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移民的概念与类型探析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0
气候变暖与气候难民气候变化如何威胁人类安全与移民问题【气候变暖与气候难民:气候变化如何威胁人类安全与移民问题】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中,气候变暖不仅引发了自然灾害的增多和频发,还给一些特定地区的居民带来了无法承受的生存压力,从而产生了“气候难民”问题。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安全和移民问题的威胁,并分析应对之策。
一、气候变化对人类安全的威胁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给人类的生存和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首先,极端高温和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食物短缺,进而引发粮食危机和饥荒。
此外,洪灾和风暴会摧毁居民的住房和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些灾害频发,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气候变化对移民问题的影响气候变暖对某些地区的居民造成了巨大的生计压力,迫使许多人不得不迁徙或寻找新的生存机会,从而产生了移民问题。
首先,农作物减产和食物短缺导致部分居民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
他们被迫离开家园,寻找其他的生存出路,成为内部流离失所的“气候难民”。
其次,海洋上升的水位和沿海地区生活环境的恶化,迫使某些岛屿国家的居民成为“气候难民”,不得不迁往其他地方谋求安身之所。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人类安全和移民问题的威胁,国际社会应该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
首先,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签署并执行全球减排协议,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降低全球气温上升的速度。
其次,加强灾害风险管理和减灾措施,提升国家和地区的应急响应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外,通过国际援助和发展项目,帮助受灾地区的居民恢复生计并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
四、促进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除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外,各国还应该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以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和人民安全的保障。
气候难民气候变暖引发的移民问题气候难民:气候变暖引发的移民问题随着气候变暖现象愈发明显,许多地区都面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事件频发,导致大量人口被迫离开家园,这些人被称为“气候难民”。
气候难民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一、气候变暖对环境的影响气候变暖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包括海平面上升、全球气温升高、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这些问题在一些地区表现特别明显,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持续的干旱、严重的洪涝灾害和强烈的热浪等极端天气现象,不仅破坏了农作物,也使得当地居民生活异常困难。
二、气候难民的现状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许多地区的人们被迫离开自己熟悉的居住地。
气候难民通常会迁移到相对更稳定的地区,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
据联合国估计,截至2018年底,全球已经有数百万人因为气候变化而流离失所。
这些气候难民通常会面临极度贫困、失业、健康问题等多重困难。
三、气候难民问题的挑战气候难民问题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许多挑战。
首先,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迫在眉睫。
由于气候变化是跨国界的问题,各国应该共同努力来应对。
然而,现实情况是,缺乏国际合作机制以及资源分配不公平问题,导致一些国家难以有效帮助气候难民。
其次,如何应对气候难民的影响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气候难民通常会给目标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带来压力。
目标地区需要为他们提供住所、就业机会和基本的社会保障,这对目标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秩序都是一种挑战。
四、应对气候难民问题的解决办法为了解决气候难民问题,国际社会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各国政府可以共同研究和制定行动计划,提供技术援助和资源支持,以帮助那些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应对灾害和移民问题。
其次,目标国家应提供适当的保护和援助给气候难民。
这包括提供住所、教育、医疗等基本服务,帮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重新安置和融入社会。
此外,应加大对气候变化的应对力度,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气候变化引发的环境移民问题及其政策应对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环境移民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气候变化导致了海平面上升、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给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迫使许多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成为环境移民。
本文将从环境移民的定义、原因以及政策应对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环境移民的概念。
环境移民是指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原因,迫使人们离开原居住地,寻找更好的生存条件的行为。
与传统的人口流动不同,环境移民是被迫的,而非自愿的。
他们离开家园,是为了逃离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
那么,气候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环境移民的增加呢?首先,气候变化导致了海平面上升。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冰川融化加剧,导致海平面上升。
这对于低洼地区的岛国和沿海城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许多岛国的居民不得不离开家园,寻找更高的地方居住。
其次,气候变化还导致了干旱和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
干旱使得农田无法耕种,洪涝则导致农作物受灾。
这些极端气候事件给许多农村地区的居民带来了生存问题,他们只能选择离开家园,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
面对气候变化引发的环境移民问题,各国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来应对。
首先,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各国应加大减排力度,控制全球气温上升,减少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
其次,国家应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加强环境治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可以减少环境移民的发生。
此外,国家还应加强对环境移民的保护和帮助。
为环境移民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教育资源,帮助他们重新安置,融入新的社会环境。
然而,要解决环境移民问题,单靠单一国家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环境移民问题。
各国可以通过制定国际法律和协议,建立环境移民保护机制,共同保护环境移民的权益。
同时,各国还可以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真正解决环境移民问题。
第2期2018年4月阅江学刊YuejiangAcademicJournalNo.2Apr.2018㊃气象与人类社会㊃气候移民的研究进展述评吴先华1㊀王㊀倩2(1.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1306;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摘要: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移民问题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议题,但目前有关气候移民的研究较为零碎㊂本文从气候移民的概念和模式㊁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㊁气候移民的应对政策,气候移民面临的法律问题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较系统的归纳总结㊂未来应该从导致移民的气候阈值确定㊁移民的综合影响评估以及移民的法律和伦理道德等方面深入研究㊂关键词:气候移民;综述;阈值中图分类号:P49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8)02⁃0061⁃1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 基于大数据融合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研究 (16ZDA0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发计划培育项目 支持应急决策的气象灾害大数据融合的方法研究 (91546117);中国气象局2017年度气象软科学研究项目 互联网+ 背景下公共气象服务供给的多元参与机制研究 (2017[17])作者简介:吴先华,博士,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㊂人类的生产生活一直与气候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气候条件的变化往往导致人类迁移,严重时甚至能够导致人类文化的发展或消亡㊂①因此,对气候移民的历史㊁定义㊁类型㊁动因㊁对迁入迁出地的影响㊁应对政策和法律等问题开展综述,具有较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㊂㊀㊀一㊁古代的气候移民在古代,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气候变化是人类文明演化的基本力量㊂刘兴诗探讨了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的气候移民㊂他结合‘山海经“‘水经注“‘诗经“‘史记“等分析黄帝时代至夏商时期的气候状况和移民情况,认为古代 山无峻干,泽无洼水 大旱七年,雒圻川竭,煎沙烂石 等情况屡屡出现,迫使人类向环境较好的地区迁移㊂我国北方以黄帝与炎帝向东迁移为代表,南方则以古蜀族向东迁移为代表㊂这些迁移促进了中国境内各部族的接触,加16①方修琦㊁葛全胜㊁郑景云:‘环境演变对中华文明影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古地理学报“,2004年第6期,第85页㊂. All Rights Reserved.阅江学刊:2018年第2期快了民族大融合和历史的演进㊂①王会昌认为,中国历史上的4个寒冰期与古代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有高度的一致性㊂气候风险和灾害促使西北和北方少数民族人口向南迁移,同时加剧了社会动乱,促进了历史朝代的更迭㊂②Bryan认为,在中世纪暖期,玛雅地区以农业为主,由于受到长期干旱的不利影响,加速了灭亡㊂③Huntington也认为,公元3世纪,由于气候干旱,中亚地区的人口被迫向欧洲迁移,是罗马帝国最终衰亡的主要原因㊂④㊀㊀二㊁近现代的气候移民自184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消耗化石矿物能源㊁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造成全球气候变暖㊁冰川融化㊁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灾害(洪涝㊁飓风㊁强台风㊁低温雨雪冰冻等天气)频发,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居民纷纷外迁㊂国际移民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Migration)的报告指出,气象灾害损害了人类的生存发展权,气候贫困促进了气候移民的产生,国家政策和气候工程也产生了大量的工程移民㊂如南亚地区的洪涝㊁台风灾害频发,海平面不断上升,且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灾害适应和救助能力较弱,将产生大量需要国际社会援助和永久安置的气候移民㊂马尔代夫㊁图瓦卢等小岛国的居民需举国搬迁,可能最终会成为 没有国家的人 ㊂海平面上升㊁降雨减少,极度干旱㊁沙漠化等造成的影响迫使1000多万非洲居民背井离乡㊂在墨西哥的干旱地区,渐进性的沙漠化每年也迫使60万 70万人迁移㊂2005年卡特里娜(Kat⁃rina)飓风和丽塔(Rita)飓风袭击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大约200万人无家可归㊂⑤世界银行(WorldBank)也指出,气候变化使过去几千年积累的文明成就和人类为生存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毁于一旦㊂⑥全球都受到气候变化次生灾害的影响,不仅经济社会发展受阻,有些地区人民的生存权都受到了威胁㊂Myers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有2亿人口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的压力而被迫迁徙,⑦有些预测甚至高达10亿㊂⑧可见,气候移民已日益普遍,如何应对和解决气候移民问题已迫在眉睫㊂㊀㊀三㊁气候移民的定义2011年3月,亚洲开发银行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气候变化与移民“中指出,未来亚太地区将出现大量的 气候移民 ,从此将 气候移民 这个概念引入大众的视野㊂⑨到目前为止,气候移民的概念仍未被普遍接受和认可,国内外学者大多使用环境难26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刘兴诗:‘原始时期气候大移民刍议“,‘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68页㊂王会昌:‘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地理科学“,1996年第8期,第275页㊂[美]布赖恩㊃费根:‘大暖化“,苏月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页㊂HuntingtonE,TheSolarHypothesisofClimateChanges,GeologicalSocietyofAmericaBulletin,2012,p.477.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Migration,Migration,ClimateChangeandtheEnvironment,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Mi⁃grationPolicyBrief,2009.WorldBank,DevelopmentandClimateChange:AStrategicFrameworkfortheWorldBankGroup,WashingtonD.C.:WorldBank,2008.MyersN,EnvironmentalRefugees:AnEmergentSecurityIssue,13thedEconomicForumOrganizationforSecurityandCo⁃operationinEurope,2005,p.23.ChristianAid.HumanTide,TheRealMigrationCrisis.AChristianAidReport,London:ChristianAid,2007.潘家华㊁郑艳㊁薄旭:‘拉响新警报:气候移民“,‘世界知识“,2011年第9期,第61页㊂. All Rights Reserved.吴先华㊁王倩:气候移民的研究进展述评民㊁气候难民㊁环境移民和生态移民等称谓㊂环境难民的概念初次出现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5年的一份报告上,Ellimnawi指出,环境难民是指由于自然气候变化或人为引起的环境破坏,威胁到人们的生存或生活水平,而被迫暂时或永远搬离家园的人们㊂①气候难民是一些学者和媒体使用较多的词汇,毛颖洁将其定义为由于海平面上升㊁极端天气事件频发㊁旱灾和水资源短缺引起的环境缓慢性或突发性的变化,原居住地不再适合人类生存,自愿或者被迫暂时性或永久性离开原居住地的人㊂②环境难民㊁气候难民均与难民相关㊂但对于 难民 定义的使用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议, 难民 的隐藏含义是:移民是被迫迁移的,而 移民 则可能是自愿或者为环境所迫而选择迁移㊂ 难民 的定义更易引起国际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提供援助与支持,从而促使国际社会加紧处理气候变化而引起的移民问题㊂但是, 难民 的定义并不适用于目前的国际法,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管理机构已不能承受现有的大规模难民,如何处理气候移民问题,更易导致混乱㊂③关于环境移民,Swain首次使用了 环境移民 这一称谓,他认为,由于环境因素被迫迁移时,使用 环境移民 比 环境难民 更恰当㊂国际移民组织在2007年建议将 环境移民 定义为 因环境渐进性或突发性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和生存条件产生不利影响,被迫或自愿地选择暂时性或永远离开其原居地,在境内或国际迁移的个人或团体㊂ ④这个定义的范围较大,因为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而环境因素所导致的迁移都称为环境移民,气候移民也成为其中一种㊂关于生态移民,美国植物学家Cowles较早提出了 生态移民 的概念㊂生态的英文单词ecology,前缀eco在英文中还可翻译为经济economy的意思,而这正好体现了生态移民形成原因的复杂性㊂为了保护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既要使移民能够长期发展富裕,又不能破坏迁入地的生态环境,还要不损害迁入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公共资源等利益,这种多目标移民与生存性移民有着极大区别㊂⑤郑艳指出,气候移民㊁生态移民都是环境移民的子概念,是环境移民的一部分,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㊂⑥潘家华㊁郑艳就时间尺度㊁空间尺度㊁驱动因素㊁迁移目的㊁政策依据㊁治理主体㊁迁移意愿等方面对气候移民及上述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㊂⑦陈绍军㊁曹志杰指出,气候移民是指由于气候的渐进性或突发性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或生存条件产生不利影响,在相关气候政策或气候工程的影响下,被迫或主动㊁暂时或永36①②③④⑤⑥⑦余庆年㊁施国庆:‘环境㊁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7期,第42页㊂毛颖洁:‘论气候难民保护面临的国际法问题及其对策“,硕士学位论文,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第9页㊂LonerganS,TheRoleofEnvironmentalDegradationinPopulationDisplacemen,EnvironmentalChangeandSecurityProjectReport,1998,p.7.陈勇:‘对西方环境移民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5期,第70页㊂方兵㊁彭志光:‘生态移民:西部脱贫生态环境保护新思路“,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2页㊂潘家华㊁郑艳㊁薄旭:‘拉响新警报:气候移民“,‘世界知识“,2011年第9期,第62页㊂潘家华㊁郑艳:‘气候移民概念辨析及政策含义 兼论宁夏生态移民政策“,‘中国软科学“,2014年第1期,第80页㊂. All Rights Reserved.阅江学刊:2018年第2期久离开家园进行国内迁移或国际迁移的人或人群㊂①该定义内容较为丰富全面㊂㊀㊀四㊁气候移民的类型KalinW按气候灾害类型将气候移民主要分为突发气候灾害(洪涝㊁台风)导致的移民与渐进气候灾害(干旱㊁海平面上升)导致的移民㊂按地区将气候移民分为小岛国移民与高风险地区的移民等㊂②陈绍军㊁曹志杰采用三个维度对气候移民进行分类㊂按移民进行迁移的主动性,将气候移民分为自愿性气候移民和非自愿性气候移民㊂自愿性移民是指个人或人群自主选择迁徙;非自愿性气候移民是指本没有迁移打算,但因客观原因不得不进行迁移的移民㊂按迁移时限的长短分为永久性气候移民和暂时性气候移民㊂暂时性气候移民是指迁移过后还会回到原来家园的气候移民,通常是原居住地仍然具备居住条件,可以继续进行生产生活;永久性气候移民通常是居住环境永久性改变,需要迁移到新的地方定居下来,且再无法回其原住地区域㊂按迁移距离远近,分为国际气候移民和国家内部气候移民㊂国际气候移民与国家内部气候移民的区别比较明显,即其迁移路径是否跨过了国际法框架下的国家主权国界㊂③余庆年还按规模将移民分为个体迁移㊁家庭迁移和大规模迁移,按主导因素分为政府主导和家庭自发迁移,按环境和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影响的程度将气候移民分为环境诱致型㊁环境强迫型和环境严重影响型,④但由于环境因素并非移民选择迁移的唯一因素,这样划分容易忽略重要的社会㊁经济和政策等因素㊂㊀㊀五㊁气候移民的动因及迁移模式研究有关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研究,国内学者更倾向于方法论的宏观研究,国外则多为有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㊂其中既有大时间跨度和大空间尺度的宏观研究,也有从家庭或个人角度的微观研究㊂(一)气候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机理1.气候变化影响生计Nawrotzki等探讨了气候冲击和墨西哥城乡移民之间的关系,不利的气候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城乡之间人类的迁徙模式,影响人口的结构和密度㊂在每个过度干旱月份,农村迁往城市的几率增加3 6%㊂相比之下,炎热月份和乡城迁移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㊂超过3 4个连续炎热月份的阈值后,乡城迁移之间的关系强度逐步增加㊂⑤MarinaMastrorillo等研究了种族隔离时代南非的气候变化对内部迁移流动的影响,发现极端温度的增加以及过量降雨推动人口向外迁移㊂此外还发现,根据移民特征不同,气候对迁移影响的重要性也有所区别㊂气候变化对流动的南非黑人和低收入移民的影响较大,而对白色人种和高收入移民的影响则较弱,因此他们还认为不利气候条件影响迁移的46①②③④⑤陈绍军㊁曹志杰:‘气候移民的概念与类型探析“,‘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6期,第166页㊂KalinW,ConceptualizingClimate-inducedDisplacement,inClimateChangeandDisplacement:MultidisciplinaryPerspec⁃tives,JaneMcAdam,ed.Oxford,Portland,Or.,HartPub.,2010,pp.81-103.陈绍军㊁曹志杰:‘气候移民的概念与类型探析“,‘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6期,第167页㊂余庆年㊁施国庆:‘环境㊁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6期,第43页㊂RaphaelJ.Nawrotzki,JackDeWaard,MaryiaBakhtsiyarava,etal.ClimateShocksandRural-urbanMigrationinMexico:ExploringNonlinearitiesandThresholds,ClimaticChange,vol.11,2016,pp.173-189.. All Rights Reserved.吴先华㊁王倩:气候移民的研究进展述评传输媒介是农业㊂①QingPei等在总结中国古代不同农业生态区的人类迁移时,则进一步论证了这一点㊂通过探索中国过去两个时期土地承载能力和迁移之间的关系,发现在田园地区,气候变化是土地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触发迁移有重要作用㊂在水稻种植地区,迁移更受人口压力的影响,人口压力是土地承载能力的另一个主要因素㊂小麦种植地区位于田园和大米种植区域之间,气候变化和人口压力都会发生作用㊂研究结果还揭示了区域文化和地理环境在塑造中国古代不同农业生态区迁移规律中的重要性㊂②2.气候变化影响国土㊁生命安全由于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众多地区都面临着危及国土㊁生命安全的严重威胁,大批居民被迫迁移㊂杨光义等研究了全球变暖之后海平面上升对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影响,气候变化不仅严重影响其农业和渔业的发展,图瓦卢的国土安全也遭受着威胁㊂图瓦卢国土由对生长环境十分敏感的珊瑚礁组成,由于全球变暖,珊瑚虫的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大量死去,珊瑚虫的食物水藻也由于水温上升而大量死亡㊂珊瑚虫缺少食物更加速了它的死亡,图瓦卢国土下沉㊂同时图瓦卢的国土被快速上升的海平面不断淹没,平均海拔不到4 5米的国土终将被海水慢慢吞噬,消失在海水中㊂如今图瓦卢宣布对抗气候变化的所有努力均已失败,将举国搬迁至新西兰㊂③PhilippeBoncour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研究发现,河流洪水和海岸洪水使其沿海三分之二人口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都受到威胁㊂2005年,由风暴引发的侵蚀和海水倒灌使卡尔特莱特群岛上的1000名居民被正式疏散㊂之后,瓦努阿图特瓜岛拉图的100名居民也因为暴雨侵袭㊁海水倒灌而向内陆迁徙㊂④小岛国纷纷制定应急计划,采取防范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保护气候移民,然而持续的海岸侵蚀和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削弱了他们对抗气候变化的能力㊂在今后的50年内,可能有越来越多的太平洋中部的小岛国举国迁移至美国㊁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国家,出现大规模的移民㊂⑤3.影响气候移民的其他因素气候移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气候移民的产生过程中,有很多非气候因素在发挥作用,多种因素的叠加驱使人们进行迁移㊂Lonergan指出了五组推动人口迁移的因素,其中自然灾害㊁渐进性环境变化与气候变化相关,包含环境变化的发展项目㊁工业事故㊁冲突或社会动荡等则属于其他相关因素㊂⑥56①②③④⑤⑥MarinaMastrorillo,RachelLicker,PratikshyaBohra-Mishra,etal.TheInfluenceofClimateVariabilityonInternalMi⁃grationFlowsinSouthAfrica,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vol.39,2016,pp.155-169.QingPei,DavidDZhang,HarryFLee, ContextualizingHumanMigrationinDifferentAgro-ecologicalZonesinAncientChina, QuaternaryInternational,vol.426(2016),pp.65-74.杨光义㊁焦旭东㊁陈永金㊁高伟㊁崔久洁㊁王鑫静:‘全球变化对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影响分析“,‘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1期,第52-59页㊂PhilippeBoncour,ClimateChangeandMigrationintheSouthPacificRegion:PolicyPerspectives,WashingtonDC:Insti⁃tuteforPolicyStudies,2009,pp.357-370.AsianDevelopmentBank,ClimateChangeandMigrationinAsiaandthePacific,MandaluyongCity,Philippines:AsianDevelopmentBank,2011.LonerganS,TheRoleofEnvironmentalDegradationinPopulationDisplacement,EnvironmentalChangeandSecurityPro⁃jectReport,vol.4,1998,pp.5-15.. All Rights Reserved.阅江学刊:2018年第2期BrettellCB在探讨有关移民研究时,用到经典的 推力 拉力 理论(push&pullthe⁃ory),即有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共同影响人们的迁移活动㊂①依据该理论,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渐变缓发性气候风险与极端突变灾害性气候风险是人们做出迁移决策的推动因素,而拉力因素主要包括:(1)经济因素㊂地区发展和收入差距吸引移民迁出㊂迁入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劳动力市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而更稳定,能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薪酬水平,这是吸引人口迁移的拉动力㊂(2)政治因素㊂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㊂由于气候的突然或渐进性变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无法支撑人类生存发展,使人们难以维持生计㊂为抵御这些不利影响,保卫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由政府主导出台政策进行移民,比如我国西部地区已经实施了二十余年的生态移民工程㊂(二)气候移民的迁移模式国土面积㊁安全受到损害的国际移民通常迁往美国㊁澳大利亚㊁新西兰等发达国家㊂国家内部气候移民的迁移模式则较为丰富,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农村迁往城市㊂RaphaelJ.Nawrotzki指出,生活在农村地区比城市地区更容易受到气候冲击,而城市能够提供工作机会和更高的工资,城市地区给予居民强烈的依赖感并且有维持生计的部门,且劳动力市场对气候敏感度较小㊂因此,大部分移民是从农村迁往城市的㊂②NatalieSuckall等研究发现,移民迁往城市的时间越来越长㊂针对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大多数研究证明,移民倾向于以 圆 的方式移动,在回到农村的家之前只有很短的时间在城市㊂然而,一些气候变化对迁移影响的研究发现,日益恶化的环境条件可能破坏农村生计,导致人们搬到城市的时间更长㊂如移民在马拉维首都这一城市环境中的停留时间比预测的更长㊂第二,城市迁回农村㊂在NatalieSuckall等关于非洲撒哈拉以南的研究中还发现,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反向迁移,即向农村迁移㊂如人们在马拉维城市中的生活取决于在农村环境中的产品(如食物和薪材)㊂如果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被气候变化破坏,他们可能会回到农村㊂因此,总的来说,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某一种情况下,气候变化对迁移的影响可能不会增加向城市迁移的人口,而是刺激大批人才从城市回到农村㊂③第三,农村迁往农村㊁城市迁往城市㊂FindlayAM的研究指出,来自农村地区的移民的技能有时不能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市场;④DillonA论证,乡 乡和城 城迁移也可能是移民输入和输出地区共同应对相似的环境气候危机的方法㊂⑤66①②③④⑤BrettellCB,HollifieldJF,eds.MigrationTheory:TalkingAcrossDisciplines,LondonandNewYork:2007,p.34.RaphaelJ.Nawrotzki,FernandoRiosmenab,LoriM.Hunter,etal.AmplificationorSuppression:SocialNetworksandtheClimateChange-migrationAssociationinRuralMexico,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vol.35,2015,pp.463-474.NatalieSuckall,EvanFraser,PiersForster,etal.UsingaMigrationSystemsApproachtoUnderstandtheLinkbetweenCli⁃mateChangeandUrbanisationinMalawi,AppliedGeography,vol.63,2015,pp.244-252.FindlayAM,MigrantDestinationsinanEraofEnvironmentalChange,GlobEnvironmentChange-HumanPolicy,vol,21,2011,pp.50-58.DillonA,MuellerV,SalauS.MigratoryResponsestoAgriculturalRiskinNorthernNigeria,AgricultureEcosystemsandEnvironment,vol.93,2011,pp.1048-1061.. All Rights Reserved.吴先华㊁王倩:气候移民的研究进展述评第四,沿海地区向内陆迁移㊂由于海岸侵蚀㊁海水倒灌,淡水含水层和农作物受到盐水侵袭,沿海居民不得不向内陆地区迁移(如巴布亚新几内亚)㊂①㊀㊀六、气候移民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研究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管理等问题,对移民迁入地与迁出地有错综复杂的影响㊂目前没有关于气候移民对迁入地和迁出地影响的专门研究,只是在阐述气候移民问题和研究气候移民决策时有所涉及㊂(一)气候移民对迁入地的影响气候移民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㊂提供了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有利于促进迁入地的经济发展;不同地区的人带来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如迁移人口有文化优势,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城市化进程㊂气候移民对迁入地的不利影响㊂FindlayAM的研究指出,与气候有关的乡 城移民的增加可能超过大都市提供基本服务如医疗㊁教育㊁公共安全的能力㊂②大量移民涌入对社会治安造成威胁,给人口㊁资源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㊂人口密度增大,给迁入地的住房㊁交通㊁教育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挑战,减少就业机会㊂此外,还会加剧社会矛盾冲突,造成迁入地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加大环境治理的压力,可能导致二次移民㊂(二)气候移民对迁出地的影响气候移民大多会给迁出地带来正面影响㊂对于当地的环境来说,外迁的人口减轻了对环境的压力,有助于环境的恢复㊂对于留在迁出地的居民来说,研究表明,家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向家中汇款,有利于提高当地农业的创新能力㊁自我保护能力,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㊂Stanleykaranjang等通过来自肯尼亚北部地区农牧家庭的数据,探讨移民的家庭成员是否采用了应对气候灾害的农业创新方法㊂研究证明,来自移民家庭成员的汇款可能放松资本限制,而且汇款是一种重要的将移民和农业适应性相连接的机制㊂移民家庭采用更多的适应性措施,促进自我保护㊂这些发现表明,在肯尼亚北部的半干旱地区,农牧家庭移民和地方创新是互补的,而不是自我保护的替代机制㊂至少有一个成员已经移民的家庭可以通过收到的汇款克服障碍,采用高成本的农业创新成果,以此来提高他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面对相关打击时,强化自我保护能力㊂③RaphaelJ.Nawrotzki等认为,家庭和社区层面的社交网络抑制了气候变化对于农村墨西哥国际移民的影响㊂通过研究1986年至1999年气候变化对国际移民的影响,发现在社区层面,有移民经验的成年人的比例越高,越能减缓气候引发的迁移可能性,这表明有经验的成年人移民可以促进当地适应气候变化㊂④76①②③④PhilippeBoncour,ClimateChangeandMigrationintheSouthPacificRegion:PolicyPerspectives,WashingtonDC:Insti⁃tuteforPolicyStudies,2009,pp.357-370.FindlayAM,MigrantDestinationsinanEraofEnvironmentalChange,pp.50-58.Stanleykaranjang,Erwinh.Bulte,KenE.Giler,etal.MigrationandSelf-protectionagainstClimateChange:ACaseStudyofSamburuCounty,KenyaWorldDevelopment,vol.84,2016,pp.55-68.RaphaelJ.Nawrotzki,FernandoRiosmenab,LoriM.Hunter,etal.AmplificationorSuppression:SocialNetworksandtheClimateChange-migrationAssociationinRuralMexico,pp.463-474.. All Rights Reserved.阅江学刊:2018年第2期㊀㊀七㊁气候移民的应对政策研究(一)对迁入地的政策管理专门研究气候移民迁入地的政策管理的学者不多㊂方修琦等研究了清代极端气候事件和政策管理的互动㊂1668年,清朝政府为防止东北地区过度开垦,实施封禁政策,降低了移民的垦殖规模㊂清政府的政策响应虽然较为滞后,且在1671年之后才有成效,但确实是对东北地区过度移民开垦的一种政策响应,体现了政策与气候移民的互动性㊂①该研究将自然灾害作为重点原因予以考虑,忽视了当时的其他社会因素和政策情况,只能通过自然序列与考古或历史记录所得的人类历史文化序列相对比,缺少对于内在机理的解释与多领域作用过程的分析㊂郑昊在研究我国西部地区的移民小城镇化问题时指出,大批气候移民涌入城市对城市化进程提出了极大挑战,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㊁教育和医疗等公共资源的分配提出极大挑战㊂气候移民影响了人口的规模㊁密度和结构,当地政府和政策制定者需根据气候移民情况统筹谋划,制定应对性政策,采取政策扶持,促进市场信息流通,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分布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㊂②(二)对气候移民的安置气候移民迁移到新的地区,生活生存情况本应好转,但也面临各种艰难的问题㊂何志扬等指出,气候变化影响气候移民的身体健康,影响其智能发展,延误儿童的学习与成长的时机,移民原有的农业技能㊁生产经验失灵,寻求新的工作机会与收入来源时比较困难㊂③尕丹才让分析生态移民时指出,他们面临的困难包括就医㊁就学难,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较差,物价高㊁生活困难㊁生存压力大,就业难㊁自身职业技能与劳动力市场不匹配,补偿标准低㊁收入提高难,融入社会难㊁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等㊂④(三)对迁出地的政策管理为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威胁,利用气候资源,迁出地实施一系列防御气候灾害的工程,由此产生气候工程移民㊂⑤宏观气候工程包括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退耕还林㊁退牧还草㊁封山育林等,微观气候工程包括指导农民采取一系列农业创新措施,如干旱地区的节水灌溉㊁塑料大棚和培育耐旱作物等技术,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㊂㊀㊀八㊁气候移民面临的法律问题气候变化引起的气候移民不仅对于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的政治㊁经济㊁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对法律也产生了冲击㊂86①②③④⑤方修琦㊁叶瑜㊁曾早早:‘极端气候事件-移民开垦-政策管理的互动 1661 1680年东北移民开垦对华北水旱灾的异地响应“,‘中国科学D辑㊃地球科学“,2006年第7期,第680-688页㊂郑昊:‘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小城镇化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第30页㊂何志扬㊁张梦佳:‘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气候移民人力资本损失与重构 以宁夏中南部干旱地区为例“,‘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12期,第109-116页㊂尕丹才让:‘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研究 基于经济学视角“,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第23页㊂曹志杰㊁陈绍军:‘气候风险视域下气候移民的迁移机理㊁现状与对策“,‘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11期,第45页㊂. All Rights Reserved.。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全球移民问题在当今世界,气候变化已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它正以各种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其中,全球移民问题因其受到气候变化的显著冲击而日益受到关注。
气候变化导致的最直接影响之一便是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
比如,暴雨、洪涝、飓风、干旱等灾害频繁发生。
这些极端天气不仅给当地的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破坏,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当农民们面临连续的歉收,无法依靠土地维持生计时,他们不得不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寻找更适宜生存的地方。
这种由气候变化引发的“环境移民”数量正在不断增加。
海平面上升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后果。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两极冰川和高山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逐渐上升。
一些低海拔的沿海地区和岛屿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
像太平洋上的一些小岛国,它们的国土面积本就狭小,海平面的上升使得可居住和可耕种的土地急剧减少。
当地居民为了生存,只能选择移民到其他国家。
这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给接纳这些移民的国家带来了诸多挑战,如资源分配、社会融合等问题。
气候的变化还会对水资源产生重大影响。
在一些地区,干旱使得水资源极度匮乏,人们无法获得足够的饮用水和用于农业灌溉的水。
这不仅威胁到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也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为了寻找水资源充足的地区,人们只能迁移。
除了上述直接的影响,气候变化还会通过影响生态系统间接推动移民。
例如,森林大火的频率和强度因气候变暖而增加,破坏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影响了依赖森林为生的人们。
同时,气候变化导致某些物种的栖息地发生变化,使得依赖特定动植物资源为生的社区面临生存困境。
在经济方面,气候变化对一些依赖特定气候条件的产业造成冲击。
比如,旅游胜地可能因气候异常不再吸引游客,导致当地旅游业萧条,相关从业人员失去工作和收入来源,从而不得不迁移到其他地区寻找就业机会。
气候变化所引发的移民问题给全球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
对于移民输出地区来说,大量人口的离开意味着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失,这会进一步削弱当地的发展能力,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气候移民的意思|气候移民是什么意思基本解释气候移民-概述亚洲开发银行警告说,受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影响,不少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民众可能离开家园迁往本国其他地区或邻国,各国政府应做好应对措施,防止出现“人道主义危机”。
发出警告亚洲开发银行定于今后几周内发表一份名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气候变化与移民”的报告。
法新社6日援引报告草案内容报道,亚洲开发银行呼吁亚太地区国家政府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引发的移民。
“清楚的是,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报告说,“这些影响包括气温显著上升、降雨方式改变、季风变化加大、海平面上升、洪灾和更强烈的热带气旋。
”去年夏天,巴基斯坦发生罕见洪灾,受灾面积占国土面积五分之一,波及大约2000万人,1700多人丧生。
去年年底开始,澳大利亚东部遭遇大规模洪水,波及范围从东北部昆士兰州延伸至东南部维多利亚州。
联合国委托实施一项调查的结果显示,20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年份之一。
呼吁应对亚洲开发银行认为,受人口密度大等因素影响,亚太地区在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面前“尤为脆弱”。
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灾后流行病研究中心估计,去年全球共2.07亿人受自然灾害波及,其中89%在亚洲。
亚洲开发银行在报告中说,一些灾民可能在灾后重返家园,但一些人可能迁往别处。
按报告说法,“由气候引发移民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同时呈现出不同形式”。
报告敦促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事先采取应对措施,警告“未能做到这一点可能引发人道主义危机,使各国付出高昂的社会和经济成本”。
敦促行动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说,各国眼下主要将精力放在遏制气候变化方面,但必须着手开始准备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引发的人口迁移。
亚洲开发银行减少贫困部门负责人巴特·埃德斯向法新社记者证实报告内容。
按他的说法,亚洲开发银行开展相关项目的原因在于,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没有采取足够应对措施,“现阶段尚未设立任何国际合作机制处理气候(变化)引发的移民”。
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生态移民是指由于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气候变迁等原因,人们选择迁徙至其他地区以寻找更好的生态环境、生活条件和进步机会的行为。
随着全球变暖、环境恶化以及人口迁徙的增加,生态移民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和若干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生态移民的定义可以从不同角度诠释。
从环境角度来看,生态移民是因为原住地环境的恶化,人们迁居至其他地方以改善生活基础设施、水源和空气质量。
从资源角度来看,生态移民是因为原住地资源枯竭,人们寻找新的资源供给地。
从气候角度来看,生态移民是因为气候变迁导致生产条件恶化,人们选择适应更适合的气候环境。
总之,生态移民是为了在新的生态环境下获得更好的生存和进步条件而进行的人口迁移。
从分类角度来看,生态移民可以分为内移和外移。
内移是指人们在国内不同地区间的迁移,通常是从农村到城市或从资源枯竭地区到资源丰富地区的迁移。
这种迁移通常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服务条件。
外移是指人们跨国界进行的生态移民,这种移民通常是为了躲避气候变迁或环境恶化,寻求更好的生存和进步机会。
例如,由于南亚地区受到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许多人选择移民至其他国家。
然而,生态移民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起首,生态移民可能引发新的生态问题。
当大量人口迁入新地区时,会带来大量的开发需求和自然资源消耗。
例如,大规模开发过程中可能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丢失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其次,生态移民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移民之间的文化差异、社会融入和资源竞争可能引发社会紧张局势,给社会和政府带来压力。
此外,生态移民也对原住民族群体的生存和进步构成挑战,他们可能面临资源和就业机会的缩减。
为了解决生态移民带来的问题,应实行综合措施。
起首,应加强环境保卫和资源管理,缩减生态系统的破坏。
这可以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政策和资源管理措施来实现。
其次,应通过提高移民教育水平宁技能培训,从而提高移民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全球气候变化环境移民和难民的挑战全球气候变化:环境移民与难民的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环境移民和难民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挑战。
气候变化引发的环境灾难,包括极端天气事件、海平面上升、干旱和沙漠化等,使得许多人被迫离开家园,寻找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移民和难民的影响以及相关应对措施。
一、气候变化引发的环境移民1.1 极端天气事件由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洪水和热浪等频率和强度增加,导致大量人口被迫离开原居住地。
例如,加勒比地区的飓风经常摧毁岛屿上的基础设施和居住区,迫使岛民寻找新的安全居住环境。
1.2 海平面上升随着全球变暖,冰川和极地冰层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这对位于沿海地区的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构成了巨大威胁。
曾经位于海岛上的居民们被迫离开家园,寻找其他安全的居住地。
1.3 干旱和沙漠化气候变化还导致干燥地区的干旱和沙漠化加剧,使农业无法为生计提供足够的食物。
随着干旱蔓延,许多农民被迫迁离家园,成为环境移民。
二、气候难民的挑战2.1 社会经济影响气候难民的大规模流动给目的地社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原本已经脆弱的社会经济系统难以承载大量流离失所的人口,包括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
这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经济不稳定。
2.2 环境承载能力压力加大大规模气候难民流入某一地区后,该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面临巨大压力。
水资源、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会受到冲击。
长期来看,这可能对目的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3 国际合作与责任分担随着气候难民问题的不断加剧,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和责任分担。
各国应制定和共享有效的政策和资源,帮助环境移民和难民,同时倡导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三、应对气候变化环境移民和难民问题的措施3.1 国际立法和协议国际社会应加强立法和协议,明确气候变化引发的环境移民和难民的法律地位和权益保护。
各国应共同努力,确保环境移民和难民在被迫迁移的过程中得到合适的帮助和保护。
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气候难民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气候难民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关注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和难民问题产生的影响,并分析现有的政策和措施是否足够应对这一挑战。
一、气候变化引起的人口迁移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和飓风等,对人们的生活和资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农作物减产、水源枯竭和居住环境恶化等问题,迫使许多人不得不离开原居地。
这种人口迁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逐渐型和突发型。
逐渐型迁移是指由于长期干旱、海平面上升或土壤贫瘠等持续性的气候变化而引起的人口流动。
突发型迁移则是因为短期内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如飓风、洪水和地震等。
二、气候难民的现状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全球约有250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成为气候难民。
这些人通常流离失所,面临生计和住所不稳定的问题。
由于他们无法在原居地生存,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居住地。
然而,很少有国家或地区愿意主动接纳这些气候难民,导致他们往往陷入更严重的贫困和人权问题。
早期的气候难民主要集中在一些低海拔的岛屿国家和贫穷的发展中国家。
但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地中海沿岸国家、亚洲沿海地区和美洲洪水频发的地区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气候难民问题。
三、应对气候难民问题的挑战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气候难民问题,国际社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缺乏明确定义和法律地位的气候难民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援助。
其次,各国对于接纳和安置气候难民的政策存在差异,缺乏统一和协调的行动。
此外,气候难民问题与移民问题有所重叠,给相关国家的治理和管理带来了困难。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制定出全球性的气候难民保护政策。
这些政策应该明确气候难民的定义和法律地位,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必要的援助和保护。
此外,各国需要制定独立的气候难民政策,加强国际刑事法庭对于迫害气候难民的追究和惩处。
四、可行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气候难民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解决方案。
气候移民概念辨析及政策含义———兼论宁夏生态移民政策潘家华1,2,郑艳1,2(1.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28;2.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28)摘要: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气候移民的相关概念及其演变,从产生动因、迁移目的、政策依据、治理主体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气候移民概念的内涵及特征。
以宁夏生态移民政策为例,从政策分析角度阐释了气候移民与生态移民在概念界定、驱动因素、资金机制、政策含义上的区别和联系,指出宁夏的生态移民本质上是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环境承载力恶化所导致的气候移民问题,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有计划的适应行动。
在此基础上对于国内开展气候移民政策与实践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明晰界定气候移民的概念,将气候移民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为气候移民提供资金保障,对气候移民重点区域进行统筹规划,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推动建立相关机制和政策等。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移民;生态移民;适应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753(2014)01-0078-09On Climate Migration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Reflection on Ningxia's Ecological MigrationPAN Jia-hua1,2,ZHENG Yan1,2(1.Research Centr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100028,China;2.Institute of Urban&Environmental Studie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100028,China)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relevant concepts and evolution of climate migration,exploring its origins,objectives,cri-teria for policy making and governance.Take Ningxia's policy and practice on ecological migration,this paper clarified the discrepancy and linkage between climate change driven migration and ecological migr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finition,driving factors,financing mechanism,policy and practice.Furthermore,this paper argued that the ecological migration in Ningxia is in nature driven by changing climate and decreasing climate carrying capacity for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population.It's an effective policy response facilitated by government.Finally,this paper proposed to improve this planned adaptation for Ningxia and other regions,such as to clarify the definition of climate migration,to take climate migration into national climate change strategy and measures,to assist climate migrants with financial support,to build relevant mechanism in the global climate negotiation,and so on.收稿日期:2013-04-08修回日期:2013-11-19基金项目:中-英-瑞士“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ACC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适应气候变化治理机制:东西部地区案例比较研究”(编号:71203231)联合资助。
气候变化对难民和移民的影响在当今世界,气候变化已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它还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难民和移民问题尤为突出。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繁,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失衡,这些都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迫使许多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成为难民或移民。
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是造成人口流离失所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暴雨、洪水、飓风、干旱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给许多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抵御灾害的能力有限,一旦遭遇灾害,往往会造成房屋倒塌、农田被毁、道路中断,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寻求生存的机会,他们只能选择背井离乡,成为难民或移民。
海平面上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对于那些居住在沿海地区或低海拔岛屿的人们来说,海平面的持续上升意味着他们的家园将被淹没。
一些小岛屿国家,如马尔代夫、图瓦卢等,面临着国土消失的危机。
这些国家的居民不得不考虑迁移到其他地方,以谋求生存的空间。
气候变化还会对农业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引发人口的流动。
干旱和洪涝等灾害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使得依赖农业为生的人们失去了生活来源。
为了寻找新的生计,他们不得不离开农村,涌入城市或者其他国家,成为移民或者难民。
另外,资源短缺也是气候变化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气温升高,水资源的分布变得更加不均,一些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同时,能源供应也可能受到影响,这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制约经济的发展。
在资源匮乏的压力下,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只能选择离开。
难民和移民的大规模流动给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带来了诸多挑战。
首先是经济方面的压力。
大量的难民和移民涌入,会增加当地的就业竞争,给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带来冲击。
同时,他们还需要依赖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会给政府的财政带来巨大的负担。
其次是社会融合的问题。
难民和移民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的语言、宗教、价值观等可能与当地居民存在差异。
收稿日期:2012-11-20作者简介:郑艳,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学,适应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中-英-瑞士“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ACCC )”;IRDR-CHINA 青年科学家研究项目联合资助。
环境移民:概念辨析、理论基础及政策含义郑艳(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05)摘要在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环境移民问题成为国内外新的研究热点。
然而,对于环境移民及其相关概念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对国内外开展的环境与移民相关研究进行了概念梳理和分析,认为环境移民是指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受到突发或渐进式的不利影响而产生的各种人口迁移行为。
环境移民概念涵盖了气候移民、生态移民等相关概念,气候移民是指由于短期或长期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引发的人口迁移,生态移民是指以生态保护为首要目的的人口迁移行为。
在我国,对于环境移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特点是生态移民政策与实践往往承担了生态保护、发展、减贫等多种目标。
本文指出环境移民本质上是在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典型的人类-生态复合系统引发的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
针对环境移民问题的复杂性,有必要构建一个综合的生态环境容量与人口迁移的理论分析框架,相关理论基础包括:资源稀缺理论、生态环境承载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人口迁移理论等。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于国内的环境移民政策与实践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根据气候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情景进行人口规划和布局,将移民规划纳入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强环境移民群体的决策参与,关注环境移民决策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推动国内外环境移民的经验交流与国际合作等。
关键词环境移民;气候移民;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中图分类号C92: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4-0096-08doi :10.3969/j.issn.1002-2104.2013.04.017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使得环境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与此相关的概念有:环境移民、生态移民和气候移民。
气候变暖与气候迁移了解气候变暖如何导致气候迁移气候变暖与气候迁移气候变暖是当前全球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它不仅对自然界造成了深远影响,也对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气候迁移。
本文将深入探讨气候变暖如何导致气候迁移,并分析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一、什么是气候变暖和气候迁移气候变暖是指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整体变暖现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温室气体排放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地球的温度逐年升高,全球气候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气候迁移则是指由于气候变暖,生物和生物圈逐渐向适宜的环境迁移的过程。
例如,某些植物和动物可能会离开原始生活地点,前往更适合其生存的地方。
这种迁移可能会导致生物的种群分布发生改变,并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深远的影响。
二、气候变暖如何导致气候迁移气候变暖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变化,如温度升高、降水模式改变和冰川融化等,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导致气候迁移的发生。
首先,温度升高会改变生物的生活习性。
温暖的气候条件下,某些物种可能无法适应,并且会向更为寒冷的地区迁移。
另外,气候变暖也会影响动植物的繁殖周期和行为习惯,进一步改变它们的种群分布。
其次,降水模式的改变也是导致气候迁移的重要原因。
某些地区的降水量可能会增加,而其他地区则可能变得更加干旱。
这样的变化会导致植被类型和分布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依赖它们的动物群落。
因此,在不适宜的干旱地区,动植物可能会迁移到有水资源的地方。
最后,冰川融化是气候变暖导致气候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全球变暖,地球上的冰川规模正在不断减小,这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
水位上升将迫使一些岛屿和沿海城市的居民向内陆地区迁移,寻找更为安全的住所。
三、气候变暖和气候迁移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气候迁移对环境和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环境方面来看,生物的迁移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减少,产生新的生态系统相互作用。
同时,生态系统的平衡可能会被打破,一些物种可能会灭绝,而其他物种则可能过度繁殖,导致生态失衡。
第2期2018年4月阅江学刊YuejiangAcademicJournalNo.2Apr.2018㊃气象与人类社会㊃气候移民的研究进展述评吴先华1㊀王㊀倩2(1.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1306;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摘要: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移民问题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议题,但目前有关气候移民的研究较为零碎㊂本文从气候移民的概念和模式㊁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㊁气候移民的应对政策,气候移民面临的法律问题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较系统的归纳总结㊂未来应该从导致移民的气候阈值确定㊁移民的综合影响评估以及移民的法律和伦理道德等方面深入研究㊂关键词:气候移民;综述;阈值中图分类号:P49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8)02⁃0061⁃1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 基于大数据融合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研究 (16ZDA0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发计划培育项目 支持应急决策的气象灾害大数据融合的方法研究 (91546117);中国气象局2017年度气象软科学研究项目 互联网+ 背景下公共气象服务供给的多元参与机制研究 (2017[17])作者简介:吴先华,博士,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㊂人类的生产生活一直与气候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气候条件的变化往往导致人类迁移,严重时甚至能够导致人类文化的发展或消亡㊂①因此,对气候移民的历史㊁定义㊁类型㊁动因㊁对迁入迁出地的影响㊁应对政策和法律等问题开展综述,具有较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㊂㊀㊀一㊁古代的气候移民在古代,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气候变化是人类文明演化的基本力量㊂刘兴诗探讨了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的气候移民㊂他结合‘山海经“‘水经注“‘诗经“‘史记“等分析黄帝时代至夏商时期的气候状况和移民情况,认为古代 山无峻干,泽无洼水 大旱七年,雒圻川竭,煎沙烂石 等情况屡屡出现,迫使人类向环境较好的地区迁移㊂我国北方以黄帝与炎帝向东迁移为代表,南方则以古蜀族向东迁移为代表㊂这些迁移促进了中国境内各部族的接触,加16①方修琦㊁葛全胜㊁郑景云:‘环境演变对中华文明影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古地理学报“,2004年第6期,第85页㊂阅江学刊:2018年第2期快了民族大融合和历史的演进㊂①王会昌认为,中国历史上的4个寒冰期与古代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有高度的一致性㊂气候风险和灾害促使西北和北方少数民族人口向南迁移,同时加剧了社会动乱,促进了历史朝代的更迭㊂②Bryan认为,在中世纪暖期,玛雅地区以农业为主,由于受到长期干旱的不利影响,加速了灭亡㊂③Huntington也认为,公元3世纪,由于气候干旱,中亚地区的人口被迫向欧洲迁移,是罗马帝国最终衰亡的主要原因㊂④㊀㊀二㊁近现代的气候移民自184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消耗化石矿物能源㊁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造成全球气候变暖㊁冰川融化㊁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灾害(洪涝㊁飓风㊁强台风㊁低温雨雪冰冻等天气)频发,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居民纷纷外迁㊂国际移民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Migration)的报告指出,气象灾害损害了人类的生存发展权,气候贫困促进了气候移民的产生,国家政策和气候工程也产生了大量的工程移民㊂如南亚地区的洪涝㊁台风灾害频发,海平面不断上升,且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灾害适应和救助能力较弱,将产生大量需要国际社会援助和永久安置的气候移民㊂马尔代夫㊁图瓦卢等小岛国的居民需举国搬迁,可能最终会成为 没有国家的人 ㊂海平面上升㊁降雨减少,极度干旱㊁沙漠化等造成的影响迫使1000多万非洲居民背井离乡㊂在墨西哥的干旱地区,渐进性的沙漠化每年也迫使60万 70万人迁移㊂2005年卡特里娜(Kat⁃rina)飓风和丽塔(Rita)飓风袭击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大约200万人无家可归㊂⑤世界银行(WorldBank)也指出,气候变化使过去几千年积累的文明成就和人类为生存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毁于一旦㊂⑥全球都受到气候变化次生灾害的影响,不仅经济社会发展受阻,有些地区人民的生存权都受到了威胁㊂Myers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有2亿人口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的压力而被迫迁徙,⑦有些预测甚至高达10亿㊂⑧可见,气候移民已日益普遍,如何应对和解决气候移民问题已迫在眉睫㊂㊀㊀三㊁气候移民的定义2011年3月,亚洲开发银行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气候变化与移民“中指出,未来亚太地区将出现大量的 气候移民 ,从此将 气候移民 这个概念引入大众的视野㊂⑨到目前为止,气候移民的概念仍未被普遍接受和认可,国内外学者大多使用环境难26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刘兴诗:‘原始时期气候大移民刍议“,‘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68页㊂王会昌:‘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地理科学“,1996年第8期,第275页㊂[美]布赖恩㊃费根:‘大暖化“,苏月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页㊂HuntingtonE,TheSolarHypothesisofClimateChanges,GeologicalSocietyofAmericaBulletin,2012,p.477.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Migration,Migration,ClimateChangeandtheEnvironment,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Mi⁃grationPolicyBrief,2009.WorldBank,DevelopmentandClimateChange:AStrategicFrameworkfortheWorldBankGroup,WashingtonD.C.:WorldBank,2008.MyersN,EnvironmentalRefugees:AnEmergentSecurityIssue,13thedEconomicForumOrganizationforSecurityandCo⁃operationinEurope,2005,p.23.ChristianAid.HumanTide,TheRealMigrationCrisis.AChristianAidReport,London:ChristianAid,2007.潘家华㊁郑艳㊁薄旭:‘拉响新警报:气候移民“,‘世界知识“,2011年第9期,第61页㊂吴先华㊁王倩:气候移民的研究进展述评民㊁气候难民㊁环境移民和生态移民等称谓㊂环境难民的概念初次出现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5年的一份报告上,Ellimnawi指出,环境难民是指由于自然气候变化或人为引起的环境破坏,威胁到人们的生存或生活水平,而被迫暂时或永远搬离家园的人们㊂①气候难民是一些学者和媒体使用较多的词汇,毛颖洁将其定义为由于海平面上升㊁极端天气事件频发㊁旱灾和水资源短缺引起的环境缓慢性或突发性的变化,原居住地不再适合人类生存,自愿或者被迫暂时性或永久性离开原居住地的人㊂②环境难民㊁气候难民均与难民相关㊂但对于 难民 定义的使用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议, 难民 的隐藏含义是:移民是被迫迁移的,而 移民 则可能是自愿或者为环境所迫而选择迁移㊂ 难民 的定义更易引起国际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提供援助与支持,从而促使国际社会加紧处理气候变化而引起的移民问题㊂但是, 难民 的定义并不适用于目前的国际法,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管理机构已不能承受现有的大规模难民,如何处理气候移民问题,更易导致混乱㊂③关于环境移民,Swain首次使用了 环境移民 这一称谓,他认为,由于环境因素被迫迁移时,使用 环境移民 比 环境难民 更恰当㊂国际移民组织在2007年建议将 环境移民 定义为 因环境渐进性或突发性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和生存条件产生不利影响,被迫或自愿地选择暂时性或永远离开其原居地,在境内或国际迁移的个人或团体㊂ ④这个定义的范围较大,因为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而环境因素所导致的迁移都称为环境移民,气候移民也成为其中一种㊂关于生态移民,美国植物学家Cowles较早提出了 生态移民 的概念㊂生态的英文单词ecology,前缀eco在英文中还可翻译为经济economy的意思,而这正好体现了生态移民形成原因的复杂性㊂为了保护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既要使移民能够长期发展富裕,又不能破坏迁入地的生态环境,还要不损害迁入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公共资源等利益,这种多目标移民与生存性移民有着极大区别㊂⑤郑艳指出,气候移民㊁生态移民都是环境移民的子概念,是环境移民的一部分,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㊂⑥潘家华㊁郑艳就时间尺度㊁空间尺度㊁驱动因素㊁迁移目的㊁政策依据㊁治理主体㊁迁移意愿等方面对气候移民及上述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㊂⑦陈绍军㊁曹志杰指出,气候移民是指由于气候的渐进性或突发性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或生存条件产生不利影响,在相关气候政策或气候工程的影响下,被迫或主动㊁暂时或永36①②③④⑤⑥⑦余庆年㊁施国庆:‘环境㊁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7期,第42页㊂毛颖洁:‘论气候难民保护面临的国际法问题及其对策“,硕士学位论文,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第9页㊂LonerganS,TheRoleofEnvironmentalDegradationinPopulationDisplacemen,EnvironmentalChangeandSecurityProjectReport,1998,p.7.陈勇:‘对西方环境移民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5期,第70页㊂方兵㊁彭志光:‘生态移民:西部脱贫生态环境保护新思路“,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2页㊂潘家华㊁郑艳㊁薄旭:‘拉响新警报:气候移民“,‘世界知识“,2011年第9期,第62页㊂潘家华㊁郑艳:‘气候移民概念辨析及政策含义 兼论宁夏生态移民政策“,‘中国软科学“,2014年第1期,第80页㊂阅江学刊:2018年第2期久离开家园进行国内迁移或国际迁移的人或人群㊂①该定义内容较为丰富全面㊂㊀㊀四㊁气候移民的类型KalinW按气候灾害类型将气候移民主要分为突发气候灾害(洪涝㊁台风)导致的移民与渐进气候灾害(干旱㊁海平面上升)导致的移民㊂按地区将气候移民分为小岛国移民与高风险地区的移民等㊂②陈绍军㊁曹志杰采用三个维度对气候移民进行分类㊂按移民进行迁移的主动性,将气候移民分为自愿性气候移民和非自愿性气候移民㊂自愿性移民是指个人或人群自主选择迁徙;非自愿性气候移民是指本没有迁移打算,但因客观原因不得不进行迁移的移民㊂按迁移时限的长短分为永久性气候移民和暂时性气候移民㊂暂时性气候移民是指迁移过后还会回到原来家园的气候移民,通常是原居住地仍然具备居住条件,可以继续进行生产生活;永久性气候移民通常是居住环境永久性改变,需要迁移到新的地方定居下来,且再无法回其原住地区域㊂按迁移距离远近,分为国际气候移民和国家内部气候移民㊂国际气候移民与国家内部气候移民的区别比较明显,即其迁移路径是否跨过了国际法框架下的国家主权国界㊂③余庆年还按规模将移民分为个体迁移㊁家庭迁移和大规模迁移,按主导因素分为政府主导和家庭自发迁移,按环境和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影响的程度将气候移民分为环境诱致型㊁环境强迫型和环境严重影响型,④但由于环境因素并非移民选择迁移的唯一因素,这样划分容易忽略重要的社会㊁经济和政策等因素㊂㊀㊀五㊁气候移民的动因及迁移模式研究有关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研究,国内学者更倾向于方法论的宏观研究,国外则多为有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㊂其中既有大时间跨度和大空间尺度的宏观研究,也有从家庭或个人角度的微观研究㊂(一)气候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机理1.气候变化影响生计Nawrotzki等探讨了气候冲击和墨西哥城乡移民之间的关系,不利的气候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城乡之间人类的迁徙模式,影响人口的结构和密度㊂在每个过度干旱月份,农村迁往城市的几率增加3 6%㊂相比之下,炎热月份和乡城迁移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㊂超过3 4个连续炎热月份的阈值后,乡城迁移之间的关系强度逐步增加㊂⑤MarinaMastrorillo等研究了种族隔离时代南非的气候变化对内部迁移流动的影响,发现极端温度的增加以及过量降雨推动人口向外迁移㊂此外还发现,根据移民特征不同,气候对迁移影响的重要性也有所区别㊂气候变化对流动的南非黑人和低收入移民的影响较大,而对白色人种和高收入移民的影响则较弱,因此他们还认为不利气候条件影响迁移的46①②③④⑤陈绍军㊁曹志杰:‘气候移民的概念与类型探析“,‘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6期,第166页㊂KalinW,ConceptualizingClimate-inducedDisplacement,inClimateChangeandDisplacement:MultidisciplinaryPerspec⁃tives,JaneMcAdam,ed.Oxford,Portland,Or.,HartPub.,2010,pp.81-103.陈绍军㊁曹志杰:‘气候移民的概念与类型探析“,‘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6期,第167页㊂余庆年㊁施国庆:‘环境㊁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6期,第43页㊂RaphaelJ.Nawrotzki,JackDeWaard,MaryiaBakhtsiyarava,etal.ClimateShocksandRural-urbanMigrationinMexico:ExploringNonlinearitiesandThresholds,ClimaticChange,vol.11,2016,pp.173-189.吴先华㊁王倩:气候移民的研究进展述评传输媒介是农业㊂①QingPei等在总结中国古代不同农业生态区的人类迁移时,则进一步论证了这一点㊂通过探索中国过去两个时期土地承载能力和迁移之间的关系,发现在田园地区,气候变化是土地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触发迁移有重要作用㊂在水稻种植地区,迁移更受人口压力的影响,人口压力是土地承载能力的另一个主要因素㊂小麦种植地区位于田园和大米种植区域之间,气候变化和人口压力都会发生作用㊂研究结果还揭示了区域文化和地理环境在塑造中国古代不同农业生态区迁移规律中的重要性㊂②2.气候变化影响国土㊁生命安全由于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众多地区都面临着危及国土㊁生命安全的严重威胁,大批居民被迫迁移㊂杨光义等研究了全球变暖之后海平面上升对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影响,气候变化不仅严重影响其农业和渔业的发展,图瓦卢的国土安全也遭受着威胁㊂图瓦卢国土由对生长环境十分敏感的珊瑚礁组成,由于全球变暖,珊瑚虫的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大量死去,珊瑚虫的食物水藻也由于水温上升而大量死亡㊂珊瑚虫缺少食物更加速了它的死亡,图瓦卢国土下沉㊂同时图瓦卢的国土被快速上升的海平面不断淹没,平均海拔不到4 5米的国土终将被海水慢慢吞噬,消失在海水中㊂如今图瓦卢宣布对抗气候变化的所有努力均已失败,将举国搬迁至新西兰㊂③PhilippeBoncour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研究发现,河流洪水和海岸洪水使其沿海三分之二人口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都受到威胁㊂2005年,由风暴引发的侵蚀和海水倒灌使卡尔特莱特群岛上的1000名居民被正式疏散㊂之后,瓦努阿图特瓜岛拉图的100名居民也因为暴雨侵袭㊁海水倒灌而向内陆迁徙㊂④小岛国纷纷制定应急计划,采取防范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保护气候移民,然而持续的海岸侵蚀和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削弱了他们对抗气候变化的能力㊂在今后的50年内,可能有越来越多的太平洋中部的小岛国举国迁移至美国㊁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国家,出现大规模的移民㊂⑤3.影响气候移民的其他因素气候移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气候移民的产生过程中,有很多非气候因素在发挥作用,多种因素的叠加驱使人们进行迁移㊂Lonergan指出了五组推动人口迁移的因素,其中自然灾害㊁渐进性环境变化与气候变化相关,包含环境变化的发展项目㊁工业事故㊁冲突或社会动荡等则属于其他相关因素㊂⑥56①②③④⑤⑥MarinaMastrorillo,RachelLicker,PratikshyaBohra-Mishra,etal.TheInfluenceofClimateVariabilityonInternalMi⁃grationFlowsinSouthAfrica,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vol.39,2016,pp.155-169.QingPei,DavidDZhang,HarryFLee, ContextualizingHumanMigrationinDifferentAgro-ecologicalZonesinAncientChina, QuaternaryInternational,vol.426(2016),pp.65-74.杨光义㊁焦旭东㊁陈永金㊁高伟㊁崔久洁㊁王鑫静:‘全球变化对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影响分析“,‘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1期,第52-59页㊂PhilippeBoncour,ClimateChangeandMigrationintheSouthPacificRegion:PolicyPerspectives,WashingtonDC:Insti⁃tuteforPolicyStudies,2009,pp.357-370.AsianDevelopmentBank,ClimateChangeandMigrationinAsiaandthePacific,MandaluyongCity,Philippines:AsianDevelopmentBank,2011.LonerganS,TheRoleofEnvironmentalDegradationinPopulationDisplacement,EnvironmentalChangeandSecurityPro⁃jectReport,vol.4,1998,pp.5-15.阅江学刊:2018年第2期BrettellCB在探讨有关移民研究时,用到经典的 推力 拉力 理论(push&pullthe⁃ory),即有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共同影响人们的迁移活动㊂①依据该理论,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渐变缓发性气候风险与极端突变灾害性气候风险是人们做出迁移决策的推动因素,而拉力因素主要包括:(1)经济因素㊂地区发展和收入差距吸引移民迁出㊂迁入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劳动力市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而更稳定,能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薪酬水平,这是吸引人口迁移的拉动力㊂(2)政治因素㊂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㊂由于气候的突然或渐进性变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无法支撑人类生存发展,使人们难以维持生计㊂为抵御这些不利影响,保卫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由政府主导出台政策进行移民,比如我国西部地区已经实施了二十余年的生态移民工程㊂(二)气候移民的迁移模式国土面积㊁安全受到损害的国际移民通常迁往美国㊁澳大利亚㊁新西兰等发达国家㊂国家内部气候移民的迁移模式则较为丰富,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农村迁往城市㊂RaphaelJ.Nawrotzki指出,生活在农村地区比城市地区更容易受到气候冲击,而城市能够提供工作机会和更高的工资,城市地区给予居民强烈的依赖感并且有维持生计的部门,且劳动力市场对气候敏感度较小㊂因此,大部分移民是从农村迁往城市的㊂②NatalieSuckall等研究发现,移民迁往城市的时间越来越长㊂针对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大多数研究证明,移民倾向于以 圆 的方式移动,在回到农村的家之前只有很短的时间在城市㊂然而,一些气候变化对迁移影响的研究发现,日益恶化的环境条件可能破坏农村生计,导致人们搬到城市的时间更长㊂如移民在马拉维首都这一城市环境中的停留时间比预测的更长㊂第二,城市迁回农村㊂在NatalieSuckall等关于非洲撒哈拉以南的研究中还发现,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反向迁移,即向农村迁移㊂如人们在马拉维城市中的生活取决于在农村环境中的产品(如食物和薪材)㊂如果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被气候变化破坏,他们可能会回到农村㊂因此,总的来说,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某一种情况下,气候变化对迁移的影响可能不会增加向城市迁移的人口,而是刺激大批人才从城市回到农村㊂③第三,农村迁往农村㊁城市迁往城市㊂FindlayAM的研究指出,来自农村地区的移民的技能有时不能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市场;④DillonA论证,乡 乡和城 城迁移也可能是移民输入和输出地区共同应对相似的环境气候危机的方法㊂⑤66①②③④⑤BrettellCB,HollifieldJF,eds.MigrationTheory:TalkingAcrossDisciplines,LondonandNewYork:2007,p.34.RaphaelJ.Nawrotzki,FernandoRiosmenab,LoriM.Hunter,etal.AmplificationorSuppression:SocialNetworksandtheClimateChange-migrationAssociationinRuralMexico,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vol.35,2015,pp.463-474.NatalieSuckall,EvanFraser,PiersForster,etal.UsingaMigrationSystemsApproachtoUnderstandtheLinkbetweenCli⁃mateChangeandUrbanisationinMalawi,AppliedGeography,vol.63,2015,pp.244-252.FindlayAM,MigrantDestinationsinanEraofEnvironmentalChange,GlobEnvironmentChange-HumanPolicy,vol,21,2011,pp.50-58.DillonA,MuellerV,SalauS.MigratoryResponsestoAgriculturalRiskinNorthernNigeria,AgricultureEcosystemsandEnvironment,vol.93,2011,pp.1048-1061.吴先华㊁王倩:气候移民的研究进展述评第四,沿海地区向内陆迁移㊂由于海岸侵蚀㊁海水倒灌,淡水含水层和农作物受到盐水侵袭,沿海居民不得不向内陆地区迁移(如巴布亚新几内亚)㊂①㊀㊀六、气候移民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研究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管理等问题,对移民迁入地与迁出地有错综复杂的影响㊂目前没有关于气候移民对迁入地和迁出地影响的专门研究,只是在阐述气候移民问题和研究气候移民决策时有所涉及㊂(一)气候移民对迁入地的影响气候移民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㊂提供了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有利于促进迁入地的经济发展;不同地区的人带来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如迁移人口有文化优势,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城市化进程㊂气候移民对迁入地的不利影响㊂FindlayAM的研究指出,与气候有关的乡 城移民的增加可能超过大都市提供基本服务如医疗㊁教育㊁公共安全的能力㊂②大量移民涌入对社会治安造成威胁,给人口㊁资源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㊂人口密度增大,给迁入地的住房㊁交通㊁教育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挑战,减少就业机会㊂此外,还会加剧社会矛盾冲突,造成迁入地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加大环境治理的压力,可能导致二次移民㊂(二)气候移民对迁出地的影响气候移民大多会给迁出地带来正面影响㊂对于当地的环境来说,外迁的人口减轻了对环境的压力,有助于环境的恢复㊂对于留在迁出地的居民来说,研究表明,家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向家中汇款,有利于提高当地农业的创新能力㊁自我保护能力,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㊂Stanleykaranjang等通过来自肯尼亚北部地区农牧家庭的数据,探讨移民的家庭成员是否采用了应对气候灾害的农业创新方法㊂研究证明,来自移民家庭成员的汇款可能放松资本限制,而且汇款是一种重要的将移民和农业适应性相连接的机制㊂移民家庭采用更多的适应性措施,促进自我保护㊂这些发现表明,在肯尼亚北部的半干旱地区,农牧家庭移民和地方创新是互补的,而不是自我保护的替代机制㊂至少有一个成员已经移民的家庭可以通过收到的汇款克服障碍,采用高成本的农业创新成果,以此来提高他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面对相关打击时,强化自我保护能力㊂③RaphaelJ.Nawrotzki等认为,家庭和社区层面的社交网络抑制了气候变化对于农村墨西哥国际移民的影响㊂通过研究1986年至1999年气候变化对国际移民的影响,发现在社区层面,有移民经验的成年人的比例越高,越能减缓气候引发的迁移可能性,这表明有经验的成年人移民可以促进当地适应气候变化㊂④76①②③④PhilippeBoncour,ClimateChangeandMigrationintheSouthPacificRegion:PolicyPerspectives,WashingtonDC:Insti⁃tuteforPolicyStudies,2009,pp.357-370.FindlayAM,MigrantDestinationsinanEraofEnvironmentalChange,pp.50-58.Stanleykaranjang,Erwinh.Bulte,KenE.Giler,etal.MigrationandSelf-protectionagainstClimateChange:ACaseStudyofSamburuCounty,KenyaWorldDevelopment,vol.84,2016,pp.55-68.RaphaelJ.Nawrotzki,FernandoRiosmenab,LoriM.Hunter,etal.AmplificationorSuppression:SocialNetworksandtheClimateChange-migrationAssociationinRuralMexico,pp.463-474.阅江学刊:2018年第2期㊀㊀七㊁气候移民的应对政策研究(一)对迁入地的政策管理专门研究气候移民迁入地的政策管理的学者不多㊂方修琦等研究了清代极端气候事件和政策管理的互动㊂1668年,清朝政府为防止东北地区过度开垦,实施封禁政策,降低了移民的垦殖规模㊂清政府的政策响应虽然较为滞后,且在1671年之后才有成效,但确实是对东北地区过度移民开垦的一种政策响应,体现了政策与气候移民的互动性㊂①该研究将自然灾害作为重点原因予以考虑,忽视了当时的其他社会因素和政策情况,只能通过自然序列与考古或历史记录所得的人类历史文化序列相对比,缺少对于内在机理的解释与多领域作用过程的分析㊂郑昊在研究我国西部地区的移民小城镇化问题时指出,大批气候移民涌入城市对城市化进程提出了极大挑战,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㊁教育和医疗等公共资源的分配提出极大挑战㊂气候移民影响了人口的规模㊁密度和结构,当地政府和政策制定者需根据气候移民情况统筹谋划,制定应对性政策,采取政策扶持,促进市场信息流通,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分布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㊂②(二)对气候移民的安置气候移民迁移到新的地区,生活生存情况本应好转,但也面临各种艰难的问题㊂何志扬等指出,气候变化影响气候移民的身体健康,影响其智能发展,延误儿童的学习与成长的时机,移民原有的农业技能㊁生产经验失灵,寻求新的工作机会与收入来源时比较困难㊂③尕丹才让分析生态移民时指出,他们面临的困难包括就医㊁就学难,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较差,物价高㊁生活困难㊁生存压力大,就业难㊁自身职业技能与劳动力市场不匹配,补偿标准低㊁收入提高难,融入社会难㊁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等㊂④(三)对迁出地的政策管理为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威胁,利用气候资源,迁出地实施一系列防御气候灾害的工程,由此产生气候工程移民㊂⑤宏观气候工程包括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退耕还林㊁退牧还草㊁封山育林等,微观气候工程包括指导农民采取一系列农业创新措施,如干旱地区的节水灌溉㊁塑料大棚和培育耐旱作物等技术,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㊂㊀㊀八㊁气候移民面临的法律问题气候变化引起的气候移民不仅对于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的政治㊁经济㊁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对法律也产生了冲击㊂86①②③④⑤方修琦㊁叶瑜㊁曾早早:‘极端气候事件-移民开垦-政策管理的互动 1661 1680年东北移民开垦对华北水旱灾的异地响应“,‘中国科学D辑㊃地球科学“,2006年第7期,第680-688页㊂郑昊:‘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小城镇化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第30页㊂何志扬㊁张梦佳:‘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气候移民人力资本损失与重构 以宁夏中南部干旱地区为例“,‘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12期,第109-116页㊂尕丹才让:‘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研究 基于经济学视角“,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第23页㊂曹志杰㊁陈绍军:‘气候风险视域下气候移民的迁移机理㊁现状与对策“,‘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11期,第45页㊂。
气候变暖与安全气候变化引发的冲突与移民问题随着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气候变暖不仅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引发了一系列与安全和移民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暖对冲突和移民问题的影响,并提出应对变化的可能解决方案。
一、气候变暖引发的冲突问题气候变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干旱、洪水、风暴等,这些事件不仅对当地经济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也容易引发冲突。
例如,干旱引起的农作物减产和水资源短缺可能导致人们之间的竞争,甚至引发地区内部的冲突。
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改变自然资源的分布,引发国家之间的争夺,甚至导致跨国冲突。
解决气候变暖引发的冲突问题需要综合各方努力。
首先,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暖问题。
通过加强国际间的气候谈判和合作,推动减排和适应措施的执行,可以有效减少冲突的发生。
其次,各国政府应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同时,加强教育和意识形态的引导,培养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也是解决冲突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气候变暖引发的移民问题随着气候变暖影响的加剧,许多地区将变得不再适宜人类居住,从而导致大量的人口迁移和流离失所。
例如,海平面上升威胁到许多低洼地区的居民,他们不得不迁移到安全的地方。
另外,干旱和饮用水短缺也会迫使大量人口离开原居地,寻找更好的生存条件。
这些移民潮可能会给接收地区带来社会经济压力,并引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为应对气候变暖引发的移民问题,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解决移民潮带来的挑战。
开展国际合作,支持和帮助受灾地区的人们,提供必要的援助和保障。
同时,要加强合法移民的管理和控制,制定更为灵活和包容的移民政策,为受气候变暖影响而不得不迁移的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三、解决冲突和移民问题的综合措施针对气候变暖引发的冲突和移民问题,解决方案应从多个方面着手。
气候移民的国际法保护困境与对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气候移民的数量逐年增加。
气候移民是指因气候条件恶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原因而被迫离开家园的人口。
这类人群往往面临失去生计、食物和水源等困难,而国际法在保护气候移民的权益方面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本文将就气候移民的国际法保护困境与对策进行探讨。
气候移民主要源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极端事件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这些人口往往面临着生存环境的破坏、生产生活资源的匮乏、社会福利不足等问题。
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他们不得不选择离开原居住地,迁移到其他地区。
在国际法层面,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等国际条约对气候移民的权益保护进行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具体的法律框架和细则仍不健全。
这使得气候移民在遭遇气候相关问题时难以得到充分的国际法保障。
虽然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关于气候移民的国际法保护制度依然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专门的国际法条款和文件来明确气候移民的权益和保护措施;(2)现有的国际法框架主要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对气候移民的度不够;(3)各国在制定国内法时,往往忽视气候移民的权益保障问题,导致法律空白。
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气候移民的权益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国家间的责任划分并不清晰,导致国际合作受到阻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援助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承担上存在分歧;(2)发达国家往往推卸责任,不愿意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3)国家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框架,难以形成合力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要实现气候移民的国际法保护,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以实时监测气候变化对人口分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然而,目前国际社会在这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如:(1)缺乏统一的监测标准和指标体系,导致数据可比性不足;(2)监测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无法满足实际需求;(3)缺乏专业的监测人才和团队,难以保证监测质量和可靠性。
气候移民的概念与类型探析作者:陈绍军曹志杰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06期摘要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所导致的现实或潜在的大量气候移民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是现阶段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通过对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种主客观因素叠加作用导致的渐变缓发性气候风险、极端突变灾害性气候风险等诸种气候变化现象所导致的气候移民问题的剖析,结合已有的研究文献对历史、现实条件下气候变化导致的气候移民产生的机理与逻辑展开分析,以把握其演变发展趋势。
从而对气候移民进行概念上的辨析、梳理和界定,以揭示气候移民的实体内涵、本质特点与根本属性;并依据移民的迁移意愿、迁移时限长短、迁移的空间区域和距离远近、导致气候移民的不同致因对其进行类型上的划分与归类,以期加深我们对气候移民问题的深入理解与认知,更好把握气候移民问题产生的本质与演变发展规律。
从而为有效破解各种气候变化现象导致的气候移民难题,化解气候移民面临的各种社会风险,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做出初步探索。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移民;概念;类型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6-0164-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6.027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所导致的现实或潜在的大量气候移民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是现阶段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模式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确定性的增加已导致地球海洋洋流流向的变化,使得热带海洋表面气温不断上升,全球海洋风暴持续时间延长、强度增加,海平面上升,荒漠化加剧,干旱、洪涝频繁多发,气候开始变得极端无常。
极端而无常的气候,催生了大量的“气候移民”,他们因气候变化、生态失衡、地质变异和环境污染等原因而受灾不得不进行迁移。
环境正义基金会主席史蒂夫·特伦特指出“气候变化影响家庭、基础设施、食物、水及人类健康,还将会导致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群迁移”[1]。
据联合国环境和人类安全组织、香港发展与救援NGO组织——香港乐施会等组织机构在2009年的预计,在1998-2007年间,全球每年受气候灾害影响的气候难民人数约为2.43亿人;2015年后气候难民人数将达到3.75亿人以上。
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气候难民已开始进行自发和有组织的气候移民,世界上现在已有约2 600万因为气候变化而被迫迁徙的气候移民,到2050年,全球估计将有2亿人沦为“气候移民”[2]。
气候移民是人们应对气候变化压力的重要机制之一。
关涉气候移民的研究,早在莱文斯坦的迁移法则中就将不适宜的气候、不公平的法律、重税、不适宜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刺激等看作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
美国地理学家Ellen Churchill Semple更是认为“寻找更好的土地、适宜的气候和容易居住的环境是人们迁移的动机”[4]。
尽管早期人们将气候变化作为一种重要因素纳入了对气候移民的解释和理解之中,但随后就逐渐消失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有一些关于气候移民的理论著作问世。
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关气候移民规模的预测方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但由于早期关于气候移民的研究和政策讨论偏重于以未来为导向的警示性预测,而不是观察分析迁移流,以致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自然科学家认为环境恶化和迁移之间存在内在联系[5],社会科学家认为环境仅仅是影响人们迁移因素中的一种[6]。
当前,有关气候移民的争议仍旧存在,但学科间的认识分异逐渐减少,环境科学家和人口学家都认为自然环境是迁移的动力因素,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力逐渐凸显,观察或试验研究逐渐取代预测,但其研究结果仍旧非常有限。
如何以已有研究为基础,突破社会文化交叉法、经济视角的牵绊,提升人们对气候风险导致气候移民问题严重性的认知,对气候移民进行概念上的梳理与界定,类型上的归类与划分,剖析造成气候移民问题的制约性因素,将气候移民从经济迁移大流中分离出来已是一个摆在世人面前不容回避的现实性、迫切性的重要议题,深刻认识把握这一全球性的社会现象,有助于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与可持续发展。
1 气候变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对人口迁移的影响1.1 气候变化的表现形式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全球气候近50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影响,气候变化现象怪异难料,沙尘暴、飓风、雪灾、干旱、洪涝等气候灾害的能量与数量不断升级,已对自然系统、生物系统和人类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已带来严重挑战,已成为人类最迫切需要关注与解决的问题。
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对气候变化的定义,并结合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社会现实,本文对气候变化的概念定义为:气候变化是指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自然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在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7]。
其原因或因于自然自身的演变历程,或为外界条件使然,亦或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大气组成成分和自然资源利用的改变。
如此,对气候变化诸现象展开分析,既突出了气候变化中的人为致因又可与主要由自然原因导致的气候变率相区别。
总体看来,现阶段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陈绍军等:气候移民的概念与类型探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年第6期1.1.1 渐变缓发性气候风险渐变缓发性气候风险主要表现全球气候变暖和冰川融化等。
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渐变缓发性气候变化正在改变自然、生物系统的正常运行,给世界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部门带来了难以承受的、不可逆转的、持久的严重影响,特别是在农业、水资源以及能源等方面。
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化产生的一系列不可逆的后果,现已导致了约2 600万气候移民,在未来40年,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的气候变化将使全球10%的人口,约5亿到6亿人,面临沦为“气候难民”的风险,度假天堂马尔代夫也已开始为约40万的国民另觅栖身之所[2]。
气候变化同时导致冰川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面积融化,使冰川和积雪的储水量减少。
根据目前的全球变暖趋势,不到30年,80%的喜马拉雅冰川将消融殆尽。
“亚洲水塔”的萎缩可能导致多个亚洲国家水资源的短缺,马拉雅山地区的冰川融化,将增加洪水和岩崩的发生率。
此外,渐变缓发性气候风险还表现在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酸雨(Acid Deposition)等方面。
1.1.2 极端突变灾害性气候风险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气候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极端突变灾害性气候风险发生的概率进一步增大。
近半个世纪以来极端突变性气候风险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热浪天气、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出现飓风、超强台风、强台风以及风暴潮等气候灾害的可能性加大,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更高、强度更大、危害程度更深。
极端突变性气候变化使得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频率加大,人口密集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面临的风险更大,如亚洲和非洲的大型三角洲和一些小岛屿。
极端而无常的气候,催生着大批的“气候移民”,他们因气候变化、生态失衡、地质变异和环境污染等原因而受灾,由于遭受环境污染、土地退化、干旱和自然灾害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压力,全球现在已有2 600万人被迫离开了他们的家园和土地[8]。
1.2 气候变化与历史、现实中的人口迁移气候变化与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关联分析。
气候移民虽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新名词,但这种现象古已有之。
从浩繁的史料记载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历史时期上因气候变化及由此而引起的环境变化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气候变化致因下人口迁移路径图大致呈现出:“气候变化→气候灾害→环境变迁→人口迁移→人口分布变化→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变更”的总体轮廓。
类似的现象也见诸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历史时期玻利尼西亚群岛人口的迁移;干冷时期气候干旱迫使中亚地区的人口向欧洲迁移,中亚游牧民族大规模的向西、向欧洲迁移成为导致罗马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9]。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候条件的加速持续恶化导致了环境的变迁进一步催生了气候移民。
目前,气候变化与人口迁移的关联性已呈现出“气候变化→生态失衡→环境变迁→气候政策出台→气候工程实施→气候移民→局部地区社会经济系统重建”的趋势。
2 气候移民及相关概念辨析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社会就注意到移民问题与气候变化、环境退化之间的关联。
近几年,随着全球变暖确定性的增加、海平面上升、环境退化、极端突发性气候风险事件频发等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问题,使得“气候移民”成为了国际社会新的关注点。
2011年3月,亚洲开发银行发布了一份名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气候变化与移民》的报告,对亚太地区未来可能面临的大规模“气候移民”问题拉响了警报。
这份报告吸引了广大媒体的关注,也把“气候移民”这个原本并不为大众所熟悉的概念推到了前台[10]。
2.1 初露端倪——处于争议漩涡中的气候移民由于一直以来一直缺乏一个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概念来统一指称由气候变化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因素而引发的相关环境议题)导致的人口迁移行为,环境难民、环境移民、气候难民等莫衷一是各有所据,概念的界定仍处在争论不休的漩涡之中,用词至今也尚未统一。
在气候移民概念上的争论不休导致了“气候移民”的难产,这既不利于形成统一明确的认知,也会削弱真正需要获得帮助的人们。
尽管如此,当“环境难民”(Climate Refugees)一词1985年首次出现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上时,它指称的是由于环境(包括气候变化)破坏(自然或人为引起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存或严重影响到其生活质量,而被迫临时或永久离开其家园的人们[11]。
此后“环境难民”一词开始为政界、学术界、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使用。
虽然现在学术界关于气候移民的研究已有一定数量的积累,气候难民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使用,但是广泛使用的“难民”一词也引起了诸多争议。
因为不同的概念界定具有不同内涵,以及与之相应的责任。
一方面如果将由气候变化导致的人口迁移界定为移民,主观上会减轻对这类人群的重视程度,而将之划归为难民往往更能产生情感共鸣,国际上也具有更为明确的定位;另一方面如果将之定义为难民,则这一术语又不符合国际相关法律的概念界定,更何况国际上现存的难民规模已经严重超过相关管理机构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范围,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已经严重不堪重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