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海报赏析
- 格式:ppt
- 大小:5.94 MB
- 文档页数:38
电影海报中的字体设计赏析海报又称招贴或宣传画,是一种平面形式的宣传广告。
具有画面大、内容广泛、艺术表现力丰富、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多用于电影、戏剧、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
电影海报是海报的分支,作为电影艺术的宣传品,往往浓缩了一部电影的精华,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能让观众得到除了电影本身以外的另一种平面艺术的享受。
一幅优秀的电影海报,往往具有很高的设计水准,对图形、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运用相得益彰,提升视觉表现力的同时又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电影海报设计中,除了对画面、色彩的表现之外,以电影名称为主体的字体设计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是传达电影信息的重要载体,经过艺术化设计以后,可使文字形象变得情境化、视觉化,强化了语言效果,对提升海报设计品质和视觉表现力发挥了极大作用。
优秀电影海报的字体设计,对我们在品牌设计或页面设计时面对字体的处理,有着很好借鉴与参考意义。
下面就针对电影海报中的字体设计进行探讨,分析优秀的字体设计如何在海报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
既然是关于字体设计,那么就得从文字的历史说起。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文字种类很多,汉字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也是中国的官方文字。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
目前的汉字体系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前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宋体等阶段。
下图展示的就是汉字的演变历史。
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我们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
而后来出现的金文指浇铸或刻凿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黄海电影海报视觉设计中的中国美学映射作者:邹昕来源:《美与时代·上》2021年第02期摘要:中国设计师黄海以其近年来设计的一系列优质的电影海报在国内电影海报界闻名遐迩。
在黄海的电影海报中艺术性与商业性高度统一,完美融合。
他的电影海报视觉设计作品具有本土化特征,引起了观赏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以黄海电影海报的符号元素、色彩、点线面的意境营造为切入点,聚焦中国美学思想在电影海报设计形式中的映射,深入体会中国美学元素在电影海报视觉艺术中的感染力与冲击力。
关键词:黄海;电影海报;视觉设计;中国美学一张电影海报对于一部电影作品来说如同人的一张脸,我们从这里可以获得一部电影的第一信息。
首先,美一定是判断一张电影海报的基本标准。
其次,基于美的标准之上电影海报中所传递与表达的思想于受众而言更为重要。
在黄海的电影海报设计中,他有意识地将中国美学思想融入其创作中,巧妙地运用本土元素符号进行灵活设计,将中国美学思想通过电影海报这个媒介传递给大众,让我们在观赏其电影海报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美学的深刻内涵和文化意义。
一、中式物象符号的视觉设计元素表现(一)汉字书法元素的图像化设计汉字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中国设计师黄海在其电影海报设计中将汉字书法充分运用。
汉字书法成为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中的重要元素符号。
黄海通过对汉字书法巧妙地设计及其运用,将汉字书法生机盎然、灵动活泼的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电影海报设计中汉字设计起到传递电影主要信息的作用。
《江湖儿女》中,“江湖儿女”四字位于海报的视觉中心,占据了整幅海报的主体空间,视觉效果极佳,气势宏大。
海报中“江湖儿女”四字图像化设计自由轻松,字体笔画设计与中国书法笔触巧妙结合,相得益彰,具有江湖的力量感与运动感,为江湖情义的表达创造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国的忠义以及大观精神跃然纸上。
在《山河故人》电影海报中,山川是抽象的、冰封的,但充满生命的人各立其中,对未来满怀憧憬。
“山河故人”四个汉字顶天立地,气势恢宏,字体大小的设计主次有序,横竖撇捺的细节处理得当,设计师有意将“山”和“人”字放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电影海报底下居中部位的“约故人相见,看山河不变”的文案遥相呼应。
浅析国产“电影海报设计”一、电影海报设计美学分析1、电影海报设计电影海报是平面广告设计的一种,具有传达信息的作用,因此除商业宣传使命之外,片名、演员、编剧、导演、摄影、美术等创作人员的姓名及制片厂的厂名等信息也要在电影海报上体现出来。
设计师在设计电影海报时,会融入自身对影片的理解,进行主观加工与创作,通过电影海报这个载体,以简洁新颖的方式来表现和提炼影片主旨,从而吸引观众对电影产生观看的冲动,产生商业价值和美学价值。
2、我国电影海报设计美学(1)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电影作为记录历史和再现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从诞生时就有着浓浓的时代特色。
电影海报也是这样的。
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考察当下,都可以在电影海报中看到专属于某一时代的影子。
时代特色既在电影海报制作画面中体现,也在表现手法上体现。
制作海报的技术影响着电影海报的表现手法,可以说随着制作海报技术的提高电影海报表现手法越发完善和健全,得到了广大人们的广泛追求。
(2)浓厚的中国意蕴在艺术表现中,我国文化始终是热门主题,在我国电影海报设计上,也深深的蕴含着我国的文化特色。
汉字、图案等作为电影海报必不可少的元素,构成了电影海报“中国意蕴”的外在表现。
而在海报整体中所表达和体现的含义,既包括影片自身想要传递的思想,也体现了影片之外的感悟。
(3)我国的电影海报设计走向国际从各个时期影片海报中可看出,我国电影海报在发展早期,深受其他国家海报的影响,创作手法和表现风格都能看到与其他国家电影海报相类似的地方。
在我国电影不断发展和完善下,已有强大的能力来创设有自身风格和特色的电影海报艺术品,可以与一些先进国家的海报设计水平抗衡。
二、国产电影海报设计中的美学分析1、香港电影海报教父——阮大勇(1)阮大勇的介绍阮大勇,他的第一张电影海报是为许氏兄弟《天才与白痴》设计的,也许是电影的成功,他主动去找许氏兄弟拿到了第二部电影的海报设计权。
而这一部电影海报的设计令他名声大噪,它就是电影《半斤八两》。
摘要:黄海的《黄金时代》中对民族元素的分析和解读,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意境之美,以及深远悠长的民族精神,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和其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极具感染力。
本文旨在讲述优秀的电影海报设计的故事,那些具有民族元素的冲击力、意境之美的表现手法,还有文化元素的搭配,都是黄海设计的核心。
聚焦这些传统元素的海报,不仅表现着冲击力、感染力和不为人知的多样组合,更令人大开眼界。
表现意境之美的手法,造就了不可替代的中国意境;语言的魅力和元素的多样搭配,是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每一张海报都应拥有这样的“特色”。
关键词:海报设计中国传统民族元素中国意境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1-0050-03Abstract: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ethnic elements in “the golden age” of the Huang Hai fully shows the beauty of China's artistic conception,as well as the long and long national spirit,the unique Chinese culture and its intriguing cultural implication,and highly infectiou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tell the story of the excellent film poster design,which are the core of the Huang Hai 's design with the impact of national elements,the expressive techniques of the beauty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and the colloc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The poster focusing on these traditional elements not only shows the combination of impact,infection and unknown knowledge,but also gives us an eye opener. The expression of the beauty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has created an irreplaceable Chinese artistic conception;the charm of language and the diversity of elements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Every poster should have such a feature.Keywords:Poster design Traditional Chinese National elements Chinese artistic conception Cultural connotations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范唯绪论一张海报就像一个人的面容,是我们最先了解到电影的一切信息来源。
黄海电影海报中的中国传统审美意象对当代海报设计的启发黄海电影海报中的中国传统审美意象对当代海报设计的启发引言:黄海电影海报作为当代中国电影海报设计领域的瑰宝,充分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意象。
本文将从黄海电影海报的艺术特点、中国传统审美意象以及当代海报设计的启发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话题。
第一部分:黄海电影海报的艺术特点黄海电影海报在艺术上秉持了多种特点,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其鲜明的色彩和精致的构图。
对比明暗、色域的运用,使得海报充满了层次感和立体感。
此外,黄海电影海报还注重线条的运用,通过线条的勾勒和运动,增强了海报的动感和活力。
第二部分:中国传统审美意象的体现黄海电影海报中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审美意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画的影子。
中国画倾向于以线条勾勒出形象,而黄海电影海报中线条的运用正是中国画的传承与延伸。
此外,金色的运用也是中国传统审美中的典型元素,黄海电影海报中常常运用金色点缀,使得整个海报显得豪华高贵。
第三部分:中国传统审美意象对当代海报设计的启发黄海电影海报中融汇的中国传统审美意象,对于当代海报设计起到了积极的启发作用。
首先,黄海电影海报的构图和色彩运用告诉我们,传统审美并不局限于旧时代,它可以融入到现代的设计当中。
其次,中国传统审美意象注重线条的运用,这对于当代海报设计师来说,可以启发他们在构图上更加灵活地使用线条,创造出更具动感和立体感的作品。
最后,金色的运用给予了当代海报设计者在材质选择上更大的空间,通过使用具有质感的金属线条和印刷品,打造出高贵华丽的视觉效果。
结论:黄海电影海报中的中国传统审美意象对于当代海报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通过融汇传统审美和现代设计的元素,当代海报设计者能够创作出更富有创意和个性的作品。
同时,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的来说,黄海电影海报中的中国传统审美意象为当代海报设计带来了新的思维和灵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挖掘黄海电影海报的中国传统审美意象对于当代海报设计的启发主要体现在构图、色彩运用和材质选择等方面。
38FILM THEORY电影理论设计师黄海和他的海报艺术以极具个人特色的审美风格获得国内外一致赞誉,“设计明星备受追捧”形成的“黄海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艺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反映并不是单纯线性镜像的关系,维多利亚的“文化菱形”所建构的五个点六条线,给了我们新的启发。
本文通过探讨海报作为艺术美学、社会文脉、受众反馈、创作者背景与传播途径共同作用下的深层映射,对“黄海现象”进行更加客观和全面的研究。
一、“黄海现象”与“文化菱形”黄海受到业内关注是从2007年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海报设计开始的,这是他第一次设计电影海报,却在戛纳电影节上惊艳四座。
随后他的设计才能受到大量知名导演的青睐,如《让子弹飞》《太极》《一代宗师》等一系列风格多变但越发成熟的作品。
然而真正让他从设计界走向大众成为“设计明星”“网红设计师”的契机,则是2014年一组《黄金时代》的电影海报在微博、微信上被疯狂转发开始的。
2015年开始,他的优秀作品开始井喷式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网友对他最高的评价则是“中国海报第一人”[1]“他的魅力在于很多人仅仅因为他设计的海报而去看相关电影”以及“把中国电影海报设计水平拉升至世界级别”[2]等。
通过对知网进行“黄海”并含“海报设计”的关键词搜索发现,从2015年以来,学者们针对黄海海报的艺术风格进行研究的文献有13篇。
以同样的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引擎中可查找相关结果1240000条。
可以说,“黄海现象”是由导演、大众和业内学者的共同关注而引发的。
艺术反映社会,但不是简单的线性反映,何况这样复杂的独特的引发大众“追捧设计明星”的现象在中国近代设计史上是罕见的。
这种现象背后必然包含着社会多个方面的现实。
根据温迪•葛瑞斯伍德(WendyGriswold)1986年提出的“文化菱形”(cultural diamond)理论认为:从艺术产品、艺术创作者、艺术消费者以及更广阔的社会这四要素来分析艺术作品或现象是较为客观理智和全面的。
探析中国电影海报的发展及创新严家皓胡炜钊穆昊发表时间:2019-04-22T11:25:02.33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作者:严家皓胡炜钊穆昊[导读] 电影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视觉载体之一,宣传方式也多种多样。
而海报也是最早也是最直接的对外宣传媒介之一。
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不断成熟,电影海报作为电影的符号也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1905年我国第一部电影的产生以来,我国的电影海报自身便开始了不停的发展与创新。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江苏省镇江市 212013)摘要:电影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视觉载体之一,宣传方式也多种多样。
而海报也是最早也是最直接的对外宣传媒介之一。
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不断成熟,电影海报作为电影的符号也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1905年我国第一部电影的产生以来,我国的电影海报自身便开始了不停的发展与创新。
本文将从视觉传达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电影海报在发展过程中所传播的表现形式与信息形象,针对我国不同题材电影的特征,融合中西方电影海报的设计文化,结合中国传统设计理念,大力推动中国电影海报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电影海报;视觉传达;设计审美;发展创新引言电影作为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电影海报作为电影的主体符号也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作为较早就开始自己制作电影的国家之一,电影海报极其相关衍生品也相对起步较早。
因此我国不同时期的电影海报也体现了相应的设计特点与文化价值。
进而通过对比分析我国电影海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现象,运用艺术设计审美与视觉传达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将传统文化审美与国际主流趋势相结合。
来推动中国电影海报的发展及创新。
1.电影海报的概论1.1电影海报的产生及主要功能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人类史上的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一张名为《卢米埃尔电影》的宣传张贴被认为是历史上的第一张电影海报。
对于早期的电影海报,纯粹为了电影的上映做广告宣传的用途,就如同现今商场中张贴的宣传告示。
1032023商业美术,泛指以推销商品为目的各种实用美术形式。
“商业美术”(Commercial Art)一词诞生于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在当时虽然“还是一个崭新的名词;可是商业美术本身从来便已存在。
近代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愈趋激烈更加促进此种特殊美术之发达”[1]。
商业美术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设计概念,是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后受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
尤其是随着中国民族经济的繁荣和民族企业的竞争,迫切需要大量图案和宣传画来推销民族商品,刺激民众消费,这为商业美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沃土。
伴随着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的输入和科技的进步,民国时期商业美术总体上呈现出由单一文字告白向图像化发展的趋势。
一、民国时期中国商业美术图像化产生的背景(一)社会环境:中国城市的近代化1840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西方列强用枪炮撞破了中国大门,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成为开放的国际市场,在主权和经济上都遭到严重破坏,但也在无形中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城市的近代化。
随着西方商品的输入,休闲享乐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兴的市民阶层较之前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和金钱,他们对物质和娱乐的消费需求增多,经常出入于戏院、影院、高级百货公司等场所,将消费视为一种社会交往,渴望通过消费获得身份认同。
城市公共商业空间与城市消费文化紧密相连,在销售商品的同时也在制造“理想”生活的种种幻象,以此刺激大众的消费欲望。
此时,“建构新的市场、通过广告及其他媒介宣传来把大众培养成消费者,就成了极为必要的事情”[2]。
商品信息传播要求视觉化,而本土广告如叫卖、招牌、幌子、布告等形式,因其传播方式单一,传播手段迂腐堆砌,难以独自承担商品宣传的重任。
为了增强产品竞争力,中国工商业界开始转变商业广告经营理念,对商品的宣传更注重视觉刺激和视觉消费,图像在不知不觉中占据商业美术中的重要语言,推动了中国近代商业美术形式的转变。
浅析电影海报设计中的故事性作者:陈可人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04期摘要:近年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每年院线上映影片的数量都在增加。
随着观众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院线国产电影的质量也逐渐提高。
为了更好将影片相关信息传达给观众,也为了引起更多观众的注意和兴趣,电影海报设计者们做出多方面的努力。
来自北京竹也文化传播公司的黄海,就是其中佼佼者。
黄海的电影海报以其阴阳平衡的构图、独具巧思的细节处理和厚重浓郁的配色为特征,在铺天盖地的商业味流量大头海报中显得独树一帜,充满了文艺气息,而他电影海报中所展示出的故事性,才是真正奠定他“中国电影海报设计第一人”地位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电影海报设计;信息传达;故事性黄海自称是给电影做嫁衣的人,从他以《太阳照常升起》的戛纳版电影海报设计出道至今,12年过去了,他总共给40余部国产和少数几部日本电影设计了海报。
他的海报设计明明是用于广告宣传,却被视作艺术品,被美术馆收藏,也被电影爱好者们收藏。
从设计的技术上来说,黄海并没有做什么到其他设计者做不到的事,但是由于要进行广告宣传的主体是电影,这个产品本身是有其特点的:每一部电影都在讲故事。
因此我认为,故事性是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中的最大亮点,也是其被推崇的最重要原因一、黄海的《黄金时代》海报分析《黄金时代》又名《萧红传》,是一部传记电影,讲20世纪30年代一群作家的故事。
下面我将以黄海最具代表性的电影海报设计作品为例,具体分析他设计当中的故事性。
(一)《黄金时代》泼墨版海报分析潑墨版海报中女主角萧红穿着朴素的棉衣布裙戴着围巾手套,站在地里茫然出神。
雪白的地面在另一个维度里又成了白纸,纸上胡乱泼着墨水,还没来得及被纸张吸收。
纸与墨,与萧红的作家身份呼应。
“黄金时代”四个字气质娟秀,与萧红的性别呼应,字体用了金属黄色,与影片的名称呼应。
最后,画面将萧红这个人物置于被俯视的角度,整张海报通篇弥漫出一种“渺小感”和“无力感”,与那个动荡的时代下人们的命运相呼应。
电影海报平面设计中的留白意象赏析作者:方莉来源:《电影评介》2016年第08期随着电影行业的迅速发展,电影海报业也在蓬勃的发展中。
在艺术感充斥着空间的当今社会中,电影海报的制作渐渐的从实用性转变为意向性。
电影海报在进行设计时,将空间、时间、结构、移情等多种概念融入设计中,对电影海报进行积极的探索,也渐渐地引导观众从直白的广告向意向性的视觉空间转变。
设计是将一种理念、计划通过一定的方式展现出来的过程。
艺术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人们实现了从无到有的交流。
电影海报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所设计的图形就是想把虚幻的东西通过特定的方式展现给观众,让观众通过自己的眼睛去感悟这一空间的存在。
电影海报设计就如同梦境一般,只是设计者采用纸张或者电脑的方式将脑海中的场景进行表达而已。
一、电影海报中的“留白”:虚实空间营造随着电影行业的迅速发展,电影海报业也慢慢兴盛起来,这也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认同社会的一种方式。
虚拟的空间、地点可以将设计者或者其他人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并且电影海报是将设计师和观看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观看者借助自己的视觉对电影海报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涵进行感悟。
电影海报在设计过程中将虚拟的空间展示出来,是对传统设计方法的一种创新,这种方式的流行并不是哗众取宠。
当今,对电影海报的理解一般是:在固定的纸张上将文字、图片、色彩等要素充分的展示出来,并且需要对海报的内容进行编辑或者加入一些艺术性的设计,通过文字、图片、色彩的搭配,将电影海报的思想传递出来,也就是说,寻找一种符合海报内容的艺术形式,将海报的内容表达出来,这是一种艺术行为,也是不断的创造过程。
[1]电影海报的设计具有多层的使命:第一,电影海报是信息互相传递的一个桥梁;第二,电影海报是让观看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事实上,电影海报的虚拟空间主要是向观看者传递思想和情感,借助观看者的视觉来触动观看者的内心世界,给与电影海报新的内涵,大大提高了电影海报的承载力。
《黄金时代》电影海报设计赏析《黄金时代》电影海报设计赏析作者:孙颖张慨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09期摘要:在现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业电影海报设计,应立足于不同地区的人文文化上进行设计,本文以《黄金时代》电影海报设计为分析对象,分析其设计形式和设计方法,对其不同地区的海报设计进行赏析。
关键词:黄金时代;电影海报设计;设计形式电影的全球推广,就势必在电影海报的设计上要立足于不同地区的人文文化。
电影《黄金时代》在宣传方式上非常细分化,电影全球上映,海报紧扣电影主题,结合不同国家地区的审美文化进行设计,使不同国家地区的影迷接收到电影海报所传达出的精准的信息。
美版海报朴素简约大气,符合现今流行的极简主义,而这样的排版正是现下各个国家地区的观众所能接受的风格。
海报整体的意象“钢笔”直呼主题,金笔中萧红的剪影是孤独的,她不干平庸,她挣脱封建的牢笼,寻找自由。
而自由正是美国精神的核心。
海报亮点在于采用好莱坞海报模式,炼出极简的传统中式符号,金色和黑色的使用一贯符合美国观众对时代片海报恢宏时代感的色彩认知,最后以自由主题,将中美文化融合为一体,使受众产生共鸣。
中国大陆版的这款海报也被称之为《黄金时代》“笔锋”版海报,海报呈16:9的横版构图,仿佛一帧被截下的影片。
片名置于黄金分割点上,左边是坐着的低头吸烟沉思的女主角萧红,暗示人物在整个影片中的基调,孤独、阴暗和无奈的悲剧命运。
影片里她的一生坎坷,总是在选择,可不管她如何,她总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她注定走向悲剧。
片名的右边是鲁迅,他并不是男主角,可他是萧红的精神导师,他让更多人认识她,这也成了萧红和萧军悲剧的原因,鲁迅作为剧情的推动者和女主角的精神导师,胜似男主角。
接着鲁迅的后方依偎着点烟的萧军。
萧军对于萧红来说是浪子,一如他在海报上的设计形式,他潇洒点烟的侧影,暗示着他的风流与不羁。
萧军的右前方是梅志,对于萧红他是过客一般的存在,更是旁观者,在剧中他也是叙述者。
摘 要:“混沌”作为一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美学概念,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形式特征:物我一体、浑然天成、模糊性、朦胧性、不规则性、空灵、缥缈等。
“混沌”突破了传统“中和”思想对“度”的把握,强调有序与无序的和谐浑成,为当代艺术设计注入了东方美学精神。
著名电影海报设计师黄海,以其作品中传达出来的含混、弥漫、朦胧等美学特征,完美地诠释了现代设计与中华传统混沌美学的融合。
通过对黄海电影海报设计的审美分析,为促进中国传统美学在现代艺术中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混沌;海报设计;黄海;美学在西方,“混沌美学”作为一个美学概念,第一次被正式提出,是在1966年,由著名的意大利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1932—2016)在其著作《混沌美学:詹姆斯•乔伊斯的中世纪》(The Aesthetics of Chaosmos: The Middle Ages of James Joyce)中提出的。
然而在中国,“混沌”的观念和意识,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中,在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有记载:“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①将混沌视为天地的原初之道。
道家思想第二阶段的集大成者庄子在其《应帝王》篇中也写道:“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②“浑沌”同“混沌”,庄子认为有为政治是对混沌状态的破坏。
此后,关于“混沌”的论述常常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文论批评中,例如晚唐司空图以“雄浑”作为评价文章的最高标准,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也有“气象混沌,难以句摘”之说,都将“混沌”作为一种整体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这种独具特色的东方民族审美特征,对中国的艺术创作和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诗歌意境的浑然天成、书法艺术的浑然一体、山水绘画的浑化之境等。
中国传统元素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应用——以《天书奇谭》为例中国传统元素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应用——以《天书奇谭》为例1.引言电影海报作为电影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吸引观众的眼球,还要能够准确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氛围。
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元素和符号。
如何将这些传统元素巧妙融入电影海报的设计中,成为了中国电影行业探索的方向。
本文以电影《天书奇谭》为例,将探讨中国传统元素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2.电影海报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探讨中国传统元素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应用之前,先来了解下电影海报设计的基本原则。
电影海报设计要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氛围。
为此,电影海报设计需要符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简洁明了:电影海报需要用简练的图像和文字来传达信息,避免冗余和复杂的设计。
(2)突出主题:电影海报要能够准确表达电影的主题,通过视觉元素引起观众的共鸣。
(3)突出差异:电影海报要能够和其他电影海报产生区别,突出影片的独特性。
3.《天书奇谭》电影海报设计分析电影《天书奇谭》是一部以中国古代传说和神话为背景的奇幻冒险片。
该片通过巧妙融合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技术,呈现了一个神秘而有趣的世界。
在电影海报设计中,该片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元素,以下为该片电影海报设计的分析:(1)色彩运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颜色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
《天书奇谭》电影海报运用了鲜艳的红色和金色作为主要色调,红色代表吉祥、热情和喜庆,金色代表豪华和权力。
这些色彩的运用不仅让海报更加抢眼,还能向观众传达片中的神话色彩和特色。
(2)图像元素《天书奇谭》电影海报中的图像元素主要是一只神秘的凤凰,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凤凰翱翔于云间,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并与电影的奇幻冒险主题相呼应。
同时,电影海报还运用了一些其他的传统图案,如云纹、莲花等,进一步突出了电影的中国特色。
(3)字体运用电影海报的字体选择也具有重要意义。
Kll日寸其月电影海报风格探索(1921-1951 iExploring the style of movie posters during theRepublic of China (1921-1951)朱佳玲Zhu Jialing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201400Shanghai Academy o f Fine A rts,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1400摘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开始走向了 一个段辉煌时期。
各电影公司为争夺市场,大显身手;在当时宣传媒介严重缺乏的背景下,纸质电影海报成为了当时宣传电影的最主要手段,各类风格竞相踊出。
文章选取该时期具 有代表性的电影期刊中的海报为例,分析与梳理归纳海报设计风格。
A b s tra c t: In the1930s and1940s,Chinese film s began to e n te r a period of glory th ro u g h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In order to compete fo r the m arket,various film companies showed th e ir talents;in the context o f the severe lack o f propaganda media at that tim e,paper film posters became the main means o f propagating film s at th a t tim e,and various styles were rushing o u t.The article selects the posters in the representative film journals o f the period as an example,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oster design style.关键词:民国时期;海报设计;风格探索Keywords: Republic o f China,poster design,style exploration―、民国时期电影海报的产生19世纪末期电影在欧洲发明后,随着文化的传播及普及 很快地进入了中国市场。
浅谈不同年代中国电影海报中平面设计的特点作者:史彤来源:《电影评介》2011年第15期[摘要] 电影海报既是一门造型艺术,又是一门广告艺术。
造型艺术中的形象塑造、刻画、表现以及广告艺术上所需要的插图、片名、标语、正文、标志、色彩等手法在电影海报中都一应俱全,正因为其所包含的设计符号通俗易懂,为人们所熟知,一定意义上也决定了电影海报所具有的广泛的群众性、艺术的多样性、丰富的娱乐性等特征。
[关键词] 电影海报平面设计特点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5.034电影海报可以被看作是电影的包装、名片,其中凝结了设计师的创意和智慧,人们有时候去看一场电影就是因为喜欢它的海报。
电影海报从20世纪20年代发展到今天,并未脱离影片本身而独立存在,它是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应运而生并逐步成熟起来的。
电影是在建筑、雕刻、舞蹈、音乐、绘画和文学之后产生的,是由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构成的一门综合艺术。
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见证了20世纪整个时代的变革。
电影海报作为招贴艺术形式中的一类,通过其特殊的艺术创作手法反映各种不同风格的电影,设计手法多样,融文学、电影、美术、新闻传播、视觉设计于一体。
它既是一门造型艺术,又是一门广告艺术。
造型艺术中的形象塑造、刻画、表现以及广告艺术上所需要的插图、片名、标语、正文、标志、色彩等手法在电影海报中都一应俱全,正因为其所包含的设计符号通俗易懂,为人们所熟知,一定意义上也决定了电影海报所具有的广泛的群众性、艺术的多样性、丰富的娱乐性等特征。
一、电影海报与平面设计的关系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对各门艺术具有兼容性,可以从各个不同角度包含平面设计和艺术设计,例如平面设计在电影中也得到了发挥,和电影艺术相结合,共同发展。
电影海报及其他电影衍生产品,从功能上分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供广告促销用的,其产品上常标有“For Promotion”(促销用)的字样,主要用做电影公司的广告,影院招贴,观众的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