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
- 格式:docx
- 大小:27.38 KB
- 文档页数:2
读李镇西《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
我今天分享的书是李镇西老师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书中是以教师平时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小标题,从李老师自身的做法来提出建议,比如,谈到教师的智慧与技巧、教师成长的因素、如何阅读理论著作、如何处理与同事的关系、何对待教育失误、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等等,读完后,我确实有很多的收获和感动。李镇西老师作为成都教育改革的领头人,享有“中国苏霍姆林斯基”之称,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扎根课堂,真实而又生动的观察,用直白而又浅显的语言,道出教师所面临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对老师们遇到的一些教育难题有非常实际的参考作用,对老师的自身发展有了切实的指导意义。下面我来谈一下,几个我感悟比较深刻的地方。
关于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
(一)
教师成长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8个重要因素
李老师认为:机遇、实践、阅读、写作、思考、个性、心态、童心。这8个因素最为重要。
印象很深的是“实践”和“童心”这两个关键词。所谓“实践”,就是不停地做。教育首先是做出来的,不只是“说”出来或“写”出来的。所以,一名真正的教育者,一刻也不应该脱离学校,脱离学生。应该一直在一线实践,并且一直不重复自己,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超越自己。李老师是一个具有激情的人,始终坚持在教育一线的他,每天都在创造,每天都在实践,每天都在探索。就像他说的一样,“有人在学校工作了一辈子,但实际上只当了一天老师,因为他每一天都是一样的,都是昨天简单的重复。有人做了三年教育,却实实在在当了1000天老师,因为他每一天都充满创造。对照自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入职一年以来,一直努力为自己的本职尽职尽责,日常工作也基本了然于心,但是,对照李老师的文字,我找到了自己欠缺的激情,李老师三十年如一日一直在实践,并且一直不重复自己,在实践中完成“自身潜力的不断挖掘和自我价值的不断实现”,这正是我今后需要不断学习的地方!
“童心”这个关键词,我认为就是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真诚地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真善美充实做教师的人生,这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吧!
(二)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李老师总结了“五个一工程”,即上好一堂课,找一个学生谈心,思考一个教育问题,读一万字的书,写一则教育随笔。看到这很高兴,因为这就是我们学校现在的做法。
我们学校为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五个一”制度是:每周听一节课,每天记一篇案例,每学期有一节风采展示课,每个人有一群学科追随者,有一门学科外专长。可见成长的过程也是需要一天天的积累和坚持。
(三)
转化后进生
提起后进生,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头大,几个老师坐在一起,似乎一天的时间也不够让大家把他们的问题说完,对于这一点,李镇西老师指出,转化后进生的前提,是教师本人先“转化”自己,就是换一种眼光。转化后进生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情感倾斜。第二,唤起向上的信心。第三,引导集体舆论。第四,允许不断反复。第五,要以表扬鼓励为主。第六,暂时降低要求。总之,与学生的相处,最首要的原则就是不与学生为敌。结合这个在一年的工作中,我也碰到了不少的后进生,举一个例子,9班的一个后进生,在他每次举手回答问题的时候,别的同学都会在下面喊他的名字,把机会让给他,并且每次答完后不论正确与否,都会给他鼓掌,这就是集体舆论的力量,渐渐地,这位同学越来越有信心,在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中,他考到了80分,让我和班主任魏老师都
非常的惊喜。
(四)
班里有小偷怎么办
作为青年教师,碰到最棘手的问题大概就是班里发生失窃事件,李老师认为:当发生失窃案件的时候,老师应该做的是将注意力放在对整个集体的教育上,对学生进行必然的教育,也利用这一不期而遇的教育情景,对全班进行自然而然又入耳入脑、震撼人心的教育。在处理这种事情的时候,要注意几个点:(1)不能伤害犯错误同学的自尊心(2)不能大张旗鼓地搜查(3)是否能够破案并不重要(4)教育过程一定要自然,而且进入孩子的心灵
(五)
第一天面对学生该做些什么?
李老师认为:开学第一天,面对新生,作为老师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中点点滴滴的闪光点,然后及时予以表扬。这是一种集体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在开学前先浏览学生的档案,找出学生的一些特长和特点,这样第一次见面就能对学生个性侃侃而谈的老师,谁会不喜欢呢?
让学生对新的班集体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李老师认为可以试着做这么几件事:
第一,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第二,给学生一份有意义的见面礼;第三,给学生一个做主人的机会;第四,开一个“记者招待会”;第五,照一张“全家福”。
(六)
如何第一次给学生安排座位?
以前在大学的时候,教育学老师说过这么几个字,民主在先,考虑差异,轮流换座。李老师对这个情况给出的建议是:排座位的原则应该是尊重学生、有利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
(七)
怎样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
李老师认为:任何一个人的灵魂都是自由而独立的,只要在行为上不妨碍他人的生活,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是人为去“塑造”别人的“灵魂”。重要的是沟通,“沟通”本身就是目的。
他举了一个案例,班里一个转学生,个性非常强,一开始来他们班的时候,李老师明显感觉到这个学生对他有很强的排斥心理,所以李老师没有选择与他谈心,而是选择在他的周记本上,写一些朋友间的话语,慢慢地他发现,这个学生会在他的留言后写回执了,久而久之,防线解除,后续的交流就很顺畅了。试想,如果一开始李老师就把他叫出来谈话,这个学生的抵触情绪一定会很大,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对于一个已经对老师有排斥心理的学生,在没有获得他好感之前,决不主动找他谈心。
(八)
如何有效地与学生谈心?
这一条我认为很有效果,并且在下学期我也打算尝试。李老师在找不交作业的学生谈话时会和学生这样说:“你的内心深处有两个我,一直在打架。一个是勤奋的我,一个是懒惰的我。每次面对作业,这两个我都在打架,只是对你来说经常是懒惰的我占了上风,所以你就没有完成作业。现在你就要尽量让勤奋的我占上风。”
李老师认为:成功的谈心,第一,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千万不要居高临下;第二,语言要有自然而然的亲和力;第三,要善于铺垫,善于不知不觉走进学生的心灵。
读完这本书,受益匪浅。切实感受到李镇西老师作为教育大家给我们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带来的教育智慧和方法,从而帮助我们青年教师不断地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