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原发性乳腺癌1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 格式:pdf
- 大小:307.42 KB
- 文档页数:4
2019 年第 6 卷第 59 期2019 Vol.6 No.59167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病例报告·五种病理类型并存的乳腺癌一例及文献复习肖桦琳,蔡凤林*,章佳新(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乳腺外科,江苏 扬州 225001)【关键词】乳腺癌;病理组织学;治疗【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59.167.02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发布的《肿瘤组织学和遗传学分类》详细介绍了乳腺癌多种病理组织学类型。
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分级,治疗方式及预后也不同。
因此,广泛取材明确病灶的组织学类型在个体化治疗时代非常重要。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乳腺外科收治了1例非特殊性浸润性癌、粘液癌、腺样囊性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导管内癌5种病理组织学类型并存的乳腺癌患者,现报告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女性,47岁,因体检发现左乳肿物两月入院。
患者两月前体检发现左乳有一肿块,约鸽蛋大小,无疼痛,无发热,后在美容院每周行乳腺按摩一次,发现左乳肿块未缩小,再次就诊,门诊拟“左乳肿块”收住入院。
既往体健。
末次月经:2017年03月15日。
专科检查:左侧乳房内上方距乳头2.5 cm 处扪及一肿物,约2.5 cm ×2 cm 大小,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差,与皮肤无粘连,左腋下可扪及一肿大淋巴结,约1.5×1 cm 大小,质地便硬。
右乳及右侧腋窝未及明细异常。
辅助检查:乳腺钼靶片提示双侧乳腺呈多量腺体型。
左乳后上方见片状不对称影,右乳未见明显肿块,双乳未见异常钙化,双腋部淋巴结可见,余未见异常。
左侧BI-RADS :4A ;右侧BI-RADS :2。
乳腺彩超提示左乳10~12点处可见数个低回声,外形不规则,边界欠清,较大20 mm ×12 mm ,内见少许血流信号;左腋下探及数个低回声,较大28 mm ×11 mm ;右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1例乳腺癌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并文献复习
位莉;丛竹军;高香亭;严颖;陶林;贾薇
【期刊名称】《农垦医学》
【年(卷),期】2024(46)2
【摘要】乳腺癌转移以同侧腋窝淋巴结常见,而以对侧腋窝淋巴结原发性转移较为少见,乳腺癌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是远处转移还是局部扩散性疾病目前仍存在争议。
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癌术后以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患者的病程及
诊疗过程,明确疾病诊断,研究其治疗方案,已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页数】4页(P189-192)
【作者】位莉;丛竹军;高香亭;严颖;陶林;贾薇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系/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乳腺癌术后对侧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1例
2.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及在整形保乳手术中的应
用价值3.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及腋窝清扫术
的指导价值4.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表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及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5.超声引导下腋窝前哨淋巴结细针穿刺
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阴浸润型Paget病一例并文献复习作者:杨雁王鑫丹王兴民曾定元郑萍来源:《右江医学》2020年第10期【关键词】外阴Paget病;浸润性癌;病理表现;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0.10.014外阴Paget病是一种罕见的外阴肿瘤,约占外阴肿瘤的1%,发病年龄较晚,一般在40~80岁之间[1]。
病变主要表现为外阴皮肤发展缓慢的溃疡或红斑样病变,常累及大小阴唇、阴蒂、阴阜、前庭、会阴及肛周等,可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
镜下以 Paget细胞为特征,细胞呈圆或卵圆形,胞浆丰富、苍白,有时伴有空泡[3]。
该病起病缓慢,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程较长,患者未重视,因此常延误诊断,该病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4]。
外阴Paget病分为三种类型:上皮内Paget病、浸润型Paget病和Paget病伴腺癌。
不同类型的Paget病其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也不同[5]。
现报道一例在我院治疗的外阴浸润型Paget病患者,并复习文献,探讨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总结经验。
1 病例介绍患者,66岁已婚女性,孕3产3,主诉因外阴瘙痒2年余,症状加重2周,于2019年12月25日到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就诊。
患者2年前自觉外阴瘙痒不适,于我院门诊就诊,妇科检查发现患者外阴皮肤红肿、稍增厚,可见抓痕,但无皮损、溃疡。
行阴道镜检查,提示“外阴白斑”,建议药物涂抹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患者未遵嘱执行,自行间断使用草药、肤阴洁外洗,症状不缓解,未定期返院复诊。
2周前因外阴瘙痒难以忍受就诊当地医院,查白带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行外阴组织活检,12月17日当地医院病理结果回报:送检组织细胞具有异型性,建议进一步会诊以明确诊断。
患者本次就诊我院,妇检:阴阜皮肤红肿、增厚,偶见溃疡,病灶呈片状、红斑、湿疹样改变。
查阴道镜,结合当地医院活检结果,拟诊断为外阴癌,遂收入院治疗。
外阴皮肤汗腺癌1例报告
闵静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2(014)005
【摘要】1病历报告患者,女,56岁。
因发现外阴肿物3年,明显增大1年,就诊治疗。
在外阴右侧大阴唇下方见一体积2cm×2cm×1.5cm的肿物,质硬、边界清、活动
度可、触之疼痛、局部红肿及溃疡形成、阴道通畅、宫颈肥大、光滑、前位子宫、正常大小、双侧附件无明显压痛。
临床诊断:外阴肿瘤性质待定。
【总页数】1页(P623-623)
【作者】闵静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宁夏青铜峡751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
【相关文献】
1.外阴皮肤汗腺癌1例报告 [J], 闵静
2.臀部皮肤乳头状汗管囊腺瘤1例报告 [J], 刘宽宇;潘传敬;汪盛贤;李建勤
3.皮肤乳头状汗管囊腺瘤2例报告 [J], 陈小岩;陈天水
4.腮腺术后皮肤味觉性汗1例报告 [J], 张玉英
5.外阴原发性乳腺癌1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J], 罗琰;江晓虹;何信佳;于丽;朱莉金;贾清玉;崔欢亮;赵园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房外Paget病1例及文献复习潘某,男,65岁,因“外阴反复红斑、糜烂,渗液2年,加重1年并出现斑块”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
患者3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在左侧阴茎根部与阴囊交界处出现鲜红色斑疹,伴轻度瘙痒、无疼痛。
到市内多家医院就诊,均按“湿疹”或“脂溢性皮炎”治疗,予以抗过敏药及糖皮质激素药膏外用后,皮疹消退。
但停药1-2周后,同一部位再次出现类似皮疹,抓后局部糜烂、破溃,伴少量渗出。
此后2年里类似情况反复出现并逐渐加重,近1年皮疹逐渐扩大,浸润形成斑块,偶有痒痛感。
期间多次取皮损进行真菌镜检和梅毒血清学检验均为阴性。
自发病以来患者无畏寒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否认冶游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既往身体健康。
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左侧阴茎根部与阴囊交界处6×7cm鲜红色边界清楚浸润性斑块,表面凹凸不平,糜烂伴少量渗液,斑块边缘散在绿豆大小浅表性溃疡和红色丘疹(图1)。
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角化不全,部分表皮棘层增厚,可见聚集成群的Paget细胞,细胞体积大,圆形或卵圆形,胞浆淡染,核大,染色深浅不一,基底膜完整,表皮浅层较多炎症细胞浸润(图2),组织改变符合Paget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患者年龄,好发部位,典型的浸润性皮疹,皮肤组织病理可见聚集成群的Paget细胞,可诊断为乳房外Paget病,。
本病应与外阴、肛周湿疹,Bowen病,基底细胞上皮瘤,梅毒,深部真菌感染等鉴别。
治疗:患者转至肿瘤科行外阴病灶切除术,术后2周复诊,创口愈合良好(图3)。
肿瘤医院医生建议患者术后进行放疗,现正在随访中。
讨论:乳房外Paget病诊断并不难,关键在于提高警惕,对50岁以上老年人在外生殖器或肛周长期不愈的湿疹样皮肤损害,基底有浸润,特别是边界明显者,应及时活检确诊。
乳房外Paget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乳房外Paget病除少数见于女性外,患者大多数为男性,常发生在50岁以后,好发于大汗腺分布部位如外生殖器(阴囊、阴茎、大小阴唇及阴道口),少数见于会阴、肛周,偶见腋窝,盯聍腺分布部位(外耳道)和Moll腺分布部位(眼睑)。
外阴Paget's病放射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安义均;罗丹;赵玉涛;余立丹;杨毅
【期刊名称】《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7(037)009
【摘要】外阴Paget's病是一种罕见疾病,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易被误诊、漏诊.对外阴Paget's病的诊断应结合患者症状、影像学表现及病理检查等.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式,无法手术的患者放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
【总页数】5页(P2004-2008)
【作者】安义均;罗丹;赵玉涛;余立丹;杨毅
【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疗科,昆明 650118;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昆明 650118;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疗科,昆明 650118;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昆明 650500;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疗科,昆明65011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外阴Paget’s病放射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J], 安义均;罗丹;赵玉涛;余立丹;杨毅;;;;;
2.伴表皮下浸润性癌的外阴Paget病1例并文献复习 [J], 王晨晨;陈汝蕾;吕京澴
3.外阴Paget's病手术切除及侧腹部皮瓣修复术一例并文献复习 [J], 胡凌云;宁静;陈帅;付晓宇;罗成;包森;李立安;段红杰
4.伴表皮下浸润性癌的外阴Paget病1例并文献复习 [J], 王晨晨;陈汝蕾;吕京澴;
5.外阴浸润型Paget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J], 杨雁;王鑫丹;王兴民;曾定元;郑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Paget's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杜春海;付娜;李广义【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3)009【总页数】2页(P1099-1100)【关键词】乳腺疾病;诊断;治疗【作者】杜春海;付娜;李广义【作者单位】河北省景县人民医院外四科,河北,景县,053500;北京市石景山中医医院普外科,北京,100043;河北省景县人民医院外四科,河北,景县,053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Paget′s病又称湿疹样癌,多见于40~60岁女性,约占原发性乳腺癌的1% ~3%,80% ~90%患者伴有乳腺其他部位肿瘤[1]。
为乳腺癌的一种少见形式,表现为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湿疹样改变[2]。
其常见的症状为乳晕湿疹、出血、溃疡和乳头瘙痒等。
患者,女性,48岁,因左侧乳头反复破溃2年,于2011年9月12日入院。
患者于2009年8月出现左侧乳头破溃、渗液,不伴有疼痛,就诊于外院,考虑为乳腺炎,给予口服药物(具体名及量不详)治疗,效果不明显,且左侧乳头破溃处经久不愈。
2011年5月,患者左侧乳头破溃处出现疼痛,遂来我院就诊。
专科检查:左乳头凹陷,左侧乳头区皮肤破溃,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渗出,左乳未触及明确肿物,无压痛,表面皮肤未见桔皮样改变。
乳腺MRI提示左侧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
取左侧乳头乳晕复合体皮肤进行全层表皮活检,病理回报:左乳头Paget′s病。
于2011年9月22日行左侧全乳切除术,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提示:腋窝淋巴结未见转移癌。
术后大病理回报:(左侧)乳腺高级别导管内癌,肿瘤累及大部分乳腺组织,范围15cm×11cm×2.5cm;癌组织累及乳头下方大输乳管,乳头皮肤派杰病,病变范围1.3cm×1.3cm×0.2c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雌激素受体(-),Ki-67(+),孕激素受体(-);其余乳腺组织呈腺病改变。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0, 10(9), 2185-2188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0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0.109330外阴原发性乳腺癌1例报告附文献复习罗琰*,江晓虹*,何信佳,于丽,朱莉金,贾清玉,崔欢亮,赵园园#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山东青岛收稿日期:2020年9月4日;录用日期:2020年9月18日;发布日期:2020年9月25日摘要目的:报告1例罕见的外阴原发性乳腺癌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以病例报告的方式,结合国外文献复习,综合分析外阴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
结果:外阴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主要以组织病理学为依据,以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
结论:外阴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需排除外阴转移性乳腺癌及其他外阴原发疾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组织病理学特性选择合适的辅助治疗。
关键词外阴癌,乳腺型,诊断,治疗Primary Breast Cancer of Vulva: A CaseReport with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Yan Luo*, Xiaohong Jiang*, Xinjia He, Li Yu, Lijin Zhu, Qingyu Jia, Huanliang Cui,Yuanyuan Zhao#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tumor radiotherapy, Qingdao ShandongReceived: Sep. 4th, 2020; accepted: Sep. 18th, 2020; published: Sep. 25th, 2020AbstractObjective: To report a rare case of vulvar primary breast cancer and discuss i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literature. Method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vulvar primary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罗琰等breast cancer were analyzed by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foreign literature. Results: The diagnosis of vulvar primary breast cancer was mainly based on histopathology, and the main treatment was surgical treatment,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endocrine treatment, targeted treatment or im-munotherapy.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vulvar primary breast cancer needs to exclude th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nd other vulvar primary diseases. The main treatment is surgery, and the appropriate adjuvant treatment is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KeywordsVulvar Cancer, Breast, Diagnosis, Treatment Array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人类胚胎从第5周开始,外胚层乳腺条纹在胚胎干上发育,在胚胎腹表面形成乳腺嵴,沿着乳线从两侧腋窝向腹股沟延伸,包括外阴。
乳腺嵴通常在几个月内消退,只在前胸形成正常的乳腺组织。
少数情况下,乳线上的某一点乳腺嵴未消退,从而形成异位乳腺组织[1],其与正常乳房有相同的生理及病理变化。
仅有1%的人可发生异位乳腺组织,而外阴原发的乳腺癌更是极为罕见[2]。
2.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3岁,9年前发现左侧大阴唇有大小约0.5 cm结节,无明显不适,后该外阴病变逐渐变硬、增大,伴瘙痒。
于2019年2月行超声检查,提示阴蒂恶性肿瘤并左侧腹股沟区转移性淋巴结。
2019年3月4日行PET/CT示:外阴癌并左侧髂血管走行区、左侧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右侧髂骨及右侧第7肋骨转移,乳房及腋窝无可疑病变。
于2019年3月行外阴广泛切除术加左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组织病理学示:外阴浸润性癌。
免疫组化示:p40 (−),CK7 (+),CKpan (+),ER局灶(+,<10%),PR (−),AR (+),GATA3 (+),CD31及D2-40示间质脉管癌栓(+),Ki-67 (+)约30%,S100示神经侵犯(−),HER2 (−)。
结合免疫组化,考虑乳腺型腺癌。
术后经多学科会诊,诊断该病例为外阴原发性乳腺癌。
2019年4月10日至2019年7月3日患者接受了4个周期环磷酰胺和表柔比星方案(AC)化疗,2019年7月25日至2019年8月26日行盆腔及腹股沟淋巴结引流区放疗(总剂量6-MV X线DT 5000cGy),2019年9月27日复查上腹部增强CT示:新发肝脏多发转移瘤,考虑进展,于2019年9月30日至2019年12月24日行4个周期二线卡培他滨和白蛋白紫杉醇方案(TX)化疗,3周期化疗后复查胸部、上腹部、下腹部及盆腔增强CT,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
3. 讨论3.1. 诊断从已被报道的外阴原发性乳腺癌病例来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缓慢增长的无痛性外阴结节,以大阴唇原发多见[3][4],且发病年龄为与乳腺癌一致。
该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为组织病理学,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除乳房原发性病变,且需与浸润性Paget病、转移性乳腺癌、原发性皮肤附件癌、原发性大、小前庭腺癌相鉴别。
同时完善全身检查明确是否有远处转移。
罗琰等3.2. 治疗由于外阴原发的乳腺癌极为罕见,并无标准的治疗模式,我们建议以乳腺癌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包括根治性外阴切除术或相关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决定是否行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
结合患者PET/CT及免疫组化结果,该病例患者已明确诊断为IV期外阴原发性三阴性乳腺型腺癌,接受外阴广泛切除术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行术后辅助化疗及放疗。
有研究表明,ER、PR和HER2受体的表达在乳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之间可能存在显著不一致性,可影响转移性乳腺癌预后[5]。
因此,建议该患者行转移灶免疫组化检查,若ER或PR呈阳性,化疗结束后可行至少5年内分泌治疗,结合患者已绝经状态,推荐使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包括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
若HER为阳性,则应尽早使用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标准用药时间为1年。
免疫治疗是乳腺癌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癌细胞可通过操纵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PD-1)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从而介导免疫逃逸,避免免疫系统发现和根除癌细胞,其中PD-1和PDL1可作为T细胞激活的负调节因子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6]。
而单克隆抗体可有效抑制这些调节免疫激活的免疫检查点,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7][8][9]。
有研究表明,联合应用Atezolizumab (抗PD-L1)和白蛋白紫杉醇成为目前治疗转移性PD-L1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一线治疗标准[10][11]。
因此,本病例患者可行PD-L1检测,如果原发肿瘤或远处转移部位中有至少一个肿瘤样本显示PD-L1阳性,建议添加Atezolizumab免疫治疗。
4. 结论综上所述,在诊断外阴原发性乳腺癌前,需与外阴转移性乳腺癌及其他原发于外阴的疾病相鉴别。
外阴原发性乳腺癌发生率极低,在已报道的病例中,该病的治疗都是由乳腺癌的治疗原则推断而来,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
一旦确诊,应根据肿瘤的分期及组织病理学特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2]。
这种罕见疾病目前尚无明确治疗标准,然而,Atezolizumab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作为转移性PD-L1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一线治疗方案,或可成为外阴原发性乳腺癌PD-L1阳性患者治疗的合理开端。
注:该病例报道已获得病人的知情同意。
参考文献[1]Fracchioli, S., Puopolo, M., De La Longrais, I.A., Scozzafava, M., Bogliatto, F., Arisio, R., Micheletti, L. and Katsaros,D. (2006) Primary “Breast-Like” Cancer of the Vulva: A Case Report and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Gynecological Cancer Society, 423-428.[2]Grossl, N. (2000) Supernumerary Breast Tissue: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and Clinical Features. Southern MedicalJournal, 93, 29-32. https:///10.1097/00007611-200001000-00004[3]Simon, K.E., Dutcher, J.P., Runowicz, C.D. and Wiernik, P.H. (1988) Adenocarcinoma Arising in Vulvar Breast Tis-sue. Cancer, 62, 2234-2238.https:///10.1002/1097-0142(19881115)62:10<2234::AID-CNCR2820621027>3.0.CO;2-F[4]Lopes, A., Louis, J.St., Balancin, M.L., Barbosa, E.M., Costa, R.L.R., et al. (2018) A Rare Presentation of PrimaryBreast Carcinoma in the Vulva: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Clinical Breast Cancer, 18, e291-e294.https:///10.1016/j.clbc.2017.06.004[5]Yang, Z., Li, N., Li, X., Lei, L. and Wang, X. (2020) The Prognostic Impact of Hormonal Receptor and HER-2 Ex-pression Discordance i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Patients. OncoTargets and Therapy, 13, 853-863.https:///10.2147/OTT.S231493[6]Vinay, D.S. and Kwon, B.S. (2018) Harnessing Immune Checkpoints for Cancer Therapy. Immunotherapy, 10, 1265-1284.https:///10.2217/imt-2017-0168[7]Ribas, A. and Wolchok, J.D. (2018) Cancer Immunotherapy Using Checkpoint Blockade. Science (New York, NY), 359,罗琰等1350-1355. https:///10.1126/science.aar4060[8]Wei, P.C., Duffy, C.R. and Allison, J.P. (2018) Fundamental Mechanisms of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Therapy.Cancer Discovery, 8, 1069-1086. https:///10.1158/2159-8290.CD-18-0367[9]Marra, A., Viale, G. and Curigliano, G. (2019) Recent Advances in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he Immunothera-py Era. BMC Medicine, 17, 90. https:///10.1186/s12916-019-1326-5[10]Schmid, P., Rugo, H.S., Adams, S., Schneeweiss, A.,et al. (2018) Atezolizumab and Nab-Paclitaxel in Advanced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9, 2108-2121.[11]Schmid, P., Rugo, H.S., Adams, S., Schneeweiss, A., et al. (2020) Atezolizumab Plus Nab-Paclitaxel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IMpassion130): Updated EfficacyResults from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The Lancet Oncology, 21, 44-59.[12]Intra, M., Maggioni, A., Sonzogni, A., DE Cicco, C., Machado, L.S., Sagona, A. and Talakhadze, N. (2006) A RareAssociation of Synchronous Intraductal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and Invasive Carcinoma of Ectopic Breast Tissue ofthe Vulv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 Official Journal of theInternational Gynecological Cancer Society, 428-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