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24.00 KB
- 文档页数:14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三年制高职汽车类各专业的基础平台课程,更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基础平台课程之一。
在课程设计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工作岗位,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实际任务为载体,通过对任务的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来设计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出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的同时还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最终使学生具备完善的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
二、课程建设目标明确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共同且又具专业特点的课程总体目标,包括知识教学目标、技能教学目标、素质教学目标等。
(一)总目标本课程主要学习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基本常识,包括:燃、润料的基本知识,轮胎的基本知识,各条件下的正确使用,汽车日常维护的基本内容以及汽车使用过程的系统管理等,为后续的整车维护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1.素质教学目标(1)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2)具有互助合作精神,能正确评价自我,豁达大度,积极乐观。
(3)具有理性的就业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4)具有安全、文明生产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5)具有一定的人际交流能力和服务客户意识。
(6)具有积极进取及创新精神。
(7)具有适应职业的身体素质。
2.知识教学目标(1)熟悉汽车分类的原则;(2)熟悉汽车VIN代码的编制规则;(3)熟悉汽车使用说明书的主要功能;(4)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5)熟悉汽车在特定条件下的合理使用原则;(6)熟悉汽车燃料的合理使用原则;(7)熟悉汽车润滑材料的合理使用原则;(8)熟悉汽车轮胎的合理使用原则;(9)掌握汽车的日常清洁的基本操作方法;(10)掌握汽车工作介质的检查和补充方法;(11)掌握汽车运行安全部件的检查方法;(12)掌握汽车使用基础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方法。
3.能力教学目标(1)会辨别汽车类型;(2)会识别汽车VIN代码;(3)会解读汽车使用说明书;(4)会评价汽车使用性能;(5)会在特定条件下的合理使用汽车;(6)会合理使用汽车燃料;(7)会合理使用汽车润滑材料;(8)会合理使用汽车轮胎;(9)会汽车的日常清洁的基本操作;(10)会汽车工作介质的检查和补充;(11)能对汽车运行安全部件的检查;(12)会汽车管理的基本操作。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一、引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中职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方面的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是指导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文档,它规定了课程的深度、广度和评价要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依照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全面评估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深刻、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课程标准的内容分析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汽车基本知识、汽车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气技术、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汽车发动机与燃料供给技术、汽车制动系统维修技术、汽车悬挂与转向系统维修技术、汽车空调与供暖技术等。
这些内容涵盖了汽车运用与维修领域的各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标准的深度评估在深度评估中,我们需要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每个主题。
以汽车基本知识为例。
学生需要掌握汽车的构造和原理,了解汽车运行的基本情况,包括发动机、变速器、驱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
学生需要学习汽车维修技术,包括汽车故障诊断、汽车维护和保养、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等。
进一步深入,学生将学习汽车电子技术和汽车电气技术,包括电气线路图的阅读和理解、电路故障排除和修复等。
再往下,学生将学习更加专业的技术,如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汽车发动机与燃料供给技术等。
这些内容的递进性和深度将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汽车运用与维修的全面认识。
四、课程标准的广度评估在广度评估中,我们需要回顾性地总结每个主题的内容,并从整体上评估课程标准的广度。
在汽车基本知识方面,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和品牌汽车的基本情况,并能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
这样的广度要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类型汽车的维修工作。
类似地,在汽车维修技术方面,学生需要熟悉各种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并能够进行多种故障的诊断和修复。
安康高新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汽车运用与维修( 0825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汽车运用与维修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客货汽车使用、维护、修理、检测、维修接待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防作能力。
3、吃苦耐劳,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4、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
6、具有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的钳工作业。
4、掌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能识读汽车电路图,并能进行简单电器零部件的检测。
5、能够阅读简单的汽车维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汽车维修技术资料。
6、能进行汽车维护作业。
7、能完成汽车发动机、手动变速器总成大修及部件检修。
8、能完成汽车制动系统、悬架转向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9、能完成汽车车身电器系统、空调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10、能完成汽车发动机电器及控制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11、具有制订和实施简单维修作业方案的能力,能分析、排除车辆常见的简单故障。
12、能对本人完成的维修作业内容进行维修质量检验和评价。
13、能通过语言表达使客户清楚维修作业的目的和为客户提供用车建议;能通过语言或书面表达方式就工作任务与合作人员或部门之间进行沟通。
专业(技能)方向——汽车机修1、具备汽车发动机、底盘机械维修的能力。
2、具备棍据客户描述初步判断常见汽车发动机、底盘故障范围的能力。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标准摘要随着时代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对于汽车也带来了很多变革。
对于发展所带来的变革,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要有哪些变化或者说哪些不变的标准,本文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入手,分析汽车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需要哪些补充。
关键词: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标准引言: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师面临着越来越高的实践要求。
本文将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现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标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现状1. 汽车故障诊断汽车故障诊断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故障诊断主要包括对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等进行检查、测试、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并制定维修方案。
目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师普遍掌握了常规的故障诊断方法和技巧,能够较准确地判断和解决汽车故障问题。
2. 汽车性能测试汽车性能测试是评价汽车运行状态和性能的重要手段,包括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排放性等多个方面。
专业教师应该掌握各种性能测试方法,具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多数专业教师已经熟练掌握了使用相关测试设备进行性能测试的方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准确分析。
3. 汽车维修技能汽车维修技能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核心。
教师需要掌握各种维修方法和技术,如机械维修、电子电器维修、润滑保养等。
目前,大部分专业教师都经过了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掌握了较全面的维修技能,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4. 汽车零部件检修汽车零部件检修是保证汽车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专业教师需要掌握汽车零部件的拆装、检测、修复等技术。
当前,大部分专业教师都具备一定的零部件检修能力,能够根据需要更换或修复零部件。
5. 汽车维护保养汽车维护保养是保证汽车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高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600209)。
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四、职业面向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表员摇本专业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交通运输大类(60)道路运输类(6002)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81)汽车运用工程技术人员(2-02-15-01)汽车机电维修;汽车检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的汽车运用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汽车机电维修、汽车检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员道路运输类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一)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项目教学实施方案一、教学改革的需求汽车专业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它的教学模式要与汽车专业的特点相适应。
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重视理论课的讲授,轻视实践课的教学。
其次工学一体教室还在建设中,没有充分发挥其性能,第三校企合作制度正在探索阶段,顶岗实习制度还完善。
针对上述情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本次教学改革是分步骤稳步进行,改革所达到的目标分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应具有的能力:(1)能熟练应用检测仪器及设备进行车辆的常规性检查和检测。
(2)具有对汽车常规故障进行检查和排除的能力.(3)具备汽车中级维修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三、实施方案根据我校设备资源及师生的素质状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1。
改变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改变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正确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中级技能型人才,加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
各中职学校为了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又都在大力推行“双证制"教育。
因此,一定要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如在研究制定《电控发动机》教学计划时必须保证各项实习实训的时间足够。
根据我校现有的教学设备和现有学生的人数及素质状况,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加大实践课在总课时中所占有的比例,使理论课占总学时的30%,实践课占70%,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
2。
处理好各专业课内容之间的衔接问题,避免重复学习由于汽修专业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加之教材编者考虑到专业课程知识的完整性,使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之间存在着很多交叉、重复、甚至互相矛盾的内容。
这就要求各专业课教师从整体专业教学出发,加强互相沟通与配合,根据各专业课教学需要,对互相重复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调整,努力做到互不重复、互不矛盾、互相补充,从而达到精减优化专业课程知识结构.3。
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化工部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化工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汽车运用与维修(082500 )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三、基本学制三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汽车运用与维修企业和行业,培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从事汽车装配、维护、修理以及汽车技术服务工作,取得汽车维修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技能应用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六、人才培养规格(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遵纪守法精神。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环保与节能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
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吃苦耐劳,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2、能正确选择并使用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仪器与设备。
3、能正确使用汽车检测、诊断仪器和设备。
4、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的结构、原理、检修及装配。
5、能完成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测、诊断并进行二级维护作业6、借助工具书能阅读汽车说明书及维修手册等一般技术资料。
7、掌握汽车维修基础技能。
8、通过汽车维修工(四级)等级考核。
专业(技能)方向——汽车维修力.1、具备汽车发动机、底盘机械维修能力。
2、具备根据客户描述初步判断常见故障范围能力。
3、具备汽车发动机、底盘.电器常见故障、分析、总结、文件归档能4.具备阅读简单的汽车电路和实车线路查找的能力(三)职业岗位毕业生可从事汽车维修、汽车保养与维护,汽车生产技术工作及汽车售后服务和汽车相关行业工作。
其工作范围为:在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在汽车维修企业从事配件销售、配件管理工作;在汽车销售企业从事汽车售后服务等技术工作;在汽车制造业中,从事汽车的装配等技术工作;职业岗位能力 能力单元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原理和检修及装配方法,重点润滑系、冷却系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检修和装配。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1. 引言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汽车运用技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
为了规范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教学,制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通过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介绍和分析,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专业领域的知识。
2. 教学目标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掌握汽车运用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汽车运用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趋势;•具备汽车运用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3. 教学内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3.1 基础理论知识•汽车概论: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电子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汽车发动机:燃油进气系统、点火系统、燃烧系统等;•汽车传动系统:变速器、离合器、传动轴等;•汽车悬挂系统:悬挂系统的结构和运作原理;•汽车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的原理和调整方法;•汽车安全技术: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系统等。
3.2 最新发展和趋势•新能源汽车技术: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智能驾驶技术:自动驾驶系统、车联网等;•智能维修技术:远程诊断、自动故障排查等。
3.3 实践应用能力•汽车维修和故障排除:常见故障诊断和修理方法;•汽车性能测试与调整:汽车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调整技术;•汽车数据分析和处理:运用数据处理工具分析汽车故障。
4. 教学方法为了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进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学习,掌握汽车运用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实验实践:通过开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项目实战: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5. 教学评价对于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教学评价,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课堂表现: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项目评估:对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考试考核: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代码600212)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入学要求:应届初中毕业生基本学制:五年一贯制办学层次:普通专科三、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职业(岗位)面向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岗位:新能源汽车维修、新能源车辆质检、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1、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销售。
(二)职业资格学生毕业时应取得新能源汽车维修电工证,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继续学习专业汽车运用工程、车辆工程等本科专业。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一)综合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2、科学文化素质:(1)掌握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基础等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机械基础、液压与气动基础、工程力学、钳工基础以及汽车文化、汽车结构认识、汽车使用常识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3、专业素质:(1)养成爱岗敬业、遵守纪律、一丝不苟的优良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
(3)初步具备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一种外语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4)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创新的意识。
4、身心素质:(1)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2)具有互助合作精神,能正确评价自我,豁达大度,积极乐观。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汽车运用与维修(0825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维修服务第一线,培养从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掌握汽车维修职业岗位群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具有牢固的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规的操作行为,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从事汽车维护、修理和检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围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
3.具有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自觉履行各项职责的意识。
4.具有获取前沿技术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熟练汽车维修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能正确使用常用工具,会使用扭矩板手;按车型要求完成润滑和补给作业;按车型要求完成紧固作业;按车型规定完成机油、空气和燃油滤清洗维护作业。
2.能按车型、技术要求使用仪器进行检验与技术评定,确定维护作业中的小修项目;能按车型要求及检验结果完成调整气门间隙、调整怠速、调整点火正时、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作业,能检查和调整汽车前轮前束、调整车轮制动器的制动间隙等二级维护作业项目3.能完成更换气门导管、气门座圈,更换气缸垫、铰削转向节主销衬套等小修作业4.能诊断与排除一般油路的故障;能诊断与排除一股电路的故障。
5.能诊断与排除离合器的简单故障;能诊断与排除变速器漏油、轮毂轴承异响、制动毂过热等简单故障6.能看懂较复杂的汽车零件图。
运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有关知识检测发动机、底盘各总成的基础零件;能对汽车零件进行检测、分类;能分析典型零部件的损坏原因7.能够完成发动机缸体组件的装配与调整;能够完成缸盖组件的装配与调整;能够完成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能够完成发动机配气机构的装配与调整;能够完成鼓式制动器的装配与调整;能够完成盘式制动器的装配与调整;能够完成变速器的分解、组装与调试;能够完成主减速器、差速器的分解、组装与调整;能够完成转向器的检测与维修;能够完成启动机的检测与维修;能够完成交流发电机的检测与维修;能够完成空调系统的检测与调整;能独立完成发动机及底盘各总成的大修。
汽修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及课程标准××职业中专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与课程标准××职业中专学校汽车教研组××年××月目录1.教学指导方案---------------------------------------------------------------------3 2.《汽车文化》课程标准-----------------------------------------------------11 3.《汽车发动机》课程标准--------------------------------------------------21 4.《汽车底盘》课程标准----------------------------------------------------26 5《汽车修理知识》课程标准-------------------------------------------------33 6.《汽车电气》课程标准----------------------------------------------------37 7.《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46 8.《汽车电控发动机》课程标准----------------------------------------------55 9.《自动变速器》课程标准--------------------------------------------------60 10.《汽车空调》课程标准---------------------------------------------------64 11.《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标准---------------------------------------------73 12.《汽车前台接待》课程标准-----------------------------------------------81 13.《汽车配件管理》课程标准-----------------------------------------------87 14.《汽车保险与理陪》课程标准---------------------------------------------91 15.《汽车驾驶与维护》课程标准---------------------------------------------97××职业中专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一、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一、课程目标和培养要求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培养要求:1.掌握汽车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理解汽车的运转过程;2.熟悉汽车维修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能够对汽车进行简单的维修和保养;3.能够分析和解决汽车故障,具备基本的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4.具备使用汽车电子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和维修的能力;5.具备对汽车进行常规维护和保养的能力,能够制定维修计划和操作规程;6.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协作完成汽车维修任务。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汽车工作原理与结构:引擎、传动装置、行驶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2)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3)汽车维修方法和技术:故障检修方法、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汽车保养的方法;(4)汽车电子设备的使用和故障检修:电子设备的原理与使用、故障检修的方法和技巧;(5)汽车维修管理和操作规程:维修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维修工作的安全和质量管理。
2.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教材阅读等方式,向学生系统讲解汽车运作原理、维修方法和技术;(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维修技术和故障检修方法;(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汽车维修的实际操作和问题处理方法;(4)实习实训:通过实习实训,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汽车维修工作,提高其应用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1.教学组织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组织方法:(1)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兴趣爱好,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任务;(2)阶段测试:根据教学进度,进行阶段性的测试,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3)项目制教学: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项目作业和实训任务,让学生接触和解决实际问题。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一、新能源汽车技术概述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非化石能源或以化石能源为主要能源,采用先进技术,包括电力、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氢能源等多种形式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有效地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目标1. 熟悉各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的原理和结构,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和优势;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和故障诊断技术,能够独立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3. 熟练运用各种维修工具和设备,具备相关电气、机械和电子知识,能够有效地解决新能源汽车故障问题;4. 培养学生责任心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其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人才。
三、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原理与结构1.1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2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系统和车身系统的特点及各部件功能;1.3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技术、动力传动技术和驾驶控制技术。
2.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2.1 新能源汽车的故障诊断方法和流程;2.2 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保养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2.3 电动汽车高压系统、充电系统和辅助系统的维修及安全操作;2.4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发动机和电池系统的维修和保养;2.5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燃料电池系统、氢气系统和电动驱动系统的维修和安全操作。
3. 实践技能培训3.1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技巧;3.2 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常见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3.3 完成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实训和实践操作。
四、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方法1. 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2.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新能源汽车的损坏模拟案例,提高学生的应变和解决问题能力;3. 实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新能源汽车故障案例,培养其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4. 注重团队合作和实训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实际操作技能。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汽车运用与维修(0825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维修服务第一线,培养从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掌握汽车维修职业岗位群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具有牢固的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操作行为,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从事汽车维护、修理和检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
3.具有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自觉履行各项职责的意识。
4.具有获取前沿技术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熟练汽车维修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能正确使用常用工具,会使用扭矩板手;按车型要求完成润滑和补给作业;按车型要求完成紧固作业;按车型规定完成机油、空气和燃油滤清洗维护作业。
2.能按车型、技术要求使用仪器进行检验与技术评定,确定维护作业中的小修项目;能
按车型要求及检验结果完成调整气门间隙、调整怠速、调整点火正时、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作业,能检查和调整汽车前轮前束、调整车轮制动器的制动间隙等二级维护作业项目
3.能完成更换气门导管、气门座圈,更换气缸垫、铰削转向节主销衬套等小修作业
4.能诊断与排除一般油路的故障;能诊断与排除一股电路的故障。
5.能诊断与排除离合器的简单故障;能诊断与排除变速器漏油、轮毂轴承异响、制动毂过热等简单故障
6.能看懂较复杂的汽车零件图。
运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有关知识检测发动机、底盘各总成的基础零件;能对汽车零件进行检测、分类;能分析典型零部件的损坏原因
7.能够完成发动机缸体组件的装配与调整;能够完成缸盖组件的装配与调整;能够完成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能够完成发动机配气机构的装配与调整;能够完成鼓式制动器的装配与调整;能够完成盘式制动器的装配与调整;能够完成变速器的分解、组装与调试;能够完成主减速器、差速器的分解、组装与调整;能够完成转向器的检测与维修;能够完成启动机的检测与维修;能够完成交流发电机的检测与维修;能够完成空调系统的检测与调整;能独立完成发动机及底盘各总成的大修。
8.能对发动机、变速器、主减速器等总成进行竣工验收;能对发动机尾气排放进行检测与调试;能对发电机、启动机、空调等设备进行竣工验收。
9.能诊断和排除发动机异响;能诊断和排除万向传动装置异响;能诊断和排除变速器异响;能诊断和排除差速器异响。
10.能诊断与排除化油器式发动机油耗过高、启动困难、转速不稳等综合故障;能诊断与排除发动机点火系高、低压电路故障;能诊断与排除电控喷射汽油发动机油耗过高、启动困难、运转不稳等典型故障;能诊断与排除柴油发动机启动困难,运转不稳等故障。
专业(技能)方向——汽车机修
1.熟练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拆装技能。
2.掌握发动机正确使用维护保养及故障诊断方法
3.掌握发动机故障排除的方法。
4.熟练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拆装技能。
5.掌握发动机正确使用维护保养及故障诊断方法
专业(技能)方向——汽车电器维修
1.熟练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拆装技能。
2.掌握汽车电气设备正确使用维护保养及故障诊断方法
3.掌握汽车电气设备故障排除的方法。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汽车故障检测与维修
本科:汽车服务工程
八、课程结构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心理健康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二)专业技能课1.专业核心课
2.专业(技能)方向课(1)汽车机修
(2)汽车电器维修
3.专业选修课
(1)汽车车身修复(2)汽车防盗
(3)汽车营销
4.综合实训
根据学校教学要求灵活安排综合实训,以汽车维修综合项目或采用企业真实工作项目等方式进行,同时兼顾学生技能证书考核。
时间安排在每个学期。
技能考证要在大连市教育局的统一要求下完成,证书要求以市局统一要求为准,取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认定或市局统一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5.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的基础上,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
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多学期、分阶段安排学生实习。
十、教学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教学36周,周学时为28学时,顶岗实习总学时数为1200。
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
课程中设置选修课,学时数约占总学时的10%。
(二)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
续
十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教学按照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生产与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大力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在课程内容编排上,合理规划,集综合项目、任务实践、理论知识于一体,强化技能训练,在实践中寻找理论知识点,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实用性与实践性。
(二)教学管理
更新教学管理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
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灵活,实行弹性工学结合。
合理调配专业教师、专业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十二、教学评价
开展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实施的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双证”的获取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一)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笔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出勤、汽车维修操作
考核以及参加各类型专业技能竞赛的成绩等。
(二)实训实习效果评价方式
1.实训实习评价
采用实习报告与实践操作水平相结合等形式,如实反映学生对各项实训实习项目的技能水平。
2.顶岗实习评价
顶岗实习考核方面包括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综合评价鉴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方式。
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实习室
主要设施设备及数量见下表:
续表
续表
2.校外实训基地
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和产业技术发展特点,在企业建立两类校外实训基地:一类是以计算机应用专业认识和参观为主的实训基地,能够反映目前汽车维修专业技能方向新技术,并能同时接纳较多学生学习,为新生入学教育和认识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条件;另一类是以社会实践及学生顶岗实习为主的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专业技能方向综
合实践轮岗训练的工作岗位,并能保证有效工作时间,该基地能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和实践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教学大纲,精心编排教学设计并组织、管理教学过程。
十四、专业师资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本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配备具有相关专业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为80%;拥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1人。
专业专任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能力,全部具有汽车维修专业或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能够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积极参加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聘请汽车维修及相关行业企业的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兼职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授课、讲座等教学活动。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