规律与肌肉收缩得特征等,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就是机能学实验得一项基本操作技术。
[3]]实验对象蛙[[4] 实验药品任氏液 [ 5] 仪器与器械普通剪刀、手术剪、眼科镊(或尖头无齿镊)、金属探针(解剖针)、玻璃分针、蛙板(或玻璃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6 ]实验方法与步骤① 破坏脑、脊髓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勿用手搓)。
左手握住蛙,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以头颅后缘稍稍拱起为宜).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得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图3—1-1)。
然后将探针改向前刺入颅腔内,左右搅动探针2~3 次,捣毁脑组织。
如果探针在颅腔内,应有碰及颅底骨得感觉。
再将探针退回至枕骨大孔,使针尖转向尾端,捻动探针使其刺入椎管,捣毁脊髓。
此时应注意将脊柱保持平直。
针进入椎管得感觉就是,进针时有一定得阻力,而且随着进针蛙出现下肢僵直或尿失禁现象。
若脑与脊髓破坏完全,蛙下颌呼吸运动消失,四肢完全松软,失去一切反射活动.此时可将探针反向捻动,退出椎管。
如蛙仍有反射活动,表示脑与脊髓破坏不彻底,应重新破坏。
图 2-1-1 捣毁蟾蜍脊髓② 剪除躯干上部、皮肤及内脏用左手捏住蛙得脊柱,右手持粗剪刀在前肢腋窝处连同皮肤、腹肌、脊柱一并剪断(图3-1-2),然后左手握住蛙得后肢,紧靠脊柱两侧将腹壁及内脏剪去(注意避开坐骨神经),并剪去肛门周围得皮肤,留下脊柱与后肢(图2—1-3)。
生理学实验报告
在生理学的课堂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实
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理学的知识。
在实验中,每个学生
都需要完成实验报告,这个过程对于学生的科研素养、实验能力、思维逻辑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一、实验设计
在开始实验之前,需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和课本知识,认真设计
实验。
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等内容。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课本知识和实验材料,确
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注意实验步骤和装置的使用方法。
如果不确定,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在实验操作中,需要
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并根据实验目的分析数据和结果的意义。
此外,还需要及时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确保
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三、实验报告
在实验结束后,需要根据实验记录,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需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表达清晰、文字简洁精炼,同时确保报告内容科学、合理和完整。
四、实验意义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将课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有效提高其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同时,实验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研素养,让学生学会科学思维和逻辑分析,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总之,生理学实验报告是生理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验报告,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研素养,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理学的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理学》教案-(附件版)教案《生理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
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对生理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科学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生命现象、生理功能、生理过程、生理系统等。
2.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模拟法、比较法等。
3.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细胞生理学、神经生理学、消化生理学、循环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泌尿生理学、内分泌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等。
4.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细胞理论、神经调节理论、激素调节理论、稳态理论等。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法:讲解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阐述生理学的基本理论。
2.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生理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理学的研究过程。
3.讨论法:引导学生就生理学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理学的图片、动画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安排1.导入新课:介绍生理学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阐述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让学生了解生理学的研究领域。
3.讲解生理学的基本理论:讲解细胞理论、神经调节理论、激素调节理论、稳态理论等,让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
4.组织学生进行生理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理学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讨论生理学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就生理学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6.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了解生理学的基本理论。
3.完成生理学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
4.思考生理学的相关问题,准备下节课的讨论。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生理学教案2教案生理学教案2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生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生理学定义、生理学研究对象、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2.细胞生理学: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信号传导、细胞的能量代谢。
3.神经生理学: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神经系统的功能。
4.感觉器官生理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生理机制。
5.心血管生理学:心脏的泵血功能、血管的调节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与阻力。
6.呼吸生理学: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呼吸运动的调节。
7.消化生理学:口腔、胃、小肠、大肠的功能、消化酶的作用。
8.泌尿生理学:肾脏的排泄功能、尿液的与排出、水盐平衡的调节。
9.内分泌生理学:内分泌腺的功能、激素的作用、激素分泌的调节。
10.生殖生理学: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生殖细胞的与受精。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生理学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生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教学法:开展生理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出勤、提问、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
2.实验报告评价: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等。
3.期末考试评价:检验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五、教学进度安排1.第1周:生理学基本概念、细胞生理学2.第2周:神经生理学3.第3周:感觉器官生理学4.第4周:心血管生理学5.第5周:呼吸生理学6.第6周:消化生理学7.第7周:泌尿生理学8.第8周:内分泌生理学9.第9周:生殖生理学10.第10周:复习与期末考试六、教学资源1.教材:生理学教材2.参考文献与网络资源:国内外生理学相关文献、学术网站、教学视频等。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心脏泵血的基本原理。
(3)熟悉心脏泵血功能的观察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理学实验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心脏泵血的基本原理。
(3)心脏泵血功能的观察方法。
2. 教学难点:(1)心脏泵血功能的实验操作。
(2)观察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心脏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实验准备(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2)器材准备:心脏模型、心音听诊器、血压计、计时器等。
3. 实验操作(1)观察心脏模型,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包括:a. 听诊心脏,观察心音。
b. 测量血压,观察心脏泵血功能。
c. 记录实验数据。
(3)实验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鼓励学生提问。
4. 结果分析(1)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
(2)讨论心脏泵血功能的原理,以及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
5. 总结与评价(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性。
(2)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课后及时收集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生医2012秋生理学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实验员:学号:联系方式:实验一骨骼肌的观察及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强直收缩【目标要求】1.掌握蛙类动物单毁髓的实验方法。
2.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方法。
3.学习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4.观察与分析肌肉单收缩的三个时相,分析骨骼肌收缩形式与刺激频率之间的关系。
【基本原理】蛙类动物的某些基本生命活动,如神经的生物电活动、肌肉收缩等与哺乳动物相似。
其离体组织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而且动物来源丰富,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常用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永和坐骨神经标本来观察组织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以及骨骼肌收缩的特点等。
肌肉受到一次阈上刺激而产生的一次收缩为单收缩,其过程可分为三个时相,即潜伏期、缩短期与舒张期。
肌肉收到连续的阈上刺激时,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相邻两单收缩的时相会出现融合,表现为强直收缩现象。
如果表现为每次收缩的开始发生在上次收缩的舒张期,称不完全强直收缩,如果表现为每次收缩的开始发生在上次收缩的缩短期,称完全强直收缩。
躯体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枢纽,由肌肉收缩产生动力完成的。
【材料与器械】蟾蜍或蛙,蛙类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金冠剪、毁髓针、玻璃针、固定针),蛙板,玻璃板,锌铜弓,小烧杯,滴管,纱布,细棉线,任氏液。
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或其他生理记录仪),张力换能器。
【实验步骤】1.双毁髓的方法一手握蟾蜍,食指按压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背部,令其背部向上,头向前俯;另一手持毁髓针在左右耳后腺之间,背部的凹陷处将毁髓针垂直刺入,然后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搅动以捣毁脑组织,此时的动物为单毁髓动物。
彻底捣毁脊髓时,可见蟾蜍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
如动物仍表现四肢肌肉紧张或活动自如,表明未毁坏脊髓,必须重新毁髓。
2.剥制后肢标本将双毁髓的蟾蜍背面向上放在蛙板上,一手持手术镊轻轻提起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另一手持手术剪横向剪开皮肤,暴露脊柱。
用金冠剪横向剪断脊柱。
一首持手术镊提起断开的脊柱后端,另一手用金冠剪沿脊柱两侧剪开体壁,再剪断下腹壁肌肉,使头部、前肢及内脏自然下垂,将其自腹后壁剪除。
然后用蘸有任氏液的左手捏住断开的脊柱后端,右手向后方撕剥皮肤,将剥干净的后肢放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弃其头部、内脏及剥下的皮肤,清洗手及手术器械上的污物。
3.分离两后肢左手托起去皮的标本,右手持金冠剪直接剪开耻骨联合,随后剪开两后肢相连的肌肉组织,并纵向剪开脊柱(尾杆骨留在一侧),将标本一分为二,一只继续剥制标本,另一只放入任氏液中备用。
4.分离坐骨神经取一侧后肢的脊柱端腹面向上,趾端向外侧翻转,使其足底朝上,用固定针将标本固定在玻璃板下面的蛙板上。
用玻璃针沿脊神经向后剥离坐骨神经。
沿腓肠肌正上方的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肌缝找出股部的坐骨神经,坐骨神经基部有一梨状肌盖住神经,用玻璃针轻轻挑起此肌肉,便可看清其深层穿行的坐骨神经。
剪断梨状肌,完全暴露坐骨神经,再用玻璃针轻轻挑起神经,自上而下剪去支配腓肠肌之外的其他分支,将坐骨神经游离至腘窝处。
用金冠剪剪去多余的脊柱骨及肌肉,只保留坐骨神经发出部位的一小块脊柱骨。
取下脊柱端的固定针,用手术镊轻轻提起脊柱骨的骨片,将神经搭在腓肠肌上。
5.游离腓肠肌用玻璃针将腓肠肌与胫腓骨分离开,用手术刀片将腓肠肌跟腱与胫腓骨分离开一段,用手术镊在腓肠肌跟腱下穿线并结扎,提起结扎线,剪断跟腱与胫腓骨的联系,游离腓肠肌。
6.分离股骨一手捏住股骨,沿膝关节剪去股骨周围的肌肉,用金冠剪刮干净股骨上的肌肉,保留股骨的远端二分之三,剪断股骨。
剪去膝关节下部的后肢,保留腓肠肌与股骨的联系。
7.检验标本用手术镊轻轻提起标本的脊柱骨片,使神经离开玻璃板,持经任氏液蘸湿的锌铜弓,使其两极轻触神经,如腓肠肌反生收缩,则表示标本机能正常。
提起腓肠肌上的结扎线,勿使神经收到牵拉,轻轻将标本放入任氏液中,稳定5-10min,即可用于实验。
8.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股骨部分插入肌槽的固定孔内,拧紧固定螺丝,将坐骨神经放在电极上,将跟腱上的结扎线与张力换能器相连。
9.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或其他类型的生理记录仪)记录单收缩和强直收缩,步骤如下:(1)将张力换能器在肌槽上方与肌槽平行地固定于铁支架上,将标本上的结扎线缚于张力换能器悬梁壁上,将换能器输出的插头连于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2)将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输出电极连于肌槽电极上。
选择采样频率、显示方式、显示通道、时间常数、高频滤波,必要时还要选择50Hz陷波;记录时选择刺激标记。
(3)选择单刺激方式,合适的刺激强度、刺激时间、扫描速度、纵向放缩和刺激标记,记录单收缩曲线。
记录曲线参考图。
(4)选择连续刺激方式,参考单刺激的刺激强度、刺激时间、纵向放缩、刺激标记、调节刺激时间间隔和扫描速度,分别记录不完全强直收缩曲线和完全强直收缩曲线。
记录曲线参考图。
(5)将记录曲线存盘,根据需要进行剪辑和编辑,最后导出另存或输出打印。
【实验记录】分析:刺激电压低于阈上刺激,神经不兴奋,肌肉也不会收缩。
当电压达到阈强度,神经开始兴奋,肌纤维才开始收缩。
当刺激频率增大时,如果刺激频率小于骨骼肌收缩舒张频率就可以看到数个比较完整的收缩舒张波(从零电位到峰值,再由峰值回到零电位),而当刺激频率大于骨骼肌收缩舒张频率时,骨骼肌一次收缩后还没来得及舒张完全就又受到电刺激重新达到收缩峰值,刺激频率增大到一定强度时就几乎看不到骨骼肌舒张的波形,持续收缩直至僵直。
【注意事项】1.双毁髓时应注意使蟾蜍头部前俯,用纱布盖在耳后大腺上,防止耳后腺分泌物射入眼内。
如分泌物射入眼内,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
标本制备过程中应经常滴加任氏液,防止标本干燥。
【思考题】1、剥去皮肤的后肢,能用自来水冲洗吗?为什么?答:不能。
自来水是低渗溶液,会使肌细胞失水萎缩,影响活性和实验结果。
2、金属器械碰压、触及或损伤神经及腓肠肌,可能引起哪些不良后果?答:金属器械碰压神经与腓肠肌,会引起肌肉收缩,如果碰的较重,损伤部位及近端的神经就死亡了,以后刺激只能从损伤处向肌肉处之间的部分。
另外容易使标本疲劳,失去活性。
3、如何保持标本的机能正常?答:金属器械不要碰及、损伤神经或腓肠肌,保持湿润,常加任氏液,最好先泡一会。
实验二蟾蜍离体蛙心灌流【目的要求】1.学习两栖类动物离体心脏的灌流方法,掌握斯式插管法;2.证明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的生理特征;3.观察钠离子、钙离子、钾离子、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对心脏活动的影响;4.理解内环境各种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对于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基本原理】心脏离体后,仍能有节律地自动收缩、舒张,此为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两栖类动物的心脏没有冠状动脉,心肌细胞直接从心腔中的血液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因而可用斯式插管法进行离体心脏灌流。
灌流液的成分应同动物内环境的成分基本一致,用于两栖类动物心脏的灌流液为任氏液。
始终有任氏液灌流于心腔,离体心脏可长时间地活动,改变灌流液的成分则可引起心脏活动的改变。
【材料与器械】蟾蜍或蛙,蛙心套管,套管夹,支架,双凹夹,滑轮,烧杯,常用手术器械,蛙板,蛙心夹,微机记录系统或二道记录仪,张力传感器,滴管,小烧杯,纱布,棉线,任氏液,0.65%NaCl,5%NaCl,2%CaCl2,1%KCl,1/5000肾上腺素,1/10 000乙酰胆碱。
【实验步骤】1.暴露心脏取一只蟾蜍,用探针破坏脑和脊髓。
双毁髓后,将其仰卧于蛙板上。
一手持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皮肤,另一手持解剖剪剪开一个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开口处伸入皮下,向左、右两侧下颌角方向剪开皮肤。
将皮肤掀向头端,再用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腹肌,在腹肌上剪开一口,将解剖剪紧贴体壁向前伸入,并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体壁,剪断乌喙骨和锁骨,使创口呈一倒三角形。
一手持眼科镊,提起心包膜,另一手用眼科剪剪开心包膜,暴露心脏。
在腹面可以看到一个心室,其上方有两个心房。
心室右上角连着一个动脉干,其根部膨大为动脉圆锥。
动脉干向上分成左、右两支主动脉。
用玻璃针从动脉干背部穿过,将心脏翻向头侧。
在心脏背面两心房下面,有一个呈紫红色的膨大部分,为静脉窦,是两栖类动物心脏的起搏点。
静脉窦连左、右前腔静脉,后连一个后腔静脉;后腔静脉近窦处,有左、右肝静脉汇入。
2.离体心脏制备斯式插管法分四步:1)动脉切口:在动脉干分支处下方穿过一线,并打一活结留作固定套管用。
在左主动脉下方穿过一线,稍离动脉干分支处结扎。
左手提起左主动脉上的结扎线,右手用眼科剪在结扎线下方近动脉圆锥处、沿向心方向将左主动脉壁剪一“V”斜口。
2)套管入室:取一尖端大小适宜的斯式蛙心套管,加入少量任氏液,达套管内2~3cm 高度即可。
左手用小镊子夹住切口缘,轻轻上提,使切口扩大;右手持蛙心套管,自切口处插入动脉圆锥。
然后,左手持主动脉上的结扎线向后拉,右手推送蛙心套管,使之进入动脉圆锥。
当套管尖端到达动脉圆锥基部时,将套管稍稍后退,使尖端向动脉圆锥的背部后下方及心尖方向推进。
在心室收缩时,将套管经主动脉瓣间隙插入心室腔内。
进入心室后,血液冲入套管,并使液面随心脏波动而上下移动。
如果套管没有顺利插入心室,应改变方向慢慢试插,不用蛮力。
插入心室后不可插得过深,以免心室壁堵住套管口。
3)固定套管:待套管尖端插入心室后,轻轻提起备用线,将左、右主动脉连同插入的套管用双结扎紧,再将结扎线固定在套管的小玻璃钩上,以防标本滑脱。
用滴管吸去套管中的血液,更换新鲜任氏液。
4)游离心脏:先将结扎线上方的左、右主动脉剪断。
然后轻轻提起套管和心脏,看清静脉窦的位置。
于静脉窦下方剪断所有的组织,使心脏离体。
在结扎和剪断时,切勿损伤静脉窦。
用任氏液反复冲洗心室内的余血,使套管内的灌流液中不再有残留的血液。
套管内任氏液面高度应尽量保持一致,控制在2cm左右较为适宜。
3.固定蛙心标本将插好离体心脏的套管固定在支架上,用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的肌肉。
为了不使灌流液滴到传感器上,将蛙心夹上的系线绕过一个定滑轮与张力传感器相连。
4.开启仪器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接通张力传感器输入通道。
打开matlab,选择“蛙心灌流”实验。
5.实验记录1)记录正常心搏曲线。
2)改用0.65%NaCl溶液灌流,并作好加药记号,观察心搏变化。
待曲线出现明显变化时,立即吸去套管中的灌流液,同时做好冲洗标记,并用新鲜任氏液清洗2~3次,待心搏恢复正常。
3)向套管内加入2~6滴5%NaCl溶液,作好加药记号,观察心搏曲线的频率及振幅变化。
当曲线出现明显变化时应立即吸去套管中的灌流液,并做好冲洗标记,迅速用新鲜任氏液清洗2~3次,待心搏恢复正常。
4)同法向套管内加入1~3滴2%CaCl2溶液,观察并记录心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