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42.08 KB
- 文档页数:2
个案与短篇文章编号:!"""#$%"%(&""’)"(#"&)%#"! !""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龙*华**(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儿科,重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各不相同。
由于胆红素的毒性,少数患儿可出现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损害和功能残疾,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危害,因此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时治疗,这样既可防止胆红素脑病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永久性损害,又可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我院近年来以黄疸为主诉者占住院新生儿第&位,高达("+。
现将我院&""%,&""-年收治的%""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例患儿中,男性&$$例,女性!%$例,足月儿&%&例,早产儿!$’例,发病时间/)0!1$例,2)0&"$例。
!.&*诊断标准[!]**!生后&%3出现黄疸,胆红素2!"&"45678;#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45678,早产儿2&$$"45678;$血清结合胆红素2(%"45678;%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2’$"4567 8;&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9%周或进行性加重。
!.(*病因**原因不明’!例(&".&+)占第!位;母乳性黄疸)&例(!’:"+)占第&位;新生儿感染-$例(!-.&+)占第(位,包括肺炎、脐炎、败血症、脓疱疮、;<=>?感染等;新生儿肝炎-(例(!$.’+)占第%位。
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发病原因,并给予蓝光联合药物治疗。
结果:经分析,39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150例由围生因素引起,112例由感染引起,59例由母乳性黄疸引起,39例由新生儿溶血病引起,20例由多因素引起,12例病因尚不明确。
对所有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痊愈354例。
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多且复杂,通过切实做好新生儿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率,改善患儿预后。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237-02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临床分为两种类型,即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
一般情况下,生理性黄疸可以自行消退,不会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
而病理性黄疸则是多因素引起的,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胆红素脑病,甚至使患儿脑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损伤,具有较高致残率、致死率[1]。
因此,通过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早期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
本文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
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1.1 资料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排除具有先天性严重疾病的患儿。
分析其临床治疗,其中男205例,女187例,年龄最小5d,最大30d,平均年龄为(12.6±2.5)d,足月儿372例,早产儿20例。
1.2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2]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发生黄疸;在黄疸持续时间方面,足月儿超过14d,早产儿超过28d;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方面,足月儿超过221μmol/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多次反复;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34μmol/L。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针对性防治提供借鉴。
方法:采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63例和正常新生儿262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新生儿因素,孕母因素,感染溶血因素等,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推断。
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黄疸患儿在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hie、剖宫产、母乳喂养不当、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其它感染和abo血型不合方面的发生率高于正常新生儿。
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它感染、abo血型不合、母乳喂养不当、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独立相关。
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重点监护具有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的人群,防治各种感染,恰当的母乳喂养可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因素病例对照【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33-02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的原因是患儿在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使得血液里的胆红素含量增高,从而引起患儿在巩膜、皮肤以及黏膜出现黄疸。
患儿黄疸的症状如果持续2~3周不退,且出现皮肤、黏膜黄疸加深,病情加重等现象则称为病理性黄疸。
引起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因素有很多种,临床上找出引起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对于治疗新生儿的病理性黄疸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文对163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和262例无黄疸的新生儿进行对照研究,旨在为临床针对性防治提供科学支持。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来源于2010年3月~10月我院产科分娩资料完整的新生儿425例。
其中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63例(黄疸组)。
262例无新生儿黄疸(对照组)。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符合文献[1]标准:①生后24h内出现黄疸,血胆红素>102umol/l;②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20.6umol/l,早产儿>255umol/l;③血清直接胆红素>26umol/l;④血胆红素值每天上升>85umol/l;⑤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与临床治疗分析
费宝敏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3(11)14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24例治疗,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传统药物联合蓝光治疗。
结果2例患儿经过药物治疗及药物联合蓝光治疗1周后进行随访调查,观察组总有效率91.7%。
对照组总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采用传统药物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总页数】2页(P547-547,548)
【作者】费宝敏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人民医院儿科,湖北恩施 44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17
【相关文献】
1.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J], 别慧玲;郑晓云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20例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J], 丁春杰;曹甦
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J], 冯志英
4.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临床治疗分析 [J], 刘玉玲
5.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临床分析 [J], 吴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析和治疗引言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间出现黄疸的现象,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过多积聚,导致皮肤和眼黄染色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类型。
本文将对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进行分析,并介绍常用的治疗方法。
一、生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和治疗1.1 病因分析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黄疸类型,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导致胆红素代谢的不完全。
此外,新生儿血红蛋白的生命周期较短,再加上肝脏中酶的活性低下,胆红素的转运和排泄能力不足,也容易导致胆红素的积聚。
1.2 治疗方法对于生理性黄疸,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在新生儿黄疸发生后,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促进胆红素的排出和代谢:•确保充足的母乳喂养:母乳可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因此,母乳喂养是预防生理性黄疸的重要措施之一。
•避免过度包裹:过度包裹会导致新生儿出汗,从而增加胆红素的生成和积聚。
应保持室温适宜,适当减少婴儿的服装层数。
•合理的日光浴:日光浴可以通过紫外线的作用促进胆红素的转化和代谢,但注意时间和强度的控制,以免引起其他不良影响。
二、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和治疗2.1 病因分析病理性黄疸是指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黄疸,其病因较为复杂。
常见的病理性黄疸疾病包括溶血性疾病、肝脏疾病、胆道梗阻等。
•溶血性疾病:溶血性疾病是一种由于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胆色素过多释放进入血液,从而引起黄疸。
•肝脏疾病: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
•胆道梗阻:胆道梗阻是指胆道内部出现结石或其他原因导致胆汁流通受阻,胆红素被阻塞在体内,进而导致黄疸。
2.2 治疗方法对于病理性黄疸,需要针对其病因进行治疗以解决胆红素代谢障碍的问题。
治疗方法包括:•溶血性疾病:对于溶血性疾病引起的黄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包括输血、血浆置换等。
•肝脏疾病:治疗肝脏疾病需要根据病情进行,例如抗病毒治疗、肝移植等。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诊治体会【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和临床中的诊治方法。
方法以我院在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新生儿病理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研究中经过3 d治疗后治愈17例,有效5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1.5%。
结论临床中应加强对新生儿的管理,降低疾病发生率,一旦发现要及早进行治疗干预,改善患儿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病因;诊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pathological jaundice of newborn),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组疾病,区别于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婴儿刚出生后2~3 d,并于4~6 d达到高峰期,7~10 d才开始消退。
临床中不论是那种因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严重时都可能引发“核黄疸”,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引发死亡。
因此,及早的诊断并治疗病理性黄疸,对于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笔者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的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疾病的发病原因和诊治方法,现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的对象是我院在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
其中男孩有50例,女孩有32例,年龄1~28 d,平均12.4 d。
所有的患儿中有4例为早产儿,78例为足月儿,采用剖宫产的有60例,自然分娩者有22例。
患儿出现黄疸的时间不同,其中在出生后7 d内出现者有60例,7 d后出现者有22例。
所有的患儿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面目、周身皮肤黏膜黄染的症状。
发生黄疸的病因有窒息、缺氧、低血糖、红细胞增多、早产、胎膜早破等,另外和感染也有关系,如肺炎、尿布皮炎、脐炎等炎症感染,有的还和母乳性黄疸有关。
1.2 检查方法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和肝功能血糖以及C反应蛋白、电解质等多方面检查,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血培养、胸片、肝胆B超等全套的相关检查方法。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并探究防治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7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分析其临床诊治资料,总结归纳病因,寻找防治对策。
结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主要包括围产、母乳、感染、新生儿溶血症等四个方面,生产及后天因素所占比重较大。
结论:加强围产期检查保健,提高医院产科的质量,根据新生儿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防治对策,给与及时快速的治疗,并指导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标签: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新生儿由于肝功能不健全,体内胆红素无法完全靠自身排出,致使胆红素全部聚积于血液内,胆红质随着血液的流走染黄新生儿巩膜及皮肤黏膜,从而引发黄疸。
黄疸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生理性的黄疸症状及危害较轻,7~10d内便可消退。
病理性黄疸较为严重,可对新生儿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导致脑瘫、智力低下,甚至死亡[1]。
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需及时发现快速治疗,才能有效保障新生儿身体健康。
为进一步研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根据病因寻找防治对策,降低发病率,现我院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7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出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现进行回顾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7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男性患儿39例,日龄2-8d之间,平均日龄为(3.5±1.3)d,出生体重3.1~4.9kg,平均体重(3.42±1.05)kg;女性患儿37例,日龄1-9d之间,平均日龄为(3.1±1.7)d,出生体重3.2~4.7kg,平均体重(3.25±1.34)kg。
76例患儿中,出现黄疸的时间均在18h~1d之间,黄疸持续时间为14~25d。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 o1.17 No.3556投稿邮箱:sjzxyx88@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孙春[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人民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三台医院),四川 三台]摘要:目的 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从而不断的提升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
方法 将本院在2014-2016年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共计100例作为研究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病因分析。
结果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包括:围产因素、感染因素、母乳因素、新生儿ABO 溶血症、先天性因素,在这些影响因素里,感染因素、母乳因素、新生儿ABO 溶血症是比较常见的致病原因。
结论 对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进行测定,对于及时的检查出新生儿的病理性黄疸是很有帮助的,并可以进行及早的治疗,促进新生儿身体健康的发展,对新生儿的身体素质与以后的成长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病因分析;治疗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7.35.028本文引用格式:孙春.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5):56-57.0 引言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在儿科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依据患儿的实际症状性质可以将其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两种类型,病理性黄疸严重损害着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使得患儿的病情比较严重,很可能会造成胆红素脑病的出现,使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的损伤,会留一些不可逆转的后遗症,甚至会对新生儿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要及时的发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存在,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及时的采取应对措施,能够为新生儿争取更多的时间,使得新生儿的疾病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发展。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诊治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85例患儿治疗3 d后,治愈16例,有效5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6%。
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复杂,及早的治疗干预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诊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pathological jaundice of newborn)严重者可致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复杂,为探讨其病因,进行及早干预,现将我科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8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5例选自我科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年龄1~28 d,男51例,女34例;其中早产儿5例,足月儿80例;剖宫产64例,自然分娩21例,出现黄疸时间<7 d 62例,>7 d 23例;胆红素生成过多者42例,肝脏摄取和(或)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者27例,胆汁排泄障碍者16例。
所有患儿入院时均表现为轻重不等的面目及周身皮肤黏膜黄染。
12 诊断标准[2]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 μmol/L (129 mg/dl),或每日上升超过85 μmol/L(5 mg/dl);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34 μmol/L (2 mg/dl)。
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13 检查方法入院后均予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包括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糖、C反应蛋白、电解质,根据情况予血培养、胸片、肝胆B超、TORCH全套、溶血全套等相关检查。
14 病因围产因素28例,包括窒息、缺氧、低血糖、头颅血肿、红细胞增多症、胎膜早破、早产等;感染因素23例,包括肺炎、脐炎、尿布皮炎、败血症、脓疱疮、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多因素混合13例;母乳性黄疸8例;原因不明7例;新生儿溶血病6例。
2015.12临床经验77关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处理对策分析王 霞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 重庆市沙坪坝区 401331【摘 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处理对策。
方法:回顾我院两年来收治的7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病因,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结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主要有感染、围产、溶血病、母乳性黄疸、颅内出血等因素,经相应治疗后治愈54例,好转19例,未愈2例。
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与母体及自身均有关系,加强孕妇产前检查,预防新生儿感染,积极处理新生儿并发症,以此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处理对策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儿科常见疾病,是新生儿常见疾病,黄疸是体内胆红素增高造成巩膜、皮肤黏膜黄染[1],因各种因素均可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若只是因胆红素特点而发生生理性黄疸,不会对小儿造成影响,无需采取特殊处理。
病理性黄疸是会损伤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胆红素脑病,导致患儿致残,严重者甚至死亡。
因此,必须要明确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对策,保证新生儿生命安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7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与《实用新生儿学》[2]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相符;男性48例,女性27例;日龄1-25d ;早产儿44例,足月儿28例,过期产儿3例;轻度黄疸36例,中度黄疸26例,重度黄疸13例。
1.2 检测项目所有患儿均予以红素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完成血常规+血型、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抗体测定、肝功能、肝炎病毒检测、血培养+药敏、甲状腺功能测定、肝胆及门脉系统B 超及肝脏CT 等检查。
1.3 临床分析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实施血生化、血气分析、酸中毒、早发型母乳性黄疸、肝胆疾病、红细胞增多症等,并分析围产资料,如胎次、孕周、生产方式、羊水污染、喂养方式、脐带绕颈、缺氧、母体是否合并疾病等。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临床治疗分析发表时间:2013-07-29T17:28:21.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0期供稿作者:马丽[导读]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光疗、药物、换血、抗感染及控制溶血等综合治疗。
马丽(四川省南充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637000)【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180-02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并探究其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病理性黄疸的新生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106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由围产因素导致的有38例,由感染因素导致的有27例,母乳性因素导致的有19例,为新生儿溶血病的16例,其他因素导致的有6例,分别占35.85%、25.47%、17.92%、15.09%、5.66%。
光疗并药物结合治疗后治愈83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5.28%。
结论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多种多样,出生后加强胆红素监测,及时发现尽早治疗至关重要。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临床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新生儿中常见,在刚出生时期由于胆红素异常代谢,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增加而表现为皮肤、黏膜、巩膜黄疸,且3周内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复杂多样,因此及时找到患儿的发病原因,并有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法,以尽早的通过治疗改善患儿的症状至关重要[1]。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5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年龄均不足1月,其中男婴56例,女婴50例。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行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等检查并根据患儿情况行胸片、血培养、肝胆、溶血等相关检查。
106例患儿行血中胆红素检测,其中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患儿85例(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参考值:新生儿间接胆红素水平>10mg/dl),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患儿21例(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参考值:新生儿直接胆红素>2mg/dl,或与血清总胆红素的比例>10%~15%)。
新生儿黄疸209例病因分析及防治中,围产因素84例,感染因素68例,母乳性黄疸42例,不明原因12例,新生儿ABO血型不合3例。
单因素致病106例,多因素(感染+围产因素)致病41例。
治愈171例,好转24例,转诊16例。
放弃1例(合并先天性膈疝)。
结论新生儿黄疸病因复杂,注重围产期保健,减少产科异常及母婴感染机会是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病因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病理性黄疸严重时病理性黄疸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是,约有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1]。
少数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
本文分析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是为了更好地制定预防措施。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儿科收治新生儿308例,其中病理性黄疸209例,(诊断标准参见《实用新生儿学》[2],男128例,女81例,足月儿189例,早产儿17例,过期产儿3例;顺产135例,剖宫产70例,产钳助产4例。
黄疸日出现日龄≤24小时者4例,其中围产因素1例,新生儿ABO血型不合3例;2-3天者121例,其中围产因素83例,感染因素29例,母乳性黄疸4例,不明原因5例;3-7天者52例,其中感染因素39例,不明原因3例,母乳性黄疸10例;>7天者27例,母乳性黄疸25例,不明原因2例;出现时间不详者5例,母乳性黄疸3例,不明原因2例。
1.2方法抽取股静脉血做胆红素测定,肝功能、二氧化碳结合力、血常规、对感染者行血培养、脐分泌物培养、胸片等检查。
血清胆红素水平:年龄不足24小时血清胆红素>102.μmol/L(≈6mg/dl)4例,占1.9%;年龄1~7天血清胆红素220.9~225μmol/L97例,占46.4 %,256~342mol/L74例,占35.4%,>342.μmol/L6例,占2.9 %;年龄>7天血清胆红素220.9~225μmol/L14例占6.7%,>342.μmol/L4例,占1.9 %。
32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危及生命或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复杂,故积极寻找病因,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现对32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本科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患儿320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关于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189例,女131例。
入院年龄最小9 h,最大27 d,以3~6 d入院者最多。
其中足月儿268例(83.75%),早产儿52例(16.25%),黄疸出现时间均小于4 d。
入院后行血常规,血型,网织红细胞计数,尿常规,粪常规,血总胆红素,血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LT,AST等检查,特殊检查根据病种及病情选择,摄胸片,血培养,C-反应蛋白,疑有宫内感染查血TORCH,疑免疫性溶血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疑有胆道闭锁者行肝胆B超等相关检查。
1.2 黄疸病因主要有围产因素,母乳因素,溶血因素,感染因素等,详见表1。
2 结果入院后采用综合治疗:蓝光照射,肝酶诱导剂,输注白蛋白及有感染的控制感染,纠酸及治疗原发病,ABO溶血予静脉丙种球蛋白阻断溶血,胆道畸形者转外科治疗,少部分患儿给予换血治疗。
治疗后黄疸均降至正常范围,除1例门诊收治时已发生核黄疸外,其余未发现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脑损害情况。
3 讨论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当未结合胆红素异常增高时,轻者可引起听力损害,重者可引起核黄疸,导致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2,3]。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由多种病因所致,本组资料显示,病因以围产因素为主,其次为母乳性黄疸,溶血因素,感染因素。
随着对黄疸的诊断技术的提高,且感染性疾病被逐渐控制,围产因素成为病理性黄疸的首要因素。
宫内窘迫和产时窒息易并发羊水或胎粪吸入,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加重缺氧及酸中毒,而缺氧酸中毒抑制了胃肠功能紊乱,腹胀,便秘导致的肠肝循环增加都可导致黄疸程度加重[4]。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分析引言: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也被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积累超过正常范围,导致黄疸的出现。
本文将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分析。
一、病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胎儿遗传性疾病:例如格尼亚兹症、Gilbert综合征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胆红素的代谢异常,从而引起病理性黄疸。
2. Rh血型不合:母体为Rh阴性,而胎儿为Rh阳性时,产生的抗Rh抗体会破坏胎儿红细胞,释放出大量胆红素。
3. 高母体胆红素:母体血中胆红素浓度较高时,越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导致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4. 新生儿溶血: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如ABO血型不符溶血病以及Rh血型溶血病,引起胆红素的过剩。
二、临床表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表现为黄疸,同时伴随其他症状:1. 黄疸:最早出现在头部,随后逐渐向下蔓延至胸部、腹部和四肢,颜色呈现黄绿色。
2. 全身瘙痒感:由于胆红素在皮肤和黏膜沉积,患儿会出现全身瘙痒感,使其易于哭闹和不安。
3. 食欲不振和乏力:胆红素在高浓度下具有一定的毒性,会导致患儿食欲不振和乏力。
4. 尿液颜色深黄:胆红素通过代谢排泄进入尿液,尿液颜色变深。
5. 大便变色:胆红素排泄入肠道,经过细菌的作用后会转变为胆红素衍生物,使大便变为暗绿色。
三、诊断:对于新生儿黄疸,医生常采取以下检查来确定是否为病理性黄疸:1. 血清胆红素检测:通过测定血液中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可以判断黄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 血液常规检查: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以了解溶血程度和贫血情况。
3.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碱酯酶和总胆红素结合能力等指标。
四、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主要取决于黄疸的病因和严重程度:1. 光疗:通过将新生儿暴露在特殊的蓝光中,使胆红素得到转化和排泄,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诊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基层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治疗。
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4年5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的发病原因及诊疗做回顾性分析。
结果:对新生儿黄疸实行产科儿科家属共同关注及早期干预是必要的。
结论:取得家属配合,密切监测黄疸进展,积极针对病因处理早期病理性黄疸对防止核黄疸发生的必要性。
【关键词】病理性黄疸;病因治疗;共同关注【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838-01黄疸是指因血清胆红素含量增高引起的皮肤粘膜巩膜及全身其他组织黄染的现象。
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
在儿科多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多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危及患儿生命或遗留后遗症。
基层住院患儿家属多对新生儿黄疸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孩子皮肤发黄都是正常的,对黄疸患儿单予多喂白糖水治疗,对光疗有抵触情绪,所以积极沟通是必要的。
现经密切监测干预根据病情选择不同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胆红素脑病发生率降为最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共为2560例新生儿监测黄疸,其中698例患儿为病理性黄疸。
患儿年龄为从出生到生后35天,男378例,女320例。
有413例收入院蓝光治疗,85例经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及日光照射后好转,200例未经治疗,3例转院治疗患儿随访1例经光疗治疗,2例经换血治疗好转,无一例核黄疸。
1.2方法与结果:我们与产科家属共同合作。
对我院产科顺产剖宫产的所有孩子进行常规监测经皮胆红素,做到每个孩子住院期间最少监测2次胆红素水平,分别为生后三天和出院以前。
其中对于母亲血型为O型的患儿生后常规检查血型,如果为A或是B型,进行每日监测。
对于顺产出生患儿出院告知家长密切观察患儿日光下皮肤黄疸情况,一旦发现孩子腹部以下出现黄疸及时就诊。
对698例患儿黄疸原因进行分析:1母乳性黄疸308例,一部分患儿因为喂养不足,生后呕吐,肠道对胆红素重吸收增加,多见于生后2-3天患儿,此类患儿我们予经皮胆红素小于12-15mg/dl的加强喂养,适当日光照射大部分可以好转,若有加重大于15mg/dl给予蓝光治疗。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临床分析吴静DOI :10.11655/zgywylc2019.12.053作者单位:030032太原,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儿科新生儿黄疸也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超过80%的正常新生儿在生后早期可出现皮肤黄染,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超过50~70mg /L 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这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其病因较复杂,临床多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过高的游离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从而导致胆红素脑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及严重的后遗症[1]。
现将我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2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38例;足月儿70例,过期产儿12例,胎龄(37±2)至(42±3)周;年龄12h 至20d ;出生体质量2650~4325g ;72h 内起病28例,72h~1周起病33例,>1周21例。
1.2方法:诊断标准为《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中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定义[1]。
2结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根据患儿病史(围生期病史、母孕期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结合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清胆红素、血气、肝功能、病毒系列检查、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查),黄疸病因明确66例,占80%,病因不明16例,占20%。
本研究中明确的病因有:围生因素占32%(26例)、感染因素占26%(21例)、溶血因素占15%(12例)及母乳性黄疸占9%(7例)。
黄疸病因排列前三的分别为:围生因素、感染因素及病因不明的黄疸。
去除病因不明的病例,病因明确的病例中:(1)围生因素占39%,其中母孕期合并症占14例(妊娠期高血压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重度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子痫2例,妊娠期糖尿病6例)占21%,缺氧因素(宫内窘迫和/或生后窒息,生后血氧示代谢性酸中毒和或低氧血症)12例占18%。
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7-09-08T15:34:25.5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5期作者:张艳高萍[导读]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临床分为两种类型,即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
(青海省海西州人民医院青海海西 817099)【摘要】目的:探讨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发病原因,并给予蓝光联合药物治疗。
结果:经分析,39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150例由围生因素引起,112例由感染引起,59例由母乳性黄疸引起,39例由新生儿溶血病引起,20例由多因素引起,12例病因尚不明确。
对所
有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痊愈354例。
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多且复杂,通过切实做好新生儿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率,改善患儿预后。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237-02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临床分为两种类型,即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
一般情况下,生理性黄疸可以自行消退,不会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
而病理性黄疸则是多因素引起的,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胆红素脑病,甚至使患儿脑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损伤,具有较高致残率、致死率[1]。
因此,通过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早期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
本文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
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排除具有先天性严重疾病的患儿。
分析其临床治疗,其中男205例,女187例,年龄最小5d,最大30d,平均年龄为(12.6±2.5)d,足月儿372例,早产儿20例。
1.2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2]
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发生黄疸;在黄疸持续时间方面,足月儿超过14d,早产儿超过28d;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方面,足月儿超过221μmol/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多次反复;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34μmol/L。
如符合上述指标任意一项,即可视为病理性黄疸。
1.3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清胆红素、血常规以及尿常规等。
对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若血清间接胆红素大于342μmol/L,则给予换血治疗。
对病情严重患儿,采用单面蓝光照射治疗;ABO溶血患儿进行免疫球蛋白治疗;感染患儿进行抗生素治疗。
同时给予患儿肝酶诱导剂、茵栀黄口服液等药物,并进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对于母乳性黄疸患儿,则暂时停止母乳喂养。
1.4 疗效评价标准[3]
治愈,即皮肤黏膜黄疸完全消退,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低于85μmol/L;好转,即皮肤黏膜黄疸基本消退,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下降到85~221μmol/L之间;无效,即皮肤黏膜黄疸无变化甚至加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高于221μmol/L。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χ2)检验。
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结果
2.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
经分析,39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150例(38.3%)由围生因素引起,112例(28.6%)由感染引起,59例(15.1%)由母乳性黄疸引起,39例(9.9%)由新生儿溶血病引起,20例(5.1%)由感染、围产期等多因素引起,12例(3.1%)病因尚不明确。
2.2 临床疗效
对本组392例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痊愈354例,痊愈率高达90.3%(354/392);对于3例治疗无效患儿,进行转院治疗。
详情见表所示。
3.讨论
病理性黄疸作为新生儿多发疾病,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具有较大危害。
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原因主要是机体细胞受到较多破坏,胆红素大量增加,而肝酶活性不足,从而影响了肝细胞调节胆红素的能力,致使黄疸发生。
由于病理性黄疸患儿容易出现窒息、酸中毒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加重病情,甚至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引发胆红素脑病,进而影响患儿神经功能,对其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此次研究中,39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在围生因素影响下,新生儿发病率高达38.3%,主要是因为新生儿在缺氧、窒息等环境下出现酸中毒、低体温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肝酶活性,导致血清胆红素含量有所上升。
感染因素占比28.6%,是因为新生儿在肺炎、脐炎等感染下,体内红细胞不断被破坏,胆红素进入血液后,导致血清胆红素含量升高。
母乳性黄疸因素占比15.1%,多是因为母乳喂养不足、新生儿胎粪排泄延迟等引起的。
ABO溶血病作为常见因素,一般需要进行换血治疗。
另外不明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可能与检查条件、胆红素标准等有关。
早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多以围产、溶血因素为主,晚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则以感染、母乳性黄疸为主。
因此临床治疗时要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以提高疗效。
蓝光疗法作为病理性黄疸治疗的常用方法,需要结合患儿具体情况展开治疗。
同时,治疗前要加强患儿皮肤清洁、注意会阴部位的保护;适当调节温度、湿度,通过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则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多且复杂,通过切实做好新生儿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率,改善患儿预后。
【参考文献】
[1]王蓓,杜菁,于倩.病理性黄疸对新生儿心肌组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3(13):34-35.
[2]相春雷.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3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5):450-451.
[3]李爱国.5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4(5):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