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册全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101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初二下学期物理教案【优秀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功率的公式。
2、知道功率的单位。
教学重点1、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
2、能用公式P= EQ F(W,t) 解答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实际上是表示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教学后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一、复习引入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2、说出功的公式和单位。
3、什么叫功率?它的公式、单位是什么?二、新课教学问题:在施工现场,有一堆砖,需要搬到正在修建的楼房上去,我们可以采用几种方法搬上去呢?多种方法:人分批搬上去;用滑轮组分批搬上去;用起重机一次吊上去。
这几种方法,做功哪个多?有什么区别?这几种方法所做的功是一样多的,可花的时间不同。
我们说他们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
就是说,物体做功时有快有慢。
为了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叫功率。
在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用P表示功率。
分析,用比值定义法。
P= EQ F(W,t)P——功率 W——功 t——时间功率的单位:J/s,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
其它功率单位:1kW=103W注:分清表示物理量中W与表示单位中W的含义。
一、复习引入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2、说出功的公式和单位。
3、什么叫功率?它的公式、单位是什么?二、新课教学问题:在施工现场,有一堆砖,需要搬到正在修建的楼房上去,我们可以采用几种方法搬上去呢?多种方法:人分批搬上去;用滑轮组分批搬上去;用起重机一次吊上去。
这几种方法,做功哪个多?有什么区别?这几种方法所做的功是一样多的,可花的时间不同。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教案(优秀9篇)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激发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
2、了解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和探究活动。
3、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1)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2)知道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几个主要环节。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难点(1)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3)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演示法、讨论法、科学探究法、提问题教学法。
教具准备饮料罐、玻璃杯、钻子、筷子、装有水的碗、拉链、圆珠笔、烧杯、冰棒、茶壶、实物投影仪、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先让学生朗读章首诗,由此引出课文第一部分:物理学就在你身边。
二、新课教学:(一)物理学就在你的身边播放有关海上日出和闪电的`音像片段,让学生了解有关自然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活动1与活动2的实验。
演示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偏折的现象演示演示2:利用感应起电机模拟闪电和雷声。
“世界物理年”:投影世界物理年徽标,介绍“世界物理年”来历。
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相对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量子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一百年来,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对人类文明和进步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周年,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2023年为“世界物理年”。
世界物理年徽标构图像一个光锥。
红底代表过去。
在物理学中,光谱的含义。
蓝顶表示未来,天空是蓝色的;“蓝移”是面向我们方向运动物体的光谱特征。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7篇初二物理下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1、掌握磁场对电流作用的计算方法。
2、掌握左手定则。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是在掌握磁感应强度定义的基础上,掌握磁场对电流作用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
2、计算磁场力时,对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不同空间位置,正确地运用不同的三角函数和题目提供的方位角来计算是难点。
三、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提问:1、磁感应强度是由什么决定的?答:磁感应强度是由产生磁场的场电流的大小、分布和空间位置确定的。
2、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是什么?3、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在什么条件下才成立?成立。
4、垂直磁场方向放入匀强磁场的通电导线长L=1cm,通电电流强度I=10A,若它所受的磁场力F=5N,求(1)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是多少?(2)若导线平行磁场方向。
答:因通电导线垂直磁场方向放入匀强磁场,所以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5、若上题中通电导线平行磁场方向放入该磁场中,那么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是多大?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是多少?答:当电流仍为I=10A,L‖B时,该处磁感应强度不变,仍为B=0·5T,而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F为零。
(二)教学过程设计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板书)我们已经了解到通电直导线垂直磁场方向放入磁场,它将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可以得出:F=BIL当通电导线平行磁场方向放入磁场中,它所受的磁场力为零。
看来运用F=BIL来计算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的大小是有条件的,必须满足L⊥B。
磁场力方向的确定,由左手定则来判断。
提问:如果通电导线与磁感应强度的夹角为θ时,如图1所示磁场力的大小是多少?怎样计算?让学生讨论得出正确的结果。
我们已知,当L⊥B时,通电导线受磁场力,F=BIL,而当L∥B时F=0,启发学生将B分解成垂直L的B⊥和平行L的B∥,因平行L的B∥对导线作用力为零,所以实际上磁场B对导线L的作用力就是它的垂直分量B⊥对导线的作用力,如图2所示。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5篇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
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教学器材:激光源、各种透镜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完成光路图:空气玻璃水空气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我们经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
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用?进行新课: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3.1-1示)2、透镜的做法:主光轴:连接圆心的直线光心:透镜的中心光心在主光轴上。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几个?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单位是什么?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殊的光线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透镜。
教学后记:对光心、主光轴的知识进行补充。
会聚、发散的结论。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能力目标: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2、思维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情感目标: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2、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分析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教法建议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由实践中学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学习方法的体会.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应当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教师可以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媒体资料,例如可以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定义中只须讲清快慢不变,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教学设计示例教学单元分析本节教学重点是参照物的教学,关于参照物要求能够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教学过程分析一,机械运动讨论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和提供的参考资料,阅读问题是:什么叫机械运动;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课桌、房屋是否做机械运动,为什么;能举出绝对不动的例子吗.对学生列举的示例可以进行分析,注意讲解的问题: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宇宙是运动的,其中的所以物体都是运动的.二,参照物说明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并进一步引出了参照物的概念,讲解时注意的问题是: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不同的人对运动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们对运动描述所选择的标准不同,我们把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由学生列举实例说明当选不同的参照物时,同一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并深入分析选其他参照物时的运动特点.分析两类实例: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描述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的参照物.由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教师提供参考示例学生分析,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由学生组成小组,自行设计问题,讨论,由教师评价.提供一些参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这句话是以什么做参照物的”、“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的某处上空,这是以什么做参照物”、“以太阳做参照物,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运动情况怎样”、“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选的参照物各是什么”等.三,匀速直线运动观察一些实例,可以提供录相和视频文件、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运动的特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他们发现其中的共性,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讲解时,要注意匀速解释成快慢不变,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学生形成对匀速的感性认识,并说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而物理研究问题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的.对于想想议议中的问题,可以提供学生自然科学中的图片资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课前就布置查阅资料的预习内容,要求查找关于我国卫星发射的情况和卫星运动的资料.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篇3一.教材分析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优秀10篇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具有的力叫重力(2)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教学重难点重点:重力的概念、方向和大小难点:重力方向的应用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学法指导:1、通过观察水往低处流、物体从空中落下、抛向空中的物体最终落回地面等现象,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引出重力的概念,培养学养生的观察、分析能力2、经历探究过程得到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培养学生的实验、归纳能力3、由实验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结论对实际问题做出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预习导入:通过阅读“重力的由来”回答:①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________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②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_________.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________的作用。
通过阅读“重力的大小”回答: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______成正比。
②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________,二者关系可用______来表示。
重力用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质量用______,单位是_____.通过阅读“重力的方向”回答:①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的,是指地球的_______。
②重力方向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阅读“重心”回答:①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_______.②方形薄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_______,球的重心在_____,粗细均匀的棒的重心在它的_______.学习导入:(4)重心提出问题:什么叫物体的重心?学生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点规则:几何中心。
不规则:可根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来找重心。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优秀12篇)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理解滑轮的原理, 知道滑轮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由问题的提出、猜测、经过实验探究, 使学生亲身经历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从而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培养抽象思维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 培养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及科学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器材:定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分组实验器具:动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刻度板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杠杆有哪三种?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2.剪铁用的剪刀和镊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教师出示实物并进行演示,并画出这两个杠杆的示意图。
要求学生正确画出它们的力臂,讲清道理,说明结论。
剪铁用剪刀和镊子两杠杆示意图如图所示。
二、新课引入教师先举一个滑轮的实例,再要求学生举滑轮的例子,根据使用时滑轮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即按定滑轮和动滑轮分类)。
提问它们的特点是什么,由此给出定义: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
教师给出滑轮的分类。
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
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的叫做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叫做动滑轮。
再举些滑轮实例,可连接录像。
1、定滑轮观察定滑轮。
定滑轮工作时,它的轴固定不动。
举例:如旗杆顶部的装置为定滑轮。
(2) 提问: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演示实验:① 称量钩码的重力;② 演示如图所示的实验,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上升,拉力的方向改变,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特点是G = F 。
使用定滑轮吊起物体时,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达到操作方便的目的。
提问: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那么能否省距离?能否省功?按照下图进行演示。
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 与物体上升高度h 相等,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7篇初二物理下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观看和试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把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看法与价值目标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培育严谨的科学看法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二、重点难点重点:什么是弹力,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
三、教学方法:探究试验法,对比法。
四、教学仪器:直尺,橡皮筋,橡皮泥,纸,弹簧测力计五、教学过程〔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同学试验,留意观看所发生的现象:〔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
〔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样子。
〔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绽开,纸不会恢复原来样子。
让同学沟通试验观看到的现象上,并对这些试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各类再举些类似的例子。
〔按物体受力变形后能否恢复原来的样子这一特性进行分类〕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样子,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于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
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肯定会产生弹力。
而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3、弹性限度弹簧的弹性有肯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完全复原了。
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二〕弹簧测力计1、测量原理它是依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
八年级下物理教案8篇教案可以提供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指导和支持,教案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下是网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八年级下物理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下物理教案篇1(一)前提测评1、什么叫质量?物理实验中称物体质量常用的工具是什么?2、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要进行哪些调节?怎么调节?答:⑴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⑵调天平横梁平衡,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中线处或指针在中线处左右摆动的刻度相等为止。
3、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哪一盘上?砝码放在哪一盘上?4、一般按什么顺序加减砝码?在什么情况下移动游码?答:⑴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后,接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
⑵增加一个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边,而减少一个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边,此时不加砝码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5、怎样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答: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数。
7、怎样确定天平的最大称量值?答:⑴根据天平底座上的铭牌的标称确定。
⑵根据天平配套的砝码的总质量数及标尺示数估计。
8.使用天平时要注意哪几个问题?(二)以学定教实验活动: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导入:对话:生1:只要把一枚大头针放到天平上称就行了。
生2:应该在托盘上多放一些大头针来称。
生3:应先测一空杯质量,再将一枚大头针放入空杯中测出总质量,两次测量结果相减即得大头针质量。
教师指导:1、阅读实验要求。
2、讨论:上述三个同学哪个方法正确?为什么?3、了解实验的目的、器材。
4、设计实验步骤。
5、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序号数量总质量单个质量6、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师检查、指导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动手实验,也可以边做边商量,看哪组实验做得又快又好。
做完实验后思考,针对上面实验设计提出有关问题,其他组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抢答,若某组抢答不完善,其他组可继续抢答,抢答完毕继续自由提问,再抢答,直至完毕。
初二物理下学期教案(11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二物理下学期教案(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八年级下册物理的教案(优秀12篇)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篇一一.什么是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一个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和方向)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第二节力的描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三要素;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知道力的单位;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力的三要素教学难点:力的图示教学过程:一、力的三要素利用多媒体展示或者口头介绍各种力的作用的例子:踢足球、抬木头、拉箱子、扳手腕?请学生思考、讨论: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踢足球用力大小不同,球运动不同;方向不同,球运动不同;踢球时所踢的位置不同,球的运动也不同;同样抬木头时?老师演示实验:分别用不同的力推门,效果不同。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作用力的大小不同,效果不同;方向不同,效果不同;作用的点不同,效果不同。
引导学生做教材5页图7-2-2的实验。
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而且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力的单位老师给出力的单位、力的符号,简单介绍牛顿。
老师对一牛的力究竟有多大做一个形容:两个鸡蛋一袋方便面?所受的重力。
三、力的图示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个人推或拉一辆车(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举或提一个木箱(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设问:我们怎样来表示力对物体的作用,而不必表明是什么样的力?老师假设刚才录像中人拉车的力为100N,演示如何用力的图示法作图。
强调在作图时,如何规定一个合适的长度,如何选择起点、线段的长度、箭头的画法、意义等。
多媒体展示:力的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并作图;力的作用点相同、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但作用点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5篇教师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难点:1、实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
2、正确得出熔化、凝固的规律。
教学器材:烧杯、水、温度计、海波、蜡、酒精灯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常用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单位是什么?是怎样规定的?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体温计的测温方法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学生回答、并举例,教师总结:)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下面我们先学习……熔化与凝固探究实验:课本75页,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试验……进行试验……数据记录: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海波的温度/℃蜡的温度/℃利用数据作出图像……然后说明凝固的过程,并在坐标中作出海波、蜡的凝固图像。
……学生探究、寻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2、熔化和凝固:固体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熔点。
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凝固点。
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见课本熔点表),记住冰的熔点。
3、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4、、介绍一些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5篇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展简洁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教学重、难点分析1、重点:速度的计算2、难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场面描述:我校的100米决赛正在进展,小明勇夺冠军,同学都艳羡地说,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长跑竞赛中,运动健将小马一举夺得冠军,同学们佩服地说:小马跑得真快!引导学生从事例中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二)讲授新课1、速度组织学生争论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从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争论得出:运发动运动的路程一样,比拟哪个运发动先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快。
得出:“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提问:小李步行,而妈妈骑自行车,大家同时从家里动身,怎么推断他们运动的快慢?学生争论得出:谁在前边谁就运动得快。
“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多的运动得快”提问:怎样比拟小明和小马谁运动得快呢?启发学生答复:可以计算出一样路程所用的时间短就是运动快或者计算出一样时间运动的路程长也是运动快的。
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v=s/t单位:m/s或者是km/h例题:书本23页指导学生学会单位换算练习:20m/s=54km/h=例题:书本24页指导学生学会娴熟把握公式的变形。
2、匀速直线运动指导学生观看图11.2—2。
让他们提出不同之处。
从而引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是变化的运动。
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物体做变速运动的例子(汽车开动时,汽车刹车时,足球在草地滚动时等等)平均速度:v=s/t这样算出的速度上该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三)课堂小结1、怎样表示运动的快慢?2、速度是怎样计算的?3、速度的单位怎样进展换算?4、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变速运动呢?(四)作业1、书本26页第一、四题2、完成相应的同步测试(五)教学后记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设计篇二【功率】(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理解功率的公式。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的教案5篇教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典型事例研究分析,揭示学科相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实质和价值及明确的应用方向。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的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的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功的概念。
2、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
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
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
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
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进行新课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5.1-1中力做功和15.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7篇初二物理下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通过对滚摆实验的分析,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2) 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并解释一些有关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理解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运用能的转化知识分析有关物理现象的转化。
(2) 培养学生从能量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得出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的结论。
2、难点:组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滚摆实验并进行分析、归纳,领会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三)教学准备滚摆,棉线,铁锁,人造卫星挂图。
(四)教学过程1.复习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
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什么?2.引入新课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
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一点时,粉笔头具有什么能量?(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继而让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3.进行新课在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重力势能和动能都有变化,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们共同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实验1:滚摆实验。
图14.5-1,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
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
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
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
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15篇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作出二力平衡的图示。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愉快中具有更强力的探索问题的。
教学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概念及条件。
教具准备弹簧、铁架台、钩码,课本图2-22的装置、细线。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以师生谈活式形式进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有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这两个物体中,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你能否准确地分析。
下面举几个例子,请同学们说出它们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各是什么和力的方向是怎样?①粉笔盒的重力。
②手把粉笔盒提起来的力。
③用手通过绳子在桌面上水平拉小车的力。
④人推墙壁的力。
以上问题通过学生讨论分析,然后各人把答案写出来,再教师分分析,同学有错进行订正。
二、讲授新课1、边演示边问①用手拿起一只钩码,然后放开,钩码就往下落,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这是由于钩码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②演示再将这只钩码挂在固定的铁架台的弹簧上,问学生,钩码现在还受到重力吗?为什么不落下来?启发学生分析此时钩码的受力情况,再把同学位正确的分析结果填在下表中。
力的名称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力的方向受力物体的状态重力地球钩码竖直向下保持静止拉力弹簧钩码竖直向上保持静止2、根据上表,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分析吊在电线上的电灯泡的受力情况。
3、再要学生分析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的受力情况。
4、教师和学生一起以上几个例子并得出:一个物体,受到二个力的作用,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二、二力平衡条件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
1、问题:(1)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就能平衡对吗?(2)只要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就能平衡,对吗?(3)只要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就能平衡对吗?(4)只要两个力同时满足上面的任意两个条件就能平衡,对吗?2、按书本图2-22演示(1)在静止的小车上加上两个大小相等的水平同方向的力,看小车的状态有无变化。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第一章:力和运动1.1 牛顿第一定律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惯性的概念。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1.2 牛顿第二定律让学生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进行实验,让学生测量物体的质量、施加的力和产生的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3 牛顿第三定律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现象。
第二章:能量和功2.1 动能和势能让学生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影响因素。
进行实验,让学生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计算动能;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高度,计算势能。
2.2 功和能量守恒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了解功的计算公式。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测量力对物体做功的过程,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第三章:浮力和压力3.1 浮力让学生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进行实验,让学生测量物体在空气和液体中的浮力,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2 压力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
进行实验,让学生测量不同深度下液体的压力,探究压力与深度的关系。
第四章:电学基础4.1 电流和电路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进行实验,让学生搭建简单的电路,观察和测量电流的存在和大小。
4.2 电压和电阻让学生了解电压和电阻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影响因素。
进行实验,让学生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探究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五章:光的传播和反射5.1 光的传播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掌握光的传播速度。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探究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
5.2 光的反射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掌握反射现象的解释。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测量光的反射角度,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框架,您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教案编写。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第六章:声音和波6.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掌握声音的传播方式。
课题:怎样认识力主备人:于斌第6章第1课时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会说出力的定义、作用效果及力的三要素。
2、会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释生活现象学习重点、难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问题导学:1、请同学们用3分钟的时间认真阅读课文2页 6-1图要求举例生活用力的单位、符号、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的概念。
力产生的效果是:(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改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2、认真看课本5、6页仔细分析课本中的例子(1)完成填写5页空白处总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甲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记住力的三要素自学检测:1、在6-2图中写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2、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总结: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说明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
3、如图1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总结: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方法:1.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变化2.看物体的形状是否改变达标测评:(一)必做题(共20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B 小孩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推力C 人坐在软沙发上,可发现沙发凹下去,还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 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 图 1 (a)、(b) 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 1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 1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均选填“(a)”、或“(b)”]3.人用绳吊着铝桶从深井里提水,手受到向下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 B.铝桶 C.绳子 D.手4.力是_ ___对__ _作用,力不能脱离____而单独存在,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____物体和____物体.。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____N.5.对于磁铁和铁钉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明中正确的是( )A.施力物体只是磁铁,受力物体只是铁钉B.只有当磁铁与铁钉接触时,它们之间才有力的作用C.磁铁和铁钉不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D.磁铁对铁钉有吸引作用,铁钉对磁铁没有吸引作用(二)选做题:用力划水,船才能向前进,划水的方向应该向哪个方向?为什么?盘点收获:定义:力三要素:、和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或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书面等级质量等级批改时间课题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备课人:于斌第6章第2课时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会说出弹簧测力计的结构、用途及测量原理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3、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温故互查:力是对的作用,力的三要素分别是、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也可以改变物体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问题导学;学生看书P8---P10并思考完成下列问题:一、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是专门用来测量的仪器,它是根据的原理工作的,要注意:“伸长”与“长度”是(填“一样”或“不一样”)。
2“活动1”图6—13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最小分度值是,测量时被测量力的大小(填“能”或“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3.指针不在“0刻度”能使用吗?应该怎样处理?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弹簧的伸长方向必须与被测力的方向保持,正式测量前要预先轻轻拉动几下挂钩,目的是。
二、怎样用图表示力1、用一条带有的线段把力的要素形象地表示出来的做法叫做力的。
2、对照图6—15画出图6—16的示意图自学检测:1、.测力计是测量__ __的仪器,实验室里常用的测力计是__ __.2、使用弹簧秤前,应首先选择合适量程的弹簧秤,然后用调节指针使其指到___ _,测量时,要使弹簧__ __不受到阻碍.3、下列力中,最接近1牛顿的是()A 运动员举起杠铃的力B 拿起一个大西红柿的力C 人杠起一袋大米的力D 一只蚂蚁对地的压力4、弹簧不挂物体时长为0.1米,受10牛的拉力时长为0.15米,这时没有超过它的量程,如果受6牛的拉力,弹簧的伸长量为____厘米,这时弹簧的长度为____厘米.5、.现有一个弹簧秤,秤是好的,但无法调零,当它未测力时,指针已指0. 1牛,能不能用这只弹簧秤测力?说明如何测量力?6、小明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0°、大小为200N的力向右拉小车,请画出力的示意图。
提示:画力的示意图时:作用点必须画在物体上,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箭头表示力的,线段的端点表示力的。
达标测评:一、必做题(共15分):的1、3、4题课本P11二、选做题:的2题课本P11盘点收获:原理1.弹簧测力计测量与表示力使用方法2.力的表示方法书书面等级质量等级批改时间课题:重力备课人:于斌第6章第3课时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会说出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明确重力的重要性2、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记住g=9.8 N/ kg并知道其含义,并会用公式G=mg进行有关计算3、会用重垂线检查桌面是否水平,墙面是否竖直温故互查:弹簧测力计是专门用来测量的仪器,它是根据的原理工作的。
问题导学:(一)学生认真阅读课本P12——P13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物体由于______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表面(_____ 层范围以内)的所有物体都会受到_____ 的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2、重力的方向总是的,即总是垂直于面,其实,凡是指向地球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重垂线的工作原理是。
.(二)学生认真阅读课本P14——P16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_比.公式G=mg中g表示物体受到重力与___之比,约等于___N/kg,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在要求不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 N/kg. .已知物体的质量,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公式是____ _,其中G表示物体的 ______,它的单位要用_______,m表示物体的__ _ ,它的单位要用_ _,公式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2、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对于外形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而言,它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上,对于外形不规则的物体而言,它的重心可以通过法来确定,物体的重心(填“一定”或“不一定”)在物体本身上。
自学检测:1、.足球比赛中运动要发直接任意球,当足球被运动员踢到空中时,球受到竖直向下的作用,它的施力物体是。
2.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C.物体将失去质量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3.一个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去,则 ( )A.物体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重力也越来越小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重力却越来越大C.物体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D.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重力为零4、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___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_.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在支持面上的物体,其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支持面垂直B. 树上的苹果在下落时受到重力,落到地面后静止时不受重力作用C. 重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吸引D. 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总结:质量与重量有何异同点:6、.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B. 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C. 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之外D.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7、如图所示,斜面上物体的质量是5 kg,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总结:画重力示意图应注意:8、有人说“1 kg=9.8N”,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达标测评:一、必做题(共40分):1、.一只鸡蛋的重力接近于(),一个中学生的重力大约是( )A. 5 NB. 50 NC. 500 ND. 0.5 N2.一个铁球沿斜面滚下,铁球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A. 沿斜面向下B. 垂直于斜面向下C. 竖直向下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3、.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成正比B. 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常数g成正比C.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是一回事不必加以区别D. 不同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比值是不相等的4、.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B. 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C. 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之外D.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5、如图所示,物体的重力是20 N,试画出物体所受的力.6、.找两块木板A、B,相互垂直钉在一起,如图12—3所示,在A木板中间画一条线,在线的上端钉一个钉子,将重锤线拴在上面.用它可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做一做,并说明道理.7、.质量是500 g的物体,能否用测量范围是0~5 N的弹簧秤测量其重力?8、.一根绳子所能承受的拉力是2.0×104 N,能不能用它一次提起10块长2 m、宽1 m、厚1 cm的钢板?(ρ钢=7.8×103 kg/m3)二、选做题:1.甲、乙两同学的质量之比是10:9,甲同学重为540N,乙同学重为___N.2. 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计正确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N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C.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N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 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D.重力的单位是kg盘点收获:1、定义:重力(填“等于”或“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2、方向:向下(垂直于面)3、大小:重力与质量成比,用公式来表示其中g= N/ kg,表示重力 4、决定因素:物体本身的和物体所处的。
5、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上,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多次悬挂时竖直线的点处书面等级质量等级批改时间课题: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一)备课人:于斌第6章第4课时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会说出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2、会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会分析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了解摩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温故互查:1、物体由于______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表面的所有物体都会受到_____的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2、重力的方向总是的,即总是垂直于面,其实,凡是指向地球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重垂线的工作原理是。
问题导学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内容,1、填空: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摩擦力可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