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NGO组织与青少年参与的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6
大学实践报告走进NGO组织的使命担当《大学实践报告走进 NGO 组织的使命担当》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实践活动是我们深入了解社会、拓展视野、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次,我有幸走进了一个 NGO 组织,亲身体验并了解了它们的使命与担当,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
我所参与的这个 NGO 组织,主要致力于环境保护和教育公平两大领域。
初入组织,我被其成员们的热情和专注所感染。
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的是在校学生,有的是已经工作的社会人士,但都怀着一颗为社会贡献的心,聚集在了一起。
在环境保护方面,该组织积极开展各类活动。
他们组织志愿者到城市周边的河流、湖泊进行水质监测,收集数据并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我也参与到了其中一次水质监测活动中。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们早早地集合,带着专业的检测设备来到了河边。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采集水样、如何使用检测试剂和仪器。
看着那些复杂的数据和指标,我深深感受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除了水质监测,他们还定期组织植树造林活动。
在城市的一些荒地或者山区,志愿者们齐心协力,挖坑、种苗、浇水,为大地增添一抹绿色。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而在教育公平领域,该组织的努力同样令人钦佩。
他们深入到贫困地区的学校,为孩子们捐赠图书、文具等学习用品,并且组织志愿者进行支教活动。
我曾跟随他们去过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
那里的教学条件相对简陋,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却无比强烈。
我们为他们带去了新的书籍和学习资料,并且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
看着孩子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我明白了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
而我们所做的这些微小的努力,或许能够在他们的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激励他们努力学习,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 NGO 组织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首先,资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许多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包括购买设备、物资,以及支付相关的费用等。
大学实践报告NGO组织实践中的社会影响力《大学实践报告:NGO 组织实践中的社会影响力》在当今社会,非政府组织(NGO)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以各种方式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着力量。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幸参与了一次 NGO 组织的实践活动,深刻地感受到了其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我所参与的 NGO 组织致力于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教育支持和关爱。
该组织通过募集资金、物资,组织志愿者支教等方式,努力改善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状况。
在实践过程中,我首先感受到的是 NGO 组织在资源整合方面的强大能力。
为了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筹集到足够的学习用品和书籍,该组织积极与企业、学校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合作。
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学校捐赠了大量的图书,社会组织则帮忙宣传和推广。
通过这种方式,各方资源得以汇聚,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好的学习条件。
NGO 组织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孩子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们的NGO 组织通过派遣志愿者到当地支教,为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和希望。
这些志愿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专业背景,他们用自己的所学和热情,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户。
在支教过程中,志愿者不仅传授了书本上的知识,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和自信。
此外,NGO 组织还在社会意识的唤醒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组织各种公益活动和宣传,该组织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现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许多人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纷纷主动加入到公益行动中来,成为了志愿者或者捐赠者。
这种社会意识的觉醒,推动了整个社会向更加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在实践中,我还深刻体会到了NGO 组织对于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这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决心。
大学生对公益活动参与意愿调研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大学生对公益活动参与的意愿及其相关原因。
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1. 引言公益活动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对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2.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了50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并对其进行了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参与公益活动的意愿及原因等。
3. 调查结果3.1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意愿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表示有意参与公益活动,其中包括志愿服务、环保活动、慈善捐款等。
这表明大学生对公益活动的参与意愿较高。
3.2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原因在调查中,大学生提供了一些参与公益活动的原因。
首先,他们认为参与公益活动可以改善社会状况,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其次,参与公益活动可以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此外,一些大学生表示参加公益活动可以提供社交机会,结识志同道合的人。
4.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对公益活动的参与意愿较高,他们认为参与公益活动对于改善社会和个人的成长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也存在一些大学生对于公益活动的认知偏差和时间限制等问题。
5. 建议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公益活动参与意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5.1 加强公益活动的宣传推广,提高大学生的认知度。
5.2 在大学课程中加入公益教育,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能力。
5.3 提供多样化的公益活动项目,满足大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
5.4 建立公益活动奖励机制,激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
5.5 加强大学与公益组织之间的合作,促进公益资源的共享和互利发展。
6. 结语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大学生对公益活动参与的意愿及其相关原因。
通过调查结果和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公益活动的意愿较高,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采取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公益参与率,为社会发展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未成年人维权与社会组织合作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维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社会组织在维权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未成年人维权与社会组织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实现合作的途径与策略。
一、未成年人维权的重要性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的未来,享有与成年人一样的权益。
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和能力,他们更容易遭受各种侵权和不公平待遇。
因此,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是社会中的一项基本任务。
未成年人维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是一种社会责任。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可以通过如何对待未成年人来衡量,仅仅关注成年人的权益是不全面的。
其次,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只有在一个公平和安全的环境下,未成年人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最后,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也为社会造福。
未成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只有他们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关怀,才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二、未成年人维权与社会组织合作的必要性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未成年人维权与社会组织合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优势:社会组织通常有丰富的资源,包括资金、人力、信息等。
这些资源能够为未成年人维权提供保障,使其更容易获得法律援助、心理支持等帮助。
2.专业能力:社会组织通常有专业的团队,了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熟悉维权的具体操作步骤。
他们可以为未成年人提供具体的法律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社会声量:社会组织的声音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当社会组织与未成年人维权合作时,可以借助其公信力和声誉,将未成年人的问题传达给更多的人,唤起社会的关注。
4.制度保障: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制度建设和倡导,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落地。
他们可以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代表未成年人维权利益发声,为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争取更多的保障。
三、实现未成年人维权与社会组织合作的途径与策略为了实现未成年人维权与社会组织合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途径与策略。
NGOs在中国的发展与影响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的逐步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NGOs(非政府组织)涌现出来。
这不仅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和民主化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对全球化进程和全球社会责任的实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NGOs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并探讨他们面临的挑战。
NGOs在中国的发展自中共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强调国家主导的社会治理模式,导致社会组织长期受到限制和打压,无法发挥作用。
然而,19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民间社会的兴起,催生了一批主要由个人、企业和外国捐助组成的NGOs,他们基本上是民间自发形成的。
这些NGOs主要以环保、扶贫、教育、公益和文化等领域为主。
他们能够进入到中国社会,并逐渐发展壮大,主要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和底层社会的需求。
过去的20年,NGOs在中国得到了高速发展,在各种领域都有了广泛的参与,从灾害救助到环保、动物保护等等,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它们不仅为一些民生、环境和公益事业提供了支持,也在社会治理、社会变革和政策变革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NGOs对中国的影响NGOs为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
首先,NGOs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在中国传统的国家主导的社会治理模式下,公众参与度较低,而NGOs正好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公众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发挥自己的力量,对社会变革和公共决策做出积极贡献。
其次,NGOs促进了社会创新和变革。
他们能够针对特定的领域和问题进行研究和行动,他们不仅提出了问题,还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方案。
他们的行动也提高了公众的意识,引导公众参与社会变革的行动中来。
最后,NGOs也促进了中国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这是因为,在不同的领域,中国的NGOs已经主动和其他国家的NGOs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以达到相同的目标。
这种国际合作不仅能够打破文化障碍,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可持续发展模式。
NGO与青少年发展柳娥中国的NGO主要是在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下,伴随着社会转型而生成、生长和发挥作用的,它们多数产生在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
它们过去、现在和未来始终面临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和基础的问题。
纵观我国二十多年来NGO 的发展,会发现这样的事实:在某些相对单纯的领域,NGO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因而有环境NGO、扶贫NGO、妇女NGO之说,并形成了相应的品牌。
NGO作为全社会支持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方面,逐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以青少年为核心内容的NGO却不多。
青少年无论在体力、精力,还是知识、技术等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
我们应当充分发挥NGO的力量和作用,发挥青少年的聪明才智和开拓精神,帮助他们解决就业、教育等问题,积极引导青少年发展,从而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内在动力。
一、国内青少年NGO的分类和特点(一)NGO的分类每每论及分类的问题,常常会形成百家争鸣的格局,关于非政府组织的分类亦是如此。
不仅在国际上各家各派就此问题颇具争议,即便是在中国国内其分类也是多种多样。
一般认为,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应主要包括如下几类社会团体和组织:一是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和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免予进行社团登记的团体;二是根据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法人登记的社团组织;三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的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各类社会服务组织,即事业单位;四是社会力量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五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并在本单位内部活动的团体。
我国民政部所采用的正式官方分类,是将民间非政府组织分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前者进一步分为基金会、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联合性社团等;后者进一步分为教育类、科技类、文化类、卫生类、体育类、社会福利类等,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登记管理机关的级别区分为全国性组织和地方性组织。
非政府组织调研报告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对非政府组织(NGO)进行深入了解,了解其组织形式、活动领域、发展状况及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支持NGO的工作。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NGO的认知程度及对其工作的评价;通过访谈,深入了解某些知名NGO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发展历程等。
调研结果:1. 组织形式:NGO的组织形式多样,包括基金会、协会、社会团体等。
基金会是最常见和主要的NGO形式,其主要通过募集资金来支持各类社会公益活动。
2. 活动领域:NGO的活动领域广泛,包括环保、教育、健康、儿童保护、人权等。
环保领域是NGO活动的热点之一,各类环保组织通过宣传教育、项目推进等方式来推动环保意识的提高。
3. 发展状况:NGO的发展状况不断增长。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公益意识的增强和社会力量的参与,NGO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和认可。
4. 对社会的影响:NGO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承担社会公益事业,引导社会进步,提高社会公众的意识和素质,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访谈结果:与某知名环保NGO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了解到该组织的发展历程和工作情况。
该NGO成立于2005年,初期主要从事公众环保教育宣传工作,并举办一些环保活动。
随着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该组织逐渐扩大了其工作领域和影响力,通过实施各类环保项目,为社会提供具体的环境保护解决方案。
结论: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开展各类活动,NGO可以引导社会公众的参与和关注,提高社会的公益意识和质量。
同时,NGO也可以为政府提供社会服务的补充,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支持和发展NGO的过程中,社会各方面应积极参与,提供支持和资源,为NGO的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关于NGO志愿者服务动机的研究——以对10位昆明志愿者的深度访谈为例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到各种非政府组织(NGO)的志愿服务中来。
在此过程中,探讨志愿者服务动机的问题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话题。
从研究志愿者服务动机可以发现志愿者参与活动的认知、动机和期望,了解志愿者们的服务行为,改进志愿服务项目设计,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对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的动机进行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
2. 研究目的和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究昆明NGO志愿服务中志愿者的动机,以深度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透过所得数据分析志愿者参与提供服务的内在动机的核心内容和作用。
具体问题包括:1)昆明NGO志愿服务的背景和基本情况;2)NGO志愿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参与方式等基本情况;3)NGO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价值观、期望等因素;4)NGO志愿者的服务体验和服务满意程度;5)NGO志愿者对于未来志愿活动的期望。
3. 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主要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对昆明市10位NGO志愿者进行访谈。
具体步骤如下:1)选定研究参与者:根据NGO的类型、志愿者服务时长、性别、年龄和所属社区等因素,选取能够代表NGO志愿者服务群体的10位志愿者;2)制定访谈提纲: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制定访谈提纲,包括参与动机、服务体验、服务满意度、未来期望等方面;3)进行深度访谈: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询问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的看法、期望、服务体验等问题,并且记录志愿者的最直接的言语表达;4)数据分析: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概括,并归纳、提炼出NGO志愿服务中志愿者的主要动机和期望;5)撰写研究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4. 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重要结论:1)昆明NGO志愿服务的背景和基本情况;2)NGO志愿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参与方式等基本情况;3)NGO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价值观、期望等因素;4)NGO志愿者的服务体验和服务满意程度;5)NGO志愿者对于未来志愿活动的期望。
公益实践调研报告文本1:在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中,我所参与的项目是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捐赠学习用品。
经过调研和筹备,我们团队决定前往某县的一所农村小学进行捐赠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与学校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了解到该校目前的教学资源缺乏,许多学生因为没有学习用品而无法充分参与课堂学习。
因此,我们将重心放在了为这些孩子们提供学习用品上。
为了了解孩子们的实际需求,我们在学校调研了近百名学生。
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我们了解到孩子们最需要的学习用品是文具、书籍和书包。
在得知这些信息后,我们团队开始了采购,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筹款活动。
在筹备阶段,我负责和团队其他成员联系供应商,与他们洽谈价格和选择合适的商品。
同时,我们也积极联系亲朋好友以及企业,请求他们的捐助和赞助。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和物资。
在对农村小学进行捐赠活动时,我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我们一天早上来到学校,将学习用品分类整理好,然后为每个学生分发。
在发放过程中,我们会耐心询问每个学生的实际需要,确保他们所得到的物品切实满足自己的需求。
还有一些孩子根本没有书包,我们也会特别关注他们,并为他们选择合适的书包。
经过实践和调研发现,这样的行动对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有着巨大的帮助。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在考试成绩等方面也有所体现。
同时,他们也更加珍惜所得到的学习用品,这对他们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在这次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和意义。
通过调研和实践,我认识到公益事业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相信,只要大家都积极参与公益行动,就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大学生对社会公益活动参与意愿调研报告【大学生对社会公益活动参与意愿调研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愿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并且性别、专业、家庭背景等因素对参与意愿具有一定影响,同时也探讨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原因以及对公益活动的期望和建议等问题。
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某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2018级至2021级在校学生,样本数为300人。
其中男性152人,女性148人,涵盖不同学院、专业、家庭背景等不同因素。
二、调查结果1.对是否参加过社会公益活动的调查在300名被调查者中,有236人参加过社会公益活动,参加比例为78.67%;64人未参加过,未参加比例为21.33%。
2.对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频率调查在236名参加过社会公益活动的被访者中,64人表示每年都会参加,占27.12%;34人表示一年参加1-2次,占14.41%;19人表示一年参加3-4次,占8.05%;15人表示一年参加5-6次,占6.36%;64人表示不定期参加,占27.12%;40人表示只参加过1次,占16.95%;则普遍参加频率为每年参加1-3次。
3.对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原因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9.41%的被访者认为参加公益活动可以增加社交机会,36.86%的被访者认为可以提高个人修养,23.73%的被访者认为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4.对不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原因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1.25%的未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被访者认为自己忙于学业无暇顾及,25.00%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没有参加的机会,20.31%的被访者认为自己对公益活动不感兴趣。
5.对影响参与意愿的因素调查从性别来分析,女性的参与比例(84.46%)高于男性(72.37%);从家庭背景来分析,父母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学生参与比例(82.03%)高于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的学生(75.79%);从专业来分析,志愿服务、社会工作相关类专业的学生参与比例较高。
我国ngo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一、现状1. 志愿者管理的现状我国的非政府组织(NGO)在社会服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志愿者作为NGO活动的重要力量,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并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在实际的运营中,我国NGO组织中的志愿者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NGO组织中的志愿者来源广泛,但管理方式却较为分散。
大部分NGO在招募和管理志愿者时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导致了志愿者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
NGO组织对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不足。
许多NGO组织在招募志愿者时忽略了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导致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另外,志愿者保障机制不完善也是目前NGO组织中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
经常听到一些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受到伤害或者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而相关机构对于此类事件的处理往往不够及时有效。
二、问题1. 志愿者管理中的困境志愿者管理是NGO组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由于种种原因,NGO组织在志愿者管理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由于部分NGO组织忽视了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导致了志愿者的服务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公益活动的需求。
另外,由于志愿者的服务范围广泛,NGO组织对志愿者的管理难度也在增加,如何在维持统一标准的同时满足志愿者多样化的需求,成为了NGO组织面临的难题。
三、对策思考1. 建立统一的志愿者管理规范为了解决NGO组织中的志愿者管理问题,首先需要建立统一的志愿者管理规范。
各NGO组织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我国NGO组织发展的志愿者管理规范,包括招募、培训、考核和服务内容等方面的详细规定,并加强对规范的宣传和执行,以确保各NGO组织在管理志愿者时能够遵守统一的标准和要求。
2. 加强志愿者培训和管理NGO组织需要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
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建立健全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包括志愿者的招募、考核、激励和退出机制,确保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
NGO行业调研报告注意:以下为NGO行业调研报告的内容,不包括标题部分。
一、简介NGO(非政府组织)是指由民间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机构,其目标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公共利益。
本报告旨在对NGO行业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以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二、NGO的背景与定义NGO起源于民间组织,其重要特征是不受政府控制,且不追求经济利益。
NGO的主要活动领域包括环保、教育、医疗、人权、社会福利等。
在全球范围内,NGO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许多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三、NGO行业的发展现状1. 行业规模:NGO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行业。
据统计,全球有数以百万计的NGO机构,各国家和地区国内也有大量的NGO组织。
2. 资金来源:NGO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个人捐赠、企业赞助、政府拨款等多种渠道。
其中,个人捐赠是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
3. 组织结构:NGO通常采取非营利性组织的形式,拥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
其组织结构包括董事会、管理团队和志愿者等。
四、NGO行业的挑战1. 资金压力:由于NGO不依赖盈利的模式,其资金来源往往不够稳定,面临着资金压力的挑战。
2. 受政治因素影响:NGO行业非常依赖于政府政策和支持,当政治环境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对其活动和发展造成限制。
3. 组织管理和监管:由于行业内存在一些不规范的NGO组织,对NGO的管理和监管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五、NGO行业的未来趋势1. 专业化发展:NGO行业将趋向于更加专业化,在特定领域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国际合作:NGO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形成国际合作网络。
3. 创新与技术发展:NGO将积极探索创新和科技,利用数字化平台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影响力。
六、结论NGO行业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虽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通过专业化发展和国际合作,NGO的影响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关注,以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黄浦团区委内容摘要2世纪8年代以来,国外ngo得到快速发展,并随着外国资本、大型跨国公司一起进入中国社会,在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环保、教育、扶贫、防艾等领域,显示出非常强大的民间力量。
随着ngo对中国社会生活的不断渗透,对民众的影响在不断加强,对新一代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也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ngo的运作模式以及青少年参与ngo的原因等,借鉴ngo在吸引青少年参与等方面的优势,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改进共青团组织在引导青少年参与社会活动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ngo组织青少年参与一、研究的背景(一)ngo的概况1、ngo的定义和历史沿革ngo(英文全称为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中文译为非政府组织,又称npo,即非营利组织),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独立于政府的组织。
目前,我国官方尚未采用ngo这种说法,而是使用“民间组织”这一称谓,并将其分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种类型。
(考虑到称谓的一致性,本文将国内的民间组织和国外的ngo统称为ngo。
)从世界范围来看,ngo主要兴起于2世纪7年代,在8~9年代的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得到迅猛发展。
目前,ngo活动领域向不同行业拓展,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2、ngo在中国快速成长的动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ngo也得到迅速发展。
据民政部XX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止XX年底,全国已登记的各类ngo达34万个,其中社会团体12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1万个,基金会1144个。
ngo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开放后在中国迅速发展,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所推动一是我国政治生活民主化的不断推进为ngo的发展提供了日益宽松的环境;二是ngo各项活动所产生的良好社会效益使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三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为ngo创造了有利的成长发展平台;四是由于我国ngo的起步较晚,可以吸收和借鉴西方的运作模式和经验,使得国内的ngo能够在较高的起点上开始发展。
(二)共青团在当前形势下面临的挑战1、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群体的分层分化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主体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传统单位制的社会结构也在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
这种转变,同时也使青年群体产生了分层分化,主要表现在一是青年群体多样化,区域内多类青年群体并存,各具特点,如青少年学生、白领青年、社区青少年、进城务工青年等群体,在学习、工作、生活等领域提出不同的需求,青年结构呈现出流动、分化和重组态势。
二是青年价值多元化,不同青年群体均受到市场化、网络化、商业化和全球化的挑战,青年价值呈现出个体主义和行为功利主义,一些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面临新的挑战,啃老族、月光族、快闪族等纷纷出现。
三是青年问题社会化,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使满足青年需求和解决青年问题的职能也逐步从单位中分离,向社会转移,如失学、失业青少年数量在不断增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压力在加大,还有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青年就业难问题等等。
2、社会转型期共青团面临的挑战一是共青团的组织设置与青少年流向分布不完全适应。
虽然团组织已关注到新的青少年群体正在不断出现和扩大,但团组织的设置基本上还是以单位为主,组织灵活性不够,造成部分青少年无法覆盖,特别是一些外资企业,高学历、高收入青年集中,但企业及员工对建团积极性不高,团工作难以长效、持续渗透。
二是共青团的组织动员方式与现实环境之间存在距离。
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采取利益分配来调动参与者积极性的动员方式已渐成主流,而团组织一般在体制内采用行政指令的动员方式,参与者的积极性较难调动,被动参与多,主动投入少,活动效果不够理想。
二、研究的内容随着ngo在我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渗透,其对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和带动作用也正日益显现。
共青团如何借鉴ngo良好的工作模式,迎接当前形势下面临的挑战,加强对青少年思想的引领,成为新时期共青团组织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
为此,我们围绕ngo在黄浦区开展活动的情况,就其运作模式、对本区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吸引青少年参与的原因等方面开展了调查研究。
(一)ngo在黄浦区青少年中开展活动的情况目前,在黄浦区社团管理局登记注册的ngo有35余家,包括9余家社会团体,24余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中以青少年为主要工作对象的ngo寥寥无几。
然而,通过前期调研收集的资料和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来看,已有一些ngo在黄浦区青少年中开展活动,且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其中,开展活动较多、影响力较大、知名度较高的ngo主要有3家,均为涉外ngo,分别是“上海根与芽青少年活动中心”、“ja中国”和“上海基督教青年会”。
因此,我们以上述3家ngo为样本,进行研究。
1、上海根与芽青少年活动中心“根与芽”是由珍·古道尔博士(世界著名灵长类学家)发起的一个针对年轻人的全球性环保和人文主义项目,于1991年创立于坦桑尼亚,目前已在全球9多个国家开展活动。
“上海根与芽青少年活动中心”(以下简称“上海根与芽”)是“根与芽”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发展的负责机构,于1999年11月成立,并于XX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内第一个涉外的非营利组织。
目前“上海根与芽”在黄浦区部分中学开展的活动主要有“理解与友谊”、“根与芽环境教程”、“根与芽内蒙古植树项目”、“有机农场”、“民工子弟学校体育课程项目”、“根与芽回收计划”、“国民疾病公益教育项目”等。
在其影响下,部分中学生自发成立了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学生社团,如格致中学的“惜源联盟”和“根与芽”小组。
2、ja中国“ja”的英文全称为junior achievement,即青年成就,于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的几个大企业的总裁发起设立,主旨是为美国战后经济发展培育急需的商业经济人才。
“ja”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商业和经济教育组织,在近1个国家开展活动。
“ja中国”是“ja”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于1993年成立,1995年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在北京、上海和香港都设有办公室,并在全国16多所学校开设了19门课程,仅XX至XX 学年就有6XX名学生参加。
目前在黄浦区的格致中学、大同中学、上外附属大境中学、格致初级中学等4所学校开设了“我们的世界”、“国际市场”、“企业经营管理模拟”、“学生公司”、“ja经济学”、“青年理财”等课程,同时还开展了“职业见习日——中学生学习生涯导航”活动,并与黄浦区德育教研室在1多所中学合作举办了“生活的准则”征文竞赛。
3、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基督教青年会”于1844年在英国伦敦创建,并于1885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世界基督教青年会第一次全体大会,制定了各国青年会共同的宗旨方针,即《巴黎本旨》。
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督教青年会”从最初的组织青年基督徒开展查经、读经等宗教活动逐渐演变为主要是秉承基督精神、倡导志愿服务的义工运动。
“基督教青年会”也成了面向大众的社会服务团体,并成为世界性的非政府组织。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以上简称“上海青年会”)创立于19XX年,并于1992年正式进行了社团登记,其秉承“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基督精神,遵循世界基督教青年会所制定的相关基本原则,以“服务社会、造福人群”为宗旨,是一个独立的、基督教性质的、推动志愿者运动的、非营利的社会服务团体。
该会在上海市现有9个工作点,主要分布在浦东、卢湾、黄浦等区,服务项目包括社区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青少年英语和电脑培训、志愿者培训和海外文化交流等。
目前开展的青少年活动主要有“雏鹰展翅——流动儿童健康教育”、“内蒙古植树”、“关注城市贫困,援建农民工小学图书馆”等。
(二)ngo运作模式的分析1、资源整合的模式(1)资金的来源和管理。
“上海根与芽”和“ja中国”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海外捐助,在财务方面采用西方的财务公开制度,每年均向董事会或者捐助者发放财务报表,接受经费使用情况监督,促使ngo在运作中更加充分合理的使用资金。
而“上海青年会”的收入主要来自房产的租金、承接政府委托项目的工作经费等,同时收取会费并开展一些收费的活动项目作为补充,这样的资金来源构成,既有利于推动提高活动的质量,也促使活动参与者提高参与的主动性。
在经费管理中,ngo 组织比较强调资金使用效应的最大化,尽量“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通过高效、规范的管理来降低运营成本。
(2)人员和部门的设置。
上述三个ngo的专职工作人员较少,如“上海根与芽”的专职工作人员仅3人,“ja中国”上海办事处有6人,“上海青年会”总部有2余人。
相对于这些ngo开展的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的活动规模,其人员配备较为精干。
同时,由于这些ngo需要经常性的开展国际交流,故在专职人员的选择上优先考虑能够熟练使用英语的、且具有一定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人。
因此,这些ngo的专职工作人员一般来自外企、教育、科研等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行业。
由于人员精干以及拥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其部门的设置也较为简单,一般是按照工作对象或工作流程来划分部门,涉及某个对象或者流程的工作,基本上由对应的部门独立完成。
由于部门设置精简,各部门分工明确,重叠职能较少,避免了“有组织的无序”。
(3)志愿者的招募。
由于专职工作人员较少,因此上述三个ngo 均是以志愿者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
而ngo之所以能够招募到越来越多的志愿者,除了精神层面的因素,如用信仰以及公益、环保等新颖理念来吸引志愿者加入,更重要的是这些ngo关注到了志愿者自身的利益。
如“ja中国”,目前有志愿者5多人,为减少志愿者管理上的成本,8%以上倾向于与企业的合作,将志愿者活动作为企业员工切身体验公益的过程,也作为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
以其开展的“职业见习日——中学生学习生涯导航”活动为例,志愿者均来自一些知名的跨国企业,平日的工作已十分忙碌,为何还要抽出时间接受“ja中国”的培训,并以一对一的形式带领参与活动的中学生体验一天真实职场生活呢?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一方面,“ja中国”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了让学生们展开未来职业生涯规划训练的目的。
另一方面,“ja中国”也使志愿者在培训学生前,接受到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培训,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新。