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物和拓扑异构酶作用实验具体步骤及详细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4.63 KB
- 文档页数:2
抗癌药物和拓扑异构酶作用实验具体步骤及详细方法1.实验前准备:-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包括显微镜、离心机、PCR仪等。
-准备所需的试剂和溶液,包括抗癌药物、拓扑异构酶底物、酶解缓冲液等。
-调制实验所需的实验用细胞系,如人类癌细胞系。
-准备实验动物(如果需要)。
2.细胞培养:-用适当的培养基培养癌细胞系,维持细胞的正常生长。
-保持细胞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环境条件。
3.制备药物样品:-在适当的溶剂中配置抗癌药物的工作浓度。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可以选择单剂量或多剂量的实验设计。
-制备药物的雏形溶液。
-通过稀释等方法制备出不同浓度的药物样品。
4.拓扑异构酶底物添加实验:-将细胞分为不同的组,每组包含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于实验组,将不同浓度的抗癌药物添加到细胞培养基中。
-取适量的细胞悬浮液,连同抗癌药物一起添加到细胞培养板中。
同时,在对照组中只加入细胞悬浮液而不加入抗癌药物。
-在培养时间的不同时间点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和生长情况。
5.细胞生存率测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使用MTT或二乙基亚砜(DMSO)等荧光染料对细胞的存活情况进行检测。
-使用细胞计数仪等设备对细胞的生存率进行定量测量。
6.拓扑异构酶活性测定:-使用PCR技术对拓扑异构酶的底物进行扩增,并观察扩增产物的形成情况。
-通过电泳或其他方法对扩增产物进行分离和检测。
-根据扩增产物的形成情况评估拓扑异构酶的活性。
7.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抗癌药物对拓扑异构酶的影响。
-使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总结:抗癌药物和拓扑异构酶作用实验是一种用于研究抗癌药物与拓扑异构酶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
实验主要包括细胞培养、制备药物样品、添加拓扑异构酶底物、测定细胞生存率和拓扑异构酶活性等步骤。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评估抗癌药物对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机制和抗癌活性。
抗癌新药——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潘启超【期刊名称】《中国新药杂志》【年(卷),期】1998(7)1【摘要】目的:阐述3种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依莲洛特肯、拓扑特肯及9氨基喜树碱的药理及临床疗效。
方法:用经典的临床前及临床试验方法。
结果:①依莲洛特肯(CPT11)体内转变为SN38而显效。
对小鼠S180,Lewis肺癌、胰癌O3、黑色素瘤B16、结肠癌38及多种人癌裸鼠移植瘤均有良效。
用量100mg/(m2·周)或350mg/(m2·3周)。
临床上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结直肠癌、卵巢癌、淋巴瘤类等有效,合用药物常为顺铂(DDP)、鬼臼乙叉甙(VP16)、紫杉醇等。
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及下泻。
②拓扑特肯(TPT),其下泻副作用可用洛哌胺纠正。
多用1.5mg/(m2·d)×5静滴。
临床上对NSCLC、前列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有效。
③9氨基喜树碱(9AC),研究刚开始。
结论:喜树碱衍化物具拓扑异构酶Ⅰ抑制作用,是有希望的抗癌药物。
【总页数】6页(P6-11)【关键词】拓扑异构酶;依莲洛特肯;抗癌药;CPI-11;新药【作者】潘启超【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相关文献】1.5种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抗癌应用 [J], 戴德银;卢海波;杨素群2.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类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 [J], 侯宝龙;王翠玲;刘建利;王学军3.立博昔利布: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类抗癌新药 [J], 王艳梅;薛春苗;于晓维;曹俊岭4.DNA嵌入剂和DNA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与抗癌作用的关系:介绍两种抗... [J], 刘宗潮;谢冰芬5.DNA嵌入剂和DNA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与抗癌作用的关系——介绍两种抗癌药物的筛选方法 [J], 刘宗潮;谢冰芬;潘启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FOLFIRINOX化疗方案什么是FOLFIRINOX化疗方案?FOLFIRINOX是一种用于治疗胰腺癌的化疗方案。
它由多种化疗药物组成: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Oxaliplatin)、伊立替康(Irinotecan)和亮丙氨酰脯氨酸(Leucovorin)。
这个方案是在2010年首次引入,并成为胰腺癌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
FOLFIRINOX化疗方案的使用情况FOLFIRINOX化疗方案主要用于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治疗。
这个方案的目标是控制肿瘤的生长,缓解患者的症状,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由于FOLFIRINOX具有较高的毒副作用,所以一般适用于身体状态较好的患者。
FOLFIRINOX化疗方案的药物组成FOLFIRINOX化疗方案包含以下四种药物:1.5-氟尿嘧啶(5-FU):5-FU是一种抗癌药物,通过阻断DNA的合成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2.奥沙利铂(Oxaliplatin):奥沙利铂是一种铂类药物,可以干扰DNA合成,并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
3.伊立替康(Irinotecan):伊立替康是一种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它可以干扰DNA的拓扑结构,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4.亮丙氨酰脯氨酸(Leucovorin):亮丙氨酰脯氨酸是一种补充剂,用于增强5-FU的作用。
FOLFIRINOX化疗方案的使用方法FOLFIRINOX化疗方案通常通过静脉输注来进行。
每个周期通常在14天内完成,然后患者需要休息14天。
一个完整的疗程通常需要6个周期。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Day 1:–亮丙氨酰脯氨酸(Leucovorin):200 mg/m2,静脉输注2小时。
–伊立替康(Irinotecan):180 mg/m2,静脉注射90分钟。
–奥沙利铂(Oxaliplatin):85 mg/m2,静脉输注2小时。
–5-氟尿嘧啶(5-FU):400 mg/m2,静脉推注,然后静脉注射2400 mg/m2,持续46小时。
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 Ⅱα)与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研究进展杜跃耀【摘要】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isomerase Ⅱα,topo Ⅱα)不仅是肿瘤细胞的一个增殖指标,也是蒽环类化疗药物的治疗靶点.体外实验已经表明topo Ⅱα表达水平与蒽环类药物敏感性有关,但topo Ⅱα能否作为乳腺癌蒽环类化疗敏感性的预测因子还存在争论.本文就近年来topo Ⅱα及其他相关的分子指标与乳腺癌蒽环类药物敏感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Topoisomerase Ha (topo Ila) is not only a proliferation marker of tumor cells but also a target for anthracycline-based chemotherapy. In vitro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re is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o Ila expression level and chemosensitivity to anthracyclines. However there are several controversies on the role of topo Ila in predicting sensitivity to anthracycline-based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in clinical studies. We aim to give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advances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opo Ila with other related biomarkers and the sensitivity of anthracycline-based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2(039)002【总页数】4页(P203-206)【关键词】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 Ⅱα);Her-2-p53;17号染色体;蒽环类药物;预测因子;乳腺癌【作者】杜跃耀【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DNA 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topo)是控制DNA的拓扑状态的一类酶蛋白,存在于细胞核内,其作用的机制为催化DNA链的断裂和结合[1]。
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 II)是一类在DNA拓扑结构调控中起关键作用的酶。
该酶可以解开DNA链的超螺旋结构,使其松弛或旋转,并在DNA复制,转录和重组等生物过程中起到拓扑结构的重排作用。
由于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Topoisomerase II成为抗肿瘤药物的重要靶点。
在Topoisomerase II抑制剂的合成方面,主要包括通过化学合成和天然产物提取两种途径。
化学合成方法主要通过分析结构活性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AR)来设计和合成具有抑制活性的化合物。
天然产物提取则是从植物、微生物等自然界中提取具有抑制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
值得注意的是,合成Topoisomerase II抑制剂时需要注意合成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化合物的活性和稳定性。
Topoisomerase II抑制剂能够抑制Topoisomerase II酶的活性,从而阻断DNA链的重排作用,干扰细胞的DNA拓扑结构调控。
具体而言,抑制剂与Topoisomerase II酶结合形成复合物,阻止DNA合酶复合物进行进一步的反应,从而导致DNA受损,使细胞不能正常进行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
在抗肿瘤机制的研究方面,Topoisomerase II抑制剂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来发挥抗肿瘤活性:1. DNA断裂:Topoisomerase II抑制剂通过阻断DNA链的修复过程,导致DNA断裂,从而使细胞进入凋亡通路。
2. 细胞凋亡:Topoisomerase II抑制剂还能够诱导肿瘤细胞进入凋亡通路,通过激活caspase酶促进细胞凋亡。
3. 细胞周期阻滞:Topoisomerase II抑制剂还能够阻滞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特别是在S期和G2期,通过阻止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此外,Topoisomerase II抑制剂还具有一定的药物代谢和耐药性问题。
以DNA拓扑异构酶II为靶点的抗癌药物——依托泊苷(VP16)依托泊苷(VP16),作为一种针对DNA拓扑异构酶II的抗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NA拓扑异构酶II在细胞周期中负责DNA的复制、转录和修复,其功能的异常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依托泊苷通过靶向这一关键酶,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为癌症患者带来希望。
1. 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I活性依托泊苷能够与DNA拓扑异构酶II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抑制酶的活性。
这导致肿瘤细胞在DNA复制过程中产生断裂,无法正常进行细胞分裂,最终引发细胞凋亡。
2. 阻断细胞周期进程依托泊苷通过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I,使肿瘤细胞停滞在G2/M期,无法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这种细胞周期阻断作用使得肿瘤细胞无法继续增殖,从而起到抗肿瘤效果。
3. 诱导细胞凋亡依托泊苷在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I活性的同时,还能激活细胞内的凋亡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这一过程有助于消除肿瘤细胞,降低肿瘤负荷。
4. 增强化疗药物敏感性依托泊苷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时,可以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强治疗效果。
这一特点使得依托泊苷在临床联合化疗方案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依托泊苷作为一种以DNA拓扑异构酶II为靶点的抗癌药物,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特点,合理制定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疗效。
同时,关注依托泊苷的毒副作用,加强患者用药监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DNA拓扑异构酶II为靶点的抗癌药物——依托泊苷(VP16)临床应用范围广泛1. 小细胞肺癌:依托泊苷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基石药物,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2. 霍奇金淋巴瘤:依托泊苷在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复发和难治性病例。
3. 白血病:依托泊苷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疗效。
个性化治疗方案由于癌症患者的个体差异,依托泊苷的治疗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dna拓扑异构酶作用过程DNA拓扑异构酶是一类在DNA分子中调节拓扑结构的酶,它们可以改变DNA的旋转、环形和超螺旋结构,起到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DNA拓扑异构酶的定义、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DNA拓扑异构酶是一类能够改变DNA的拓扑结构的酶,在细胞中起到关键的生物学功能。
DNA的拓扑结构是指DNA分子在空间中的排列方式,包括旋转、环形和超螺旋等结构。
由于DNA分子在生物体内需要频繁地进行复制、转录和重组等过程,这些过程需要DNA分子在空间上进行结构的变化。
而DNA拓扑异构酶就是负责调节DNA的拓扑结构,使其能够在生物体内进行正常的生物学功能。
根据其作用方式的不同,DNA拓扑异构酶可以分为两大类:拓扑异构酶I和拓扑异构酶II。
拓扑异构酶I主要负责切割DNA分子的单链,从而改变DNA分子的旋转结构;而拓扑异构酶II则能够切割DNA分子的双链,并在切割后重新连接DNA分子的两个末端,从而改变DNA分子的环形和超螺旋结构。
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酶的结构和功能。
拓扑异构酶通常由两个亚基组成,其中一个亚基负责切割DNA分子的单链或双链,而另一个亚基则负责重新连接DNA分子的末端。
在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下,DNA分子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DNA分子的旋转、环形和超螺旋结构。
DNA拓扑异构酶在生物体内起到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首先,拓扑异构酶可以帮助维持DNA分子的稳定性。
在DNA分子复制和转录过程中,DNA分子往往会出现过旋转和超螺旋结构的累积,在这种情况下,拓扑异构酶可以通过切割和重新连接DNA分子的结构来消除过旋转和超螺旋结构的累积,从而保证DNA分子的稳定性。
拓扑异构酶还可以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在基因转录的过程中,DNA分子需要在转录起始位点处被RNA聚合酶复制,而这一过程需要DNA分子的拓扑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
拓扑异构酶可以在转录起始位点附近切割DNA分子的结构,使其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形成开放的结构,从而促进基因的转录。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实验方法与指导原则一、基本原则 1. 抗肿瘤药物分类(1) 细胞毒类药物(cytotoxic agent):包括干扰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拓扑异构酶与作用于微管系统的药物等;(2) 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3) 肿瘤耐药逆转剂(resistance reversal agent);(4) 肿瘤治疗增敏剂(oncotherapy sensitizer);(5)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6)分化诱导剂(differentiation inducing agent);(7) 生长因子抑制剂(growth factor inhibitor);(8)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
2.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需研究容2.1 包括体外抗肿瘤试验,体抗肿瘤试验。
2.2 评价药物的抗癌活性时,以体试验结果为主,同时参考体外试验结果以做出正确的结论。
2.3 I类抗肿瘤新药应进行药物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二、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1. 试验目的 1.1 对候选化合物进行初步筛选;1.2 了解候选化合物的抗瘤谱;1.3 为随后进行的体抗肿瘤试验提供参考,如剂量围、肿瘤类别等。
2. 试验方法选用10-15株人癌细胞株,根据试验目的选择相应细胞系与适量的细胞接种浓度,按常规细胞培养法进行培养;推荐使用四氮唑盐MTT还原法、XTT 还原法、磺酰罗丹明B(SR染色法、或51Cr释放试验、集落形成法等测定药物的抗癌作用。
药物与细胞共培养时间一般为48-72 小时,贴壁细胞需先贴壁24 小时后再给药。
试验应设阳性与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用一定浓度的标准抗肿瘤药,阴性对照为溶媒对照。
3. 评价标准以同一样品不同浓度对肿瘤细胞抑制率作图可得到剂量效应曲线,然后采用Logit法计算半数有效浓度(IC50值或EC50值)。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癌症细胞的生长特性、细胞周期调控以及抗癌药物对其的影响,以期为癌症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细胞:人肺癌细胞系A549、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
2. 试剂: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胰蛋白酶、MTT试剂、CCK-8试剂、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等。
3. 仪器:细胞培养箱、显微镜、酶标仪、超净工作台、离心机等。
三、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人肺癌细胞系A549、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分别接种于培养瓶中,在37℃、5%CO2的条件下培养。
2. 细胞增殖实验:(1)MTT法:将不同浓度的5-FU和DDP加入细胞培养体系中,培养24小时后,加入MTT试剂,继续培养4小时,检测吸光度值,计算细胞抑制率。
(2)CCK-8法:将不同浓度的5-FU和DDP加入细胞培养体系中,培养24小时后,加入CCK-8试剂,检测吸光度值,计算细胞抑制率。
3. 细胞周期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5-FU和DDP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4. 细胞凋亡检测:采用Annexin V-FITC/PI双重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5-FU和DDP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1. 细胞增殖实验:(1)MTT法:结果显示,随着5-FU和DDP浓度的增加,A549、MCF-7和SGC-7901细胞的吸光度值逐渐降低,细胞抑制率逐渐升高。
(2)CCK-8法:结果显示,随着5-FU和DDP浓度的增加,A549、MCF-7和SGC-7901细胞的吸光度值逐渐降低,细胞抑制率逐渐升高。
2. 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5-FU和DDP处理后的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改变,G2/M 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
3. 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5-FU和DDP处理后的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
五、实验讨论1. 本实验通过MTT法和CCK-8法检测了5-FU和DDP对A549、MCF-7和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结果表明这两种药物对三种癌细胞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指导原则一、基本原则1. 抗肿瘤药物分类(1) 细胞毒类药物(cytotoxic age nt):包括干扰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拓扑异构酶及作用于微管系统的药物等;(2) 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 ;(3) 肿瘤耐药逆转剂(resista nee reversal age nt) ;(4) 肿瘤治疗增敏剂(oncotherapy sensitizer) ;(5)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 ;分化诱导齐(differe ntiatio n in duc ing age nt) ;(7) 生长因子抑制剂(growth factor inhibitor) ;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
2.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需研究内容2.1包括体外抗肿瘤试验,体内抗肿瘤试验。
2.2评价药物的抗癌活性时,以体内试验结果为主,同时参考体外试验结果以做出正确的结论。
2.3 I类抗肿瘤新药应进行药物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二、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1. 试验目的1.1对候选化合物进行初步筛选;1.2 了解候选化合物的抗瘤谱;1.3为随后进行的体内抗肿瘤试验提供参考,如剂量范围、肿瘤类别等。
2. 试验方法选用10-15株人癌细胞株,根据试验目的选择相应细胞系及适量的细胞接种浓度,按常规细胞培养法进行培养;推荐使用四氮唑盐MTT还原法、XTT还原法、磺酰罗丹明B(SR染色法、或51Cr释放试验、集落形成法等测定药物的抗癌作用。
药物与细胞共培养时间一般为48-72小时,贴壁细胞需先贴壁24小时后再给药。
试验应设阳性及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用一定浓度的标准抗肿瘤药,阴性对照为溶媒对照。
3. 评价标准以同一样品不同浓度对肿瘤细胞抑制率作图可得到剂量效应曲线,然后采用Logit法计算半数有效浓度(IC50值或EC50值)。
一、实验背景癌症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重点。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抗癌药物被研发出来。
为了评估这些新型抗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细胞实验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本实验旨在通过细胞实验研究某新型抗癌药物的活性及其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细胞:人肺癌细胞A549、人正常肺上皮细胞HepG2(2)抗癌药物:某新型抗癌药物(以下简称药物A)(3)试剂:细胞培养试剂、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流式细胞仪等2. 实验方法(1)细胞培养:将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正常肺上皮细胞HepG2分别接种于96孔板中,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2)药物处理: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溶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A。
(3)细胞毒性检测:在药物处理24小时后,采用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
(4)细胞凋亡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5)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
三、实验结果1. 细胞毒性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药物A浓度的增加,A549细胞的细胞活力逐渐降低,而HepG2细胞的细胞活力基本保持不变。
这说明药物A对A549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而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
2. 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药物A浓度的增加,A549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升高,而HepG2细胞的凋亡率基本保持不变。
这说明药物A对A549细胞具有显著的诱导凋亡作用。
四、实验讨论1. 药物A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药物A对A549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此外,药物A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 药物A对A549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药物A对A549细胞具有显著的诱导凋亡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综述以DNA拓扑异构酶Ò为靶点的抗癌药物蒙凌华,张永炜,丁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肿瘤药理实验室,上海200031)[摘要]DNA拓扑异构酶Ò(T opoisomeraseÒ,T OPOÒ)是一种真核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泛酶,在几乎所有DNA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T OPOÒ使一条完整的DNA双链穿过一个移过性的双链断口,从而导致DNA解结或解旋。
因为T OPOÒ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已成为抗癌药物的重要作用靶点。
以T OPOÒ为靶点的药物按作用方式可分为2类:一类通过稳定T O POÒ介导的可切割复合物而杀死肿瘤细胞,称为T OPOÒ毒剂(T OP OÒpoison);另一类通过抑制T O POÒ的催化活性而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称为T OPOÒ催化抑制剂(T O POÒinhib-i tor)。
近年来,对T OPOÒ催化机制和药物作用方式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T OPO Ò的生理功能,进而研究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新的抗癌药。
本文介绍了以T OPOÒ为靶点的抗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发展现状。
[关键词]抗癌药物;拓扑异构酶Ò;肿瘤[中图分类号]R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734(2002)09-0675-09Anticancer drugs targeting DNA topoisomeraseÒMENG Ling-hua,ZHANG Yong-wei,DING Jian(Div ision of A ntitumor Phar macology,Shanghai I nstitute o f Materia M edica,Chinese Academy o f Sciences,Shanghai200031,China)[Abstract]DNA topoisom eraseÒ(T OPOÒ)is a ubiquitous enzym e that is essential for sur-vival of the eukaryotic org anisms,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most processes of the DNA mechanisms. T he enzyme unknots or decatenates DNA by passing an intact helix through a transient double-strand-ed break.In addition to its critical cellular functions,TOPOÒis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a number of the most active and w idely prescribed anticancer drugs.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y share the same tar-get,drugs targ eting TOPOÒhave different modes of action:TOPOÒpoisons kill cell by stabilizing the DNA-TOPOÒcleavable complex;w hile TOPOÒcatalytic inhibitors act by blocking overall cata-lytic activity.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great prog 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cataly tic mechanisms of T OPOÒand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drugs targeting this enzyme.These advances have provided novel insight into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TOPOÒand hav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ff-i cacious chemotherapeutic reg imens and new anticancer drugs.The ant-i cancer mechanism of TOPOÒinhibitors and the status of development are introduced in this review.[Key words]anticancer drug;topoisomeraseÒ;tumor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具有稳定、多样和能够自我复制的特点。
拓扑异构酶与卵巢癌预后及多药耐药关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卵巢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
尽管治疗手段逐渐丰富,但其治愈率仍然较低,且易发生复发和肿瘤耐药等问题,导致患者的预后较差。
因此,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相应的药物,以及解析卵巢癌形成和发展的分子机制和相应药物的多药耐药性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是一类介导DNA的拓扑结构调节的酶,在DNA的复制、转录和修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早期的研究发现其在癌症发生和治疗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并被包括卵巢癌在内的多种癌症作为治疗靶点。
但由于经常使用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会导致多药耐药性,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因此,深入了解拓扑异构酶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和机制,有助于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和克服其药物耐药性。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拓扑异构酶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和功能,研究其与卵巢癌患者预后和多药耐药性的关系,为卵巢癌的诊疗和治疗提供基础性理论研究支持。
三、研究内容1. 对拓扑异构酶在卵巢癌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和分析,了解其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2. 统计卵巢癌患者的医学资料和临床数据,分析拓扑异构酶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和预后的相关性,以及与患者多药耐药性的关系。
3.通过细胞实验,探索拓扑异构酶在卵巢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并研究其对细胞增殖、侵袭及恶性程度等方面的影响。
4. 尝试利用相关药物或克隆技术来探究加强或抑制拓扑异构酶在卵巢癌中的作用,以期发现可以用于治疗卵巢癌的有效策略。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探索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提供新的基础和理论支持,并对于开发新的卵巢癌靶向治疗药物和克服多药耐药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提供卵巢癌的新的临床治疗方式,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乳腺癌 CEF 方案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并且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乳腺癌的治疗方案有很多种,其中 CEF 方案是一种常用的化疗方案。
本文将以乳腺癌 CEF 方案为主题,详细介绍该方案的使用方法、药物组合及其副作用等内容。
CEF 方案概述CEF 方案是由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表柔比星(Epirubicin)、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三种药物组合而成的乳腺癌化疗方案。
该方案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
CEF 方案的药物组合CEF 方案由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和5-氟尿嘧啶三种化疗药物组成。
具体药物的作用机制如下:1.环磷酰胺:环磷酰胺是一种细胞毒剂,能够抑制癌细胞的DNA合成和修复,从而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2.表柔比星:表柔比星是一种消除癌细胞DNA拓扑异构酶Ⅱ的抑制剂,能够直接干扰癌细胞DNA的合成和修复过程。
3.5-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是一种类似于核苷酸的物质,可以抑制癌细胞的DNA和RNA合成,从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CEF 方案的使用方法CEF 方案通常采用化疗周期的方式进行治疗,每个周期包括以下步骤:1.预治疗:在开始使用 CEF 方案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2.药物给药:CEF 方案中的三种药物会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
具体用药剂量和给药时间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通常是每三周一次,连续进行数个周期。
3.药物调整:在进行化疗期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情况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CEF 方案的副作用CEF 方案的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1.消化系统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2.神经系统副作用:包括头晕、头痛、乏力等。
3.免疫系统副作用:包括白细胞减少、病毒感染等。
4.心脏毒性:表柔比星在高剂量使用时可能会导致心脏毒性,因此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
化疗AP方案一、背景介绍化疗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抗癌治疗方法之一。
在临床中,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多种,其中AP方案是一种常用的化疗方案。
AP方案是指联合使用顺铂(Cisplatin)和多柔比星(Doxorubicin)进行化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疗AP方案的治疗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常见不良反应。
二、治疗原理AP方案的治疗原理是通过顺铂和多柔比星的联合使用,对癌细胞进行杀伤。
顺铂是一种铂类化合物,通过与癌细胞DNA结合,干扰DNA修复和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多柔比星是一种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 Ⅱ)抑制剂,能够干扰癌细胞DNA的拓扑结构,阻断DNA链的复制与修复。
通过联合使用顺铂和多柔比星,AP方案能够同时作用于癌细胞的不同通路和靶点,增强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三、使用方法AP方案的使用方法一般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
具体剂量和使用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一般来说,成人患者的推荐剂量为顺铂每次25 mg/m²,多柔比星每次60 mg/m²。
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计算剂量,并根据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
AP方案的治疗周期一般为3至4周,每个周期内静脉注射一次。
治疗周期的具体安排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四、不良反应使用AP方案进行化疗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需要患者密切关注,并及时告知医生。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1.恶心和呕吐:化疗药物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开具抗恶心药物来缓解症状。
2.骨髓抑制:AP方案可能会对造血系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导致患者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下降。
这可能会引发贫血、瘀斑、感染等不良反应。
医生会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如果发现异常,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暂停治疗。
3.肝肾损害:由于化疗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完成,AP方案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
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
FEC 方案是治疗乳腺癌的一种常用化疗方案,本文将详细介绍FEC 方案的治疗原理、治疗周期和药物成分等内容。
1. 治疗原理FEC 方案是一种使用多种药物联合化疗的方法,旨在通过不同机制和不同靶点的药物,对乳腺癌细胞进行全方位的打击,达到根治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FEC 方案主要包括 3 种药物:长春新碱(5-氟尿嘧啶)、培美曲塞(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是一种鸟氨酸环毒素类似物,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 DNA合成和RNA 合成,阻碍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培美曲塞是一种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可以阻断 DNA 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抑制 DNA 的超螺旋切断与复制。
环磷酰胺能够抑制 DNA 的合成和细胞的增殖。
2. 治疗周期FEC 方案的治疗周期一般为 3 周,每隔 3 周进行一次化疗。
具体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推荐而定,一般为连续 6-8 周的化疗。
化疗开始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肝肾功能、心脏功能等。
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较好,可以开始 FEC 方案的化疗。
首次化疗后,患者会进行一个周期的休息,以给予身体适当的恢复时间。
在休息期间,医生会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进行下一次化疗。
3. 药物成分3.1 长春新碱长春新碱是引起 DNA 插入外膜、错配复制、遗传变异和死亡的一种自然碱。
它通过抑制 DNA 聚合酶和核酸链替换,影响 DNA 合成,从而阻断了细胞的 DNA 合成和 RNA 合成,抑制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3.2 培美曲塞培美曲塞是一种 DNA 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能够阻断 DNA 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抑制 DNA 的超螺旋切断与复制,从而使 DNA 的拓扑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细胞的死亡。
3.3 环磷酰胺环磷酰胺是一种氮芥类化合物,属于细胞毒性药物。
在体内可以抑制 DNA 的合成和细胞的增殖,通过与 DNA 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断裂、交叉连锁等作用,使细胞无法正常分裂和增殖。
folfiri方案化疗简介化疗是一种常用的肿瘤治疗方法,它通过使用化学药物,以阻断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控制疾病的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FOLFIRI方案是一种经典的化疗方案,常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
本文将对FOLFIRI方案的组成、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以及可能的副作用进行简要介绍。
一、FOLFIRI方案的组成FOLFIRI方案由三种药物组成,分别是氟尿嘧啶(Fluorouracil,简称5-FU)、亚叶酸钙(Calcium Folinate,简称LV)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简称CPT-11)。
这三种药物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抗癌效应。
氟尿嘧啶是一种嘌呤拮抗剂,能够阻断DNA的合成,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亚叶酸钙是氟尿嘧啶的辅助剂,可以增强氟尿嘧啶的药效。
伊立替康是一种拓扑异构酶抑制剂,能够阻断DNA修复过程,使癌细胞难以存活和繁殖。
二、FOLFIRI方案的作用机制FOLFIRI方案通过联合应用三种药物,针对癌细胞的不同生物学特征,进行多方位的攻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氟尿嘧啶通过阻断DNA合成,干扰tRNA的功能,使癌细胞无法合成蛋白质和DNA,从而抑制其增殖。
亚叶酸钙则可以增强氟尿嘧啶的药效,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伊立替康主要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使DNA的超螺旋结构破坏,从而进一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三、FOLFIRI方案的使用方法FOLFIRI方案通常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进行,每个周期持续2周。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 静脉输注氟尿嘧啶:氟尿嘧啶的剂量和输注时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每公斤体重280-370毫克,输注时间持续2-4小时。
2. 静脉输注亚叶酸钙:亚叶酸钙的剂量和输注时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通常为氟尿嘧啶剂量的比例为1:1,输注时间持续2-4小时。
3. 静脉输注伊立替康:伊立替康的剂量和输注时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通常为每公斤体重180-350毫克,输注时间持续90分钟。
2-苯基萘靶向拓扑异构酶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苯基萘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有机分子,具有广泛的药理学应用。
拓扑异构酶是一种关键的靶向蛋白,参与了一系列生物过程,包括DNA 拓扑结构调控和染色质动态。
本研究将探索苯基萘靶向拓扑异构酶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研究背景:癌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其中,肿瘤细胞具有不稳定的基因组结构,引起了 DNA 拓扑结构的变化。
这种变化需要特殊的修复系统来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性。
拓扑异构酶负责清除DNA 重交互和缠结,并维持 DNA 拓扑结构的稳定性。
因此,拓扑异构酶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
苯基萘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有机分子,拥有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活性。
根据以往的研究,苯基萘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因此,通过研究苯基萘靶向拓扑异构酶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可以为开发新型肿瘤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探索苯基萘靶向拓扑异构酶的抗肿瘤作用机制:1. 确定苯基萘与拓扑异构酶的交互作用通过化学分析和生物物理学技术分析,确定苯基萘与拓扑异构酶之间存在的化学相互作用,包括氢键,离子键,疏水作用等。
2. 观察苯基萘在拓扑异构酶中的结构靶向调节通过分析拓扑异构酶的结构调节,探索苯基萘作用机制,并确定苯基萘对拓扑异构酶结构靶向的影响。
3. 研究苯基萘抑制拓扑异构酶对肿瘤细胞的影响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苯基萘抑制拓扑异构酶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评估其抗肿瘤活性。
研究意义:通过对苯基萘靶向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机制的探究,可以为开发新型肿瘤治疗药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该研究将促进对拓扑异构酶的研究,并为肿瘤治疗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抗癌药物对ⅡDNA拓扑异构酶作用的实验具体步骤及方法DNA拓扑异构酶在DNA形成环状和超螺旋结构中起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在DNA超螺旋结构的松懈、DNA单、双链的断裂以至再连接的过程均有赖于该酶的参与,从而使DNA的复制或重组成为可能,关于抗癌药如烃化剂和非烃化剂,其中许多是以DNA拓扑异构酶为靶点使之形成可断裂的DNA蛋白复合物从而引起DNA损伤,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一、材料准备
1. 药物制备
(1)将药物溶解于0. mol/l Hepes缓冲液或含10%~20%的二甲基亚砜中或其它助溶剂中。
(2)其它80%~90%为0.1 mol/l Hepes缓冲液,pH6.7,使药物的最终浓度为0.2~0.4 mmol/l。
2. 反应液
(1)反应液体积为24 ul
(2)其中包含500 mmol/l Hepes pH6.7,50 mmol/l KCl 100 mmol/l NaCl,0.1 mmol/l EDTA,10 mmol/l MgCl2,0.1 mmol/l ATP,50 ug/ml BSA,0.26ug P4DNA。
二、实验步骤
1. 实验将微量试管分组为
(1)加药管、不加药对照管,已知药(VP-16)对照管和标准管(含不同浓度的酶,根据所用酶的活性定出第一管的酶稀释度,然后依次成倍递减至第四管,第5管不含酶的空白管)。
(2)除空白对照管外将其与全部管中均加入酶液(浓度同标准管第一管的浓度)。
(3)放恒温水浴30 min 即刻用终止液停止反应(终止液:2%sodium dodecyl、20%甘油。
0.05%溴酚蓝)。
2. 将以上各管的样本加到1%琼脂糖凝胶上在电泳缓冲液(90 mmol/l tris-boric acid pH8.3和2.5 mmol/l EDTA)中进行电泳,50V过夜。
3. 电泳终了将凝胶膜用溴乙啶染色(30~40 min),此时用紫外灯照射则DNA可显示荧光带。
4. 然后可用吸收度计进行定量测定或用荧光带的长度与个标准管进行对比,亦可获得半定量的结果。
5. 一个酶单位是指在30 min内可使50% 0.26ug超螺旋DNA转变为解旋转的DNA,每个测定是用两个酶单位。
6. Ⅱ型DNA拓扑异构酶的分离制备
(1)人的Ⅱ型酶可用从白血病患者获得,例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白血病细胞中分离。
(2)将分离出的酶再用聚乙二醇纯化,再通过羟基磷灰石柱色谱、肝素-琼脂糖柱色谱和六氨基琼脂糖亲和色谱,使之纯化。
(3)用Coomassie蓝进行染色可见142 000、132 000和114 000 dalton三个区带。
7. P4超螺旋DNA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