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
- 格式:ppt
- 大小:839.50 KB
- 文档页数:45
医院感染科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护理常规
一、发热期:严密观察体温的变化和热程的长短,这是估计病情的标志之一。高热时应按高热常规护理,不宜用酒精擦浴。发热3~4天后体温下降时要勤测血压,早期发现低血压,以利早期治疗,观察胃肠道的中毒症状与出血倾向,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护理工作;观察尿量及颜色,及时送验,并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二、低血压休克期:应有专人守护,定时测血压和脉搏,做好记录。准备抗休克的药物,注意保暖,切忌搬动。
三、少尿期: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严格控制进液量,供给热量,以口服为主,不能口服者应静脉滴注葡萄糖;密切观察可能发生尿毒症、高血钾、高血容量综合征、心衰、肺水肿、脑水肿、出血及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并做好常规护理。导泻病人应记录大便次数、量和性质;持续尿闭者,在透析期间,应按照透析常规护理。
四、多尿期:症状虽有好转,但仍需注意重症高度衰竭的病人,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逐步增加活动量,切勿麻痹大意,以防发生意外;准确记录24小时出水量。尽量鼓励病人进食进水,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五、恢复期:应注意休息,一般为1~3个月,补充营养,逐渐恢复劳动。
六、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注意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及时解释和说明病情,缓解病人及其家属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使其以愉快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护理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做好住院指导。
【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HFRS)。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
(一)流行病学包括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与鼠类直接和间接接触史,进入疫区或两个月以内有疫区居住史。
(二)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口渴、呕吐、酒醉貌,球结膜水肿、充血、出血,软腭、腋下有出血点,肋椎角有叩击痛。
(三)实验室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数下降。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
2.特异性实验诊断近年来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
有助于病人早期诊断,对临床不典型的病人尤有助于诊断。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标SPA组化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固相免疫血球吸附试验及固相放射免
疫试验等。特异性IgM阳性或发病早期和恢复期两次血清特异性IgG 抗体效价递增4倍以上,均有确诊价值。从病人血液或尿中分离到病毒或检出病毒抗原亦可确诊,近有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直接检测病毒抗原,有助于病原诊断。
【治疗措施】
发热期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就地治疗。给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补充足够液体。
【疾病名】流行性出血热
【英文名】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缩写】
【别名】epidemic;Far East hemorrhagic fever;hemorrhagic disease;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Korean hemorrhagic nephrosonephritis;nephropathia epidemica;Nidoko disease;Songo fever;出血热肾病综合征;出血性肾变病肾炎;肾综合征出血热;朝鲜出血性肾病肾炎;出血性肾炎肾病;流行性肾病
【ICD号】A99
【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一种由病毒传染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泛,危害严重。至今,流行性出血热还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流行性出血热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病原、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不同,曾有过多种不同的名称。如我国和日本将其称之为“流行性出血热”;朝鲜称之为“朝鲜出血热”;苏联称之为“出血性肾炎肾病”;北欧称之为“流行性肾病”等。实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行性出血热,无一例外地都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将其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renal syndrome,HFRS)。
【流行病学】
本病是世界性流行疾病,目前世界上有31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本病。但主要流行于亚洲的我国和韩国,次为欧洲的俄罗斯、芬兰和前南斯拉夫等国。非洲和美洲的病例较少,在世界各国中我国是重疫区,20世纪50年代报告病例为数以百计,60年代数以千计,70年代则数以万计,80年代高达10万计。通过灭鼠等防治措施,以及农民住房条件的改善,90年代以来发病人数有所下降。目前除青海和新疆尚未发现病例外,其余30个省市、自治区均有病例报告,包括台湾。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
流行性出血热(Dengue Fever)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
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随着全球旅行和贸易的增加,流
行性出血热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因此,对流行性
出血热的准确诊断变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以下是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头痛、肌
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在早期感染阶段,这些症状可能与其
他病毒感染相似,因此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
2.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流行性出血热诊断的关键。目前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血清学检测主
要包括病毒抗体检测和病毒RNA检测,而分子生物学检测则主要是
通过PCR技术检测病毒RNA。这些检测方法可以帮助确认病毒感染,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3. 流行病学史,对于疑似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例,还需要进行流
行病学调查,了解患者的旅行史、接触史和居住地点等信息。这些
信息可以帮助确认病例的流行性出血热风险,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 临床诊断,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史进行综合诊断。对于疑似病例,医生
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测和流行病学史等信息。对于疑似病例,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非常
重要,可以帮助减少病情的恶化和传播风险。因此,医生在临床实
践中应该熟悉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标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
流行性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一种由病毒引
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啮齿动物传播给人类。该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出血倾向和肾功能损害,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一、临床表现。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出
血倾向(如鼻衄、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等)以及肾功能损害(如少尿、蛋白尿等)。在早期病情较轻的患者中,这些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临床医生应当对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高度警惕,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患者常常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
2. 凝血功能检查,出血倾向的患者常常表现为凝血功能异常。
3. 肾功能检查,患者可表现为肾功能损害,如血肌酐升高、尿常规异常等。
4. 病毒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可帮助确诊。
三、影像学检查。
对于疑似患者,可进行胸部X线、腹部B超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肺部和肾
脏等器官的情况,帮助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四、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流行性出血热诊疗方案》(2010年版),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发热、出血、肾功能损害等。
2. 流行病学史,患者有暴露于啮齿动物或其排泄物的史,如农民、林业工作者等。
流行性出血热预防知识
流行性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特点
是高热、出血和器官损害。常见的流行性出血热包括埃博拉出血热、拉沙热、丙型肝炎等。为了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和感染,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预防知识。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经常洗手: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别是接触过动物或者可能受到感
染的物品后。
- 避免接触污染物:避免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可能携带病毒的物品。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处理可能感染的物品时,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
等个人防护装备。
2. 避免与病毒携带者接触:
-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尤其是与灵长类动物、果蝠等易感染病毒的动物接触。
- 避免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避免与已经感染的人接触其血液、体液或
用具。
3. 定期消毒和清洁环境:
- 使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对常接触的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如桌面、门把手、水龙头等。
- 定期清洁和消毒卫生设施,如厕所、浴室等。
4. 注意食品安全:
- 食用熟食:确保肉类、海鲜等食物煮熟煮透,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
- 避免食用未经处理的动物产品:避免食用未经处理的动物血液、内脏等。
- 注意食品卫生:保持食品加工和储存的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5. 接种疫苗:
- 根据当地疫情和卫生部门的建议,接种相关的疫苗,如丙型肝炎疫苗等。
- 定期接种疫苗,保持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6. 注意旅行安全:
- 了解目的地的疫情:在旅行前了解目的地的疫情信息,特别是是否有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例报告。
- 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的物品: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病毒的物品,如血液、体液等。
【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 EHF )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1982 年世界卫生组织 ( WHO ) 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 ,HFRS )。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
(一)流行病学包括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与鼠类直接和间接接触史,进入疫区或两个月以内有疫区居住史。
(二)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口渴、呕吐、酒醉貌,球结膜水肿、充血、出血,软腭、腋下有出血点,肋椎角有叩击痛。
(三)实验室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数下降。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
2.特异性实验诊断近年来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有助于病人早期诊断,对临床不典型的病人尤有助于诊断。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标 SPA 组化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固相免疫血球吸附试验及固相放射免疫试验等。特异性 IgM 阳性或发病早期和恢复期两次血清特异性 IgG 抗体效价递增 4 倍以上,
均有确诊价值。从病人血液或尿中分离到病毒或检出病毒抗原亦可确诊,近有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直接检测病毒抗原,有助于病原诊断。
【治疗措施】
发热期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就地治疗。给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补充足够液体。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呈五期经过。广泛流行于亚欧等国,我国为高发区。
【病原学】
汉坦病毒归属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种有包膜分节段的负链RNA 病毒,基因组包括L、M和S三个片段,分别编码L聚合酶蛋白、G1和G2糖蛋白、核蛋白。汉坦病毒包括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汉城病毒(Seoul virus,SEOV)、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PUUV)、多不拉伐病毒(Dobrava virus,DOBV),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的无名病毒(Sin Nombre virus,SNV)、纽约病毒(New York virus,NYV)、污黑小河沟病毒(Black Creek Canal virus,BCCNV)、牛轭湖病毒(Bayou virus,BAYV)、安第斯病毒(Andes virus,ANV)以及与人类疾病关系尚不清楚的一组病毒,如希望山病毒(Prospect Hill virus,PHV)、泰国病毒(Thailand virus,THAIV)、图拉病毒(Tula virus,TULV)、索托帕拉雅病毒(Thottapalayam virus,TPMV)、哈巴罗夫斯基病毒(Khabarovsk virus,KBRV)、El Moro Canyon病毒(ELMCV)、Rio Segundo 病毒(RIOSV)、岛景病毒(Isla vista virus,ISLAV)、Muleshoe病毒(MULEV)、Bloodland lake病毒(BLLLV)、Rio Mamore病毒(RMV)、Topografov病毒(TOPV)等。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型病毒的发现,汉坦病毒及
流行性出血热诊疗常规
【概述】
国际上将流行性出血热(EHF)与流行性肾病(Nephopathia epidemica,NE)等统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hndrome,HFRS)。HFRS是由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中某些病毒引起和由某些啮齿动物携带传播
的一类自然疫原性疾病。在我国流行的是EHF,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其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其传播主要通过与宿主动物或其排泄物(尿、粪)分泌物(唾液)接融。EHF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对降低病死率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诊断】
诊断原则
依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综合判断进行诊断,确诊须有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结果。
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史
发病在EHF疫区及流行季节,或病前两月内有疫区旅居史,或病前两月内有与鼠类或其排泄物(尿、粪)分泌物(唾液)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和体征:起病急,发冷,发热(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粘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束臂试验阳性。
3、病程经过: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前三期可有重叠,并存在有大量五期不全的异型或轻型非典型病例。
实验室检查
血细胞检查:早期白细胞数低或正常,3~4病日后明显增多,杆状核细胞增多,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
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是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的汉坦病毒属(Hanta virus,HV)病毒。能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包括汉坦病毒属的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HTNV)、汉城病毒(Seoul virus,SEOV)、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PUUV),以及贝尔格莱德-多布拉伐病毒(Belgrade-Dobrava virus,BDOV)等型。中国的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是汉坦病毒和汉城病毒所引起。
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姬鼠属(主要为黑线姬鼠)、大鼠属(主要为褐家鼠、大白鼠)、鼠(棕背、红背)、田鼠属(主要为东方田鼠)、仓鼠属(主要为黑线仓鼠)和小鼠属(小家鼠,小白鼠)。中国已查出30种以上动物可自然携带本病毒,除啮齿动物外,一些家畜也携带EHFV,包括家猫、家兔、狗、猪等,证明有多宿主性。这些动物多属偶然性携带,只有少数几个鼠种从流行病学证明为本病的传染源,其中在中国黑线姬鼠为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城市型(日本、朝鲜)和中国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中国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至于其它携带本病毒的鼠类在流行病学上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
流行性出血热(Dengue Fever,DF)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近年来,流行性出血热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给公共卫生带来了严重挑战。因此,对流行性出血热的及时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一、临床表现。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皮疹、出血倾向等。病情轻重不一,有的患者症状轻微,有的患者则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小板计数,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常常出现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出现血小板下降至20×10^9/L以下。
2.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比例下降。
3. 血液生化检查,ALT、AST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
4. 病毒学检测,采用病毒核酸检测或病毒抗体检测,如RT-PCR、ELISA等方法。
三、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发热史,患者近期有明显发热史,持续时间通常在2-7天。
2. 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皮疹、出血点等症状。
3. 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ALT、AST升高,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血清白蛋白降低,病毒学检测阳性。
四、诊断注意事项。
1. 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
分析,及时进行诊断。
2. 对于有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病毒学检测,以明确诊断。
3. 诊断过程中应与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如登革热与寨卡病毒感染等。
五、诊断价值。
准确诊断流行性出血热对于指导患者的治疗和隔离具有重要意义。及时采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